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筏基础筏板软弱下卧层计算书

桩筏基础筏板软弱下卧层计算书
桩筏基础筏板软弱下卧层计算书

7#楼筏板基础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7#楼为18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带一层地下室,地面以上建筑高度为55.05米,采用桩筏

基础。

±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为1907.35m ,室内外高差为0.45m ;地下室底板顶相对于±0.000为-6.400m ,筏板厚0.9m ,7#楼筏板底面积:682m 2,筏板长l =30.1m , 等效宽度b=22.7m 。采用PHC-AB400(95)-30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根据地勘报告:7#楼处地勘钻孔:CK10#、ZK23#、ZK24#、ZK25#、ZK26#、ZK27#,整个建设场地平均高程为1906.400m ,孔内最高水位1905.00m 。筏板以②、③1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管桩以③5、③6层粘土作持力层,根据试桩报告,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1500KN 。

二、计算简图:

三、筏板底基础承载力计算:

根据地勘报告,筏板以②、③1层粉质粘土为持力层,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1)取150kPa 。 ①、基底以上土平均重度 :

6.119

.41.4 4.910)-19.4(1.419.4r m =+×+×= ②、基础埋深:d=6.35-0.95+0.90=6.30m

③、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4:ηd =1.5;ηb =0.3

④、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f ak1 +ηd γ(b-3)+ηd γm (d 1-0.5)=150+0.3×(19.1-10)×(6-3)+1.5×11.6×(6.3-0.5)=259.1kPa

四、筏板底软弱下卧层计算:

该栋ZK25#钻孔存在最不利软弱下卧层③a

1泥炭质土层,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 ak )=90kPa ,该土层顶标高为1895.50m ,距筏板底为4.5m 。

①、基底以上土平均重度 : 6.105.40.51.45.410)-19.1(0.510)-19.4(1.419.4r m =++×+×+×=

②、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4:ηd=1.0

③、软弱下卧层埋深:d 1=1.4+5+4.5=10.9m

④、软弱下卧层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f az =f ak +ηd γm (d 1-0.5)=90+1.0×10.6×(10.9-0.5)=200.2kPa ⑤、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Z=4.6m 。

⑥、Z/b=4.60/22.7=0.20<0.25, 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7 θ=00

⑦、7#楼范围内自然地坪平均高程为:

m d 94.19066

91.190679.190604.190781.190616.190795.1906=+++++= ⑧、基础底面处原有土的自重压力值:P c =(1906.9-1901.0+0.9)*11.6=78.9 kPa

⑨、软卧下卧层顶面至基础底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 cz =()()5.4101.191.0104.19×?+×?=41.9kPa ⑩、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P z ≤f az - P cz =200.2-41.9=158.3kPa

基础底面处的允许最大压力值:

P z =lb ×(P k - P c ) /(b+2ztan θ)(l+2ztan θ)

P k ≤P z × (b+2ztan θ)(l+2ztan θ)/ lb+ P c = Pz+ P c =158.3+78.9=237.2kPa

即基础地面处允许的最大压力值为:237.2Kpa 。

五、经过修正后筏板底部土最大承载力特征值为:259.1kPa ,根据软弱下卧层反算筏板底部最大压力标准值为237.2Kpa ,即此基础承载力由软弱下卧层控制,地基最大反力应小于237.2kPa 。

经JCCAD 电算,本工程最大地基反力P=200 kPa < P k =237.2 kPa,软弱下卧层承载力满足要求。 符号说明: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③a 1泥炭质土层,天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ηd --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f az ---软卧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d--基础埋置深度(m),采用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d 1--软弱下卧层至室外地面距离;

P cz ----软卧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 z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

Z--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P c --基础底面处原有土的自重压力值

l--筏板长

b--筏板宽

软弱下卧层问题

软弱下卧层问题

————————————————————————————————作者:————————————————————————————————日期: ?

