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着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着,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着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

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一)一般的活用

这里所讲的一般活用是指某一类词活用为另一类词之后,它与所涉及的其他成分所构成的语法关系不必加上一种特殊的意念来理解。具体有:

1.名词活用为动词

所谓的名词用如动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出现频率很高。随便一篇古文就会有多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同一个字在同一篇文章中就有多次表示动词意义。如“王”在《史记·项羽本记》中就有“欲王关中”、“秦地可尽王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等处。

2.代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隋书·杨伯丑传》)

句中代词“汝”字前有副词“皆”修饰,后带宾语“之”,因此句中的代词“汝”字活用为动词,意为一概用“汝”叫他们。

3.方位词活用为动词

在古汉语中有很多像东、西、南、北、上、下、左、右等等这样的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但是,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经常因为错解词义而误作活用。许多人由于对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准确,误解其原属词类,而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拿“前”字为例,“前”:《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时候被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这是不对的。因为“前”金文作肯字,从止从舟,像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说文·止部》中说:“不行而进谓之前。”许慎虽然误将足趾的“止”解为“停止”、“不行”之义,但也指出了“前”的基本意义为“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的非常明确。“前,进也。”因此,“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躯之不往,引之不前。”因此说,既然“前进”为“前”的本义,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②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在古汉语中也很常见。例如:

四人者年老矣。……然上高.此四人。(《史记·留侯世家》)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史记·项羽本纪》)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

5.数词活用为动词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

..其德。(《诗经·卫风·氓》)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以上都是各类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而不用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在王力的《古代汉语》中属词类活用的还有两类,一类是名词作状语,另一类是动词作状语。这两种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

6.名词、动词作状语

我们都知道,状语是由形容词和副词来充当的。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有一部分名词出现在动词(谓语)前面,但它在意义上又不是主语,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名词大都活用作状语。例如:

其後秦稍蚕.食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同样,动词也可以活用后在动词前作状语。它还可以以“而”或“以”字和动词谓语连接,或以用动宾词组作状语的形式活用。例如:

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子路拱而立。(《论语·微子》)

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战国策·赵策四》)

㈡特殊的活用

所谓的特殊活用是与前面一般活用相对而言的。特殊活用是指某一类词活用为另一类词之后,它与其涉及的其他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必须加上一种特殊的意念来理解。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③

例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左传·僖公三十年》)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在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常常有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当它们带上宾语时,便是以使动用法在句子中出现。上面几个都是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的例子。在古代汉语中,有很少一部分及物动词也可用如使动,例如: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被用如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战国策·赵策四》)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孟子·告子下》)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论语·子路》)

另外还有“生死而肉骨”中“肉”这样的名词的使动意,但这种现象十分少见。

2.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与使动用法一样,也是在原有的语法关系上加上一种特殊意念。使动是“使……怎么样”,而意动则是主观上“认为……怎么样”。在古代汉语中,意动用法主要是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

(1)形容词意动用法

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它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这种主观上的认为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特殊的意念”。这种活用方法在古汉语中运用的很多,例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

其中“甘”就是以其食为甘,“美”就是以其服为美。形容词用如意动,它后面的成分就是它的宾语。而从意义上看,“以……为……”就是所指的特殊的意念。

(2)名词意动用法

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上面把词类活用分析为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主要是从意念上来着眼的。因为这两种不同的用法,单纯从语法形式上看,它们的动宾关系,与其他一般的动宾关系没有什么不同。但是,这些用法之所以有特殊的地方,是从这些被活用的词的“功能意义”着眼的。因此,在形式上,这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与其他的动宾关系是一样的,而在意义上,主要靠功能义或各个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区分。所以有人认为从词类活用所构成的语法格式来说,不应该称为“使动式”、“意动式”,把称说和理解的着眼点放在动词上,而要放在宾语上面。只有这样才能把词类活用现象所构成的动宾关系的本质特征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建议称为“……宾式”,而不是“……动式”。

