光致发光高分子设计(精)

光致发光高分子设计(精)
光致发光高分子设计(精)

感光性高分子是指在吸收了光能后,能在分子内或分子间产生化学、物理变化的一类功能高分子材料。而且这种变化发生后,材料将输出其特有的功能。从广义上讲,按其输出功能,感光性高分子包括光导电材料、光电转换材料、光能储存材料、光记录材料、光致发光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和光致抗蚀材料等。

光致高分子发光材料是将荧光物质(芳香稠环、电荷转移络合物或金属)引入高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光致发光是一种相当重要和普遍的现象,无机物发光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无机发光材料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种类少,可调节性小,使用条件苛刻,能量效率不高,难于获得蓝光等.因此探索新的发光材料将十分重要.具有大共轭体系的有机分子在电及光等的激发下,容易产生电子能级的跃迁,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来。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结构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用途,在发光领域中有机材料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有机物的发光是分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产生的辐射跃迁现象.获得有机分子发光的途径很多,光致发光中大多数有机物具有偶数电子,基态时电子成对的存在于各分子轨道.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轨道上的两个电子自旋相反,所以分子中总的电子自旋为零,这个分子所处的电子能态称为单重态(2s+1=0).当分子中的一个电子吸收光能量被激发时,通常它的自旋不变,则激发态是单重态.如果激发过程中电子发生自旋反转,则激发态为三重态.三重态的能量常常较单重态低.当有机分子在光能(光子)激发下被激发到激发单重态(S),经振动能级驰豫到最低激发单重态(S1),最后由S1回到基态S0,此时产生荧光,或者经由最低激发三重态(T1),(S1-T1),最后产生T1-S0的电子跃迁,此时辐射出磷光。

有机化合物能否发光以及发光波长、发光效率如何,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荧光通常发生在具有刚性平面和π电子共轭体系的分子中。所以发光有机物往往具有以下结构特征:

(1) 具有大的π键结构.共轭体系越大,离域电子越容易被激发,相应地,荧光较易产生.一般来说,芳香体系越大,其荧光峰越向长波方向移动,而且荧光强度往往加强.对于同样共轭环数的芳香族化合物,线性分子的荧光波长比非线性分子的荧光波长要长.例如,蒽的荧光发射波长就比菲的要长.

(2)刚性平面结构.大量的研究发现,具有较为刚性平面结构的化合物有着较好的荧光性能,这主要是由于振动耗散引起的内转换几率减小的结果.,利用配位键也可以增强分子的整体刚性.例如,8-羟基喹啉是一个荧光效率极低的配位试剂,几乎不发荧光,但其与铝离子配位之后,形成8-羟基喹啉铝就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

(3)取代基中有较多的给电子基团.一般来说,化合物的共轭体系上如果具有强的给电子基团,如:-NH:,-OH,-OR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化合物的荧光,因为含这类基团的荧光体,其激发态常由环外的羟基或氨基上的电子激发转移到环上而产生的.由于它们电子的电子云几乎与芳环上的轨道平行,实际上它们共享了共轭电子结构,同时扩大了其共轭双键体系.所以这类化合物的吸收光与发射光的波长都比未被取代的芳族化合物的波长长,其荧光效率增加.与给电子取代基相反,吸电子取代基如羰基、硝基、重氮基团减弱本体的荧光发射.例如,.如果在荧光发色团上取代上重原子如Cl、Br、I等,则往往会导致荧光的减弱和磷光的增强.

除以上因素之外溶液的PH有时也会影响化合物的电离,导致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共轭度.如苯胺在PH=7-12的溶液中发出蓝色荧光,而在pH<3和

pH>12的溶液中不发光.

按照引入荧光物质而分为三类:

