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管理系统需求论文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需求论文
企业设备管理系统需求论文

设备管理系统

1 .引言

中国加入wto以来,给国内一些企业带来很大的竟争压力,市场竟争越来越来激烈。提高企业生产力,降低成本是当前惟一解决有效途径。在企业中提高生产力,设备管理的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设备管理体制属于分级管理,往往重视的是设备的实物形态管理而忽视其价值形态的管理。如何“加强企业设备管理,提高企业装备素质”使生产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是许多企业机构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

1.1 编写目的

i. 编写该文档的目的

在于研究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了解设备管理与软件工程的设计过程.

ii.该文档面向的读者

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开发组成人员,软件验证者,希望能使本软件开发工作更具体.

1.2 项目背景及范围

本项目的名称:设备管理系统开发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设备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

1.3 参考资料

1.《软件项目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著:韩万江姜立新

2.《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著:张海藩

3.《VB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著:王少清

2 .项目概述

该设备管理系统软件目前在管理与使用功能还不够完善,不够合理。开发设备管理系统软件是为了解决许多企业机构对设备管理不合理的缺陷与不足、以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模式去工作。

2.1 目标

2.1.1 开发意图

a. 为了设备管理系统更完善;

b. 为了企业机构对设备的管理更加合理化;

c. 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2.1.2 应用目标

通过本系统软件,能帮助企业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计算机,快速方便的对设备进行管理、输入、输出、查找和分配的所需操作,使散乱的产品配件能够具体化,直观化、合理化。

2.2用户的特点及其作用、范围

2.21 作用及其范围

本软件适用于生产机构等相关企业,它是比较完善的系统管理软件,对设备的信息可以随时输入、输出、查找和分配。

2.22 用户特征

适用于负责管理设备的工作人员及本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

2.23 运行环境

(1) 软件环境要求:安装Visual Basic6.0和Microsoft SQL

Server2000在中文版的Windows2000或Windows XP操作平台上,

同时需要安装配置Internet信息服务(IIS),以便开发网络数

据库。

(2) 硬件环境要求:(见表3.1)

(3)外部接口需求

(a)用户界面

采用图形界面,界面富有质感,对用户友好。界面的设计应遵循如下规则:

i.界面要具有一致性;

ii.提供友好的错误提示

iii.界面简洁

iv.遵循国家关于计算机词汇的标准,用词应当精炼准确,无歧义,图形

的意义明朗。

(b)接口

i.支持一般的PC机、笔记本电脑以及联网设备

ii.一般的网卡

(c)软件接口

i.运行于Windows 98/Me/2000

ii.访问SQL Server 2000关系式数据库

iii.通过https://www.360docs.net/doc/d44653805.html,连接数据库

3.需求规定

3.1 对功能的规定

设备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中对企业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和设备进行管

理,主要功能如下:

3.1.1基本信息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设备分类信息.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部门信息。.

3.1.2 设备台帐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设备台帐管理,包括名称、型号、分类编

号、计量单位等信息.

3.1.3设备配件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设备配件管理信息,包括名称、型号、分类、

数量等信息.

3.1.4设备分配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查看和确认设备分配管理信息,包括编号、分配部

门、负责人等信息.

3.1.5设备维护管理

●添加、修改、删除和查看设备维护管理,包括设备编号、维护日期、维

护人等信息.

3.1.6设备报废管理

●添加、修改和删除设备报废管理信息,包括设备编号、申请人、申请时

间、报废原因等信息.

●审批设备报废申请.

●同意和查看设备报废申请.

3.1.7系统用户管理

●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型和电子

邮件等信息.

●修改用户密码.

●查看系统用信息

.

