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9 ----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9年3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总策划:曹效业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名誉组长:牛文元

组长:王毅

副组长:刘毅李喜先

成员:胡非蔡晨杨多贵陈劭锋陈锐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组

主题报告首席科学家王毅

研究起草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克王海芹邓梁春付允邢璐曲建升

朱松丽庄幸刘扬刘虹刘强刘怡君

汝醒君苏利阳邹骥邹秀萍汪云林张志强

陈劭锋周元春周宏春 胡秀莲姜克隽傅莎

曾静静

技术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研究起草组成员陈劭锋刘扬邹秀萍王海燕苏利阳

汝醒君张云芳郑爱丽

本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资助,特此致谢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报 告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防止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及其行动不仅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全球气候保护的进程将取决于人类在科学认知、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社会接受程度上的共识和采取的措施,但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却无疑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及其延伸的政治、经济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IPCC,2007a)。这一系列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同样给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近100年的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和区域差异大;近50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

IPCC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PCC,2007a),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50年全球的大部分增暖,非常可能(90%以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系统还将继续变暖,其升温幅度将取决于人类现在所采取的行动。IPCC第四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认为(IPCC,2007c),人类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能的,通过部署各行业关键减缓技术、采取政策和行政干预、改变发展道路等能够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IPCC的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政治决策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科学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其属于复杂的综合科学领域,所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对。一方面,由于涉及众多学科以及研究尚显不足,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碳捕获和封存(CCS)的可行性等(参见第一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学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介入,气候变化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各国也都在以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为其国家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权益寻找对各自有利的证据、指标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许多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认识的基

?报告摘要由王毅执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进一步信息请浏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45558747.html,”

础上加入了价值判断和利益考量,使气候变化从科学家争论的议题变成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竞争的焦点。

作为环境外交的最重要内容,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争论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并且还将长期持续下去。由于防止气候变暖的关键是减排CO2,也就是限制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增加自然碳汇或是采取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因此作为主要矛盾双方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参与国际谈判的实质是争取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逐异常激烈。目前的国际气候体制中,在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明确阐明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并在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中规定,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公约》附件一缔约方在2008-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里率先实现定量减排。迄今为止,上述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基本反映了各利益相关方的实际责任和义务。

解决气候变暖问题的全球气候政治极为复杂。国际谈判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国家利益与全球共识间的取舍和平衡,没有任何权威可以完全主导谈判进程,传统的强权和军事力量对解决全球气候问题无能为力。由于全球气候保护需要各国的共同参与和多边合作,一方面,缺少排放大国参与的任何协议的效果都将被大大削弱,另一方面,反对联盟往往在谈判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甚至对谈判进程起决定作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全球气候谈判过程中形成了以经济和地缘为主要特征的利益集团,并受经济利益和升温影响程度驱使而不断分化组合。

包括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在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所反映的声音是:人类应该立即采取行动,把气候变暖控制在较低的升温幅度内(如2℃)。这些报告显示了在新的研究基础和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各利益相关方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诉求,并且牢牢掌控着主流话语权(IPCC,2007d;Stern,2006,2008;Blair,2008;Mckinsey & Company,2007,2009)。以2006年和2008年发表的斯特恩报告为例,该报告强调“气候变化产生非常严重的全球风险,急需做出全球反应”,并且“尽早采取有力行动的收益大于成本”;报告尽管认识到困难,但仍试图说服国际社会接受全球升温不超过2℃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后续一系列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基础。该报告不仅代表着英国政府的观点,而且还代表着整个欧盟的观点,同时也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各集团中较为激进的观点。

当前,围绕后京都国际气候体制的谈判已进入关键时期。在2007年底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厘路线图”中,把解决减缓、适应气候变化、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等四方面内容同时列入谈判的议程,并且希望把发展中国家在国内采取的适当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与发达国家能够提供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联系起来。这是在《京都议定书》基础上向前走出的重要一步,当然,能否兑现还有待谈判的进一步发展。尽管受全球金融危机及各国政治议程(尤其是美国的能源和气候变化立法进程)的影响,2009年底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能否达成新的协议还是未知数,但无论如何,最终确定全球长期升温幅度或温室气体稳定浓度以及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都将是一个政治决定和各方妥协的结果,并将对今后的气候保护、经济增长,甚至国际战略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即将成为世界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所面临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措施,这已在中国近年来率先开展的节能减排行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但同时,作为需要较快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设定减缓气候变化目标及采取具体行动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等现实条件,稳步开展减缓和适应行动,并在自身努力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帮助下,走上气候保护、经济增长及其他相关政策目标共赢的发展轨道。