(1)高分子骨架上连接了芳香稠环结构的荧光材料。

(2)两个苯环之间以-C=C-相连的共轭结构的衍生物。

(3)引入氨基类取代基可调节荧光的颜色,它们可发出蓝、绿、岛红色的荧光。

(4)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

电致发光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应用..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进展 孙东亚*,1,何丽雯2 (1 厦门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4) (2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主要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的一个重要门类-电致发光(有机EL,也称作OLED)聚合物材料的发光机理、制备工艺及应用现状。结合有机OLED相比于传统显示材料及器件具有发光效率高、波长易调节、寿命长、机械加工性能好等优势,综述了OLED材料及器件在环保照明及平板显示领域取得进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平板显示; Abstract:An important category of conductive polymer-electroluminescent (organic EL, also known as OLED) luminescence mechanism,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olymer materials has been introduced.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display materials and devices,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OLED has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long life, easy to adjust the wavelength, good machining performance and other advantages. At the same time, we summarized the progress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OLED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 the green lighting and panel display. 0 前言 有机高分子光电材料由于其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1-10]。近年来,导电高分子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科学家对其合成、结构、导电机理、性能、应用等方面经过多年的研究,已使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OLED)在一些领域里已经取代了液晶显示器占有平面显示器的主要市场。与液晶平面显示器相比, 有机电致发光平面显示器以及高效率的节能照明设备具有主动发光、轻薄、色彩绚丽、全角度可视、能耗低等显著特点,吸引很多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国际知名大电子、化学公司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研究这一领域[11-15]。虽然在应用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无论从综合发光效率、发光波长的调整、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还有待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OLED材料与器件在制备工艺及品质质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原理 由电能直接激发产生的发光现象称为电致发光。如图1所示,电致发光材料是通过电极向材料注入空穴和电子,两者通过在材料内部的相对迁移在材料内部发生复合形成激子(激发态分子),然后激子导带中的电子跃迁到价带的空穴中,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产生发光现象。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4077) Education Scientific Project of Young Teacher of Fujian Province(JB14077) 作者简介:孙东亚(1982-),男,硕士,工程师,从事光电功能材料制备与表征,E-Mail:

电致发光及原理

电致发光及原理 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EL是物质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被相应的电能所激发而产生的发光现象。电致发光EL是一种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早在20世纪初虞瑟福就发现了SiC晶体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光。电致发光作为一种平面光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爱好。人们企图实现照明光源从点光源、线光源到面光源的革命。自从无机发光板硫化锌和磷砷化镓化合物发明以来电致发光已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粉末电致发光现象早在1937年就被发现但直到50年代将硫化锌和有机介质涂敷在透明导电玻璃上再做上第二电极加上交流电压才实现稳定的电致发光。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了性能更为优良的新一代平板显示器件工艺更简单的新型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 1.电致发光材料从发光材料角度可将电致发光分为无机电致发光和有机电致发光。无机电致发光材料一般为等半导体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依占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小分子和高分子两大类。小分子OLED材料以有机染料或颜料为发光材料高分子OLED材料以共轭或者非共轭高分子聚合物为发光材料典型的高分子发光材料为PPV及其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依据在OLED器件中的功能及器件结构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空穴注进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进层EIL等材料。其中有些发光材料本身具有空穴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的功能这样的发光材料也通常被称为主发光体发光材料层中少量掺杂的有机荧光或者磷光染料可以接受来自主发光体的能量转移和经过载流子捕捉carriertrap的机制而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样的掺杂发光材料通常也称为客发光体或者掺杂发光体英文用Dopant表示。从发光原理角度电致发光可以分为高场电致发光和低场电致发光。 2.电致发光的原理和器件结构从发光原理电致发光可以分为高场电致发光和低场电致发光。高场电致发光是一种体内发光效应。发光材料是一种半导体化合物掺杂适当的杂质引进发光中心或形成某种介电状

蒽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6-6268(2008)04-0029-07 蒽类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摘 要: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与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显示技术相比具有很多优势及市场 竞争力,被称为第三代显示技术。在这一研究领域,发光材料一直是关注的焦点。由于蒽类化合物具有刚性结构、宽能隙和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优点,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已开发了大量的蒽类发光材料。本文主要按照材料结构与性能特点分类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蒽类新发光材料的思路。 关键词:蒽衍生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O625.1;TN383.1文献标识码:A ProgressinAnthracene-based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 XUEYun-na,CHAISheng-yong,BIEGuo-jun,LIUBo,GANNing (DepartmentofOptoelectronicMaterials,Xi'anModernChemistryResearchInstitute, 710065,Xi'an,China) Abstract: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possessingmanykindofadvantages,andmarketcompetitivepotentialsoverLCDandPDPetal,iscalledthethirdgenerationdisplaytechnology.IntheOLEDresearchfiled,thelight-emittingmaterialsarealwaysbeingfocusedon.Sinceanthracenederivativeshaverigidstructure,wideenergygapsandhighfluorescentquantumefficiency,agreatdealofanthracene-based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havebeendevelopedtillnow.Theprogressofanthracene-based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isreviewedaccordingtothemolecularstructuresandlight-emittingproperties.Theresearchideasonnewanthracene-basedelectroluminescentmaterialsarealsosuggested. Keywords:anthracenederivatives;organicelectroluminescence;materialsdevelopingprogress 薛云娜,柴生勇,别国军,刘 波,甘 宁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光电材料事业部西安710065) 技术交流

