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组成教案

电路的组成教案
电路的组成教案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案(1)

芹池中学张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路图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或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和交流,探究电路的组成及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连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电路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及电路图画法。

教学难点:短路及其危害,根据电路图或实物图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教具: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研究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让手电筒亮起来。同学们,车行有道,人行有路,电的流动也需要有电路。那么电路是怎样组成的有哪些连接方式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电路

1、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

2、活动1: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

3、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4、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投影:各种电源及其作用,开关及其作用,用电器及其作用,导线及其作用)

5、教师总结:

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教师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用电器可以正常工作。

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用电器不工作。短路

①整体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导线烧坏、用电器不能工作。

②局部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某一用电器两端,使该用电器不能工作的电路。危害是用电器不能工作。

(三)、电路图

1、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出示电路中常见元件示教板),而画实物图是很麻烦的为了简便,用国家统—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元件,出示画有电路元件的实物图和符号的投影片,并对元件符号的画法做一说明

2、电路图

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3、①示范画出13-16的电路图

②变换元件的位置,画出电路图

4、电路图的优点: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

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横平竖直。学生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基础训练1--5.

五.板书设计

电路的正常和连接方式

(一)、认识电路

1、简单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和导线

2、电路的概念: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叫做电路。

3、各种元件的作用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用电器正常工作。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用电器不能工作。

3、短路:用导线直接接在电源或用电器的两端的电路。会烧坏导线、烧坏电源、用电器不能工作。

简单电路公开课教案设计

简单电路公开课教案设计 1、简单电路一、教学目标:了解简单电路中各种构件的名称和作用。 能够动手连接简单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不断发现,不断探索就能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地基础。 二、教学重点:认识电路中的基本构件。 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三、教学难点:动手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四、课前准备:电流实验盒、大号电池、图钉、回形针、小硬纸板、红绿小灯泡、小电机、小喇叭。 大号电池、尺、笔。 五、教学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现在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灯,电话等现代化家用电器。晚上上街到处是灯火通明,五颜六色,美丽极了。你知道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1、简单电路 我们家的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它用了些什么物件? 学生回答:电线、开关、灯泡。 教师说明:我们家的灯泡和其它电器都是220伏的交流电,是民用电,对人体有危险。我们不能用手触摸,会触电死亡。安全电压是36伏以下,它对人体没有危险。我们上课用的是电池,它是直流电,电压是伏,对人体没有任何危险。 1、电源。 2、导线。 3、开关。 4、小灯泡. 教师说明:电路中的常用符号、画图方法。 使小灯泡亮起来。 使小电机转起来。 使小喇叭响起来。 教师说明: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在电路中当它的电流在循环电路中流动时小灯泡会亮起来,小电机会转起来,小喇叭会响起来。关键是要使电流能循环。 在电路中加进开关。 有了开关的好处是?

学生回答:可以控制。 十字路路口的红绿灯是怎样用开关来控制的? 教师说明:它使用的是一种自动双联开关或多联开关。这种开关可以调节它们亮灯的时间。 简单电路是由:1、电源,2、导线,3、开关,4、小灯泡组成的。 要使小灯泡发亮,它就必须是一个循环电路。循环电路就是有流出来的电流,通过用电器后有流回去的电流。电流在不停的循环流动小灯泡才会发亮。 注意我们家用的“电”是不能乱动和触摸的,因为它是220伏的交流电,对人体有危险,搞不好就会触电身亡。 我们要做实验只能用电池和小灯泡。 六、作业指导:P73 七、板书设计:1、简单电路 一、认识电路中的构件四、实验操作一 二、电路中常用符号五、实验操作二 三、画简单电路图六、实验操作三

教案-----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教案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熟悉基本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2)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的概念 (3)掌握电压、电流方向的判别 (4)理解电阻的定义和作用 技能目标: 熟识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电位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电压、电流、电位、电动势、电阻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1)电压、电流方向的判别 (2)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课型:讲练结合 教学分析: 本次课先由一个手电筒电路引入电路的组成和作用,通过对电流、电压、电动势的实际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体验分析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存在和方向。再辅以理论讲解来阐明电流、电压、电动势的概念及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应用和电流、电压实际方向 的判别。 复习、提问: (1)手电筒电路是怎么工作的? (2)你认为电压、电流有方向吗?什么情况下有方向呢? 教学过程: 一、电路的组成和作用 导入:(先在黑板上画一手电筒电路的示意图如1(a))

