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试题选择题4

检验试题选择题4
检验试题选择题4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正常CSF中可见的白细胞主要是()

A.嗜酸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2.CSF黄色可见于以下疾病,但除外()

A.脑出血

B.化脓性脑膜炎

C.重症黄疸

D.病毒性脑炎

E.髓外肿瘤

3.怀孕期间胎盘大量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

A.雌酮

B.孕酮

C.β—雌二醇

D.雌三醇

E.以上都不是

4.正常精液,极少见()

B.上皮细胞

C.白细胞

D.红细胞

E.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

5.胃液中乳酸增多见于()

A.幽门梗阻

B.胃癌

C.胃扩张

D.胃溃疡

E.胃炎

6.核异质细胞就是()

A.癌前细胞

B.良性细胞

C.形态介于良恶性之间的细胞

D.癌细胞

E.恶变细胞

7.通常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A.贮备池

B.循环池

C.成熟池

D.边缘池

8.血小板计数是研究()

A.止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B.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C.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

D.毛细血管壁完整性指标

E.血管内皮完整性指标

9.尿色主要取决于()

A.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

B.胆红素

C.卟啉

D.运动

E.渗透量

10.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A.铁蛋白

B.球蛋白

C.血红蛋白

D.血色素

E.亚铁血红素

11.衰老红细胞的破坏主要在()A.肝脏

B.脾脏

C.骨髓

D.淋巴

E.肾脏

12.尿中小圆上皮细胞来自于()

A.肾小管立方上皮或移行上皮深层

B.肾盂

C.输尿管

D.膀胱

E.尿道前段和阴道表层

13.血细胞计数池四角的大方格中每一中方格的体积为()A.0.00625μl

B.0.0625μl

C.0.004μl

D.0.04μl

E.0.1μl

14.尿管型基质中含有的主要成分是()

A.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T—H糖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核蛋白

15.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A.粪镜检无红细胞

B.无柏油样黑便

C.粪隐血试验阴性

D.粪胆素试验阴性

E.粪胆原试验阴性

16.下列何种细胞分泌盐酸()

A.黏液颈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黏液细胞

E.G细胞

17.高峰胃酸排量是指()

A.MAO

B.BAO

C.PAO

D.BAO/MAO

E.PAO/MAO

18.胆汁中与消化作用有关的物质是()A.磷酸酶

B.胆固醇

C.胆红素

D.电解质

E.脂肪酶

19.完全覆盖柱状上皮细胞的器官是()

A.喉部

B.阴道

C.皮肤

D.子宫内膜

E.口腔

20.尘细胞属于()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肺泡巨噬细胞

E.浆细胞

21.有关血管外溶血的叙述,错误的是()A.慢性经过

B.肝脾不肿大

C.破坏的红细胞为单核—巨噬系统吞噬

D.常为先天性

E.脾大

22.有关血红蛋白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A.尿棕红色

B.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

C.尿镜检红细胞阳性

D.隐血试验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23.有关间接胆红素说法,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离开单核—巨噬系统胆红素,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

B.不能从肾脏排出

C.凡登白试验呈直接反应

D.溶血性贫血时常增加

E.是未结合胆红素,也是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成的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

24.健康肝脏可以处理多少倍于正常量的胆红素()’

A.3倍

B.4倍

C.6倍

D.8倍

E.10倍

25.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下列不正确的是()

A.电泳法

B.酶联免疫法

C.比色法

D.免疫电泳法

E.层析法

26.成熟红细胞更替时间是()

A.100天

B.120天

C.80天

D.60天

E.30天

27.红细胞造血功能障碍引起贫血,下列何项是错误的()A.DNA合成障碍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纯红细胞再障

D.骨髓病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28.有关溶血性贫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红细胞寿命期缩短

C.骨髓造血代偿功能大于正常6~8倍

D.有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E.以上都是

29.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小板无力症

D.血友病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0.下列哪一项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症状()A.骨骼疼痛

B.病理性骨折

C.广泛性出血

D.反复感染

E.贫血

31.临床上最常见的类白血病反应的类型是()A.淋巴细胞型

B.单核细胞型

C.中性粒细胞型

D.嗜酸性粒细胞型

E.白细胞不增多型

32.多发性骨髓瘤血液生化最主要的特征是()A.γ—球蛋白增高

B.M蛋白的出现

C.尿凝溶蛋白阴性

D.白蛋白降低

E.尿酸正常

33.提示骨髓纤维化的最简便指标是()

A.血涂片中见到有核红细胞及泪滴状红细胞

B.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呈干抽

C.骨髓中巨核细胞明显增生

D.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

E.外周血三系减少

34.下列哪项不是慢淋白血病性淋巴细胞的特点()A.成熟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B.易见篮细胞

C.可见到胞浆内Auer小体

D.PAS反应阳性

E.骨髓中淋巴细胞占40%以上

35.淋巴细胞数相对增多见于()

A.百日咳

B.霍奇金病

C.结核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以上都是

36.急性红白血病属于()

A.淋巴细胞的恶性疾病

B.粒细胞和红细胞的恶性疾病

C.单核细胞的恶性疾病

D.粒细胞的功能异常

E.红细胞的恶性疾病

37.患者30岁,男性,贫血外貌,MCV86fl,MCH29pg,MCHCO.34,其贫血属于()

A.大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大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

