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 对照检查材料

愚公移山精神 对照检查材料
愚公移山精神 对照检查材料

7月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

学习《愚公移山》名篇,学习市委书记张战伟书记在《人民日报》和《济源日报》上发表的两篇署名文章,我感受到了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的重要意义。

愚公移山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动力。愚公移山精神是我们党砥砺奋进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不断争取新的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愚公移山精神为争取新胜利提供不竭精神动力,改革发展的前进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对照愚公移山精神本质,自我查找分析问题如下:

1.敢于创新的精神不够,勇于创新的措施不多。担当的实干精神做得不够。总是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的为自己找台阶下,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是一如既往的敢打敢拼。

2.党性锻炼有所放松。过去总认为自己是老党员了,对党的知识、党的要求都很熟悉,因此对党的理论知识系统学习有所放松。加之一直作为实战单位业务领导,存在以事务工作代替党性锻炼,使自己的党性修养减弱了,对自己要求放松了。

3. 服务意识滑坡,工作动力不足,需要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今后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坚持群众观念、站稳群众立场,强化党性修养,增强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

识,摆正自己的位置,始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工作首位。

1.加强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学新政策新榜样,不断与时俱进,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维护好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将服务的意识融入大企业科工作的全过程,加强征收管理的同时做好纳税服务。

3. 严守政治纪律,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各项制度规定,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带头营造本科室清正廉洁、严以律己的良好氛围。

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张湛注释编写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关于寓言: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关于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讨论: 1、读了此文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包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愚公移山》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立志移山,终于搬掉两座大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我们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3、文中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 (1)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顾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代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 (2)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他有征服自然

愚公移山练习题

愚公移山练习题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愚公移山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方.七百里( ) 年且.九十( ) 面. 山而居( )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 也( ) 聚室.而谋曰( ) 毕.力平险.( )( ) 指.通豫南( )杂.然.相许. ( )( ) 其妻献.疑曰( ) 以.君之力( ) 曾. 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 ) 且焉置...土石( )( )( )投诸. 渤海之尾( ) 遂.率子孙荷. 担者三夫( )(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始龀.( )始.一反. 焉( )( )汝之不惠. ( ) 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 ) 长息.. ( ) 固不可彻.( )曾不若. ( ) 虽.我之死( )穷匮..( ) 亡.以应( )惧其不已. 也( ) 陇断.. ( )( ) 二、翻译下面句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用原文回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2、移山的目标是() 3、愚公移山面对的困难是() 4、土石的处理办法:() 5、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 6、智叟自作聪明劝愚公改变主意的句子 () 7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是() 8、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 四、问答题 1、总结概括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哪些。 2、文中的“妻”和“智叟”对愚公的态度有什么异同

愚公移山学习心得

愚公移山学习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龙虎小学女职工 关于学习贯彻《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 心得体会 孟 敏

学习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 龙虎小学工会会员刘志娟 我是涉县龙虎小学一名普通教师,也是龙虎乡中心校工会的一名会员。为了响应邯郸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近期,龙虎乡中心校工会组织我们全体工会会员一起全面、认真地学习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通过学习我收获颇深,深深地被这种精神所感染,以下是我的一点收获和思考。 后池村全体党员群众团结奋斗,劈山筑路的精神可歌可泣,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学习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就要学习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锐意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精神和真抓实干精神,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努力践行这可贵的精神,下面我从“真抓实干精神”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真抓实干是工会今后主流趋势。这样做的人将来一定不会吃亏,也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干好。争做优秀人民教师是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目标。 二、真抓实干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师者,人之模范也。”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三、真抓实干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名校是因为有名师,名师造就了名校。名师不但教学质量强、业务精湛,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

高了,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有句话想送给大家,做人不要跟人斗气,要争气。意思是说,越斗气,看到别人强,你自己就越不快乐,别人却很快乐。如你争气,不要与人家斗,在自己的天地里开创新的成就,让别人刮目相看,既证明了你自己,有做回了自己。不是更好吗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学习后池村“愚公移山”精神,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愚公移山公开课教案详案

