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管理学家 2010.04 095

处于经济体制转变中的我国,货币政策运用的发挥存在较长的

外部时滞。当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货币政策后,由于作为直接调控

对象的金融市场和企业处于特殊状况,致使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变动

经由投资的利率弹性产生效应这一传导机制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中没有

产生应有的效应。这种市场时滞较为客观,它是一个由社会经济结

构与产业结构、金融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行为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

复杂变量。因此,中央银行对这段时滞很难进行实质性的控制,以

及处于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因传递媒介行为的日渐理性,扩张性货

币政策不再像传统的卖方市场条件下对经济的影响那样剧烈,对于

经济的影响也不像过去那样直接迅速。这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启动经

济中运用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一、加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一)按照规范的股份制的要求,在明晰产权、实现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之间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同时,加快建立从总行到分支机构的严格的内控机制,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要保持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要强化管理,改善服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二)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快发展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创新股票市场交易方式,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分步建设创业板市场。要加快债

券市场产品创新,积极发展企业债券,不断拓展债券市场功能。同时,

吸引已在境外上市的优质企业包括银行回归A股市场,使我国居民也

能分享到国内优质企业的发展成果;鼓励条件具备时应允许外资企业

在国内市场上市,以发展壮大我国的资本市场;应逐步创造条件,使

更多的居民成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这样既有利于形成对企业的评价

和优选机制,推动优势企业迅速发展,又有利于使我国居民在经济发

展中更快地积累财富,使人民的收入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

(三)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改革。逐步实施利率的市场化,建

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利率的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

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要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积

极稳妥地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进一步发展外汇交易的零售市

场,改革银行结售汇制度,积极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稳步推

动资本账户开放,拓宽人民币汇率生成的市场基础;同时,要不

断扩大外汇交易的批发市场,增加市场交易主体,开发避险工具,

改进交易方式,适当扩大银行间市场的汇率浮动幅度,不断改进中

央银行调控手段,建立健全汇率调控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

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二、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促进货币政策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透明化一方面,改变中央银行行长的任免程序,将目前中央银行对国

务院负责的隶属关系改变为对全国人大或人大财经委员会负责;另

一方面,应将货币政策委员会从目前的“咨询议事机构”提升为“决策机构”,将货币政策的决策程序规范化、科学化,并适当增强其透明度。

为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能够保持中国货币政策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张 骏/齐齐哈尔广电视大学

【摘 要】从根本上说,货币政策有效性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货币政策能否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第二,货币当局是否有能力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引导经济运行以达到既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有效性;宏观调控

可以采用渐进方式加以推进,即逐步调整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构成比例,初期以政府代表为主,待条件成熟以后再逐渐减少政府方面的代表比例,相应增加市场方面的代表比例。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实现币值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而且可以为中国政府抵御外部压力创造更大的回旋空间。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通畅与发挥运用,取决于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需要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且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企业。

深化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改革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调整企

业办社会负担,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根据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的

要求,除少数公共用品属性、自然垄断性、转移支付性的国有企业外,

其余的国有企业的产权都应转化为集体或个人所有产权。逐步扩大直

接融资比重,使国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调整和改善其负债结构,

改善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银行不良债权。要对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

金进行认真审查,以防止将风险转嫁给银行和社会公众。有通过加快

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经济主体,更

加有效地配置资源,独立承担风险和享有收益。客观地说,这种真正

体现所有者利益的企业才能对货币政策调节工具的变化做出灵敏反应,

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四、协调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利用间接调控方式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存在一个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协调的完善的金融市场。存在发育完善和协调发展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才能保证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中央银行要有效地在货币市场上进行货币政策操作。首先只有货币市场发育规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干预市场的行为不造成巨大的振荡,商业银行才能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操作导向调整其经营行为和资产结构,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通过市场传导出去。其次,只有货币市场发育规范,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才能保证中央银行市场的行为不造成巨大的振荡,商业银行才能根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市场操作导向调整其经营行为和资产结构,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图通过市场传导出去。其次,只有存在规范发展的资本市场,才能将中央银行通过货币市场传导的政策意图传导到社会上去,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储蓄和投资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最后,要使中央银行货

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发挥作用,还要求理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关

系,只有两个市场之间存在正常的、规范的资金流通渠道,才能

保证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范从来,廖晓萍.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财经,2003,(7).

[2]李萌.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J].经济问题,2004,(6).[3]刘传哲,何凌云.我国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传导机制分析[J].科技导报,2005,(12).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

作者:张骏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广电视大学

刊名:

管理学家

英文刊名:GUANGLI XUEJIA

年,卷(期):2010,(4)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范从来.廖晓萍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 2003(7)

2.李萌论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2004(6)

3.刘传哲.何凌云我国货币政策对外贸易传导机制分析 2005(1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金子财.杜胜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上海金融2005(2)

