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博物馆小报

三峡博物馆小报

在奇峰中有一峰恰似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人称“神女峰”,因她每天第一个迎来朝霞,又是最后一个送走晚霞,又名“望霞峰”。这位神女被当地百姓尊称为“妙为真人”。

原来,神女是西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也称云华夫人。在远古大禹治水的时候,一天,她从东海云游归来,路经长江之上,望见巫山,峰岩挺拔,林壑幽丽,巨石如坛,就在此留连观赏了良久。当时大禹正驻扎在巫山下,在此治水。突然狂风大作,崖壁震动,巨石滚入峡谷中,阻塞了长江。洪水泛滥,大禹受困于其中。大禹恰遇云华夫人,即向她求助。夫人就授大禹召鬼神之书,还命令狂章、虞余、黄魔、大翳、庚辰、童律诸神,协助大禹凿石疏通河流,让长江畅通无阻,解除了水患。后来,云华夫人化了一巨石耸立在巫峡边,这就是“神女峰”。

舟行瞿塘口,两耳风鸣号 篇舟落中流,活如一叶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观重庆三峡博物馆

壮丽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2公里,其中峡谷段90公里。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

千百年来,纤夫们生活在峡江上,艰苦的环境让他们不得不进行群体劳作。“一条船上,有摇桨的,撑篙的、掌舵的,少则十几人,大船多则上百人。100人的大船上70-80 人为纤夫,他们的行动以击鼓或号子协调,鼓手和喊号子的在船上由舵手指挥。水纤夫要有很高的技巧,才能将纤绳收卷自如。一声吆喝之后,纤夫们的工作开始了,他们跳到岩石上,拉着纤绳,爬过巨大的圆石,沿着狭窄的岩礁前进,岩礁的缝刚刚可以容下纤夫的草鞋。”

大坝高185米,总的水库容量达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的水库容量210

亿立方米以上,可有效地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使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从而保障江汉平原和武汉市的安全。三峡工程建成后,每年发电847亿千瓦时,主要供应华中、华东等地,发电量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三峡工程将使长江的航道能力大大改善。航深增大,水流趋缓,航道加宽,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

主办:三年级八班 总编:蒋雨珈

陈列展览由4个基本陈列、6个专题陈

列、1个360度全周电影、1个半景画陈列、1个观众实践中心和3个临时展览构成。陈列展览包括《壮丽三峡》、《远古巴渝》、《重庆·城市之路》、《抗战岁月》;专题陈列分别为《历代书画》、《历代瓷器》、

《汉代雕塑艺术》、《历代钱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