对于这种特殊的词类活用现象所形成的动宾关系,在李新魁的《汉语文言语法》中概括为十二种格式,分别为:1、使宾式;2、用宾式;3、属宾式;4、为宾式;5、供宾式;6、置宾式;7、受宾式;8、较宾式;9、视宾式;10、待宾式;11、感宾式;12、涉宾式。这种划分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概括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后所形成的多种动宾关系,表现了这些关系的共同规律。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古代汉语词量远不如现代汉语丰富,所以导致古代汉语对词类运用的灵活性很强。而由这种灵活性导致的动宾关系也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上面这种划分的普遍性及实践性都不是很强。我们在阅读和翻译闻言着作的时候还是要在语法形式的基础上加以上下文意的分析,才不至于理解的错误。

三、如何判断词类活用现象

那么,如何判断是不是词类活用是什么样的词,怎样活用的

首先,要判断是词的兼类还是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是有区别的。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词的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如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举了《庄子德充符篇》“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惟止能止众止”为例,并说:“‘止’字四用……是一‘止’字而兼三类”。④《庄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人在流水水面照自己,却在静水水面照自己。只有静止的对东西能够使各种静止事物静止。其中,“止水”的“止”是形容词用法;“惟止”“众止”中两个“止”字是指静止的事物,用作名词;“能止”的“止”是使之静止大的意思,是动词的使动用法。而“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经常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在词义上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这种现象又叫一词多类。以《汉书·韩信传》中“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为例,“解衣”、“推食”中的“衣”和“食”是衣服、食品之义,为名词,作宾语。而“衣我”、“食我”的“衣”和“食”是穿着、吃食之义,是动词。古音中“衣”、“食”作名词用时,如字读,即不变音,不改声调。而“衣我”、“食我”的“衣”和“食”便都破读为去声。又如古书中的“书”字,可作动词,当“书写”讲,又可作名词,表书籍、文件、书信之意。又如“明”可作名词,表光明或目力之意;可作形容词,表英明的、圣明的;还可作动词,表明白意等等,这些都属于词的兼类,是须与词的活用相区别的语言现象。总的来说,词类活用是词的临时性的换类功能,而词的兼类是词的经常性的兼类作用,这是二者的主要区别。⑤

其次,要看某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用为别一类的词,要从两方面来观察,一是需要结合上下文句子的意思来研究、考虑;一是要注意它的语法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要看它在句子中的语法地位。例如要看名词、形容词是否活用为动词,就要看它是否做句子的谓语。还要看它与其他的词结合构成什么样的语法关系,即它的前后有哪一些词类的词跟它结合。在具体分析词类活用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首先,看它带不带宾语。例如:

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其次,看它有没有带状语或补语这些辅助成分。例如: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蒲松龄《狼》)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第三,同一个名词重叠,其中一个必定是活用为动词。例如: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此。

《史记·淮阴侯列传》

另外,有助词“所”字之后的名词或形容词,一般都活用为动词。例如: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左传·曹刿论战》)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没有其他的词作谓语成分,只有名词作谓语,这个名词就是活用为动词。例如:许子冠.乎(《孟子·滕文公上》)

连词“而”所连接的名词,常常是作动词用。例如: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

..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四、词类活用的意义

每一种语法现象都有其存在的意义,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也同样。词的活用现象首先是由语言自身的发展因素决定的。古代汉语的词量比较少,没有现代汉语丰富。因此当人们想要表达某种意思时就要活用已有词。词的活用主要表现在实词里。实词活用以先秦为最盛,开始时多半是随意的,后来人们常模仿古人的用法。这也正是古汉语实词活用范围比现代汉语大的原因。

与此同时,实词活用往往也是表达修辞的需要。例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还有李清照“草绿阶前”的“绿”字等等,就都是出于修辞上的需要。它将形容词活用成动词,不仅保留了描绘、渲染出客观事物的色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的形容词性质状态的意味,而且化静态为动态,更易唤起人们具体形象景色明艳的联想,使读者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⑥另外,由于这种用法用的多、用的广,它对字音和字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些字的读音和形体为了区分使动词和一般动词,发生了分化。例如“食狗,狗死”(《吕氏春秋》)中的“食”是使动词,它的读音本来与作一般动词用的“食”是一样的,后代为了区别它的语法作用,将它读为sì,与原来读为shí不同,在字形上也将它写成饲,以与食相区别,这个“饲”就食“使之食”的意思,它成了食的后起分化字。这种使动用法引起字形的分化还有很多。又如:

来——徕使之来为徕,读为lài《新华字典》合并这两个字的读音为lái,但字形没有归并,来、徕仍有分别。

至——致使之至为致。

受——授使之受为授。

买——卖使之买为卖。

广——扩使之广为扩。

散——撒使之散为撒。

见——现使之见为现。

昭——照使之昭为照。

解——懈使之解为懈。

阴——荫使之阴为荫。⑦

结语

词类活用现象在古代汉语中是一种非常常见而同时在现代汉语中又不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因此,深入研究和分析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对于我们阅读、理解经典古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对于词类活用这种语法现象,我们现在研究的角度,分类的方法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议,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因此,我们在以后的研究和撷取例证中都要更加慎重。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2009-04-29 21:52:36) 标签:古代汉语教育分类:文言文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简说 汉语的词类,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础,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一些小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属于实词。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比较固定,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不带宾语,经常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作谓语,形容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作定语,这些情况古今是相同的。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语法功能。例如《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风”本是名词,在这句话中,它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有吹风、乘凉的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由名词而临时充当动词,作谓语,并带上了宾语“相如”。又如《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句中的“坚”和“锐”原是形容词,这里临时充当名词,作宾语。这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临时改变词性和用法的现象叫做词类的活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后代仿古作品中也不鲜见。现代汉语虽也有这样的现象,如“铁了心”的“铁”,名词活用作动词,“今天你‘布袋’了吗?”(《扬子晚报》2003年9月15日B12版)中的“布袋”,但总起来说比较少。 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现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也很常见。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系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系结构来表示。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的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的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的兼类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的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的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的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的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和注释中的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的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的研究和文言文的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的学习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和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其中?疾?为形容词,作?走?的状语。?粟?为名词,作句子的宾语;而第三句中的?生?作句子的谓语,为动词词类。 以上这种情况,古今都是相同的。但是在上古汉语里,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做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语法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特点。所谓?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类现象叫做词类活用。①例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句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字在一般情况下是用作形容词词性,但在某些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它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例如在上面几句里,第一句的?美?是形容词,第二句的?美?是用为名词,而第三句的?美?则用为动词。其中后两个?美?就是词的活用。 二、具体分类 由于人们的理解不同,因而对于词类活用的具体分类也有所不同。各家都有自己的分类标准。按照李新魁在《汉语文言语法》一书中的观点,我们可以以是否需要加上?特殊意念?来理解某个词这一标准来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分为一般的活用和特殊的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分析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言中的词随文而异现象较为常见,古代汉语中尤为突出。《马氏文通》在初创词类之时就已经发现汉语所分的词类同语法成分无法对应的问题,所以提出“字无定义,故无定类”。词类活用的问题清人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语法理论加以系统论述,是在近人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一书中。此后,这个问题一直被语法学界看作是古代汉语语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语法学界对“词类活用”说给予了新的关注,学者们用更审慎的态度对古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重新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指出应该对众多的活用说进行一次认真的清理,分析本用、活用、兼用等各种现象。 应当承认,现今通行的“词类活用”说本身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如活用类别不清、活用范围不明、词类活用的滥用以及对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的模糊认识。词类活用现象是古籍中的常见现象,本文在辨正了部分词类活用滥用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词类活用与兼类的区别及判别词类活用的方法。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一)词类活用的滥用现象 1.由于不理解词的本义而误作活用 词的本义是指词本来的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举证的最古