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机遇与挑战

由于全球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涉及的广泛社会经济问题,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系统的解决方案。人类在经过近20年的探索后发现,要想真正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也就是要实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全球资产(包括产业、技术、资金、资源等)配置与转移方式全面向低碳转型。从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容量这一全球公共物品的性质来说,需要依靠建立国际气候体制来解决市场失灵和保护气候系统,并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人类为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必须付出经济代价,但其成本相对高昂,即使是发达国家都难以承受,为此《京都议定书》设计了“三个灵活机制”(联合履行、排放贸易和清洁发展机制),为降低附件一缔约方温室气体减排成本做出了有益的尝试。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前行,寻找更加普适的符合各利益相关方责任的公平有效配置资源的机制。低碳发展道路正是一条综合的解决路径,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和构建低碳社会,实现资源、技术、资金等要素的重新整合,为人类社会通过合作方式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新的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逐渐取得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要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在公平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体制下,改善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并且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中的碳含量,减少能源使用中的碳排放;通过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发展CCS技术来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同时建立新的合理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使发展中国家不至于因处在成长中的不成熟经济阶段和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产业链低端而增加低碳转型的成本;并且还需要改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促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方式转型。

英国作为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希望采取低碳模式来解决气候变暖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能源安全,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利用其自身能源基础设施更新的机遇和低碳技术领域的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和活力,占领未来的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赢得国际政治主动权并增强其国际影响力。尽管减少碳排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目标,但毫无疑问,提高经济竞争力和获取政治优势是其主要驱动因素。欧盟其他国家以及日本等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也基于各自在能源、环境、产业、政治等方面的优势及其全球战略,不断在“低碳经济”的各个领域取得进展,通过多种模式引领全球低碳发展的潮流(参见第三章)。

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是转变能源战略和能源利用方式。美国在奥巴马总统上台后的动向值得特别关注,在奥巴马刚刚宣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能源相关产业占据核心地位,同时在他公布的能源政策中,提出了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替代能源、投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改变过度依赖石油进口状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一揽子综合能源改革和转型措施,这不仅沿袭了美国过去关注清洁能源技术的一贯做法,更重要的是把能源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振兴结合起来,这可能意味着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新机制的产生。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向低碳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追求的目标也有所差异。发达国家因为率先承诺量化减排,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首先是减少碳排放;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的成长期,其目标首先是发展,而且还要提高人均能源的消费水平,在当前阶段难以将气候变化政策主流化,只能通过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碳生产率(单位CO2排放的GDP产出)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逐步脱钩。同时需要注意,发展低碳经济

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还有很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和障碍。

在国际层面,发展低碳经济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成本和市场问题。目前我们还难以估算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它远非只计算采用低碳技术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那么简单;而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的创建也需要时间,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现在还难以估计世界经济何时能够真正恢复,因而会降低对低碳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影响市场创建的进程。尽管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可以给经济复苏带来机会(斯蒂格利茨,2009;王颖春,2008),但仍然需要时间和具体行动;而美国、中国、印度等国以何种方式加入低碳市场的创建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目前情况尚不明朗。二是建立公平的国际气候体制及制定中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及其结果,尤其取决于能否产生有全球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分摊方案及其配套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参见第六章)。三是到目前为止,虽然一些欧盟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脱钩,但发展低碳经济还没有获得普适性的成功经验,而已有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和障碍也是明显的,具体体现在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结构、经济成本、不完全市场、技术推广体系、制度安排、配套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从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历史演化规律看,这些国家一般都需要先后经历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的三个倒U型曲线,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碳排放高峰所对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说明了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单一的、精确的演变规律。从那些跨越了碳排放高峰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看,碳排放强度高峰和人均碳排放量高峰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在24~91年之间,平均为55年左右(参见第二章)。这说明在没有强制减排措施和外部支持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碳排放的拐点。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长远看,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致性;我们存在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使我国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甚至扮演领先者的角色,并尽早到达碳排放和能源消费的拐点,这从近几年我国开展节能减排的实践以及情景分析的研究中已初步证实(参见第五章);同时一些省份和城市也表现出利用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增长模式、寻找新的增长点的积极性,并且已经开展了一些相关的试点工作(参见第七章)。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发展道路需要相当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相关技术,这将有可能延缓我们的现代化进程。

从近中期看,中国受到发展阶段的制约,实现低碳转型面临快速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分工的低端定位、巨大的就业压力、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与此同时,作为率先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正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存在利用各种国内外有利条件和要素组合优势较快实现跨越重化工业阶段的历史机会。在常规情况下,未来20年全球化石能源供应相对充足(IEA,2008;EIA,2008),而目前相对较低的能源价格也许是廉价石油时代结束前中国加速工业化的最后时机。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中国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在内的发展方式转型,我们也同样面临不可持续的发展风险。例如,出口产品被征内涵碳排放的边境调节税或面临其他与气候相关的贸易壁垒。因此,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机遇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的低碳发展路径。

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发展战略

战略取向

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应该有一幅具备清晰的阶段目标和优先行动的发展路线图(参见第四章)。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我们需要沿着这个方向继续探索下去,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采取更加稳健的策略。鉴于国家利益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并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走低碳之路的重要载体,纳入可持续工业化和可持续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

(2)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目标整合到各项规划和政策中去。近中期应该把提高能效和碳生产率作为核心,不断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努力减少CO2排放的增长率,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通过综合措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碳汇,降低面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和损失。

(3)权衡经济发展与气候保护、近期和远期目标,处理好利用战略机遇期实现重化工业阶段的跨越与低碳转型的关系,同时充分考虑碳减排、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减排成本。一方面,充分利用目前国内外相对较好的资源能源条件加速完成重化工业化的主要任务;另一方面,利用低碳商机,提高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最大限度地以低成本的清洁增长方式和现实的低碳技术实现阶段跨越,减少潜在的碳排放锁定效应的影响。