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正在演变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本文从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决策过程透明度两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分析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2.学位论文康庄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研究——基于我国企业的实证分析2006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意义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因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是否深入、系统;中央银行能否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诸多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是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讨论货币政策效应问题。这种研究有利于突出重点,简化分析。但现实中,货币政策效应是由众多的相关微观主体的行为综合决定的。因此,研究货币政策效应必须研究各微观主体的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研究宏观问题的微观基础,是当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西方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的角度入手,对微观主体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着重量化分析货币政策与我国企业预期的相关性,以及要素密集度不同的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的响应程度,以期能为我国中央银行今后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提供一点理论方面的帮助。

二、文章的思路和架构

本文围绕微观主体如何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命题,大体上按照:先理论分析,后实证检验;先研究我国企业整体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再分析各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的反应差异,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政策建议,这样一个逻辑思路展开分析。全文共分为四章,依次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与观点述评,微观基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机理分析,我国企业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等。现将每章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主要从如何定义、度量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政策是否有效,以及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现状等四个角度对国内外的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研究文献做了研究综述。首先对本文中所使用的货币政策有效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其次阐明国内外有关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否有效的几个主要理论方面的争论;接着总结了国外学者在货币政策效果的定量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后概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基础研究上的进展情况;最后在对现有文献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的研究途径、计量方法和样本指标选取等几个方面的疑问。

第二章主要是运用货币政策理论、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等方法探讨了微观基础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作用机理。首先,设定本文研究的前提假设;其次,在总结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经济情况,分析了微观基础,特别是企业预期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微观基础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枢纽,微观主体的行为对货币政策的效果有重大影响;接着,运用博弈论进一步分析微观主体与中央银行之间如何博弈才能实现货币政策效应最大化,通过对巴罗—戈登模型及其演化形式的长期均衡值的求解,得出只有当中央银行和公众都能对对方的策略作出灵敏的反应时,货币政策效果才能达到最大;最后,分析货币政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根据生产和成本理论,建立存在资本约束和对资本具有同等偏好的两部门模型,证明了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影响了货币政策对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作用效果。

第三章主要在第二章所建立的理论基础上,运用H-P滤波、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IRF)等计量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考证货币政策信号与企业预期的相关性,并度量要素密集度不同的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程度,为第二章的理论分析提供实证支持。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固定投资预期和货币政策信号互不存在个格兰杰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国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反应不灵敏,货币政策信号未能有效的引导企业的预期,企业的经济活动没有按货币当局的意图行事。2、从第一季度的冲击响应值来看,资本密集度型行业比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货币政策的变化响应更迅速,但从整体的冲击响应值和响应时间来看,我围货币2政策信号对这两种行业的影响程度都不大。

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货币政策对我国企业影响较弱导致了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程度不尽如人意。据此,笔者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作者的一些新的、不成熟的想法。

三、本文的主要贡献

一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的创新。国内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多是从货币政策数量效果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角度入手,但是研究货币政策效应不能忽略各微观主体的行为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角度入手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有一定的新意,且更具现实意义。另外,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基于VAR的脉冲响应函数(IRF)进行实证分析,用数据说明问题,更有说服力。

二是研究内容的局部突破。一个是在货币政策状态的度量方面,国内大多数学者是用货币供给量M1、M2或利率来描述货币政策状态,但这些金融指际是否能真实、正确的代表货币当局的政策意图值得怀疑。本文运用国外量化货币政策状态的最新数理统计方法H-P滤波对我国货币供给量进行处理,以量化我国的货币政策信号。另一个是在货币政策有效性标志的选择方面,目前国内研究主要运用静态分析,并且多是选取实际产出等宏观经济指标作为研究对象来判断货币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以此给出货币政策有效与否的结论。但这些指际的滞后性强,不利于公平、合理的判断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以微观主体能否对货币政策信号做出正确响应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志,更有利于货币政策制定的前瞻性。 当然,由于数据的来源和研究水平所限,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至此,期望笔者的这些思想和结论能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3.期刊论文徐冰.XU Bing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和有效性系数回归分析的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6(1)

近年来,许多国内外学者都把货币政策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作为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将货币政策透明度指数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货币政策透明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又不尽相同.为合理确定货币政策透明度、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应将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趋向,并应认识到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并不是在所有时期都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要注意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方式、方法的合理性.

4.期刊论文陈茜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发展研究2008(10)

货币政策是重要的金融宏观调控手段,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本文列举了各经济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因素,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5.学位论文王莉关于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探讨2007

本文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理论入手,论述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基础;联系我国实际,例证我国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探讨我国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措施。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日益激烈,而且至今尚未取得一致意见。古典经济学派对货币政策有效与否并没有提及,但根据其代表人物萨伊的观点,由于工资和价格富于弹性使得市场能够很快“出清”,经济回到均衡状态并保持在潜在产出水平上。所以可以认为古典学派否认货币政策有效。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之后货币政策才真正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凯恩斯主义者肯定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提出“逆经济周期调节”的“相机抉择”货币政策主张,即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过程中不受任何固定程序或原则的约束,而是依据经济运行态势灵活取舍,“逆风向行事”平抑经济周期,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但是20世纪六十年代的“滞胀”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货币主义学派基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是一常量的基本假定,推导出货币供给增长是决定名义GDP增长的主要因素,价格和工资相对灵活,从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可以影响产出和价格。但就长期而言,随着价格和工资的调整,经济会趋向于充分就业,因而货币供给的增加也只能反映在价格水平的上涨上,对产出并没有影响,即货币政策短期有效,但长期内是无效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市场出清假说和理性预期假说为基本假设,认为在预料之外的货币政策有效,而预料之中的则无效。新古典经济学还提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用以阐释货币政策无效。新凯恩斯主义承认新古典经济学关于预期是合乎理性的,也承认预期对总供给的决定也是重要的,但不承认新古典经济学关于政策无效性的结论,认为无论是预料内的还是预料外的货币政策都有效,区别就在于影响的程度不同,预料之外的货币政策更加有效。实践证明,货币政策有效,但由于种种制约因素,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存在非对称性。紧缩的货币政策可以有效抑制经济过热