的意义。如果没有通过古文字文献资料而深入地探求词的本义,刻意造成解读上的偏差甚至错误。例如: 《史记·商君列传》:“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两句中的“前”,有的教材将其释为“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前”,金文作,字从止舟,象人足在船上,表示前进。《广雅·释诂》对“前”的意义解释得非常明确,曰:“前,进也。”又如《左传·昭公元年》:“二执戈者前矣”。《庄子·盗跖》:“孔子下车而前。”《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马于此,然驱之不往,引之不前。”“前”的古文字形体和众多的文献书证均可证明“前进”乃“前”的本义,是古代的常用义,“前”原本就是个动词。既然如此,就不应视其为名词用如动词。 “军”为“屯扎、屯兵”之义,而许多教材则释为“名词用如动词”。军,金文中从车从勹(音同包,包围),本义为用战车环绕为营垒。上古车战,军队驻扎时以车自围。《说文·车部》:“军,圜围也。”《广雅·释言》:“军,围也。”古注多训“军”为“屯”。如《国语·晋语》:“军于庐柳。”(韦昭注:“军犹屯也。”);《战国策·齐策》:“军于邯郸之郊。”(姚宏注:“军,屯也。”);《吕氏春秋·权勋》:“以军于秦周。”(高诱注:“军,屯也。”)。可见“军”的本义为“屯扎”,本身也是个动词,不应视为名词活用如动词。 又如“饭”为“吃饭”之义,有的论著将其释为名词用如动词。饭,旧读上声,动词,表示“吃饭”。《说文·食部》:“饭,食也。”段玉裁注:“云食也者,谓食之也,此饭之本义也。引申之所食为饭。”典籍中多用其本义,如《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舜之饭糗茹草

第十二讲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本讲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及其与词兼类的辨别,重点介绍了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名词的活用,并介绍了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方法。本讲是古代汉语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应当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切实了解动词、形容词、名词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一)古代汉语的词分类 古代汉语的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二)什么是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们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词类活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本是形容词,但是在这里充当谓语动词,意思是染绿了。这是诗人为了修辞表达的需要而

采用的一种临时性的手法。从古代汉语的角度来说,形容词“绿”在此活用为动词。 (三)词类活用和词兼类的辨别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但是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又如上例的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由于修辞的需要而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姓名:学号: 一、简答: 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 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 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 2.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 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 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 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 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 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 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 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

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 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 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 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 7.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韩信拜将) 8.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 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拜将) 10.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柳子厚墓志铭) 1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柳子厚墓志铭) 12.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段太尉逸事状) 13.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 1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15.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太尉逸事状) 16.黄罔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黄冈竹楼记)1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 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 1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 2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 五、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详解 掌握词类活用的方法首先是对词类活用的概念有清楚的认识,其次要搞清楚各类词的基本用法和活用用法,同时要多作练习——通过套用格式来分析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了它的基本用法,在句中充当其他词类和句子成分,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词类活用。 一一般的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一般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基本结构:名词+动词 基本用法:主语+谓语 活用用法:状语+谓语 ①表动作的特征状态赢粮而景从(像影子一样) ②表动作的对待方式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待奴隶那样) ③表动作的凭借工具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用船前往) ④表动作的时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在夜里) ⑤表动作的处所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名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复指短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①名词+宾语驴不胜怒,蹄之(踢)

②名词+介宾结构沛公军(于)霸上(驻扎) ③副词(能愿动词、名词)+名词 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史记?秦本纪》)(统一)不日,其盟渝也。(《谷梁传?隐公元年》)(书写日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下大雨)④“而”“则”前后的名词 客逾庖而宴(吃饭) 出则车舆,入则扶持(06湖北卷)(乘坐车舆) (二)形容词的一般活用 1、活用为动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代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谓语+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素善留侯张良(跟…交好) 2、活用为名词 基本结构:形容词+名词或动词 基本用法:定语+中心语或状语+中心语 活用用法: 动词或数词或介词或之、其+形容词—→谓语+宾语或介词+宾语 积善成德(善行) 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度) 亦以明死生之大(重大作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练习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的现象(要说明是哪一种词类,如何活用的,参看例子)。 例1:渔人甚异.之。(陶潜《桃花源记》) 异: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异之:认为之(桃花源的景象)奇异。 例2:其一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 犬:名词做状语。犬坐:像狗一样地坐。 1.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史记〃扁鹊列传》) 2.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3.女为悦己者容。(司马迁《报任安书》) 4.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禇少孙《西门豹治邺》) 5.遍体鳞伤、风驰电掣。 6.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攘鸡》) 7.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 9.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齐 桓晋文之事》) 10.友风而子雨。(《荀子〃赋》) 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 语〃颜渊》) 1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 14.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二、请在下列四组成语中,用字下加点的方法,标出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的活用情况相同的词语。 1.含糊其辞正襟危坐聊表寸心赏心悦目 2.自圆其说轻车简从光宗耀祖骇人听闻 3.同心同德前倨后恭食不果腹明火执仗 4.严阵以待荷枪实弹回肠荡气怡情悦性 三、请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将文中包含词类活用的句子全部摘录出来,并略作说明。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第九》