23《愚公移山》 教学目标: 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 2、把握愚公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巩固文言文重要的实词2、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刚才大家听的就是一首名为愚公移山的歌曲,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为什么能从古传唱至今.,这个故事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二、回顾课文,巩固文言文重要实词,明确文言文学习中翻译的重点。 (作为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扫清的是文言障碍,我们得咬文嚼字,将内容解读清楚,当然这个任务我们昨天就已经做了,但是在我们正式进入文章主题之前,我还要考察考察大家文言解读环节是否完成任务.光说不练那是假把式,现场做个小检测.看谁又快又准先完成任务,) 对答案,纠正错误.) (谁能说说,老师所出的这几组词语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是什么词)明确翻译当中要注意什么?(特殊词,单字组词,句子补充完整,注意句式变化,语气词不可忽略) 齐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见大屏幕) 思读课文,理解寓意,把握愚公人物形象。 设计: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到底是愚还是智? 正方:愚公实愚至极 反方:愚公大智若愚 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愚公大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通过愚公和智叟的对比,再次表现出愚公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智叟不智,愚公不愚,“愚公”实“智”,“智叟”实“愚”,这正是寓言给两人取名的用意。(反语) 六、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对比及衬托的写作特色。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意在说明愚公移山的精神和行动惊天地、动鬼神,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愚公的成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七、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关于中国精神演讲稿范文

关于中国精神演讲稿范文 演讲稿一般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能够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让他们能够信服并且在个人的感情和思考上产生共鸣,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国精神的演讲稿范文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国精神演讲稿范文篇1 记得上师范时学过舒婷的一首诗,题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至今日,十余年过去了,诗中那些饱含血泪的字句仍然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中: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千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那时的我,还无法体会诗中所包含的那种隐忍和喷发交织的情感。如今,年岁渐长,阅历渐增,我渐渐体会到了诗人对祖国深沉而浓烈的爱,特别是读了《中国精神颂》这本书之后,我才更深刻地领悟了:什么是中国,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岳飞的一阕《满江红》,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鲁迅的一声《呐喊》,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亲爱的祖国,这就是您千年流淌的血脉,这就是您亘古不变生生不息的思想和灵魂。 今天,历史的车轮在21世纪的中华大地上骄傲前行,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作为一名无比光荣又无比平凡的人民教师,我们,该给您怎样的传承? 或许有人说:教师?就是那个手执半截粉笔,苦守三尺讲台的"孩子王"吗?就是那个永远与名车豪宅无缘,外出办事永远只能四处碰壁的"穷教员"吗?面对这样的疑问,我可以自豪而坚定地回答:在教师岗位上,虽然没有令人羡慕的地位和权利,也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但是在中华民族进步的征程中,无数教师的平凡壮举已经永载史册。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大山深处孤身执教的徐本禹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

部编版人教版《愚公移山》复习提纲

《愚公移山》复习提纲姓名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相传是由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所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寓言,比如、、等。“愚公移山”后来成为成语,现在常常比喻 2.寓言是,特点:篇幅,情节,有和意义。 二、文言特殊现象 (一)通假字 1.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二)古今异义1.虽.我之死古义:今义: (三)词类活用1. 吾与汝毕力平险. 2. 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 3. 帝感.其诚 (四)一词多义 1.且(1)年且.九十 (2)且.焉置土石 (3)天子且.至(《周亚夫军细柳》) 2.止(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 (3)一狼得骨止.(《狼》) 3.固(1)汝心之固.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3)求之下流,固.颠(《河中石兽》) 4.苦(1)何苦.而不平 (2)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诚(1)帝感其诚. (2)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6.方(1)方.七百里 (2)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 7.若(1)曾不若.孀妻弱子 (2)若.儿戏耳(《周亚夫军细柳》) (3)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4)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 8.节(1)寒暑易节. (2)持节.诏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9.闻(1)操蛇之神闻.之 (2)军中闻.将军令(《周亚夫军细柳》) 10.居(1)面山而居. (2)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 (3)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4)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11.许(1)杂然相许.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 12.然(1)杂然.相许 (2)然.则天下之事(《河中石兽》) 13.子(1)子.曰(《论语》十二章)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14.焉(1)且焉.置土石 (2)始一反焉.无陇断焉.有子存焉.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15.已(1)惧其不已.也 (2)骨已.尽矣(《狼》) 16.之(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冀之.南汉之.阴 (2)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之.不惠汝心之.固 (3)跳往助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4)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5)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6)称善者久之.(《周亚夫军细柳》) (7)何陋之.有(《陋室铭》) (8)已而之.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17.以(1)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周亚夫军细柳》) (4)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军细柳》)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6)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7)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18.其(1)惧其.不已也 (2)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 (3)其.如土石何 19.于(1)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告之于.帝 (3)傅说举于.版筑之 (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5)征于.色,发于.声 (6)困于.心,衡于.虑 (7)于我如浮云 20.而(1)面山而居聚室而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何苦而不平 (2)而山不加增 (3)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 三、其它重点字。 1.河阳.之北汉之阴. 2.聚室.而谋曰 3.出入之迂.也 4.惩.山北之塞. 5. 指.通豫南 6.吾与汝.毕.力平险 7.杂然 ..相许8.叩.石垦壤

