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复习题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复习题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复习题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分,共30分)

2.调度控制中心对发电厂的机组启、停操作命令属于( C )

A.遥测信息

B.遥信信息

C.遥控信息

D.遥调信息

3.已知RTU中每个遥测量的工作区一次只能保存10个数据,事故追忆要求保留事故前的3个数据,事故后的4个数据,每个遥测量占2个字节。如果有100个遥测量,则安排用于事故追忆的内存单元数目是( B )

A. 1000

5.越限呆滞区上下限复限值同时减少,则对同一监视信号,告警次数是( B )

A.越上限增加、越下限减少

B.越上限减少、越下限增加

&

C.越上限越下限都增加

D.越上限越下限都减少

6.异步通信中数据接收端的接收时钟为16倍数据速率,以下选项为干扰信息的宽度,其中能被检验出来的是( A )

倍时钟周期倍时钟周期

倍时钟周期倍时钟周期

7.在数据通信中,应用最广的数据信息代码集是( C )

码 B.补码 C.七位ASCII D.余3码

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通信子网协议( D )

A.物理层

B.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9.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数据传输方式中数据采样方式应属于( D )

A.规约特性

B.机械特性

C.电气特性

D.电信号特性

<

环形结构的性能之一是( D )

A.可靠性好

B.灵活性好

C.价格低

D.模块性好

12.在EMS中分析电力系统电压失稳属于( C )

A.状态估计

B.静态安全分析

C.动态安全分析

D.最优潮流

11.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可保证电网的( B )

A.电压

B.频率

C.电流

D.功率因数

频率属( C )

A.短波频段

B.中波频段

C.微波频段

D.长波频段

15.数据传输系统中,若在发端进行检错应属( B )

A.循环检错法

B.检错重发法

C.反馈校验法

D.前向纠错法

18.星形结构计算机网的特点之一( A )

A.资源共享能力差

B.资源共享能力强

C.可靠性

D.建网难

19.异步通信方式的特点之一是( B )

A.设备复杂

B.设备简单

C.传输效率高

D.时钟要求高

20.调度员尽力维护各子系统发电,用电平衡时属( D )

A.正常状态

B.紧急状态

C.恢复状态

D.瓦解状态

21.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来自( C )

A.调度人员

B.值班人员系统 D.主机

.

22.对一个月到一年的负荷预测属( C )

A.短期负荷预测

B.超短期负荷预测

C.中期负荷预测

D.长期负荷预测

23.配电系统少人值守变电站应具有的基本功能是( B )

A.自动重合闸功能

B.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功能

C.遥控功能

D.遥信功能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的基本组成包括_______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

3.对变位遥信信息检测的常用方法是软件扫查和_______。(硬件中断

4.远动的遥测、遥信、遥控和摇调功能通过_______ 实现。(通过传送远动信息

5.在电网远动通信中,对误码率数量级的要求是_______。(小于10-5

6.物理层用户之间交换信息需要通过_______ 。(一条实际链路

9.系统静态安全分析的内容包括电压、频率______。(过负荷

10.配电网的形式有树枝状、环状、_______。(网状

11.遥测信息将发电厂、变电站的各种运行参数传送到_______。(主站端

12.远动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_______的基础。(调度自动化

13.配电网线路阻抗与电抗之比可能_______。(大于1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是微机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

3.串行通信是指将构成字符的每个二进制数据位依据一定的顺序逐位进行传送的通信方法,数据按位进行传送。

4.遥控信息是指传送改变运行设备状态的命令,如发动机组的启停命令、断路器的分合命令、并联电容器和电抗器的投切命令等。

6.集中式的综合自动化是指集中采集变电站的模拟量、开关量和数字量等信息,集中进行计算与处理,再分别完成微机监控、微机保护和一些自动控制等功能。

7.设备层是指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和断路器、隔离开关及其辅助触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一次设备。

四、简答题(共3题,第1、2题6分,第3题5分,共17分。)

1.电网调度自动化应有哪些功能

①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电力系统在正常状态下能满足安全、优质和经济地向用户供电的要求;(3分)

②在缺电状态下做好负荷管理;(1分)

③在事故状态下迅速消除故障的影响和恢复正常供电。(2分)

3.)

4.SCADA通过RTU所监视控制的配电变电站设备有哪些

①断路器和其他开关设备状态;(1分)

②重合阀开合状态;(1分)

③带负荷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1分)

④静止补偿电容器组;(1分)

⑤数字保护装置的整定值组位置等。(1分)

3.电力系统调度中心有什么任务

,

①合理地调度所属各发电厂的出力,制订运行方式,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安全经济地向用户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电能。(3分)

②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迅速排除故障,尽快恢复电力系统系统的正常运行。(2分)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叙述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各部分功能。

①数据终端,用以进行接收或发送数据信号。

②通信线路,是数据传输信道。

③调制解调器,使数字信号能在模拟信道上传输。

④通信处理机,完成计算机处理速度与通信线路传输速度间的匹配,起缓冲作用,串/并转换,对传输信道产生的误码和故障进行检测控制,减轻中央计算机的负担。

⑤主计算机,执行数据处理任务。

2.论述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目标和原则。

调度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目标是:

①使调度员认识和理解电力系统的运动规律;