古代汉语之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成因分析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例如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或者基本词类不变而用法比较特殊,例如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现象。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词类活用中活用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具有直接性,也就是说发生活用的词并不需要借助其他词汇的帮助可直接进行活用。那么这些词为什么自身能够进行活用并且普遍存在,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个人认为,语言的简洁节约性是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语言的修辞性和句子结构的模式化也是其中原因。一.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马丁内指出:语言的经济性是人的交际表达和人的自然惰性直接相互冲突的结果。语言经济原则能对语言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众所周知,古汉语要比现代汉语更为简洁凝练,其语言经济性也更为突出。这种经济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古代汉语相较于现代汉语而言,词汇贫乏。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对言语的表意功能要求更高。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需要扩充词汇,一般可以选择从语音方面分化出新词,形成同形异义词;或者选择创造区别性更强的新造次来代替。但这两种选择都比较难,都为容易的方法就是进行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实际上就是利用现有的词汇去表达更复杂的内容,增加词汇的表意功能,这样做在经济性层面就减少人们需要记忆

的词汇容量。但词类活用易使一个词语蕴含的义项过多,反而不便于人们记忆和使用。一个弊端就推动了古代汉语向近代汉语发展过程中旧词义项与新造词的相互照应。例如古代汉语中“歌、衣、舞”既具有名词的功能,又时常活用为动词,现代汉语中“唱、穿、跳舞”的词汇出现就取代了“歌、衣、舞”的动词义,减少了单词义项过多过杂的现象。 (二)古代汉语常常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 如果我们将出现词类活用情况句子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句子中常常会出现成分省略的现象。以更简短的句子表达更丰富的内容也是语言经济性的表现之一。例如“瓜时而至”按句意来说应该指的是“瓜熟了的时候到那里”,但句子中“瓜”后面省略了述语“熟”,这就导致“瓜”需要表达“瓜熟了”的意思,也就必须活用为动词了。类似的句子还有“今君欲一天下”“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王必欲长王”等,这些句子都是省略了充当谓语的动词而将其余部分直接充当谓语,这也造成了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成动词的现象。除此之外,名词、动词作状语很多时候也是因为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比喻关系的动词“像、似、若、如”等或者省略了引入方式、处所、工具等的介词,如“豕人立而啼”省略了“像(人)一样”,“又郊败之”省略了“在(郊外)”。 二.语言的修辞性 古代文人乐于追求语言的表达效果,词类活用可以说是他们为了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形象,富有文采,使语句更加抑扬顿挫而使用的

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古汉语中得词类活用现象 摘要: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就是一种普遍得现象。正确认识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就是理解汉语语法都有重要得意义。本文就从《左传》、《战国策》、《史记》等上古经典著作中广泛撷取相关例句,并将其细致分类,充分地证明了这种语法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使用得普遍性并简要地探索了其中得规律性.与此同时,本文也对近些年来人们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做以总结。 关键词:词类活用特殊意念动宾关系词得兼类“词类活用”就是古代汉语中一个很突出得现象.不了解词类活用得道理、不能正确理解与解释被活用词得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自从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从词有定类得观念出发,提出了“假借”之名,实际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古汉语词类活用得问题以后,陈承泽首唱词类活用说至今,凡就是古代汉语教材、专著,都辟有专门章节论述词类活用问题。人们利用这个理论,对一些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产生新词义得词语做出正确解释,解决了文言文阅读与注释中得一个大问题。这些对于词类活用现象得研究所取得得成绩就是十分显著得。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所以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对词类活用中得一些问题提出了异议。例如,很多人认为目前许多关于古汉语词类活用得研究与文言文得注释中都存在着词类活用范围过宽得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对词类活用现象加以准确细致得学习与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使用与学习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 一、绪论 在古代汉语里,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就是比较固定得.各类词在句子中得职务也有一定得分工。譬如名词经常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而形容词则经常用作定语、状语与谓语。例如: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四》 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孟子·滕文公上》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古汉语词类活用浅析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教授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这么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无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实用的角度。”①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特点的原因,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而词类活用作为实用语法的命题之一,既在教学语法系统中非常重要,又首先立足于实用。那什么是词类活动用呢?在古代汉语中,词类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虚词主要有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而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被使用语言的人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而获得了他类词的语法特点,临时充当了别的词类,这就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有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甘棠》,美.召伯也。?(《诗〃甘棠序》) “美”是形容词,美丽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动词,是“称赞、颂扬”的意思。再如: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杂篇〃盗跖第二十九》) 形容词“高”出现在代词“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以为高”(尊崇)。又如: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九章〃涉江》) ①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科学出版社,1958年。

