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追求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追求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追求理想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发表时间:2010-08-03T22:09:39.46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4月第3期作者:韩红香

[导读]

(河北省唐县马家峪小学,河北唐县 072350)

中图分类号:G628 G62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32-01

摘要:教学方法随着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态的变化而变化;教学方法是一个永远探讨无止境,没有固定模式的课题。通过方法的调控使学生喜爱学习便是理想化教学实现的关键。

关键词:教学方法;理想化;品尝真情

小学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段特点编排的。我们就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一篇篇的课文“活起来”,“趣起来”,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时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特点,以及课时的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曼谷的小象》的第二课时中,有的老师让学生摹仿阿玲指挥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和小象拉车、洗车的动作,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小象聪明、乖巧、可爱的特点。在预习《会摇尾巴的狼》,《陶罐和铁罐》时,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角色对比,初步体会角色特点。在《珍贵的教科书》的第三课时中,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使学生充分体会战争环境中读书条件的艰苦和指导员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从中受到教育。这都是因方法产生的效益。

一、讲究过程管理和调控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饱满的热忱投入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快、兴奋、和谐的状态,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哪怕学生说错了也要对他的这种举动给予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课堂上,要加大信息反馈量,要善于把握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对学生达成的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把学生的失误和失误积累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教学中还要有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必要时可把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中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带动、互相牵制,增加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二、讲究单元测试的评、析方法

单元测试是学完一单元后,对本单元所要达成的目标进行检测的一种形式。小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都有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看法。小学生可塑性大,为了减小思维定势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因此单元测试的评、析一定要讲究方法。如何进行评价呢?

(一)师生都要有正确的考试观。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让学生成才。学习是为了掌握方法,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考试划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弥补缺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要有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减轻学生由于考试而带来的心理负担。

(三)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

(四)要充分发挥考试的调节功能。考试后教师可把试题分门别类,根据各种题型的失误情况,认真分析试卷,让师生都能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还可以公布优、良、合格、不合格的人数比例来激励学生团结奋进,努力拼搏。

三、创设学习氛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尤其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尤为必要。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是扩词、造句,还可以让学生们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某段话的,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利于学生记忆生字,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此外,教师们还应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便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四、扑捉形象,品尝真情之乐

(一)形象性是美育的主要特征。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具有鲜明、生动的形象,加之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要认知语言文字还必须借助语言文字形成的生动的表象,并在形象的感染中受到教育。如学习有关描写民族英雄、仁人志士、科技精英以及同龄伙伴的课文,只有当学生一旦感受到这些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特征以后,才能从中受到应有的教育。否则,把握不住形象,所感知的仅是一串苍白无力的文字,就没有什么兴趣可言。可见,形象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客体,没有鲜明、具体的形象,学生心中就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教学也就不能取得预定的效果。

(二)习题训练,享受创造之乐。

当儿童通过感受、欣赏美,并进一步对客观事物作出审美判断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愿望。因此,加强习题训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的好处,从而懂得创造之乐而积极创造。

五、用爱温暖课堂,调动学习倾向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是一种活态的,有生命的现象。更赞同一种观点,语文课堂要成为生命成长的课堂。因此,离开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至少语文课是无法上好的。尤其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学生的真情和激情的投入,这样才有利于语文课程目标三个维度的落实。也就是说。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必须进入“角色”,我们常说的:不动感情不读书其实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调动学生情感需要教师引导、熏陶,需要结合习惯养成教育来培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同语言文字伤了感情。这一点并非危言耸听,这种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