。但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于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作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并没有定论,包括货币市场状况、利率及货币数量、就业率等。

本文重点介绍了货币供应量、通胀目标制以及我国的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效调整信贷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完善;广义货币增幅得到控制;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但是我国的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挑战:银行系统内部流动性过剩,贷款扩张压力较大;资金结构矛盾突现,主要表现在中小企业贷款难、农民贷款难以及县域金融萎缩等问题上;力求保持内、外部双重均衡等。

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四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货币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和财政压力是影响中央银行独立性并干扰中央银行实现稳定货币目标的两个因素。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由经济内部诸多因素决定,如物价水平、利率以及实际产出等,中央银行只能被动地投放货币,以适应货币需求的变化。实际上,货币的有效供给,应该取决于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两方面的因素,通过货币需求,中央银行的货币投放,才能转化为经济中有效的货币供给,即货币需求通过影响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来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因而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要保证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受阻,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础。货币政策传导在中央银行层面上遇到的障碍主要是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但我国的结售汇制度,银行结售汇差构成了央行在外汇市场上的数量限制。公开市场操作对利率控制乏力,利率机制作用难以发挥。如果货币政策与商行利益发生冲突,商行就可能推迟行动甚至抵制,这就会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另外,企业和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信号的反应迟钝,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真正能自主运用,并且有预定效果的工具有限。“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上调准备金率实属央行在“非常”时期下的“非常”调控,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公开市场操作中国债交易量小是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程度一致的。再贴现业务的制约因素包括票据市场规模小,工具单一,参与主体少,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窗口指导或称“信贷政策”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货币政策工具,但任何“指导意见”既不是数量性工具,也不是价格性工具,而只是一种道义劝说,是一个软约束,贷款程序、贷款数量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我国仍然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包括存贷款利率在内的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其有效性受到限制。

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可以借鉴国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工具的改革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主要从完善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着手。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疏通货币政策信号传导到资本市场的途径;进一步发挥利率在货币政策信号间接传导中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处理风险防范和开展信贷业务的关系;引导公众预期,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环境;培育更多符合市场条件的现代企业,提高货币政策传导的效能。就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而言,公开市场操作是最理想的微调性货币政策工具,但需要相当发达的金融市场,而我国现阶段金融市场很不发达,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央银行贷款(包括再贷款和再贴现)将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并优先发展公开市场业务和规范存款准备金制度,以实现货币供给的间接调控。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应相互协调配合。加强央行在贷款政策的改革,系统引导再贴现业务,加快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的思路,规范存款准备金制度。另一方面应致力于改善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减少企业与政府储蓄,从源头上抑制过剩流动性的产生;疏通内外部通道吸收流动性,释放内部流动性过剩的压力;遏制国际收支“双顺差”猛增,堵住外部资金向国内流入的通道,缓解流动性继续向国内涌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遏制流动性持续增长的势头;做大国内资本市场,以容纳更多的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扩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创新理财产品,加强银行流动性管理。

本文主要贡献及主要创新点: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在金融领域所采取的方针和各项调节经济的措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有效性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分析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运用时的宏观经济背景,运用的效果以及对存在的问题,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6.学位论文张群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2007

自1984年中国确立了中央银行体制以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逐渐成为主要手段。但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却不尽人意,货币政策的实施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必须从多种角度深入探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这对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第一,纵观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本文发现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效果随着调控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直接调控时期的高效至间接调控初期的低效;抑制经济过热高效,启动经济低效。

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货币增长是经济周期波动的推动力量,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具有“长而可变的时滞”;长期内货币对经济增长不起作用,但短期内作用显著,而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物价变化和货币供应量具有具有紧密联系。

第三,从宏观的角度,发现货币政策的运行受到制度以及金融市场结构的约束。前者主要表现在利率形成机制、国有产权以及金融组织结构方面,后者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全、市场分割以及市场参与主体不广泛等方面。

第四,从微观的角度发现,货币政策的运行与微观经济主体(金融机构、企业与居民)对货币政策的反应密不可分。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力图摆脱就货币政策而谈货币政策的局限,结合中国国情,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把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作为一个系统,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各种因素。

第二,就货币政策有效性衡量标准没有明确界定的现象,本文对当前相关的研究进行了有效的梳理,提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现有衡量标准各有利弊,在具体衡量时除了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之外,还应考虑了一些补充指标。