学习愚公移山心得体会

学习愚公移山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心得体会范文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 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 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学习的榜样了。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

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人去“挖”。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充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今天学习《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 太tài 行háng 、 王wáng 屋wū 二èr 山shān , 方fāng 七q ī 百bǎi 里l ǐ , 高gāo 万wàn 仞rèn , 本běn 在zài 冀j ì 州zhōu 之zhī 南nán , 河hé 阳yáng 之zhī 北běi 。 北běi 山shān 愚y ú 公gōng 者zhě , 年nián 且qiě 九jiǔ 十shí , 面miàn 山shān 而ér 居j ū 。 惩chéng 山shān 北běi 之zhī 塞sāi , 出chū 入r ù 之zhī 迂y ū 也y ě , 聚j ù 室shì 而ér 谋móu 曰yuē : “ 吾wú 与y ǔ 汝r ǔ 毕b ì 力l ì 平píng 险xiǎn , 指zhǐ 通tōng 豫y ù 南nán , 达dá 于y ú 汉hàn 阴yīn , 可k ě 乎hū ? ” 杂z á 然rán 相xiāng 许x ǔ 。 其q í 妻q ī 献xiàn 疑y í 曰yuē : “ 以y ǐ 君jūn 之zhī 力l ì , 曾céng 不bù 能néng 损sǔn 魁kuí 父f ù 之zhī 丘qiū , 如r ú 太tài 行háng 、 王wáng 屋wū 何hé ? 且qiě 焉yān 置zhì 土t ǔ 石shí ? ” 杂z á 曰yuē : “ 投tóu 诸zhū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 隐yǐn 土t ǔ 之zhī 北běi 。 ” 遂suì 率l ǜ 子z ǐ 孙sūn 荷hé 担dān 者zhě 三sān 夫f ū , 叩kòu 石shí 垦kěn 壤rǎng , 箕j ī 畚běn 运yùn 于y ú 渤bó 海hǎi 之zhī 尾wěi 。 邻lín 人rén 京jīng 城chéng 氏shì 之zhī 孀shuāng 妻q ī 有yǒu 遗y í 男nán , 始shǐ 龀chèn , 跳tiào 往wǎng 助zhù 之zhī 。 寒hán 暑shǔ 易y ì 节jié , 始shǐ 一y ī 返fǎn 焉yān 。