1.1.2系统的数据流图

设备管理系统的详细的逻辑模型,通常用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和主要的处理算法描述这个逻辑模型。

1.数据字典:

●设备管理系统信息

设备管理系统信息要求=[登录表] [类型表] [台帐表] [分配表]

[分配配件表][维护表][报废表][用户信息表]

●密码表信息密码表信息=管理员+密码

●类型表信息类型表信息=类型编号+类型名称+类型分类+备注

●台帐表信息台帐表信息= 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分类编号+价

格+数量+计量单位+创建日期+创建人+设备类型+设备状态

●分配表信息分配表信息= 分配编号+部门编号+负责人+设备编号+创建

日期+分配标记

●分配配件信息分配配件信息=自动编号+分配编号+配件编号+数量

●设备维护表设备维护信息=自动编号+设备编号+维护人姓名+维护日期

+维护费用+备注

●报废表信息报废表信息=自动编号+设备编号+报废数量+折算金额+报废

原因+申请时间+审批人+审批日期+审批意见+状态

●用户信息表用户信息=用户名+密码+用户类型+电子邮件

iii.功能模块

iv.数据流程

存储文件

图2.2 设备统计的数据流

2.3.1实体ER图:

ER模型是连接不同实体之间及单个实体中的属性之间的联系,作为用户与分析员之间有效的交流工具。使用户和管理人员更加清楚地系统的动作流程:

3.2 对性能的规定

3.21 精度

在精度需求上,根据使用需要,在各项数据的输入,输出及传输过程中允许精度存在少量误差

3.22 时间特性要求

在软件方面,响应时间,更新处理时间都比较快且迅速,完全满足用户需求。

3.23灵活性

当用户需求,如操作方式,运行环境,结果精度于其他软件接口等发生变化时,设计的软件要做适当调整,灵活性非常大。

3.3 输入输出要求

i.静态数据

(a)用户方面

·用户名

·密码

ii.动态数据

(a)动态输入数据:添加记录时管理员输入设备的详细资料通过连接到数据库中;管理员通过输入信息获得管理权限,通过连接录入到数据库中

(b)动态输出数据:查询记录时由查询条件和数据分析条件确定的数据库记录集合,开启软件服务时的提示信息

iii数据采集

管理员在添加记录时录入自己的信息,系统管理员在后台通过更新数据库管理设备信息和服务请求。

3.4故障处理要求

a. 内部故障处理

在开发阶段可以随即修改数据库里的相应内容。

b. 外部故障处理

对编辑的程序进行重装载时,第一次装载认为错,修改。第二次运行在需

求调用时出错,有错误提示,重试。

4. 其他需求

(1)可使用性:要求容易使用,界面友好,数据处理功能强大

(2)安全保密性:因本数据属于机构内部管理用关键数据,因此除机构管理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访问.要求设有登录密码检验功能,并且此密码可以在以后

进行修改

(3)可维护性:要求本软件的维护文档齐全,便于维护

5.数据库的建立

在需求分析阶段对系统数据要求已经做了基本分析,总体设计阶段分析了各个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再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数据字典,设计数据库如下

表3.4 登录表

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_课程设计

数据库原理实训报告 题目 _ 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__ 姓名王永强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201215054 指导教师郑睿 信息工程学院 二○一四年十二月

目录 1 前言 (1) 1.1选题理由和实际意义 (1) 1.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 2 需求分析 (3) 2.1系统分析 (3) 2.2系统需求 (3) 2.2功能介绍 (4) 3 系统设计 (5) 3.1定义 (5) 3.2系统模块图 (5) 3.3 E-R图 (6) 3.4数据表的设计 (6) 3.5用例列举 (9) 3.5.1数据表 (9) 3.5.2视图 (10) 3.5.3索引 (11) 3.5.4存储过程 (12) 3.5.5 触发器 (13) 4总结 (14) 5 参考文献 (16) 6附录:读书笔记 (17)

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分析报告 1 前言 1.1选题理由和实际意义 实验室工作是高等教学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验室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充分挖掘实验资源(设备、用房)的潜能,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和运行水平,激发实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校实验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实验室结构单一,管理方式落后,查询设备信息复杂,资源利用率低,设备维修的信息传送的渠道不畅。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成为制约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就难以落到实处。 计算机的出现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便、快捷的管理方法。虽然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数据库软件,但这些软件不完全适合本校具体情况。基于此,设计开发了符合我们自己高校实验室数据库设备管理系统。 1.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近十几年来,我国各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方式不断改变,同时在仪器设备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许多高校已经开发出自己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设施管理论文(FM)

