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试块强度评定方法

砼试块强度评定方法
砼试块强度评定方法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92)中所规定的对砼强度的验评,与《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是完全一致的,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即使用的是商品砼,由于缺少历史数据来计算标准差s,因此也就无法采用方差已知的“第一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强度的验评。现场都是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规定,用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的验评。

要对砼强度进行验评,首先必须要确定砼验收批的划分。在GBJ107-87的“若干问题介绍”中曾强调:对砼的验收批不宜划分得过大,也不宜划分得过小,而“对于施工现场的现浇砼,则应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确定的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规定,一个单位工程应由若干个分部工程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工程又由若干个分项工程组成,而且非常强调:对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多层及高层房屋工程中的主体分部工程必须按楼层(段)划分分项工程”。这就一方面说明了对位于基础与主体两分部中的同等级砼,不能混在一起进行统计、计标,而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在主体分部中,按层(段)划分砼批是最基本的原则。

在GBJ301-88规定的砼分项四条“保证项目”中,就有一条是规定要用统计或非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试块强度的验评,这样,在砼强度等级相同,砼龄期、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是用统计方法还是用非统计方法验评砼强度,其决定因素就是砼试块的数量n;当n≥10组时就可用统计方法,否则只能用非统计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评定砼,如果砼分项出现不合格,则必须要进行处理。其处理及处理后的验评,又必须按GBJ300-88第3.0.5条的规定办理。

对一幢房屋建筑来说,每层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大,就高层住宅而言,每层的砼量一般都在3~400m3左右,根据每100m3 、每一工作班、每100盘砼至少要留置一组试块的规定,一般而言,每层留置3~4组试块也就符合最起码的条件了,换句话说,按一般留置砼试块的做法,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只有3~400m3砼的各层,留设左试块达到10组以上,这样,在验评砼时就不可能采用统计的方法,所以,GB300-88对主体分部中按层划分分项的规定,使砼分项的验评,出现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在砼试块n不足10组时,就得按非统计的方法即按以下的公式验评砼强度:

{mfcu}≥1.15fcu,k fcu,min≥0.95fcu,k

批根据这组公式,要使砼(砼分项)合格,其所含砼试块的平均值mfcu必须达到设计标准值fcuk的1.15倍才行。这对C40及以上高强度等级的砼来说,难度将会很大。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砼批(砼分项)不合格的结果。这是张长清同志乃至负责工程管理和验收的一大批同仁,在工作中疏忽的问题,我今天将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研究。

如何解决砼分项因按非统计方法验评时使试块强度出现不合格的问题?我认为办法有二个。

其一是,现场监理人员在工程开工预备会(或叫第一次会议)上就慎重其事告诫承包商,要他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在主体分部中必须要按层(段)划分项的观念,强调在每一砼分项中,对同一强度等级的砼,尽可能留足10组以上试块,使之砼分项达到按统计方法验评的条件。我想,只要承包商的现场管理人员意识到留置10组试块的重要意义,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其二是要提醒商品砼供应商,如果砼批(砼分项)不合格,吃亏的是他们。因此,要告

诉他们必须要加强对砼的质量管理。我们认为:只要承包商及商品砼供应商对砼加强了管理,一般来说,对C30及以下的砼强度等级,即使在砼试块小于10组用非统计方法验评砼的情况下,砼分项也会达到合格的条件,这是因为砼的试配强度fcuo根据砼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是按fcuo ≥fcu.k+1.645s求得,而据我所知,深圳的一些商品砼厂(至少是供我们侨城施工单位的几个砼厂商),在s取值方面,仍然套用GBJ204-83 《钢筋砼施工及验收规范》及JGJ55-81《普通砼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即一般是对C30-C35的s采用5mpa,对>C35的采用6mpa。这样,对C30而言,比设计强度fcu.k增加的1.645s部分就有1.645x5=8.225Mpa,加上设计强度值30mpa,其砼的试配强度fcu.o,就有38.22MPQ 了,相当于fcu.k的1.274倍。所以,对C30砼来说,只要砼商存一定的管理水平,实践证明,要使砼试块的平均强度达到1.15 fcu.k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C40及以上的砼强度,为使砼试块在10组以下在按非统计方法对砼进行验评时仍能使砼批合格,那就只有适当调高s值;或将砼试配强度计算公式调整为fcuo ≥1.15fcu.k+1.645s来解决,但这时的s应按JGJ/T55-96选用,而不能再套用JGJ55-81的规定了。

