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在发电厂、变电站中,母线发生故障时的影响范围很大。采用单母线分段或不分段的双母线接线时,一段母线故障将造成约半数回路停电或短时停电。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对运行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很高,必须注意避免母线系统故障以及限制母线故障影响范围,防止全厂(站)性停电事故的发生,为此可考虑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

如图5-7所示双母线三分段接线中,通常将一组母线(如Ⅱ母线)作为备用母线,另一组母线(如Ⅰ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d分为两段,并作为工作母线,母联断路器QFc1及Q Fc2平时断开。若将两组母线均用分段断路器分为两段,则可构成双母线四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具有相当高的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但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更多,配电装置也更为复杂。

图5-7 双母线三分段接线

如图5-8所示为中、小型发电厂6~10kV配电装置中,应用较多的用叉接电抗器分段的双母线接线。图5-8中,为了限制发电厂6~10kV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装设有母线分段电抗器L,并经分段断路器QFd及隔离开关QS1、QS2、QS3、QS4交叉接至三段母线上。

图5-8 用叉接电抗器分段的双母线接线

正常运行时,Ⅰ、Ⅱ两段母线经L、QFd及QS1、QS2并列运行。当任一段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分段电抗器均将起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检修母线工(或Ⅱ)时,仍可通过倒闸操作使母线Ⅱ(或Ⅰ)、Ⅲ两段经过L、QSd保持并列运行。当一台及以上发电机退出运行,母线系统短路电流减小,不需电抗器限流时,可利用母联断路器QFc1(或QFc3)使母线工(或Ⅱ)与备用母线并列运行,以消除不必要的分段电抗器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损耗,使两段母线电压均衡。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第一节 单母线接线 一 单母线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接线如图10-1所示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QF 和隔离开关QS 接于一组母线上。断路器用于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与断开电路。断路器两侧装有隔离开关,用于停电检修断路器时作为明显断开点以隔离电压,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母线侧隔离开关(如11QS ),靠近引出线侧的称为线路侧隔离开关(如13QS )。在主接线设备编号中隔离开关编号前几位与该支路断路器编号相同,线路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3,母线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1(双母线时是1和2)。在电源回路中,若断路器断开之后,电源不可能向外送电能时,断路器与电源之间可以不装隔离开关,如发电机出口。若线路对侧无电源,则线路侧可不装设隔离开关。 图10-1 单母线接线 L1 1QF 4QF 13QS 11QS 2QF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10-2所示。 正常运行时,单母线分段接线有两种运行方式: (1)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闭合,两个电源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均匀分配,以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均衡。在运行中,当任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跳开分段断路器和接至该母线段上的电源断路器,另一段则继续供电。有一个电源故障时,仍可以使两段母线都有电,可靠性比较好。但是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较大。 (2)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可不相同。每个电源只向接至本段母线上的引出线供电。当任一电源出现故障,接该电源的母线停电,导致部分用户停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0QF 处装设备自投装置,或者重要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引接采用双回路供电。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的优点是可以限制短路电流。 图10-2 单母线分段接线 L1 1QF 0QF 01QS I 段 Ⅱ段 13QS 11QS 2QF 02QS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设置 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与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与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就是在检修电路与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与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与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与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与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 及图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 ,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和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复习过程