(4)加强部门、地区间的合作,吸引各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共同促进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全球资产配置方式的转变。

(5)积极参与国际气候体制谈判和低碳规则制定,为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近中期,通过选取合适的指标(如能源消耗强度或碳排放强度),承诺符合国情和实际能力的适当的自愿减缓行动,为防止气候变暖做出新的贡献,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要求发达国家继续率先大幅度减排温室气体,并建立“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战略目标

综合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姜克隽,2007;何建坤,2008),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 CO2排放降低50%左右。如果中国采取较为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CCS)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下,则中国的碳排放可争取在2030~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期。

战略重点

走低碳发展道路,必须结合国内优先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各个行业部门的自身特点,把握关键的低碳重点领域,以尽可能低的经济成本和碳排放,获取最大的共同利益,逐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需要重点关注的优先领域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结合当前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措施,针对工业生产和终端用能效率整体水平较低的局面,以及不断发展的交通和建筑领域在未来大幅增长的能源需求,开展高耗能行业的能效对标管理,抓住其他重点用能单位和部门,淘汰落后产能并强化新建项目的能效监管。

(2)着眼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通过行政和经济激励手段促进技术创新,以低能耗、高能效和低碳排放的方式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固定资产投资中碳排放的技术“锁定效应”。

(3)基于化石燃料,特别是煤炭在当前和未来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基础地位,在中长期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优先部署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的多联产技术系统开发、示范和IGCC等先进发电技术的商业化,同时结合CCS技术,在煤炭清洁利用等相关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根据中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现状与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加快进口和利用优质油气资源,探索各具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在国家整体能源系统中的最优配置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逐步转变能源结构,改善能源服务,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必需的商品能源比例,促进能源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5)在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仅采用区域污染物的联合减排技术,而且深入研究由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活动等所产生的农田、草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通过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来减缓气候变化。

(6)加强气候变化的适应策略研究,制定相关的适应规划,区分敏感地区和优先适应的领域,提高农业抗灾和节水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设施能力,加强适应性管理,减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失。

战略措施

除上述重点外,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还应着力于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在低碳发展战略及其目标指导下,通过相关制度的安排、管理体制的完善、发展规划的制定、试点经验的积累,有序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构建低碳型的社会经济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参见第四章、第八章)。

(1)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宏观管理体制。

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和立法模式研究,同时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过程中,增加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条款,例如,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政主管机构权威不足、能力薄弱、协调机制不健全的现状,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灵活多样的部门协调机制,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并为今后政府机构调整和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主管机构的规格做好准备。

(2)建立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定有序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

走低碳发展道路,制度创新是关键保障因素。中国要更加切实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探索建立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气候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推动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针对当前许多地方,特别是一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同时鉴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多元化和模式的多样性,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性意见,进行宏观政策引导,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推动低碳经济有序健康地发展;优先制定国家层面的专项规划,再选择典型区域、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工作;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低碳市场,理顺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鼓励政策,结合整个税收体制改革,统筹考虑能源、环境与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

(3)加强合作,建立健全低碳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要素。政府应详细刻画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为技术创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不断促

进生产和消费各个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节能和提高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领域的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国还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不仅要通过新的与气候相关的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的能效与碳强度的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

鉴于广大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知识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应首先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并结合政策激励,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大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低碳意识,逐步达成关注低碳消费行为和模式的共识,进而采取联合行动,共同抵御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

摘要参考文献

邓梁春,王毅,吴昌华. 2007a. 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与应对措施:最新进展及中国的对策. 气候变化展望, (1): 1~12

邓梁春,王毅,吴昌华. 2007b. 权衡气候变化的政策目标:全球背景下的政策制定和企业行动. 气候变化展望,(2): 1~14

邓梁春,王毅,吴昌华. 2008a. 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取向. 气候变化展望,(1): 1~16

邓梁春,王毅,吴昌华. 2008b. 破解全球气候僵局:探讨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机制. 气候变化展望,(2): 1~18

丁仲礼. 2008. 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战略取向和亟待布局的研究课题. 2008年9月16日(内部报告)

何建坤. 2008.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 在“中丹气候变化论坛”上的大会发言. 北京. 2008年10月23日

姜克隽,等. 2007.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研究. 见:WWF中国SNAPP项目组. 气候变化国际制度:中国热点议题研究.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刘世锦,等. 2006. 传统与现代之间.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路甬祥. 2008. 以科技创新支撑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 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 i~vii

潘家华,等. 2008. 碳排放与发展权益. 世界环境,(4): 58~63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

气候组织. 2009. 中国低碳领导力:城市. 2009年1月22日

秦大河. 2008. 气候变化科学中的时空尺度和不确定性问题.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交叉专题研讨会——气候变化的科学与经济问题”上的大会发言. 北京. 2008年12月29日

斯蒂格利茨. 2009. 全球经济复苏的三个路径.

https://www.360docs.net/doc/d45558747.html,/pl/2009-01-13/082317033320.shtml

苏伟,吕学都,孙国顺. 2008. 未来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核心内容及前景展望----“巴厘路线图”解读.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4(1):57-60