三、作为现场监理人员及承包商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即使在砼试块组数大于10组采用统计方法来验评砼的情况下,也不是说每组试块的强度值都达到了设计的标准值,砼批就必然会合格的。举例如下:

有一栋宿舍楼工程,有C20强度等级的砼试块14组,其值分别是29mpa、27.3mpa、27.8mpa、24.7mpa、23.2mpa、22.2mpa、28.6mpa、24.6mpa、29.6mpa、37.8mpa、23.1mpa、24.3mpa、24.6mpa和52.9mpa,很明显,从数据看,每组的试块的强度都大于20mpa。又因为n=14,这样就可安统计的方法来验评砼,并查得λ1=1.70、λ2=0.90 通过计算,知砼的标准差Sfcn=7.06Mpa与平均值mfcu=28.55Mpa代入公式

{mfcu}≥λ1Sfcu+0.9fcu,k fcu,min≥λ2 fcu,k

得到的结果是:

因λ2 fcu,k =0.9X20=18MPa,小于最小一组试块22.2Mpa,所以最小值的不等式要求成立;

又因为λ1Sfckt+0.9 fcu,k =1.7X8.06+0.9X20=31.702Mpa,大于平均值Mfch,所以公式中的平均值不等式不成立。这样,就出现了该批砼不合格,意味着砼所在分部不合格,工程因此不能验收。”

砼试块强度计算评定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c=F/A (6.0.5) 式中fcc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 F—试件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o 2 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三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值(精 确至O.1MPa); 2) 三个测值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如有一个与中间值的差 值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及最小值一并舍除,取中间 值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 3) 如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 则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无效。 3 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评定及不合格批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评定及不合格批的处理方法一、混凝土试块的性质分析 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的混凝土试件是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依据。在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 至少需要留置四种试块作为检验混凝土质量的试件。 第一种是自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试块。《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这样说:“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这是检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是否满足设计强度的检验试件, 这个试件是在标准养护条件下达到 28天龄期后开始试验的,不能代表结构构件的质量。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第 6.1.6条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 , 每种配合比至少应制作一组 (三块试件, 标准护到 28d 时试压, 需要时可同时制作几组试件, 供快速检验或较早龄期试压, 以便提前定出混凝土配合比供施工使用。但应以标准 28d 强度或按现行行业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一》 (JGJ28等规定的龄期强度的检验结果为依据调整配合比。 这个试件是用来检验施工配合比质量的, 因此需要在结构构件正式施工前 28天完成“开盘鉴定” 。第二种标准养护条件试块, 是由专门的施工人员刻意制作的, 其试验强度往往高于实际构件的强度。还有的混凝土试块不能按照构件所使用的混凝土的品质制作, 比如“坍落” 为 180~220mm 的用于在水下灌注的混凝土, 如果用现场抽取的样品不作任何加工是无论如何也制作不成的, 象水一样流动的混凝土制作成 150mm 见方的试件是无论如何也压不到设计强度的。 因此,这个试件也只能用来动态控制施工配合比的质量。 第三种是“拆模试块” ,这个试件的强度就是决定承重构件能否拆除支架的依据,是同条件试块的“兄弟” 。第四种是真正意义的“同条件试块” ,这才是断定构件混凝土是否满足设计强度的真实试件。规范将其作为“结构实体检验”的依据“对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 2009年05月25日星期一 21:46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方法mfcu: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 fcu,k:设计要求强度值 fcu,min: 同一验收批强度最小值 1、非统计法:mfcu≥1.15fuc,k fcu,min≥0.95 fcu,k 2、统计方法: mfcu-λ 1 Sfcu≥0.9 fcu,k fcu,min≥λ 2 fcu,k Sfcu=每组试验值的方差 (N=10-14: λ 1=1.7 λ 2 =0.9) (N=15-25: λ 1=1.65 λ 2 =0.85) (N=25组以上: λ 1=1.6 λ 2 =0.85)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取三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二、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三、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

砼强度评定表

SG-T111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成都勤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丽水青城玫瑰苑二期35#楼混凝土强度等级C10 水泥品种 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养护条 件 同批混 凝土代 表数量 (m3) 结构部位水水泥砂石子外加剂 峨眉山 P.O 32.5R 0.67 1 2.89 6.14 3—5 标准养 护 基础垫层 试件组数n= 1 合格判定系数:λ1=1.9 λ2=0.9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15.1 最小值f cu,min=15.1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0.6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15.1 标 准 差 已 知 统 计 方 法 标 准 差 未 知 统 计 方 法 非 统 计 方 法 mf cu = 15.1MPa 1.15f cu,k = 11.5 mf cu ≥ 1.15 f cu, f cu,min = 15.1MPa 0.95 f cu,k = 9.50 f cu,min ≥0.95 f cu,k 验收评定结论: 根据《砼强度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评定人:(签字)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 SG-T111