智能化与信息化下的设施管理 常说设施管理是支持核心业务的,但不代表“非核心业务”就不重要。我认为设施管理应该像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门一样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直接对总裁负责。现在我们大多数人提到FM想到的都是运营时候的事,但我个人认为FM团队在建筑方案设计初期就应该加入其中,从设施管理角度提出观点优化设计,让我们的设计更“人性化”,考虑更多影响运营的设计因素,比如电梯台数、安装生产机械时可能与建筑物的一些“软碰撞”。从而使我们以后的管理更加方便,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和困难。在当今智能化、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下,设施管理技术方法也面临着改革。在本报告中我将把李老师上课时的介绍和通过对《设施管理概论》的阅读结合自己的专业,重点在智能化、信息化以及机电设备管理方向提出自己的一些理解和不成熟的观点。 一、BIM技术、ARCHIBUS助力FM BIM正改变着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但同时我认为它也在改变建筑的运营和维护方式。以前段时间李老师提到的“上海中心项目”为例,其实当时我也在思考:建筑面积这么大的摩天大楼,怎样才能保证每天安全有条理地运行呢?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是“数据”流通。设施管理者将BIM作为数据库来存储设施的几何形状以及材料的耐

火等级、材料的传热系数、构件的造价、每天运营情况、能源消耗等数字信息。BIM的诞生为FM提供了很多更为方便、完善的解决方案。我就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一些想法举几个例子。 1、紧急情况解决方案:比如火灾。设施管理者可以运用BIM模型快速地位火灾源,为消防官兵精确提供火源位置;同时模拟最快的逃生路线,将路线所经过的安全出口标识灯点亮,错误路线的安全灯熄灭,确保零伤亡。 2、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把在设计、施工、运营时收集下来的数据运用在维护、拆除过程中。使在维护时有很强的针对性,一针见血解决问题;拆除爆破时根据积累下来的数据制定最优化的方案。 关于ARCHIBUS,听说学校实验室也好像引进了这一信息管理专业软件,我知道的还有IBM和BIG。最开始接触是在曹吉鸣老师的书上,李老师也提过。我感觉ACHIBUS与BIM有异曲同工之妙:BIM把建筑、结构、机电等全专业结合在了一起,而ACHIBUS把不动产、设备、人、数据结合到了一个平台,真正形成了建筑集成管理系统。正是这些智能高效、方便快捷的信息技术和软件,才让我们将建筑内各种复杂的设施系统连接起来,更好的支持核心业务。 二、机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 机电是我专业当中的一个方向。我认为在一座建筑当中机电设施的维护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机电系统本身很复杂,包括管线结构、机

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XXX设备管理系统软件需求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1.1 目的................................................. 1... 1.2 范围................................................. 1... 2 系统分析............................................... 1... 2.1 现行系统不足与问题................................... 1.. 2.2 解决办法............................................. 2... 2.3 系统功能层次分析..................................... 2.. 3 新系统概述............................................. 9... 3.1 新系统描述........................................... 9... 3.2 业务分析............................................ 1..0. 3.2.1 业务描述 ........................................ 1..0. 3.2.2 业务流程分析 .................................... 1.3. 3.3 硬件环境............................................ 1..8. 3.4 软件环境............................................ 1..9. 3.5 软件功能............................................ 1..9. 3.6 用户特点............................................ 1..9. 4 功能需求.............................................. 2..0. 4.1 设备前期管理........................................ 2.0. 4.1.1 设备采购申请 .................................... 2.0.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说明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02 指导教师:黄立明 学号: 0811110206 姓名:高萍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摘要 (3)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调研及规划 (3) 1.1 项目系统的背景分析 (3) 1.2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的基本需求 (3) 1.3 毕业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项目进程 (4) 1.4 毕业论文信息管理系统的系统分析 (4) 1.4.1系统规划任务 (4) 1.4.2系统规划原则 (4) 1.4.3采用企业系统规划法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进行系统规划 (5) 1.4.3.1 准备工作 (5) 1.4.3.2定义企业过程 (5) 1.4.3.3定义数据类 (6) 1.4.3.4绘制UC矩阵图 (7)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8) 2.1.学院毕业论文管理概况 (8) 2.1.1毕业论文管理的目标与战略 (8) 2.2拟建的信息系统 (8) 2.2.1简要说明 (8) 2.2.2对组织的意义和影响 (9) 2.3经济可行性 (9) 2.4技术可行性 (9) 2.5社会可行性分析 (9) 2.6可行性分析结果 (10) 三.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结构化分析建模 (10) 3.1组织结构分析 (10) 3.2业务流程分析 (11) 3.3数据流程分析 (11) 四.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3) 4.1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业务主要包括 (13) 4.2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13) 4.3代码设计 (14) 4.4,输入输出界面设计 (15) 4.4.1输入设计 (15) 4.4.2输出设计 (15) 4.5 数据库设计 (15) 4.5.1需求分析 (15) 4.5.2数据库文件设计 (16) 4.5.2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7) 五.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系统实施 (18) 5.1 开发环境 (18) 5.2 调试与测试过程 (19)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案 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工程背景3 1.1 企业概述3 1.2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3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4 1.4 需求要点5 二,系统设计原则8 三,总体设计9 3.1 技术基础9 3.1 系统安全10 3.2 管理权限划分11 四,功能模块设计12 4.1 设备信息12 4.2 设备台帐14 4.3 维修保养计划16 4.4 维修保养记录16 4.5 维修经验库17 4.6 设备申购17 4.7 设备调拨17 4.8 设备报废18 4.9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18 4.10 文档管理18 4.11 设备工作日报表19 4.12 每日工作提示20