王毅. 2001. 全球气候谈判纷争的原因及其展望. 环境保护,(1):44~47

王毅. 2008.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绿叶,(8): 46~52

王颖春. 2008. 中丹论坛强调:不能因金融危机推迟应对气候变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d45558747.html,/news/gjcj/200810/t1981142.htm [2008-10-30]

张坤民,等. 2008. 低碳经济论.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课题组. 2008.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 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文件汇编. 2008年11月12~14日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6. 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8.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政策回顾与展望. 北京:科学出版社

庄贵阳. 2007. 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 北京:气象出版社

Blair, Tony. 2008. Breaking the Climate Deadlock: A Global Deal for Our Low-Carbon Future. Report to Submitted to the G8 Hokkaido Toyako Summit. The Office of Tony Blair and the Climate Group. June 2008

EIA. 2008.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Washington, DC: EIA, USDOE

IEA. 2008. World Energy Outlook 2008. Paris: IEA

IPCC. 2007a.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PCC. 2007b.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http://www.ipcc.ch IPCC. 2007c. Climate Change 2007: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http://www.ipcc.ch

IPCC. 2007d. Climate Change 2007: Synthesis Report.

http://www.ipcc.ch/pdf/assessment-report/ar4/syr/ar4_syr.pdf

McKinsey & Company. 2007. A Cost Curve for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The McKinsey Quarterly. February 2007

McKinsey & Company. 2009. Pathway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Version 2 of the Global Greenhouse Gas Abatement Cost Curve. McKinsey & Company

Stern N. 2006.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The Stern Review.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tern N. 2008. Key Elements of a Global Deal on Climate Change.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April 30, 2008

目录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挑战和战略(代序)路甬祥前言与致谢

首字母缩略语

报告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第一部分:主题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第一章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影响与对策

一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

二 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 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与国家行动

四 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出路----低碳道路

第二章碳排放的历史考察与减排驱动力分析

一 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演变规律

二 不同演化阶段碳排放的驱动力分析

三 基本结论

第三章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 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二 低碳经济的历史背景

三 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趋势

四 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道路详解

五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第四章中国特色低碳道路的发展战略

一 全球低碳转型背景及其不确定性

二 中国实现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 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与措施

第五章中国的低碳发展情景和技术路线图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情景设计

四 行业发展情景

五 能源和排放情景

六 关键领域的低碳技术进展及发展路线图

第六章低碳道路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

一锁定效应与国际低碳技术转让的紧迫性

二国际低碳技术转让的概念框架

三国际低碳技术转让的重点领域

四《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机制及其障碍分析

五国际低碳技术转让新机制的探讨

第七章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战略

一探索低碳城市发展的经验

二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

三中国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

四发展低碳城市的战略重点

第八章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的对策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思考

二我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可采取的原则立场

三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二部分:技术报告――可持续发展能力与资源环境绩效评估

第九章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二 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第十章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1995-2006)

一 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

二 1995-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

三 1995-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系统分解变化趋势

第十一章中国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2000-2007)

一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方法----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

二 2000-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

三 2000-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四 2000-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五附表