混凝土强度合格评定 施工单位:成都勤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单位工程名称丽水青城玫瑰苑二期35#楼混凝土强度等级C15 水泥品种及标号 配合比(重量比) 坍落度 (cm) 养护条 件 同批混 凝土代 表数量 (m3) 结构部位水水泥砂石子外加剂 峨眉山P.O 32.5R 0.61 1 2.5 5.57 3—5 标准养 护 地下室垫层 试件组数n= 1 合格判定系数:λ1=1.7 λ2=0.9 同一验收批强度平均值:21.1 最小值f cu,min=21.1 前一检验期强度标准差 同一验收批强度标准差0.6 验收批各组试件强度: 21.1 标准差已知统计方法标 准 差 未 知 统 计 方 法 非 统 计 方 法 mf cu = 21.1MPa 1.15f cu,k = 17.25 mf cu ≥ 1.15 f cu, f cu,min = 21.1MPa 0.95 f cu,k = 14.25 f cu,min ≥0.95 f cu,k 验收评定结论: 根据《砼强度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的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达到合格标准。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审核人:(签字) 年月日 评定人:(签字) 年月日 监理工程师:(注册方章) 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一份。 四川省建设厅 SG-T111

混凝土试块评定案例

砼试块质量评定案例 案例一: 委托监理的某建设工程,砼工程施工时,承包商对其施工的C20砼共取了四组试块,其平均坑压强度值如下:(单位N/mm2) 21.0、22.4、23.0、22.0,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该砼质量是否合格。 答:由于试块总组数小于10组,所以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其强度,其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要求: Mfcu≥1.15Fcu,k 各组试块的平均值大于等于设计值的115% Fcu,min≥0.95Fcu,k 任意一组试块的最小值大于等于设计值的95% 1=22.1(N/mm2) Mfcu=(21.0+22.4+23.0+22.0)× 4 1.15Fcu,k=1.15×20=23.0(N/mm2) Fcu,min=21.0 0.95Fcu,k=0.95×20=19.0(N/mm2) 将上述数据代入非统计方法评定两式 22.1=Mfcu<1.15Fcu,k=23.0 不满足要求 21.0=Fcu,min>0.95Fcu,k=19.0 满足要求 结论:该砼质量不合格。 案例二: 委托监理的某建设工程,砼工程施工时,承包商对其施工的C20砼共取了四组试块,其平均坑压强度值如下:(单位N/mm2) 19.0、21.0、27.4、25.0,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该砼质量是否合格。

答:由于试块总组数小于10组,所以用非统计方法评定其强度其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要求: Mfcu≥1.15Fcu,k 各组试块的平均值大于等于设计值的115% Fcu,min≥0.95Fcu,k 任意一组试块的最小值大于等于设计值的95% 1=23.1(N/mm2) Mfcu=(19.0+21.0+27.4+25.0+)× 4 1.15Fcu,k=1.15×20=23.0(N/mm2) Fcu,min=19.0 0.95Fcu,k=0.95×20=19.0(N/mm2) 将上述数据代入非统计方法评定两式 23.1=Mfcu>1.15Fcu,k=23.0 满足要求 19.0=Fcu,min=0.95Fcu,k=19.0 满足要求 结论:该砼质量合格。 案例三: 委托监理的某建设项目,砼工程施工时,承包商对其浇筑的C30砼共取56组试块,其平均抗压强度值如下:(单位N/mm2) 19.5 20.9 22.8 27.7 28.5 29.0 29.5 31.0 31.4 31.5 31.8 31.8 33.3 33.6 34.5 34.7 34.7 34.9 34.9 35.0 34.8 35.2 35.6 35.8 35.8 36.0 36.1 36.1 37.3 37.9 37.9 38.0 38.0 38.4 38.4 38.6 39.4 39.6 39.7 39.9 40.9 40.9 41.0 41.5 41.8 41.9 42.1 42.3 42.4 43.6 43.8 43.8 44.9 45.1 46.8 47.0

