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

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
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

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

(征求意见稿)

煤炭深加工产业是以技术创新为手段,通过对煤炭加工转化多种单项技术进行耦合、集成,联合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化工原材料以及热能、电力等产品的产业,是实现煤炭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煤炭利用主要以直接燃烧为主,造成很大的环境压力,而煤炭加工产业以传统煤化工为主,能源转换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产品竞争力有待提高,现代煤化工刚刚起步,技术水平和产业链条尚需提高和完善。为适应国内外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有效遏制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快煤化工向煤炭深加工的升级转型,促进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发展形势,特制定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以指导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第一章政策目标

第一条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环境现状,煤炭深加工产业必须以先进的煤炭转化利用技术为基础,以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促进煤炭利用方式变革为目标,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使我国煤炭深加工技术和产业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第二条推进传统煤化工结构调整,促进其向现代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升级,集成多种单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废

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煤炭深加工产业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安全型产业。

第三条坚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煤炭深加工产业管理体制机制。政府职能部门依据行政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强对煤炭深加工产业的管理,规范各类经济主体在煤炭深加工产业领域的投资行为。

第四条稳步推进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完善工艺技术和装备,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在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化推广,加快先进技术成果的转化。

第五条发挥煤炭资源优势,生产多种煤基能源化工产品,作为对石油化工的重要补充,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第六条发挥煤炭深加工产业优势,完善和延长煤炭下游产业链,促进资源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第二章发展规划

第七条国家通过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煤炭深加工行业发展规划由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八条省级投资或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煤资源、水资源、环境和市场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内的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或产业园区规划,报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的企业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本企业煤炭深加工产业

五年发展规划或滚动发展规划,报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加强煤炭深加工行业发展规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充分做好资源供给平衡,特别是区域水资源平衡,深入分析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真落实交通运输等外部保障条件,避免盲目投资。

第三章布局与发展重点

第十一条煤炭深加工产业要针对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消费市场分布较广的国情,形成有利于煤炭产销区域平衡的产业布局。优先考虑煤炭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合理安排煤炭净调出区项目建设,严格控制煤炭净调入区项目建设。鼓励发展以褐煤、高硫煤等低质煤为原料的煤炭深加工项目。

第十二条按照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模式,在条件具备的地区建设煤炭深加工产业基地和示范基地。

第十三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情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规范发展电石、焦炭等高耗能行业;严格控制煤制化肥、煤制甲醇行业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烯烃、天然气等行业,探索煤化电热一体化、煤炭分质综合利用等煤炭深加工的新模式。

焦炭行业要与钢铁工业发展相协调,严格控制焦炭新增产能,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前提下,在炼焦煤资源比较丰富和钢铁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形成大型焦炭生产基地。集中发展煤焦化产品,加强煤焦油集中加工和焦炉气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电石行业按照结构调整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增总量,在调整中发展电石产品。重点在煤、盐资源比较丰富地区,以优替劣,实施产能置换。鼓励采用煤制乙烯,建设氧氯化法氯乙烯生产装置逐渐降低电石法氯乙烯的比重;鼓励采用电石渣生产水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煤制化肥主要在煤炭资源丰富的粮棉主产区,采用环保型先进煤气化技术,建设百万吨级化肥生产基地。淘汰环境污大、能源消耗高的中小型化肥生产装置。鼓励东部地区化肥企业将合成氨等基础肥料生产装置向煤炭资源地转移。

煤制油品、烯烃、天然气、乙二醇、二甲醚、芳烃等领域根据产业化示范情况,主要在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有保证、生态环境许可、运输便捷或适宜管道输送的地区择点建设。

在褐煤、长焰煤等中低阶煤丰富的地区建设大规模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延伸煤炭深加工产品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进煤化工与发电、石油化工、钢铁、建材等产业间的整合,建设煤化电热一体化项目,鼓励各种燃料、化工原材料、热力和电力一体化生产。

第四章技术装备政策

第十四条加强煤炭深加工产业自主创新,建立健全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研发体系,加快先进技术产业化进程,大力推进技术装备国产化,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净化、合成技术。

第十五条坚持以我为主的技术、装备政策。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国内自主的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不断提高自主化水平;对国内外水平相当的领域,优先采用国内技术和装备;对国内空白或水平落后的,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并积极组织消化、吸收和自主化工作,推动煤炭深加工装备定型化和标准化。

第十六条跟踪研究国际前沿技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限制重复引进同类型、同技术档次煤炭深加工技术和装备,禁止采用国外淘汰的落后二手生产装备。首次采用国外中试成果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煤炭深加工项目在取得成功后,中方企业应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

第十七条国家依托重大示范工程推动先进煤炭深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通过产业发展规划或其它规范性文件明确一定时期内的重点示范内容、要求以及示范项目选择条件,并对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现阶段重点示范的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如下:

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重点示范内容

第十八条支持大型煤炭深加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和委托开发,提高自主创新和开发能力;支持企业采用节能、安全、环保等新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和安全生产、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煤炭深加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鼓励采用高产、低污染、大型焦炉替代传统焦炉,干法熄焦替代湿法熄焦,以及捣固和煤调湿技术;鼓励采用先进焦油加工和苯加氢等清洁生产工艺替代落后工艺;鼓励采用密闭式电石炉替代内燃式和开放式电石炉;鼓励利用焦炉煤气、电石尾气等原料进行综合利用。

鼓励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新建和改造现有煤气化装置;鼓励采用新型净化和合成等技术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鼓励采用国内自主开发的大型煤气化、气体净化、氨合成、甲醇合成、二甲醚合成、煤制油、甲醇制烯烃、合成天然气、甲醇制芳烃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鼓励煤化工装置与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IGCC)、大型超临界发电等装置的耦合,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鼓励不同工艺技术和生产过程之间的耦合、集成,根据煤质设计合理的产品方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第十九条煤炭深加工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资源消耗以及废弃物排放等各项指标必须达到国家(行业)标准或强制性规范要求。