第三,在实证研究方面,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方差分解与脉冲响应函数对货币政策的效力和时滞研究;同时对我国货币政策分渠道传导效应——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格传导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计量分析。

第四,从微观主体行为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微观因素,使货币政策建立在坚实的微观基础之上。

7.期刊论文张绚.魏来通胀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反思-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2)

在世界经济逐渐转入萧条的大背景下,伴随着2007年中国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中国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波动.为了有效的降低这轮通货膨胀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央行已经采取了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在内的一系列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全国经济金融工作会议已经为2008年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定下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格调.但是,面对逐步攀升的CPI指标,这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8.期刊论文张绚.魏来通胀时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反思-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1)

在世界经济逐渐转入萧条的大背景下,伴随着2007年中国经济出现的通货膨胀,中国宏观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波动.为了有效的降低这轮通货膨胀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央行已经采取了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在内的一系列紧缩的货币政策.同时,全国经济金融工作会议已经为2008年的经济运行和发展定下了"从紧的货币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格调.但是,面对逐步攀升的CPI指标,这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仍然值得我们反思.

9.学位论文刘峰中国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2006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争论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价格是弹性的还是刚性的,即价格调整是即时的还是滞后的。然而,现实经济活动过程中,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究竟是哪一种理论的结果,还没有一致的答案,也正因为如此,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争论从未停止。本文的主题并不是去论证或推翻哪一种结论,因为每一种理论的存在都是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产生的。当条件发生改变之后,结论的对错就不是结论本身的问题,而是理论前提问题。因此,由于经济活动的条件在不断变化,本文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证的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货币政策效果受到限制的各种因素上。对货币政策效果制约因素的分析就是为提高货币政策的运行效果奠定理论基础,为中国货币政策改革提供合理化建议。

本文在揭示影响中国货币政策有效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剖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微观基础;在对中国货币经济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判断;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的基础上,提出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政策建议。

全文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为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回顾,对西方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进行梳理。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政策有效理论;凯恩斯理论认为货币政策是局部有效;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里是无效;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由于人们是完全理性的,货币政策完全无效;新制度经济学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界定,则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不同。人是有限理性、信息不对称的,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这些都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有很大影响。帕廷金的货币超中性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膨胀比对付通货紧缩更有效。

第二章是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担负起中央银行的职责开始实施货币政策以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作为货币政策分水岭,1984-1997年中国经济运行主要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政策总体目标是对付通货膨胀。之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各项措施的影响,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了出人意料的通货紧缩。货币政策主要目标转向对付通货紧缩。在现阶段,提出“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第三章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此,我们主要对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供给内生性以及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这三个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另外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搭配协调、信用制度的建设等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第四章为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建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微观方面:培育市场客体(金融市场、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完善市场信息。(2)宏观方面:提高政府科学决策;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加强财政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协调;加强对周期性波动的预测;正确实施国际货币政策。(3)操作方面:把握调控“点

”和“度”,正确使用“预期”和“微调”。具体来说就是要健全货币政策运行的金融市场环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把握好政策的时滞;不断调整以适应金融创新体制的变化;正确选择向目标迈进的政策工具。

10.期刊论文胡立法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质疑——兼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条件-现代经济探讨2002(5)

货币政策是一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在我国,当前由于经济运行状态和机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使得人民银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应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调节收入分配、发展资本和货币市场,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提供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d42410509.html,/Periodical_glxj201004065.aspx