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

正确理解混凝土强度评定方法中的若干概念 齐丰商砼李国志(正高职高级工程师) 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强度达到合格的要求,必须做好三个环节的控制。除切实搞好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又称初步控制)、生产控制外,还要对半成品和成品在出厂交付使用前,进行验收,即进行合格性检验评定,又称验收控制。 通过验收环节,对商品混凝土生产方而言,是使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予出厂,防止给使用者造成实在或潜在的危害。在混凝土生产控制措施不够健全或原材料控制不尽完善的情况下,为保证混凝土质量,合格性检验的验收控制就显得更为重要。对使用方而言,现场试块强度是评定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并进行验收的依据。 一、强度类型 对混凝土进行强度试验的目的大体有两个,因此所得的强度也有两种。 1.标准养护强度 对用于工程结构中的一批混凝土(验收批)按标准方法进行检验评定,视其是否达到该等级混凝土应有的强度质量,以评定其是否合格。这种强度的试件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标准养护强度,简称标养强度。 这里应强调的是,在使用商品混凝土时,作为结构混凝土强度验收的依据是运送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并在现场由商品混凝土供应方、施工方和监理单位共同取样制作并进行标准养护的试块强度。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试块标养强度只是商砼供应方用于评定企业的生产质量水平和作为生产控制用的,虽然可以参考,但不能作为结构强度验收的依据。 2.同条件养护强度 对在混凝土生产施工过程中,为满足拆模、构件出池、出厂、吊装、预应力筋张拉或放张等的要求,而需要确定当时结构中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值以便进行施工控制。这种强度的试块一般均置于实际结构旁,以与结构同样的条件对其进行养护,故称为混凝土的同条件养护强度。又因其多用于控制施工工艺,故简称施工强度。 这两种强度在取样、养护、评定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应注意它们的差异以免混淆。 1

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

一、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基本规定 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应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m2计)表示。 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为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00mm的立方体试件,用标准试验方法在28d龄期测得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概率为5%。 3、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检验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试验龄期相同、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 4、对大批量、连续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统计方法评定。对小批量或零星生产混凝土的强度应按非统计方法评定。 二、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 1、混凝土的取样 1.1混凝土的取样,宜根据GB_50107-2010中规定的检验评定方法要求制定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和相应的取样计划。 1.2混凝土强度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1.3试件的取样频率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混凝土,取样次 数不应少于一次; 1.3.2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和 100m3时其取样次数不应少于一次;

1.3.3当一次连续浇筑的同配合比混凝土超过1000m3时,每 200m3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1.3.4对房屋建筑,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 应少于一次。 1.4每批混凝土试样应制作的试件总组数,除满足GB_50107-2010中规定的混凝土强度评定所必需的组数外,还应留置为检验结构或构件施工阶段混凝土强度所必需的试件。 2、混凝土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2.1每次取样应至少制作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2.2每组3个试件应由同一盘或同一车的混凝土中取样制作。 2.3检验评定混凝土强度用的混凝土试件,其成型方法及标准养护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 2.4采用蒸汽养护的构件,其试件应先随构件同条件养护,然后应置入标准养护条件下继续养护,两段养护时间的总和应为设计规定龄期。 3、混凝土试件的试验 3.1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的规定执行。每组混凝土试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 值;

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表

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表 编号: 0113 (0202/0301/0401)□□□ 工程名称温岭市河道管理所等四所 联合业务综合楼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与基础项目经理汪洋 施工单位 台州市名泰建设工程有限 公司验收部位桩基 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fc) C35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水: 石:砂:外加剂) 各组试块强度值 质量评定情况统 计 方 法 m f cu = f cu,k+λ1S fcu = 有 关 数 据 m f cu= S fcu = f cu,min= λ1= f cu,k= λ2= f cu,min = λ2f cu,k = 非 统 计 方 法 mf cu = ,k = f cu,min = ,k = 不参加混凝土强度评定组数及处理情况:>>>>