电气主接线设计原则和设计程序 4.5.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发电厂或变电站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动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设备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设计,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发电厂或变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择主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地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先进、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在工程设计中,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是必不可少的。它将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给出所设计电厂(变电站)的容量、机组台数、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数、主要负荷要求、电力系统参数和对电厂(变电站)的具体要求,以及设计的内容和范围。这些原始资料是设计的依据,必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可以初步拟定一些主接线方案。国家方针政策、技术规范和标准是根据国家实际状况,结合电力工业的技术特点而制定的准则,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循。设计的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灵活、经济、留有扩建和发展的余地。设计时,在进行论证分析阶段,更应合理地统一供电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关系,以便于使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4.5.2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发电厂或变电站的整体设计进行,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步骤和内容如下: 1.对原始资料分析 (1)工程情况,包括发电厂类型(凝汽式火电厂,热电厂,或者堤坝式、引水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和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方式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线组成的接受或者分配电能的电路。其形式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所以,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着重分析变电所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性质、规模及电气设备特点等,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经济合理的电气主接线。 一变电所主接线基本要求 1.1 保证必要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保证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是对主接线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当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停电范围小,恢复供电快,电压、频率和供电连续可靠是表征电能质量的基本指标,主接线应在各种运行方式下都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1. 2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主接线应能适应各种运行状态,灵活地进行运行方式切换,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没有预计到的负荷水平变化,在改变运行方式时操作方便,便于变电所的扩建。 1. 3 具有经济性。 在确保供电可靠、满足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应尽量节省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用地面积。 1. 4 简化主接线。 配网自动化、变电所无人化是现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简化主接线为这一技术的全面实施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 5 设计标准化。 同类型变电所采用相同的主接线形式,可使主接线规范化、标准化,有利于系统运行和设备检修。 1. 6 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 二变电所主接线基本形式的变化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调度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形式亦有了很大变化。目前常用的主接线形式有:单母线、单母线带旁路母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桥形接线及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等。从形式上看,主接线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在当今的技术环境中, 随着新技术、高质量电气产品广泛应用,在某些条件下采用简单主接线方式比复杂主接线方式更可靠、更安全,变电所主接线日趋简化。因此,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形式应根据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及技术环境统一性来决定。 三 110kV变电站的主接线选择 在电力系统和变电所设计中,根据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可把电网中110kV变电所分为终端变电所和中间变电所两大类。下面就这两类变电所高压侧电气主接线模式作一分析。 3. 1 110kV终端变电所主接线模式分析

220KV系统设备介绍及双母线接线方式

220KV系统设备介绍及双母线接线方式 一、 220KV系统设备参数 1、220KV断路器参数 (一)型式: 户外防污型, 单断口、六氟化硫断路器,弹簧机构。 数量: 220kV 分相操作 3台 220kV 三相联动 1台 (二)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 220kV 2、最高工作电压: 252kV 3、额定频率: 50Hz 4、相数: 3相 5、额定电流: 3150A 6、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40kA 7、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100kA(峰值) 8、额定热稳定电流: 40kA(4S) 9、额定动稳定电流: 100kA(峰值) 10、分闸时间: < 0.04s 11、合闸时间: < 0.12s 12、额定操作顺序: 分-0.3s-合分-180s-合分 13、断路器相间距: 3.5m 14、额定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耐压(峰值): 950kV 1分钟工频耐压(有效值): 395kV 15、额定SF6气体泄漏: < 1%/年 16、SF6气体水分含量: < 150PPM 2、220KV隔离开关参数 (一)型式: 户外防污型, 三相机械联动,主刀电动操作,接地刀手动操动。 数量: 220kV垂直断口垂直开启交叉布置。单接地 5组;不接地 3组 220kV水平断口水平开启交叉布置。双接地 5组 (二)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 220kV 2、最高工作电压: 252kV 3、额定频率: 50Hz 4、相数: 3相 5、额定电流: 2000A 6、额定热稳定电流: 40kA(4S) 7、额定动稳定电流: 100kA(峰值) 8、额定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耐压(峰值): 1050kV

1分钟工频耐压(有效值): 460kV 9、隔离开关端子静拉力 水平纵向: >1500N 水平横向: >1000N 垂直: >1000N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5,短时动态安全系数不小于1.7。 10、隔离开关主刀及接地刀电动操动机构:控制电压交流220V,电动机电压交流380V,配真空辅助开关。 3、电压互感器参数 4、电流互感器参数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得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与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与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就是在检修电路与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得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与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得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得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得数目,取决于电