②取得电力系统各种状态下的决策与控制经验;

③增强在现有的系统信息和控制条件下作出调度决策能力;

>

调度培训仿真系统的设计原则是:

①对电力系统动态行为进行逼真的模拟;

②严格模拟调度室中人机交换的显示和操作过程;

③能用于培训全部EMS功能;

④精确模拟EMS的计算机系统性能。

六、计算题(共1题,共8分)

38.已知(15,10)循环码的G(x)=x5+x4+x2+1,编出当信息位M=11时的码字。

①∵M=11 ∴M(x)=x9+x8+x6+x4+x+1(1分)

②xn-kM(x)=x15-10M(x)=x5(x9+x8+x6+x4+x+1)

= x14+x13+x11+x9+x6+x5(3分)

③R(x)≡〔xn-kM(x)〕G(x)= =x3+x(1分)

④F(x)=xn-kM(x)+R(x)= x14+x13+x11+x9+x6+x5+x3+x(2分)

⑤F=10(1分)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摘要:在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作为一项重要且不容忽视的现代科学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在推进电力系统的发展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随着科学 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并且 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对于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基于此,本 文就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做了一定深度的研究,希望为有关 的研究者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发展趋势 电力行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大命脉,它对国家的商业、军事、生产、交通等各个 行业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只有拥有一套“安全、稳定、优质”的电力系统,才能保证国 民经济快速健康稳步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和不断壮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 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体现。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概述 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其原理是通过发电设备把 风能、水能、光能等转化为电能,并经变电系统、输电系统和配电系统将电能传送给用电设备,以实现电能向热能、光能的转化,从而满足群众的生活、工作和生产需要。电力系统自 动化是利用计算机操作系统,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远程控制电力系统的设备,使其在没有 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各项任务,并自动修复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目的是更加安全、高效、快捷地利用电能,对发电、送电和配电过程进行 自动控制、自动调度,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变 电站自动化及智能保护、电力系统管理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在电 力系统中的应用、电气设备自动检测及故障诊断和修复等。电力系统自动化按照电能的生产 和分配可分为发电系统自动化、供电系统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信息传送自动化、 电力事故处理自动化、电力管理自动化等。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相关应用 1、变电站自动化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和传统变电站工作相比, 变电站自动化对人工监视和人工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动化,并且对于变电站的监控范 围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大大地提高了变电站的的运行以及工作效率。在自动化应用中常 见的是采用计算机技术来代替电力信号电缆,不断的实现计算机操作的自动化和屏幕化,从 运行管理和记录的统计方面全面实现自动化。 2、发电厂自动化 应用自动化技术,不仅能够使发电厂的发电量受到严格的控制,还能维护相关电力设备 的高效、稳定以及安全运行,促进电力设备以及系统的自动化。除此以外,变电站在电力系 统中还能与相关的网络技术共同实现电能的配备以及输送,紧密的连接用户以及电厂,更好 的了解以及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因此要实现发电厂人机的一体化,进一步的改善生产模式,提高自动化水平以及电力生产的效率,就必须有机的融合网络技术以及电力自动化技术,如此才能大大的提高电厂的效率,赋予电能更高的质量,使发电厂更好的监控电力设备,维 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3、电网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是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在我国电网调度自动化中,可 按级别分为国家、地区、省级、和县级的电网调度。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中 的数据实时采集,能够科学地估计和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从而使电力负荷预测、自动发电控制、经济调度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并且逐渐适应了电力市场中的运营需求。 4、配电自动化 配电系统是连接用户和供电部门的纽带,配电系统的管理直接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 经济和高效运行。目前我国配电网覆盖区域大,在空间和布局上有不同的要求,其中配电设

10月电力系统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自考全国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00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降压变压器高压侧的主分接头电压为220kv ,若选择+2× 2.5%的分接头,则该分接头电压为__________。 2.电力系统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 3.输电线路的电气参数包括电抗、电导、电纳和__________。 4.输电线路的电压偏移是指线路始端或未端母线的实际运行电压与线路__________的数值差。 5.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一般是用各节点的电压和__________表示。 6.调整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__________。 7.复合故障一般是指某一时刻在电力系统__________发生故障。 8.用对称分量法计算不对称故障,当三相阻抗完全对称时,则其序阻抗矩阵Zsc 的非对角元素为_________。 9.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短路香故障点短路电流的大小是零序电流的__________倍。 10.减小输电件的电抗将__________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1.同步发电机的转速和系统频率之间是否有严格的关系( ) A.否 B.是 C.不一定 D.根据发电机的形式定 12.三绕组变压器的结构、通常将高压绕组放在( ) A.内层 B.中间层 C.外层 D.独立设置 13.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力系统,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是( ) A.全补偿 B.欠补偿 C.过补偿 D.有时全补偿,有时欠补偿 14.三相导线的几何均距越大,则导线的电抗(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5.变压器的电导参数G T ,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 ) A.△P 0 B.△P K C.U K % D.I 0% 16.当功率的有名值为s=P+jQ 时(功率因数角为?),取基准功率为S n ,则有功功率的标么值为 ( ) A.??cos Sn P B. ??sin Sn P C.n S P D.n S cos P ?? 17.环网中功率的自然分布是( ) A.与电阻成正经比分布 B.与电抗成正比分布 C.与阻抗成正比分布 D.与阻抗成反比分布 18.电力系统中PQ 节点的数量( ) A.全都是 B.大量的 C.少量的 D.必有且一般只设一个 19.潮流计算中,要求某些节点之间电压的相位差应满足的条件是( ) A.|δi -δj |>|δi -δj |min B. |δi -δj |<|δi -δj |min C. |δi -δj |>|δi -δj |max D. |δi -δj |<|δi -δj |max 20.在同一时间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量之比的百分值称为( )