焦炭耗洗精煤低于l.33吨/吨,电石耗电低于3400千瓦时/吨,煤制合成氨综合能耗低于50吉焦/吨;煤制甲醇综合能耗低

于52吉焦/吨。

焦化项目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其它煤炭深加工项目达到95%以上。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应用,淘汰直流冷却等工艺技术和设备。“三废”达标排放并满足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气化炉、锅炉和电石炉炉渣实现资源化利用。

“十二五”期间实施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能效和资源消耗必须达到下表中的基本要求,优秀的示范项目将达到或超过先进指标。

*:采用褐煤、高灰煤等低质煤可适当放宽指标,难以采用空冷技术的地区可适当调整水耗指标。

第二十条禁止新建装置采用固定层间歇气化技术。禁止新建没有焦炉煤气、煤焦油和粗苯回收利用设施的焦炭项目。禁止

新建酸洗法苯加工装置,加快取缔现有酸洗法苯加工装置。钢铁企业配套焦化项目的焦炉炭化室不低于6米,同步建设干熄焦装置。焦炉气必须全部回收利用,不得直排或点火炬。新建电石项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电石炉初始总容量不小于100000千伏安,单台电石炉容量不小于25000千伏安,电石炉气必须综合利用。关闭和淘汰现有生产能力l万吨 (单台炉容量5000千伏安)以下电石炉,现有单台炉容量12500千伏安以下的内燃式电石炉、敞开式电石炉、排放不达标的电石炉。

第二十一条煤炭深加工生产所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规定。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必须通过国家认定的型式试验机构的型式试验。纳入行政许可管理的设备必须获得许可后才能组织生产。

第二十二条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和资金等方面对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研发、国产化依托工程、产业化示范工程、使用验证和试点工程给予支持。具体政策措施由相关职能部门制定。

第五章产业组织

第二十三条按照煤、电、化等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水平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延伸和优化产业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十四条鼓励煤、电、化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投资建设上下游一体化的煤炭深加工项目。推动煤炭、电力、石化、化工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煤基能

源化工企业为主体的集约化产业格局。

第二十五条鼓励企业按照煤炭消费量“等量置换”原则,在新建煤炭深加工项目时淘汰相应规模的落后产能。

第二十六条鼓励煤炭深加工与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以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有机结合,鼓励煤炭深加工与水泥、钢铁等高耗能产业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第六章市场准入管理

第二十七条煤炭深加工产品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标准。加快煤炭深加工产品相关标准制定工作,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得生产和销售。政府职能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煤制民用和车用(包括船舶、机车、机械等)燃料的生产、销售、认证、注册、检验等环节进行管理,做到责权分明、程序公开、操作方便、易于监督。

第二十八条煤炭深加工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由国家质检部门商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后指定,并明确产品检验范围。检验机构要具备第三方公正地位,不得与生产企业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对同一产品进行重复检测和收费。检验机构对检验结果承担责任。

第二十九条依据国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认证认可管理条例,建立有效的煤炭深加工生产企业和产品的准入管理制度。符合准入管理制度规定、相关法规、技术规范的企业和产品,登录《煤炭深加工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由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质检部门联合发布。政府职能部门对生

产企业及产品实行动态管理,凡不符合规定的企业或产品,撤销其在《煤炭深加工产品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的名录。

第三十条大部分初级煤化工产品属高载能产品,产业发展以满足国内市场为目标。为满足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限制初级煤化工产品出口,降低或取消相关产品出口退税。

第七章投资管理

第三十一条国家对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国内煤炭深加工行业和国内企业投资境外煤炭深加工行业的经济活动实行必要的管理,投资煤炭深加工项目需按规定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第三十二条国家根据产业发展要求确定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示范项目应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符合产业示范方向和示范要求,与已有基础相比,要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装置规模、装备制造、环保指标、稳定运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或取得突破。示范项目在大规模工程化、技术升级、新技术应用和装备自主化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示范内容。对于示范内容相同或类似的示范项目,国家通过比选确定1-2个示范项目。

新技术、新产品首次商业化应用的年加工煤炭500万吨以上煤炭深加工项目按示范项目进行管理,并享受国家对示范项目的支持政策。

第三十三条新建煤炭深加工项目生产规模:焦炭项目应达到普钢企业经济规模对焦炭的要求,并满足焦炉气和煤焦油综合

利用的需要。电石项目大于30万吨/年,煤制油大于100万吨/年,煤制烯烃大于50万吨/年,煤制天然气大于20亿立方米/年,煤制二甲醚大于100万吨/年,煤制甲醇大于100万吨/年,煤制合成氨大于45万吨/年 (含联醇) ,煤制乙二醇大于20万吨/年,禁止建设上述规模及以下的煤炭深加工项目。

第三十四条项目业主必须具备资本、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业主净资产必须超过对项目的出资额度,资产负债率不得高于60%(大型企业集团可适当放宽),银行信用等级AAA。项目资本金不低于总投资的40%。限制非能源、化工行业企业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项目业主在煤炭深加工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生产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具备完善的营销网络、良好的运输保障等条件。

第三十五条投资国内煤炭深加工项目的境外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力量或拥有专利技术,且必须采取与国内企业合资的方式,合资项目由中方控股。

第三十六条新建项目(含省级示范项目)必须核算从煤炭开发到终端产品使用全周期的能源转换效率,煤炭资源价格必须按当地市场价格进行技术经济测算,财务内部收益率达到行业基准要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较好。

第三十七条对不符合本产业政策和未经核准 (备案)或违规核准 (备案) 的项目,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工商管理部门不予登记,质检部门不予颁发生产许可证,金融机构不提供贷款和其它形式的授信支持,水行政管理、商务、海关、安监、环保和建设等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八条各金融机构向煤炭深加工项目发放中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要符合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新增能力的煤炭深加工项目需要核查相关部门出具的项目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必须符合煤炭深加工产业政策。证券监管部门应认真核查相关部门出具的项目批复、核准或备案文件。