农业发展报告

一、珠海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 作为改善民生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工程,珠海率先推进幸福村居建设三年来,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推动幸福村居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成熟发展;各级财政投入幸福村居建设累计超过10亿元,实现了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三年大变化目标,尤其六大创建工程之核心,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在大力推进珠海幸福村居建设进程中,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现代农业成长迅速。在传统农业支撑下,涉农二、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金湾三板农业、斗门逸丰生态园、十亿人社区电商、高栏绿手指份额农园,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崛起。斗门区实施一村一品、一品多村战略,创新建立园区、镇村、合作社和投资企业“四位一体”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发展实力,初步形成了灯一等村海鲈生产基地、耕管等村南美白对虾生产基地、莲江等村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东安等村花卉苗木产业基地及东滘村罗非鱼养殖基地、红星村铁皮石斛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休闲农业方兴未艾,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斗门区莲洲镇分别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莲洲镇十里莲江农业观光园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作为全国首批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珠海台创园建设日新月异,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园区内景观及服务设施逐渐完善,热带兰花(国家)研发中心首期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台创园二、三期建设进展加快,科技创新基地、28000平方米兰花温室大棚建设按计划顺利推进,预计2016年下半年完成建设并投产。台湾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生态观光旅游中心、珠海芊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绿海二期水产品加工等一批有实力、有市场、有技术的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此外,广东(珠海)现代种业发展中心成功落户珠海台创园,这将全面提高珠海现代种业发展水平,有力推动珠海建设世界先进、国内一流的高端种业基地发展。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建设幸福村居进程中,珠海借助外脑,高端谋划完成概念性总体规划,完成园区内土地平整回收、基础设施建设等前期工作。目前,园区已成为国家食品安全(横琴)创新工程的重要供应基地。同时,珠海市还新注册、引进一批园区企业和项目,总投资近100亿元。 伴随幸福村居创建的深入,珠海市休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新业态,特色农业休闲企业发展成规模、上档次,海岛旅游持续火爆,增长迅猛。其中涌现出一批业界佼佼者。作为珠海12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农庄,十亿人果蔬农庄接待国内外农业部门专家、游客超过4万人次。绿手指农园推行都市农业模式,为50多个社区、5000多名会员提供绿色安全农产品。生态养生农业示范企业,逸丰生态园以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带动解决村民就业岗位100多个。发挥水乡资源优势,利用纵横交错的河道开展皮划艇及自行车运动,乐诗农业迅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发展报告 第一章: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一、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分析 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将进一步成熟,规模化和精细化将是主要特色。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基础服务的不断成熟、LTE网络以及移动支付等创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中国电子商务正处于成熟化的关键阶段,预计未来3到5年内,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将维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平均增速达到35%以上,预计2015年达到27.5万亿元。 表1:2008-2015年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 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交易规模(万亿元) 3.15 3.7 4.8 6.5 9.5 14 20 27.5 增长速度(%)- 17.46 29.73 35.42 46.15 47.37 42.86 37.50 来源: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 2012年上半年电子商务市场细分行业结构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占比83.5%,较2011年略降3.1个百分点,其中,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占比最高,为55%,比2011年上升了15.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B2B交易规模占比28.5%,比2011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占比由2011年的11%上升至2012年(上)的14.3%,交易规模为5119亿元,同比增长46.6%,如图1所示。 图1: 2012年(上)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细分行业构成 来源:艾瑞咨询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研数据分析可知,2012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市场格局中,B2B占比较2012年第一季度略降1.3个百分点,网购占比上升到14.3%,在线旅行预订较 稳定,为2.2%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以及北京、上海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在企业区域的分布上,排在前十 的省份(含直辖市)分别为: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四川省、福建 省、湖北省、山东省、河北省。 图2: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区域分布 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二、中国电子商务网购的市场规模分析 据相关的调查与统计分析分析,截止2012年6月中国网购人数就超过2.14亿,根据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分析,2012年中国网购人数预计可达到2.8亿。 根据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个人网上购物销售额达到2483.5亿元,约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1.98%。2010年全国网购交易规模达到4992亿元,同比增长 75.5%;2011年全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达到7735.6亿元,同比增长67.78%左右;2012年上 半年全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已经达到5119亿元,统计调查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以B2C和 C2C为主的电子商务发展很快,进入超常规的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预测, 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具体如图3所示。 表3:2006-2015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 年份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e 2013e 2014e 2015e 交易规模(亿元)263 560 1280 2635 4610 7735 11500 15000 20000 25000 占社会消费品(%)0.3 0.6 1.1 2.0 2.9 4.3 5.2 6.4 7.5 8.5 增长速度(%)- 112.8 128.6 106.5 75.50 67.78 48.67 30.43 33.33 25.00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doc

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_调查研究 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劝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 究要点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 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 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 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 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 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 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中国 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

中科院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版) 共5篇14个专题

中科院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版) 共5篇14个专 题 2017年7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17)并举行“全面深化中国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高层论坛。 当前农村全面转型面临八大挑战 一、高成本严重损害农业竞争力。2005-2015年,中国三种粮食每亩总成本平均每年上涨9.7%,其中人工成本年均上涨11.0%,土地成本年均上涨13.5%,均远高于同期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4.4%)和谷物生产者价格指数年均上涨率(4.8%)。高生产成本推高了粮食价格、降低了农业经营收益,损害了农业竞争力。 二、农业机械化亟待转型升级。自2011年以来,大中型农机具数量和机械作业费增速“双回落”,而且近年来小型拖拉机的绝对数量连续减少。这意味着,中国大中型农机具数量正在趋于饱和,农机作业市场竞争日益充分,农业机械化面临转型压力。 三、“谁来种地”难题尚未破解。占农民工总量49.7%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没有参加过农业生产且早已习惯城镇生活,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再加上务农收

益较低和耕地细碎化,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抛荒,在河南南部、湖南西部的山区耕地抛荒比例接近1/4。 四、农业规模经营面临巨大挑战。2015年底,经营耕地10亩以下的农户数量仍然多达2.1亿户,占全部农户的79.6%。2016年全国土地流转面积为4.71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比重为35.1%,仅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远低于2012~2014年4个百分点以上的年均增速,一些农民想出租土地却没人承接。 五、农民增收的压力不断增加。由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且农业经营效益进入下行通道,农民增收的务农、务工这两大传统动力有所减弱,加上财产性收入短期难以有明显增加(2016年仅占2.2%),依靠转移净收入来支撑农民收入增长也不太现实,农民增收难度日益加大。 六、农村资源资产浪费严重。当前农村居民点空闲和闲置用地面积约多达3000万亩。2000年-2011年,在全国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的情况下,农村居民点用地反而增加了3045万亩。而且,每年因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新增农村闲置住房5.94亿平方米、折合市场价值约4000亿元。 七、农村生态环境亟待改善。不科学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比如化肥、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再加上全国每年38亿吨的畜禽粪污产生量,导致中国的农业面源污染十分严重。而且,近年来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八、乡村治理模式仍需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要求创新乡村治理机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与“村两委”的关系亟待理顺。乡村治理机制如何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社区化的值得注意。 新时期,加快农村全面转型 必须全面激活要素、市场和主体,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和新动能。然而,受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加快农村全面转型、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一些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障碍。具体来看,在思想认识方面: 一是担心农民离农退地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误解,三是误将土地流转等同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是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认识有待深化,五是对工商资本下乡的认识存在偏颇。在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各项改革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蓝皮书 英文版 第七章