高分子发光材料

高分子发光材料 有机发光材料与无机发光材料相比,以其易合成、易加工、成本低、质轻、发光颜色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几年以有机发光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已临近应用阶段,成为当前流行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强力竞争对手。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有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芴【7】等。 2.1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 2.1.1简介 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是将荧光物质(芳香稠环、电荷转移络合物或金属)引入高分子骨架的功能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光致发材料均为含有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 2.1.2发光机理 高分子在受到可见光、紫外光、X一射线等照射后吸收光能,高分子电子壳层内的电子向较高能级跃迁或电子基体完全脱离,形成空穴和电子.空穴可能沿高分子移动,并被束缚在各个发光中心上,辐射是由于电子返回较低能量级或电子和空穴在结合所致。高分子把吸收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形式耗散,从而可以产生发光现象[8]。 2.1.3分类 按照引入荧光物质而分为三类 2.1.3.1高分子骨架上连接了芳香稠环结构的荧光材料,应稠环芳烃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和平面刚性结构,从而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其中广泛应用的是芘的衍生物,如图1。 图1 芘的衍生物 2.1.3.2共轭结构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有以下几类 2.1. 3.2.1两个苯环之间以一C=C一相连的共轭结构的衍生物[9]如图2。吸收光能激发至激发态时,分子内原有的电荷密度分布发生了变化。这类化合物是荧光增白剂中用量最大的荧光材料,常被用于太阳能收集和染料着色。 图2 共轭结构的衍生物 2 .1.3.2 .2香豆素衍生物[10-12]如图3。在香豆素母体上引入胺基类取代基

可调节荧光的颜色,它们可发射出蓝绿岛红色的荧光,已用作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但是,香豆索类衍 生物往往只在溶液中有高的量子效率,而在固态容易发生荧光猝灭,故常以混合掺杂形式使用。 图3 香豆素衍生物 2.1.3.3高分子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许多配体分子在自由状态下并不发光,但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却能转变成强的发光物质。8一羟基喹啉与Al、Be、Ga、In、Sc、Yb、Zn、Zr等金属离子形成发光配合物[13]。 2.1.3.3.1掺杂 目前,掺杂小分子的高分光致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PELD中。常见用于掺杂的小分子有:发蓝光的吡唑磷衍生物、发黄光的萘酰亚胺衍生物以及发红光的DCM 等。把有机小分子稀土络合物通过溶剂溶解或熔融共混的方式掺杂到高分子体系中,一方面可以提高络合物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稀土的荧光性能。 2.1.3.3.2化学键合法 汪联辉等人先后研究了烷氧基钕,烷氧基钐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共聚及其荧光性质。发现在共聚物中三价钕离子的荧光特性受其基质影响很小,且其荧光强度随钕含量增加而线性增大,在钕含量高达8%时仍未出现荧光浓度淬灭现象。 2.2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2.2.1简介 有机半导体的电致发光现象早就被人们所熟知。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是指电流通过材料时能导致发光现象的一类功能材料。目前,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PLED)材料以其独特的光电性能和易加工性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 2.2.2发光机理 与光致发光的电子跃迁机理不同,电致发光是通过正负电极向发光层的最高占有轨道(HOMO)和最低空轨道(LUMO)分别注入空穴和电子,这些在电极附近生成的空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副标题: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基本原理与进展 发表日期: 2006-2-14 21:33:35 作者:佚名点击数5224 摘要: 本文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工作特征、获得彩色显示的方法以及所具有的优缺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都做了简要的概括。详细比较了小分子OLED与聚合物PLED、OLED与LCD性质上的比较,对OLED显示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此外,对获得彩色显示的无源驱动电路和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有源驱动将是最终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无源驱动有源驱动 (作者:姚华文,上海华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招贤路928号,20182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技术被誉为具有梦幻般显示特征的平面显示技术,因其发光机理与发光二极管(LED)相似,所以又称之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2000年以来,OLED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 1.发展历史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20 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 Bernanose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mm~20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1963年M. Pope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e eger探索了合成金属[1]。1987年Kodak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10V,>1000cd/m2)OL ED器件(Alq作为发光层)[2]。1990年,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PPV作为发光层),更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实用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997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首先在日本产品化,1999年月,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同年9月,使用了先锋公司多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摩托罗拉手机大批量上市[3]。这一切都表明,OLED技术正在逐步实用化,显示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光致发光高分子材料 摘要: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由于兼具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色纯度高和高分子材料优良的加工成型性能等优点而倍受瞩目。本文就稀土光致发光材料进行了分类,对其发光特性作了简要介绍,综述了其开发与应用的历史与现状,并介绍了其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产品。 关键词:稀土;高分子;光致发光材料;长余辉材料 1前言 光致发光材料又称超余辉的蓄光材料。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是吸收光能后进行蓄光而后发光的物质。它是一种性能优良,无需任何电源就能自行发光的材料。可利用其制成各种危险标识、警告牌;做成各种安全、逃生标志;在应付突发事件、事故中可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发生突发事故时,电源往往被切断,这使得许多依靠电源发光照明的安全标志失去了作用,而采用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安全标志此时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因此长余辉光致发光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性[1]。现在我们已开发出很多实用的发光材料。在这些发光材料中,稀土元素起的作用非常大[2,3]根据激发源的不同,稀土发光材料可分为光致发光材料、阴极射线(CRT)发光材料、X射线发光材料以及电致发光材料[4]。本文主要介绍光致发光材料. 2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5] 发光材料被外加能量(光能)照射激发后,能量可以直接被发光中心吸收(激活剂或杂质),也可被发光材料的基质吸收。在第一种情况下,吸收或伴有激活剂电子壳层内的电子向较高能级的跃迁或电子与激活剂完全脱离及激活剂跃迁到离化态(形成“空穴”)。在第二种情况下,基质吸收能量时,在基质中形成空穴和电子,空穴可能沿晶体移动,并被束缚在各个发光中心上,辐射是由于电子返回到较低(初始)能量级或电子和离子中心(空穴)再结合(复合)所致。即当外加能量(光能)的粒子与发光基质的原子发生碰撞而引起它们激发电离。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又可引起其他原子的激发电离,当激发态或电离态的原子重新回到稳定态时,就引起发光[6]。发光基质将所吸收的能量转换为光辐射,这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近况--以共轭结构的高聚物材料为例