最新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对调频电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什么电厂最适宜担负系统调频电厂? 3、什么叫功率分点?标出下图所示电力系统的功率分点。 4、在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的实际变比如图所示,并联运行的两台变压器中有无循环 功率存在?为什么?如果循环功率存在的话,请指出循环功率的方向。 5、在无功电源不足引起电压水平普遍偏低的电力系统中,能否通过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50分) 1、某35KV电力系统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已知35KV线路长度为100公里,线路每相的对地电容为,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为3.6安培,求消弧线圈的 电感值。(10分) 2、110kv降压变压器铭牌数据为: ①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归算到110KV侧); ②画出变压器的形等值电路。(10分) 3、某地方电力网的等值电路如下图,有关参数均已标于图中,求网络的初步功率分布标出 其功率分点,并计算其经济功率分布。(10分) 4、联合电力系统的接线图及参数如下,联络线的功率传输限制为300MW,频率偏移超出才进行二次调频,当子系统A出现功率缺额200MW时,如系统A不参加一次调频,联络线 的功率是否越限?(10分)

5、某降压变电所装有一台容量为10MVA,电压为的变压器。已知:最大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4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5KV;最小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电压为115KV,归算到高压侧的变压器电压损耗为3KV。现要求在低压母线上实行顺调压(最大负荷时要求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倍;最小负荷时要求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电压的 倍),试选择变压器的分接头。(10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答: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有: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2分);具有良好的电能质量(2分);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要好(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答:对调频厂的基本要求是①具有足够的调节容量;(1分)②调节速度要快;(1分) ③调节过程的经济性要好(1分)。具有调节库容的大型水电厂最适宜作为调频电厂(2分)。 3、答:电力系统中如果某一负荷点的负荷功率由两侧电源供给,则该负荷点就是功率分点,功率分点又分为有功功率分点和无功功率分点(3分),分别用“▼”和“▽”标注。图示电力系统中负荷点2为有功功率分点(1分),负荷点3为无功功率分点(1分)。 4、答:有循环功率存在(3分)。因为上述网络实际上是一个多电压等级环网,两台变压 器的变比不匹配(如取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则,所以存在循环功率(1分);循环功率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1分)。 5、答:不能(3分),因为改变变压器的变比并不能改善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状态(2分)。 四.计算题:(共50分) 1、解: 单相接地短路时的原理电路图和相量图如下:

10月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试卷及答案解析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试题 课程代码:0231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若计算机网内各计算机可互为备用,可提高________。 2.可检出四位错的码,若只用于纠错,可纠正错误位数是________。 3.遥测量乘系数时为提高计算精度,系数应用________。 4.遥信输入电路中的光电耦合器,可使信号源与装置实现________。 5.配电网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是________。 6.馈电线自动化的控制器一般设有的三种模式是________。 7.水电、火电协调根据的负荷预测类型应是________。 8.RTU中的软件包括多个________。 9.线性码的最小距离等于非零许用码组的________。 10.发电厂中FA用的LAN的监视信息周期应小于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1.用12位A/D芯片工作于交流采样方式时,LSB=10mv,模拟电压为-0.01V时,2的补码形式输出的A/D结果( ) A.1000 0000 0001 B.1111 1111 1111 C.0000 0011 1111 D.1111 1100 0000 12.配电网实时网络接线分析应属于( ) A.负荷预测 B.优化调度 C.配电网状态估计 D.网络状态监视 13.对频率f0=50Hz的交流信号采样时,欲使采样间隔的电角度为30°,采样速率fs应为( ) A.5f0 B.10f0 C.24f0 D.12f0 14.调度屏上遥测量的显示属( ) A.巡检 B.选测 C.定测 D.近测 15.同步通信方式特点之一是( ) A.设备简单 B.设备复杂 C.效率低 D.紧急状态 16.电力系统电压超出或低于允许值时,属( ) A.正常状态 B.瓦解状态 C.恢复状态 D.时钟要求低 17.可纠正2位错的循环码,若用于纠错,检错并用方式,欲纠正一位错,可检错位数为( ) A.4位 B.3位 C.2位 D.5位 18.异步通信时每帧的数据位最多的是( ) A.6位 B.3位 C.8位 D.9位 19.故障定位应属( ) A.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功能 B.自动发电控制功能 C.馈电线自动化功能 D.状态估计 20.波长为0.1m的无线电波属( ) A.短波频段 B.中波频段 C.微波频段 D.长波频段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2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基本任务有哪些?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祖耀