191B.-l. Liu et al. (eds.), Contemporary Logistics in China: Transformation and Revitalization , Current Chinese Economic Report Series, DOI 10.1007/978-3-642-33567-9_7, ?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13 T he year of 2011 had wrought much complexity to China’s economic situation. On the one hand, China accelerated its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nd promote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leading to a rapid and steady development of its national economy. On the other hand, by posi-tively implementing the A djustment and Revitalization Plan for Logistics Industry issued in 2009 by the State Council and promulgating a number of policy docu-ments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restructuring as well as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irculation system,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created a favorable macro envi-ronment for a holistic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its logistics industry. This chapter provides a summary of the discussions in the preceding chapters, and offers some conclusions and an outlook for th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n China. 7.1 D 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China’s Logistics I n term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2010, the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rapidly recovered from the aftermath of the global ? n ancial crisis and the domestic logistics demand rose steadily as well. Since China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input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 has seen some tangible results and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has taken shape. However, due to in ? a tion the cost of various production factors also hiked percepti-bly, posing a mounting cost pressure o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L . W ang (*) L ogistics Research Center ,N ankai University ,N o.94 Weijin Rd. , N ankai District T ianjin 300071 ,P .R. China e -mail: wlnk3006@https://www.360docs.net/doc/d45558747.html, C hapter 7 C onclusions and Outlook L ing W ang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这份年度报告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为主题,集中讨论在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战略设计;对于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和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缓解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完成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

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现状调研报告 通过调研,同学们加深了对农民和农村的认识,他们在思考,农业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却还在承受着最大的辛苦和劳累,同学们也希望能再有机会与农民的充分交流,了解了农民的疾苦,切实地了解、反映“三农问题”,为问题的解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此次调研,对于村落和被调查人完全采取了随机取样调查,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调研团虽然结束了在xx的调研活动,但为了保证调研的可比性和普遍性,调研团的成员又决定加印问卷返回各自的家乡,展开追加调研,为此次调研能真实地反映问题增加素材和数据。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xx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农村留守老人有近XX 万,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子女闯天下,老人守“空巢”。生活孤独,缺乏照顾,却时刻挂念儿女,这就是农村留守老人的缩影啊。然而,在外务工的子女普遍地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源源不断的物质供给,忽略了对父母精神上的嘘寒问暖。留下的是踽踽独行的老人每日不断地守望家门,盼星星盼月亮,盼着自己孩子早日回来。这让我想起之前我们走访的那些老人,每一个都是蹒跚而行,有的由于年老身体不适还要照看自己的孙子。儿女离开,孙子尚小,为了整个家,

不得不自给自足。一辈子就这么辛劳度过,没有享受过一天的福,这真是做儿女的悲哀! 如今,留守老人问题还未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无论如何,他们是为我们的成长付出辛劳的功臣。先在他们已是日薄西山,他们缺乏社会的关爱,承受骨肉两地分离的痛苦。在物质文明逐步走向发达的今天,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社会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我们应该理智看到留守老人是社会群体中的弱势者:他们年老力衰,他们动作迟缓,他们招人嫌弃,他们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他们是生活上的低层次者。正是由于这些的特殊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依靠自己安度晚年。因此,这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更需要家庭子女的理解与关心。总而言之,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们,挣钱只是一个生存目的,老人则是自己的至上亲人。当有一天老人已不在人世,那时候想着尽孝早己为时已晚!所以,留守老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关心与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也需要子女常回家看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快乐地安度晚年。在中央政策的扶持下,很多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以保护,农民基本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但农民普遍抱怨种子、农药、化肥、管理等导致种植成本居高不下,中央惠农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同时靠天吃饭、种粮不赚钱等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走访中,他们还注意到,一个村子的领导的水平就直接决定了整个村子的发展状况,”三农”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一批眼界开阔,踏实为民的村干部。见到了农村医疗资源的缺乏、农民生活的困苦、农民居住环境的差乱,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 首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增加农民的收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中外的历史经验都表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将农村劳

可持续发展报告第一章综述

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 第一章综述 第一节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就全球而言,中国同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15届理事会通过的《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即:“可持续的发展,系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理事会认为,要达到可持续的发展,涉及国内合作和跨越国界的合作。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走向国家和国际的公平,包括按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发展计划的轻重缓急及发展目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此外,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从而导致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持续经济增长与发展,这对于环境的良好管理也是具有很大的重要性的。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再者,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联合国文件UNEP/,AnnexⅡ,1989) 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和贫穷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中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展。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是我们办一切事情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因此,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要开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代替传统的落后的发展模式,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在现阶段,要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报告提出,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成绩显著,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需要深入关注。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XX 学前教育持续快速发展,五年即超《规划纲要》2020目标5% XX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规划纲要》、“国十条”与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 报告显示,“入园难”是“十二五”之初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XX年幼儿在园人数只有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到XX年幼儿在园人数猛增到万人,五年增加了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只用五年时间即超过《规划纲要》2020目标任务5%。 全国幼儿园数量由XX年全国仅有幼儿园万所,到XX年增至万所,增幅达%。城区增加了15474所,占%;镇区增加了22883所,占%;乡村增加了18576所,占%。其中,教育部门办普惠性幼儿园城区增加了2953所,占%;镇区增加了8675所,占%;乡村增加了14813所,占%,近九成普惠性幼儿园投放在了乡镇及以下。 全国幼儿园教师队伍不断壮大,专任教师数量由XX年