授权使用:赵华(wfnjdx),授权号:7c6bf300-16cc-4d70-a6af-9eb2012cd2ec

下载时间:2011年3月26日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0-01-06T13:38:43.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1期下供稿作者:朱晶晶,肖存泉[导读] 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 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根据信贷资金供求情况,制定和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我国再贴现操作实行总量比例控制、期限比例控制和投向比例控制,再贴现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偏低。这一操作规则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再贴现限额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管制下,显得缺少灵活性,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再贴现政策的活力。 (三)利率政策。⑴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加息虽然可以回笼流动性,但还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状况,难以灵活有效地带动经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非常之小。作为金融机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一年期存款利率所经历的所有调整时间点上的名义利率和扣除同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幅度后的实际利率,从2007年,实际利率一直呈负值,并且负值水平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意味着信贷成本、资金成本偏低,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增长,与从紧的货币政策不符。 ⑵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与扩大,人们存钱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不单是储蓄,资金还会向其他金融市场分流。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和财富的积累,消费需求逐步升级以及提前消费的观念,带动了对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使居民更愿意采取银行消费贷款的行为。因此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得不敏感且利率弹性较小,从而货币政策失效。⑶央行今年连续五次调高准备金率而未采取加息,也是对当前经济“把脉”的结果。因为,人民币在不断升值的同时美元连续降息,中美利差进一步加大,国际热钱大举进入中国,因此缩窄了人民币加息的空间,制约了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空间。 (四)准备金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此项政策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显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月末仅为2%,比上年年末低1.3个百分点。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的需要。从历史经验看,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都在2%以上。因此,目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已相对不足。而目前1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二十年来最高,商业银行的头寸显得不足,未来提高法定存款准金率的空间已经很小。 二、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效率就越高。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不够,在行使货币政策时受到多方干扰。在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安排下,在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还要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尽量公开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和操作的相关信息,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增强公众对货币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导公众形成合理的预期。 (二)发展完善货币市场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论文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但客观地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不尽理想。针对这一问题,国内许多学者从多方面加以探讨。笔者就这一现象从理论到现实展开分析,指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有效性的三个主要因素,并在借鉴国外货币政策方面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货币市场政策工具 随着中央财政债务依存度的提高和财政大规模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效应的递减以及“挤出效应”的出现,我国财政政策正逐步的退出历史舞台,转由货币政策单独承担刺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历史任务。为此,深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如果以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论起点,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就凯恩斯本人而言,他比较偏爱财政政策,在《通论》中,凯恩斯指出:“就我自己而言,我现在有些怀疑,仅仅由货币政策操纵利率到底有多大成绩。国家可以向远处看,从社会福利着眼,计算资本边际效率,故我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之责”。由此看出凯恩斯对财政政策的高度重视。货币学派是以凯恩斯学派的对立面出现的,其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认为,货币政策有三个作用,就其实质说是一个稳定经济的作用。由此可见,货币学派对货币政策作用的看法比早期的凯恩斯学派要积极。 在我国,真正的货币政策实践距今只有20年左右时间。就货币政策有效性而言,西安交通大学的崔建军教授曾进行归纳,认为我国经济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对货币政策有效性持肯定态度,以南京大学的范从来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戴根有研究员为代表,认为即使是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仍然是巨大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对货币政策作用估计偏低甚至否定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代表人物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黄达教授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谢平研究员。黄达认为:“实践证明,过分估高其(指货币政策,笔者注)效能,不是实现不了设想的目标,就是在强力贯彻实施中带来很大的副作用”。谢平则对货币政策有