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 应按下式验算: ?pz+pcz≤faz(1)?式中:f a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pz 、pcz分别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和自重应 力, 对于条形和矩形基础, pz 值可按应力扩散角法计算。 第一:筏板基础宽度和长度怎么确定。是不是按照建筑周边轮廓长宽度外加各1.0m考虑吗??还有:若按照上述取宽度,比如宽度20m,那么按照规范GB50007-2002表5.2.7z/b=0.25内那么在深度5米以内,地基压力扩散角都取0度,是不是太保守了,请大家参言 GB50007-2002规范中说,“宜将基础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两倍时,可将超载折合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我有以下理解,不知正确否,请各位斧正。? ?1.主楼宽度和车庫的宽度比,如果小于2倍主楼基础宽度,则不考虑车庫影响,按主楼基础埋深(如10米)进行深度修正; ?2.主楼宽度和车庫的宽度比,如果大于2倍主楼基础宽度,则应考虑车庫影响,将车庫的建筑荷载折合成土层厚度,如车庫基础荷载为60KN/m2上部土层平均重度为18KN/m3,则埋深d=60/18=3.33米,以此深度修正; 3.如果主楼基础埋深为10米,车庫基础埋深为7米,两者不一致,则埋深d=3.33+(10-7)=6.33米,以此深度修正。 关于深度修正问题的讨论. 其实,规范的这一解释是少有的清楚。举数字也仅是具体化而已,如基础宽度10m,超载宽度25m,超载40kPa,则可以折算为2m的土层。如果超载宽度15m,则不能折算,怎么办?规范没有说。其实2倍是人为定的,19m就不行了?我的意思是应该进行地基极限承载力的数值分析,分析超载宽度不够所引起的效应究竟如何?但是怎么进行数值分析还请高手指点。 3. 结构人员的所谓“400mm”厚度,实际上是筏板基础与地下室底板的区别。如果是筏板基础,传递上部结构荷载,厚度大于400mm。 如果荷载由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传递上部结构荷载,底板只传递地下室地坪荷载及平衡浮力,则厚度一般小于400mm;?另外,请注意设计图纸上所标明的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相差25%,所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实际上是容许承载力,与荷载标准值相对应。请问设计值对应什么荷载效应? 有一个项目,为17层建筑,拟采用筏板基础,平均基底压力380kPa,地基为CFG复合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经深度修正后为406kPa,基底压力小于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满足要求。可有同事指出,基底压力呈马鞍形分布,边缘的压力应该是平均压力的1.3倍,应为494kPa,这样一来,复合地基承载力就不足了,需要考虑其它方法。请问这种说法正确吗? 退步想想,按基底压力呈马鞍形分布,当建筑物荷载均匀时,边缘的压力是平均压力的1.3倍,复合地基承载力是不足,会如何?边缘土挤出、建筑物失稳?那么是四周挤出、建筑物四周失稳,而中间稳定,这是不可能的,建筑物重心产生的反力距可使建筑物稳定,再说还有个2倍。例子到处都是。?我们现在的设计思路与土力学中研究问题的思路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前一个思路是以后一个思路为基础的,但前者是实用的最低的下限,安全度的下限,实际可能发生的状态应当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下面就筏基的分析计算做详细阐述。 (1 )地基承载力验算 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同独立柱基,参见第17.1.1节内容。对于非矩形筏板, 抵抗矩W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 (2 )基础抗冲切验算 按GB50007-2002第8.4.5条至第8.4.8条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验算。 ①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抗冲切验算 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50.70/认 式中: F i ——作用在图17.1.5-1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 B 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U m ――距基础梁边h°/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 f 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图17.1.5-1 底板冲切计算示意 ②平板式筏基柱(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

计算时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 距柱边h o/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T max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石=E / %瓜 - a / l s r max^0.7(0.4 + 1.2/A)ApZ 1 式中: F i——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地基反力值应扣除底板自重; U m ――距柱边h o/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M unb ――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 C A B――沿弯矩作用方向,冲切临界截面重心至冲切临界截面最大剪应力点的距离; I s ――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 B s——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当B s<2时,B s取2;当B s>4时,B s取4 ; c i——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 C2——垂直于C i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a s ――不平衡弯矩通过冲切临界截面上的偏心剪力传递的分配系数; ③平板式筏基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 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计算按等效外接矩形柱来计算,计算方法完全同柱对筏板的冲切,等效外接矩形柱参见图17.1.5-2。

结构计算书统一格式

结构计算书统一格式 一、工程概况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建筑高度: 结构类型: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础类型: 0.00m标高: 抗浮设计水位: 二、设计要求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级结构的重要性系数:1.0 三、结构设计计算信息 1、抗震信息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类基本地震烈度: 场地土类别: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烈度: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аm a x= 抗震等级:框架级剪力墙级 设计振型数:周期折减系数: 特征周期值: 2、风荷载信息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

体型系数: 3、调整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梁弯矩放大系数:梁刚度折减系数: 梁扭矩折减系数: 4、活荷载信息: 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折减:不折减 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折减 梁活荷载不利布置计算层数: 5、配筋信息 梁、柱主筋强度(N/mm2):360 梁、柱箍筋强度(N/mm2):210 梁箍筋间距:100 mm 柱箍筋间距:100 mm 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 四、结构整体计算:采用软件版本:SATWE(2007.08) 1、恒载计算: 1.1梁间恒载(梁上荷载扣除梁高,外墙有窗按八折算) 墙体材料 墙厚 (mm) 容重 KN/㎡ 线荷载备注 外墙 楼电梯墙 内隔墙 分户墙 1.2楼面恒载:楼板自重+1.5 KN/㎡1.3屋面恒载:楼板自重+3.5 KN/㎡

