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下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教案

四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本计划目的在于以浅显的文字,帮助小学生明确每周的主题,确定学习目标。循序渐进,以读带写,使学生明白“读什么”“学什么”与“写什么”的问题。

一、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学生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细心、有目的观察、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四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本班学生们普遍对习作热情不高,一提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作文存在马虎、写不出的问题。因此在词句积累上、在作文结构布局上,在写人记事的方法上,在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上,在开头结尾过渡照应上,在语言的表达和通畅上等方面还需要不断训练。同时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培养,要通过知识性阅读的练习,培养学生初步的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阅读训练:

(1)以隽永并充满童趣的阅读材料,使学生完成字、词、句以及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

(2)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的训练,初步实现以读带写的目的。

(3)以较有深度的阅读材料,结合“基础知识”“能力提升”“思维训练”以及“我来仿写”等栏目,使学生完成从读到悟,再到动手写的过程,实现拓展提升的目的。

2.读写联通桥:

通过对阅读材料的总结与归纳,提炼出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并以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真正实现“读写联通”。

3.作文训练:

针对书本单元内容,设置学生常见的作文题,并辅以“提示”“同龄佳作”和“点评”等形式,使学生轻松掌握每单元从阅读材料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最终实现“以读带写”的目标。

三、教学措施:

作文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针对本班学生写作素材匮乏、没有写作激情的特点,我设置以下措施:

1.利用现有条件为学生创造一切观察条件。随时引导学生观察,先观察再下笔,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2.结合语文课本中的课文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3.分设作文开头篇、结尾篇、布局篇等,教会学生谋篇布局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并学会运用,给他们的习作增加亮点。

4.师生共读形成阅读氛围。没有文化的沉淀,课后的积累是不可能写出优美动人的习作的,所以要坚持阅读。在阅读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修辞美、用词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动笔行文。

5.在作文教学中,继续执行作文教学实验方案,教给学生熟练掌握制定作文目标,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作文。上好作文第一、第三、第四课时,通过修改和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作文,真正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6.日记形式多样化,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如设置“百字新闻”、“幽默见闻”、“路边一美”、“我思我想”等版块,并及时反馈,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轮流读出自己的日记与大家分享。

7.因材施教。鼓励优生拔高,写的好的作文在欣赏课上让大家共同欣赏,并拍照、打印好贴上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强调学习暂困生的习作字数,只要下笔就表扬,只要进步就表扬。

8、在作文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以提高他们的写作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第一周阅读:《一千零一夜》

第二周习作:第一单元作文

第三周阅读:《秘密花园》

第四周写作:第二单元作文

第五周阅读:《蓝色的海豚岛》

第六周写作:第三单元作文

第七周阅读:《中国智谋故事》

第八周写作:第四单元作文

第九周阅读:《蓝鲸的眼睛》

第十周写作:第五单元作文

第十一周阅读:《铁丝网上的小花》

第十二周写作:第六单元作文

第十三周阅读:《青鸟》

第十四周写作:第七单元作文

第十五周阅读:《天空在脚下》

第十六周写作:第八单元作文

第十七周阅读:《哈利波特与密室》

第十八周阅读:《妈妈走了》

《一千零一夜》交流课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民间故事。

2.通过阅读,感受《一千零一夜》的艺术魅力。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同学们,我们都听过神奇的故事——《渔夫的故事》,我们都知道这则故事选自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同学们都喜欢看《一千零一夜》几乎人手一册,都在读《一千零一夜》。那么,到底是这本书的什么那么吸引我们同学,使我们爱不释手呢?今天,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谭谭”这“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好吗?

二.激趣引入,初识魅力

1.通过你的课外粗读,你对《一千零一夜》了解多少?《一千零一夜》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

2.学生交流:

(1)我通过看“前言”知道了:它是阿拉伯文学中一部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民间故事集,传播至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所以我想读一读。

(2)它反映了东方文化的瑰丽色彩,是世界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我大略翻了一下,发现它内容特别丰富,包括了许多神话故事、寓言、童话、还有航海冒险故事、宫廷趣闻等等,每个故事的神秘、奇异、大胆,对我们特别有吸引力。

师小结:你们知道吗?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称《一千零一夜》为民间文学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一千零一夜》作为一部民间故事集,能世代流传,为全世界人民所熟悉和喜爱。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和无穷的艺术价值所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一千零一夜》,细品其中的一二个故事,来追溯它无穷的魅力!

二.细读故事,感受魅力

1.打开书,先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或原来没读过的故事,用几分钟的时间细细把它读完。边读边想,这些故事哪些方面独具魅力,因而吸引了你,打动了你?

2.学生自由选择读故事。

3.交流读书收获:

(1)奇特、大胆而浪漫的想象:《一干零一夜》的作者展开了想象和幻想的翅膀自由驰骋:无所不能的神灯与魔戒指;一夜间建立起来的宫殿;往来于宫中的飞毯;会飞行的乌木马;海岛一般大的鱼;能隐身的头巾;可以驱使神魔的手杖;能看到任何遥远目标的千里眼,等等。

(2)情节曲折离奇。故事时而在天上,时而在人间;时而借助于神仙妖魔的力量,时而完全遵照现实的逻辑。一个“比山还大”的妖怪,能出入小小的胆形铜瓶之中;一擦神灯,它就能在一夜之间造建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如此这般,变化莫测。

(3)故事人物丰富,对比鲜明。从目录看,这本书里大多故事都是以人物名字或《谁和谁》作题目(如《阿吉卜和神王》、〈小孩和匪徒的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等),故事中众多人物善恶美丑特别分明醒目,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渔翁的故事》中的忠厚机敏的渔夫与狠毒狡猾的魔鬼,《死神的故事》中体现人民意志的死神与残暴的国王,《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中的富商辛伯达与贫穷脚夫辛伯达,《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大盗》中机智的马尔基娜与愚蠢的强盗,等等,都是通过对比来突出其性格特征的。

(4)这本书所讲故事语言丰富朴实、流畅自然、生动活泼,诗文并茂,看着好像真的是一个老间在为我们讲故事。《一千零一夜》还广泛地运用了象征、比喻、幽默、讽刺等修辞手段;有些故事还插入了警句、格言、谚语、短诗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不仅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大大丰富了我的词汇。

(5)这些神奇故事里的神奇的事物和人物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都是劳动人民美好愿望的寄托,它表达了人们对于善良、智慧、机敏、忠诚、勇敢等和追求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战胜邪恶势力的积极进取的精神。

(6)《一千零一夜》的结构巧妙、简便灵活,大故事套小故事,大小故事交织,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让人感到长而不闷,杂而不乱,层次分明,丝丝入扣,难怪那个国王一天又一天地一直要听下去。

4.师总结:同学们真会读书,把〈一千零一夜〉的独特魅力都给找出来了。正是这本书具有你们所说的这些特点,绚丽的色彩、奇妙的想象、曲折的情节、大胆的夸张、丰富的人物,才使这本书流传久远。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读懂这些的呢?能简单介绍一下你读故事的好方法吗?

三.提升方法,续品魅力

1.学生简介读书方法:

(1)静心走进故事的情境当中,先要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和故事情节。

(2)故事都是以人物的活展开的,在读故事时更要了解各个人物的关系和主要人物的特点。

(3)这些故事那么吸引人,是离不开描写的语言,所以我们还要注意语言的丰富瑰丽,想像大胆而奇特……(语言特点)

(4)《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都很精彩,很神奇、富有幻想,我们在读的时候,不仅要读懂故事情节,知道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明白,劳动人民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故事来,他们讲这些故事是为了表达什么?告诉人们什么?(主题思想)

2.迁移拓展

(1)你们的读书方法真是太好了。民间故事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一扇窗子,向我们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民间故事是一弯清流,洗涤疲惫尘垢的心灵。神奇迷人的民间故事永远不会过时,它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以后就用我们自己读《一千零一夜》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走出《一千零一夜》,去读更多的故事,更多的课外书。好吗?

(2)你能向大家推荐几本你知道的各国民间故事书吗?

让我们带着对这些书这些故事的向往,走出课堂,走向更广阔的读书天地

《一处景物》教案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2.交流习作,修改习作。

3.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真观察熟悉的一处景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内容具体。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1.学习本组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2.学习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景物,逐渐养成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祖国各地的独特美景,还学到了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将运用这样的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

二、读中学写,指导方法

1.过渡:怎么写好本次习作呢?我们看看本组课文中一些好的写作方法。课件出示《七月的天山》课文。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哪些地方值得学习?