(c) 图1 手电筒电路 手电筒大家都很熟悉,由电池、开关、灯泡、导线四部分组成。电池给灯泡供电,但只有在开关闭合的前提下,才会发亮。所以电池相当于电源,灯泡是供电的对象,称为负载,开关决定着灯亮与灭,所以开关便是控制元件,导线连接整个电路,使其为一闭合回路。电源、负载、控制元件、回路为组成电路的四要素。所以手电筒电路的电路模型如图1(c)。 1、电路组成的四要素: (1)电源(2)负载(3)控制元件(4)回路 2、电路的作用: (1)能量的传输和转换。如手电筒电路,灯泡发光,电池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 (2)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如扩音机电路,如图(b),放大器用来放大电信号,而后传递到扬声器,把电信号还原为语言或音乐,实现“声-电-声”的放大、传输和转换作用。 前面我们了解了电路的组成和作用,然而描述一个电路的特性光以上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些其他的物理量来描述电路的特征。电流、电压、电动势便是描述电路特征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下面先通过实际测试来体验一下这些物理量的存在及他们的方向。 二、电流 这一小节的教学方法:(1)先让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测试试验电路1中流过电阻的电流,让学生先感性认识电流存在的形式,再理论分析电流的定义及计算。(2)再让学生用同样的测试方法反向测量,指针式万用表表笔反偏(数字式显示负值),使学生感性认识直流电流是有方向的,再理论分析电流方向的确定。 先测量试验电路1中流过电阻的电流大小。让学生感受电流在电路中存在的形式。

《简单电路的设计》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简单电路的设计》教学设计 常州金坛市华罗庚实验学校顾雪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简单电路模型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勇于钻研的精神、善于观察、敢于思考. (2)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探究欲望,体验克服困难、利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世界的成功喜悦. (3)关爱长辈、遵守交规.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设计电路图,病房呼叫模拟电路设计. 2.教学难点:异地双控(楼道灯电路)模拟电路设. 3.重、难点的突破方法: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3)学生相互讨论、学生动手实验. (4)实验演示和类比. 三、教学器材 电源(干电池两节)、两个开关、一个电铃(蜂鸣器)、两只灯泡和导线若干. 四、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新教材教学理念.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学法——以合作模式的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六、主要教学环节 (一)引入: 小明和妈妈一起去买电动玩具“调皮的小鸟”,老师把电动玩具“调皮的小鸟”展示给同学们看,并提出问题:当“调皮”的小鸟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是如何变化的? A、减小 B、增大 请一个学生用选答器给出答案。由此引出“设计选答器模型” (创设物理情境,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活动 1.项目1:设计选答器模型:一个问题有两个可选择的答案(a)和(b),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闭合哪一个开关,使对应的灯发光. 思考:(1)灯与灯之间应(串/并)联. (2)两个开关分别与两灯(串/并)联.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8教案

第8章正弦量与相量 教学目的:本章是利用正弦量和复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入相量的概念,从而可以将微分方程的特解问题转化成解复数代数方程的问题,使正弦激励下线性正弦稳态电路的求解简单化;为下章分析正弦稳态复杂电路打下基础。 要求:1.了解正弦波形的数学描述; 2.理解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3.掌握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 4.掌握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 5.深刻理解阻抗和导纳;掌握阻抗和导纳的相互转换和串并联等效。 ) 重点:1.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2. 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 3.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难点:用相量表示正弦量并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相量图,阻抗和导纳。 内容:1.正弦量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三种基本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 阻抗和导纳 } 5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本章和后续几章只研究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稳态响应。 本章介绍电压、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路即正弦电流电路,这是一类在理论上和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电路。主要内容包括: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元件方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含互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正弦电流电路功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8-1 正弦量 基本要求:掌握正弦量的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位;正弦量的瞬时值、有效值和相位差。 `