1.4其它恒载按实计算 2、活荷载取值(KN/㎡) 车库:2.5(4.0) 卫生间:4.0 KN/㎡楼梯间:3.5 KN/㎡ 阳台:2.5(3.5) ...... 3.附电算结果如下: (1)建筑结构总信息(WMASS.OUT); (2)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3)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4)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WV02Q.OUT); (5)超配筋信息(WGCPJ.OUT) (6)各主要标准层层墙柱轴压比简图(Wpjc*. DWG); (7)各主要标准层平面简图(Flr*.DWG); (8)各主要标准层楼面荷载(*.DWG); (9)底层柱、墙最大组合内力简图(Wdcn.DWG); (10)各主要标准层混凝土构件配筋简图(Wpj*.DWG); 各主要标准层现浇板计算配筋图(板计算结果.DWG)。 4.计算结果分析: 4.1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为,满足规范要求,其余各参数均满足规范要求; 4.2超配筋信息处理如下: 五、基础计算 1、计算原则: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级,基础型式采用基础。本工程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为m,采用抗浮。

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

一、设计资料 1.工程信息工程名称:**工程基础编号:J-1 2.基础类型矩形基础 3.基础参数基础尺寸:b×l=2000×2000mm2 基础埋深:d =1.20m 荷载:Fk = 700.00kN 地下水位埋深:1.90m 4.计算参数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基础规范" 基础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 1.0 5.地质参数 地质资料参数表序号土层名称重度kN/m3 模量Es 厚度(m) 深度(m) 承载力(kPa) 1 填土18.00 7.50 0.70 0.70 100.0 2 粉质粘土18.00 7.50 1.80 2.50 150 3 淤泥质土17.5 2.5 4.50 7.00 84 二、计算步骤 1.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 基础自重和其上的土重为: Gk=rgAd=20×2.00×2.00×1.20=96.00 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pk=(Fk+Gk)/A =(700.00+96.00)/(2.00×2.00)= 199.00 kPa 基础底面自重压力为: pc=gm1d= 18.00×1.20= 21.60 kPa 上式中gm1为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浮重度

gm1=(18.00×0.70+18.00×0.50)/(0.70+0.50) =21.60/1.20=18.00kN/m3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 p0= pk- pc= 199.00- 21.60= 177.40 kPa 2.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按扩散角计算 Es1/Es2 = 7.50/2.50 = 3.00 z/b = 1.30/2.00 = 0.65 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为矩形基础底边的宽度; 查"基础规范"表5.2.7,得q=23°; 由"基础规范"式5.2.7-3,得 pz = lb(pk-pc)/((b+2ztanq)(l+2ztanq)) = 2.00×2.00×( 199.00- 21.60)/(( 2.00+2×1.30×tan 23°) ×( 2.00+2×1.30×tan 23°)) = 709.60/(3.10363×3.10363) = 73.67 kPa 3.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 pcz= gmd= 15.60×2.50= 39.00 kPa 上式中gm为软弱下卧层顶面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浮重度 gm=(18.00×0.70+18.00×1.20+8.00×0.60)/(0.70+1.20+0.60) = 39.00/2.50 = 15.60 kN/m3

结构设计之软弱下卧层验算

8#楼软弱下卧层验算 工程概况:拟建8#楼基底压力经计算为359Kpa,待验算软弱下卧层⑤-1粉质粘土承载力220Kpa,埋深约在基础底1.0m处。 根据勘察单位提供的⑤-1层粉质粘土孔隙比和液性指数,可取深度宽度修正系 数ηb=0.3,ηd=1.6,根据勘察报告,杂填土容重取18.5KN/m3 中砂取19.5 KN/m3 粗砂取19.5 KN/m3 便于计算,同一取为中粗砂19.5 KN/m3 筏板长度36.2m,宽度15.5m。基础底面标高为-8.0m,⑤-1层顶面距基础底1.0m。 以2号孔结果验算软弱下卧层顶面承载力。 计算简图如下: 计算内容如下: (1)⑤-1层承载力设计值 f az=f ak+ηbγ(b-3)+ηdγm(d-0.5) =220+0.3×9.5×(6-3)+1.6×12.2×(3.2-0.5) =281.25 Kpa 其中:f 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220Kpa。