3.师生交流课文中好的写作方法。

生1:作者按游览顺序写出了天山景物的特点,如,“进入天山”“再往里面走”“走进天山深处”,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作者写得很有顺序。师相机板书:按顺序写。

生2:这种写法叫移步换景。

师:写景物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

生3:按照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的顺序。(板书:由近及远、由远及近。)

生4:还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如早晨、中午、晚上,春、夏、秋、冬的顺序。(板书:时间顺序。)

生5:还可以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板书:“总—分—总”的顺序。)

师:刚才我们关注的是写景文章的表达顺序,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地方写得好?

生6:作者的语言很优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样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

生7: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如,“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板书:排比。)

生8:文章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也使文章增色不少。(板书:拟人。)

生9:作者之所以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观察得认真,并且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师板书:抓住特点、观察认真。)

三、引导口述,指导选材

1.过渡: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观察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谁来有顺序地介绍一下你看到的一处景物?

生:我家附近新建了一个公园叫友谊公园,这里景色优美。绿树红花,湖水清澈,亭台楼阁,让人流连忘返。我也打算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介绍友谊公园。从友谊公园的西侧进入,沿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径向东走,抬眼就会看见碧草茸茸,树木错落有致,姿态不一,草丛中还点缀着一些小花,让人心旷神怡。走到小径尽头就来到友谊湖边,微风吹拂下,湖面波光粼粼,特别耀眼。最后,来到友谊湖上的亭子里,微风拂面,空气清新,让人神清气爽。

师:对友谊公园介绍得很有顺序。谁接着介绍你熟悉的景物?

生:我们校园的花坛最有特点。花坛位于学校教学楼的后面,是用高级瓷砖粘贴而成。花坛共有三级,从低到高。每一级都有不同的花或树。花坛中间是一尊大象雕塑。它身体雪白,两只大耳朵就像两把大扇子,长长的鼻子正对着树木,似乎正在为树木浇水。

师:说出了花坛栽种的花和树富于变化,也说出了花坛中间大象雕塑的特点。

生:我想说一说我家的小区。我家小区的门口有一个喷泉。那喷泉能变化各种形状,不仅有利于人们观赏,还能在炎热的夏季为人们送去凉爽。走进小区,是一条宽阔的柏油路。

…………

2.小结:同学们在课前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都按顺序说出了景物的特点,表达了对景物的喜爱之情。说得很好,相信同学们写得会更棒!

四、归纳要点,明确思路

开篇:点明要写的景物是什么。

中间:按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用上修辞方法。

结尾:表达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五、学生习作,起草成文

1.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熟悉的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把这些美好的景物用优美的文字描述出来吧!

2.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小结内容,保持兴趣

本节课,通过学习范文,我们掌握了本次习作的写法并写下了习作,下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评改。

第二课时

一、承接上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并把说的内容写了下来。现在,我们就把它读一读,改一改。

二、评文指导,修改提升

1.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点评。

(1)过渡:下面我们对几位同学的习作进行点评。谁愿意读读自己的习作?我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点评要求:主要从习作的写作顺序和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进行点评。

(3)两名学生汇报读文,引导点评学生的习作。

①出示片段一。

看,一年级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高兴!操场上的游乐设施前都挤满了人,有的玩滑梯,有的玩荡秋千,有的玩过独木桥,还有的人在空中操场上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独特的空中操场》)

②学生点评修改。

生1:这位同学写出了下课时学校空中操场的热闹场景。看了这些文字,我仿佛也置身其中,空中操场简直是一个娱乐的天堂。

生2:这位同学的排比句用得也很好,形象地写出了操场上的同学很多,游戏项目也多。

师:这位同学对学校操场观察得很仔细,写出了操场热闹的特点。

③出示片段二。

夏天,串红开放了。近看像一串鲜红的辣椒,远看像一团燃烧的火。风一吹,串红摇了摇,仿佛在说:“看我多美啊,谁也比不上我!”(《美丽的校园》)

④学生点评修改。

生1:这位同学对校园里串红的比喻很恰当。这样写很形象,也很生动。

生2:这段话中还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让串红来说话,把串红写活了。

生3:习作中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可以让习作增色不少。

师:这段话不仅写出了串红颜色的特点,而且写得很有顺序。先写夏天串红开放了,再写串红的颜色,接着写作者丰富的想象,表达得很有顺序,表现了串红的生机勃勃。

师:还有许多同学的习作片段写得也很精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生1:冬天,雪花飘飘而降,大地好像披上了厚厚的大衣。

生2:那个时候,同学们再热,再累,也笑得合不拢嘴,好像得到了什么“超级惊天大宝藏”一样快乐。整个校园回响着同学们的笑声。

生3:我爱我们的小区。我认为我们小区是最美丽,最独特,最具有色彩的小区。

(4)师小结:同学们选材广泛,也很合理,有写校园操场的,有写学校教室的,有写公园的,有写小区一角的,等等,而且无论写什么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很好!下面请同桌互相修改习作。

2.同桌互相阅读习作,互相点评。师巡视指导。

3.学生修改习作。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三、总结习作,提出建议

这节课,我们对习作进行了点评、修改,同学们的习作写得都很生动,希望继续努力,争取写出更好、更感人的文章。

《秘密花园》阅读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想法。

2.学会与别人分享阅读心得。

3.能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所观察到的讯息。

4.透过讨论与问答,理解故事内容。

5.能够说出自己所害怕的事物以及克服害怕的方法。

活动准备:

活动进行前一周将书发给学生阅读,老师可简述故事大意。

引起阅读兴趣并请学生别忘了欣赏故事中的插画。

活动过程:

一、分享与讨论

1.老师与全班学生一同讨论以下的几个问题:

(1)这本书的人物有谁?

(2)书中的花园为什么叫“秘密花园”?舅舅为什充把门的钥匙埋起来,不再进去?

(3)是什么动物帮忙玛莉找到钥匙?玛莉在花园里看到些什么?

(4)玛莉在哪里发现他的表弟柯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

(5)玛莉怎么帮助柯林?他们在一起做了些什么事让他们变得又快乐又健康?

(6)花园里有哪些动物和植物?你喜欢吗?

(7)回想你(亲人)最严重的生病经验,说说当时的想法及感受。你(亲人)希望如何被对待?

(8)你是否曾经有过“生病”的经验?

(可试著引导学生从自己生病或观察亲人生病的经历来想,看看这两者的感受有何不同?)

(9)想想,如果是你的朋友有困难,你会怎么帮助别人克服困难呢?

2.总结:关怀的价值和意义

3、活动延伸

XXX的画像

引导学生回想书中的哪一位人物让自己印象最深刻?将她的样子画下来并用三句话描述出她可能有著什么样的形象?

第二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要真实,要有自己的想法。

2.写出的文章有条理,内容清楚,有主题。

教学重难点:文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层次清楚,内容具体。

教学过程:

一、同学们,这段时间你有什么话憋在心里很想说出来,可又没有合适的机会说出来吗?现在说出来听一听。让学生相互说说。

二、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读一读,再说一说习作要求什么,给我们提示了哪些写作的内容。

三、让学生在说一说自己想些什么?怎么写?

四、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学生口述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再次提醒学生文章的真实性。

五、出示范文,进行分析。

范文:奶奶,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奶奶,有些话压在我心里已经一年多了,我曾几此想当面对您说,可是又怕您生气,话刚到嘴边,又都咽了下去。奶奶,今天我借写作文的机会,把憋在心里的话告诉您。

奶奶,我是一个活泼、有自尊心的男孩儿,虽然有时也很顽皮,常常惹您生气,但不希望您对我的同学不客气。您知道吗,同学们在背后老讲您的坏话,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记得一个星期天下午,一个同学来找我。当时我正在房里做作业。是您开的门,您见到我的同学,不问青红皂白就说:“去去去,伟翔不在家。”转身把门关上了。星期一,我一到学校,那位同学就对我说:“你奶奶好凶呀,我想问你一道数学题,话还没说,你奶奶就把我赶走了。以后,我可再也不敢去你家了。”奶奶,您知道,听了同学的话,我的心里有多难受吗?

奶奶,我知道您上了年纪,喜欢安静,您也怕同学来我家里吵闹影响我的学习,是为我好,可您对他们也不必那么凶呀。我们同学聚在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难题,交流学习方法,有时难免会吵一点儿,但这不是坏事呀!我们有时也偷着玩,打打闹闹,我们毕竟是孩子,还请您谅解。我也经常到同学家,可别人的奶奶总是轻声细语、和蔼可亲,您为什么就那么凶呢?奶奶,我真心希望您以后对我的同学和蔼点儿,成为一位和蔼可亲的好奶奶。

亲爱的奶奶,您能答应吗?