浅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陈祖耀 发表时间:2018-07-31T10:35:09.7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作者:陈祖耀[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国网福鼎市供电公司福建宁德 3552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实现了电力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电力传输系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渗透到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中国目前电力严重短缺。如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实现电力系统的全行业遥控,遥测,遥调,遥信和遥控,已成为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运行管理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为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有序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中国电力系统,以促进中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1电力系统自动化内涵 电力系统一般由发电,输电,变电站,供电等几个环节联结起来,各控制系统有自己的联系。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电力系统工人的数量,减少劳动强度,降低事故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性能,电网管理和维护快捷方便。最重要的是电力系统自动化能够有效防止电力系统事故,如大面积停电等严重连锁事故,确保电力支持经济运行稳定可靠,意义长远而深远。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特点是: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具有模型不确定性和强非线性;电力系统需要高度的适应性;电力系统自动化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多因素。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困难包括: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多目标优化和多工作模式下故障条件下的稳健性;单个链路上更多的电力系统链路和控制需要该链路和其他链路的协调和配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调度系统,配电网系统和变电站系统。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是电荷预测,发电规划,网络拓扑分析,电力系统状态评估,暂态静态安全分析和自控发电等功能。配电系统中的有线通信促进了内部信息的交换,并提高了实时控制的性能,稳定性,效率和可靠性。变电站系统自动化技术可以收集来自电源线的实时参数,如电流,电压和电抗。通过对主控终端的分析,可以对远端供电设备进行调整,以满足客户的用电需求,保证供电质量。同时,我们可以分析电力需求的趋势,预测趋势并更好地调配电力。 2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探讨分析 2.1无线技术 无线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管理,具有高度的信息共享,还可以减少线路的铺设。目前有很多无线技术,但由于无线信号在空间传输过程中所携带的带宽,无线信号的物理障碍,抗干扰,可扩展性和投资成本的易感性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适合的电力只有几种自动化。用户根据无线技术的环境选择适当的无线技术。目前的无线技术主要是GPRS/GSM,ZIEBB,WIMAX,WIFI和AdHoc 网络,但现在发展最快的网络是WIMAX和WIFI,因为它们在带宽和安全性方面更好,灵活性高,成本更低。 2.2信息化技术 电力信息化是电力自动化的核心,包括发电,调度自动化和管理信息自动化。配备电脑监控系统的发电厂和变电站,实现少数值班人员甚至无人值班,可以改善电厂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监控系统。 2.3信息安全技术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力。电力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对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目前尚未解决。尽管电力系统不太可能发生故障,但如果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在我国,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现在我们局已经试点建设智能电网,智能电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系统故障的发生,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电力系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发展规模,三峡电站,西电东送等一系列重大电网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电网安全,设备安全,电力工作者被提出更高的更新要求。 2.4传动技术 动力传动技术主要是实现变频调速,主变频器实现变频调速。变频器是节能减排的首选,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设备和技术上也相当成熟。由于其在节能降耗方面的作用,变频器已成为电力行业改革技术的首要目标。ABB目前是该行业最大的电力自动化领导者,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变压器制造基地和绝缘子制造中心。该公司的变频器,PLC,仪器仪表等行业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现状 3.1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现代电网调度自动控制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计算机技术对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信息进行监测,采集和分析,完成系统的高效运行。电网调度自动化操作通过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现电能的充足供应,使人们需求得到满足。在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同时,能源损失最小化,保证了电源的经济和环保,实现了节能。 3.2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络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自动化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程度和配电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了配电网主站,变电站和轻轨终端三层结构,配电网发展,通信传输速度有保证,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加强系统继电保护控制,减少大面积停电现象,保证供电,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电网事故快速消除机制,科学事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停电时间明显缩短;电力公司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控制,使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更加方便了解;正常值班模式被打破,无人值班的电厂出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3.3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变电站系统实现了对二次系统的监控。通过功能设计的优化和科学综合系统的协调,可以方便地收集设备的运行信息。 4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展望

电力系统题库道

《电力系统基础》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动力系统-将电力系统加上各种类型发电厂中的动力部分就称为动 力系统 2、电力系统-由发电机、变压器输配电线路和用户电器等各种电气设 备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整体就称为电力系统 3、电力网-由各种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和输、配电线路所构成的用于变 换和输送、分配电能的部分称为电力网 4、频率的一次调整-由发电机的自动调速器完成的频率调整 5、频率的二次调整-就是自动或手动地操作调频器而完成的频率调整 6、频率的三次调整-按照负荷曲线及最优化准则在各个发电厂之间分 配发电负荷。 7、电压中枢点-指在电力系统中监视、控制、调整电压的有代表性的 点母线 8、同步运行状态-指电力系统中所有并联运行的同步电机都有相同的 电角速度

9、稳定运行状态-在同步运行状态下,表征运行状态的各参数变化很 小,这种情况为稳定运行状态 10、稳定性问题-电力系统在运行时受到微小的或大的扰动之后,能否 继续保护系统中同步电机同步运行的问题称为电力系统稳定性问题11、静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受到微小扰动后,独立地恢复到它 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叫静态稳定 12、暂态稳定-指电力系统受到较大的扰动后各发电机是否能继续保持 同步运行的问题 13、功角稳定-指系统中各发电机之间的相对功角失去稳定性的现象 14、顺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低于线路额定电压的% 倍,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不高于线路额定的额定电压的%倍,这种调压方式叫顺调压 15、逆调压-在最大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较该点所连接线路的额定电 压提高5%,在最小负荷时使中枢点的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的调压方式叫逆调压 16、常调压-在任何负荷下中枢点电压保持为大约恒定的数值,一般较 线路额定电压高2%~5%,这种调压方式叫常调压 二、问答: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试题