ηb,ηd—地基承载力宽度深度修正系数,取0.3,1.6。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加权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计算为9.5 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γm= (3×18+4.55×9.5)/7.55=12.2KN/m3 (2)⑤-1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z计算 P cz=γZ=9.5×1=9.5 Kpa (3)⑤-1层顶面处顶面处附加压力Pz计算 先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Pc=γ1d=92.11 Kpa 其中γ1=12.2 Kpa Z/b=1/15.5=0,故地基压力扩散角θ=0。 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应力: P z=lb(P k– P c)/(1+2ztanθ)(b+2ztanθ) =359-92.11=266 Kpa (3)计算结果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的规定,在地基受力层 范围内计算P z+ Pc z=266+9.5=275.5 Kpa

筏板基础计算

筏板基础设计分析2009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例如: 某栋地上28 层、地下2 层(底板埋深10m ) 的高层建筑, 由于将原地面下10m 厚的原土挖去建造地下室, 则卸土土压力达180kpa, 约相当于11 层楼的荷载重量;如果地下水位为地面下2m , 则水的浮托力为80kpa, 约相当于5 层楼的荷载重量, 因此实际需要的地基承载力为14 层楼的荷载. 即当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 250kpa 时就能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筏基底板适当向外挑出, 则有更大的可靠度.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1) 这种理论的假定条件遵循虎克定律, 即应力—应变呈直线关系, 土体任何一点都不能产生塑性变形, 与土体的实际应力—应变状态不相一致; (2) 公式中S = 7S6 z iAi- z i- 1Ai- 1ES i[ 2 ] 采用的计算参数系室内有侧限固结试验测得的压缩模量ESi , 试验条件与基础底面压缩层不同深度处的实际侧限条件不同; (3) 利用公式计算的建筑物沉降量只与基础尺寸有关, 而实测沉降量已受到上部结构与基础刚度的调整. 采用箱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高层建筑物,由于其荷载大、基础宽, 因而压缩层深度大,与一般多层建筑物不同, 地基不是均一持力层. 因此在地基变形计算的公式中引入了一个沉降计算经验系数7S. 通过实际沉降观测与计算沉降量的比较, 适应高层建筑物箱型基础与筏板基础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主要与压力和地层条件相关, 尤其与附加压力和主要压缩层中(0. 5 倍基础宽度的深度以内) 砂、卵石所占的百分比密切相关. 由于该系数7S 仅用于对附加压力产生的地基固结沉降变形部分进行调整, 所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计算高层建筑的地基变形时, 由于基坑开挖较深, 卸土较厚往往引起地基的回弹变形而使地基微量隆起. 在实际施工中回弹再压缩模量较难测定和计算, 从经验上回弹量约为公式计算变形量10%~ 30% , 因此高层建筑的实际沉降观测结果将是上述计算值的1. 1~ 1. 3 倍左右. 应该指出高层建筑基础由于埋置太深,地基回弹

料仓隔墙设计计算书原版

料仓隔墙设计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根据本标段混凝土使用地为乐平互通式立体交叉、龙眼园高架桥、三花路高架桥、太院高架桥、芦泡涌大桥、卫东高架桥及涵洞和附属工程,为满足混凝土质量和施工需求,结和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现于西二环MK62+50位置的线路右侧建立混凝土拌和站,共占地约11000m2。料仓8个约2800m2,拟设置两座拌和楼,HZS120型,每座拌和楼每小时理论产量可达120m3。 按拌合站配料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分料仓应采用50cm砼砌筑,2.5m高,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料仓内硬化C20砼浇筑20cm。隔墙底部采用与之同宽的砼条形基础。 二、设计参数 挡墙高度H=2.5m,挡墙厚度B=50cm,墙身采用C25砼浇筑成。基础采用C25浇筑成的条形基础。C25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11.9N/mm2,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27 (N/mm2),混凝土弹性模量Ec=28000 (N/mm2), 砼强度系数 βc=1.00。 初步设计:条形基础采用500mm×400mm的C25砼浇筑,即b=500mm。取挡墙钢筋混凝土:25~26KN/M3;每米挡墙荷载N=2.5×0.5×25=31.25KN/m。初步考虑条形基础底部承载力为200KPa。 即:b=500mm,h=400mm,考虑保护层ca=35mm,得h0=h-ca=365mm。 三、条形基础计算 1、配筋计算 (1)、主筋验算 取受弯钢筋为4@φ16,得As=804mm2,N=4,φ=16mm; ρ=As/(b*h0)=804/(500*365)=0.44% 受拉钢筋为4@φ12,得Asy=452mm2,Ny=4,φy=12mm; ρy=Asy/(b*h0)=452/(500*365)=0.25% 得ξ=ρ*fy/(α1*fc)=0.049<ξb=0.55…………………(α1=1.00) 得受压区高度x=ξ*h0=0.049*365=18mm<2ca,满足要求。