分析:给别人说话,要有礼貌,有分寸,为了让内容更具体,要有具体的事例,要入情入理的讲清楚道理,同时对别人也应该给与理解,对别人提要求要合理。

六、学生习作。老师个别指导。

七、以学生的文章作案例,进行讲评。

八、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交换修改习作。

九、誊写习作。

《蓝色的海豚岛》

一、内容简介

太平洋中有一个岛屿,形状像一条侧躺的海豚。岛的周围有海豚在游泳,有海獭在嬉戏,有海象在争海象在争雄,有野狗在决斗……以前,在这个岛上住着印第安人。他们受到了捕猎海獭的俄国人的杀害,后来离开这个岛到东方去居住。他们离开时,遗留下一位小姑娘──卡拉娜。卡拉娜在岛上孤零零地生活了十八年,等待着援救她的船只到来。她独立修建住所,制造武器和捕鱼用具,与野狗斗争,历经艰险才得以生存下来。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常识,知道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读一本书,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拿到一本新书后应从如何阅读。

四、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围绕一本书展开读书交流会。这本书对于广大的中国读者来说,可谓

鲜为人知,这本书的书名是《蓝色的海豚岛》。(板书题目,注意“豚”的写法)

(二)关注与书相关的信息。

1.读封面。

书大家都读了,有的同学可能读了不止一遍,那我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书一拿到手,你首先做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绝大多数同学都迫不及待地进入了正文,看得出大家比较关注书的内容。但相对内容而言,同学们还是忽略了一些与本书相关的其它信息。拿到一本书,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它的封面(板书:封面)

下面就请大家细致地研究一下封面,看我们能从封面中知道些什么。

2.学生各自观察封面。

3.交流观察所得。

(1)书名:封面上最醒目的内容。

(2)作者:这是封面上的又一重要信息,是他们用汗水和智慧为读者呈现了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我们应该尊敬和感谢的人。

(3)译者:傅定邦,以我们的英语水平肯定没法阅读原文,所以我们还得感谢这位翻译。(4)出版社:这本书是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

(5)这本书是“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中的一本,这本书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纽伯瑞奖等七项儿童文学奖项。你们了解国际安徒生奖吗?

(此奖是为了纪念著名丹麦童话作家汉斯。安徒生,于1955年设立。每两年由国际青少年图书委员会颁发。授予获奖者一枚金质奖章和一张奖状。最初只授予在世的作家,从1965年起,也授予优秀的插图画家。获奖者限于长期从事青少年读物的创作并作出卓越贡献者。)你们了解纽伯瑞奖吗?

(纽伯瑞大奖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的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于1922年为纪念纽伯瑞而创设的奖项。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国儿童图书作者。它与“国际安徒生奖”齐名。“纽伯瑞奖”每年颁发一次,颁奖对象为上一年出版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每年颁发金奖一部、银奖一部或数部。纽伯瑞奖历史悠久,对美国和世界的儿童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凡获纽伯瑞奖的书籍,皆被列入少年必读之书籍。其题材包罗万象。内容除了针对儿童的恐惧、悲伤、幻想、幽默、冒险等心理层面做巧妙的设计之外,也蕴含了对全球人类以及自然万物的关怀。)

(6)插图:图上有海洋生物,很贴近主题。

3.小结:看似不起眼的封面包含了这么多的知识,以后拿到新书可记得看得好好看一看封面。板书1

(二)了解书的其它组成部分。

1.打开书快速地翻翻,在这本中,还有哪些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内容。

2.学生翻阅本书。

3.交流。

(1)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样我们在短时间内对这本书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2)前面有“序”,后面有作者的话,我们称之为“跋”。板书2

(三)对于这部小说它不同于我们平时阅读的一般的文章,它的篇幅很长,你在阅读时就应该制定一个阅读的计划。板书3

(四)、读书指导,欣赏语言

1、一本书要吸引读者,除了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哪些地方会吸引读者去阅读?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品味欣赏)

师:一开始,老师就被目录所吸引,看目录似乎就知道了整个故事。

师:看书的前言就可以获得信息。

2、学习读书方法,学会从前言、后记中获得信息,重点了解目录的作用。

3、书中有许多优美、简洁的语言,你能用你的朗读与大家分享吗?

1)学生朗读喜欢的句子,并按以上填空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诵读自己喜欢的一段。(离开岛的一段,读出那种依依不舍)学生齐读这一段。

“我站在甲板上,回头朝着蓝色的海豚岛看了很久很久。最后一眼我看见的是岛上的高地。我想着朗图(已故的爱犬)躺在那里的各色石头之上,想着不知在什么地方的“王—阿—勒”(小海獭的名字),想着小红狐狸,它一定会徒劳地去抓我的篱笆。我还想着我藏在山洞里的独木舟,想着所有那些愉快的日子。板书4

(五)总结全课。

最后,老师把叶圣陶爷爷的一段话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课外阅读: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

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

———叶圣陶

板书设计1读封面

2读内容提要序言

3制订读书计划

4浏览精读诵读

第三单元作文《我的发现》教学设计

一、师述导入,激情引趣

1、故事导入

同学们,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留心观察树上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现壶

盖被开水顶起来,引发思考,创造发明了蒸汽机。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最近有关鸡蛋的几个发现。

2、老师讲述:

上周星期天的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天已大亮,孩子爸爸早已吃完饭上班去了。当我穿好衣服,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赶紧洗好脸,就去吃他为我准备好的饭。我一边吃,一边玩弄着桌子上的东西。忽然,我发现桌子上还有一个鸡蛋呢!我使劲一转,鸡蛋滴溜溜的直打转,真好玩!我从冰箱里又拿出一个鸡蛋,两手同时将两个鸡蛋一起转,原先的一个鸡蛋转得又快又直,时间又长,可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那个鸡蛋却转不了两三圈,就歪歪斜斜的躺在桌子上不转了。(边叙述边模拟转动)

咦,真是邪门!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又去转动那“罢工”的鸡蛋,可还是老样子。而原先的那个鸡蛋还在欢快的转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看看“罢工”的鸡蛋,看看还在转的鸡蛋,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我摸摸“罢工”的鸡蛋,又摸摸刚才欢快地旋转的鸡蛋,都一样光光的,沉沉的,也没有什么两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又不停的转着鸡蛋,一边探索着它转与不转的原因。突然,“罢工”的鸡蛋干脆“扑”的一声,掉到地上,蛋液流了一地。我急忙从桌子上拿了块抹布去擦地上的蛋液,不料却把桌上另一个鸡蛋带到了地上。咦,这是个熟蛋!我高兴极了,我突然明白了它们转与不转的原因,我恨不得马上告诉大家我有一个伟大的发现!

然而,我又冷静下来,我想,为什么熟鸡蛋转得快而生的却不行呢?我看着两个已破的鸡蛋,熟鸡蛋蛋白蛋黄凝结在一起,是一个整体;生鸡蛋里蛋白是液体而蛋黄是半固体。我用双手挫转熟蛋,蛋整体一起转动;而搓转生蛋时,发现蛋白和包在蛋白中的蛋黄不能一下就跟着蛋壳转动,鸡蛋自然就转不动了。

啊!我好高兴,我真了不起,我发现了生蛋和熟蛋转与不转的秘密!我简直比哥伦布还要伟大!(简单介绍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3、同学们这就是老师的发现,你对这个发现有怀疑态度吗?如果有,你就来试试。(让孩子上讲台来转鸡蛋,调换手,叫三两个同学,换手反复试验。印证后,找出转的快的,然后敲开,证明给同学看,的确一个生的一个熟的。)

4、后来我就对鸡蛋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我又接着拿两个蛋(转身拿出生蛋熟蛋各一个)转起来。啊!它们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左右转来转去,真好玩。(边讲两手边同时转动鸡蛋)我想让他们马上停下,我马上按住鸡蛋,又放开手,我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熟的停了,生的又转了两转才停住。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明白。

饭后,我打开电脑查找了一下,原来是熟鸡蛋蛋黄与蛋壳合为一体,按下就停了。生鸡蛋黄与蛋壳不是一体的,按一下蛋壳停了,而蛋黄还在转,所以放开手后还能转几下。

这也是我的一个伟大的发现,我又认为我真的了不起了,我发现转动的生蛋熟蛋按住又放开手的时候,生蛋能在继续转几下,而熟蛋却马上停下,我真比哥伦布还伟大。(此处能让学生笑)

5、学生讨论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知道老师都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发现后的心情如何?