正弦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变)量称为正弦量,可用sin 或cos 表示,这里采用cos 表示法。 一、 正弦量的三要素 设某支路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其瞬时值表达式为)cos()(i m t I t i ψω+=,波形如图8-1所示。 1. 振幅I m :最大的瞬时值。即 2. 角频率ω:也称为角速度它是相位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即)(i t dt d ψωω+= ,单位为弧度/秒(rad/s )。 角频率跟周期T 和频率f 之间的关系为 f πω2=,T f /1= 周期T 的单位为s ,频 率f 的单位为1/s ,称为赫兹(Hz ,简称赫)。 我国电力网正弦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工程中常以频率区分电路,如音频(20~20×103Hz )电路。 3. 初相位(角):) (u t ψω+为正弦量的相位或相角, 它表示正弦量的变化进程,0=t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角),即i t i t ψψω=+=0) ( ^ 这三个量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图8-1 正弦量)(t i 的波形 二、 有效值的定义、正弦量的有效值 1.有效值的定义:周期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其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积分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有效值又称方均根值。 工程上,对于周期变化的电流、电压而言,如两个值相等的电阻R ,分别给它们通入直流电流I 和周期变化的电流i (设周期为T ),如果在相同的时间T 内,设两个电阻消耗的能量相等,即 dt R i RT I T ?=0 22 ) cos()(i t m t i I ψω+=

《电路的连接》教案 教科版物理

3.电路的连接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 路 知道电路分串、并联两种连接方式;掌握串、并联电路 的特点;掌握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能够识别串、 并联电路 2.组合电路和集成电 路 了解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黑板上挂两串小灯泡,一串同时亮;另一串小灯泡交替亮,为什么同是两串小灯泡,它们呈现的现象不同?它们连接方式上有哪些不同?区别在哪儿?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串联电路 1.定义:把电路元器件逐个按顺序首尾连接起来,接入电路,这样连接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2.连接串联电路实物图,并画出相应电路图。 3.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必通过其他用电器,各用电器互相影响,一个用电器开路停止工作,其他用电器也无法工作。 完成课本P43“实验探究:连接串联电路” (3)开关的作用和它的位置无关,总是同时控制着连入电路里的全部用电器(原因: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地方发生开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用电器)。 注意:串联电路中,不管用电器的多少,只要开关闭合,电流必是同时通过所有用电器的。 探究点二并联电路 1.定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由这种方式连接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2.连接并联电路实物图,并画出相应电路图。 3.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 路和支路之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在a点 出现分支,“a”称为分流点;电流分别通过L1、 L2,又在b点汇合,“b”称为汇合点。在并联电 路中,电源正极(或负极)到分流点(或汇合点)的电路部分叫干路,各个用电器部分的电路称为支路。 完成课本P44“实验探究:连接并联电路” (2)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控制这个支路上的用电器。 (3)每条支路都与电源形成一个通路,各支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开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为通路。当某一支路被短路时,形成电源短路,其他支路也被短路,简称“一短全短”。 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L1和L2串联,应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简单电路教案

学习容分析本单元知识零散,图片多,知识琐碎。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电路的组成。 ②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③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④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⑤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⑥能够根据实际电路画出它的电路图,能根据文字叙述的要求画出它的电路图。规作图,培养读图及作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②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对废电池的介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②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动脑筋找出新的连接电路的方法。 教学用具小灯泡、灯泡座、导线、开关、电池(带电池盒)。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①电路的组成;②电路元器件的电路符号;③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④电路图。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正确理解通路、断路、短路。 教学思路设计启发、讨论、探索、创造。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学生参与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进入了我们的家 庭.你们想一想,在你的家中就有哪些是 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师:说得很好,你们所说的这些用电来工 作的设备都称之为用电器。那么,要使这 些用电器工作,就要学习今天我要讲的知 识。 二、讲授新店 生:(迫不急待地回 答)电视机、电灯、电 冰箱、电饭煲、洗衣 机……。