源得数量与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得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与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得6~10kV主接线与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得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得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图4 分段断路器兼作旁断路器得接线图 增设旁路母线W2与旁路断路器QF2。旁路母线经旁路隔离开关QS3与出线连接。正常运行时,QF2与QS3断开。当检修某出线断路器QF1时,先闭合QF2两侧得隔离开关,再闭合QF2与QS3,然后断开QF1及其线路隔离开关 QS2与母线隔离开关QS1。这样QF1就可退出工作,由旁路断路器QF2执行其任务。即在检修QF1期间,通过QF2与QS3向线路L2供电。当检修电源回路断路器期不允许断开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母差保护的配置方案及二次回路研究

双母线双分段接线母差保护的配置方案及二次回路研究 摘要:电力系统中,对于出线间隔较多的变电站,110千伏、220千伏等电压等级母线采用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由于双母线双分段接线特别复杂,且分段开关和电流互感器之间还可能会存在保护死区,母线发生故障时,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如不能正确动作,会严重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轻者会导致事故范围扩大、元件受损或烧毁,重者甚至会导致全站失电、局部电网解列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本文以电网中最为常见的110千伏双母线双分段接线为例,提出了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等的配置方案,以及对应的二次回路原理及接线,重点解决110千伏分段开关可能存在的保护死区以及分段开关失灵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典型性。 abstract: for substations with more outlet areas in the power system, its 110 kv, 220 kv bus offten adopts double busbar dual segmented wiring. as the double busbar dual segmented wiring is complex, there are dead zone of protection between the section switch and current transformer. when the bus is failure, the wrong operation of differential bus protection and breaker failure protection would seriously influence the safe operation of power grid. it would lead to the accident expending, components are damaged or destroyed;the worst thing is that it would lead to total loss of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 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 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 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单母线接线图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 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 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 及灵活性。见图2。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 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 在可靠性要求 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 QS ),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 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 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 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 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 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 小容量发电厂的6? 10kV 主接线和6?220kV 变电所配电装置中。 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 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 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 电;任 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 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 3。 图2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图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母线接线形式介绍

母线接线形式介绍

————————————————————————————————作者:————————————————————————————————日期: ?

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形式介绍 培训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员可以了解变电站的接线形式的含义,熟悉变电站的接线布局,掌握电气主接线形式的分类。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形式定义 第一节电气主接线定义 电气主接线形式:发电厂或变电站所有高压电气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电气、电抗器、避雷器及线路)通过连接线组成的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是电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气主接线图:电气主接线中的设备用标准的图形符号及文字符号根据连接方式形成的电路图。 第二节电气主接线基本要求 (一)可靠性 可靠性是电力系统的首要任务,出现故障不仅会造成用户停电,还可能出现重大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引发全系统事故,导致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全站停电。因此主接线形式的选择首先必须满足可靠性的要求。 (二)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主接线能适用于各种工作情况及运行方式,能根据运行情况方便地退出和投入电气设备。因此必须实现调度灵活、接线简单、操作方便的基本要求。 (三)经济型 电气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合灵活性的前提下,还要考虑经济成本的问题。要求投资省、占地少、电损小。因此,电气主接线应简单清晰,尽量减少开关电气数量,并且二次控制及保护配置也应力求简单,以便节约电缆投资。

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涉及到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实际应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不能片面的强调三个方面的任意一个,而忽略其他的方面,应该首先满足技术要求,其次做到合理布局,精心设计,节省费用。 第二章有汇流母线的主接线形式分 类 电气主接线按照是否有无汇流母线分为有汇流母线和无汇流母线两大类。变电站内基本都是有汇流母线的,其接线方式包括单母线,双母线及其衍生接线形式。无汇流母线则包括单元接线、桥形接线和多角形等接线形式。 第一节单母线及其衍生接线形式 一:单母线接线 只有一组汇流母线,所有设备均匀地分布在该母线上。每一条回路配置一组断路器及相应的隔离开关及接地刀闸。 如下图所示: 图表1-1单母线接 单母线的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运行操作方便。扩建方便。 单母线的缺点:可靠性差和灵活性差。

