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日期:2011-

来源:作者:[字体:] 06-20]

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一、创建无烟医院的意义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面临

的最大的、然而又能是可以预防的危险因素。自2003年第56届世界

卫生大会一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来,全球

控烟工作正在逐步展开。

国际控烟实践证明,只有医生吸烟率下降,才有全民吸烟率的下

降;只有医院做“无烟”表率,才能带动全社会公共场所实现无烟环

境。为推动医生控烟和创建无烟医院,中国控制吸烟协会与中国医院

协会于2001年联合发出了《关于在全国医务人员中积极倡导戒烟,

开展创建无烟医院活动的通知》,制订了《无烟医院标准》,得到全

国各级卫生部门和医院的积极响应,各地已先后涌现了一批无烟医

院。两协会在总结我国近十年来创建无烟医院经验的基础上,又组织

专家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试行)》,于

2008年3月由国家卫生部、全国爱卫办下发全国,要求各级医疗卫生

单位贯彻执行。

(一)创建无烟医院的目的

1、医院室内全面禁烟,创建无烟环境,减少烟草烟雾的危害;

2、全体职工、工作人员带头戒烟,做控烟表率,劝阻吸烟并积极参与社会控烟;

3、医务人员了解控烟知识,掌握控烟方法和技巧,为戒烟者提

供戒烟服务。

(二)为什么要求医院室内全面禁烟

《公约》第8条要求缔约方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众接触烟

草烟雾。

2007年7月,《公约》第二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防止接触烟草烟雾准

则》。按照《准则》要求,我国应自2011年1月起,在所有室内公共

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

禁止吸烟。为落实《公约》和《准则》要求,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于2009年5月20日以卫妇社发[2009]48号文下发了《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禁烟的重大决定,也是对全国军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快创建无烟医院步伐,实现医院室内全面禁烟,为其他公共场所做出榜样。

医院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特殊公共场所,在医院禁烟有特殊的意义。(1)如果病人在接受诊断治疗期间暴露在二手烟中,病人的健康就会受到损害,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阻肺)、循环系统疾病(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烟草烟雾会加重疾病甚至诱发疾病。(2)由于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吸烟会给病人传达一种错误的信息,不仅是吸烟危害了病人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医生劝阻他人吸烟的说服力大大减弱。(3)医院是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应该为其他公共场所创建无烟环境做出表率。如果医院还烟雾缭绕,其他公共场所如办公大楼、餐厅、交通工具等又怎么能做到无烟

(三)医生控烟的意义

任何一个控烟取得成功的国家,都是先有医生吸烟率的下降,才有公众吸烟率的下降。一个吸烟的医生很难说服和帮助他的病人戒烟。有个比喻说,一个吸烟医生的负面影响,相当于烟草公司投入1 5万美元烟草广告的作用。

医生带头控烟的意义在于:

1、医生在帮助吸烟者戒烟方面处于特别有利的地位。因为医生关于健康方面的建议更加令人信服,患者就诊时最容易接受医生的建议;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家族史提出个体化的建议;大多数人都会有就医的经历。由于医务人员被看做是健康的维护者,他们的戒烟劝告对吸烟者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在人们的心目中,医生的劝说最具有说服力。患病本身是劝说吸烟者戒烟的有利因素,医生只需要花费很少的时间,给以简短、明确的劝导,就可以引起吸烟者对吸烟危害的关注,并使其产生戒烟的愿望。

2、帮助吸烟者戒烟是医生的职责。2005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卫生工作者的职责——劝阻吸烟。医务人员对预防疾病、保护健康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全国约有200万临床医生,如果每人每年能够帮助10个人戒烟,而其中有1个人能够成功戒烟的话,那么每年中国就会有200万吸烟者告别香烟,其中就会有100万人今后避免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试问,有哪一项公共卫生或医疗的措施会有如此巨大的效果

3、中国医生吸烟率居高不下。据2004年中国6城市医生吸

烟情况调查显示,医生吸烟率为25、8%,其中男性医生吸烟率为%,女性医生吸烟率为1、3%。一个在医院吸烟的医生,很难

让就诊者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且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元凶。同时医

