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初三教案学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初中化学

初中化学初三教案学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初中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隐秘

课题3 离子

南京市第四中学徐健

【教学思路分析】

1. 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元素概念的基础上,连续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本课题难点比较集中,有电子的分层排布、离子的形成、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离子符号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等。这些内容是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爱好的一个专门好的素材,也为学生学好化学式和化合价打下了基础。

2.教学设计分析

离子的形成是本节课题的重点,学习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是为建立离子概念作铺垫。学习核外电子的排布知识时可让学生第一对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进行猜想,然后出现科学家通过假设、猜想的时期,再借助先进的仪器进行实验测定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感悟出核外电子的运动不同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课标中不要求学生会画,但要了解它的意义。利用教材上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查找规律,找出元素的分类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离子的形成的过程, 在播放完氯化钠的形成的动画后,由几位学生来表演,扮演不同的元素的原子。然后让学生去查找自己的朋友,交友的目的是能让自己变成稳固结构。例如让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查找朋友,找到氯原子,然后双方交换电子,手拉手变成好朋友等等。如此的活动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让学生自行设计图表进行归纳单质、化合物、元素、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差不多概念间的网络图,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猎取知识的能力;

〔2〕运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成效。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隐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离子的形成。

教学难点: 离子的形成和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咨询题讨论法

教学流程:

-

教学过程:

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

金属元素一样<4 易得非金属元素一样≥4 易失

稀有气体元素8或2

〔He〕稳固

填左表

【演示实验】金属钠在氯气中反应生成氯化钠。【设咨询】白烟是什么物质?

【投影】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设咨询】钠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如何样的变化能够变成稳固结构呢?

【边讲边板书】

三、离子的形成

【播flash】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讲述】请每个小组取出老师发放的四张图片,他们分不是标有Na 、K、Cl、H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表演钠原子找朋友的游戏。

【边讲边板书】〔手指着上述阴阳离子示意图〕1.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2.带正电荷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

3.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观看实验,描述实验现

象,

感悟通过静电作用形成

氯化钠的过程。

进一步感悟氯化钠的形

成过程。

学生讨论后表演:小组

一、小组二上台表演。

钠原子在一群原子中查

找朋友,找到氯原子,

然后双方交换电子,手

拉手变成好朋友。

用化学实验激发

学生学习爱好。

使抽象内容直观

化。

通过爽朗的表演

把枯燥、繁难的学

习内容变得生动

有味。

资料链接:人民教育出版社https://www.360docs.net/doc/d43647964.html,

教学反思: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猜想与假设、学习小组的讨论,使学生建立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观念,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利用课件优势,充分展现NaCl 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使学生始终都处于〝制造性〞积极思维中,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强化了知识的明白得与把握;通过学生扮演原子和电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物质与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图以及对其他小组作品的评判,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路与方法,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探究的学习精神,唤起了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专家点评:

四中徐健老师执教的?离子?是在学生已把握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了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来学习离子的概念。本课内容比较抽象,教师着力于创设教学情形,使课堂学习显得生动爽朗、内容饱满,表达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在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基础上,加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要紧特点:

〔1〕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并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教师用第三单元课题中的苯分子、硅原子图像关心学生明白得物质不仅能够由原子、分子构成,也能够由离子构成,这一点专门巧妙,教师因势利导专门快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多媒体设计生动,出现形式新颖,如长冈、莱纳德、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氯化钠形成的动画播放等专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学习性。

〔3〕精心设计情境,重视情感教育。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在播放完氯化钠的形成的动画后,由几位学生来表演,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使课堂教学生动爽朗而富有吸引力。〔该课为南京市市级公布课〕

点评人: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薛春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