评 定结果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表 编号:(01130202)/ 0301 /(0401)□□□ 工程名称 温岭市河道管理所等四所联合 业务综合楼工程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与基础项目经理汪洋 施工单位台州市名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验收部位桩基混凝土设计 强度等级 (fc) C25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水:石:砂:外加 剂) / 序号部位方量(m3)试验报告编号试块制作日期龄期(d)试块抗压强度(f cu) 143#桩02012-07-3029 244#桩42012-07-3128 345#桩52012-08-0128 442#桩52012-08-0328 538#桩72012-08-0428 639#桩72012-08-1728 729#桩12012-08-1828 81#桩52012-09-1228 914#桩52012-09-1328 1020#桩52012-09-1428 1124#桩82012-09-1528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表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标准养护试块) 表E2-1 编号:001 工程名称汉川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热网近期工程强度等级C25 填报单位湖北省建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养护方法标准养护 统计期2009年 10 月06 日至 2009 年 10 月 31 日 结构部分1-2节点、2-4节点 试块组数 n 强度标准值 f cu,k(MPa) 平均值m fcu (MPa) 标准差S fcu (MPa) 最小值f cu,min (MPa) 合格判定系数 λ1λ2 325.0029.3 1.528.2 1.60.85 每组强度值MPa 29.328.82928.429.228.529.228.930.329.2 28.929.128.232.8

评定界限 □统计方法□非统计方法 0.9 f cu′,k mf cu-λ1* S fcuλ2*f cu′,k 1.15 f cu′,k0.95 f cu′,k 22.526.921.25 判 定式mf cu-λ1* S fc≥ 0.90 f cu′,k f cu,min c≥λ2*f cu′, k m fcu≥1.15 f cu′,k f cu,min c≥0.95 f cu′,k 结果26.9≥22.528.2≥21.25 结论: 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要求,评定合格。 负责人审核计算制表报告日期年月日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 (标准养护试块) 表E2-1 编号:002 工程名称汉川经济开发区集中供热项目热网近期 工程 强度等级C25 填报单位湖北省建工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养护方法标准养护 统计期2009年 11 月08 日至 2010 年 01 月 22 日 结构部分3-4节点 试块组数 n 强度标准值 f cu,k(MPa) 平均值m fcu (MPa) 标准差S fcu (MPa) 最小值f cu,min (MPa) 合格判定系数 λ1λ2 325.0033.6 1.531.4 1.60.85 每组强度值MPa 34..234.434.132.334.534.136.633.235.032.2 33.233.434.031.433.132.932.0

砼试块强度评定方法[1]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92)中所规定的对砼强度的验评,与《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是完全一致的,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即使用的是商品砼,由于缺少历史数据来计算标准差s,因此也就无法采用方差已知的“第一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强度的验评。现场都是按《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的规定,用统计方法或非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的验评。 要对砼强度进行验评,首先必须要确定砼验收批的划分。在GBJ107-87的“若干问题介绍”中曾强调:对砼的验收批不宜划分得过大,也不宜划分得过小,而“对于施工现场的现浇砼,则应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确定的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而《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规定,一个单位工程应由若干个分部工程组成,而每一个分部工程又由若干个分项工程组成,而且非常强调:对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多层及高层房屋工程中的主体分部工程必须按楼层(段)划分分项工程”。这就一方面说明了对位于基础与主体两分部中的同等级砼,不能混在一起进行统计、计标,而另一方面也指明了在主体分部中,按层(段)划分砼批是最基本的原则。 在GBJ301-88规定的砼分项四条“保证项目”中,就有一条是规定要用统计或非统计方法来进行对砼试块强度的验评,这样,在砼强度等级相同,砼龄期、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一致的条件下,是用统计方法还是用非统计方法验评砼强度,其决定因素就是砼试块的数量n;当n≥10组时就可用统计方法,否则只能用非统计方法。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评定砼,如果砼分项出现不合格,则必须要进行处理。其处理及处理后的验评,又必须按GBJ300-88第3.0.5条的规定办理。 对一幢房屋建筑来说,每层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大,就高层住宅而言,每层的砼量一般都在3~400m3左右,根据每100m3 、每一工作班、每100盘砼至少要留置一组试块的规定,一般而言,每层留置3~4组试块也就符合最起码的条件了,换句话说,按一般留置砼试块的做法,无论如何也不会将只有3~400m3砼的各层,留设左试块达到10组以上,这样,在验评砼时就不可能采用统计的方法,所以,GB300-88对主体分部中按层划分分项的规定,使砼分项的验评,出现了一个非常苛刻的条件:在砼试块n不足10组时,就得按非统计的方法即按以下的公式验评砼强度: {mfcu}≥1.15fcu,k fcu,min≥0.95fcu,k 批根据这组公式,要使砼(砼分项)合格,其所含砼试块的平均值mfcu必须达到设计标准值fcuk的1.15倍才行。这对C40及以上高强度等级的砼来说,难度将会很大。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砼批(砼分项)不合格的结果。这是张长清同志乃至负责工程管理和验收的一大批同仁,在工作中疏忽的问题,我今天将它提出来供大家讨论、研究。 如何解决砼分项因按非统计方法验评时使试块强度出现不合格的问题?我认为办法有二个。 其一是,现场监理人员在工程开工预备会(或叫第一次会议)上就慎重其事告诫承包商,要他们必须要牢固树立在主体分部中必须要按层(段)划分项的观念,强调在每一砼分项中,对同一强度等级的砼,尽可能留足10组以上试块,使之砼分项达到按统计方法验评的条件。我想,只要承包商的现场管理人员意识到留置10组试块的重要意义,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其二是要提醒商品砼供应商,如果砼批(砼分项)不合格,吃亏的是他们。因此,要告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