的万人增加到XX年的万人,新增万人;在新增专任教师中,城区占%,镇区占%,乡村占%。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农村义务教育不断享受改革发展红利 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均在农村。五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各项政策不断向农村倾斜,农村义务教育事业迎来利好局面。 主要表现在:农村义务教育呈“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县城大规模学校”基本格局;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数量增加且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率较高,留守数量下降;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幅提升,生师比不断下降,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改善;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深入推进,受益学生达3300多万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有序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大幅提升;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不断提高。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超过中上收入国家 报告称,近年来,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持续增长,由XX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超过了85%的基本普及标准;远超中上收入国家%的水平,普通高中生均教育资源状况不断改进,贫困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农村学生上大学机会显著增加。此外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教育

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物流报告 摩根·斯坦利亚太投资研究组 2001年10月25日 产业概览 ·物流是古老的然而在所有的商业活动中又是关键的 我们可能,中国每年的物流费用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第三方物流(3PL)仅占物流市场的2%。 ·外包物流是中国进展的趋势 在中国,大多数的物流服务是企业自营的。由于加入WTO和国企的股份制改造,效益与成本操纵的驱动会促使物流转向外包给3PL服务提供商。 ·物流由单一功能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的物流业从单一环节的服务(诸如仓储或点到点的运输),向一体化服务进展。 ·中国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进展迅速的产业物流治理的实质是采纳系统的方法,降低物流总成本,并满足客户需要。一站式服务(one-stop service)的提供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ROE),我们预期以后10年内这类服务的收入将有20%的增长幅度。

·先发优势 我们认为,在市场上定位早的企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确立自己的用户和规模。在中国,时刻是构建一个有竞争力的全国性物流运行网络的重要条件之一。投资者应当关注其中的先行者,利用先发优势。 ·服务的提供商正力求提供更加一体化的服务 本报告所列举的运输和物流公司,大多数正处于向具有更高投资回报的第三方物流(3PL)进展的初级时期。我们将重点介绍新加坡的胜科(Sembcorp)物流在华的第三方物流子公司。 目录 摘要:发觉先行者 什么缘故要关注物流? 物流的演变—从 1PL到5PL 中国物流业的进展 在途运营和在仓储中的物资与信息流 第三方物流市场在中国崭露头角 市场有多大? 以后何在?

现有的参与者 上市公司及其兼并和收购的潜在可能性 公司档案--中国东方航空公司 中国国家航空公司 中国邮政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EAS国际运输有限公司 和记港口公司 胜科物流 中外运 附录--案例研究1:自营或业务外包?--中国公司的矛盾案例研究2:在华的外国第三方物流公司 案例研究3:美国与欧洲物流业的经验 发觉先行者 摘要 供应链治理包含了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从产地到消费地的物资、服务及信息的流淌和储存所进行的打算、运行和操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的说课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教材分析,二、学情分析,三、教法设计,四、学法指导,五、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包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部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三框题。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已是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注重的热点。学生通过前面学习,已经了解了我国的人口、环境的相关知识,理解了我国社会面临严峻的人口和环境形势。在此基础上,本框题将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资源的现状及特点,能准确理解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科学发展观,协助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并付诸行动。为下一框《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框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其严峻性;通过对具体材料的分析,理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理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水平目标:让学生参与活动,协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用实际行动保护水平目标环境、关爱自然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资源,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保护环境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这不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也将构成威胁。所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要求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他们对我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理解不足,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不深刻,在生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三、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观演示法: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

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金地毯中国物流行业研究报告 一、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物流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指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包装、、、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评价物流体系有五个主要因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2009年2月25日,物流行业成为国务院常委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第十个产业。 物流行业是指物流资源的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 产业,物流资源有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其中运输又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这些资源产业化就形成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这些资源分散在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农业、流通业等。把产业化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物流服务业。这是一种复合型产业,也可以叫聚合型产业,因为所有产业的