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浅谈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析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近几年央行出台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来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实践的有效性问题,并通过总结货币政策实践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有效性;通货紧缩;公开市场;中央银行 一、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虽然我国这段时期的货币政策可以肯定的说是有效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是什么因素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呢?据初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改革上力度不够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时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分支机构收缩。从前金融机构是贷款权限下放到各部门机构,现在则是贷款权限上收,以至于绝大部分县支行甚至地市行几乎没有放款的权利。银行信贷过度向大城市、大企业、重点行业集中,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以致造成贷款上的“农转非”,资金上的“乡养城”,县域经济出现“金融服务真空”。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经营贷款的激励机制,而约束条件苛刻。在我国的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是货币政策强有力的传导渠道,但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为防范金融风险所出台的种种措施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操作是不完全符合的,造成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际紧缩效应。还有就是商业银行体系化解不良资产的难度依然很大。尽管成立了政策性银行,剥离了部分政策性业务,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全国剥离了13900亿元不良资产,但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仍然很大,增量仍在滋生。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不够 我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在行使时受到多方干扰,一方面总行赋予分支机构相当大的贷款权,央行分支机构、专业银行分支机构和地方政府三者合谋,形成地方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现代经济信息 一、电子货币的出现及特征 在历史上行行色色的货币起源学说中,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从价值形态的演进阐述了货币的产生。人类活动的最初目的是满足个体衣食住行最基本的需求,在那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下,交换行为就已经出现,此时就已经出现了实物形态货币的雏形。直到私有制的出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过渡到商品经济阶段,劳动产品变成了商品,货币也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最初的交换体现为偶然的交换,而一般的实物都可以充当货币,后来为了方便交易和流通,一种实物被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但仍然存在携带不便、不易分割、价值过小的特点,所以最终货币被锁定在贵金属充当的形态上。随着区域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品交易量越来越大,所以受贵金属储量,价值以及使用中磨损等因素制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出现了。 信用货币的出现完全割断了货币与贵金属的关系,发行货币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的信誉和银行的信誉。随着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结构的形成,货币这种特殊的商品也在其执行其职能的过程中被不断创新,随着电子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以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国家信用的活动为载体,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电子货币一般来说都不是法定货币,他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用货币的特征,二是体现为法定货币以外的约定货币。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大家较为熟知的就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出现广为应用的体现为结算方式的银行存款,体现的是银行信用,而另一类就是有其发行主体的,一般法定货币的发行主体是中央银行,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则逐渐的与商业信用结合在一起,比如说电话卡,公交卡,还有我们通常所讲的网络货币。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过程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交易者对于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投机性需求三个方面,一定时期内流通当中需要的货币量就由这三个因素的需求来决定,那我们需要的货币到底怎样进入流通领域,到底要由央行发行多少货币则是货币政策要研究的。 货币政策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体现,宏观经济调控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失衡,虽然这些目标之间会相互矛盾,但每一个目标的 实现都与货币的存在密切相关,所以中央银行通过对货币数目的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央行会发行现金来满足流通中最基本的交易需求,这些现金进入流通领域后一部分用于交易,一部分则以存款的形式流回银行系统,所以中央银行控制的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准备金,所以,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传导机制下,由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的完成去实现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总额的增加,实现对基础货币的倍数扩张,这就是货币供给的基本过程。货币供给的过程实质就是央行在调整货币供给量,去尽可能的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而电子货币的出现实际上是减少了流通当中对于现金的需求,那则一定会影响到货币乘数,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三、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首先,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央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一般来说有两大类操作工具,一类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俗称的三大法宝,一类是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我们下面分析电子货币的出现对三大法宝的影响。1.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果的影响。电子货币的使用降低了央行资产负债规模,传统意义上央行对商行缴纳的保证金是不支付利息的,缴纳保证金对商行来说增加了融资成本和机会成本,所以,电子货币的出现削弱了央行存款准备金对商行货币扩张的影响效应。2.对再贴现政策效果的影响。再贴现政策实际是央行体现最后贷款人职责解决商业银行资金流动性问题的,电子货币的发行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行融资的问题,在传统理论中,再贴现政策主要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所以,商业银行融资成本降低的情况下,再贴现政策的效应受到一定影响。再次,对公开市场操作政策的影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业务通过公开买卖证券吞吐货币调节货币供给量,但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央行的铸币税收入减少,对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开展的灵活性下降。 其次,电子货币的出现对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的起点是基础货币的提供,进而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完成货币供给过程,运用多种工具实现对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主要受流通中现金,准备金,现金漏损率,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定期存款比率等因素影响,所以,随着电子货币对现金的替换比率的提高,商业银行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比如说超额准备的减少,比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减少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银行的存款创造倍数,从而扩大货币乘数。 四、结论 在我国的电子货币主要以银行卡为载体,电子货币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托持卡消费,所以,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显而易见。借鉴西方国家电子货币的发展,我国的电子货币的体现形式可以逐渐多样化,从发行主体的角度讲慢慢扩大到企业,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为了降低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也可以由央行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实现对货币供给的有效调控。为了降低应用电子货币的不确定性风险,应该考虑央行对电子货币的发行缴纳准备金,同时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章程.电子货币对金融的影响和冲击[J].财经科学,2002. [2]孟爱霞,董建俊,安琳. 电子货币的发展对金融的影响透析[J].华南金融电脑,2005. [3]王倩,杜莉.电子支付科技影响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12. [4]王小瑞.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探究[J].经济论坛,2011. [5]胡建国.电子货币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及其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作者简介:葛晓伟(1981-),女,吉林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成果:2009年5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发表文章,2008年5月《金融经济》,发表文章,2007-2008参与天津市人文社科项目。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葛晓伟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工学院 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代替了现金执行货币的职能,提高了清算效率,但因为电子货币的出现影响了居民持有现金的现状,进而影响了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情形,对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过程及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电子货币的起源开始分析,浅析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对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货币;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08-01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现行货币政策在对付通货紧缩、刺激有效需求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效果相对弱化。究其原因有三:货币政策操作空间有限;货币供应量的内生性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2006年,我国仍将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将继续以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主。 [关键词]货币政策稳健有效性 一.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回顾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货币政策的重新定位,《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明今后货币政策基本目标是“稳定”而不再是“增长”。 从早期的“发展经济、稳定货币”过渡到“保持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直到今天的“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鲜明地体现了货币政策日益“中性化”的轨迹。也就是说,货币政策不再承担“刺激”或“抑制”经济的任务,而只负责经济运行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规则导向”的货币政策。 二.充分认识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近几年,在实施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过程中,货币政策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具体提法在不同年份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却始终是配合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防范金融风险,以金融的稳定来确保经济的稳定。可将其概括为稳健的货币政策。 近年来为什么不比照积极的财政政策,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呢?这是因为:(1)单靠增加货币总量解决不了近年来出现的物价负增长问题。1997年后出现的物价负增长,根本原因是由于多年来严重重复建设,造成工业部门严重供过于求所酿成的;它是长期来经济结构失调的结果,而不是货币总量不足。(2)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解决总量问题,货币政策具有优势,而解决结构问题;单纯依靠货币政策总量扩张无济于事。(3)当前货币存量大量增加,而引起货币失控的一些潜在的因素还未完全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分析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 摘要: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整个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货币政策有效性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5日发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4-2015)》指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宏观调控必须坚持多目标的“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结构调控”,一方面要保就业、稳增长、防风险、稳物价;另一方面也要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这份逢年底发布的年度报告提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政策应坚持实施“新常态下的新对策”,在潜在增长率下移、去产能、去杠杆的过程中,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5年中国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一部分,其有效性却仍有争议。 1.货币政策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则是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

的一切措施。 而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2.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提法,它讲的是制定货币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它不同于经济学教科书关于货币政策操作层面的提法(如“宽松的”、“中性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与稳定币值目标相联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货紧缩又防止通货膨胀两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碍根据经济形势需要对货币政策实行或扩张、或紧缩的操作。 1998年以来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货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1998~2001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间,与过去一些年代货币和信贷大起大落相比,近几年我们终于把货币信贷的增长调控得比较平稳了。二是信贷结构有了大幅度的调整。在一系列信贷政策的推动下,个人住房贷款、基础设施贷款和农业贷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当年贷款新增额中上述三项贷款大体占七成,信贷结构的这种调整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三是保持了国内金融稳定和人民币汇率的稳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 1984年以前,我国还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我国宏观调控主要依靠计划手段,货币政策基本上是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分设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现代意义的货币政策才在我国开展实施。我国中央银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也仅仅不过20余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以此来稳定币值,消除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一定时期内有好的效果,一定时期内又表现不佳。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思考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而正确分析这一问题不仅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而且对将来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货币政策有效性