“步”、“冠”这些词原本是名词,现在都活用成了动词。此外,还有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等。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学习古文就会遇到困难。只有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实际句例的归纳总结,切实了解活用的类型以及辨别的方法,才能做到较为准确的理解。 一、词类活用类别分析 (一)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即“使……来”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例如:?止.子路宿。?(《论语〃微子》) 这里的“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又如: ?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鸿门宴》) 这里的“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

古代汉语_语法: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内涵及类型 (一)定义:古汉语中,各类实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比较固定的,每一个词属于哪一个词类也是比较固定的。但是古汉语中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有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它们的基本功能,由甲类词用作乙类词,也就是说,甲类词临时具有了乙类词的语法功能。这种情况,叫做“实词的活用”。 (二)活用与兼类的不同 词的兼类指一个词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词性,可充当句子中的不同成分,是固定性的。词的活用指某种词性的词在句子中因特定的上下文环境临时的改变它的基本功能,是临时性的。 (三)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常见类型: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2、使动用法3、意动用法 二、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情况比较多见。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后,主语发出或产生的,是与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相关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例如: 《左传·成公二年》:“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肘,用肘关节捣。 《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 君,符合国君之道,以国君之道行事。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曹子手剑而从之。” 手,用手提着。 方位名词也可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东,向东进发。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西,向西前进。

三、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 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 句中的“将”本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是使动用法,其含义是“使……当将军”。 “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这就是“使动用法”的实质。 (一)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 1、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例如: 《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王我”是“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肉骨”是“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史记·晋世家》:“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 “国异姓”是“使异姓立国”。 2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是人名,此人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刘豫我”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3、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活用概念:指一个词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 词类活用几种主要类型: 一.名词用作状语 二.意动用法 三.使动用法 四.名词用作动词 一.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除专有名词外,一般名词都可以作状语。) (一).时间名词作状语 1.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例: 1)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里) 2)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早发白帝城》) 2.“岁”、“月”、“日”的用法,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意义复杂: 1).岁,月,日+行动性动词。例: 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 2)日月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例: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日:一天天。 3)“日”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顾。例: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左传》)“日”表回溯 4)表及时,按时,当时。例: 秋水时至,百川灌海。(《庄子.秋水》)时:及时 5)时间名词作状语,用“而”或“以”与谓语中心连接。例: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二).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工具或依据。例: 1) 伍子胥橐载而出韶关。(《战国策·范雎说秦王》) 2)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起义》) 例一中“橐”本义是“口袋”,在这里用在动词“载”的前面,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或凭借。意思为“用橐载”。例二中“法”是名词,在句中作“皆斩”的状语,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法律” 2.表示对人的态度。例: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 例子中“兄”是名词用作“事之”的状语。表示“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去对待他”。 3.表示方位或处所。例: 1)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夸父逐日》)

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一、以下是从《史记·苏秦列传》中依次摘出的句子。请指出活用为动词的名词,说明活用的条件,并将全句译成现代汉语: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

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最新古汉语练习答案词类活用 1、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 “力”活用为动词,意思是“致力”,与“工商”构成动宾关系。译文:按照周国人的风俗,大家都经营产业,致力工商,把谋取十分之一二利润作为谋生的手段。 2、禹无百人之聚,而王诸侯。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与“诸侯”构成动宾关系。译文:夏禹聚集的人数没有一百人,却统率了天下诸侯。3、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臣”活用为动词,“臣人”意思是“使别人称臣”,“臣”为使动用法;“臣于人”意思是“对别人称臣”,“臣”用如一般动词。 4、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 洹水:水名,在今河南省北境。通质:交换人质。刳:剖开并挖空,此泛指宰杀。名词用“而”连结时,一般活用为动词。“盟”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结盟”、“订立盟约”。译文:让天下的将领和卿相在洹水边上会盟,互相交换人质,宰杀白马来订立盟约。 5、六国从亲以宾秦,则秦甲必不敢出于函谷以害山东矣。宾:通摈,排斥,弃绝。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合纵”。译文:六国合纵相亲,共同对抗秦国,那么秦国的军队一定不敢走出函谷关来危害山东各国了。