6、老师对鸡蛋的研究还没停止,老师想让椭圆形的鸡蛋立起来,老师先用熟鸡蛋,无论怎么努力都立不起来,用生鸡蛋却立了起来。(给学生演示,注意要大头朝下立,所用的生鸡蛋也一定是新鲜的,之前不能用力摇鸡蛋,因为用力摇把蛋黄摇散了,就很难把鸡蛋立起来了。要有耐心,鸡蛋立起来要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先扶着鸡蛋,并口中念念有词,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说些刘谦常说的话“见证奇迹的时刻快要到了”、“太完美了”等等,调节气

氛,免得冷场。立起来后,讲原因,因为鸡蛋蛋黄比重大,扶着立一会后,蛋黄沉入鸡蛋底部,就像不倒翁底部的重物稳住鸡蛋不倒。)有了这个发现,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与鸡蛋有关的伟大发现,我又认为我真的了不起了,我真比哥伦布还伟大。

二、忆发现、入情境

1、引发回忆

师: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啊,我发现了……”那么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去想,如:奶奶喂的母鸡一天天地长大,一天你发现母鸡要生蛋了;你家的小狗或小猫要当妈妈了;你发现植物也会睡觉,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你发现某某同学爱学习了……也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变化去想,如:三八河水变清了,校园变得宽阔整洁了……也可以从常识课的实验制作中去想,如鸡蛋浮上来了,花儿变色了……

2、学生回顾

三、说发现,共分享

1、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要说清发现的经过,怎么发现就怎么说,还要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2、集体交流

小组推荐说得好的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可做询问、补充、评议。

学生说的材料:洁白的雪并非那么无暇、赶狗妙招、蜘蛛织网预报天气、盐能融化雪、梨的两种坏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说清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发现后心情怎样。学生边说可以边引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联系,从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把过程写清楚。)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特别是把发现的过程讲得具体细致,把自己发现的快乐也带给了大家,很好!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说到写描述了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发现,共同分享了彼此的快乐,同时我们也懂得了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关注生活,你就会有新的发现,增长新的本领,说不定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像牛顿瓦特一样的大科学家。希望同学们养成爱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那么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写清发现了什么、怎么发现的、发现后的心情怎样,写完后读几遍,再修改补充,誊抄出来。

《中国智谋故事》导学案

导读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人物及人物智慧。认同本民族的生活轨迹和精神内涵。

2、了解智谋产生的背景及相关因素。学习智谋人物的聪明、勇敢、正直及

善于思考和观察。

3、尝试改编剧本,通过讲、演故事体会学习语言表达。

设计理念:以演促读、以讲促读、以写促读。

一、以讲促读

《中国智谋故事》有四个短小的故事组成,生动有趣,同学们认真的把每个故事读一读,选择其中一个给爸妈或小朋友讲一讲。准备参加我们班的“故事大王”比赛。

要求:1、讲的完整、熟练,(60分)

2、为了生动可以加上动作和自己的语言。(20分)

3、用上下面的词语。(20分)

《田忌赛马》

智慧过人、言听计从、推荐、用局部损失换取全局的胜利、以弱胜强、一鸣惊人、大显身手。《黄盖诈降》

企图、隔江对峙、首尾相接、敌众我寡、见机行事、喜出望外、霎时间、一片火海、不计其数、三国鼎立。

《包拯断牛》

刚直不阿、直喘粗气、估计、破口大骂、辩解、怀恨在心、乘机、自投罗网、名声大震、多谋善断。

《海瑞惩霸》

执法如山、依仗、盛气凌人、吹毛求疵、怒不可遏、指手画脚、气急败坏、无恶不作、称颂。

二、以演促读

自由结合,先组成一个5-10人的剧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故事仿照老师给出的剧本改变一个剧本,再进行任务分工,最后排练一下。一周以后,准备参加我们班的“我们是大明星”评选。

《田忌赛马》故事剧本

人物:齐威王、田忌、孙膑、裁判、观众等三五人、(旁白一人)

道具:马(模型或头饰)、锣等

第一幕:田忌赛马

第二幕:赛马谈兵

三、以写促读

田忌和黄盖通过智谋战胜了对手,包拯和海瑞通过智谋惩治了坏人,让我们拍手叫好。除了聪明你还看出他们身上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再读故事,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写一篇看图作文,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认真观察图画,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要丰富合理。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课前搜集资料交流

同学们,课前我们收集了1937年左右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背景,谁来说一说。

二、结合图形读习作要求。

1、习作有几个要求?哪几个?

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难点是什么?(观察和想象)

三、根据观察,你想到了哪些问题?

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哭?

2、他的妈妈在哪里?

3、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4、这个孤独的孩子以后的命运可能会怎样?

5、……

四、根据问题自编故事。

五、方法指导

1、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图画内容介绍历史背景。

2、根据观察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六、练习习作,指名交流,全班提出修改意见。

七、小组交流,评议谁讲得最精彩。

八、推选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全班评议。

九、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

《蓝鲸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交流本书的主要内容,知道其余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感悟。

教学重点:交流整本书的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根据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蓝鲸的眼睛》是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我们认识了善良的一群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这本书中还有三篇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快快行动,去感受本书的独特魅力!

二、交流故事《红蜻蜓,红蜻蜓》:

1、组内读读印象最深的语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这个故事里有哪几个人物?你对谁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请你对他用一句话进行描述。

3、相信同学们对山猫并不陌生,请你以红草莓村的村民身份给山猫写一封信。

4、红草莓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了你怎样的启迪?你觉得红草莓象征着什么?

5、红蜻蜓和红草莓村有什么联系?她真是一只蜻蜓吗?她怎样才能飞到我们身边来!请你以“红蜻蜓飞来了”为主题写一段话。

三、交流读《孤独的小螃蟹》:

1、说说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能用几句话对他们分别做一下介绍吗?

2、在你眼里,你觉得小螃蟹、小青蟹各象征着什么?如果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你愿意做谁?为什么?

3、在小青蟹离开的日子里,小螃蟹是多么思念小青蟹。请你以小螃蟹的口吻给小青蟹写一封信。

4、小螃蟹和小青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他们会怎样地生活,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力,续编这个故事。相信你能行!

四、交流《花背小乌龟》:

1、在文中找出描写小乌龟、小浣熊的语句,并大声读读。

2、当小乌龟来到小浣熊家的时候,小浣熊是如何对待他?假如你就是小浣熊你愿意倾你所有陪小乌龟玩吗?可是小浣熊为什么这么做呢?

3、小乌龟为什么要找波斯猫?波斯猫又是怎样对待它的?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4、金钱豹为什么要收留小乌龟?你从中又受到什么启发?

5、当小乌龟无处可去时,是谁收留了它?

小乌龟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乌龟壳给小浣熊当颜料?请你写写小乌龟的心理活动。

6、读完这个故事,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最令人感动的是小浣熊的画价值连城,河马先生用准备买月亮的钱想买他的画,但小浣熊却怎么也不为钱所动,“用我好朋友的身体画的画,能———能卖钱吗……”小浣熊的情真意切,重义轻礼着实让孩子们得到了深深的精神安慰——在生活中,爱和同情是多么的宝贵。

五、小结:

书读完了,我们一路欢笑,一路焦急,有时还有点眼泪。这本书让我们对朋友有了个新的认识,愿这样的好书能永远相伴我们成长。

六、作业:

对感兴趣的章节在组内进行表演。

第五单元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

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铁丝网上的小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2.引导孩子从图画和文字中读出更多的内容,从阅读中学会思考和领悟,感知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看到“铁丝网”和“小花”你会联想到什么?

师:“铁丝网上的小花”你还会联想到什么?

二、走近图画,阅读故事。

1.(出示封面)这是什么场景?这样的封面给你什么感受,什么提示?