4.13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20 3.14信息导入接口21 五,系统部署22 5.1、网络要求22 5.2、硬件要求建议22 5.3、软件环境要求23 六,系统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程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 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 使用说明(客户端) 2014年9月

功能框图 1、设备登记 2、账目修改 3、变动申请 A、新增登记 B、打印/修改/删除 C、填写出厂号领用人存放地 A、在账设备管理 B、在账附件管理 C、贵重仪器管理 A、在账设备卡片修改 B、贵重仪器卡片修改 C、在账设备浏览修改 D、领用人浏览修改 E、存放地浏览修改 F 、查看设备使用年限 G、其他组合条件查询 A、设备登记 B、附件登记 A、登记 B、打印/修改/删除 A、在账设备快速修改 B、在账设备浏览修改 A、填写贵重仪器本学年使用情况 B、查询已审贵重仪器本学年使用情况 C、查询贵重仪器历学年使用情况 A、处置申请 B、其他申请 A、报废报损 B、报失(销帐) C、校外调出 D、退库(销帐) A、增值减值 B、部门内调整 C、校内调拨 D、领用人调整

4、设备查询 A、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教育部分类查询 C、按财政分类查询 D、按仪器编号查询 E、按仪器名称查询 F、按入账日期查询 G、按购置日期查询 H、按领用人查询 I、按存放地查询 J、单一条件查询 K、其他条件查询 、组合条件查询 A、在帐主机设备 B、在帐附件设备 、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教育部分类查询 C、按财政分类查询 D、按附件编号查询 E、按入账日期查询 F、按购置日期查询 G、按领用人查询 H、按存放地查询 I、单一条件查询 J、其他条件查询 K、组合条件查询

5、设备查询C、在帐变动信息 D、公共信息查询 E、未审设备查询 F、未审附件查询 D、未审变动查询 E、需领取设备 F、折旧查询 、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仪器编号查询 C、按输入日期查询 D、按输入人查询 E、其他条件查询 F、组合条件查询 、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仪器编号查询 C、按输入日期查询 D、按输入人查询 E、其他条件查询 F、组合条件查询 、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仪器编号查询 C、按申请日期查询 D、按申请人查询 E、其他条件查询 F、组合条件查询 、按领用单位查询 B、按教育部分类查询 C、按财政分类查询 D、按仪器编号查询 E、按申请日期查询 F、按变动日期查询 G、按申请人查询 H、按存放地查询 I、单一条件查询 J、其他条件查询 K、组合条件查询 A、正在折旧 B、已折旧完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 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工程背景错误!未指定书签。 企业概述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错误!未指定书签。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需求要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系统设计原则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总体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技术基础错误!未指定书签。 系统安全错误!未指定书签。 管理权限划分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功能模块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信息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台帐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保养计划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保养记录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经验库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申购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调拨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报废错误!未指定书签。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文档管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备工作日报表错误!未指定书签。 每日工作提示错误!未指定书签。 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息导入接口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系统部署错误!未指定书签。 、网络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硬件要求建议错误!未指定书签。 、软件环境要求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系统实施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工程背景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 (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说明书