第八章资源使用政策

第三十九条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必须统筹兼顾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相关产业对煤炭的需求。国家实行煤炭资源分类使用和优化配置政策。炼焦煤(包括气煤、肥煤、焦煤、瘦煤)优先用于煤焦化工业;优质和清洁煤炭资源优先用于发电、民用和工业炉窑;褐煤、低变质烟煤、高硫煤以及具有良好气化性能的煤种优先用于煤炭深加工。

第四十条加强高硫煤和低热值煤开发利用工作,延长现有矿井服务年限,提高资源保障程度。支持以高硫煤为原料发展煤化工产业,缓解优质煤资源供求矛盾。鼓励在煤炭加工转化的同时,实施其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在运输便捷、原料来源落实且经济可行的情况下,允许利用境外煤炭资源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

第四十一条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应“量水而行”,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资源利用政策和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和大型煤炭深加工项目建设应进行水资源论证。加强水资源和水源地保护,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建设煤炭深加工项目。

严禁挤占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严格控制缺水地区建设高耗水煤炭深加工项目。

第四十二条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停止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鼓励煤炭深加工企业建设节水工程,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得用水指标;限制高耗水工艺和装备的应用,鼓励煤炭深加工项目采用废水制浆、空气冷却等节水型技术。

第九章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第四十三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法定代表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制度,强化现场管理,遏制事故发生。

第四十四条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煤炭深加工产业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炭深加工企业要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制定、完善本部门和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第四十五条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安全性能高的装备,集散控制系统 (DCS),紧急停车系统 (ESD) 和切实有效的安全生产措施。尽量减少生产装置区特别是防爆区内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量。

第四十六条加强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许可证的管理。加强劳动用工和定员管理,为工人配备符合国

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病危害控制体系。

第十章节能与环境保护

第四十七条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全厂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建立和完善煤炭深加工产业节能管理、评价考核、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奖惩制度。对煤炭深加工项目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未通过能评的,有关部门不得核准或备案。

第四十八条煤炭深加工项目必须符合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水土保持要求。煤炭深加工企业要建立环境应急及生态恢复保证金,用于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和企业停产、关闭后的污染消除和生态恢复。

第四十九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煤炭深加工项目必须依托产业规划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依法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三同时”制度。煤炭转化过程中的污染物必须达标排放。

第五十条要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要求,积极推进煤炭深加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对符合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条件的煤炭深加工企业,要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并监督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煤炭深加工生产企业排放污染物必须得到省级以上环保部门的许可,未经许可不得生产。

第五十一条积极采用废水、中水和矿井水回用技术,不断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和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最大限度降低水资源消耗,争取实现零排放。

加强气化炉、锅炉和电石炉废渣管理,必须做到废渣无害化处理和安全填埋,积极开展废渣综合利用工作。

煤炭深加工项目飞灰、氮氧化物、硫化物排放必须达到环境保护国家标准;应承担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要积极开展碳汇林种植、气驱采油等措施,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十一章其它

第五十二条加强煤炭深加工行业管理,充分发挥行业中介组织作用。支持行业内企业、科研单位以及中介机构成立煤炭深加工行业协作组织,建立和完善全口径的行业信息统计数据库,实行行业信息定期发布和行业预警制度,向政府行政部门及时反映行业动向和提出政策建议,协调行业发展的重大事项,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的发展。

第五十三条对违反本产业发展政策的建设单位和行政单位,各级监察、投资、土地、工商、税务、质检、环保、商务、金融、证券监管等部门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第五十四条本政策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国家能源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并适时修订。

最新煤炭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2011年,在国际经济持续动荡、国内物价上涨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回落、结构调整取得进展的良好态势。 2011年,我国经济平稳减速,全年GDP实现47.16万亿元,同比增长9.2%,增幅较上年减缓1.2个百分点,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9.7%、9.5%、9.1%和8.9%。从三次产业看,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5%、10.6%和8.9%。 2005-2011年煤炭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占GDP比重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数据网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中国产业数据网

2006-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第二节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 一、煤炭行业的监管 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原为国家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部撤销后,煤炭行业目前主要受以下部门的监管: (一)国务院 国务院负责核查和批准2004年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认定的煤炭类重大投资项目。此外,国务院还对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行整体把握,提供指导意见和建议。 (二)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为煤炭行业制定行业政策和投资方针,对煤炭项目进行审批或核准,同时还与商务部共同管理煤炭出口行为和出口配额,此外,国家发改委也对煤炭经济运行进行监测。 (三)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授予,矿业权转让和租赁的审批,并负责矿权价款和储量评估结果的审核。 (四)国家环保部 国家环保部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作出核查和评价。 (五)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其依法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权,负责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保证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

煤炭行业监管体制

(一)煤炭行业的监管和主要的法律法规 1、煤炭行业的监管 煤炭行业主管部门原为国家煤炭工业部,国家煤炭工业部撤销后,煤炭行业目前主 要受以下部门的监管: (1)国务院 国务院负责核查和批准2004 年颁布的《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认定的煤炭类 重大投资项目。此外,国务院还对煤炭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行整体把握,提供指导意 见和建议。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为煤炭行业制定行业政策和投资方针,对煤炭项目进行审批或核准,同 时还与商务部共同管理煤炭出口行为和出口配额,此外,国家发改委还负责评估和执行 煤炭和电力价格之间的定价联动机制。 (3)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授予,矿业权转让和租赁的审批,并负责矿 权价款和储量评估结果的审核。 (4)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环保总局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对重大经济和技术 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对重污染行业企业的 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作出核查和评价。 (5)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管理的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的行政机构。其依法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权,负责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督管理工 作的监督检查,保证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6)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是经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煤炭行业 综合性社团组织,主要负责制定煤炭行业的相关行业标准,同时发挥着联系政府、指导 行业、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煤炭行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煤矿企业安全施工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 定》、《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