1.电路的组成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这样一个实际问题 这是一个用电器:电灯(边讲边将电灯放在示教板上)要使它工作——发光,需要 什么? 师:对。什么装置能提供给它电呢?师:对。电源能供给电灯持续的电流。(出示电池)这是一种电源。(将电池放在示教板上)可是,现在电灯并没有亮,说明还需要什么? 师:(用导线把电源与电灯连接起来)好,现在灯亮了。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 师:你们家中的灯是—直这样亮着的吗? 师:对啊,实际生活中,电灯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就亮,不需要的时候就不亮,这就需要控制它,所以还需要什么? 师:对了!(在示教板上的电路中接上开关,边演示边说)现在这个用电器就按我们的需要工作了。这儿,我们已经连成了一条电灯的工作电路。哪个同学能说说什么是电路? 师:说得很好,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9页。 通过录象:教育学生不要乱仍废电池,以加强环保意识。 师:(指着黑板上的电路)哪个同学能归纳一下,这条电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师:对。这儿,同学们所看到的是—条最简单的电路,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将接触到复杂的电路,但无论其复杂的程度如何,一条正确的电路,都至少由这样四个部分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小结: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接着出示各种不同的开关实物,让学生观察.其中按钮式开关安装在墙上一条门铃电路中。操作按钮式开关,使电铃工作.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的讲课留下埋伏。) 生:要电。 生:电源。 生:导线。 (学生都在思索,但没有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继续启发) 生:不是。 生:开关。 生: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看书,认识各种电源。 生:4个部分.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电路的时域模型转换成相量域模型,可将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包括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等。掌握正弦稳态下的功率的意义和计算;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及最大功率传输定律。 要求:1.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2.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掌握复功率的计算; 4.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1.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难点: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内容:1.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3 复功率 4 功率因数的提高 5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

# 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题: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复习旧课:正弦量表示相量简单分析法 讲授新课: 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引入正弦量的相量、阻抗、导纳以后,可以将电阻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电路定律等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中来。这是因为两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即 电阻电路 相量域正弦稳态电路 ) ∑=0i ∑=0 I ∑=0u ∑=0U Ri u =(Gu i =) I Z U =(U Y I =) 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法过程示意 步骤: ⑴作电路的相量模型; ⑵求出己知电压、电流相量,选择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参考方向; ⑶利用电路的相量模型,根据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列写出电路方程,并求解; {

《认识电路》教案

《认识电路》教案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能判断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3、会画电路符号,能用电路符号画出一个简单电路图。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1、电路的组成、状态和连接。 2、实物图转换为电路图。 教学难点: 短路的概念及规范正确地画出电路图。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课前准备好的示教板,在其中一块示教板上摆出小电灯, 师问:要使小灯泡发光,应有什么通过灯丝? 生答:电流。 师问:要有持继电流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答:必须有电源。再在示教板上摆出电池组,但不与灯连接, 师问:已有了电源怎么灯还不亮呢? 这时学生便议议纷纷,会指出电池与电灯还没用导线连接起来, 教师作出同样分析,要使发光,电灯与电源必用导线连接起来,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电路”。 二、进行新课 1、电路的组成 ①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一个正确的电路,无论多么复杂,也无论多么简单,都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电路都不会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②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2、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开路和短路 继续刚才实验1的演示,合上开关,小灯泡发光。这种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打开开关,或将电路中的某一部分断开,小灯泡都不会发光,说明电路中没有电流。这种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叫开路。 教师:有人在接电路时,忘记了接用电器,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提问:能将电源的两极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吗? 教师强调:短路的危害,必须防止电源短路。 3、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 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 4、电路图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①示范: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②让同学画出用电铃做实验时的电路图。让同学说明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③变换一下实验中元件的位置,再让同学们练习画出电路图。注意纠正 错误的画法。 ④根据同学们画电路图的情况,进行小结,提出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教师归纳:实物图比较直观,但画起来太复杂、有些复杂的电路图根本无法表示。

《简单电路》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3.简单电路 【教材分析】 《简单电路》是这一单元的第三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验,已经学会了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电流在一个完整电路中的路径。这一课将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分别点亮1个和2个小灯泡,进一步了解电流的路径,并感知串并联的不同特点。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干电池是能给一个简单电路提供持续电源的装置。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4.电流时从干电池一端流出,经过用电器和导线回到另一端。 过程和方法: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2.观察、描述和记录小灯泡的连接方法和小灯泡被点亮的情况。 3.学会用简易的电器符号画简单电路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小灯泡被点亮时的快乐。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2.用简易符号表示电路中的电池、小灯泡和导线。 3.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 难点: 1.使用一节电池、2个小灯泡和几根导线,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点亮。 2.完整电路的电流流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采用讲授法、动手操作法,一开始上课,我就把握学生的活动欲望,提供一定的电路元件让他们尝试使一个小电珠发光,完成简单电路的连接,在学生交流成果的同时,帮助他们发现、建构电路的知识。接着为学生多提供一个小电珠,让他们在学会了简单电路连接的基础上,发挥他们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寻找各种方法使两个小电珠都发光。教师在随后的学生交流过程中引导他们将知识形象化。而后进行本节课的知识小结之后练习区分各种电路。最后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激励学生将知识回归生活来结束本堂课。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线2根,小灯泡和干电池各1个,放在盘中 课桌内放小灯座和电池盒各1个 讲台上准备每组一个信封:小灯座1个、导线2根、小灯泡1个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用1根导线和1节干电池点亮小灯泡 谈话:同学们,认识桌上的材料吗?都有什么? 能用1根导线、1节干电池把小灯泡点亮吗? 生小组内点亮小灯泡,没有点亮的教师指导点亮 学生展示。生上台点亮小灯泡 (教师提供材料)