苦干实干演讲稿

苦干实干演讲稿 大家都记得古代《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北山愚公,年近 九十。屋前有太行、王屋二山阻碍出入,他决心把它们铲平。智叟认为是做不到的事,笑他愚蠢。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 死后有孙子,子子孙孙不绝,而山不会加高,为什么会做不到呢?因此每天挖山不止。玉皇大帝受到感动,派夸娥氏二子把山背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干,比什么都重要。 总设计师邓小平讲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 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再现了南昌起义那段鲜为人知的珍贵历史。当时,国共关系破裂,敌强我弱。在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惨遭屠杀的恐怖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口号。但对于什么时候起义,意见却大相径庭,各执一端。面对“推迟起义”的强大声音,周恩来力排众议:“干!” 因为这一声果断的“干”,因为历尽艰辛,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干”,结果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了国民党的白色恐怖统治,结束了“中国人和狗不得入内”的屈辱历史,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使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和“支那猪”变成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华夏子孙。 的确,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不是靠黄粱梦做出来的,不是喊破嗓子喊出来的,也不是高调唱出来的,更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干是硬道理,不干没道理。 “不懈怠,不折腾”核心就是要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的仍然是干。俗话话:慢步当车。只要脚踏实地的干,兢兢业业的干,就能惊天地,泣鬼神,就能滴水穿石,就能精卫填海。 20__年,贵州人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那里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都一一承受,她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最美劳动者”的光荣称号绝对不是靠想出来的,而是凭着一执着的爱心,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城南新区初具规模,城北建设快速推进,靠的是“实干”;长堡、潮砥等乡镇移民搬迁顺利完成,靠的还是“实干”;德江每年数亿元的财政收入,靠的更是“实干”。 面对着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铁路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取得的巨大 成就,今年7月,我县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县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做人要诚、事情要干,作风要廉、工作要实。”的要求,再次将“实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县委提出的“一问三治五心”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解决干什么,如何干的问题。 软骨病是缺乏干的动力,是不能干;近视眼是缺乏干的目标,是蛮干,不会干;冷热病是缺乏干的执着精神,是凭情绪想当然的肓干。这些都是“干”的绊脚石,是需要下猛药动手术的“炎症”。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复习要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1、年且九十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 4、聚室而谋曰室: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 6、杂然相许杂然:纷纷许:赞同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以:凭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连……都……损:削减丘:土堆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焉:疑问代词,哪里 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 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夫:成年男子 14、叩石垦壤叩:敲,凿15、始龀龀:换牙 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交换节:季节 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心:思想固:顽固彻:通 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穷尽19、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背 二、通假字 1、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三、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河流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 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扛,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9、虽我之死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10、惧其不已也已:古义:止,今义:已经 11、无陇断焉陇断:古义:山冈阻隔,今义:把持独占 12、何苦而不平苦:古义:愁今义:五味之一,与“甘”相对 四、词类活用 1、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着 2、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五、一词多义 1、方:(1)方七百里(面积)(2)方其远出海门(当……时)(3)方欲行(将要) 2、固:(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3)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本来)(4)固若金汤(坚固) 3、穷:(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2)穷凶极恶(极端)

愚公移山文言文

愚公移山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 1.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 2.王屋山——在山西阳城、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 3.方——指面积。方七百里,就是四周各七百里。古代计算面积,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把不规则的边长变成正方形,再计算它的面积。 4.高万仞——形容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5.冀州——古地名,

包括现在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黄河以北,辽宁省辽河以西的地区。6.河阳——黄河北岸。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7.且——将近。8.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9.惩(chéng)——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以……为苦。10.塞(sè)——阻塞。11.迂(yū)——曲折、绕远。 12.聚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13.汝——你。这里是复数“你们”的意思。14.毕力平险——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15.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州,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南。16.汉阴——汉,就是汉水;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阴。汉阴,汉水南岸。17.献疑——提出疑问。18.以——凭借。19.杂然相许——纷纷表示赞成。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20.君——称呼“您”。21.损:——削减。22.曾(céng)——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23.魁父——古代一座小山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开封县陈留镇境内。24.丘——土堆。25.置——安放。 26.且——连词,况且。27.焉——疑问代词,哪里。28.荷(hè)——扛。29.夫——成年男子。30.叩:敲,凿。30.箕畚(jīběn):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31.孀(shuāng)——孀妻,寡妇。32.遗男——遗孤,孤儿。33.始龀(chèn)——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儿童换牙齿,乳齿脱落后重新长恒齿。这里始龀表示年龄,约七八岁或换牙。)龀,换牙。34.寒暑易节——冬夏换季,指一年的时间。易,交换。节,季节。35.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焉,语气助词。36.河曲(qū)------古地名,因河水弯曲而得名,在今山西省芮城县西。37.叟(sǒu)——老头。38.甚矣,汝之不惠——哎,你太不聪明了。这是“汝之不惠甚矣”的倒装句,先说“甚矣”,有强调的意味。甚矣,太,非常。39.惠——同“慧”,聪明;不惠,指愚蠢。40.其——在“如……何”前面加