筏板基础模板计算书

Appendix 1附件1 Calculation of the Formworks模板计算书 1、Side Formwork Construction侧模施工 1.1、设计说明 Design description: using site processed wood formwork, face plate is plywood of 15mm, secondary keel is timber of 50mm×100mm (the material is northeast larch) with 250mm space in between. Main keel is the timber of 80mm×200mm as modeling with the min. height no less than 150mm. 2 main keel set up with spacing of 700mm, 250mm as bottom and 255mm as upper side of slab. 侧模采用现场加工木模板,面板为15厚胶合板;次龙骨为50mm×100mm木方(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间距250mm;主龙骨使用80mm×200mm木方做造型木(材质为东北落叶松),造型木中心最小高度不小于150mm。主龙骨设置两道,间距700mm,距底部250mm和上侧255mm. 1.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econdary Keel次龙骨验算 1)Load and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及荷载组合 a.side pressure on the form for concrete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 t0=200/(25+15)=5h (即混凝土的温度按25℃计算) F1=0.22γc t0β1β2V1/2=0.22×25×5×1.2×1.15×21/2 =53.67KN/m2 F2=γc H=25×1.2=30KN/m2(取此值做强度验算) (take this value for 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strength ) b.load of concrete pouring混凝土倾倒荷载:4KN/m2 c.load of concrete vibrating混凝土振捣荷载:4KN/m2 combination of load荷载组合:1.2×30+1.4×(4+4)=47.2KN/m2 line load化为线荷载:q=47.2×0.25=11.8KN/m 2)Computational Checking of Flexural Strength抗弯强度验算 M max =11.8×0.7^2×(1-4×0.252/0.72)/8=0.52KN·m (建筑施工手册表Construction Manual 2-10) W n =1/6bh2 =1/6×50×1002 =250000/3 σm = M/W n =0.52×106 /(250000/3)=6.24N/mm2≤ f m =17 N/mm2

三桩承台计算书

三桩承台计算书 项目名称构件编号日期 设计校对审核 执行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本文简称《混凝土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本文简称《地基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本文简称《荷载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本文简称《桩基规范》 ----------------------------------------------------------------------- 1 设计资料 1.1 已知条件 承台参数(3 桩承台第 1 种) _承台底标高 _: -2.000(m) _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_: C30 _承台钢筋级别 _: HRB400 _配筋计算a s _: 50(mm) 承台尺寸参数 桩参数 _桩基重要性系数 _: 1.0 _桩类型 _: 混凝土预制桩 _承载力性状 _: 端承摩擦桩 _桩长 _: 15.000(m) _是否方桩 _: 否 _桩直径 _: 400(mm) _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_: C35 _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_: 2400.000(kN) _桩端阻力比 _: 0.400 _均匀分布侧阻力比 _: 0.400 _是否按复合桩基计算 _: 否 _桩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_: 1.000 _压缩层深度应力比 _: 20.00% 柱参数 _柱宽 _: 600(mm) _柱高 _: 600(mm) _柱子转角 _: 0.000(度)

_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_: C35 柱上荷载设计值 _弯矩M x _: 0.000(kN.m) _弯矩M y _: 0.000(kN.m) _轴力N _: 4400.000(kN) _剪力V x _: 0.000(kN) _剪力V y _: 0.000(kN) _是否为地震荷载组合 _: 否 _基础与覆土的平均容重_: 20.000(kN/m3) _荷载综合分项系数 _: 1.35 土层信息 _地面标高 _: 0.000(m) _地下水标高_: -10.000(m) (m)(kN/m3)(kN/m3)(MPa)征值(kPa)程度(kPa) 1.2 计算内容 (1) 桩基竖向承载力计算 (2) 承台计算(受弯、冲切、剪计算及局部受压计算) (3) 软弱下卧层验算 (4) 桩基沉降计算 2. 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 2.1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1) 桩基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 根据《桩基规范》5.2.2及5.2.3 式中: R 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 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 ——安全系数,取K=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Q uk = 2400.000(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 a = 1200.000(kN) (2) 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桩基规范》5.1.1 式5.1.1-1计算轴心荷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式5.1.1-2计算偏心荷 载作用下桩顶全反力