自动化专业技能考试复习试 题 、判断题(判断下列描述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 2”,错的在括号内打“ X ”) 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2) 2.如果要在SCAD工作站上看到某一量测过去任何时间的历史数据,则该工作站上需配备不小于历史数据 库容量的硬盘才能实现。 (X) 3. 数据监视到状态变化和量测值越限时,则需进行事件处理,必要时发出告警。量测值越限告警不应设 置死区和时间延迟。 (X) 4. SOE中记录的时间是信息发送到SCAD系统的时间。(X) 5. 电能量数据是带时标存储和传输的。 (2) 6.调度管理系统(OMS功能包含信息发布和查询、数据的交换与处理、生产(管理)流程的控制、各专业的专业管理等。 (2) 7.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评估时,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可以对二次系统进行全面深度的漏洞扫描。 (X) 8.GPS时钟同步装置,秒脉冲每秒闪一次,表示一秒钟同步一 次。 (2) 9. 远动终端设备与对应调度主站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远动传输两端MODE型号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 传输。 (X) 10. 变电站监控系统站控层应实现面向全所设备的操作闭锁功能,间隔层应实现各电气单元设备的操作 闭 锁功能。 (2) 11.交流采样中在一个工频周期内采样点个数越多,则精度越高,而提高采样点个数受到A/D转换以及CPU 处理速度的限制。 (2) 12.宁夏省地一体化OM系统采用省地调集中部署的模式建设,宁夏OM省调和地调OM系统的应用划分不相 同。 (X) 13. 遥测的总准确度应不低于1.0 级,即从交流采样测控单元的入口至调度显示终端的总误差以引用误差表 示的值不大于+1.0%,不小于-1.0%。(2) 14. 远动传输两端波特率不统一数据不能正确传输。 (2) 15.C PU处理的遥测数据是经A/D转换过的。 (2) 16.问答式远动规约即主站发出一个主动的询问或操作命令,远动终端设备回答一个被动的信息或响 应, 由此一问一答构成一个完整的传输过程。 (2)

电力系统自动化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1.电网调度自动化。电网调度自动化主要组成部分由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汁算机网络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大屏蔽显示器、打印设备、通过电力系统专用广域网连结的下级电网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变电站终端设备等构成。电网调度自动化的主要功能是电力生产过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电网运行安全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电力负荷予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经济调度并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需求等。 2.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与输配电线路是联系发电厂与电力用户的主要环节。变电站自动化的目的是取代人工监视和电话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对变电站的监控功能,提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变电站自动化的内容就是对站内运行的电气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视和有效控制,其特点是全微机化的装置替代各种常规电磁式设备;二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尽量采用计算机电缆或光纤代替电力信号电缆;操作监视实现计算机屏幕化;运行管理、记录统计实现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除了满足变电站运行操作任务外还作为电网调度自动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生产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3.发电厂分散测控系统(DCS)。 过程控制单元(PCU)由可冗余配置的主控模件(MCU)和智能l/O模件组成。MCU模件通过冗余的l/O总线与智能l/O模件通讯。PCU直接面向生产过程,接受现场变送器、热电偶、热电阻、电气量、开关量、脉冲量等信号,经运算处理后进行运行参数、设备状态的实时显示和打印以及输出信号直接驱动执行机构,完成生产过程的监测、控制和联锁保护等功能。 运行员工作站(OS)和工程师工作站(ES)提供了人机接口。运行员工作站接收PCU发来的信息和向PCU发出指令,为运行操作人员提供监视和控制机组运行的手段。工程师工作站为维护工程师提供系统组态设置和修改、系统诊断和维护等手段。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总的发展趋势 (一)当今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技术正趋向于 1、在控制策略上日益向最优化、适应化、智能化、协调化、区域化发展。 2、在设计分析上日益要求面对多机系统模型来处理问题。 3、在理论工具上越来越多地借助于现代控制理论。 4、在控制手段上日益增多了微机、电力电子器件和远程通信的应用。 (二)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则趋向于 1、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 2、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 3、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 4、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 5、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 2由开环监测向闭环控制发展,例如从系统功率总加到AGC(自动发电控制);由高电压等级向低电压扩展,例如从EMS(能量管理系统)到DMS(配电管理系统);由单个元件向部分区域及全系统发展,例如SCADA(监测控制与数据采集)的发展和区域稳定控制的发展;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一体化发展,例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发展;装置性能向数字化、快速化、灵活化发展,例如继电保护技术的演变;追求的目标向最优化、协调化、智能化发展,例如励磁控制、潮流控制;由以提高运行的安全、经济、效率为目标向管理、服务的自动化扩展,例如MIS(管理信息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三、具有变革性重要影响的三项新技术 (一)电力系统的智能控制 电力系统的控制研究与应用在过去的40多年中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基于传递函数的单输入、单输出控制阶段;线性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及多机系统协调控制阶段;智能控制阶段。电力系统控制面临的主要技术困难有:1、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强非线性的、变参