砖砌成的墙,给人以压抑冰冷沉重的感觉,暗示这是一个沉重的故事。一个小姑娘正从窗口向外张望,眼中满是焦虑与不安,玻璃窗倒映出一幅战争后的疲惫场面,暗示小姑娘处在战争的大背景中,而这个故事讲述的正是以一个小姑娘的视角看战争。

2.我们一起走进《铁丝网上的小花》,教师范读。

a、走进作者

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独特的成长经历

b、走进文本

教师范读,在阅读中引发学生思考,绘本的画面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思维和空间想

象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更多的思考如何进行主题情感培养与感受战争的残酷、感受主人公的美好的心灵。

3、读后交流

师:亲爱的孩子,这篇绘本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感想?有没有想说的话和老师分享呢?师:最鲜艳的纳粹旗和小女孩罗斯·布兰奇头上的蝴蝶结,他们代表这什么呢?

a、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辅助学生了解战争,同时将写作背景渗透,激发学生对战争的了解同时产生布兰奇似的体验。

b、讲解集中营里妇女和儿童悲惨的命运

c、阐述战争结束

4、讲解华沙之跪

5、铭记历史:我们经历过的灾难、我们经历过的回忆、我们正在面临的挑战

6、引出“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真正的强大并非以自己的力量给世界带来伤害,而是给世界创造美好、带来幸福。

7、领诵《儿童和平条约》,激发学生产生追求和平的共鸣

8、鼓励写作:

a、亲爱的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在阳光明媚的教室里读书学习,看着文中的小女孩,你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b、如果根据《铁丝网上的小花》来写一首诗,你会写给谁?把你想到的关键词先写下来。

三、教师总结

师小结:以儿童为读者对象的这本图画书中并没有出现任何血腥杀戮的场景,但是它却用间接的手法清晰地传达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它以平实、简洁的叙述语言和精美逼真的彩色画面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在看似平淡的故事情节中去了解和体味纳粹的邪恶以及犹太民族在二战中经受的苦难。更为重要的是,书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主动地在那种恐怖狂热的氛围中,甘冒风险为那些被囚禁的犹太儿童送去食物,她的冒险动机是什么,我想,作者要传达给读者最重要的信息还是做人的基本良知。

第六单元作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乡村生活,激发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2、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

4、学习修改习作。

教学用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了解了质朴清新的田园生活,感受到了乡村的可爱,激起我们对乡村、对田园的向往之情。今天就让我们把

自己感受最深、最想写下来的内容诉诸笔,尽情的书写吧。

二、明确要求:

1、可以写自己经历的、或听到的、见到的,可以是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2、内容表达要清楚,注意运用平时积累的优美词句。

3、写后认真读读改改。

三、选择材料

1、选择印象深和感受深的景物、人或事,表达出你对田园乡村的感受之情。

2、小组交流材料,相互评议。

3、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班内评议。

4、针对自己的问题再作调整。

四、拟定题目

1、要全面概括整篇文章的内容,简洁而醒目。

2、可以是词组、短句。

3、可以以地点、景物、人物、事物为题。

五、理清顺序。

1、写景———按地点的变化来写,如《乡下人家》

2、写人———按活动的不同内容来写,如《麦哨》

3、写物———按事物的不同状态、特点来介绍。

4、写感受———先写看到的,再写自己的认识,最后结合实际写感受。

六、确定详略

将最能突出乡村生活特点的内容详写,其他略写。

七、自拟草稿。

八、互读互评互议。

《青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能正确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情。

2. 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文字积累,掌握鉴赏戏剧语言的能力。

3. 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教学重点、

鉴赏戏剧语言,透过鲜明而个性化的语言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

教学难点:

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懂得体会并珍惜身边的幸福。

课前准备:

一周前,布置学生认真阅读《青鸟》,并制作读书卡和读书画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书让人充实,读书使人完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上个星期我们读过的《青鸟》这本书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二、内容浏览,整体感知。

1.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下面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述)

三、读书交流,讨论分享。

1、一探矛盾冲突

师:同学们,通过阅读,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选自《青鸟》。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蒂蒂尔、米蒂尔、仙女、光、面包、糖、火、水、猫和狗等的灵魂。

猫与狗的矛盾:

猫不愿让人找到青鸟

狗忠心不二,想指出猫的别有用心

矛盾1:出游结束了,猫狗等灵魂的出游也终结了。

矛盾2:如果人找到了青鸟,就会知道动物东西分子都是有灵魂的。

2、二探情节发展

分角色朗读课文。猫、糖、火、狗、水、面包

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3、三探人物形象

从语言中,你看出他们的什么性格?或通过阅读,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个人或物?并说一说理。

(1)米蒂尔

(2)除了米蒂尔之外,你还喜欢谁?为什么?

(3)、在蒂蒂尔寻找青鸟的道路上,为什么需要这些精灵相伴?

4、四探戏剧技巧

小说三要素,剧本也有:人物、情节、环境。但剧本有一个最本质的特点:戏剧冲突:人物间的矛盾冲突

剧本是在人物对话中通过矛盾来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体,有较强的戏剧表现技巧。

思考:学习剧本最有效的方法到底是什么?演一演?(鉴赏语言)四、总结思考,寻找真谛。

1、讨论青鸟的象征意义

(1)作品通过寻找青鸟的故事歌颂同情与友爱、探索人类幸福的真谛。

(2)青鸟的形体、色彩都是不确定的,难以具体把握。

(3)它所象征的普通的欢乐与幸福,而是与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相伴,是人在一种崇高境界的感受。

(4)这种崇高境界不是理想状态中的,它就在每个人身边。

(5)除青鸟之外,剧中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感情以至抽象概念和社会现象都拟人化了。

2、分享阅读的快乐感受

同学们,通过《青鸟》的阅读,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A:我明白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B:我明白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幸福,主要是因为缺乏美好的心态。

C;我明白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3、寻找幸福的真正所在

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板书设计:

青鸟——幸福

(1)是对亲人的纪念、想念和怀念

(2)是用善良的心奉献爱

(3)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4)应该懂得体会并珍惜身边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到哪里才能找到幸福呢?

幸福无处不在,正如作者这样说:幸福并不那么遥远,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然而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他们身边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五、联系实际,理解幸福。

同学们,那么你们幸福吗?请把你现在拥有的幸福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A:父母的关心照顾……

B:老师的亲切教诲、生日送诗……

C:同学之间的帮助……

D: 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图书,可以了解外面的世界……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此时此刻老师不仅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而且自身也感觉很幸福,因为有你们这么一群优秀的学生。

幸福正如作者所说:“无论那个年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苦苦地寻找着自己的幸福,却求之不得,”。其实幸福并不是这样难得的。作者用《青鸟》这个带着梦幻气息的奇异故事告诉我们,拥有一颗善良、无私和慷慨的心,学会去享受和珍惜生命,细细体会身边的爱,幸福就如此简单。

通过《青鸟》的阅读,大家一定要要学会发现并珍惜身边细微的幸福。

让我们共同诵读这么一首诗;配乐朗诵

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认真审题,写出特点、学生起草,进行修改、学生交流,互相评议、誊写作文)

一、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通过教师的有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大家积极参与竞选的兴趣,选择习作的目标,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铺垫。]

二、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设计意图: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和写作重点。对于习作内容来个投其所好,学生的发挥会令人意想不到。]

三、精彩回顾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班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无论是写记实作文还是写想象作文,都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地为学生的自主作文创造条件。 通过请教部分老师和自己的经验,该班部分学生基础扎实,语言功底深,想象力丰富,本学期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少部分学生作文的语句还不够通顺,标点符号还不能正确使用,另外大部分学生缺乏想像力和观察能力,本学期需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措施: (一)激发作文兴趣,把学生引入有话要说的境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说,就要求教师把作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喜欢写作文。 第一,先观察后作文。只有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其积极地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观察图画和实物,或者指导学生参观,然后按照教师的指导写作文,学生很有兴趣,写的文章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 第二,先实践后作文。让学生亲身参加的实践活动,往往津津乐

道,此时让学生写出实践活动的经过和感受,自然兴趣盎然。由于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生活,增长见识,提高认识能力,因而写的文章很有条理,语言也比较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 第三,抓时机写作文。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因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善于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写作文,学生就会感觉不到困难。例如,课间一个精彩的场面,运动场上精彩的表演,课堂上发生一个有趣的“风波”,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写下来。学生写起来感兴趣,“难”字似乎不翼而飞,达到练笔的目的。 第四,创设情境写作文。创设情境是为调动学生作文积极性,达到作文训练目的而创设的。试举一例,全校卫生大检查前一天,五年级四班又上作文课了。我迟迟不到教室,而提前做了一番设计:卫生优胜流动红旗被一根教杆支在了黑板中间,摇摇欲坠,旁边写了一个醒目的大问号。学生们见此情景,大惑不解,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五分钟后,我才走进教室,要求学生自己起题目把刚才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下来。顿时,同学们有了兴致,挥笔写起来。有的同学以《奇怪,带问号的流动红旗》、《我明白了》等新颖的题目,在二十多分钟内,写出了三百多字的富有情趣的作文。 (二)开辟两种渠道,引来作文的活力 开辟作文训练的两种渠道是:其一,从生活中学习作文,即引导学生写观察作文。丰富多采的生活本身就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花鸟虫鱼、风雨雷电、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把他们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所见、所闻、所感写在日记里。这样,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1

