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标准状态:被代替)

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标准状态:被代替)
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标准状态:被代替)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一、填上合适的单位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汽车每小时行驶60()一支铅笔约长185() 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8千米=()米 70厘米=()分米 9千克=( )克 3厘米=()毫米 4000千克=()吨 8吨=( )千克 5厘米=( )毫米 70厘米=( )分米 4米=( )分米4000千克=( )吨 2千米=( )米 ( )米=50分米6千克=( )克 100厘米=( )米 ( )厘米=1分米

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 2吨+4吨○6000千克 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 7厘米+23厘米○3米 2500千克○3吨 6分米○58厘米 1米-2分米○8分米 60毫米○6厘米990克○1千克 6吨○6000千克 4分米○39厘米 5千米○4500米 300厘米○40分米 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 1吨5千克○1050克 1米○2分米30厘米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 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出版物中“量和单位”的正确使用 一、基本概念 关于量(物理量),在国际上至今还没有严格的定义,韦氏大词典、牛津词典、辞海等辞书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在其他专业的书刊中所提到的也是各有千秋。 《新编常用计量单位辞典》认为,量是“可测量和物理量的简称。它们的共同特点为:①属于物理现象、过程或属性;②必定能定量地表达;③能与其他量建立起数学关系,或者说,量定处于某一量制之中;④独立于单位;⑤独立于操作。” 根据这些描述,可以将量(物理量)归纳出以下几个特点:①不是计数或可数的单位; ②必定可以建立单位,通过与单位的比较定量地给出;③不存在独立的量。 下面给出量和单位的定义和一些基本概念: 量亦称“物理量”。是现象、物体或物质可以定性区别并能定量测量的一种属性。独立于单位,既可指广义的量,如长度、压力、摄氏温度,也可以指特定的量,如给定条件下某一物件的长度。 根据这个定义,不能建立单位的某些物理性能如表面硬度,糖的甜度,纺织品的柔软度,感光器材的感光度等以及某些计数的量如绕组匝数、个数、转数等都不是物理量。 物理量的特性一定要有单位,而且是可测量的;一定要有不变性,即作为数值和单位的乘积的物理量,与单位的选择无关(也即,不管选用什么单位,量都不会变)。例如,有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当选用不同的单位时,它就有不同的数值,如果选用米作单位,则它的数值是1;当选用厘米作单位时,它的数值就是100。 物理量的符号由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构成,除了“pH”外,一律用斜体来表示。如果物理量符号有下标,那么,表示物理量的下标用斜体,其他下标用正体。 单位计量事物的标准量(或基准量、参考量)的名称。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克为计量质量的单位。 单位制亦称“计量单位制”。由选定的基本单位和它们的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量度单位的总称。 有各种单位制,主要的是: 法定计量单位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国政府以法令的形式强制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以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基础,根据中国情况,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单位而构成。包括国家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所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以及国家选定的11个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务院于1984年1月20日讨论通过,同年2月27日发布。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自1991年1月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1993年12月2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了国家标准《量和单位》(即通常所说的93版《量和单位》)。 国际单位制亦称“现代米制”,国际代号为“SI”。一种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计量单位制。分为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三类。七个基本单位为:(1)米。长度单位;(2)千克(公斤)。质量单位;(3)秒。时间单位;(4)安培。电流单位;(5)开尔文。热力学温度单位;(6)摩尔。物质的量单位;(7)坎德拉。发光强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修订稿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 位厘米和米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学习要求】掌握长度单位,并会计算.会测量. 【学习内容】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2)()(3)()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萌萌的小床长5米。() (3)一棵白杨树高7米。() (4)小刚身高140厘米。() (5)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BCD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100厘米=()米1米25厘米=()厘米 500厘米=()米3米30厘米=()厘米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110厘米=()米()厘米 二.在○里填上>.<或=。 3米○30厘米60厘米○100厘米2米○20厘米 1米○100厘米4厘米○1米50米○5米 5米○5厘米1米20厘米○100厘米100米○1厘米 200厘米○2米98厘米○1米1米○1厘米

三年级数学《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三年级数学《质量单位、时间单位》 1.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加深对质量单位实际大小的熟悉,和对非十进单位的时间单位进率的印象,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把握常用的质量、时间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加深对1千克表象的熟悉,熟记时间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上一节课我们都复习和整理了哪些计量单位?(长度、面积) 2.的长度和面积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计量单位,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更多的计量单位呢?今天我们就继续研究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质量单位:

(1)教师提问:要知道物体的轻重必须用质量单位来计量,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指名回答后教师板书:吨、千克(公斤)、克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举例. 教师举例:1枚2分钱的硬币的质量约是1克. 老师的体重是50千克,20个老师的体重就是1吨. 教师出示物品,如一袋1千克的洗衣粉,1克的黄豆(7个)、等,让学生动手掂一掂,体会1千克、1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教师归纳:常用的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2)练习:完成书上的做一做. 3吨=()千克6000千克=()吨40千克=()克 320xx克=()千克40000千克=()吨 一袋大米的重量是25千克,()袋大米的重量就是1吨. 2.教学时间单位 (1)教师提问:时间单位是用来计量什么的? 使学生明确:要知道时间的长短,必须用时间单位来计量. 启发学生思考: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哪些?(教师板书:年、月、日、时、分、秒) 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说说一年、一日到底有多长? 教师指出: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一日.演示动画自转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演示动画公转 (2)教师提问:还有没有比年大的时间单位?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导学案

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导学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页例8 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 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学生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 厘米和1 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50 厘米等长度。 K12 学习教育

(三)揭示课题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 学生猜测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 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 厘米还是13 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 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 厘米、1 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 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 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 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 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 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 米。

3. 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三)运用新知。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 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 厘米还是200 米 呢? 2. 同桌交流想法。 3. 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 厘米更合适。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 页“做一做” 。 . 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 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 题 . 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 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教具准备:各种尺子、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和老师比,谁高?谁矮?(老师高,同学们矮。) 师: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具体高多少,矮多少吗? “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使用长度单位。板书课题——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 交流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学生汇报: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 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教师小结:因为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教学例1。观察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学生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 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 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

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标准教案

《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综合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再次体会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含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 2、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能进行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的正确换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进率是多少? 2、已学的重量单位有哪些?进率是多少? 3、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什么作单位? 测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什么作单位?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 4 单位换算有什么小窍门? 二、基础练习: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硬币的厚度是2()。 ①厘米②分米③毫米 2.数学课本长大约是2()。 ①米②厘米③分米 3.运动场一圈是400()。 ①米②千米③分米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 ①克②吨③千克 5.下面哪个是长度单位()。 ①克②米③吨 (二)在○里填上“>”、“<”或“=”符号。 (1)50分米○5米 (2)3000克○2吨 (3)400米○4千米 (4)6米○5700毫米 (5)7吨○6778千克 (6)980克○1千克 (7)5000厘米○45米 三、综合应用。 1.1.一头牛重3000千克,6头牛重多少吨? 2.粮食加工厂第一天运进2吨面粉,第二天运进650千克,用了22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面粉? 3.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3米7分米,还剩多分米?

4.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重6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公分=1厘米=0.01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km2)=100公顷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km2和m2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1km2=1000000m21公顷=10000m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公顷=15市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m3)=1000立方分米(dm3) 1立方分米(dm3)=1000立方厘米(cm3) 1立方分米(dm3)=1升(L) 1立方厘米(cm3)=1毫升(mL) 1立方米(m3)=1000升(L)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厘升=100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升=10分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1斤=0.5千克 1公斤=2斤1厘克=10毫克1分克=10厘克 1克=10分克=1000毫克=0.02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1分=10厘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1年有4个季度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1日=24小时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1时=60分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1分=60秒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时=3600秒 1年=12个月=365天(闰年366天) 一、长度 (一) 什么是长度 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二) 长度常用单位 * 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 二、面积 (一)什么是面积 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 平方毫米*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千米公顷 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3、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1、平方米换平方分米(末尾添上2个0); 2、平方分米换平方厘米(末尾添上2个0); 3、平方厘米换平方分米(末尾去掉2个0); 4、平

二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人教新课标

课题: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7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类比、观察,会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及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明确如何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物体长度的不同,会正确地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吗?并说出你是如何比划的? (二)、比一比 用手势比划出5厘米的长度 (三)、引入课题 讲故事《长颈鹿与小羊比本领》。 长颈鹿和小羊比本领,为什么长颈鹿赢了? 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是5厘米还是5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长度单位的正确使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一)、想一想 课件出示高大的长颈鹿图片。 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