中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展望 煤炭物流是指为实现煤炭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移动,所进行的煤炭加工、装卸、运输、仓储、交易、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活动。自2009年3月《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布实施以来,煤炭物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国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新能源的冲击,煤炭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需求量增速放缓等新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现代煤炭物流,对降低煤炭物流成本、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我国煤炭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煤炭物流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十二五”期间,煤炭物流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1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1 煤炭物流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9.5亿吨,同比增长7.7%,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煤炭产量在36.5亿吨左右。除晋陕蒙宁甘新和云贵地区外,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和川渝青藏地区为煤炭净调入地,其中,省首次由原来的煤炭净调出省转为煤炭净调入省,调入量为约800万吨。 2012年上半年累计完成铁路煤炭运量11.7亿吨,同比增长4.5%,预计全年铁路煤炭运量为23.2亿吨。在主要煤运通道中,上半年大秦线煤炭运量2.15亿吨,同比下降0.5%;侯月线完成8778万吨,

下降1.8%。 图1-1 近三年我国铁路煤炭运量图 2012年1-5月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8.3亿 吨,同比增长8.4%,增速较去年同期放慢9.0个百分点;其中煤炭外贸进港量1.0亿吨、增长65.1%,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77.5个百分点。 2012年上半年我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 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2012年上半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经济运行也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我国经济短期缺乏迅速回暖的动力。2012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有限,用电量同比增速在5%-6%之间,在保障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下,钢铁、建材、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趋于平稳。电力、钢铁、建材、化工需求总体不旺,造成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存煤量激增,进而对煤炭的运量产生严重影响。 05 10 15 20 25 2010年2011年2012年 20.2亿吨 22.7亿吨23.2亿吨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中国煤炭行业目前形势及发展前景 专业:姓名: 摘要: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全球煤炭行业和我国在前十几年里也都呈上升的趋势,但煤炭的开采,安全,供需,管理,运输在我国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我国煤炭的主要特征也充分显露出我国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资源分配差的现状。近期随着经济低迷煤炭行业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使一些煤炭企业不得不做出调整。本文分析当前煤矿行业概况,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和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以及未来任务。 关键词:煤炭行业发展前景前景分析 一、国内煤矿行业概况 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常规能源,也是最廉价的能源。目前中国探明可直接利用的煤炭储量1886亿吨,人均探明煤炭储量145吨,按人均年消费煤炭1.45吨,即全国年产19亿吨煤炭 亿吨资源量共计1万亿多吨的资源,可以留待后人勘探开发。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已探明的煤炭储量占世里煤炭储量的33.8%, 于第二位,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我国煤炭1000米以 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我国各省市煤炭储量分布

疆18037.3 全国45521.0。 煤炭做为一种经济性的能源资源具有一定竞争力,煤炭资源具有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地位。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煤炭需求仍然在保持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今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2、供给:供需总体平衡。 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35亿吨。出口量减少,进口煤增多,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是我国约90%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全文

能源局发布《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全文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益,推进矿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号)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政策。 第一章发展目标 第一条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能源保障。 第二条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形成以合理开发、强化节约、循环利用为重点,生产安全、环境友好、协调发展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第三条严格产业准入,规范开发秩序,完善退出机制,形成以大型煤炭基地为主体、与环境和运输等外部条件相适应、符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产业布局。 第四条深化煤炭企业改革,推进煤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兼并和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中小型煤矿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五条推进煤炭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煤炭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重大关键技术。培育科技市场,发展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第六条强化政府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靠科技进步,以防治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地压、地温等灾害为重点,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及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七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强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矿区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恢复补偿机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矿区,促进人与矿区和谐发展。 第八条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煤炭产运需三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鼓励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加强煤炭生产、运输、需求的衔接,促进总量平衡,保障稳定供应。 第二章产业布局 第九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总体部署,按照煤炭工业发展规划、矿产资源规划、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煤矿安全生产规划、矿区总体规划,合理、有序开发和利用煤炭及其共伴生资源。 第十条控制东部地区煤炭开发强度,稳定中部地区煤炭生产规模,加强西部地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神东、陕北、黄陇(陇东)、宁东基地有序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重点建设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晋北、晋中、晋东基地加快整合煤矿升级改造,适度新建大型现代化煤矿;冀中、鲁西、河南、两淮基地做好深部资源勘查,建设接续煤矿,限制1000米以深新井建设;蒙东(东北)基地优先建设大型露天煤矿;云贵基地加快建设大中型煤矿,大力整合关闭小煤矿;新疆基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后备基地,实行保护性开发。 第十一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主体功能区定位、资源禀赋、水资源、市场等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确定区域煤炭开发规模和开发时序,在大型整装煤田和资源富集地区优先建设大型和特大型现代化煤矿。在大型煤炭基地内,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资源勘查开发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第十二条科学配置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完善煤炭、煤层气协调开发机制。在设置煤炭矿业权但未设置煤层气矿业权的区域,煤炭矿业权人应综合勘查开采煤层气,依法办理煤层气矿业权。煤炭企业不具备煤层气地面抽采能力的,应与煤层气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在煤层气和煤炭矿业权重叠区域,以及已设置煤层气矿业权但未设置煤炭矿业权的区域,国家规划5年内建设煤矿的,由煤炭矿业权人与煤层气矿业权人协商合作开发煤炭矿业权范围内的煤层气资源,或调整煤层气矿业权范围,保证煤炭资源开发需要。煤炭矿业权人具备煤层气地面抽采能力的,鼓励将煤炭矿业权范围内的煤层气矿业权转让给煤炭矿业权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中国煤炭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简析 摘要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均占主体地位,同时,我国煤炭生产 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煤炭行业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更加成为关注的热点。从2012年开始,煤炭行业告别了10年的发展旺盛期,进入了萧条时代,尤其是15年煤炭行业彻底地进入了“寒冷的冬季”,目前仍没有回暖的迹象,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关键词:煤炭行业;现状分析;未来趋势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基础和工业原料,长期以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位居世界第三位,占全球储量的12.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仅占全球的1.1%和1.8%具 体情况如图表所示 2014年中国一次能源探明储量情况 能源单位2014年占全球比例(%)储采比世界平均储采 比(%) 石油10亿桶18.5 1.1 11.9 52.5 天然气万亿立方 米 3.5 1.8 25.7 5 4.1 煤炭亿吨1145 12.8 30 110 注:储采比:用任何一年年底剩余的储量除以该年度产量,所得的计算结果即表明如果产量继续保持在该年度的水平,这些剩余储量可供开采的年限。 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煤炭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从资源保证年限角度分析,煤炭仍是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基础,在中国能源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我国煤炭行业的现状 1.1 受到国家宏观制度的制约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国家对其加强了安全整顿,无论是从设备上还是从安全防护措施上都加大了监管力度,这样就增加了吨煤成本。其次煤炭污染严重,导致近几年来雾霾现象十分严重,国务院于2013年9月发布《关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降至65%以下。不断强化的环境约束以及国家能源政策的变动对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带来了较大冲击,再有新能源的出现与提倡,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等产业的出现大大地挤压了煤炭的产量,占有了煤炭一定的利润空间。其中,可再生能源的增长是对煤炭的直接代替。 如表1所示 年份能源生产总量 (万吨标准煤) 构成(能源生产总量=100) 原煤原油天然气水电、核电、 风电 2010 296916 76.6 9.8 4.2 9.4 2011 317987 77.8 9.1 4.3 8.8 2012 333300 76.6 8.9 4.4 10.1 2013 356536 75.9 8.4 4.5 11.2 2014 357079 73.8 8.5 4.8 12.9 资料来源:《煤炭工业统计提要》《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5》 1.2受到国际煤炭市场的制约 我国加入WTO成为世界经济组织的一员。在国际市场经济这个平台里,信息的流动性与资源的共享性发展迅速,国外的矿石、铁粉、煤炭以其品质好、价格低等优点打入我国煤炭市场。如下图