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5月第20卷第5期陋至?诊若 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近况 — —以共辄结构的高聚物材料为例 高远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则通过对一系列共觇结构的高聚物材料的原理和特点来了解电致发光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高分子;发光材料;应用;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24(2019)05-0001-02 Recent Development of high 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Gao Yuan. School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y of polymer luminescent materials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series of conjugated polymer materials,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 material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s is prospected. 【Key words]Luminescent material;Application;Development trend 1引言(3)聚嗟吩及其衍生物类电致发光材料。这类材料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发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卫星等高科技领域。而为了使各种新媒体满足显示的功能,使得各种发光材料被研究并开发应用而来。而有机发光材料与无机发光材料相比,以其易合成、易加工、成本低、质轻、发光颜色全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近几年以有机发光材料制备的发光器件已临近应用阶段,成为当前流行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强力竞争对手。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有聚嗟吩、聚苯胺、聚毗咯、聚茹等。 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发展较为迅速,但现在它却被新兴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所改变。比如聚对苯乙块(PPV),它本身是一种导电高分子材料,另外它的电致发光性能也同样良好。这样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就从有机小分子拓展到了聚合物。而这一变化发展,这就意味着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不仅扩大了发光材料的选择范围,而且由于聚合物本身良好的易加工性、易成膜性、高稳定性等优势,使得其被更多的开发应用到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应用当中。也正因如此,现已有各种体系的聚合物相继被人们研究用来制备发光材料C1]o 2共辘结构的高聚物发光材料简介 共轨结构的高聚物发光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聚对苯撑乙烯类电致发光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在苯环上改变取代基或在乙烯基上取代而设计合成岀结构、性能各异的衍生物,其还可通过共聚的方式来合成出各种不同的分子材料。 (2)聚对苯乙烘(PPE)-曝吩共轨结构的高聚物电致发光材料。这种材料的结构类似于PPV,其主链引入嗟吩基团,聚对苯乙块在溶液中显示很高的荧光效率,有望作为发光材料进行研究应用。这种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不仅改善了传统材料的溶解性,而且其分子量得以提升。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通过佟拉嘎[2]等在用其成功试 制发光元件后,证明其良好的稳定性。 (4)聚噁二哇[3]类电致发光材料,这类材料是具有性能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其耐热性和较高的玻璃化温度被得到广泛认可。 3共辄结构的高聚物发光材料的优缺点及解决方案共轨结构的高聚物发光材料有自己独特的光电、化学性质,共辄的骨架和侧链结构决定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光电学性质,因此它们可以通过化学方法进行调控和修饰。 共轨结构的高聚物发光材料的优点是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粘附性;②优异的成膜性,可大面积成膜;③具有优良的机械强度;④此类材料分子结构、发光颜色易于改变和修饰且合成路线多,发光效率高; 但是早期合成的共轨结构的高聚物会给器件的制备带来不便,因为材料合成较为复杂,提纯过程较困难,因此难以制成多层发光器件。而针对这些不足,也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进行弥补和调整。 一种方法是使用单体直接聚合成型; 也可通过可溶性前聚物加工成型,然后加热转化为共轨聚合物[如Wessling⑷用前聚物法制备的PPV]; 更好的方法是引入可溶解的支链或链段。如MEH-PPV[5]{聚[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对苯乙烘]}, CN-PPV冏等。 在PPV主链的亚甲基上引入吸电子基团氧基,得到的CN-PPV聚合物不仅成膜性好,而且还可以改善高聚物和电子的亲和能力。 4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 当前这些主流的电致发光材料被广泛用于激光染料、荧光集光器、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激光和化学与生物传感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中,也 1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导电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姓名:刘振杰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213164) 摘要:主要论述了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发展概况及其应用,对新近开发的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产品进行了介绍,并对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1]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电导率、半导体特性、电容性、电化学活性,同时还具有一系列光学性能等,具有与一般聚合物不同的特性。因此,它们在导电材料、电极材料、电显示材料、电子器件、电磁波屏蔽以及化学催化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根据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2] 关键词:导电高分子应用导电高分子材料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分类 1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种类[3~6] 按照材料的结构与组成,可将导电高分子材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另一类是结构型(或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1.1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将各种导电性物质以不同的方式和加工工艺(如分散聚合、层积复合、形成表面电膜等)填充到聚合物基体中而构成的材料。几乎所有的聚合物都可制成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其一般的制备方法是填充高效导电粒子或导电纤维,如填充各类金属粉末、金属化玻璃纤维、碳纤维、铝纤维、不锈钢纤维及锰、镍、铬、镁等金属纤维,填充纤维的最佳直径为7!m。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在技术上比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具有更加成熟的优势,用量最大最为普及的是炭黑填充型和金属填充型。 1.2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 结构型(又称作本征型)导电高分子是指那些高分子材料本身或经过掺杂后具有导电功能的聚合物。这种高分子材料本身具有“固有”的导电性,由其结构提供导电载流子,一旦经掺杂后,电导率可大幅度提高,甚至可达到金属的导电水平。从导电时载流子的种类来看,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又被分为离子型和电子型两类。离子型导电高分子通常又称为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它们导电时的载流子主要是离子。电子型导电高分子指的是以共轭高分子为主体的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时的载流子是电子(或空穴),这类材料是目前世界导电高分子中研究开发的重点。 2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概况[3~6]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工业上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将导电的炭黑、金属粉末、金属丝或碳纤维混到高分子基质中而形成的导电材料。进入80年代,美、德、日等国先后制定了有关限制电磁干扰/射频干扰(EMI/RFI)公害的规定,规定生产的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必须有电磁屏蔽设施,使得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空前活跃,市场需求量增大。从1982~1987年,美国对导电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量增长了3.3倍,日本从1980~1987年需求量增长了4.4倍。90年代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市场越来越大。据预测,到21世纪初,导电塑料总消费量将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5.45万I增至20. 9万I,保持年增长率15%的势头。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是1971年由日本白川研究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合成聚乙炔时发现的。80年代以来,发现聚对苯硫醚、聚吡咯、聚噻吩、聚喹啉等共轭型聚合物均可通过掺杂形成高导电塑料。90年代,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已部分进入实用化阶段,如德国Zippering Kessler公司制成了用于生产高剪切的结构型导电高分子材料模塑部件的专用小型设备。BASF公司研制的聚乙炔,在导电率与质量比上已经达到许多金属相同的量级。