软弱下卧层验算-自己总结非常实用

软弱下卧层验算 二、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三、计算信息 1. 基础类型:条形基础 2.几何参数: 基础宽度 b=1.000 m 3.计算参数: 基础埋置深度dh=1.000 m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自动计算 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7.2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3.900 Mpa 4.荷载信息: 竖向力标准组合值 Fk=70.000 kN 基础及其上覆土的平均容重 γ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90.000 kPa 5.地面以下土层参数: 四、软弱下卧层验算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 faz=fak+ηd*γm*(dh-0.5)=90.000+1.0*20.000*(1.000-0.5)=100.000 kPa 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Fk/b+γ*dh=70.000/1.000+20.000*1.000=90.000 kPa 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γ*d=20.000 kPa 4.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 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7.2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3.900 Mpa Es1/Es2=7.200/3.900=3.000 z/b=2.700/1.000=2.700 查基础规范 表5.2.7,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 5.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 θ) =1.000*(90.000-20.000)/(1.000+2*2.700*0.424) =21.263 kPa 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 : pcz =∑γi*ti=74.000 kPa 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21.263+74.000=95.263

筏板基础计算书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 课程设计 学年学期: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院别: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 专业方向:岩土工程 班级:勘查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陈国周

《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班级姓名学号

目录 一、工程概况几工程地质条件 (5) 柱位图 (5) 土层信息 (5) 上部荷载 (5) 二、基础选型 (6) 三、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6) 基础底面积尺寸的确定 (6) 地基承载力验算 (7) 四、沉降验算 (8) 五、筏板基础厚度的确定 (9) 抗冲切承载力验算 (9) 抗剪承载力验算 (10) 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 (11) 六、筏板、基础梁内力计算 (13) 基础底板内力计算 (13) 基础梁内力计算 (15) 边缘横梁(JL1)计算 (15) 中间横梁(JL2)计算 (16) 边梁纵梁(JL3)计算 (17) 中间纵梁(JL4)计算 (20) 七、梁板配筋计算 (22)

底板配筋 (22) 板顶部配筋(取跨中最大弯矩) (22) 板底部(取支座最大弯矩) (23) 基础梁配筋 (25) 八、粱截面配筋图 (32) 九、心得体会 (36) 十、参考文献 (36)

一、工程概况几工程地质条件 某办公楼建在地震设防六度地区,上部为框架结构8层,每层高。地下一层,不设内隔墙,地下室地板至一楼室内地面竖向距离。地下室外墙厚300mm。柱截面 400×400,柱网及轴线如图所示。室内外高差。不考虑冻土。上部结构及基础混凝土均采用 C40。 柱位图 土层信息 上部荷载

二、基础选型 根据提供的土层信息,可知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基土多为粘土和粉质粘土,且地下水位较高,属于软土地基,且考虑到建筑的柱间距较大并设置了地下室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采用梁式筏板基础,梁式筏板基础其优点在于较平板式具有低耗材、刚度大,在本次设计中决定采用双向肋梁板式筏形基础。 三、设计尺寸与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础底面积尺寸的确定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1》筏形基础底板各边自外围轴线挑出,则筏形基础的底板尺寸为× A=×=2 N P k 29667.1∑=永久 准永久荷载总组合: 2.偏心校验(荷载效应为准永久值): m 044.029667 2 .7)110016601787188716671220110016671753188716331100(m 0403.029667 15.317872100175318872093188745.9)166019801667166719401633(7.15110015601100120015331100-=?------+++++= =?---+++?---+++?---++= y x e e )()(

软弱下卧层验算

软弱下卧层验算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工程信息 1.工程名称: RR-1 2.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基础类型:条形基础 2.几何参数: 基础宽度 b=2.000 m 3.计算参数: 基础埋置深度dh=1.500 m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自动计算 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10.0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2.000 Mpa 4.荷载信息: 竖向力标准组合值 Fk=200.000 kN 基础及其上覆土的平均容重γ=20.000 kN/m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90.000 kPa 5.地面以下土层参数: 四、软弱下卧层验算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z 地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总深度d=28.000 m faz=fak+ηd*γm*(d-0.5)=90.000+1.0*20.000*(28.000-0.5)=640.000 kPa 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Fk/b+γ*dh=200.000/2.000+20.000*1.500=130.000 kPa 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γi*ti=30.000 kPa 4.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 上层土压缩模量 Es1=10.0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 Es2=2.000 Mpa Es1/Es2=10.000/2.000=5.000

z/b=26.500/2.000=13.250 查基础规范表5.2.7,地基压力扩散角θ=25° 5.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 pz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2.000*(130.000-30.000)/(2.000+2*26.500*0.466) =7.487 kPa 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z: pcz =∑γi*ti=560.000 kPa 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7.487+560.000=567.487