《GB_T 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统一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方法,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验评定。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强度的检验评定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第1.0.3条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注:对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J10—74)设计的工程,使用本标准进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应按本标准附录一的规定,将设计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换算为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时的配制强度也应按同样原则进行换算。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2.0.1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N/m㎡计)表示. 第2.0.2条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 第2.0.3条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项目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 第2.0.4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本标准规定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对零星生产的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的批量不大的混凝土,可按本标准规定的非统计方法评定。 第2.0.5条为满足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评定的要求,应根据原材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及生产质量水平等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可按照本标准附录二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 第2.0.6条预拌混凝土厂、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混凝土强度进行统计分析,控制混凝土质量。可按本标准附录三的规定,确定混凝土的生产质量水平。 第三章混凝土的取样,试件的制作、养护和试验 第3.0.1条混凝土试样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每100盘,但不超过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 二、每一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次数不得少于一次。注:预拌混凝土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上述规定取样。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尚应按本条的规定抽样检验。 第3.0.2条每组三个试件应在同一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如何确定.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如何确定? ?混凝土强度评定标准如何确定?混凝土试块多少组组要做数列统计,多少组需要做非数列统计? ?混凝土强度验收评定标准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批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每批混凝土的强度,应以同批内全部标准试件的强度代表值来评定。 1、每组(三块)试块强度代表值 每组 (三块)试块应在同盘混凝土中取样制作,其强度代表值按下述规定确定: ( 1)取三个试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组试块的强度代表值; ( 2)当三个试块中的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15%时,取中间值代表该组的混凝土试块的强度; ( 3)当三个试块中的最大和最小的强度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其试验结果不应作为平定的依据。 2、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 根据混凝土生产情况,在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时。按以下三种情况进行; ( 1)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致,且同一品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时,由连续的三组试块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 ≥ fcu,k + 0 .7 σ o ① fcu. min ≥ f cu. k —0 . 7 σ o ②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 min ≥0.85 f cu. k ③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fcu. min ≥0.90 f cu. k ④ 式中: mfcu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fcu. min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最小值,MPa; σ o ——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检验期不应超过三个月,强度数据总批数不得小于15)同一品种混凝土试块的强度数据按下式确定: 式中:Δ fcu,i ——第i批试件立方体抗压强度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m ——用以确定该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数据的总批数。 ( 2)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的同一品种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块代表一个验收批,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mfcu —λ1 Sfcu ≥ 0.9 fcu,k ⑤ fcu. min ≥λ2 f cu. k ⑥ 式中:mfcu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MPa; Sfcu ——同一验收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MPa。当Sfcu 的计算值小于0.06 f cu. k 时,取Sfcu = 0.06 f cu. 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Sfcu。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fcu,i——第 i 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MPa: n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块的组数,n ≥10。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

桩基础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考虑混凝土工艺影响 容提要: 在分析各相关规对桩基础混凝土设计要求和检验、验收要求基础上,提出在桩基础混凝土质量验收时应考虑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对桩身混凝土强度影响这一因素,并对相关规的对此问题的统一和提高规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前言 随着工程检测技术的进步,桩基础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评定工作逐步走向规化和标准化,工程中的一些问题也相继显现出来。对于桩基础混凝土强度的评定,过去多数是以施工时予留的混凝土立体试块抗压强度检验结果作为主要评定依据,近些年来,相关规和标准对部分桩基础混凝土质量检验提出了钻取芯要求,通过混凝土芯样的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以此来评定桩基础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通常情况钻芯取样试块的抗压强度小于混凝土立体试块抗压强度,有时施工期间予留的混凝土立体试块抗压强度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而钻芯取样得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达不到设计强度等级要求,由于设计计算时考虑了混凝土工艺系数,用芯样抗压强度验算桩身承载力又满足要求,此时质量验收评定是以设计强度等级为准还是以承载力计算为准,对此,现行有关规标