6、惠王使犀首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犀首:本魏国武官名,此指魏人公孙衍,当时在秦作官。龙贾:魏将。雕阴:地名,在今陕西甘南县南。“兵”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用兵”(方位名词“东”作状语)。名词放到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译文: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国,活捉魏国将领龙贾,攻取魏国的雕阴,并且打算向东方用兵。 7、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 逆:接受。“市”活用为动词,购买。译文:拿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无止境的贪求,这正为通常所说的买下怨恨结下祸根的意思。 8、故为大王计,莫如从亲而孤秦。 “从”同“纵”,南北为纵,活用为动词,合纵。“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孤立”。译文:所以替大王您考虑,没有哪个赶的上六国合纵相亲以孤立秦国更好。 9、从合则楚王,衡成则秦帝。 “王”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王”;“帝”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称帝”。译文:合纵成功就能让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就会使秦国称帝。 10、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相”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任相国”。译文:苏秦做了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担任了六国的相国。 11、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从左右皆肘之用手肘撞 2、夫子轼而听之靠在车轼上 3、曹子手剑而从之(手作状语,用手)拿着剑 4、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5、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示意 6、城朔方城修筑 方位名词作动词 1、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秦师遂东向东走 使动用法 动词使动: 1、齐使田忌将而往/ 齐威王欲将孙斌:使……为将军 2、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使……痛 3、由也兼人,故进之:使之进 4、臣活之:使……活 5、晋侯饮赵盾酒:使…饮 6、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使……朝见 7、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使……病 8、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使对方走 形容词使动: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秦弱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使之贫 3、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尊贵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固 名词使动 1、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白骨长出肉,使死者复活 2、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使异姓成为国君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我我王 4、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使之为臣,使之为友 5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使其身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认为。。。美 匠人斫而小之使。。。变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认为。。。小意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 1、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看重;轻视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认为。。。少;以……为轻,轻视,看不起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以之为怪,认为。。怪 名词意动 1、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把。。。当作夫人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把。。。当作药 3、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子 4、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把它当作鱼肉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及其判断 一、名词的活用 名词的活用,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 名词的使动用法 (1) 什么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用作谓语的动词(简称“使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就是说,用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这儿所讲的“用作谓语的动词”,既包括常规的动词,也包括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形容词。例如: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句中的“将”本就是名词,意为“将军”,在这句话中,“将”活用为动词谓语,并且就是使动用法,其含义就是“使……当将军”。“欲将孙膑”这个动宾结构,表达的就是“欲使孙膑将”这个兼语结构的内容,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就是:想使孙膑当将军。 (2) 一般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名词、动词与形容词都有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成为活用为使动词的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使宾语成为什么”的意思。例如:《史记·项羽本纪》:“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使我为王”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使骨生肉”(即“使枯骨上长出肉来”) (3) 专有名词的使动用法 专有名词也可用作使动,例如: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就是欲臣妾我也,就是欲刘豫我也!” “刘豫”就是人名,此人就是南宋时期的济南知府。金兵攻打济南,刘豫屈膝降金,被金立为傀儡皇帝。她在位八年(1130—1137),为虎作伥,屡次配合金兵攻打南宋,都遭失败。后来被金所废,并被金将完颜兀术所俘。“刘豫我”就是“使我(指南宋朝廷)成为刘豫那样的傀儡皇帝”的意思。 又如: 《左传·定公十年》:“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春秋时期,吴王僚被专诸(人名)用剑刺杀。