JCCAD筏板基础设计

JCCAD筏板基础设计 应用前提条件: 1.上部结构的计算可以提供荷载和凝聚到基础顶面的刚度; 2.有完整准确地地质报告输入,并成功读入到合适位置。 基本参数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采用筏板基础也应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其他情况如独基、条基、梁式基础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自动计算覆土重:该项用于独基、条基部分。点取该项后程序自动按20kN/m2的混合容重计算基础的覆土重。如不选该项,则对话框中出现单位面积覆土重参数需要用户填写。一般来说如条基、独基、有地下室时应采用人工填写单位面积覆土重,且覆土高度应计算到地下室室内地坪处,以保证地基承载力计算正确。 一层上部结构荷载作用点标高:即承台或基础顶标高,先进行估算,计算完成后进行修改。该参数主要是用于求出基底剪力对基础底面产生的附加弯矩作用。在填写该参数时,应输入PMCAD中确定的柱底标高,即柱根部的位置。注意:该参数只对柱下独基和桩承台基础有影响,对其他基础没有影响。 地梁筏板 该菜单定义了按弹性地基梁元法计算需要的有关参数 总信息: 结构种类:基础

基床反力系数:按默认 按广义文克尔假定计算:若此项选择后,计算模型改为广义文克尔假定,即各点的基床反力系数将在输入的反力系数附近上下变化,边角部大,中部小一些,变化幅度与各点反力与沉降的比值有关,采用广义文克尔假定的条件是要有地质资料数据,且必须进行刚性底板假定的沉降计算,否则按一般文克尔假定计算。在此处要与基础梁板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中的沉降计算参数输入中参数相对应。 弹性基础考虑抗扭: 人防等级:不计算 双筋配筋计算压区配筋百分率:0.2% 地下水距天然地坪深度:按实际 梁的参数: 梁钢筋归并系数:0.3 梁支座钢筋放大系数:1.0 梁跨中钢筋放大系数:1.0 梁箍筋放大系数:1.0 梁主筋级别:二级或三级 梁箍筋级别:一级或二级 梁立面图比例、梁剖面图比例:按默认 梁箍筋间距:200 翼缘(纵向)分布钢筋直径、间距:8mm、200mm 梁式基础的覆土标高:当不是带地下室的梁式基础时,此值为0;否则

桩基础设计计算书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资料 ⑴上部结构资料某教学实验楼,上部结构为十层框架,其框架主梁、次梁、楼板均为现浇整体式,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上部结构传至柱底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荷载如下︰ 竖向力:4800 kN , 弯距:70 kN·m, 水平力:40 kN 拟采用预制桩基础,预制桩截面尺寸为 350mm * 350mm。 ⑵建筑物场地资料拟建建筑物场地位于市区内,地势平坦,建筑物场地位于非地震地区,不考虑地震影响.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位离地表 2.1 米,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表1 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基础工程桩基础设计计算 1. 选择桩端持力层 、承台埋深 ⑴.选择桩型 由资料给出,拟采用预制桩基础。 还根据资料知,建筑物拟建场地位于市区内,为避免对周围产生噪声污染和扰动地层,宜采用静压法沉桩,这样不仅可以不影响周围环境,还能较好地保证桩身质量和沉桩精度。 ⑵.确定桩的长度、埋深以及承台埋深 依据地基土的分布,第3层是粘土,压缩性较高,承载力中等,且比较厚,而第4层是粉土夹粉质粘土,不仅压缩性低,承载力也高,所以第4层是比较适合的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1.0m (>2d ),工程桩入土深度为h ,h=1.5+8.3+12+1=22.8m 。 由于第1层厚1.5m ,地下水位离地表2.1m ,为使地下水对承台没有影响,所以选择承台底进入第2层土0.3m ,即承台埋深为1.8m 。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22.8-1.8=21m 。 桩截面尺寸由资料已给出,取350mm ×350mm ,预制桩在工厂制作,桩分两节,每节长11m ,(不包括桩尖长度在内),实际桩长比有效桩长长1m ,是考虑持力层可能有一定起伏及桩需要嵌入承台一定长度而留有的余地。 桩基以及土层分布示意图如图1。 2.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 按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公式为: uk sk pk sik i pk p Q Q Q u q l q A =+=+∑ 按照土层物理指标,查桩基规范JGJ94-2008表5.3.5-1和表5.3.5-2估算的极限桩侧,桩端阻力特征值列于下表:

软弱下卧层验算例子

软弱下卧层验算例子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2.基础类型矩形基础 3.基础参数基础尺寸: b×l=2000×2000mm2 基础埋深:d = 荷载: Fk = 地下水位埋深: 4.计算参数设计时执行的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以下简称 "基础规范" 基础宽度承载力修正系数: 5.地质参数 土层名称重度kN/m3 模量Es 厚度(m) 深度(m) 承载力(kPa) 1 填土 2 粉质粘土 150 3 淤泥质土 84 二、计算步骤 1.计算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 基础自重和其上的土重为: Gk=rgAd=20×××= kN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为: pk=(Fk+Gk)/A =(+)/(×) = kPa 基础底面自重压力为: pc=gm1d= ×= kPa 上式中 gm1为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浮重度

gm1=×+×/+ ==m3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为: p0= pk- pc= = kPa 2.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 附加压力按扩散角计算 Es1/Es2 = = z/b = = Es1为上层土压缩模量,Es2为下层土压缩模量; z为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b为矩形基础底边的宽度; 查"基础规范"表,得q=23°; 由"基础规范"式,得 pz = lb(pk-pc)/((b+2ztanq)(l+2ztanq)) = ××( /(( +2××tan 23°) ×( +2××tan 23°)) = (×) = kPa 3.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 pcz= gmd= ×= kPa 上式中 gm为软弱下卧层顶面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下的重度取浮重度 gm=(×+×+×)/(++) =

软弱下卧层验算实例

软弱下卧层验算二、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三、计算信息 1.基础类型:条形基础 2.几何参数: 基础宽度b=1.000 m 3.计算参数: 基础埋置深度dh=1.000 m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自动计算 上层土压缩模量Es1=7.2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Es2=3.900 Mpa 4.荷载信息: 竖向力标准组合值Fk=70.000 kN 基础及其上覆土的平均容重γ=20.000 kN/m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90.000 kPa 5.地面以下土层参数: 土层名称土层厚度(m) 重度(kN/m^3) 是否为基岩层人工填土0.500 20.000 粉土 2.000 20.000 粘土 1.200 20.000 四、软弱下卧层验算

1.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z faz=fak+ηd*γm*(dh-0.5)=90.000+1.0*20.000*(1.000-0.5)=100.000 kPa 2.计算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 pk=Fk/b+γ*dh=70.000/1.000+20.000*1.000=90.000 kPa 3.计算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pc=γ*d=20.000 kPa 4.计算地基压力扩散角 上层土压缩模量Es1=7.200 Mpa 下层土压缩模量Es2=3.900 Mpa Es1/Es2=7.200/3.900=3.000 z/b=2.700/1.000=2.700 查基础规范表5.2.7,地基压力扩散角θ=23° 5.计算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值pz 条形基础:pz=b*(pk-pc)/(b+2*z*tanθ) =1.000*(90.000-20.000)/(1.000+2*2.700*0.424) =21.263 kPa 6.计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pcz: pcz =∑γi*ti=74.000 kPa 7.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下式验算: pz+pcz=21.263+74.000=95.263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书

工程名称:道路等级: 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设计年限: 15设计车速: 40车辆荷载: 公路I 级交通等级: 中等交通车道数:4 1.路面结构:总厚度 h =63 cm 面层 4 cm 7 cm AC-20中粒式基层 20 cm 底基层32 cm 2.土层参数 松散Y =4m f aj =80kPa Z= 3.37m f ak =55kPa 换填材料 换填厚度 H= 1.5m R=0m 路基软基换填计算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JTG/T D31-02-2013)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5%水泥稳定碎石设计路面至软基距离 XX 市XX 工程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一 、 设 计 参 数 图2 换填断面,见图2 图1 4%水泥稳定石屑块(片)石路基土质: 路基承载力特征值 路床底距软弱层距离 软弱下卧层承载力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二 、 设 计 依 据 三、路面、路基、路基处理材料: 素填土路面、路基及土层断面,见图1 3.换填结构参数 C35混凝土换填顶面距路床距离5、《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二 级公路

S= 1.87m 本工程为:车辆荷载: 公路I 级图4 1.327m 2.036m b 1=0.6+2h ×tan α=1、荷载标准及作用范围 二级公路交通等级:中等交通图3 换填顶面回填材料 无四、 设 计 计 算 换填底面距软基距离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I 级和公路Ⅱ级的汽车荷载采用相同的车辆荷载标准值,车辆荷载的立面、平面布置及标准值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车辆荷载的固定值。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表7.0.4,计算车辆对路面作用采用550kN 车辆,两个后轴轴距1.4m ,一个轴荷载140kN ,车辆布置立面见图3(a ),平面尺寸见图3(b ),横向布置见图3(c )。以横向布置2辆车同时作用。 作用在软基顶面的车辆荷载,路面结构层以30°的压力扩散角向下传递至路床,再以路基土的压力扩散角传递 至软基顶面。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表4.3.1-2,轮着地宽度0.6m ,着地长度0.2m ,故车辆荷载分布宽度为: b 2=b 1+2Z ×tan β= 一组车轮的作用力分布如图4所示 横向一组后轮着地宽度b=0.6m ,见图4(a )。 (a )轮着地宽度方向 (b )轮着地长度 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