实验报告3:双母线分段接线的倒闸操作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实验报告 姓名: XXX 学号: XXX

况下对WⅠ进行检修;要求各开关动作顺序符合倒闸操作要求,倒闸操作在3s 开始、并在8s内完成;给出QS11、QS12、QS13、QS14、QS15、QS16、QFm1、QSm1、QSm2、QFd、QSd1、QSd2的动作时序图,给出i1、i2、i3及i4的仿真波形图。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按照图1所示,在PSCAD/EMTDC软件中搭建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仿真模型图 图2中,各开关设备的初始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各开关的初始状态 开关名称QS11QS12QS13QS14QS15QS16QFm1 初始状态close open close open close open open 开关状态QSm1QSm2QFm2QSm3QSm4QS23QS24 初始状态open Open open open open close open 开关名称QF22QS25QS21QS22QF21QFd QSd1 初始状态close close close open close close close 开关名称QSd2QF11QS17QF12 初始状态close close close Close 2、仿真1s,得到i1、i2、i3及i4的仿真波形图如图3所示。

图3 正常运行时各电流仿真波形图 3、重新设置各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动作时间,QS11、QS12、QS13、QS1 4、QS1 5、QS1 6、QFm1、QSm1、QSm2、QFd、QSd1、QSd2的动作时间设置如表2所示。

表2 各开关的动作时间(s) 开关名称QS11QS12QS13QS14QS15QS16 第1次动 6.3s 5.4s 5.7s 4.8s6s 5.1s 作时间 第2次动 无无无无无无 作时间 开关名称QFm1QSm1QSm2QFd QSd1QSd2 第1次动 4.5s 3.9s 4.2s3s 3.3s 3.6s 作时间 第2次动 6.6s 6.9s 7.2s无无无 作时间 4、仿真10s,得到i1、i2、i3及i4的仿真波形图如图4所示,QS11、QS12、QS13、QS14、QS1 5、QS1 6、QFm1、QSm1、QSm2、QFd、QSd1、QSd2的动作时序如图5所示。

智能变电站220kV双母线接线方式

众所周知,智能变电站通过母线压变合并单元采集母线电压。对于220kV变电站而言,220kV 母线压变合并单元一般配置两套。两套电压合并单元均采集正母、副母电压,以相互独立的形式将正副母电压分别送至220kV各个间隔的第一套、第二套保护。 220kV第一套母差保护、主变第一套保护以及各个线路间隔的第一套保护电压均取自220kV 母线压变第一套合并单元。若220kV正母压变故障或检修,正母运行的设备就会面临正母电压失去的危险。为解决该问题,通常在母线压变合并单元处设置母线电压并列把手。 母线电压并列把手 母线电压并列把手一般分位三个档位:“正母退出取副母”、“正常”、“副母退出取正母”。正常运行时,把手处于“正常”档位;正母压变故障或检修时,把手切至“正母退出取副母”档位;副母压变故障或检修时,把手切至“副母退出取正母”档位。 母线电压并列把手1-13QK通过二次电缆分别与220kV母线压变第一套合并单元(南自设备PSMU-602GV-NU)、220kV母线压变第二套合并单元(南瑞设备PCS-221N-G-H3)建立联系。 当母线电压并列把手1-13QK正常档位时,端子1-13QK:1与1-13QK:3、1-13QK:5与1-13QK:7相连(黑色连线部分)。 当母线电压并列把手切至“正母退出取副母”档位时,红色虚线接通,即端子1-13QK:1与1-13QK:2、1-13QK:5与1-13QK:6连通,此时左端+24V正电源通过母线电压并列把手与合并单元相连,分别开入220kV母线压变第一套合并单元的1-13n12X9端子与220kV母线压变第二套合并单元2-13n12X9端子。从而在母线压变合并单元内部实现母线电压的并列,此时正母运行的间隔第一套保护与第二套保护均采用副母电压。 类似地,当母线电压并列把手切至“副母退出取正母”档位时,蓝色虚线接通,即端子1-13QK:3