首批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附件五: 首批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 煤矿井工开采专家委员会(46人) 主任 王金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总经理 副主任 康立军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总经理 王家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 杨景才神华集团总工程师 王继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副校长 殷作如开滦集团总经理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马念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矿业工程系教授 勾攀峰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王安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总经理 申宝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科技发展部主任 刘东才铁法煤业集团总工程师 刘纯贵大同煤矿集团总工程师 刘雨忠中煤大屯煤电公司董事长 华心祝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院长

孙春江新汶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宋子安山东龙口矿业集团董事长 宋建成郑州煤业集团总工程师 岑代全萍乡矿业集团总工程师 张志平庄煤业集团总经理 张东升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 张华兴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特殊采煤与环境治理研究所所长 张宏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 张保连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公司所长 张党育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李旭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李建胜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公司董事长 杨晓峰重庆集团松藻煤电公司副总经理 杨裕官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院长 陈启文黑龙江龙煤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单智勇焦作煤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地球科学系教授 郑行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 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姚建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所技术委员会主任 赵庆彪河北金能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钟亚平开滦集团公司原总经理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

关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煤炭实施怎样的产业政策。所以,我国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现实情况出发,确定煤炭产业的方向和思路,制定相应的配套辅助政策。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煤炭行业现在也迎来了“互联网+”,现行的“金银岛煤炭”仅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下的传统交易方式整合到线上,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 一、我国煤炭产业政策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产业政策。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炭产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国有煤矿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煤矿现代化建设。国家在支持全国乡镇煤矿发展的同时,为了调动煤炭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1985年开始,又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又多次延续财务承包。这些产业政策,对调动地方、农民办矿的积极性和调动国有煤炭企业的积极性,增加煤炭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煤炭生产和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产业政策。我国1993年以后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1993年-1998年),国家在支持煤炭企业减人提效,鼓励兴办非煤产业的同时,一方面在煤炭总量开始失控时继续沿用鼓励小煤矿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急于求成,提出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补贴、煤炭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1994年,在由产品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中,考虑煤炭行业特殊性不足,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九五”成为煤炭产业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原属中央财政的煤炭企业有2/3的企业亏损。 现代的煤炭行业,1998年以后,在进一步放开煤价,让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了对煤炭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改善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主要有:以关闭非法开采、布局不合理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为主要内容的总量调控政策;鼓励煤炭出口政策;整顿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批制度政策;企业下放后,所得税全额交给地方财政,用于困难煤炭企业的补贴政策;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由此产生的亏损补贴缺口,由中央财政增加亏损补贴

2017年煤炭行业政策一览,总结的太全了

2017 年煤炭行业政策一览,总结的太全了! 2017 年上半年国家各大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煤炭行业的产能政策调整,从整体上来说采取控制的主要政策走向,各省市也纷纷出台煤炭产能的政策调整。 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7年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意见》提出,2017 年煤炭行业缓解过剩产能将达到 1.5 亿吨以上。一批在安全、技术、规模、环保、经营等方面不达标的煤炭企业将坚决退出市场。 6月1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称,截至5月底,全国已退出煤炭产能9700 万吨左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65%。 部委时间政策国务院2017 年 1 月 5 日印发《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到2020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 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能源局2017年2月8 日印发《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规划预计,2020 年,煤制油产能为1300 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为170 亿立方米/年,低阶煤分

质利用产能为1500 万吨/年(煤炭加工量)。能源局、发改委2016 年12 月30 日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强调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 亿吨/年左右,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 5 亿吨/年左右,到2020年,煤炭产量39亿吨。2017 年1月17日印发《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强调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 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1 亿吨以内。全社会用电量预期为6.8~7.2 万亿千瓦时。2017 年 4 月21 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建煤矿项目应严格执行减量置换政策或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2017 年4月25日印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 》,其中强调到2020 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 亿吨标准煤以内,煤炭消费比重进一步降低,清洁能源成为能源增量主体。2017年5月12日印发《关于做好2017 年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意见》,强调2017 年退出煤炭产能 1.5 亿吨以上,实现煤炭总量、区域、品种和需求基本平衡。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7 年 2 月 5 日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春节后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的通知》,强调关于切实做好春节