五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阅读教学为主阵地,在阅读教学中,合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口语交际教学因素,在阅读感知、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习作、口语训练,加强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联系,使它们融为一体,把听、说、读、写训练整体化、系统化,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的特点 1、有效性 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科学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据此合理地选择、组合学习材料,设计出符合学生认识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学习路径与形式,组织学生进入主动、有效的学习情景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学生都应有实实在在的提高。教学有实效,首先应有明确目的,其次要有指导过程,根据对学生学习困难的预设进行指导。 2、统一性 语文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蕴涵于工具性之中,没有工具性就没有人文性。”“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整体性 阅读课中进行有效的写话,口语交际训练,不是游离课文之外去另起炉灶。阅读课中的写、说应与读、思紧密结合。理解、感悟是写话、口语交际的基础,在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进行写话,口语交际,是有感而发的写与说,是有话可写,有话可说。写话、口语交际是理解、感悟的方法、过程,也是阅读的提升。 三、教学的形式 1.阅读与习作相结合 (1)仿写。 我们常常说,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课文中,有些词语、句子、段落、篇章很有特点。对于这些句子或语段,引导学生体会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谴词造句的,并积累这些语言形式,作为例子,进

行模仿描写,迁移运用,形成语言能力。 (2)补写。引领学生多元解读、深层感悟文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空白处,给学生一扇探索文章的内心世界的“窗口”。文章的空白处很多,这种寻觅空白,增补练笔式训练,需教师独具慧眼,深入浅出,恰到好处地挖掘课文的未定点。这种练习应或有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心灵空间,或有利于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 2.阅读与口语交际相结合 合理挖掘课文中口语交际因素,寻找阅读与口语交际的最佳结合点,根据文章内容,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情境出发来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人物形象和意境,在阅读中品位口语交际的知识技巧,向学生提供口语交际的规范;根据文章内容,抓矛盾进行辩论,积累优美词句当导游,获得启迪进行劝说,改编课文表演课本剧等。 (1)辩论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抓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发现、表述。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辩论,在辩论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训练思维,提高表达应对能力。 (2)解说,介绍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范例。学生在阅读时,体会字里行间的意蕴,感受文章谴词造句的方法,接受规范语言的熏陶。教学语言优美生动有特点的文章时,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做导游,学习解说、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化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 (3)课本剧 有些写人记事的课文,情节发展生动,人物刻画形象,这类课文可以采取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将表演作为驱动任务告知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文本。随着表演的不断深入,在教师的引领、点拨下,学生抓重点词,关键句不断思考、讨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也不断深入。 3.阅读与习作、口语交际相结合 这种是前两类形式的进一步整合。这种课型中的口语交际形式以单向口语表达为主,如讲故事、介绍等。遵循从读到写,从写到读的一般步骤。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最新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 措施: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 1、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阅读课文,通过想象文中的描写建立生活影像,通过对照文中人物的心灵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实现有意义的阅读。通过对文章结构形式的揣摩和推测,理解文章的内容,达到和人物心灵沟通的境界。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知识

小学语文知识(写作方法)集锦 01、怎样写文章开头? 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怎样“提笔”。开头应该新颖别致,引人人胜。常见的方法有: (1)总冒式:文章一下笔就开宗明义,点出全文的中心思想,使读者对全文的中心思想有一个概括了解,然后,全文围绕这一中心进行记叙。 [例段]我家对门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下棋能手——胡爷爷。《下棋能手》 (2)开门见山式:文章一下笔就先交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然后再叙述主要内容。特点是下笔扣题,点出题目,揭示文章主题,直截了当,既可清楚地展开记叙,又可节省篇幅,全文顺势而下,但开头要注意语言简洁、凝练。 [例段]今天早晨,我们想去看日出,可太阳总是不肯出来,我们就只好看云。《太阳和云》 (3)介绍式:这种开头的方式是对所叙述的人物、事件、环境等,先作一些概括的、简单的介绍,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然后引入正文,再作具体的介绍。 [例段]电子计算机是尖端科学、高新技术、渊博知识的象征。而微机是计算机大家庭中的一员。从前,我对它是非常陌生的,而在今年暑假,我却和它交上了朋友。《同微机交朋友》 (4)提问式:文章开头提出问题,造成悬念,引起读者的急切关注或兴趣,促使读者读下去,而问题的答案就是正文要叙述的内容。 [例段]我的家乡,在中国地图上是个连手指甲大的位置也没占到的地方,近年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相信吗?你听——《你听——我讲新鲜事》 (5)描写式:这种格式的开头,从写景状物下笔,抓住景物的特征,起到渲染环境气氛,烘托文章中心的作用,引出即将出现的人物。 [例段]记得小时候暑假里的一天,太阳象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一丝风也没有,我坐在家里虽然拿着扇子猛扇,可黄豆般的汗珠子还是直往外冒。《我难忘的一件事》 (6)倒叙式:倒叙式开头,与“开门见山式”开头恰恰相反,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其目的是造成悬念,引人人胜。 [例段]虽然刘老师已经离别我们三年了,但崇拜、眷恋之情还时常在我的心头滋生,多么难忘呀!那堂堂的仪表,爽朗的笑声,习惯性的用小拇指搔头……《桃李情》 02、怎样写文章结尾? 文章的结尾,就是到此收笔,结束全文。好的结尾,有深化主题、突出中心或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文章的结尾与文章的开头一样,方式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1)首尾照应式:即结尾照应开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首尾圆和。不仅使文章结构完整,而且给读者留下余味。这种结尾的特点是在开头段中,对以后将要出现的人物、事件作必要的暗示。而在结尾时,对首段留下的伏笔作必要的回应。 [例段](开头)每当我看到写字台上那笑容可掬的“不倒翁”时,那举家欢笑的情景便浮现在眼前…… (结尾)是啊!小小的“不倒翁”给我家带来了欢笑,但更多的是给人们以启迪……《家中的欢笑声》 (2)总结点题式:在写人叙事文章中,尤其是层次多、内容多的文章里,结尾往往要对人或事做出评价,即点明全文的中心。它的作用是起到归纳、总结全文、点明事件的意义。 [例段]这次爬竿,使我深深地懂得,只要有决心、毅力,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爬竿》 (3)画龙点睛式:这种结尾方法是在主要内容写完后,为了加深读者的印象,常常采用含义深刻的话来结尾。既点明题意,突出中心思想,又使读者深受启发,得到教育。

阅读与写作教案

小学阅读与写作教案(一)课题:句子训练:怎样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巩固把句子写完整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句子通顺性的要领。充分利用词语的表达 和先后顺序达到句子的通顺。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爱说话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说话完整性、通顺性。提高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综合 能力。 (3)情感目标:写作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养成 良好的交际能力。善于与人交谈。 教学重点:句子通顺性的要求 教学难点:怎么做到句子通顺性 教学课时:2 课时 A、导言: 同学们,大家好!通过上一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怎样把句子写完整的要领。在学习句子的同时,也掌握了词语的分类和怎样积累以及不同词语的运用。学习了写完整句子以后,就要利用每一个词汇以及词汇的先后顺序来把句子写通顺。怎样把学过的词汇组合成既完

整又通顺的句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句子,要求把句子写通顺。 B、每课一诗积累赏析: 所见 作者:【袁枚】年代:【清】体裁:【五言绝句】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蝉鸣,忽然闭口立。 诗文分析:诗记录了作者亲眼所见的夏日农村小景。诗人抓住牧童活泼好奇的特点,着意描写了“忽然闭口立”这一精彩的瞬间。 诗篇大意: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 二、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不仅要“读进去”,还要“吐出来”,更要“说开去”。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3、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思维水平,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是要注意到拓宽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5、把“阅读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借助阅读手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伙伴,最佳启迪者和组织者。 6、“作文”和“阅读”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彼此成为深化优化课改实验的最佳支撑和组合。 三、阅读要求 1、阅读速度:提倡默读,每分钟为160字左右。 2、阅读内容:可阅读叙事作品,说明性文章,优秀的诗文,自然、社会学科类读物(包括史地类读物)。在25分钟的阅读时间里,文学类,自然社会学科类各占五分之三、五分之二。