有机电致发光综述

有机电致发光综述 本文对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发展历史,器件结构、工作特征、获得彩色显示的方法以及所具有的优缺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等都做了简要的概括。详细比较了小分子OLED与聚合物PLED、OLED与LCD性质上的比较,对OLED显示的发光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综述。此外,对获得彩色显示的无源驱动电路和有源驱动电路的结构进行了总结,认为有源驱动将是最终发展趋势。最后总结了国内外OLED技术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小分子有机电致发光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无源驱动有源驱动 (作者:姚华文,上海华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招贤路928号,201821)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技术被誉为具有梦幻般显示特征的平面显示技术,因其发光机理与发光二极管(LED)相似,所以又称之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2000年以来,OLED受到了业界的极大关注,开始步入产业化阶段。 1.发展历史 1936年,Destriau将有机荧光化合物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薄膜,得到最早的电致发光器件。 20 世纪50年代人们就开始用有机材料制作电致发光器件的探索,A. Bernanose等人在蒽单晶片的两侧加上400V的直流电压观测到发光现象,单晶厚10mm~20mm,所以驱动电压较高。1963年M. Pope等人也获得了蒽单晶的电致发光。7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的Heeger 探索了合成金属[1]。1987年Kodak公司的邓青云首次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低驱动电压(<10V,>1000cd/m2)OLED器件(Alq作为发光层)[2]。1990年,Burroughes及其合作者研究成功第一个高分子EL(PLED)(PPV作为发光层),更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实用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1997年单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首先在日本产品化,1999年月,日本先锋公司率先推出了为汽车音视通信设备而设计的多彩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面板,并开始量产,同年9月,使用了先锋公司多色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摩托罗拉手机大批量上市[3]。这一切都表明,OLED技术正在逐步实用化,显示技术又将面临新的革命[4]。 2.器件分类 按照组件所使用的载流子传输层和发光层有机薄膜材料的不同,OLED可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技术类型。 一是以有机染料和颜料等为发光材料的小分子基OLED,典型的小分子发光材料为Alq(8-羟基喹啉铝);另一种是以共轭高分子为发光材料的高分子基OLED,简称为PLED,典型的高分子发光材料为PPV(聚苯撑乙烯及其衍生物[5]。 3.基本结构和发光机理 OLED是基于有机材料的一种电流型半导体发光器件。其典型结构是在ITO玻璃上制作一层几十纳米厚的有机发光材料作发光层,发光层上方有一层低功函数的金属电极。当电极上