煤化工发展政策解读及对策

煤化工发展政策解读及对策 我国煤化工已开始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并正在形成新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以先进的煤液化和煤气化为代表的煤制油、煤制稀烃、联产甲醇等煤化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主要项目简介如副栏所述) 主要煤化工项目简介 2008年12月神华集团鄂尔多斯100万吨/年直接煤液化示范工程投料试车,经过先后四次试车现已投入批量化生产。在此同时,采用中科合成油公司间接煤液化技术,也于2009年3~12月先后有伊泰集团、潞安集团和神华集团分别完成了16万吨/年和18万吨/年工业性试验。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烯烃(DMTO)项目经过西安的工业性试验后,由神华集团在包头市建设的6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于2010年8月下旬投料试车并产出合格聚烯烃产品,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投入生产;采用引进技术建设的两套MTP技术建设的50万吨/年项目,近期分别在经过投料试车和打通全流程的基础上,试产出合格的聚丙烯产品,其中神华宁煤MTP装置已于2011年4月底投入试生产。在此期间,2009年8月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清华大学和安徽淮化集团公司共同承担的FMTP 项目完成了万吨级工业性试验;2007年,中石化公司在燕山石化完成了100吨/天甲醇制烯烃(SMTO)工业化试验,2008年完成60万吨/年工业化装置的工艺包。2009年开始在河南进行20万吨/年示范装置建设,预计2012年6月建成投产。 2009年12月,采用中科院煤制乙二醇技术在通辽市建成20万吨示范装置。同时,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焦化厂等也在进行工业性试验。还有东华工程公司与日本宇部合作,在浙江完成了工业性试验,现已进入20~40万吨/年大型工业化建设的工程设计阶段。 2010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核准大唐国际赤峰、内蒙古汇能等六个煤制天然气项目,现有6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开工建设,总规模约140亿立方米/年。 但国内煤化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3-03-11 10:34 来源:钢联资讯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公司所在的行业属于采矿业中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包括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国家安监局及煤矿安监局、煤炭工业管理局、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国土资源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等。 1、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能源行业发展的重点 “十二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将突出七个重点。一是要优化发展化石能源,合理控制煤炭产量,努力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的基本稳定,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二是要加快推进非化石能源发展,确保到201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1%以上;三是要加强能源输送管网建设;四是要加快能源科技装备创新;五是要加强节能减排;六是要加强国际能源合作;七是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 在能源开发投资战略上,“十二五”国家将对东部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将对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东北的部分地区,严格控制煤电发展,煤电建设仅考虑支撑电源建设和消耗进口煤炭的电厂建设。东部的电厂建设将以核电和燃气电厂为主。 (2)“十二五”煤炭产业的布局 煤炭工业的“十二五”布局将与“十一五”有较大变化。“十一五”期间,我国煤炭产业布局以区域生产为主。根据煤炭资源、区位、市场等情况划分煤炭调入区、煤炭调出区和煤炭自给区三个区域。其中调入区为京津冀、东北、华东、中南四个规划区,调出区为晋陕蒙宁规划区,自给区为西南、新甘青两个规划区。今后五年的煤炭建设将向中国西部转移。 “十二五”期间全国煤炭生产开发布局将变为: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开发西部。在建设方面,东部将接续建设,中部适度建设,西部重点建设。到“十

2020年实施“三步走”战略 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年实施“三步走”战略推动煤炭工业安全健康发展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年实施“三步走”战略推动煤炭工业 安全健康发展 煤炭工业的安全健康发展,必须实施“整顿关闭、整合技改、管理强矿”三步走战略,依法关闭非法矿,查处违法矿,整顿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结构、布局不合理的矿,并通过整治整合,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改变煤矿过多、过乱、过散的状况。 实施整顿关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湖南煤矿多规模小、灾害重、安全基础差,百万吨死亡率是全国平均值的3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整顿关闭要求,坚决关闭淘汰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改造提高一批,减少煤矿数量,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矿井本质安全水平。 按照湖南省政府提出“落实国家政策,结合湖南实际;考虑国计民生,立足长治久安,加大整顿力度,加快产业升级”的煤矿整