3、阅读组织形式:组织好四人阅读小组,小组内阅读层次互补。 每个小组里要选定组长,负责领导监督管理本组的阅读进程。 4、阅读测试:每个学期进行两次。按《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进行测试。原则上要做到“量大难度低”。让学生学会和适应快速阅读。阅读资料可向全体学生征集,阅读题目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以增请学生参与阅读测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具体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能借助工具书阅读。 3、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意义,有比较敏锐的语感。 4、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5、能注意体会文章中人物活动或事物的意义。 6、要养成读书看报关心时政的好习惯。阅读面要顾及到文学、史地、数理等内容。学会与文章交流。 7、在了解有关知识的前提下,能用文字或口头等形式表达出自己的热爱、憎恨、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8、逐步地有意识地培养探索性阅读习惯。 9、在均衡阅读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阅读方向,尝试进行探究性阅 10、读书速度在每分钟160字左右。

八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常用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语文阅读与写作常用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四种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引号的四种用法:①表引用②表讽刺或否定③表特定称谓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第四部分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②表插说③表声音中断、延续④表话题转换⑤表意思递进 第五部分 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六种逻辑顺序:①总←→分②现象←→本质③原因←→结果④慨括←→具体⑤部分←→整体⑥主要←→次要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六种病句类型:①成分残缺②搭配不当③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④前后矛盾⑤语序不当⑥误用滥用虚词(介词)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①表内容省略②表语言断续③表因抢白话未说完④表心情矛盾⑤表思维跳跃⑥表思索正在进行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 第六部分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七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 第七部分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小学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案

小学阅读与写作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李爱玲 课题:词语训练:怎样积累词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组词汇(名称、事物、动态)以及怎样运用词汇来表达。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爱搜集、爱记录、爱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写作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积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品味生活,用心体会人和事,培养感恩自然万物的心态。 教学重点:词汇的积累 教学难点:描绘人与事物间词汇的区分 教学课时:2 课时 A、导言: 同学们,大家好!从我们开始学习拼音字母到简单的汉字,然后到词组,用词组造句,最后到写日记、写短文、写大作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什么很多同学一听到写作文,有的才思敏捷,下笔成文,很多的写作素材马上涌现。但也有很多同学抓耳捞腮,难以下笔,不知从何处着手。归根结底是没有在平时养成一个积累观察的习惯,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必须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学习积累,提高阅读量,扩展知识面,多说,多交流,多练笔。接下来我们开始按照上述的方法进入今天的学习环节。(要求每位同学先做自我介绍) B、每课一诗积累赏析:

游子吟 作者:【孟郊】年代:【唐】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仲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2018—2019第二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特别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 本班共有24人,有一部分孩子学习比较认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如:、等;他们上课比较积极,思维活跃,但是大部分孩子上课比较沉闷,不主动发言;还部分孩子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没有养成分独立学习的习惯,自制力差,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如、等.需要老师时时监督. 二、教材基本结构 小学语文四(下)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和语文园地四大部分.一二单元由3篇课文组成,每单元都包含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1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本册共有课文30篇,其中精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15篇.此外,还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1、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②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③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语文阅读知识: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 一、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是阅读和写作 语文学习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显性目的”——培养“理解能力”(听与读 ,以读为重)和“表达能力”(说与写 ,以写为重);另一个是“隐性目的”——培养人文素质 ,主要表现为知识文化的积淀和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等。“显性目的”与“隐性目的”虽然相辅相成 ,互为依托 ,但有主与次、显与隐 ,本质与非本质之别。“显性目的”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简单地说就是“阅读和写作”。亦即《语文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使学生具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人文素养”也自然会得到相应提高。 在语文学习的两个目的中 ,“显性目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才真正体现了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本质特征 ,也即所谓的“工具性”。而“人文性”是一个内涵不太确定的概念 ,而且也并非语文课所独有。其它社会学科如政治、历史等 ,也具有人文性。当然语文课的人文性有自己的特点 ,是在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 ,通过读写等具体语文实践活动自然呈现的 ,重在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窃以为 ,语文学习不必过多纠缠什么“性” ,如工具性、人文性等。故弄玄虚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明白问题陌生化 ,没多少意义。一般教师也对这“性”、那“性”不甚了然 ,不感“性”趣。严格地说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说法本身就欠严谨科学:一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说;二则“工具性与人文性”本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 ,不能构成对立关系 ,也就不存在所谓“统一”。逻辑上“工具”与“目的”对应 ,“人文”与“科学”对应。把“工具”与“人文”对应 ,颇有点“关公战秦琼”的味道。所谓“名不正 ,则言不顺;言不顺 ,则事不成。”有道是“天道崇简”、“大道至简” ,过于繁难、纠缠不清问题 ,其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 以前从未听语文教育界“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谈论语文的性质 ,叶圣陶也仅是说过“语文是工具” ,并未上升到“性质”高度——真理

四年级写作与阅读教案

三四年级写作与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及外貌描写的作用。 2、理解目标:通过观察,掌握不同人的外貌特征;在不同的心情下,不同状态下外貌特征的变化。 3、技能目标:提高学生在不同角度观察人物的外貌的观察能力,通过写作训练与实践,掌握不同人物、不同心情下的外貌描写的技能。 4、情意目标:在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通过自己观察、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掌握知识,在成功训练的心态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创新点设计: 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自主创新性学习为目标,多角度精选例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用现代手段展示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镜观察生活,在比较求异中把握特征,教学民主,轻松和谐,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多角度的训练,引导学生敢说敢思,敢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简略介绍:“写人的记叙文”。 要点: (1)写人的记叙文,是记叙文的一种重要类型。 (2)写人要选择熟悉或仔细观察过的人,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 (3)写人技能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揭题展标:本次作文训练,我们一起来学习外貌描写。 3、板书课题:《外貌描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

1、请同学说一说你同座位同学的外貌。 2、你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外貌的。 3、师生共同归纳外貌描写的具体内容。(长相、衣着、神态、姿态等) 三、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1、了解观察不同年龄、职业、身份、性格、性别人物的外貌特征。 A、请学生回忆自己认识的医生、军人、交警、教师、菜农、运动员等人,并说说他们在衣着、神态等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B、读读例文,比较比较,想想年龄不同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C、想一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如温和、暴躁、严肃、嬉皮笑脸等)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讨论) 2、师生归纳,小结:由于描写对象的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也都不同。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着差异,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四、注意因人物思想感情变化而给外貌带来的变化。 1、请学生表演“高兴”、“疼痛”、“发怒”、“伤心”四种不同表情。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想一想,人物在不同的心情下,外貌(尤其是表情)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2、学生观察,同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自由发言。 3、呈现例文。 (例文1:每缝高兴的时候,他就容光焕发,他那矮小、结实的身体像充了电似的精神十足,使他的两眼和皮肤增添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光彩。)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教学计划修订稿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 读教学计划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各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培养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能够自觉读书。 2、学会读中思考,学会边读边想,能在读中渐渐习得读书方法。读中获得个人体验和自己独特的感受。 3、学会欣赏,能够初步知道作者的写作风格、会摘录文中的佳句。 4、学会读中质疑,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愿意与人交流自己的看法。 5、运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积累语言,为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为学生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打好基础。 三、主要措施: 1、营造浓郁的班级读书氛围,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充溢着浓烈的书香。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读书的理解和感受搜集读书名言,制成书签贴在教室里,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以身作则,从老师自身做起,用自己的爱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2、每位学生从家中至少带两本图书扩充“班级图书角”,并挑选有责任心的学生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收发图书,并制定借阅制度,培养学生爱护书籍,有借有还的好习惯。

3、班级上同学与同学之间,组织“好书大家分享”活动,定期把自己喜欢的好书与别人交换阅读,读后交流各自的读书收获,分享读书带给大家的乐趣,增进彼此友谊。 4、每位学生人手一本“读书笔记”,随时将阅读中读到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让读书笔记记录下自己的读书成长的足迹。 5、开展班级读书博览会,每天利用早读十分钟和班队会时间,开展“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读书收获”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听说能力。 6、班级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手抄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辑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组织能力,多途径地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7、读与演相结合:在阅读后,用编排小品、课本剧的方法将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介绍给大家,这种阅读实践既形象,又使读书的氛围轰轰烈烈。尤其是一些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的阅读,用这种形式,能浓厚学生阅读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8、墙报上增添读书园地,让学生通过书面语言表现自己的读书情况。如:好书共赏、读书快讯、读书信息、方法交流、读书心得等栏目。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引导学生读更多、更好的书。 9、开展“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利用家长会,把一些家长好的做法介绍给他们听,让家长懂得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及关系