目录 第一章绪论 (3) 1.1文献综述 (3) 1.1.1我国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3) 1.1.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 (3) 第二章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 (5) 2.1 概念界定 (5) 2.1.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定义 (5) 2.1.2 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标准 (5) 2.2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6) 第三章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分析 (6) 3.1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实践 (6) 3.1.1 我国近几年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2008-2011) (6) 3.1.2 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总结 (9) (9) 第四章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10) 参考文献 (11)

第一章绪论 1.1文献综述 1.1.1我国经济学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 我国经济学界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大多是在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看到:虽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内涵由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不同的经济目标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而他们又是服务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以,考察货币政策有效性最终就在于考察中央银行运用政策手段能否借助中介目标最终影响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其次,我们还认识到,理解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紧紧联系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展望,随着相关经济理论的发展,各理论学派对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分歧将慢慢减少,更多的融合。最后,为了更好地认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们可以运用实证模型进行研究,充实我们的理论。 1.1.2 中国经济学界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讨论 1 、货币政策能否发挥调控作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要增加社会产出。从这一目的考虑财政政策时效快,失效也快。但是货币政策由于政策传导问题,起效慢,但是后遗症也较小。两种政策在使用的后果的负面影响上有不同:财政政策效果直接但是对实际产出有挤出效应,也就是说应用财政政策会将抑制一部分私人产出。从一般情况来说,私人投资要比政府投资有效率。挤出私人产出造成投资效率损失,所以财政政策应用都应该是短期的,暂时的。由于货币是中性的,对实际产出

【文献综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文献综述 金融学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1. 西方主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1. 1 凯恩斯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凯恩斯(keynes)及凯恩斯学派(keynesian school)对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及效果强弱问题总的观点描述如下:(1)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短期内影响就业,产出和收入等实质经济变量,而在长期内只影响价格。(2)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截然不同的。在经济过度繁荣情况下,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的加剧,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则十分明显;如果经济衰退属温和性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也较为明显和可靠;如果经济衰退属严重的衰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则极为微弱和不可靠。(3)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社会公众灵活偏好,资本的边际效率,货币的流通速度等因素有关。(4)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期,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5)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凯恩斯学派主张“相机抉择”论,根据各个时期具体市场情况和经济形势,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应当采取的货币政策,以避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1.2 货币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货币主义学派的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认为,评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标准不是利率、失业率和价格,而是货币供应量。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1)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诸如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等其他目标则应该由市场调节。(2)货币主义学派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他们将公开市场操作视为惟一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反对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3)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不是通过利率间接的影响投资和收入。货币数量的变动短期内影响的是资产价格、真实产出及真实收入水平,长期内影响的是绝对价格水平,名义货币收入等名义值。(4)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为重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高。 1.3 古典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在卢君生(2010)的《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中,对古典主义学派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是货币政策无效。因为古典经济学认为长期内货币工资具有弹性,当劳动市场偏离充分就业时,货币工资会发生相应的变动,最终使劳动市场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他们认为货币政策是中性的,对实体经济没有影响。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_刘斌

收稿日期:2001-06-12 作者简介:刘斌(1967-),男,陕西人,管理工程博士,高级经济师,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建模、分配与预测,货币政策分析等。主要专著:《货币供求的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 2001年第7期 (总253期)金 融 研 究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No .7,2001G eneral No .253 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 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刘 斌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北京 100800) 摘 要:本文基于货币政策操作会产生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冲击及经济对货币政策冲击如 何反应的分析思路,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估计无约束向量自回归模型后,施加识别条 件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识别并得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基础上 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会对实体经济部门 产生影响,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但货币政策冲击对物价、货币供应量及贷款 等会产生永久性影响,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40 个月。 关键词:冲击;冲击响应分析;向量自回归;识别;蒙特卡罗随机模拟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46(2001)07-0001-09 一、引 言 近几年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推进经济向均衡状态发展等方面功不可没。但这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如何对每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只有对各项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为经济决策部门今后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及政策组合提供科学的依据。 要分析各项政策的有效性,我们就要分析这些政策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冲击以及经济对这些冲击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即对经济系统进行冲击响应分析。我们知道,经济系统时刻受到各种冲击的影响,这些冲击包括需求/供给冲击,内部/外部冲击、货币/财政政策冲击、暂时/永久冲击、名义/实质冲击等等,经济系统正是在各种冲击的作用下运行发展的。由于观察到的实际运行结果是各种冲击作用下的综合反应,因此我们在进行冲