顿关闭工作原则,和“一揽子”解决全省煤矿整顿关闭问题的总体方案,拟将“十一五”后三年关闭的煤矿提前到2007年底全部关闭,使煤矿总数在1120处以内。要重点关闭5类煤矿:不执行煤矿监管监察指令,擅自违法组织生产造成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年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年生产能力3万吨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也要列入重点关闭对象);严重威胁国有和相邻煤矿生产安全、严重超深越界开采或超深越界开采屡禁不止拒不退界的;矿区范围内煤炭资源枯竭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决定关闭的。 搞好整合技改,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要充分发挥国有大矿管理、技术、人才、信誉优势,鼓励国有大矿整合煤矿,并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矿企业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要搞好系统改造。保留下来的矿井,其开拓、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供电系统,必须按照煤矿设计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改造。尽量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矿井开拓、提升、排水系统;必须配备同等能力的备用风机和电机;开采深度50米以上的矿井必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9年中国建材行业煤炭需求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章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及预测 第一节 2008年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运行概况 第二节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第二章煤炭产业概况描述 第一节煤炭产业的定义和细分 一、煤炭产业的定义 二、煤炭产品分类 第二节目前全球能源结构分析 第三节煤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章 2008年度煤炭产业进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平均水平分析 一、年度煤炭产业重要经济指标 二、煤炭产业总体财务分析 第二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年度需求状况分析 第三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年度生产情况分析(分产品述讲) 第四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规模结构分析 第五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所有制结构分析 第六节 2008年度煤炭产业运输状况分析 第四章煤炭产业进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所有制结构变化预测 第二节集中度变化预测 第三节煤炭产业相关政策分析及预测 第四节煤炭产业运输状况进展趋势预测 第五章建材产业整体状况分析 第一节建材产业的定义和细分 一、建材产业的定义 二、建材产品分类 第二节建材产业进展现状分析 一、建材企业现状分析 二、建材产品产量分布结构 三、建材产业年度重要财务指标分析 第三节建材产业相关政策分析 第六章建材产业进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行业进展前景预测 第二节相关政策进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行业集中趋势预测 第四节产品结构进展趋势预测 一、水泥产量预测 二、墙体材料产量预测 三、石灰产量预测 第七章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阻碍因素分析 第一节建材行业煤炭消费的行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水泥、墙体材料和石灰三个子行业煤炭消费量的阻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国煤炭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煤炭产量已经超过了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与煤炭生产相关的资源破坏、环境损害以及生产事故现象十分突出,因而我国学者率先提出了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框架,继而又提出了实现科学采矿的学术观点.本文从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内涵与框架、采动岩体结构理论和采动岩体渗流理论等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以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和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等技术开发成果,综述了在突破传统采煤技术理念上的煤炭资源绿色开采技术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从实现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应重视的基础科学研究、重点技术攻关、政府应履行的职能以及国家立法等方面对今后相关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作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中国煤矿绿色开采关键层理论煤与瓦斯共采保水采煤矸石直接充填采煤煤炭资源主关键层采动岩体工作面推进 【正文快照】: 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煤炭能源的支撑作用.同时,近年来煤炭产量的迅猛增长,凸显对资源与环境的影响.至今,与我国煤炭粗放型和超产能生产相伴的矿难事故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同样十分严峻的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也亟待从煤炭开采的源头去解决.以2007年为例,中国全年生产 一、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煤炭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现正处于整合阶段。 1、在能源生产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这一特点决定了煤炭将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据主导地位且长期不会改变。目前我国煤炭可供利用的储量约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1.67%,位居世界第三。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5%以上。我国也是世界煤炭消费量最大的国家,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原料,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构成中煤炭始终占一半以上。 2、需求和供给:供需总体平衡,局部供不应求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近年来,我国沿海省份的煤炭需求量一直很大。但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和生产能力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煤炭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并向关键行业集中。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长期以来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4个行业是主要耗煤产业,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煤炭消费量(动力煤)占总消费量的50%以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煤炭市场在今后很长时间内仍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 中国去年增加了1.02亿千瓦发电能力,相当于英国全年的耗电量。中国以每周一个的速度建立煤电站,同时关闭上千个小煤窑。已经关闭了2811个小型煤矿,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因此中国的煤炭供需将更加紧张,部分企业也在不断增加自己的煤炭储量。中国最大的电力集团华能集团,计划购买华北地区的煤矿股份以确保其燃料供给,其计划在华北地区锁定3000万吨煤的供应。中国神华除了国内的矿产购臵外,计划在印尼和澳大利亚购买煤矿资产。 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预计未来几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保持平稳,或小幅下降的趋势。煤炭的进出口需求,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从2004年7月开始,我国煤炭出口须获得政府配额,只有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才能申请并取得煤炭出口配额。目前全国只有四家企业具有煤炭出口经营权。由于进出口关税的调整、人民币升值及我国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预计中国动力煤进口量将进一步增长。亚太市场主要动力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煤炭资源 煤炭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2000年末,世界煤炭探明可采储量为9842亿t.按目前生产速度可开采200多年。世界各地都有煤炭资源,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占世界煤炭资源的70%.就煤炭质量而言,亚洲国家优质煤(发热量大于5700kcal/kg)占总资源的比重较高。我国煤炭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独联体国家。 2煤炭生产 世界煤炭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稳步增长。自70年代后期开始,动力煤占煤炭总产量的绝大部分,而在过去10年中炼焦煤产量下降。自1978年以来,欧洲动力煤产量下降70%,一些经济转型国家下降40%.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强劲增长的煤炭产量弥补了90年代初以来世界煤炭产量的减少。从1996年开始,世界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总产量从1996年的45.2亿t降到2000年的41.9亿t.根据各国的煤炭产量,我国煤炭工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独联体国家和南非。煤炭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生产成本也是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劳动成本。 3煤炭市场 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最新研究报告,世界煤炭消费量将从1999年的4700Mt增长到2020年的6400Mt.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煤炭消费增长量约占世界总预测煤炭消费增长的92%.预计煤炭在世界一次总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1999 年的22%下降到2020年的19%.煤炭在世界发电燃料中的比重将从1999年的34%下降到2020年的31%.预测世界煤炭贸易量将从1999年的548Mt增长到2020年的729Mt.在煤炭出口市场上,澳大利亚、美国和南非等9个国家占世界出口量的90%以上。主要的出口市场是东亚和西欧,其中与我国比邻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占世界进口量的40%左右。1999年和2000年,世界煤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煤炭供应方。1999年世界煤炭市场的价格竞争不仅影响了贸易方式,也影响了煤炭出口国家的收入。澳大利亚和印尼煤炭出口量增加,而美国则降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低点。南非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2000年,影响世界煤炭市场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海上运输费、煤炭进口需求增长及出口价格。在过去10年中,世界煤炭价格在40%范围内波动,1995年煤炭价格。从2001年开始,因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煤价开始回升,2001年的煤价比2000年上涨约5美元/t . 4世界10大煤炭公司生产与经营在过去的10年间,世界煤炭工业进入了合并、重组和全球化时代。1999年,世界的煤炭公司为印度煤炭公司,其年产量为2.57亿t,目前该公司拥有54万雇员,但其煤炭生产业务全部集中在印度。这里着重讨论参与全球化经营的10大煤炭公司。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多数公司生产包括煤炭在内的多种产品。其中8个公司已在不同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2000年,国外10大煤炭公司共生产煤炭852Mt,约占世界煤炭总产量的1/5.煤炭产量和总收益的是皮博迪集团,利润的是力拓公司,煤炭出口量最多的是BHP 集团。国外10大煤炭公司的经营特点包括: 1)煤炭生产集中化。 2000年,南非比利顿、安格尔、格伦科和萨索尔4个公司的煤炭产量占南非煤炭产量的87%.美国前6个公司占全美煤炭总产量的51%,排在第一位的皮博迪公司,产煤176Mt,占美国煤炭总产量的16.1%.澳大利亚前7位煤炭公司产煤109Mt,占澳大利亚煤炭总产量的46%. 2)煤炭生产跨国经营。 除了阿奇和萨索尔矿业公司外,其余8家煤炭公司都有跨国煤炭生产业务,其中德国RAG 公司的煤炭生产业务分布于5个国家。