华西铝业 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 1.编写目的 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设备为中心,对设备从安装、使用直到报废的一个完整周期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进行跟踪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简便实用的管理平台,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生命周期的利润率,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 2.项目围 由于设备管理系统功能全面、丰富,流程相对复杂、工作量大,因此,为便于系统开发管理,降低风险,根据实际情况,现将设备管理系统拆分为四个子模块: ●设备台账管理 ●设备检修管理 ●备品备件管理 ●系统管理 有关各个系统实现的具体功能,请参见下面的功能简介部分。 设备管理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数据查询和成本核算三个功能。 数据处理功能:新设备的添加、修改、删除;及领用设备和消耗设备的修改、删除等一些设备信息操作活动。 数据查询功能:实现每一阶段库设备、领用设备和消耗设备的查询操作活动。 成本核算功能:对每月设备的运行情况、领用、消耗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3.功能简介

3.1功能框架图

3.2设备台账管理 3.2.1设备基本信息管理 ●功能需求 该模块主要是录入,查询,修改设备的资料,以使设备管理更加直观,方便。主要功能包括: ?录入设备信息:此模块可以添加新设备,包括设备名称,类型,人员管理等。 ?查询:此模块可以按条件查询设备,分单条件查询和多条件查询。 ?修改:此模块从查询结果进入,可以将查询到的不合事实的设备属性修改 ●数据定义 ?序号: 报表中用到的字段,指每一条记录打印的顺序号.

?台帐编号: 可手工输入,也可自动生成. ?设备类型: 指定设备所属的类型. ?设备名称: 人工录入设备的名称. ?型号规格: 用于录入设备在厂家指定的型号规格数据. ?制造单位: 此设备的原厂单位名称. ?数量: 指定此设备的数量. ?计量单位: 指定设备计量的单位,如米、件、台等。此数据在系统设置中进行设定, 在此可以选择录入. ?重量: 设备的重量数字值. ?重量单位: 重量的单位,录入者录入.在系统设置中初始化. ?购入日期: 指定设备的购入日期. ?投产日期: 指定设备投入使用的日期. ?验收日期: 指定投备验收的日期. ?保修期限: 以月为单位指定设备的保修期限. ?使用部门: 指定拥有和管理设备的部门. ?管理人员: 指定维护和使用此设备的人员。可以录入多个人. ?设备原值: 设备采购时的价格. ?设备净值: 设备经折旧或大修之后现在的价值. ?安装地点: 设备安装所在的地点. ?设备状态: 指定设备的状态,其状态数据有:上线、封存、闲置、报废、待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毕业设计论文

┊┊┊┊┊┊┊┊┊┊┊┊┊装┊┊┊┊┊订┊┊┊┊┊线┊┊┊┊┊┊┊┊┊┊┊┊┊ 1引言 1.1背景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和单机方式管理科研、办公、会议记录等信息。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成本高和存储量小,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冗余文件和数据,要从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时,查找工作十分繁重;单机管理方式虽然克服了人工管理方式的一些缺陷,如可以按时间、内容、关键字等进行检索,但该方式还存在一些其它方面的缺点,如灵活性差、数据库安全性受到限制、应用程序不能分布式使用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办公已经走入各行各业各阶层,传统的人工或单机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办公现代化的要求。为了树立高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应对日益加快的科技工作节奏,使高校信息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自主开发一个旨在实现高校在校园网上提供办公信息管理服务,开展网上信息管理活动,推行新的管理手段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网上信息的共享和协同管理。 1.2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是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同时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及各级管理人员融为一体,最终为某个组织整体的管理与决策服务,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在21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管理信息系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预测和辅助决策的功能,即利用现代管理的决策和支持。 1.2.2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信息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工具,为适应数据处理需求的迅速提高,满足各类信息系统对数据管理的要求,在文件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方法针对事物处理中大量数据管理需求。我国自从80年代上半期,国家计委统计局计算中心在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业普查中使用了数据库管理技术以来,随着微机管理系统的推广,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逐渐展露头脚,但是由于起步晚的原因以及当代技术的占有独享性质,导致我国虽然在这方面发展迅速但是发展规模普遍都是中小型方向而且运作机制还很不完善。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方案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3) 1.1 企业概述 (3) 1.2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4) 1.4 需求要点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7) 三,总体设计 (9) 3.1 技术基础 (9) 3.1 系统安全 (9) 3.2 管理权限划分 (10) 四,功能模块设计 (12) 4.1 设备信息 (12) 4.2 设备台帐 (14) 4.3 维修保养计划 (16) 4.4 维修保养记录 (16) 4.5 维修经验库 (17) 4.6 设备申购 (17) 4.7 设备调拨 (17) 4.8 设备报废 (17) 4.9 备品配件信息管理 (18) 4.10 文档管理 (18) 4.11 设备工作日报表 (19) 4.12 每日工作提示 (20) 4.13维修统计和趋势分析 (20) 3.14信息导入接口 (21) 五,系统部署 (23) 5.1、网络要求 (23) 5.2、硬件要求建议 (23) 5.3、软件环境要求 (23) 六,系统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使用说明个人版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使用说明(个人版) 南昌航空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处