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谁高? (二)、议一议。 长颈鹿高5厘米还是5米? 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手势比划感知5厘米和5米有多长,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三)、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想法。 得出结论:长颈鹿的高度是5米。(板书) 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四)、读一读学生自学 1、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 2、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l3米? 3、学生阅读教材第7页例题8 4、学生自学,结果汇报。 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是13米。 三、巩固新知。 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宽60()长1()长28() (一)、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一)、全班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确定括号里的长度单位的。 四、归纳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什么时候用厘米作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 3.回形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里,填上“>”“<”或“=”。 5米8米32厘米40厘米8米800厘米 35厘米25厘米5米500厘米45厘米54厘米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6米550厘米 2米10厘米210厘米66厘米67厘米8米10厘米8米1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5厘米5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厘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练习题

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在()写上合适的单位。 电视屏幕宽6()大象重3()小兔重2() 苹果重150()书厚3()每小时行168() 胡萝卜重200()青岛到济南的铁路线长约313() 二、我会选! 1、一个鸡蛋重50克,()个鸡蛋重1千克。A、10B、20C、30 2、9吨棉花和9000千克的铁比较,()A、棉花重B、铁重C、同样重 3、小亮立定跳远的成绩是()A、15分米B、15米C、15厘米 4、一把学生用的直尺一般是2()A、厘米B、米C、分米 5、马拉松赛跑全程约长42()A、分米B、米C、千米 6、一辆汽车每小时大约行驶()A、90千米B、90米C、90分米 7、5枚硬币(1角硬币5个)叠放厚度约8()A、毫米B、分米C、厘米 8、一棵大树高160()A、分米B、米C、厘米 三、我会填! 1吨=()千克60厘米+40厘米=()米50毫米=()厘米2吨+9000千克=()吨2000米=()千米 150厘米-50厘米=()分米26厘米+34厘米=()分米 38厘米-30厘米=()毫米1米-80厘米=()分米 15分米+25分米=()米 四、填空。 1、5吨是()个1000千克,也就是()千克。 2、计量路程的远近通常以()作单位。 五、按要求排列起来。 1千米300毫米20厘米8分米(按从小到大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吨6000克300千克8千克(按从大到小排列) 六、解决问题。 1、圆圆身高14分米,红红身高130厘米,他们俩谁高? 2、王叔叔家和登山基地相距12千米,他从家去登山基地,已经行了5000米,

长度单位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和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创设测量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测量中通过观察、比划、比较、测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为进行估测和实测打好基础,并让学生在观察尺子和用尺子测量时体会到物体的长度实质上是由几个相同长度单位组成的。 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尺子、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介绍“1拃”的长度。

1.课件出示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用1拃测量课桌宽的图,这样测量出的长度一致吗?2.教师示范1拃(从大拇指到中指的长度叫做“1拃”),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拃”。 (二)学生测量。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四)统一长度单位。 1.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2.归纳总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五)了解古代人测量物体的方法。 课件播放教材第2页上的三种古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看了上面的三幅图,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人们就是选用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作为标准,用这个标准作为测量长度的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实例,通过动手实践制作认知冲突,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同时通过介绍古代的人们测量物体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古代人的聪明才智。】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二.在○里填上>.<或=。

三年级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一)

三年级长度单位换算练习题 公主岭市范家屯站前中心校高春艳 1.常见的长度单位有:()、()、()、()和()。 2.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和()。 3.乐乐家离图书馆3000米,合()千米。 4.汽车每小时行驶60() 5.一支铅笔约长185() 6.一头牛重500千克,()头牛重1吨。 7.找出3种长度约是1分米的物体:()、()、()。 8.10张纸叠起来厚1毫米,100张纸叠起来厚()毫米,合()厘米。9.8千米=()米70厘米=()分米9千克=( )克3厘米=()毫米4000千克=()吨8吨=( )千克5厘米=( )毫米70厘米=( )分米4米=( )分米4000千克=( )吨2千米=( )米( )米=50分米6千克=( )克100厘米=( )米( )厘米=1分米10.在○里填上“﹥”、“﹤”、“=”。 70毫米○70厘米2吨+4吨○6000千克1500千克○2吨 3千米○2970米7厘米+23厘米○3米2500千克○3吨 6分米○58厘米1米-2分米○8分米60毫米○6厘米 990克○1千克6吨○6000千克4分米○39厘米 5千米○4500米300厘米○40分米2厘米○10毫米 3米○25分米1吨5千克○1050克1米○2分米30厘米9、算一算。 87毫米-37毫米=( )毫米=( )厘米 1吨-600千克=( )千克 480克+520克=( )克=( )千克 1米-70厘米=( )厘米=( )分米 70毫米+3厘米=( )厘米=( )分米 3千克+500克=( )克 75厘米+25厘米=( )厘米=( )分米=( )米