《左传》中的这句话,就是鲁国贵族公若藐向蓄意谋害她而用剑尖朝着她的养马人说的,意思就是:“您想使我成为吴王不?”言外之意即“您想像专诸刺杀吴王僚那样刺杀我不?”专有名词“吴王”用作使动。 一般来说,专有名词用作使动,都有特殊所指,表示一种“比方”、“喻称”之义。 (4)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方位名词有时也用作使动,表示使宾语按照这个名词所表示的方位行动。例如: 《战国策·楚策四》:“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 ——“使鸟落下” 《史记·苏秦列传》:“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使苏子(苏秦)到东边(齐国)去” (5) 名词使动用法中的宾语省略 用作使动的名词后面的宾语,偶尔也可省略,但根据上下文意可以补足。例如: 刘向《新序·节大》:“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与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自己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很普遍,例如《左传·成公二年》:“从左右,皆肘之。”其中“肘”本是名词,在句中临时充当动词用。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其类型有四: 1.事物——成为该事物: 微禹,吾其鱼乎!《左传》 则蚓而后可者也。《孟子》 2.事物——以该事物为工具的动作: 从左右,皆肘之。(用肘制止)《左传·成公二年》 范曾数目项王。(用眼睛看、示意)《史记·项羽本纪》 3.事物——以该事物为对象的动作: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史记·留侯世家》 4.方位——向该方位移动: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为西。《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候雁北。《吕氏春秋》 二、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的状态。例如: 豕人立而泣。《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贾谊《论积贮疏》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首功:谓以斩获敌首计功)《战国策·赵策三》文史、星历……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司马迁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例如: 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水。(橐:盛物的袋子)《战国策·秦策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臣:指田延年。)《汉书·霍光传》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译:没有表扬奖赏的勉励,没有刑法的威严震慑,抛开权势、放弃法治,让尧、舜挨家挨户、一个人一个人地去辨析道理,那么他们连三家人也治理不了。)《韩非子·难势》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1) 一、使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动词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之”是“使之活”。形容词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春风又使江南岸绿”。名词使动用法:“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相当于“使死生”,即“使死者复生”;“肉骨”相当于“使骨肉”,即“使白骨生肉”,也是使死者复生的意思。 二、意动用法,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异之”是“认为它奇怪”的意思。名词意动用法:“孟尝君客我。”“客我”是“以我为客”。 三、名词用如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蹄之”是“(用蹄子)踢之”的意思。又如:“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群”是“群居的意思”。再如“齐军既已过而西矣。”“西”是“往西去了”的意思。 四、名词用作状语,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的很少见。但在古汉语中,普通名词也可以用作状语。这是古汉语常见的现象。如表示方位或处所:“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北”表示方位。“蜀太守以下郊迎。”“郊”即“郊外”,表示处所。“郊迎”,就是“在郊外迎接”。表示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可译为“用箕畚运到??”。又如:“失期,法当斩。”“法当斩”是“依法应杀头”的意思。表示对人的态度:“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客待之”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的意思。表示比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是“其中一条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的意思。古代汉语词类活用(2) 1、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如《郑伯克段于鄢》:“庄公寤生,惊姜氏”,句子中的“惊”,并不是说主语庄公本人吃惊,而是说使宾语姜氏受了惊吓。实际上,使动用法是以动宾结构的形式表达了递进结构的内容,用“动+宾”表示“使+宾+动”的意思。现代汉语一般不用使动用法,而是用递进结构来表示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2、动词的使动用法: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多见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了宾语。例如: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来”“活”“生”本来都是不能带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在这三个例句中全都带上了宾语,宾语分别有“之”和“死”(死者),它们的意思是“使宾语来、使宾语活、使宾语生”,而不是主语本身“来、活、生”。 有时侯,不及物动词的后面不带宾语,但从上下文看,这个不及物动词仍然用作使动用法。如: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这个“来”是“使远人来”的意思。再如: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病”为使动用法,但省略了宾语“之”,下文几乎相同的句式中用了“使之全”,为递进结构,有兼语“之”,由此可知,“病”是“使之病”的意思。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情况比较少,但也存在。如: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单看这一句看不出有使动用法,但如结合上下文就不难知道。这一句不是主语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主语晋侯使宾语赵盾饮酒。“饮”是个及物动词,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意为“使……喝”。再如: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食、见”两个动词原来也是及物动词,此处作使动用,从上下文看,分别是“使之食”“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