物流资源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通过优化整合,可以起到1+1>2的功效。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速17%。但物流效率不高,物流总费用占GDP比例17.8%,两倍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当下,国内物流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竞争主体资方背景呈现四足鼎立的格局,这四类企业各有特点和市场定位,其规模、服务内容及关注的行业存在较大差别。 中国物流市场产业集中度低,物流市场具有“多、小、少、弱、散、慢、乱”等特征。截至2011年11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估的A级物流企业共1506家,但代表我国物流业发展最高水平的5A 级物流企业仅98家。物流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都很小,入行门槛低。未来随着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物流业整体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多数企业只能提供传统的基础物流业务,竞争更多地体现为低端物流服务的价格竞争。长远来看,随着国家利好政策的连续出台、制造与商贸企业物流外包程度的不断扩大、物流企业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物流行业将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金地毯研究团队认为,在系统工程思想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强化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是现代物流的最本质特征。预计“十二五”期间物流行业整体增速可以达到20%以上,但基础物流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公司可持续发展,是指公司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又要保持公司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 长和能力的提高。所以为保证我公司未来的良好持续发展,应该从公司内部入手,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逐步对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经营模式、公司文化、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建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能够建立合理、完善的发展战略,以下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报告: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司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如何使公司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公司的重视。而这就是各公司所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持续性发展问题。就理论而言,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它的基本理论是强调信息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公司内部管理、市场管理以及各方面人员相互之间的沟通,要求建立网络式、多元化的发展计划,要有前瞻性。 二、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建立全面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计划,首先要分析公司某些要素的增长与公司发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公司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公司整体上转化资源、增加价值的能力的提高,这种能力的提高,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实际中较为常见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是按照“调整”的方式实现的。在调整过程中,公司的资源、工艺、组织

结构等因素的变化,都是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公司的未来利益最大化为指导的。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应是“渐进式”的改革战略,而且这种“渐进式”的战略在目前公司中有其现实的接受性、操作性。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应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并涉及到公司的方方面面,下面就对这几个方面进行简述: (一)创新与文化 创新是公司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基本驱动力。在管理、市场、组织上的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和成果标志。技术创新是公司的核心任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保障和服务。创新是不断否定现有事物的前进脚步,而文化则是对过去和现有的积淀和固化。正确处理好创新与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处理好继承和发扬、传统与新生、守持与变革的关系,防止邯郸学步或新陈代谢掌握不当,出现组织混乱和机能失调现象,甚至引发一些危机,威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在公司哲学和宗旨上、处理内外事情重要性和优先性的取舍原则上、员工的基本准则、作风,基本管理制度以及环境、风貌等建设中,点点滴滴中提炼、催化、巩固有利组织的公司文化,是公司培育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管理与治理 在产品过剩、资本过剩的时代,对大多数公司来说,制约公司发展主要因素已经不是资金和生产能力,而是公司的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是公司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对公司的贡献大小。为了增强公司的灵活性和应变性,公司将不再贪大求全,应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公司的组织结构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是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式更加扁平化,另一方面公司部门要根据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增减。

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Report 2009 ---- China’s Approach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科学出版社 北京,2009年3月

中国科学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总策划:曹效业潘教峰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名誉组长:牛文元 组长:王毅 副组长:刘毅李喜先 成员:胡非蔡晨杨多贵陈劭锋陈锐 《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研究组 主题报告首席科学家王毅 研究起草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克王海芹邓梁春付允邢璐曲建升 朱松丽庄幸刘扬刘虹刘强刘怡君 汝醒君苏利阳邹骥邹秀萍汪云林张志强 陈劭锋周元春周宏春 胡秀莲姜克隽傅莎 曾静静 技术报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 研究起草组成员陈劭锋刘扬邹秀萍王海燕苏利阳 汝醒君张云芳郑爱丽 本报告得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资助,特此致谢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 报 告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最重大环境与发展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围绕防止气候变暖的国际谈判及其行动不仅关系人类的生存环境,而且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尽管全球气候保护的进程将取决于人类在科学认知、政治意愿、经济利益和社会接受程度上的共识和采取的措施,但探索低碳发展之路却无疑是未来人类发展的重要选择。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及其延伸的政治、经济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大量实测资料,近百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74℃,并且升温速率不断加快,同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在不断上升(IPCC,2007a)。这一系列变化将对全球气候系统及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同样给中国的气候、环境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的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近100年的地表平均温度明显增加;降水量变化趋势虽不显著,但年代际波动和区域差异大;近50年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也出现了明显变化(《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2007)。 IPCC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IPCC,2007a),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近50年全球的大部分增暖,非常可能(90%以上)是人类活动的结果,特别是源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导致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到21世纪末,全球气候系统还将继续变暖,其升温幅度将取决于人类现在所采取的行动。IPCC第四次评估第三工作组报告认为(IPCC,2007c),人类采取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能的,通过部署各行业关键减缓技术、采取政策和行政干预、改变发展道路等能够对减缓气候变化做出重大贡献。IPCC的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政治决策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气候变化科学尽管在过去20多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其属于复杂的综合科学领域,所以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应对。一方面,由于涉及众多学科以及研究尚显不足,驾驭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在自然科学研究基础方面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气候变化的发生与发展机理、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区域特征、碳捕获和封存(CCS)的可行性等(参见第一章)。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科学及各种社会力量的介入,气候变化已经跨越了自然科学问题,演变成为发展问题和政治问题,并且其“政治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在某种意义上,各国也都在以保护全球气候的名义为其国家或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权益寻找对各自有利的证据、指标及相应的制度安排。许多观点也是在自然科学认识的基 ?报告摘要由王毅执笔,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报告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3月出版。进一步信息请浏览“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网https://www.360docs.net/doc/d45558747.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