语文愚公移山练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练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 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 陇断.()焉。 二、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2、甚矣,汝之不惠() 3、河曲智臾亡以应() 4、一厝朔东() 5、无陇断焉() 三、一词多义 1、且:(1)年且.九十();(2)且.焉置土石() 2、汝:(1)吾与汝.毕力平险();(2)汝.之不惠() 3、焉:(1)焉.置土石();(2)无陇断焉.() 4、其:(1)惧其.不已();(2)其.妻献疑曰() 5、之:(1)以君之.力();(2)汝之.不惠(); (3)跳往助之.();(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四、翻译句子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且焉置土石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古文翻译、加点字参考资料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1)方: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 阳: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 (2)且:将近。面山而居:面对着山居住。面:面对着。惩:苦于,为……所苦。塞:阻塞。迂:曲折,绕远。居室而谋:集合全家来商量。室:家。谋:谋划,商量。汝:你,这里指复数“你们”毕:竭尽,用尽。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险阻,阻塞,这里指险峻的大山。指通豫南: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汉阴:汉水南岸。杂然相许:纷纷赞成他。杂然:纷纷的样子。许:赞同。献疑:提出疑问。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连魁父这座小山也平不了。曾:起加强语气的作用,“连……也……,连……都……”。损:削减。丘:土山。 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呢?且:况且。焉:哪里。投诸渤海之尾:把它扔到渤海边上。子孙:儿子和孙子。荷:挑。三夫:三个人。夫:成年男子。叩:敲、凿。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这里是“用箕畚”的意思。京城:复姓。孀妻:寡妇。遗男:遗孤,孤儿。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龀,换牙。 跳:蹦蹦跳跳。易节:冬夏换季。易:交换。节,季节。始一反焉:才往返一次。 (3)叟:老头。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汝之不惠甚矣”倒装句。甚:太过分。惠:聪明,现在写作“慧”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毛:地面所生的草木。其:放在“如……何”前,加强反问语气。长息:长叹。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彻:通。 若:像,比得过。穷匮:穷尽。加增:增加(高度)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 (3)操:持,拿。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被动句)。负:背。厝:放置。陇断:高大的山。 翻译: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大家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争做愚公家乡好少年

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争做愚公家乡好少年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是见于《列子·汤问》的一则古老寓言。这则寓言传诵了上千年,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经过70年建设,我国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这些成就,靠的正是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愚公精神。 愚公已90岁高龄,想铲除屋前的两座大山,虽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却不怕任何困难,决定与子孙一起挖山。他坚信他的后代会一代一代地挖下去,总有一天会把山铲平。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就是愚公的精神。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要有战而胜之的决心,意志和勇气,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总有一天会获得成功。 其实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看,那两座大山就好象是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困难,那么,愚公对山的态度就是对困难的态度,愚公移山的精神也正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想想看,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我们面对困难时,不正是需要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吗?

愚公家乡好少年李首亮同学,他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生活上的饮食起居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不过,在家里,他自理能力很强,还经常帮助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校他勤奋好学,语文、数学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他为了写好字,每天吃饭的时间他在刻苦钻研书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书法有明显进步,甚至还荣获了国际书法比赛优秀奖。所以,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 “不经一番寒切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痛苦和磨难,人生之路坎坷不平,怯者停步不前,勇者永不退缩,只要你心中一片希望的田野,必将迎来一片翠绿。 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是战胜自我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不怕困难的精神;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不到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弘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争做争做愚公家乡好少年吧!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愚公移山复习要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3、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二、重点词语解释 四、古今异义词 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 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泛指一般河流今 义:太阳 2、达于汉阴阴 :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 3、指通豫南指 : 古义:直,今义:手指 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连??都?今义:曾经 5、投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 个, 许多 6、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古义:扛,今义:荷花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草木,今义:毛发 8、北山愚公长息曰息:古义:叹气,今义:休息 1、年且九十且:将近 2 、惩山北之塞塞:阻塞 3、出入之迂也迂:曲折,绕远 4 、聚室而谋曰室 : 家 5、吾与汝毕力平险汝:你们 6 、杂然相许杂然:纷纷 7、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 8、以君之力以:凭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9、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连??都??损:削减丘:土堆 许:赞同 10、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11、且焉置土石且:连词,况且12、投诸渤海之尾诸:之于1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扛14、叩石垦壤叩:敲,凿1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18、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三、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始一反焉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1、 2、 3、 4、 5、 ?怎么样 焉:疑问代词,哪里 夫:成年男子 始龀龀:换牙 易:交换心: 思想穷匮:穷 尽 惠”通“慧” 反”通“返” 亡”通“无” “厝”通“措”陇”通“垄”节: 固: 15 、 季节 顽固 19 、 ,聪明,往返,没有,放置,高地 彻: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背