4厘米的5倍长是( )分米250千克的4倍重是( )吨10、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床长约2()一袋牛奶重250() 一个鸡蛋重约50()回形针长约3() 鱼重约1()儿童漫画书宽约2()学校操场长90( ) 一根跳绳长2( ) 小华身高130( ) 一本小学生字典厚4( ) 李明体重35( ) 一只公鸡重3( ) 一把小学生尺子长2( ) 一幢楼高12( ) 一袋水泥重50( ) 一包奶粉重250( ) 一辆汽车载重5( ) 一个杯子高10()

长度单位的合理使用

表格4 二年级数学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模板主备教师何颖珍协备教师 教学内容(课题)长度单位的合理使用第几课时 第3课 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 物体的长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长度单位选择的全过程,掌握长度单位的合理使 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思考部分 一.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 1 厘米长度和 1 米的长度吗?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教学例8。教师谈话:(多媒体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吗?(让学生猜测。)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厘米还是l3 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l 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 厘米就只有这么长,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 米。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通过复习,帮助孩子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1厘米和1米的长度概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生活性。在课堂上,通过判断旗杆的长度,加强学生对1米和1厘米长度的理解,更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

一下,我们大约是1 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 度单位的应用价。该是13 米高。10 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方 法三:类比法。和身边的 13 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旗杆是不是 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 13 厘米长,旗 杆的高度应该是13 米。小结: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 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 位。 2.巩固新知。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多媒体出 示)。批注 8 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 厘米还是1 米呢?(学 生交流。)指名汇报,说说理由。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 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 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大, 所以,小鸟的脚印应该是1 厘米。 3.做一做。 (l)出示教材第7 页“做一做”题目。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 60 厘米还是60 米?引导:60 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 6 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大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 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 124( ) 课桌高90( ) 三.练习拓展 1.辨析题。(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8 题)逐步出示题目, 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学生判 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9 题)圈出合适的答案。 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0 题)出示题目, 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长是5 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长度单位)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练习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图钉的长大约是2()。 3.回形针的长是3()。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6.1米=( )厘米,操场跑道长时200()。 7.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这物体的左端。 8.一张床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9.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跳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时125()。 二.在>”“=”。 5米32厘米8米 35500厘米54厘米 205米1米8厘米 9946 2米厘米66678米108米1厘米 3米400厘米5厘米5米 三.小小画家。 1.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在两点之间画线段,最多能画()条,在图上画出所有的线段。 (1)(2) 5.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6.画一条比9厘米短1厘米的线段 7.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四.排一排。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2厘米2厘米21厘米32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11厘米4厘米1厘米17厘米 五.下面图形哪些事线段,是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 ( ) ( ) 六.小小神算家。 8厘米+12厘米=()厘米3米+6米=()米 54米+12米=()米40厘米-30厘米=()厘米 13厘米+31厘米=()厘米39米+7米+2米=()米 20厘米+()厘米=1米1米+4米+()米=15米 26厘米+8厘米=( )厘米70厘米-7厘米=( )厘米 82米-5米=()米30米+46米=()米 95厘米+5厘米=()米1米-10厘米=( )厘米 38厘米+12厘米=()厘米78米-67米=( )米 84厘米+16厘米=()厘米=()米 17米+25米+43米=()米 76厘米-18厘米+14厘米=()厘米 89厘米-63厘米-19厘米=()厘米 52米-37米-14米=()米=()厘米 38米+25米-27米=()米 1米-10厘米=()厘米 96厘米-47厘米+4厘米=()厘米 100米-55米=()米 81厘米+19厘米=()米 45米-(28米+13米)=()米 34厘米+(28厘米-14厘米)=()厘米 72厘米+8厘米+24厘米=()米()厘米 七.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2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同步测试A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时解决问题——合理运用长度单位同步测 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计算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20一下·郸城期中) 列竖式。 (1) 42+36= (2) 69-23= 二、填空 (共3题;共17分) 2. (5分) (2019二上·京山期中) 联系生活,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高约5________ 长约为3________ 高约70________ 长约2________ 高约5________ 3. (2分)你能用尺子量一量吗?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看一看,长为________厘米,宽为________厘米. 4. (10分)量一量,算一算。 (1)把量得的数据写在图中的括号里。 (2)小蚂蚁经过小树回家要走________cm。 (3)小蚂蚁回家走________条路近一些? 估一估:经________回家的路近。 算一算:经________回家的路近,比另一条路近________cm。 三、判断 (共1题;共2分) 5. (2分)一条绳子长6克 四、挑战题 (共1题;共5分) 6. (5分)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从中间剪断,这时绳子被剪断成了几段?