电路分析教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性质: 吴安岚主讲教师:131 联系电话:

:E-MAIL 53 / 1 课时分配表 53 / 2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2,1.3----------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3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1.3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 KVL方程。 2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1.1]、P10[例1.2]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七.作业要求 1.10,1.19----------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53 / 4 第3课 一.章节名称 1.4 电压源和电流源 1.5电路的等效变换 1.5.2 电源之间的等效变换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等效变换的概念。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性。 2.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特性。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3.电路的伏安关系式。 五.教学重难点

13.2电路连接教案

13.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第二课时) ───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2)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串、并联电路。能画出和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3)了解串联、并联电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电路基本连接方式。 (2)经历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过程,培养归纳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物理、社会。教学重点: 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用具: 干电池、小灯泡、导线若干、开关。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展示水立方灯光表演视频; 2、展示天安门夜景灯光照片; 3、展示学校周边灯光图片,提问:大家会不会把这些损坏的灯重新安装,使它正常工作? 新课教学: 引导:我们先来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来试一试,好不好? 1、提供两只小灯泡,导线若干,一只开关。让学生连接电路,使两只灯泡同时发光。 2、讨论: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归纳:开关要断开、不能短路、按一定的顺序连接等。 一、电路的连接方式(板书) 【活动】学生连接电路,教师巡视并对学生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 1、让学生将本组的电路与周围其他小组的电路进行比较。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电路进行展示。 2、引导学生表示这两种电路:连接课件展示的实物图,并作电路图。 3、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①两个小组连接的电路是否相同? ②出示水轮机串联与并联图,比较相同点。归纳串联、并联含义。 ③类比得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概念。 【归纳】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物理备助案 课题: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助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2、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 3、了解串联、并联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 [助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电路的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2)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难点: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助学课时]:1课时 [助学器材]:教师:演示用电学线路板、课件 学生:导线、电池组、小灯泡二个、开关三个 [助学方法]: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再通过探究实验的观察、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目标,从而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自助互助]:课堂发放自助学稿,组织学生进行自助 一、活动“怎样使二个小灯泡亮起来”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尝试着连接一下。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及完成下列内容: 1、画出你所连接的电路图: 2、电路的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 串联: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方式,叫做串联。 并联: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方式,叫做并联。 3、两种基本电路 串联电路:由用电器_________所组成的_________,叫做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由用电器______________所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4、画出两种基本电路的电路图 5 二、活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比较”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三只开关和导线。根据书本P64页的内容,进行实验并把你观察的现象填在书本上,并完成下列内容: 三、生活.物理.社会 1、节日小彩灯是___________在电路的。现在当一个彩灯熄灭后,其他的灯依然明亮,但若取走任一个灯,整串灯也会___________。 2、冰箱的压缩机由一个___________自动控制,冷藏室中的照明灯由___________进行控制,它们组成了___________电路。 自助结束,按小组进行互助 [自助展示]:1、串联、并联电路的概念: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2、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求助补助]: [概括总结]: [当堂检测]: [续助练习]: 九年级物理自助学稿 课题: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一、活动“怎样使二个小灯泡亮起来” 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尝试着连接一下。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及完成下列内容:

13.2电路的组成教案

芹池中学张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路的组成,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知道电路图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或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和交流,探究电路的组成及两种基本连接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在连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电路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方式及电路图画法。 教学难点:短路及其危害,根据电路图或实物图判断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教具:实验线路板、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科学探究 学法指导:通过实验,观察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三种状态。然后通过科学探究实验来研究电路的连接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演示:让手电筒亮起来。同学们,车行有道,人行有路,电的流动也需要有电路。那么电路是怎样组成的有哪些连接方式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电路 1、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 2、活动1: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 3、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 4、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投影:各种电源及其作用,开关及其作用,用电器及其作用,导线及其作用) 5、教师总结: 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电路设计教案