高分子材料论文

应用化学1212级 2班黄雷雷 1220109203 《高分子材料与人们的生活》 摘要: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时期的全新全能型材料,是现代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是发展高新科技的基础与先导,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将会使人类支配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人类的发展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促进。本文将从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主要种类、应用和以塑料为例介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材料的相关常识。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塑料新型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类 高分子材料按来源分,可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合成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纤维素、蛋白质、蚕丝、橡胶、淀粉等。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及以高聚物为基础的,如各种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涂料与粘接剂等。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很多,如蚕丝、棉、麻、毛、玻璃、橡胶、纤维、塑料、高分子胶粘剂、高分子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等。 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种类繁多,主要组成成分有以下几种: 1、聚乙烯 乙烯(代号PE)是由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于生产工艺中所用的压力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低压聚乙烯,它们的密度和分子量不同,性能和用途也有所不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乙烯来源越来越充沛,目前聚乙烯塑料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

种。 聚乙烯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热塑性塑料,因为其不像聚氯乙烯塑料分子中含有氯元素以及一般有毒性的添加剂,所以聚乙烯塑料是无毒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茶杯、塑料碗、塑料水壶、食品包装袋等,都是用聚乙烯塑料制成。 聚乙烯塑料的电绝缘性强而吸水率极低,所以可用来制造各种高频电缆、海底电缆的绝缘层和保护层。聚乙烯塑料具有耐晒、耐水的性能,聚乙烯薄膜可用于温室大棚;聚乙烯拉成丝可织渔网,既轻便牢固,又不易腐烂。 聚乙烯塑料的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耐腐蚀,因而在化工厂中,常用作原料贮存容器以及液体输送管道。 聚乙烯塑料的缺点是机械强度较低,耐热性差,一般只能在80℃以下使用。 2、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代号PVC)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合成高分子。聚氯乙烯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状树脂,密度约1.4,含氯量在56%~58%左右。在聚氯乙烯树脂中加入不同的增塑剂和稳定剂,可制得不同的硬质聚氯乙烯和软质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本身是一种线型高分子,因为分子之间吸引力很大,彼此结合得紧密而且牢固,使得高分子链不能自由活动,因此质地较硬。当树脂中不加或少加(10%以下)增塑剂,得到的是硬质聚氯乙烯。硬质聚氯乙烯密度高、具有耐酸、耐碱和耐腐蚀的优良性能,故常用作化工设备的管材以及建筑用板材,如地板、天花板等。 当在树脂中加入较多的增塑剂时,便可制得软质聚氯乙烯,增塑剂加的越多,塑料越柔软。软质聚氯乙烯具有弹性,能耐折、耐光、耐水、耐氧化,故常用来制薄膜及电线包皮等。日常生活中的聚氯乙烯制品大多是软质聚氯乙烯,如用PVC制作的人造革广泛用于服装、鞋类、皮箱、皮包等。 如果在聚氯乙烯塑料中加入发泡剂,就能制得泡沫塑料。它具有质轻、绝热保温、隔音等优良性能,广泛用于制鞋、建材、船舶和飞机制造等行业。 聚氯乙烯的缺点是软化点低,加热超过140℃时,会分解放出氯化氢。同时,聚氯乙烯塑料中加入的稳定剂和增塑剂也有毒性,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做的塑料袋装食品,以免中毒。

高分子发光材料

高分子李银凤3110705029 江苏大学 稀土高分子发光 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1102 3110705029 李银凤

高分子李银凤3110705029 目录 1.引言 (3) 2.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3) 2.1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分类 (3) 2.1.1稀土高分子材料光致发光 (3) 2.1.2稀土高分子材料电致发光 (4) 2.2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合成 (4) 2.2.1掺杂型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4) 2.2.2键合型稀土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4) 2.2.3无机/高分子稀土杂化材料的制备 (5) 3.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应用 (5) 3.1农用发光材料 (5) 3.2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5) 4.结语 (6) 5.参考文献 (6)