浙江2013年1月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基础试题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电力系统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230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我国大型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允许的频率偏移是 A.±0.1Hz B.50Hz C.±0.2Hz D.±5% 2.一条输电线额定的电压为220kV,它是指 A.相电压幅值 B.相电压有效值 C.线电压幅值 D.线电压有效值 3.轻型钢芯铝绞线型号表示为 A.LGJ B.LGJJ C.LGJQ D.LJ 4.为防止因部分机组由于系统本身发生事故退出运行,使用户受到严重影响,使之能维持系统正常运行而增设的备用容量称为 A.国民经济备用 B.负荷备用 C.检修备用 D.事故备用 5.变压器的电导参数G T,主要决定于哪一个实验数据

A.ΔP0 B.ΔP k C.U k% D.I0% 6.在标么制系统中,有功功率的标么值的单位为 A.用kW表示 B.用MW表示 C.用W表示 D.无量纲 7.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系统,A相接地故障时,B相相电压为A.不变 B. C 倍 D.升高2倍 8.在枯水季节,电力系统主调频厂常选择 A.中温中压火电厂 B.水电厂 C.高温高压火电厂 D.大中型火电厂 9.在同一时间内,电力网的电能损耗与供电量之比的百分值称为 A.负载率 B.线损率 C.供电率 D.厂用电率 10.当使用X-4.5型绝缘子时,220kV直线杆塔上的绝缘子片数不少于 A.3片 B.7片 C.8片 D.13片 11.架设输电线时,为达到三相电抗值相等,在全线总长中,三相导线换位的次数有可能为A.100次 B.101次 C.102次 D.103次 12.下列变量中不属于电能质量指标的是 A.频率 B.电压 C.功率 D.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13.下列不属于无功功率电源的为 A.同步调相机 B.同步发电机 C.并联电容器 D.异步电动机 14.高峰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低(取1.025U N),低谷负荷时允许中枢点电压略高(取1.075U N)的中枢点电压调整方式称为 A.常调压 B.逆调压

完整word版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考试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面所列各组电力网接线方式中,完全属于有备用接线的一组是()。 A、两端供电网、环网、双回线路辐射网 B、双回线路辐射网、环网、单回路链式网 C、单回路辐射网、两端供电网、单回路干线网2、关于中性点不接地三相对称系统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常运行时为零,单相接地时升高为线电压; B、正常运行时为零,单相接地时升高为相电压; C、正常运行时无法确定,单相接地时为相电压。 3、220kv电力系统中性点应采用的接线方式是( )。 A、不接地; B、直接接地; C、经消弧线圈接地。 4、架空输电线路采用分裂导线的目的是 A、减小输电线路电阻; B、减小输电线路电抗; C、增大输电线路电容。 5、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两端装设并联电抗器的目的是 A、防止输电线路重载时末端电压降低; B、防止输电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升高; C、防止输电线路轻载时末端电压降低。 6、关于单侧电源电力网,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力网的功率分布由负荷分布确定,其潮流无法调控; B、电力网的功率分布与线路阻抗有关,其潮流无法调控; C、电力网功率自然分布就是功率的经济分布。 7、在一个具有n个独立节点的系统中,节点阻抗矩阵的阶数为 A、nXn 阶; B、(n — 1) x(n — 1)阶; C、(n + 1)x( n+ 1)阶。 &系统中有功功率不足,会造成 A、电压水平上升; B、电压水平下降; C、频率下降。 4发电厂两台发电机组芥列运行时,如果两台发电机的有功出力都没有达到额定值.且有

调度自动化技师考试题(答案)