目录 1概述 (1) 1.1编写目的 (1) 1.2内容简介 (1) 2操作步骤 (1) 2.1 系统网址 (1) 2.2 用户登录 (2) 2.3 资产信息查询 (3) 2.4 数据导出 (4) 2.5 用户密码修改 (5) 2.6信息发布 (6) 2.7 软件的帮助信息 (7) 2.8 退出系统 (8)

1概述 1.1编写目的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内收录了学校2014年前购买的单价在500元以上以及2014年后购买的单价在1000元以上的高值仪器设备信息,它已链接在国有资产管理处网站上,用户能够通过此系统准确了解归属自己名下的仪器设备相关信息。为了让用户对此系统有基本的认识并能方便快捷的使用该系统特编写了本文档。 1.2内容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的基本查询功能,具体通过文字、图示等方式阐述了用户登录、信息查询、密码修改、数据导出以及帮助信息查询等功能的操作步骤。 2操作步骤 2.1 系统网址 Step 1:按照下面的方法打开系统网页。 方法1:直接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进入图1所示界面; 方法2:从“南昌航空大学主页—>管理机构—>22、国有资产管理处”进入图1所示界面。 Step 2:点击图1中所示的“资产管理综合平台”图标, 进入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用户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

点此登录 图1实设处网站首页 2.2 用户登录 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登录界面如图2所示,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点击登录,初次登录后请即时修改密码。 注:用户名为用户的中文姓名,密码为用户的工号。 用户的中文姓名 用户的工号 图2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网络版登录界面 登录成功后首页面会显示仪器设备查询首页面,列出用户名下所有仪器设备的简单信息,如图3所示。

电气设备管理系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分类号:TP311 单位代码: 10422 密级:学号: Z0843048411 电气设备管理系统设计 DESIGN OF ELCTRIC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姓名董建政 专业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史清华副教授 2009年10月10日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 I 第1章绪论.. (1) 1.1背景研究 (1) 1.1.1行业背景 (1) 1.1.2时代背景 (1) 1.1.3企业背景 (2) 1.2 现状调查 (2)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3) 1.3.1研究目的 (3) 1.3.2研究意义 (3)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4)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4) 第2章需求分析 (6) 2.1设备管理理论 (6) 2.2 电厂设备管理特点 (7) 2.3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目标 (7) 2.3.1建立电气队统一的班组管理平台 (7) 2.3.2 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8) 2.3.3建立设备基础与运行的信息化管理 (8) 2.4 系统的业务模型 (8) 2.5系统的用户管理 (9) 2.6系统业务流程 (10) 2.7功能性需求分析 (11) 2.8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13) 第3章系统的架构设计 (16) 3.1系统的软件结构 (16) 3.2设计目标 (17) 3.3设计模式 (18) 3.4系统的物理架构 (18) 3.5设备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19) 3.5.1班组管理 (20) 3.5.2设备管理 (21) 3.5.3技术管理 (21) 3.5.4系统管理 (21)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2) 4.1电气车间班组业务处理设计 (22) 4.2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 (23) 4.3系统中间层的分析与设计 (25) 4.3.1业务类实现 (25) 4.3.2系统通用类设计 (25) 4.3.3数据持久层设计 (26)