院是提供健康服务的公共场所,应该为其他公共场所做出表率。因此,医院率先创无烟环境,医生率先控烟、戒烟,做控烟表率,意义十分重大。

烟草在14世纪开始作为一种消费品,吸烟成为西方世界的一种时尚。因为烟草使用时间短,烟草的危害没有被充分显示出来,医生和普通人一样吸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烟草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50年英国男性医生吸烟率接近70%。医生不仅不劝阻病人吸烟,而且在处理一些呼吸道疾病和忧郁症的时候,甚至还会建议病人使用香烟。

在吸烟危害方面,首先发现的是吸烟与肺癌的关系,认定了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英国D o ll和H ill从1951年开始对34439名男医生和619名女医生进行了为期40年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吸烟者的总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而患肺癌的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20倍;而且,所调查的医生死于和吸烟相关的肿瘤疾病和非肿瘤性疾病的几率与他们吸烟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另外一些疾病和吸烟量则看不出什么联系。比如,每天吸25支烟的医生肺癌死亡率比每天吸1支烟的人多2倍以上,而其他疾病的死亡率只比后者多20%。1993年,大约有2万名当初接受调查的英国医生去世了,其中有883名医生死于肺癌。如果把他们的吸烟数量和肺癌发病情况联系起来的话,就可以得出惊人的结论:每天吸25支烟以上的人得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烟的人高25倍。

所有的研究都发表在医学刊物上,许多吸烟的医生都明白了,虽然医生有良好的收入,享受着最好的保健,但如果吸烟,也会和其他吸烟的人一样,患肺癌和心脏病死亡。医生的行为开始改变,他们开始努力戒烟。当时列入调查的英国的吸烟医生,最终有一半都成功戒烟。英国医生吸烟率从1950年68%下降到目前的2%。医生的行为影响了居民,随着综合控烟措施的采取,

英国男性吸烟率已大幅度下降,之后观察到的是男性肺癌发病率的下降。

随着对烟草危害认识的深入,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开始了全面控烟的历程。他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健康教育,让所有吸烟、不吸烟的人都充分了解烟草危害的真相,同时提高烟草税和价格,禁止在所有室内工作场所吸烟,提供戒烟服务,在烟盒上印刷触目惊心的烟害图片,全面禁止烟草广告。

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在下降,卒中死亡率在下降,肺癌死亡率在下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是医疗技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搭桥)的发明、支架的应用、最新药物的使用、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还是各种预防措施的效果各国专家分析得出惊人相似的结论:是由于控烟的成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四)医院和医生应为戒烟者提供方便易得的戒烟服务烟草依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界定为一种慢性、高复发性、成瘾性疾病。据调查,约有70%的吸烟者曾试图戒烟,但成功率仅有5%~7%。必须得到医生的正确指导和药物治疗,才能提高戒断成

功率。但遗憾的是,我国各级医院的医生多数不知道如何为烟民提供戒烟指导和治疗服务。据2004年开展的中国6城市医生吸烟情况调查显示,仅有7、1%的医生会帮助戒烟者制定戒烟计划,9 7、4%的医生没有使用过尼古丁替代疗法。烟民想戒烟,也得不到医生指导。为此,卫生部和全国爱卫办共同颁布的《全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对医院设立戒烟门诊和提供戒烟服务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各级医院应按要求建立戒烟门诊或戒烟咨询电话,设立专、兼职戒烟医生,提供戒烟服务。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根据各国贯彻执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情况,提出了控制烟草流行的有效政策和措施,即“M P()W E R”。明确指出:“处理烟草依赖主要是国家医疗卫生系统的职责,包括政府、社会保障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私人临床服务机构”。并提出“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当成为:MP O W E R政策与干预措施的倡导者”。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我们的医生已经参与了各个层次的立法过程。医生可以推动国家的综合控烟立法,包括实施无烟工作环境、提高烟草税收、全面禁止烟草广告、在烟盒包装上印上危害健康警示,以全面地遏制烟草的流行。在中国的控烟进程中,中国医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全国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共10条:

1、成立控烟领导组织,将无烟机构建设纳入本单位发展规

划;

2、建立健全控烟考评奖惩制度;

3、所属区域有明显的禁烟标识,室内完全禁烟;

4、各部门设有控烟监督员;

5、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

6、明确规定全体职工负有劝阻吸烟的责任和义务;

7、鼓励和帮助吸烟职工戒烟;

8、所属区域内禁止销售烟草制

品;无烟医院在此基础上还要符

合以下标准:

9、医务人员掌握控烟知识、方法和技巧,对吸烟者至少提供简短的劝阻指导;

10、在相应科室设戒烟医生和戒烟咨询电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