电力职业技能考试 <<电网调度自动化维护员>>技师理论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装订线左边的项目填写清楚。 2.答卷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不许用铅笔或红笔 。 3.本份试卷共 6 道大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20题) 1. 调度自动化系统月平均运行率的运行指标是 A 。 A )基本要求≥95%,争取≥98%。 B )基本要求≥95%,争取≥99%。 C )基本要求≥90%,争取≥95%。 D )基本要求≥90%,争取≥98%。 2. B 可对SCADA 数据库全部实时信息,以SCADA 数据库固定的数据刷新周期(如5秒)的数据断面,对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后一定时间段(时间段可调)内的事故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记录保存;对事故过程进行全场景和全过程的事故追忆反演描述。 A )事件顺序记录SOE 功能 B )事故追忆PDR 功能 C )历史数据存储功能 3. UNIX 操作系统中,删除文件或目录的命令为 B 两大类。 A )del B )rm C )mv D )mkdir 4.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量测量主要来自 C 。 A )调度人员 B )SCADA 系统维护人员 C )SCADA 系统 D )拓扑数据 库 5. 调制解调器的接收电平在 B 范围内正常。 A )0 ~ -40 DBM B ) 0 ~ -20DBM C ) 0 ~ 40DBM D )0 ~ 20DBM 6. 遥控步骤顺序是 A 。 A )命令、返校、执行; B )对象、执行、撤销; C )执行、命令、返校; D )撤销、对象、执行; 7. 目前,华北中调调度自动化系统与地区调度自动化系统已全部实现计算机通信,其采用的通讯规约为 C 。 A )DL 451-91; B )IEC101; C )DL 476-92; D ) IEC104 8. B 利用互联网协议将网络分成几个逻辑子网,能将通信数据包从一种格式转换成另一种格式,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A )网桥 B )路由器 C )集线器 D )交换机 9. 安全区Ⅱ的典型系统包括: C 。 A )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 )、统计报表系统(日报、旬报、月报、年报)、雷电监测系统、气象信息接入等。 B )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 )、广域相量测量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监控系统、安全自动控制系统、低频/低压自动减载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 C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DTS )、水调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信息管理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批发电力交易系统等。 10.调度员潮流模块的电网数据来源为 D 。 A )SCADA 系统的实时数据; B )网络拓扑处理过的数据; C )RTU 设备的原始数据; D )经过状态估计处理过的熟数据; 11.远动二次回路使用的CT 端子应采用专用电流端子。接入运动设备的信号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并应在 C 。 单位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考试时间 考评员签名 考评组长签名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得电力系统如今也趋于智能化,现代化。自 动化电路系统确保了电子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供电能力和 经济效益。本文将对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现状加以分析,通过合 理的预测分析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以及提及适当措施保障电力自动化供应能力。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 电力系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确保供电顺利进行,提高电力系统的质量是必要的。一般 而言,电力系统主要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个部分组成,随着电力技术创新 发展,电力系统综合性能、电压等级、供电等级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电力系统逐渐连成网络,结构日趋复杂、规模不断扩大、供电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为更好满足人们的 用电需要,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以及可靠运行,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益,发展并利用电 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 1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工作流程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控制中心得到升级和改造,不再采用传统的人工控制 方式,而是在控制中心装备计算机,建立现代化的控制中心,从而有利于全面监测和详细掌 握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情况。通常以计算机控制为中心,构建向四周辐射的控制网络体系, 并在整个电力系统之中,建立完整的、立体化的覆盖网络,实现全面而畅通的信息传递和指 令传输。有利于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情况,实现供电的安全、稳定与可靠,进 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要。中心控制计算机的主要作用是,整合并使用各种软件,负责对电力 系统进行整体调度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监测等各项操作的自动化。同时,在电力系 统自动化进程中,通常采用分层操作和控制方式,全面掌握系统每层运行的基本情况,对存 在的不足及时改进和调整。从而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及可靠运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 2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控制要求 在自动化技术逐渐推广和应用的前提下,为促进自动化技术得到有效利用,使其在电力 系统之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强自动化控制,提高操作人员素质,把握每个操作控制要点是必 要的。一般而言,自动化控制的要求表现在以下方面:准确并迅速收集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做好电力系统元器件的检测工作,对存在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修复。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监控,及时掌握系统运行状况,了解各种元器件的技术、安全和经济节能方面的要求。并注重对系 统操作人员和调控人员的管理培训,让他们把握每个技术要点,严格按要求进行设备操作和 元器件调控。重视电力系统不同层次、局部系统以及各种元器件的综合协调,优化整合各种 资源,为整个电力系统寻找最优质的供电方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并且还有利于 节约电能,降低供电成本。总之,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节和控制,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资源和管理成本,还能促进电力设施更为 有效的发挥作用,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寿命。并改进电力设备的运行性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 预防,减少大面积停电事故发生的可能,确保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 良好条件。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3.1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电路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分) 1)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关联参考方向。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3)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不一致。 4)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消耗(或吸收)功率,该元件为负载。 5)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产生(或发出)功率,该元件为电源。 6)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相等,称为功率平衡定律。 7)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 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8)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 周,各元件的电压代数和为零。 u(t),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压源。 9)端电压恒为 S 10)输出电流恒为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电流源。 11)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电压代数和。 12)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所有电流源的电流代数和。 13)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压源。 14)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该理想电流源。 15)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伏安特性(VCR)关系相同。 16)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n-1 条树枝和b-n+1条连枝。 17)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n-1个,独立的KVL方程数 为b-n+1。 18)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网孔。 19)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已知网孔电流。 20)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已知节点电压。 21)叠加定理只适用线性电路的分析。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试卷1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试卷1 本试题用于电气工程系电力专业本科学生 (时量:12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1.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在试题上无效。 2. 答卷必须写明题目序号,并按题号顺序答题。 3. 请保持行距,保持卷面整洁。 4. 本卷共九大题,要求每题的解答必须写出详细的求解过程 一、(共22分)填空题 1、电力网络主要由电力线路和 组成。 2、电能生产最基本首要的要求是 。 3、连接额定电压分别为220kV 和35kV 两个电力网的一台降压变压器,变压器的两侧均接线路,则此变压器的变比为 。 4、在我国110kV 以上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一般为 。 5、电压降落指元件两端电压的 。 6、在电磁环网中,由于变压器变比不匹配而产生的功率称为 。 7、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通过调节发电机组上的 完成。 8、双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在 侧。 9、挂接在kV 10电网上的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应为 kV ,该电压等级的平均标称电压为 kV 。 10、(6分)变化前的电力网络如图(a )所示,这时在节点阻抗阵中,i 节点的自阻抗元素为ij Z 。如在i 节点上接出变压器支路ij ,变化后的电力网络如图(b )所示,图中k 为理想变比,ij a 为支路阻抗,则在变化后的节点阻抗矩阵中, j 节点的自阻抗元素jj Z 为 ,互阻抗ij Z 为 。 图(a ) 图(b ) 11、(6分)如下图系统,X ,R ,S 均已知,则基本功率分布=1 S ( ); =2 S ( )。