电路设计教案 电路设计是电学中又一重点和难点,电路设计是根据要求或需要设计合理的电路,若两灯同时亮,同时灭,电路是怎样连接的?若两灯的亮灭互不影响,电路又是怎样连接的?要使支路上的灯亮,应闭合干路和此支路上的开关方可。初中的电路设计大体有这样三种题型 题型一、用电器并联及确定开关的位置 例1、两个灯泡、两个开关,一个电源,导线。要求:只闭合开关S1,只有L1亮,只闭合开关S2,两灯均不亮;S1、S2均闭合,L1、L2都亮。 练习一、P24、5、9 题型二、用电器串联(局部短路现象) 例2、两个灯泡、两个开关,一个电源,导线。要求:闭合开关S1,断开S2,L1、L2都亮,只闭合开关S2,两灯均不亮;S1、S2均闭合,只有L1亮。 练习二、给你以下器材:灯泡,电铃、电池组,开关各一个,以及足够长的细导线,设计一个自动放牛的报警器,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值班室内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生总结:电路设计的一般思路:确定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根据开关的作用判断开关的连接方式(与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题型三、多个开关控制同一用电器,确定开关的连接方式 例3、为了节约,楼道里的电灯到晚上时,有声音就亮,而白天,无论多大的声音灯都不会亮,是因为灯是由声控和光控开关同时控制的,光控开关有光时就断开,声控开关有声音时就闭合,开关是怎样的连接方式。 练习二、国庆期间,小明一家想采用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去旅游,如果父母中至少一人同意,同时小明也要去的话,他们就决定去旅游。为此,小明用三只开关,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制作了一只投标票机,三人各自控制一只开关(闭合表示同意,断开表示不同意),表决后只要灯亮就决定去旅游。请设计投票机的电路。 (黑盒子题)练习四、某控制电路的一个封闭部件上,面板上有三个接线柱A、B、C 和灯泡、电铃各一只,如图所示连接A、C,灯亮,铃不响;连接A、B灯不亮,铃响,连接B、C灯不亮铃不响,请你根据上述情况画出这个部件的电路图

简单电路 《简单电路》教案范文

简单电路《简单电路》教案范文 【--个人简历范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线路,知道线路的组成情况,了解线路的用途。 2、能力目标:实验和观察常见的简单线路,并用图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简单线路的兴趣,在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线路的理解。 1.讲解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老师这儿有只箱,里面装的会是什么呢?请一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描述一下,但 __出它的名字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3、教师演示并让学生讨论: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有点不太方便啊?

4、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提醒学生观察或回忆学校和家里的电灯是怎样安装的) 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你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灯泡为什么发光吗?需要什么重要条件? 1、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想怎么做? 2、汇报你的实验方案? 3、要想知道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要做什么?(实验) 4、使用灯泡发光需要注意什么呢? 5、你认为在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什么呢? 6、在注意安全的情况下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开始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 8、你观察过现在的线路吗?有什么特点?你能解释为什么这样做吗?

1、再提供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3根导线,让学生尝试怎样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2、各小组同学先讨论一下是不是有好方法。 3、为了能让大家看清楚实验现象,老师给大家做了这样的教具先观察,通电后你估计会有什么现象? 4、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 5、汇报同过实验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6、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进行各种尝试,当尝试成功后,再去尝试其他的连接方法。 7、教师提醒学生将各种方法的电路图画出来,以便交流。 8、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探究两节电池在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并画出电路图。 9、实验结束,小组汇报,互动交流。

电路教学设计

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电路,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和简单的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连接电路的动手过程,学会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连接电路的活动,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路激发学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的重点是电路的概念,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2)本节的难点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吧,你能说出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吗? 多媒体播放视频《天书奇谭》 教师:物理学中也有天书课本P47图片“对我们来说这是天书” 现在我们就试着来解密天书。电路图中的这个符号就是灯泡,用它可以将夜色点缀的绚丽多彩。出示夜景图片两张 教师:我们的课桌上就摆放有小灯泡,你能让灯泡亮起来吗? 学生分组实验:“怎样才能让灯亮起来” 教师:如果灯亮了,那么你已经连成了一个简单的电路。板书“电路” 二讲授新课