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____解决方案__需求分析_设计

长安电信客户维修管理系 统 初步提案 2013年4月8日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 二、使用本系统的好处································································- 5 - 三、开发技术················································································- 6 - 四、系统特点及功能····································································- 7 -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引进了大量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速度快、质量好,使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些设备随着使用年限增加,会造成一些零、部件的磨损或损坏,除自然磨损外,有些部件是因设备运行条件太差,加剧了部件的磨损或损坏,如果得不到正常维护、保养,会使设备的技术性能下降。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提高设备的完好率,降低维修费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这一紧迫的市场需求大力研发,及时推出了“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等多个适用于各个行业信息化领域的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代工业的特色之一,可说是机械化、自动化。但设备越迈向高度化,复杂的机械装置越难使人随心所欲地操作。因此,迈入机械化、自动化的工厂,大多烦脑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设备的润滑,维修和更新等。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认为开发一种信息化管理服务系统对于大部分企业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的。 随着现代制造设备的高科技化、结构复杂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的难度越来越大。设备的故障、微小停机、综合利用率低常常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克服技术难题,开发出了适合各企业需求的《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系统》。 一、需求分析 机械设备由于受施工条件、地质条件及使用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造成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过早损坏及报废,给企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如何对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维修与保养,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是保障设备正常进行的基本手段。传统的评价考核中,侧重于机械完好率、利用率等指标,而常常忽视了经济指标,极不利于设备的技术进步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评价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中,重要的经济指标应该是机械的“寿命周期费用”,即设备的原始费用与使用费用的总和。

信息管理学院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信息管理学院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吴锦斌 院 系: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计算机111(海外班) 学 号: 110704123 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 陈志辉 ________ 职称(或学位): 副教授 _____________ 2015年 5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声明 本人指导的______________ 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小、难 度适当,且符合该同学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人在指导过程中,通过网上文献搜索及文献比对等方式,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抄袭现象,特此声明。

指导教师签名:

目录 1 绪论 (2) 1.1 研究现状 (2) 1.2 设计目标 (2) 2 开发环境介绍 (2) 2.1 https://www.360docs.net/doc/d44653805.html, 框架 (2) 2.2 B/S 框架 (3) 2.3 数据库技术 (3) 2.4 互联网信息服务 (3) 3 系统总体设计 (3) 3.1 可行性分析 (3) 3.2 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4) 3.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 3.4 数据库逻辑设计 (5) 4 系统详细设计 (8) 4.1 数据库详细设计 (8) 4.2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12) 5 系统运行环境 (18) 6 结论 (18) 致谢 (19) 参考文献 (19)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冠唐设备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成都冠唐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8月

目录

一,项目背景 1.1 传统设备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信息零散,缺乏长期,完整的信息管理; 传统的管理模式信息记录在纸质介质和分散在不同的Excel,Word文档中,各个分公司的信息提交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工作量大,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无法保证; (2)缺少科学手段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评估; 设备管理工作的改进由于缺少历史数据的支持,更多的依靠个人经验判断,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建议; (3)设备维修保养计划管理难度较大 每个分公司均管理着大量的设备,每个设备的不同部件均有定期的检修和保养工作,由于信息量较大,计划的整理和安排消耗了相关人员大量时间,并且可能存在计划执行延误。同时,如何达到最优的设备使用效率,合理安排维修保养人员的工作量也是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不能处理的问题。 (4)信息缺乏综合分析,利用率低 设备的历史变更记录,历史维修记录,历史文档等各种动态信息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日常管理中,尽管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登记,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平台,这类动态信息的后期利用率低,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对设备管理工作改进的指导作用。