38.造血功能障碍的病理主要在骨髓,下列表现哪项是错误的()A.骨髓增生减低

B.全血红骨髓总量减少

C.黄骨髓减少

D.黄骨髓增多

E.红骨髓被脂肪组织代替

39.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造血干细胞损伤

B.造血微环境损伤

C.免疫性造血抑制

D.DNA合成障碍

E.以上都是

40.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3/4有家族史

B.多在10岁以内发病

C.与药物和环境有关

D.骨骼畸形

E.骨髓增生明显减低

41.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是()

A.促进葡萄糖吸收利用

B.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C.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抑制糖异生

E.促进糖原合成

42.下列有关血糖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肝脏有活性很高的糖异生酶类,对维持饥饿时血糖浓度恒定很重要

B.胰岛素和肾上腺激素可降低血糖浓度

C.葡萄糖耐量试验可反映糖代谢是否正常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E.血糖水平保持恒定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协调的结果

43.下列关于糖尿病合并脂类代谢紊乱描述,正确的是()A.高CM血症

B.脂肪肝

C.高VLDL血症

D.酮症酸中毒

E.以上都是

44.低血糖症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分泌增加

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C.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

D.胰岛素分泌减少

E.以上都是

45.NADPH主要有下述功能,但除外()A.作为供氢体

B.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C.单加氧酶体系供氢体

D.乳酸脱氢酶的辅酶

E.参与DNA

46.下列哪一个既是生酮又是生糖氨基酸()A.甘氨酸

B.亮氨酸

C.天门冬氨酸

D.丙氨酸

E.苯丙氨酸

47.糖原分解首先生成的是()

A.葡萄糖

B.1—磷酸果糖

C.1—磷酸葡萄糖

D.6—磷酸果糖

E.6—磷酸葡萄糖

48.下列心肌标志物半衰期最短的是()A.Mb

B.CK—MB

C.cTn

D.CRP

E.LD

49.LD1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A.H4

B.H3M

C.H2M2

D.HM3

E.M4

50.心衰的各种诱因中最常见的是()A.环境、气候急剧变化

B.各种感染

C.妊娠与分娩

D.水电解质紊乱

E.严重的心律失常

51.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蛋白质的分子量测定()A.沉降分析法

B.凝胶过滤

C.凝胶电泳

D.质谱法

E.盐析法

52.影响蛋白质等电点(pI)值最主要的因素是()A.溶液的pH值

B.溶液的离子强度

C.氨基酸组成

D.光学性质

E.溶解度

53.凝胶过滤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所利用的是()A.在某个体系内该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

B.蛋白质所含酸性氨基酸的多少

C.蛋白质是清蛋白还是球蛋白

D.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

E.蛋白质的分子大小

54.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纤维蛋白原(分子量340000)

B.血清清蛋白(分子量68500)

C.肌红蛋白(分子量16900)

D.牛胰岛素(分子量5700)

E.牛β乳球蛋白(分子量35000)

55.可用于贫血的鉴别诊断的蛋白质是()

A.前清蛋白

B.转铁蛋白

C.清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C—反应蛋白

56.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蛋白浓度出现低下的是()

A.铜蓝蛋白

B.C—反应蛋白

C.前清蛋白

D.α1—酸性糖蛋白

E.α1—抗胰蛋白酶

57.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通常位于α2—区带位置的蛋白质是()A.免疫球蛋白

B.清蛋白

C.铜蓝蛋白

D.甲胎蛋白

E.纤维蛋白原

58.目前一般认为蛋白质的含氮量为()

A.16%

B.30%

C.40%

D.50%

E.80%

59.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出现()A.α1—球蛋白↑

B.γ和β区带或γ和β之间有一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C.γ—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α2—球蛋白↑

60.痛风病的发生与下列何者有关()

A.氨基酸代谢紊乱

B.蛋白质代谢紊乱

C.核酸代谢紊乱

D.脂类代谢紊乱

E.糖代谢紊乱

61.干扰素受体属于()

A.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

B.趋化细胞因子受体

C.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D.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E.Ⅲ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

62.人类HLA—Ⅰ类抗原β链编码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是()A.第15号染色体短臂

B.第6号染色体长臂

C.第9号染色体长臂

D.第2号染色体短臂

E.第6号染色体短臂

63.T细胞中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亚群是()

A.TH细胞

B.Tc细胞

C.TCRap+细胞

D.TCRγδ+细胞

E.TDTH

64.巨噬细胞可提呈()

A.T1—抗原

B.细菌抗原

C.病毒抗原

D.肿瘤抗原

E.LPS

65.下列哪种标志不出现于B细胞表面()

A.MHC—Ⅰ类分子

B.MHC—Ⅱ

C.PWM—R

D.C3b受体

E.CD2分子

66.T、B细胞表面共有的标志是()

A.CD3

B.PWM—R

C.绵羊红细胞受体

D.补体受体

E.CD80分子

67.出生后,人类的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是()A.胸腺

B.淋巴结

C.骨髓

D.肝脏

E.卵黄囊

68.诱导髓样干细胞向红细胞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是()A.IL—3

B.GM—CSF

C.IL—7

D.G—CSF

E.EPO

69.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佐剂

E.载体

70.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T—Ag

E.共同抗原

71.蛋白质分子中对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A.甘氨酸

B.谷氨酸

C.半胱氨酸

D.酪氨酸

E.丝氨酸

72.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A.异种抗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