2020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

2020中考语文课本知识愚公移山 九年级下册每课要点--23愚公移山 第一部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要点之《愚公移山》 一、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 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 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 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 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 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 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 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 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 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 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 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 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 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 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

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 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二、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列子汤问》。2、《列子》这部书 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3、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 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而含蓄。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 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历来脍炙人口。4、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 代表人物之一。5、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 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神 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 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 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 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 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三、语音太行(háng)万仞(rèn)惩(chéng)塞(sè)汝(rǔ)曾(céng)诸(zhū) 箕(jī)畚(běn)荷(hè)孀(shuāng)龀(chèn)叟(sǒu)匮(kuì)亡(wú)以 应厝(cuò)雍(yōng)冀(jì)四、通假字(在古汉语中用一个读音相同 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种现象叫 “古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用“惠”代“慧”,“惠”是通假字,而“慧”则叫本字。)1、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4、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5、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山6、指通豫南“指”通“直”,一直 五、古今异义词1、河阳之北河:古义:黄河,今义:泛指一般 河流阳: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太阳2、达于汉阴阴: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阴天3、指通豫南指:古义:直,一直。今义:手指4、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古义:乃,并今义:曾经5、投 诸渤海之尾诸:古义:之于,今义:各个,许多6、遂率子孙荷担 者三夫荷:古义:负荷。今义:荷花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毛;古义:

主人翁精神演讲稿

主人翁精神演讲稿 什么是主人翁精神呢?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这12字就是主人翁精神的最好诠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主人翁精神演讲稿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你们好! 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大家演讲。我叫**,来自**供电公司,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塑造优秀品质,铸就辉煌企业。 **供电公司位于青弋江畔,绿水环抱之间。公司以优质服务、诚实守信为重点,以提高职业道德为着力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创建一流企业、“文明单位”等实践活动。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奋发向上,把《员工服务手册》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增强主人翁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勇于奉献,忠诚于事业,服务于人民,用激情燃烧的生命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耀眼光环。

客户服务中心作为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服务窗口,数年来,一直始终不渝地推行供电承诺制服务,用心血和汗水兑现每一句诺言。他们坚持与时俱进地改进服务措施,开展以“人人都是形象,人人都是窗口”为主题的形象工程活动,深化供电服务内涵,增强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实行无双休日制度,所有营业窗口全部实行“一口对外”,实现了进一次门、找一个人、交一次费、确保一次办成。不论是电力抢修还是电力报装,电力投诉还是电力咨询,都实现了“只要您一个电话,余下的事情由我来办”的服务标准,大大地方便了客户,使客户对我们的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升。 走进营业大厅,你就会被每位员工如花般的笑脸深深吸引,再看看四周宽敞明亮的厅堂、整齐上墙的规章制度,坐在椅子上,喝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您会有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客户服务中心的全体员工都时刻铭记“尽心服务,尽力先行”的服务理念,在服务中注重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没有不对的客户,只有不对的服务”是他们的座右铭。他们知道,优质的服务需要有承受委屈的心胸和解释的耐心,唯有注入真情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今年年初,有一位王姓老人来缴费,因为过了缴交时间,虽然他上月用电费用只有元,但按照电费违约金不足1元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