高分子李银凤3110705029 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稀土高分子材料是高分子发光材料中最要的一部分。稀土高分子材料是通过稀土金属与高分子的复合而制备的一类兼具稀土光、电、磁等特性和高分子质轻、抗冲击和易加工等优良综合性能的功能材料。这类兼有稀土离子的光、电、磁特性和有机高分子优良的材料性能的功能材料,因可能作为荧光、激光和磁性材料等而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 关键词:高分子发光;研究方法;分类及应用 1.引言 近年来荧光材料已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荧光材料的各项指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在高分子材料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加关注具有特种性能如耐高低温、耐老化、高强超韧、优越的电性能及一些特殊功能如光、电、磁、声的特种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这些特种材料可以称之为特种高分子复合材料。稀土元素因其电子结构的特殊性而具有光、电、磁等许多特性,已在国民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得到重要应用。我国是稀土资源大国,对稀土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制成高附加值的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重大的意义。 2.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概述 2.1稀土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分类 物质发光现象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受热,产生热辐射而发光;另一类是物体受激发吸收能量而跃迁至激发态(非稳定态)在返回到基态的过程中,以光的形式放出能量。以稀土化合物为基质和以稀土元素为激活剂的发光材料多属于后一类,即稀土荧光【4】。因为稀土元素原子的电子构型中存在4f 轨道,当 4f 电子从高的能级以辐射弛豫的方式跃迁至低能级时就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稀土元素原子具有丰富的电子能级,为多种能级跃迁创造了条件,从而获得多种发光性能. 2.1.1稀土高分子材料光致发光 因为稀土离子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和性质,使得其在与有机配体配合后,具有能发出稀土离子发光强度高、颜色纯正的荧光和有机发光化合物所需能量低、荧光效率高、易溶于有机介质的优点。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荧光主要是受激发配体通过无辐射分子内能量传递,将受

电致发光高分子综述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综述 AA (BB) 摘要:高分子发光二极管(PLED)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杰里米伯勒德及其同事首先发现的。聚合物大多由小的有机分子以链状方式结合在一起,以旋涂法形成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因其巨大的科学和商业价值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近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对于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和深入研究,PLED器件日益实用化。本文主要讨论了电致发光材料的概念、发光机理,详细介绍了成膜方法中的三种:旋转涂布、印刷技术、喷墨打印,以及PLED的具体分类,另外,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高分子聚合物在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有机高分子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概述了其市场前景及相关的应用,并展望了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高分子;电致发光;成膜方法;研究现状

Electroluminescent polymer Review Student’ s name:AA (BB) Abstract: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 (PLED) first discovered by Jerry Mibo Led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and his colleagues. Most organic polymer molecules from the small ones to chain together by a spin-coating to form polymer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because of its great scientific and commercial value ,it has been widespread concerned, and becomes the rece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s’ focus. For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w materials and in-depth researchs, PLED devices become increasingly practical.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light-emitting mechanism, the three methods of the film-forming: spin coating, printing, inkjet printing, and the PLED specific categories. In addition, it overviews the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ymer progress of research in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s, describes the rec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polymer light-emitting materials, overviews the market prospects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 and prospects of polymer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trends. I Keywords:Polymer; EL; film-forming method; Research status

有机高分子材料综述3

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应用综述 王奇华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是由小分子单体以重复连接方式结合而成的长链大分子。化学家发展有机大分子的目标,是通过巧妙操控这些分子结构单元并利用其与功用的联系来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各种特殊材料。高分子化学在20世纪早期随着高分子材料尼龙等的出现有过一次大的飞跃。今天,对高分子聚合的大多数工作都主要是改进和精细调适现有的技术。但对聚合物化学家和对高分子材料来讲仍有机会。高分子材料在许多领域出现了一些重大进展。而塑料在所有材料中用途是非常广泛的。塑料以其优越的特性成为21世纪的宠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虽然塑料对环境造成了危害,但塑料制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塑料也不会被其他材料替代,因为塑料有其优越的性能。下面就高分子材料的地位、特点、近年来的重大进展以及我所关注的塑料的发展状况作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高分子科学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 (一)、高分子化学 在高分子合成方面,聚烯烃方面的微小突破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道化学公司的研究小组[1]利用高通量筛选找到了两种催化剂,带取代基双(水杨醛亚胺)锆作为乙烯聚合催化剂、带取代基的吡啶-胺铪作为辛烯-1聚合催化剂,在这种“链穿梭聚合”中,在单一反应器中利用二乙基锌作为链转移剂和聚合物链的“储藏库”,间歇穿梭于两种催化剂之间形成两种聚合物的交替嵌段,共聚物中嵌段数链转移速度可由单体和二乙基锌浓度来控制。可以获得工业化规模的一系列乙烯-辛烯多嵌段共聚物。连续过程有许多优点:性能比无规共聚物或两种均聚物共混物优异,比现有共聚物生产分批过程更加有效、经济和绿色、为一类新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创制提供了新途径,有望获得新型聚合物产品。 “Click”化学的运用正处于广泛运用的时期,属于高分子合成中简单易行、高选择性、单一产物的新途径[6]。近期《Macromolecules》点击率很高的论文多篇为此方面的,国内学者也已开始此领域的研究。 2005年包括易位聚合在内的烯烃易位反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该领域的研究仍是国际上的热点。Schrock[7]最近报导了以Schrock催化剂引发取代环丙烯活性易位开环聚合(ROMP)。这样将活性ROMP从双环烯拓展到了单环烯烃聚合物分子量与理论值接近,其分子量高达34300、分子量分布为1.04。Grubbs[8]发展了烯烃易位聚合水溶性催化剂,实现了水溶性降冰片烯的易位开环聚合,进一步显示了此类聚合的优势。关键是在Grubbs催化剂的配体上接上了PEG。聚合物收率很高。 高分子化学近期的热点领域仍为可控聚合与树枝状聚合物的制备,我国高分子学者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取得的代表性进展举例如下: 1、高选择性交替共聚: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前沿与进展