准规定的不明确也不统一,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监理人员对规的理解也不同,给一些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带来了问题。就此问题,提出个人看法。 1、现行规在桩基础混凝土强度面的有关规定相关规在桩身承载力计算时对混凝土强度都有具体规定,其主要容为: ①《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以下简称地基规)规定桩身承载力计算中应按桩的类型和成桩工艺的不同将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一个工作条件系数,该系数取值围在0.6~0.75之间; ②《建筑桩基础技术规》JGJ94-94(以下简称桩基规)规定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乘以基桩施工工艺系数,该系数取值围在0.8~1.0之间。在条文说明中解释为“考虑到桩身混凝土实际承载力随成桩条件而异,因此在计算桩身承载力时,应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桩类别乘以不同的工艺系数”。该说明清楚的表达了不同施工工艺和成桩条件会造成桩身混凝土实际强度与设计强度等级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③《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以下简称桩检规)规定在进行桩身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时,乘以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折算系数,该系数“应考虑芯样尺寸效应、钻芯机械对芯样的扰动和混凝土成型条件影响,通过试

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1 / 5 混凝土试块强度计算公式 同一验收项目、同强度等级、同龄期(28天标养)配合比基本相同(是指施工配制强度相同,并能在原材料有变化时,及时高速配合比使其施工配制强度目标值不变)、生产工艺基本相同的混凝土为一验收批。 合格评 定方法合格评定条件 1、m fcu≥f cu,k+ 0.7σ0 2、f cumin≥f cu,k- 0.7σ0当强度等级≤C20时,fcumin≥ 0.85 f cu,k 当强度等级>C20时,fcumin≥ 0.90f cu,k。 式中: 统计 方法 2 / 5 (一)fcu,min——同批三组试件抗压强度σ 0数据总批数;最小值(N/mm2 );[注]:

在确定混凝土强备注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按下式确定:σ0= 其中Δf 粗,I——以三组试件为一批,第i批混凝土强度的极差;m—m fcu ——同批三组试件抗压强度平—用以确定该验收批均值 (N/mm2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度批标准差(σ 0)时,准值;其检验期限不应超过σ 0——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三个月且在该期间内差,可依据前一个检验期的同类混验收批总数不应少于凝土试件强度数据确定15批 1、m fcu-λ 1Sf cu≥ 0.90 f cu,k 2、f cu,min≥λ 2f 3 / 5 cu,k 式中: 一个验收批混凝土试件组数 n≥10组时,n组混凝m fcu——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的平土试件强度标准(Sf cu)均值(N/mm2 );按下式计算:fcu,min——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的最Sf cu= 小值(N/mm2 );

统计 方法λ 1、λ 2——合格判定系数,按右式中:fcui——第i组混表取用;凝土试件强度。 (二)Sf cu——n组混凝土试件强度标准差合格判定系数(λ 1、λ(N/mm2 ); 当计算值Sf cu< 0.06 f 4 / 5 cu,k时,取 Sf cu= 0.06 f cu,k2)表nλ 110~15~1424≥25 1.701. 651.60λ 20.90. 851、m fcu≥ 1.15 f cu,k一个验收试件组数n=2~9组;当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试件仅有一组时,则该组试件强 度应不低于强度标准 的115%。 2、f cu,min≥