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一、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一)货币供应 1. 货币供应量的内涵和外延 根据传统的定义,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在现代的意义上,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从统计上看,货币供应量包括中央银行的现金发行和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现金具有绝对的流动性,金融机构的负债项目的流动性较低。 货币层次的划分:世界各国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以便中央银行控制有所侧重,具体为: M0=现金(通货) 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包括定期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M4=M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 M5=M4+政府短期债券和储蓄券 M6=M5+短期商业票据 其中,对M1到M3的监测和调节被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所采用,比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最看重M2,英格兰银行则注意M3,而日本银行强调的是M2+CDs。 2.决定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因素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决定货币供给的主体:传统和现代货币理论有的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有的认为是内生变量。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承认,货币供应量并不仅仅取决于中央银行的意愿和决策,也取决于作为货币需求者的大量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决策,货币供应量主要是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共同创造出来。因为,第一,现代的现金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个别国家由财政部发行)。第二,商业银行本身具有存款货币的创造能力;第三,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受中央银行决定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限制;第四,中央银行直接决定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 (二)基础货币 1. 基础货币的定义 指流通中的现金加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表现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是货币性负债总额。根据复式记账原理,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对应的是,基础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 对外资产净额+政府债权资产净额+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其他金融资产净额。 中央银行资产总额增减带动基础货币量增减:在中央银行的资产中,项目之间此增彼减,基础货币量的变化则取决于各项资产增减变动相互抵消后的净值。基础货币是社会各金融机构创造信用的基础,因为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变动制约着银行信用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中央银行可以借创造基础货币的多少,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2.影响基础货币量变动的主要因素 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性负债,并对应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资产。中央银行对外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政府的资产和负债。中央银行对商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它们如何动作,利弊分析?? 1、准备金政策 ?(1)概念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改变以改变金融机构的准备金数量和货 币扩张乘数,从而达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贷款和派生 存款)和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主要内容 –包括缴纳的对象,计提范围和计提比率,可用作准备金的资产等。 ?(3)作用机制 –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一定时期内存款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因此 –一是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的数量 –二是通过影响货币乘数 ?当需要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和需要大量吸收或补充银行体系的超额准备金。 ?(4)作用特点 –保证银行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结构调整 –操作简单,作用威力大,奏效快 –副作用大,缺乏灵活性,对商业银行和经济的冲击力大,且央行不易把握时机和力度。 2、再贴现政策 ?(1)概念及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直接调整或制订对合格票据的贴现率,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市场的供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货 币政策。 ?(2)主要内容 –再贴现: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将贴现所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 –主要包括:再贴现票据的种类、规定再贴现业务的对象、确定并调整再贴现率。 –管理的核心:审查商业银行的再贴现的申请 ?(3) 作用机制 –通过调节再贴现率和再贴现资格来影响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以影响其借款意愿,达到影响社会总信用的目的。 ?(4)作用特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相比,作用过程相对是渐进的,政策效果不是非常的猛烈。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实践

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首先对货币政策的理论起点进行了阐述,进而分析了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关于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存在着两种观点,即“货币政策有效”和“货币政策无效”。在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框架进行了研究之后,本文结合我国目前货币政策操作的现实,从货币政策理念、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框架三个方面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做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实体经济,政策传导机制,政策框架调整从经济发展史来看,货币政策并非是古已有之的东西。其在理论上的真正起点,应该是凯恩斯在1933年所发表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以下称《通论》)一书。在该书中,凯恩斯认为,由于价格粘性因素的存在,市场机制无法及时有效地调整以修复所出现的失衡,因此,需要采用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对市场失衡进行修正,以减小经济的波动。其政策操作的基本思路是,在经济相对低迷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在经济相对过热时,则用相对从紧的政策来应对。在《通论》一书出版后,凯恩斯的有关思想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也逐渐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各国政府所倚重的经济调控工具。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当通货膨胀成为困扰各国政府的首要难题时,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论断,更是将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推到了一个高峰。而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

革的逐渐深入,货币政策受关注的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到今天,货币政策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宏观政策,其每一次变化,及其未来可能的走势,都会牵动市场的神经,产生广泛的影响。 不过,在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到关注的同时,我们也饶有兴味地发现,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论争却一直没有停息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范围内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至今也末得出明确的结论。而在国内,类似的论争也不在少数。显然,对于货币政策调控而言,其有效性如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货币政策的调控边界,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基调。理论上对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研究内容浩繁,难以尽数,我们在这里,只是试图通过一个相对简单的概括,来对相关问题进行一个探讨。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在我们看来,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货币对于实体经济有没有影响?这是在假设货币供给为外生的基础上,研究货币供给变化对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导致真实宏观经济变量(如实际产出)发生变化,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如果货币供给仅仅导致名义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如名义产出、价格水平等),则认为货币(政策)是无效的,这部分内容与宏观经济理论有密切联系。第二个层次,货币(政策)是如何影响真实经济变量的?主要是对各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货币政策操作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如利率、汇率、信贷、资产价

货币政策工具讲课讲稿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概述 --浅谈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 一、简介 要了解货币政策工具,首先来认识一下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等变量的方针、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和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控制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最终实现政策目标。 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法律解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三条关于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运用前款所列货币政策工具时,可以规定具体的条件和程序。 本条是关于中国人民银行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的规定,这是法律层面上对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解释。

三、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常规工具 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 被称为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工具 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三)补充工具 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