电致发光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前沿与进展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材料的亮度、稳定性以及发光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基色材料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商业化开发的程度,并已 经有一些小尺寸的器件投放到了市场。但是蓝光材料仍没有达到真正可商业化开发应用的地步,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制约有机柔性平板显示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归结起来这很大程度 上跟有机电致发光理论的不成熟有关。现行的有机电致发光理论很大程度还是借鉴经典无机半导体物理理论而发展起来的,对现有有机电致发光研究中不断涌现的一些问题,只能是就 事论事地进行经验解释,不能像经典半导体物理那样可以有很好的规律性理论来直接指导和规范具体研究,给人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中的一些比较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对电极功函的准确测定,对电极功函与材料的LUMO 和HOMO 能级之间的匹配而形成的势垒在具体器件性能中所扮演角色的定位,以及一些共聚物材料的LUMO 和HOMO 能量的确定等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圆满解决方案。其次,由量子化学原理,有机半导体材料电致发光效率一般是光致发光效率的25 % ,但是已经有报道称有器件的电致发光效率可达到10 % ,而这样高的电致发光效率是现有很不完善的器件工艺所不可能达到的,这 也是对传统半导体理论的巨大挑战。就寡聚物而言,由于共轭长度有限的缘故,电子空穴对复合产生的激子由三线态激发态返回到基态的速度较快,所以该类材料的发光效率严格符合量子自旋规律。而对具有较长共轭长度的高分子材料而言,如果电子空穴对复合产生的激子由三线态激发态返回到基态的速度较慢,则三线态激发态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通过系间窜跃而变成单线态激发态。后者如果以很快的速度返回基态,就可以实现对高分子材料发光效率的大幅度提高。虽然有人用热激发与计算机模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高分子材料在光激发下产生的三线态与单线态之间的能隙大约在3 —6meV之间,并且发现该能隙跟高分子材料的凝聚态结 构有很大关系,但是真正意义上实现聚合物材料以100 %的量子效率发光目前还没有实现[48 ] 。最后,传统整流器是基于电压而设计的,而要真正实现机柔性大屏幕平板显示,开发基于电流 的整流器也必须提到研究日程上来,相信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不久就会 有重大突破。就芴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而言,今后的研究重点仍集中在提高材料发光的饱和色纯度、色稳定性、发光效率、材料对载流子的传输能力以及降低材料驱动电压和延长器件寿命等方面;从方法而言,相信芴类材料结构所赋予的可修饰性与有机金属配合物、纳米技术和支化聚合物以及灵活多变的聚合技术等方法的完美结合,必将会催生出新的性能更佳的芴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作为1种新兴的功能材料,在短短的10几年里已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这无疑将对传统的显示材料构成强有力的竞争和挑战。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聚合物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发展十分迅速,该领域的进展已足以使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具有众多的优越性能,因此发展迅速,但在实用化的道路上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发光机理还未完全弄清楚;发光亮度、发光效率较低;器件的稳定性差、寿命短等。现在还不能用简便的合成方法获得结构确定、成膜质量好、厚度均匀的高纯度聚合物。因此,必须弄清发光机理,同时优化各项性能指标。在今后的工作中,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应该不仅集中在合成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电荷转移能力的耐久分子和聚合物材料上,还应继续开发新类型的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让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增添新的色彩 有机荧光材料可以用作荧光增白剂、荧光染料、荧光颜料、荧光试剂、激光染料,可用于荧光分析、跟踪检测、交通标志、核技术中的闪烁体、太阳能转换技术中的荧光集光器等。在工业、农业、医学、国防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具有低压、直流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