(一)电路的组成 电路有哪几部分组成? 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电源的作用是什么?供电时_____ 能转化为_____能 提供能量,持续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____能转化为各种形式的能 消耗电能,电灯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烙铁通电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开关有哪几种?出示开关FLASH图片,作用——控制电流通断 总结: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 (二)通路、开路和短路 电路有几种状态呢? FLASH演示:通路、开路和短路 介绍: 1、通路:闭合电路中的开关,就有电流通过用电器,接通的电路叫做通路 2、开路:断开开关,或电线断电路电路中就没有电流了,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3、短路:由于错误的操作或故障,使导线不通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相连,这样状态的电路叫做短路。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短接) 学生活动:用器材区分通路、开路和短路 讨论:这样连接对吗? 视频演示:演示短路的危害 (短路时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而且会烧坏电源,甚至造成火灾。) 视频:印尼一夜之间两起大火电路短路是“真凶” 电源短路一定要避免,但有时候,故意将电路中某部分用电器短路(短接),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轻松一下:视频:耳机短路 猜谜语:自相矛盾(打一物理名词)——开关 捷径(打一物理名词)——短路 (三)电路图 生活中,我们通常要把电路的连接情况表示出来,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黄陵县桥山小学田志强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实验材料: 师准备:电池盒1个/组+1个,小灯座2个/组+2,干电池1节,小灯泡2只。生准备:1号干电池1节/组,小灯泡2只/组,导线3根/组。 二、教学环节 (一)复习前课,引入新课 1.提问回顾前课。师:在上节课《点亮小灯泡》中,我们用到的实验材料有哪些?(预测生:干电池、小灯泡、导线。)出示材料图片。 2.兴趣激发。师: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老师展示下,看谁点亮的最快。(生动手操作)很棒,大家都能点亮小灯泡了。

3.故意刁难,引出问题。师:大家拿起来让老师看看谁的最亮!最亮的举手。(预测:在学生举手同时,小灯泡熄灭。)怎么回事?小灯泡怎么不亮了?(预测生:我刚才手松了!)这样点亮小灯泡方便吗? 4、出示电池盒、小灯座,引入新课。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实验装置,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和我一起了解下它们吧! 设计意图: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内容,并顺利地引入本课的知识点,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探究简单电路兴趣。 (二)介绍装置,再点亮小灯泡 1、教师给每一个小组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以及两根导线。 2、教师:我们一起来点亮一个带灯座的小灯泡,你们可以跟我一起来安装。记录员请你在记录纸上把你们小组的电路实物图画起来。 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③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3、指导不能点亮小灯泡的小组点亮小灯泡。 4、教师投影出示两份从学生那里得到的电路图,一份是实物图,一份是符号图(事先安排),介绍简单电路上的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让其他记录员再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快速地画一个简单的电路图。 设计意图: 学生跟着教师示范的安装方法进行安装保证了安装的成功率。 第二步的操作是为了强化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理解。 学会画简单的电路图,能够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对更复杂的电路的认识。 逐步提高难度,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和教育的规律。 先动手后画符合小学生认知的认知特点。 串联和并联相对来说串联较容易,学生容易想到。 (三)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 1、提问:如果现在我再给你一个小灯泡和一些导线你能也一起把它点亮吗? 2、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泡、一个灯座和几根导线,让学生尝试使两个小

电路分析教案

电路分析教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 主讲教师:吴安岚 联系电话: E-MAIL:

课时分配表

第1课 一.章节名称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概念;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了解内容:电路的作用、组成。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理想电路元件、电路模型; 电流、电压、电位、功率的定义、表达式、单位;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3.电路的作用、组成、分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电流、电压参考方向。 2.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难点:功率的正负,功率平衡。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8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参考资料 邱关源《电路》,蔡元宇《电路及磁路》,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 第2课 一.章节名称 基尔霍夫定理 二.教学目的 1、掌握内容:基尔霍夫定理;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KCL、KVL定理推广。 2、了解内容:无。 三.安排课时:2学时 四.教学内容(知识点) 1.基尔霍夫定理; 2.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写KCL、KVL方程。解方程。 3.KCL、KVL定理推广。例题。 五.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1、按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列KCL、KVL方程。 2、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正确标注与应用。 六.选讲例题 重点讲解P9[例]、P10[例]和P11的检查学习结果。 七.作业要求 ,1.纸质。 八.环境及教具要求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