1.3 实施设备管理系统的目标 结合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冠唐设备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方式提高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通过帮助各个管理者在设备管理的各环节中协同处理,信息共享,使企业达到以下目的: 1.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改革。设备管理系统实施将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直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2.计划调度科学化。实现设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综合投资效益和生产效益达到最佳的平衡,最大限度消除计划管理瓶颈。 3.保障设备顺利使用。实现设备集中计划管理,引入设备维修保养技术标准,实施维修保养计划管理。从而保证设备质量,降低设备故障率和事故率,避免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 4.节能降耗,减少成本开支。通过管理软件系统的实施,合理降低维修保养成本、能耗和其它各种损耗,从而降低整体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提供管理决策支持。管理者可随时随地掌握设备使用状况,将一系列客观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科学汇总分析,有利于领导进行企业经营决策。 1.4 需求要点 (1)精确的设备分类管理: 结合企业现有的设备管理制度,系统中设备类型采用多级树形分类,设备信息一次性进入系统后,各级管理员可以快速管理设备类型树中任意一级(和下级)目录中包括的设备台帐;

设备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源码)

目录 前言―――――――――――――――――――――――摘要―――――――――――――――――――――――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确定 2.2系统功能实现 第三章怎样开发一个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3.1 编程环境的选择

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3.3 二者的结合(DBA) 第四章 Visual basic下的控件所实现的功能 4.1实现菜单选项 4.2 实现工具栏 4.3 帮助 第五章系统总体规划 5.1 系统功能 5.2 流程图 第六章系统具体实现 6.1 用户界面的实现 6.2 数据库的实现 第七章结束语 第八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程序源代码、各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前言--------------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设备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固定管理系统亦是如此。以往设备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方便在设备安排和设备管理信息上的工作任务。 该系统适用于普通设备的管理,在使用上力求操作容易,界面美观,另外,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能在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软件升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信息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摘要--------------

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 业务模型 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档案管理、维保规程管理,供应商管理,备品、备件及辅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点检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润滑管理、事故的处理,以及成本-收益网络管理等。 设备管理业务模型 设备管理涉及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设备管理信息流动图 1.2 功能模型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的设计是围绕设备管理活动而进行的,整体上基于如下原则: 1.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建立设备的组成结构,提供对设备的点检、维修、 润滑等标准信息的维护功能; 2.以业务流程为依据,实现围绕这些标准展开的设备运行、维修、故障 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活动所需功能; 3.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便捷、准确、实用、及时的分析、监视、 通知、查询、报表机制。 设备管理系统整合、利用公司目前现有的信息系统来达到最大的效益、最小的成本。 1.2.1总体功能模型 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设备标准子系统、备件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预算/成本管理子系统、维修计划管理子系统、点检诊断管理子系统、润滑管理子系统、运行监视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评价分析管理子系统等。

系统总体功能模型 1.2.2功能描述 1、设备标准子系统 实现设备编码、设备档案管理、备件编码、设备标准状态参数设置、故障模式编码、故障原因编码、供应商编码、用户编码、权限设置等基础数据字典定义功能,各编码定义包括各种基本参数设置。 设备标准子系实现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管理,提供对这些基础信息的维护功能。具体包含以下模块: ⑴设备编码 设备编码模块定义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功能、设备供应商、设备 使用年限、设备所属分厂、设备产能、设备BOM表、设备的其他资料等;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出入库管理模块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200X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X年X月XX日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出入库管理模块 XXX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设备入库、领用、报废、丢失、损坏、维修、调拨登记、例行统计报表,并对每个流程进行了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的描述。 本系统的开发采用B/S模式,以微软的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平台,实现了三层架构(即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用户界面层)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该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以设计模式为指导思想进行设计实现后,降低了层次之间、模块之间的耦合性,解决了重复开发、代码重用率低、功能模块移植工作量大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复用性。 关键词:设计模式;AJAX;水晶报表;设备管理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WEI Qiang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cademy,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ork flow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in detail: equipment storage,recipients, discard, lost, damaged, maintenance, allocation of registration, routine statistical reports. And the preliminary design and detail design of each of process are also described in the articl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uses B/S (Browser/Server) mode and Microsoft's Visual Studio 2008 as development platform to achieve a three-tier system (that is, business logic tier, data access layer, user interface layer)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After achiev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in design patterns, the coupling was greatly reduced between the layers and between the modules. It solved the repeated development, the low code reusable rate, heavy workload of functional module transplantation problems and so on, and increased system stability, expansibility, reusability and maintenance. Key Words: Design Patterns;AJAX;Crystal Report;Equipment Mana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