参考答案一、计算 (共1题;共10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二、填空 (共3题;共17分)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考点: 解析: 三、判断 (共1题;共2分) 答案:5-1、 考点: 解析: 四、挑战题 (共1题;共5分)答案:6、略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小学二年级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1讲认识厘米和米及数线段 【例1】 下面哪种测量方法是正确的 (1) ( ) (2)()(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试一试】 指一指,下面测量方法错在哪里 【例2】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出1米长的纸条.塑料绳等,看一看,再闭上眼睛想出1米的实际长度,然后再把自己的两臂伸平,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如图小朋友这样做: 1米=100厘米 动手测量 (1)自己的身高是()米()厘米

(2)自己坐的椅子腿高()厘米。 (3)自己使用的课桌面长()厘米,宽()厘米。 (4)教室的黑板长()米()厘米。 【试一试】 1.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一支粉笔长75厘米。() (2) 萌萌的小床长5米。() (3) 一棵白杨树高7米。() (4) 小刚身高140厘米。() (5) 1支铅笔长13厘米。() 【例3】 一段布长13米,做了2套衣服后还剩7米,做衣服用去多少 【试一试】 1.一枝铅笔用去8厘米,还剩12厘米,原来长多少 2.把79厘米.3米.4厘米.1米.90米.900厘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例4】

认识线段 1. 2. 【试一试】 (1)画一条直线和一条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 【例5】 数一数,下面的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A B C D E 【试一试】 数一数,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习题训练】 一.换算单位。 5米=()厘米 100厘米=()米 1米25厘米=()厘米500厘米=()米 3米30厘米=()厘米 415厘米=()米()厘米101厘米=()米()厘米 110厘米=()米()厘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换算练习题.docx

长度、质量单位换算练习题7分米=( )厘米 500厘米=( )分米 13厘米+17厘米=( )分米 40分米=( )厘米 3米=( )分米 6分米+44分米=( )米 80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24米-4米=( )米 100厘米=( )米 2分米=( )厘米 2米=( )厘米=( )毫米 4厘米=( )毫米 8分米=( )厘米 15分米+85分米=( )米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6米=( )分米=( )厘米 60分米=( )米 5米=( )分米 1米-2分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46厘米-16厘米=( )分米200分米=( )米 3米=( )厘米 3米+12米=( )分米 7分米=( )厘米 5分米=( )毫米 17厘米+23厘米=( )分米100毫米=( )厘米 600分米=( )米 25分米-10分米=( )分米90分米=( )米 30厘米=( )毫米 71分米+29分米=( )米 80分米=( )米 1分米=( )厘米 20米=( )分米=( )厘米300厘米=( )米 25分米=( )厘米 2300米-300米=( )千米60分米=( )厘米

28千米+42千米=( )千米600毫米=( )厘米 50分米=( )米 84厘米+16厘米=( )米40米=( )分米 150毫米=( )厘米 58分米-8分米=( )分米90分米=( )米 7厘米=( )毫米 2千米+14千米=( )千米10毫米=( )厘米 40分米=( )厘米 23分米+47分米=( )分米11米=( )分米 20厘米=( )毫米 700米+1300米=( )千米90厘米=( )分米 60毫米=( )厘米 4200米-200米=( )千米1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