第一章(电气主接线)

第一章 电气主接线系统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方式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电路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等。它们的连接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经济合理性等起着决定性作用。 对一个电厂而言,电气主接线在电厂设计时就根据机组容量、电厂规模及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等,从供电的可靠性、运行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经济性、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等方面,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它的接线方式能反映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供送电情况。 第一节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 600MW 汽轮发电机组电厂有关的基本接线形式有:双母线接线、一个半断路器接线(3/2接线)、桥型接线、单元接线。 一、双母线接线 1.一般双母线接线 如图1-1所示,它具有两组母线:工作母线Ⅰ和备用母线Ⅱ。每回线路都经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分别接至两组母线,母线之间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简称母联)QF b 连接,称为双母线接线。有两组母线后,使运行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大为提高,其特点如下: (1)检修任一组母线时,不会停止对用户连续供电。例如:检修母线Ⅰ时,可把全部电源和负荷线路切换到母线Ⅱ上。 (2)运行调度灵活,通过倒换操作可以形成不同的运行方式。当母联断路器闭合,进出线适当分配接到两组母线上,形成双母线同时运行的状态。有时为了系统的需要,亦可将母联断路器断开(处于热备用状态),两组母线同时运行。此时这个电厂相当于分裂为两个电厂各自向系统送电。显然,两组母线同时运行的供电可靠性比仅用一组母线运行时高。 (3)在特殊需要时,可以用母联与系统进行同期或解列操作。当个别回路需要独立工作或进行试验(如发电机或线路检修后需要试验)时,可将该回路单独接到备用母线上进行。 2.带有旁路母线的双母线接线 一般双母线接线的主要缺点是:检修线路断路器会造成该回路停电。为了检修线路断路器时不致造成停电,可采用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接线,如图1-2所示。在每一回路的线路侧装一组隔离开关(旁路隔离开关)QS ,接至旁路母线Ⅲ上,而旁路母线再经旁路断路器及隔离开关接至两组母线上。图1-2中设有专用的旁路断路器QF 。要检修某一线路断路器时,基本操作步骤是:先合旁路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母线侧合上一个),再合上旁路断路器 图1-1 双母线接线 图1-2 带有旁路母线的 双母线接线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电气主接线基本形式 第一节单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接线如图10-1所示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每一回路均经过一台断路器QF 和隔离开关QS 接于一组母线上。断路器用于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接通与断开电路。断路器两侧装有隔离开关,用于停电检修断路器时作为明显断开点以隔离电压,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母线侧隔离开关(如11QS ),靠近引出线侧的称为线路侧隔离开关(如13QS )。在主接线设备编号中隔离开关编号前几位与该支路断路器编号相同,线路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3,母线侧隔离开关编号尾数为1(双母线时是1和2)。在电源回路中,若断路器断开之后,电源不可能向外送电能时,断路器与电源之间可以不装隔离开关,如发电机出口。若线路对侧无电源,则线路侧可不装设隔离开关。 二、单母线分段接线 1.接线特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如图10-2所示。 图10-1 单母线接线 L1 1QF 4QF 13QS 11QS 2QF

正常运行时,单母线分段接线有两种运行方式: (1)分段断路器闭合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闭合,两个电源分别接在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上的负荷应均匀分配,以使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均衡。在运行中,当任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跳开分段断路器和接至该母线段上的电源断路器,另一段则继续供电。有一个电源故障时,仍可以使两段母线都有电,可靠性比较好。但是线路故障时短路电流较大。 (2)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运行。正常运行时分段断路器0QF 断开,两段母线上的电压可不相同。每个电源只向接至本段母线上的引出线供电。当任一电源出现故障,接该电源的母线停电,导致部分用户停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0QF 处装设备自投装置,或者重要用户可以从两段母线引接采用双回路供电。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的优点是可以限制短路电流。 三、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 图10-2 单母线分段接线 L1 1QF 0QF 01QS I 段 Ⅱ段 13QS 11QS 2QF 02QS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及优缺点()