浅谈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 及关系 济南章丘圣井李福小学 蒋国成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认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方能全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写作环节提高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的关系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阅读理解成为写作的源泉,把写作理解为阅读的升华。而这两个环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常很难被把握,其中关键原因在于语文阅读与写作因其人文感悟色彩浓厚,而不同于自然科学课程可以提供客观的唯一答案;加上教学对象处于稚幼年龄阶段的特定性,主体没有完全被激活,使得阅读与写作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难题,这样导致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成为薄弱环节,写作文成为学生很痛苦的一件事,长期以来都没有走出"高耗低效"的怪圈。而事实上,教材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读写资源,课后练习也设计了很多以读促写的习题,我们应认真地利用教材的范式文本提供给教学对象的丰富资源。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探讨粹取范式文本、巧得仿写文本。不利于学生的读与写的有机结合。 无论教学方式如何改革变化,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是不可或缺的。我借鉴成功的教学模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阐述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及重要性。近些年,课堂教学大量引人多媒体教学,提前制作了精美课件。背景资料、文章结构、段落分析等,逐一在投影屏幕上亮相,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整堂课下来,鼠标代替粉笔,屏幕演示代替教材,唯独少了学生的读书声。我则认为:不管教学方式如何创新,教师都不应忘记引导学生能力的

培养加强朗读,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但又是难点。通过课文分析,探究,运用语言方式与语言沟通这一规律。把语言训练放在语文教学这一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研究,探讨,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语言训练的理念,语言训练的目标,语言训练的方法。 2、摹仿,化用,融合,创新。 3、白话文书面词和口语的相互转化,文言文词和普通话的相互转化, 普通话和方言词的相互转化。口语和书面语的要素的相互转化。 4、体会作者的感觉表现力,审视作者的心理倾向,理解作者的感情抒发。 5、感觉的沟通,心理间的沟通,感情的沟通,感觉、心理和感情的相互沟通。 6、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学生的语言的实践和素养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既要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正在新课程如火如荼进行的当下,语文教学无论是在理念、模式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其中语言训练的削弱尤其值得我们注意。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一味追求阅读的形式,而忽略语言训练的内容。教师引领学生学词炼句,进行默念、复述、背诵等训练等等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手段,在如今的课堂上已经很难看到,又或者过于重视自主性、想怎样说就怎样说,使训练不达效果,缺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逐渐淡化了,课堂往往是华而不实。语言教学是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能正确理解、品味语言是学生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试图以语言为立足点,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契机,从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等方面进行语言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注重知识、语言、技能、情感和思维的同步积累,全面展示阅读教学中的内容美、语言美、方法美和过程美,力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坚守语文教学的个性,真正让语言教学活起来眼下,在一些公开课中,有不少语文老师为能获得好评,用表演、说唱、课件等形式来代替诵读、感悟、理解,抛弃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忽略语句的鉴赏的教学形式,使语文课失去了语文的味道,甚至变味。造成学生听不明白,说不得体,读不出感情,写不畅达,学生的语文素养严重滑坡。正如厨师名家,烹饪菜肴突出菜香一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要突出

最新六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教案 教学难点:通过自己的笔端,表达自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达到以“形”传“神”. 教学过程: 一、聊一聊 趣味谈话:今天,我们开始了暑假期间作文阅读的学习,大家都是爱学习的孩子,来到新学校,见到新老师,我从大家的眼睛里看到了新奇、迷惑、怀疑和信任.很多同学不认识我,我想呢,我也不介绍自己,我就想让大家通过看我的外貌猜猜,猜猜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议一议 如果让你来说的话,猜什么?你会怎么猜?你是根据什么猜的?(学生发言,老师指导,注意语言的流畅和准确) 主要依据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体态、衣着、表情. 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猜想. 发挥想象,例如老师的年龄、老师的眼睛、老师的肤色、老师的大肚子、老师说话的声音和腔调…… 三、说一说 按照你观察到的和想象到的,你来表述,要流畅、形象、具体,想象要丰富. 四、写一写 注意格式、注意标点、注意语意连贯,不写错别字.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真实表达自己想法. 范文举例.(略) 五、评一评(略) 作文小贴士 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宽宏大度冰清玉洁锲而不舍鞠躬尽瘁持之以恒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足智多谋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博大精深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相貌堂堂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神采奕奕欣喜若狂呆若木鸡 第二讲动作描写 训练目的:学习怎样进行动作描写. 训练重点:动作描写的连贯性和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训练难点:把握动作描写的方法. 训练过程: 一、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1、快速完成基础知识练习. 2、订正答案. 二、讨论打记有关动作的语句,思考:动作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动作描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写好动作? 三、讲解. 1、动作描写可以让文章更生动形象. 2、能突出人物特点. 3、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小练笔. 五、练笔评价. 作文小贴士: 1、他发现塘边的狗尾草上,正停着一只红色的蜻蜓.只见弟弟瞪着眼,猫着腰,身子向前倾斜着,极慢极慢地向前移动着脚步,突然他把手一伸,两个手指一掐就把蜻蜓捉住了.蜻蜓拼命挣扎着,弟弟乐得又蹦又跳.他用一根细线扎住蜻蜓的长尾巴,一手掐住细线的另一端,放开蜻蜓,蜻蜓就飞起来了.他跟着蜻蜓飞跑,口里还大声嚷道:“我坐飞机了,我坐飞机了.” 2、我屏住呼吸,两手弯成弧形,慢慢地靠近它,然后猛扑向前,两手迅速地一扣.哈哈,看你往哪里跑! 3、屋里静悄悄的,只有电视机在响着.爸爸忽然抓着桌布一挥.“叭”的一声,拍在了桌子上,碗、盘子、筷子都跳起了老高,桌角上那酒杯掉到了地上,摔破了. 第三讲语言描写 训练目的:学习怎样进行语言描写. 训练重点:语言描写的作用,语言描写应该注意的地方. 训练难点:把握语言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训练过程:

小学阅读与写作教案

怎样积累词汇(一) 刘杏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三组词汇(名称、事物、动态)以及怎样运用词汇来表达。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养成一个爱搜集、爱记录、爱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认识、观察、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3)情感目标:写作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通过积累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留心生活,品味生活,用心体会人和事,培养感恩自然万物的心态。 教学重点:词汇的积累 教学难点:描绘人与事物间词汇的区分 教学课时:2 课时 A、导言: 同学们,大家好!从我们开始学习拼音字母到简单的汉字,然后到词组,用词组造句,最后到写日记、写短文、写大作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什么很多同学一听到写作文,才思敏捷,下笔成文,很多的写作素材马上涌现。但也有很多同学抓耳捞腮,难以下笔,不知从何处着手。归根结底是没有在平时养成一个积累观察的习惯,要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必须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学习积累,提高阅读量,扩展知识面,多说,多交流,多练笔。接下来我们开始按照上述的方法进入今天的学习环节。(要求每位同学先做自我介绍) B、每课一诗积累赏析: 游子吟作者:【孟郊】年代:【唐】体裁:【乐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解】: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仲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韵译】: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像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评析】: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C、主题讲授 文章是由段组成的,段是由句子组成的,句子又是由词语组成的。这说明词语是作文的基础,要写好作文,就必须积累丰富的词汇。怎样积累词汇呢?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带有鸟名的: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②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④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带有花名的: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带有山名的: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④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带有江河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带有地名的: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②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③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④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想一想,练一练:(1)按要求写出动植物的名称。 ①5种树的名称②5种花的名③5种蔬菜名称④5种水果名称 ⑤5种鸟的名⑥5种兽的名⑦5种鱼的名⑧5种昆虫的名 (2)我国有著名的东、南、西、北、中五岳名山,你知道吗?请填在下面的括号里。它们是:东岳:泰山(位于山东);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西岳:华

阅读教学计划四年级下

阅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学生课外读物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为此特制定以下阅读计划。 二、实施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以及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通过阅读感悟规范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学期要求四年级学生以阅读《爱的教育》与《弟子规》这两本书为主,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须达到以下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抓住要点。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 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朗读比赛、背诵比赛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背诵、积累优秀诗文:本学期最少背诵古诗10首,优秀文章片段10篇,名言名句10首。 三、阅读时间安排 利用每周一节阅读课进行充分阅读,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课后自由读。 四、具体活动措施及评价。 1、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前,老师要制定课外阅读工作计划、书写阅读指导教案,注意给予学生相关的阅读方法的指导。

2、学生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同时要做好积累。做好阅读笔记(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读书卡(每次要把所读过的书在卡中有所记录)。 3、每天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进行登记,对课外阅读情况要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对阅读笔记要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4、为学生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如每月举行读书汇报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