中国银行煤炭行业授信政策

中国银行煤炭行业授信政策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我行煤炭行业授信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范行业授信风险,结合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煤炭产业政策》等文件规定,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本政策所称煤炭行业是指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 第三条本政策适用于境内机构,不适用于海外机构。 第二章总体授信策略 第四条围绕我国煤炭行业“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以有效促进我行煤炭行业业务稳健、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采取适度增加煤炭行业授信规模,积极调整煤炭行业客户结构、业务结构和地区结构的总体策略。 第五条围绕国家13个煤炭基地建设,重点发展6个省区(晋、陕、蒙、宁、皖、黔)的煤炭业务,重点加大对特大型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业务拓展和授信支持力度,积极介入主要煤炭资源省份的煤炭龙头企业,适度支持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中型煤炭企业,坚决退出政策严令禁止的规模小、技术落后、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的企业和项目。 第三章客户准入标准 第六条新客户准入须同时满足以下标准: (一)客户评级在B级及以上;

(二)煤炭企业原煤年产量120万吨以上1: 1.对于已建项目,晋、陕、蒙地区单井井型规模60万吨/年以上(其中焦煤单井井型规模45万吨/年以上),其它地区单井井型规模30万吨/年以上; 2.对于新建、改扩建项目,晋、陕、蒙地区单井井型规模120万吨/年以上,其它地区单井井型规模45万吨/年以上。 (三)遵循国家产业政策,经国家或省(区、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符合国家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的管理要求;煤炭资源回采率和机械化程度达到当地平均水平;具有完整产运销链条,以及与产量相匹配的运力保障和下游销售保障体系;规模以上煤矿必须做到正规化开采。 第四章客户分类 第七条第一类客户 须同时满足以下标准: (一)煤炭企业原煤年产量2000万吨以上,原则上从属于国家规划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2; (二)可开采年限不低于35年,近两年平均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5%; (三)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措施符合相关管理要求,回采率和机械化程度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符合利用条件的应有配套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项目、高效选煤厂。 第八条第二类客户 1本政策中的“煤炭企业原煤年产量”的统计口径是指客户所属的煤炭企业集团的原煤年产量。 2即神东、陕北、黄陇(华亭)、晋北、晋中、晋东、鲁西、两淮、冀中、河南、云贵、蒙东(东北)、宁东基地。

煤炭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1)

浅谈煤炭企业目前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由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煤炭市场萎缩,煤炭形势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并形成重大拐点,现就其现状和发展趋势浅析如下: 一、目前现状之分析 由于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煤炭能源经济形势整体呈现持续低迷、市场需求疲软、煤价直线下滑、资金严重缺乏,煤企亏损面急剧扩大。产能过剩已成定局,价格低位运行已成常态,行业面临生存危机,出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煤价下行压力巨大。 “十二五”以来,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持续增长,累计达到2.4万亿元,新增产能26亿吨,且有11亿吨的在建设项目,积累的大量产能将在“十三五”期间集中释放。2014年全国产煤40亿吨,净进口煤炭5.2亿吨,消费36.1亿吨,库存3.9亿吨。而消费方面由于国家大力化解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的过剩产能,加大非化石能源的利用强度,煤炭消费量将逐步下降,煤炭产能过剩矛盾将更加突出。短期内煤炭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结构性

过剩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需求平稳与供应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造成了煤价下行压力十分巨大,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 (二)行业生存压力巨大 一方面,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银行为规避风险,近年来除规模高效企业外,一般不予以融资贷款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产业景气度持续下行,过去对煤炭采掘项目趋之若鹜的社会资金,对煤炭项目逐渐敬而远之,只抽资不注资,导致煤炭企业资金更加紧张,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受市场影响,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承兑汇票的比重不断上升。有些煤炭企业货款回收中银行承兑汇票比例超过70%。随着煤炭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各大银行纷纷下调煤矿信用等级,导致煤炭企业融资更加困难,银行断贷、债券发行受阻也时有发生。同时,由于煤炭行业盈利前景不被看好,银行均要求上浮新增贷款利率5%~20%,企业财务成本不断上升。行业低迷对国内煤炭企业造成冲击较大,大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和现金获取能力显著下降,高负债率带来的财务费用的攀升将对企业利润空间形成进一步挤压,现金流的紧张将进一步推升企业外部融资需求,同时融资难度和成本也明显上升。财务费用大幅提升,继而导致负债率居高

煤炭行业信贷政策

煤炭行业信贷政策 一、行业基本特点与风险分析 (一)行业基本特点 1. 行业的定义及范围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指从事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类等生产活动的行业,包括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褐煤的开采洗选和其他煤炭采选,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分别是B0610、B0620、B0690。煤炭贸易业指从事煤及煤制品批发、零售和进出口活动的行业,其中煤炭批发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中的代码是H6361。本政策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贸易业进行规范。 2. 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煤富、油贫、气少”,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化工原料。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约70%左右。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化、城市化时期,对能源的需求巨大,未来中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的格局长期内难以改变。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煤炭总储量相对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平衡;储采比低,面临资源枯竭问题,可持续发展条件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煤炭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煤炭运力仍然非常紧张。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6年底,我国探明煤炭储量为1145亿吨,占全球探明总储量的12.6%,储采比仅为48年,远远低于世界147年的平均储采比。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产量较大地区有山西、内蒙古、山西、河南、新疆等,产销地区分布不一致,增加了煤炭运输的压力。近年来,我国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1~8月,全国原煤产量217042.94万吨,同比增长17.24%。预计2010年,我国原煤产量将突破32亿吨。 从需求方面看,电力、建材、冶金、化工行业是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行业,四大行业耗煤量约占全部耗煤量的87%左右,其中,电力约占49%,建材约占17%,钢铁约占14%,化工约占6%。进入2010年6月份,受房地产调控及节能减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