第四章电气主接线 第2节单母线接线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概括的讲可分为两大类: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环节是电源(变压器)、母线和出线(馈线)。各个变电所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路馈线所传输的功率也不一样。在进出线数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但有母线后,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断路器等设备增多。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开关电器较少,占地面积小,但只适于进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变电所。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整个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每个电源线和引出线都经过开关电器接到同一组母线上。供电电源是变压器或高压进线回路,母线即可以保证电源并列工作,又能使任一条出线路都可以从电源1或2获得电能。每条回路中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作母线隔离开关,靠近线路侧的称为线路隔离开关(在实际变电所中,通常把靠近电源侧的隔离开关称为甲刀闸,把靠近负荷侧的隔离开关称为乙刀闸。 断路器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其开合电流能力极低,只能用作设备停运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保证与带电部分隔离,起着隔离电压的作用。同一回路中在断路器可能出现电源的一侧或两侧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检修断路器时隔离电源。 同一回路中串接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操作顺序:如对馈线L1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1和QS2,再投入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为了防止误操作,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行操作票制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两种母差保护分析比较

双母线接线方式下两种母差保护分析比较 摘要本文主要对双母线接线方式下REB103中阻抗母差和BP-2B微机型母差两种母差保护在母联失灵和母联死区故障时的动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较。 关键词双母线接线;保护分析;CT 母差保护是母线的主要保护,通过快速切除母线故障,保护电气设备免受破坏,避免事故范围的扩大,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REB103中阻抗母差保护将中阻抗的特性和比率制动特性有效结合,其动作原理是基于电流瞬时值比率制动原理。当母线内部故障发生时,故障电流及其直流分量很大,使得CT在2 ms-3 ms之内饱和,母线差动继电器在线路CT饱和之前完成动作并能保持。 BP-2B微机型母差保护装置采用分相瞬时值复式比率差动元件原理,在制动量的计算中引入了差电流,将和电流与差电流的差值作为制动量,使得该继电器在区内故障时无制动,而在区外故障时则有极强的制动特性。装置设置了CT饱和检测原件具有极强的抗CT饱和能力。本文对双母线接线方式下的REB-103与BP-2B两种母差保护的母联失灵、死区故障方面的动作行为进行分析比较。 1 母联失灵和死区保护 当故障发生在Ⅰ母线时(如设为K1),Ⅰ母差动动作虽然切除了所有元件,但由于母联断路器的据动而使得故障依然存在,这种故障称为母联失灵。若故障发生在CT与母联断路器之间(如设为K2),Ⅰ母差动动作,跳开所有元件包括母联断路器,但故障仍然存在,因此母联开关与CT之间的范围可以称为母差保护的死区。下面分别对这两种母差保护在母联失灵及死区故障时的动作行为分析。 1.1 REB103母差保护动作行为 当K1点发生故障母联失灵或K2点发生死区故障时,Ⅰ母母差保护动作出口,启动母联的断联回路,将母联辅助CT电流短接退出母差回路,使Ⅱ母母差动动作来切除故障。 1)首先分析双母线接线方式下母联断路器的断联回路。当合闸脉冲经MLZJ,MLSJ常闭接点启动双位置继电器MLJ1后,它的11-16六付常开接点分别将母联的两个主CT的二次电流通过辅助CT接入Ⅰ母线,Ⅱ母线的差动回路。5-6接点闭合,准备好启动时间继电器MLSJ回路。3-4接点闭合,保证MLJ2继MLJ1之后启动。双位置继电器MLJ2继MLJ1的启动而启动后,MLJ2的21-26六付常闭接点断开辅助CT二次侧的短接回路。