关于混凝土强度评定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于混凝土强度评定注意的一些问题 杨杰1,王宇亮2,陈光2 (1.黄骅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北沧州061100;2.河北理工大学交通与测绘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关键字:混凝土强度评定;验收批;标准养护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 摘要:混凝土强度评定是检验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验收批次的划分,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养护试块评定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0 引言 混凝土在现行工程施工过程中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建筑材料。它在浇注完毕后,其强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是对混凝土质量的一个评价。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依据,则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制作的试块,经过标准养护或者是同条件养护,达到龄期进行试压的结果。在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时候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关于混凝土验收批的划分所注意的问题: 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1-87中第2.03条规定:“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合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对施工现场的现浇混凝土,应按照单位工程的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每个验收批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定。”值得注意的是本条文强调混凝土强度评定应按照单位工程验收项目划分验收批,而不是以群体工程来划分的。有些施工单位人员对此概念不清,往往造成验收批划分错误。比如一群体别墅共10栋,为一个施工单位承建,由于别墅的混凝土量较少,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评定的过程中就把该群体工程所有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一起作为一个验收批进行评定,显然这样做法是不正确的,这与规范规定是相违背的。 2 关于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中注意的问题: 2.1标准养护试块: 〈1〉、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所规定的对混凝土强度的验评,与〈〈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是完全一致的,但在我们实际操作中,即使使用的是商品混凝土,由于缺少历史数据来计算标准差“S”,因此也就无法采用方差已知的“第一统计方法”来进行对混凝土强度的评定。现场都是按照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对混凝土试块超过10组以上时进行评定的。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即使是每组试块的强度都达到了设计的标准值,混凝土批也未必会合格。举例如下:有一栋宿舍楼工程,有C2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14组,其值分别是29mpa、27.3mpa、27.8mpa、24.7mpa、23.2mpa、22.2mpa、28.6mpa、24.6mpa、29.6mpa、37.8mpa、23.1mpa、24.3mpa、24.6mpa、52.9mpa,很明显,从数据上看,每组的试块强度都大于20mpa,又因为n=14,这样就可以按照统计方法来评定混凝土,查得λ1=1.70、λ2=0.90,通过计算知混凝土标准差Sfcu=7.06mpa与平均植mfcu=28.55mpa代入公式: mfcu-λ1Sfcu≥0.9fcu,k和fcu,min≥λ2fcu,k 得到的结果是λ2fcu,k=18mpa,小于最小一组试块22.2mpa,所以最小值的不等式成立;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计算公式 答:根据《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有:用统计方法和非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又分一、二,但一、二适用的条件不同,一、适用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二、适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一、方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1.2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3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定: m?cu≥?cu,k+0.7σ0 (5.1.2—1) ?cu,min≥?cu,k-0.7σ0 (5.1.2—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cu,min≥0.85?cu,k (5.1.2—4)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列要求:?cu,min≥0.90?cu,k (5.1.2—5) 二、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1.3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要求: m?cu≥?cu,k+λ1●S?cu (5.1.3—1) ?cu,min≥λ2●?cu,k (5.1.3—2) 当检验批混凝土强度标淮差S?cu 计算值小于2.5N/mm2时,应取 2.5N/mm2。 λ1、λ2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表5.1.3选。三、非统计方法:《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淮》GB/T50107―2010中规定公式进行评定。 5.2.2 当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符合下列规要求: m?cu≥+λ3●?cu,k (5.2.2—1) ?cu,min≥λ4●?cu,k (5.2.2—2) λ4取0.95。混凝土强度等级<C60,λ3取1.15,≥C60,λ3取1.10。

砼强度3种计算方法.

混凝土强度的检验评定 方法(一) 标准差已知方法 一个检验批的样本容量应为连续的三组试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cu f m ≥cu,k f +0.70σ cu,min f ≥cu,k f -0.70σ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cu,min f ≥0.85cu,k f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20时,其强度的最小值尚应满足下式要求: cu,min f ≥0.90cu,k f 式中 cu f m —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平均值 (N/mm 2),精确到0.1(N/mm 2); cu,k f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N/mm 2 ),精确到 0.1(N/mm 2); 0σ—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N/mm 2 ),精确到0.01(N/mm 2);按下列公式计算。当0σ计算值小于2.5N/mm 2 时,应取2.5 N/mm 2 。 cu.min f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N/mm 2),精确到0.1(N/mm 2)。 标准差应根据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数据,按下列公式计算: 0σ= 式中 c u ,f — 第i 组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代表值(N/mm 2) ,精确到0.1(N/mm 2); n — 前一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

注:上述检验期不应少于60d 也不宜超过90d ,且在该期间内样本容量不应少于45。 方法(二)标准差未知方法 当样本容量不少于10组时,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cu f m ≥cu,k f +cu 1f S λ? cu,min f ≥2cu,k f λ? 式中 cu f S —同一检验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N/mm 2),精确到0.01(N/mm 2 );按上列公式计算。当cu f S 计算值 小于2.5N/mm 2时,应取2.5 N/mm 2。 1λ,2λ—合格判定系数,按下表取用。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系数 标准差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cu f S = 式中 n — 本检验期内的样本容量。 方法(三)非统计方法评定 当用于评定的样本容量小于10组时,可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其强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cu f m ≥3λcu,k f ? (5.2.2-1) cu,min f ≥4λcu,k f ? (5.2.2-2) 式中 3λ,4λ—合格判定系数,按表5.2.2取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