二、(共22分)选择题 1、以下关于交流输电线路导线分裂技术的优点,错误的是( ): A :减少电晕损耗; B :减少线路串联电抗; C :减少线路并联电纳。 2、(4分)在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参数中,若以变压器额定值为标么基准值,则空载电流的标么值在数值上等于( );短路损耗的标么值在数值上等于( )。 A :串联阻抗的标么值*T R ; B :串联电抗的标么值*T X ; C :励磁电导的标么值*T G ; D :励磁电纳的标么值*T B 。 3、关于节点导纳矩阵Y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是复数方阵; B :一定存在与其对应的阻抗矩阵; C :是稀疏矩阵; D :既包含元件特性约束,又包含网络拓扑约束。 4、在潮流计算机解法中,与N-R 法相比,关于PQ 分解法的错误说法是( )。 A :收敛性差;B :计算速度较快;C :迭代次数较多;D :收敛精度较差。 5、(4分)在高压架空输线如下图所示,电压幅值21U U >,电压相角21θθ<,线路无功潮流最可能的流向为( ),线路有功潮流最可能的流向为( )。 A :从1流向2; B :从1流向大地; C :从2流向1; D :从2流向大地。 6、电力用户只能从一个电源获得电能的地理接线方式为( )。 A :双回路的放射式 B :两端供电式 C :有备用接线 D :无备用接线 7、手算潮流时,将变电所母线上所联线路对地电纳中无功功率的一半也并入到等值负荷功率中,这一功率称为( )。 A :运算负荷功率 B :运算电源功率 C :等值负荷功率 D :等值电源功率 8、和架空输电线相比,同截面电缆的电抗( )。 A :大 B :小 C :相等 D :都不对 9、在电力系统的标么值计算中,基准功率和基准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 )。 A :3 B B B I U S = B :B B B I U S = C :B B B I U S 732.1= D :B B B I U S 3= 三、(共22分)回答问题 1、等值电路中S 为三相功率时,V 、I 、z 和y 代表的数值分别是“线”还是“相” 值?(4分) 2、电力系统三相电路分析中用标幺制时,基准值的选取有几个任意给定量?为什么?(5分) 3、为什么在用计算机对某网络初次进行潮流计算时往往是要调潮流?而并非任何情况下只一次送入初始值算出结果就行呢?要考虑什么条件?各变量是如何划分的?哪些可调?哪些不可调?(6分) 4、某三个节点的环网,①节点为电源节点且电压给定,而②③节点为负荷节点且功率已知,若用手算潮流要求达到一定的精度,请给出计算的步骤。(7分) 四、(共34分)计算分析题

(全新整理)1月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试卷及答案解析全国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试题 课程代码:02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采样保持电路中的保持电容器必须用介质吸收() A.较快的B.较高的 C.较低的D.较强的 2.发电厂中装设各种自动装置的最大优点是() A.快速反映B.调节有功 C.调节无功D.快速送电 3.分布式结构计算机网络的特点是() A.可靠性差B.效率低 C.扩充简单D.信息流程长 4.数字信号送入电力线载波机之前应() A.A/D转换B.进行调制 C.进行解调D.D/A转换 5.波长为10mm的电波属() A.长波B.中波 C.短波D.微波 6.对f0=50H z工频信号交流采样时,若采样频率f s=9f o,采样周期电角度为()A.105°B.90° C.75°D.40° 7.若10位A/D芯片工作于+10V交流采样方式,其满量程电压应为() A.1.25V B.2.5V C.5V D.10V 8.最小码距d0=4的线性分组码的最大纠错能力是() A.纠一位错B.纠二位错 C.纠三位错D.纠四位错 1

9.光电耦合器要求输出功率大时应选用() A.光敏三极管B.达林顿管 C.IC光耦合器D.光敏二极管 10.同步通信特点之一是() A.设备简单B.效率高 C.效率低D.无时钟要求 11.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属于下列哪个层次的传输规约()A.物理层B.链路层 C.网络层D.应用层 12.OSI七层协议中,传输层传送数据的单位为() A.比特B.帧 C.分组D.信息 13.在下面通信方式中,属于有线通信的是() A.微波中继通信B.卫星通信 C.载波通信D.短波通信 14.电力系统失去稳定运行形成几个子系统时属() A.紧急状态B.警戒状态 C.崩溃状态D.恢复状态 15.厂站RTU向调度传送开关变位是() A.遥测B.遥信 C.遥控D.遥调 16.用于电源和网络发展规划的负荷预测应为() A.短期预测B.超短期预测 C.中期预测D.长期预测 17.DMS的控制功能应具有控制() A.线损功能B.发电成本功能 C.切除故障点功能D.频率功能 18.馈电线自动化系统应有() A.升压功能B.故障定位功能 C.设备管理D.有功调节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