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电气主接线的双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及运行 在发电厂、变电站中,母线发生故障时的影响范围很大。采用单母线分段或不分段的双母线接线时,一段母线故障将造成约半数回路停电或短时停电。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对运行可靠性与灵活性的要求很高,必须注意避免母线系统故障以及限制母线故障影响范围,防止全厂(站)性停电事故的发生,为此可考虑采用双母线分段接线。 如图5-7所示双母线三分段接线中,通常将一组母线(如Ⅱ母线)作为备用母线,另一组母线(如Ⅰ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d分为两段,并作为工作母线,母联断路器QFc1及Q Fc2平时断开。若将两组母线均用分段断路器分为两段,则可构成双母线四分段接线。双母线分段接线具有相当高的供电可靠性与运行灵活性,但所使用的电气设备更多,配电装置也更为复杂。 图5-7 双母线三分段接线 如图5-8所示为中、小型发电厂6~10kV配电装置中,应用较多的用叉接电抗器分段的双母线接线。图5-8中,为了限制发电厂6~10kV系统中的短路电流,装设有母线分段电抗器L,并经分段断路器QFd及隔离开关QS1、QS2、QS3、QS4交叉接至三段母线上。 图5-8 用叉接电抗器分段的双母线接线 正常运行时,Ⅰ、Ⅱ两段母线经L、QFd及QS1、QS2并列运行。当任一段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分段电抗器均将起限制短路电流的作用。检修母线工(或Ⅱ)时,仍可通过倒闸操作使母线Ⅱ(或Ⅰ)、Ⅲ两段经过L、QSd保持并列运行。当一台及以上发电机退出运行,母线系统短路电流减小,不需电抗器限流时,可利用母联断路器QFc1(或QFc3)使母线工(或Ⅱ)与备用母线并列运行,以消除不必要的分段电抗器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损耗,使两段母线电压均衡。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控制方式等(20210131184205)

发电厂、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及运行、控制方式等 1、概念 1.1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由变压器、开关、刀闸、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的顺序连接,用来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电路,也称为一次设备主接线图。 1.2 把这种全部由一次设备组成的电路绘制在图纸上,就是我们的电气主接线图。在电气主接线图中,所有的电气设备均用国家和电力行业规定的文字和符号表示,并且按它们的“正常状态”画出。所谓“正常状 态” ,就是电气设备处在所有电路无电压及无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状态,开关和刀闸均在断开位置。 1.3 需要注意的是,电气设备的正常状态和正常运行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常状态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电气主接线图来讲所包含的上面讲到的一层含义,也就是电气设备处在所有电路无电压及无任何外力作用下的状态,开关和刀闸均在断开位置。另外一层含义,是指设备的各项功能正常,在额定的电压、电流作用下能长期运行的一种状态。而正常运行方式是指在本站设备或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管辖调度所规定的经常采用的一种运行方式。只要本站设备正常,就必须按照有关调度规定的方式运行, 除有管辖权的调度以外的其他人员是无权改变设备的运行方式的。 与正常运行方式相对应的是非正常运行方式,这是指因设备故障、停电检修、本站或系统事故处理而暂时改变设备的正常运行方式。 2、对电气主接线的要求

2.1 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2.2 具有运行方式上的灵活性和倒闸操作上方便性。 2.3 具有经济性。 2.4 具有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 3、常用的几种电气主接线 220KV部分 3.1 双母线单分段: 3.2 正常运行方式: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全部合上,即三条母 线并联运行,线路开关通过两组母线侧刀闸中的一组分别接在三条母线上运行。 一个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方式,都是以调度规定的方式运行,原则是,属于电源元件的设备必须分别接在不同编号的母线上,平行线路应分别接在不同编号的母线上。 3.3 非正常运行方式: 3.3.1 任意一条或两条母线停电检修,则该母线上所连接的电气设 备均需要倒至另外的母线上运行,以保证供电的连续性。如母联开关、分段开关检修,母联刀闸、分段开关的刀闸或母线PT 刀闸检修,母线设备更换改造等。 3.3.2 任意元件由运行转为热备用、冷备用或检修状态,则该单 元包括开关、刀闸、PT CT阻波器、结合滤波器等都必须从系统中退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