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哈姆雷特》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

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读

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

过程与方法:

3、学习品评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师提供学生必要的资料支持,如故事的梗概、剧作的诵读录音或是相关视

频资料等,让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和感受剧本的诵读要求。然

后再引导学生进行诵读训练和对剧中的人物进行品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感受作者对人性的由衷赞美和对人性的中心讴歌;

同时也能明白金钱对世俗灵魂的腐蚀和毒化。从而形成自己

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鉴赏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和尖锐的戏剧冲突;

教学难点: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活着,还是去死,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问题。--哈姆雷特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恩格斯

第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的生存困境,第二句是文学品评的方法。虽然这两句话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但都由于一部旷世杰作而成为千古名句。(板书课题)哈姆雷特

二、作家作品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

《理查三世》《约翰王》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

大欢喜》

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

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

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之一。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

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鲁迅)

三、剧情梗概和人物简介

1、剧情梗概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

表作。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这出悲剧

的情节是这样的: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

系列不幸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狄斯篡位,母亲

改嫁给了叔叔。这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后来父

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

现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

问题。他自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他考虑问题的

各个方面,又怕泄露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人的

圈套,他心烦意乱,忧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以迷惑仇敌,

等待时机复仇。克劳狄斯觉察到了危险,想方设法除掉他。

而哈姆莱特为了进一步证实事实真相,也授意戏班进宫演了

一出恶人杀兄、篡位、娶嫂的戏剧。克劳狄斯果然惊恐万分,

仓皇退席。哈姆莱特的母亲企图劝说他忍让,却受到了他的

指责,激愤中哈姆莱特误杀了情人奥菲利娅的父亲。狡猾的

克劳狄斯这时派哈姆莱特出使英国,背后命人暗地将他处死。哈姆莱特察觉内情后中途逃回丹麦。回来后知道情人奥菲利

娅因父死、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哈姆莱特悲愤交加,

中了奸王的毒计。奸王利用奥菲利娅之兄雷欧提斯为父复仇

的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莱特于死地。

结果,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奸

王也被刺死。王子哈姆莱特临死嘱托好友传播他的心愿。

这段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的一部丹麦史,作者用人文主义的观点,把这个只是单纯为父复仇的故事,

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通过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

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

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

厚的同情。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

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2、节选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

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

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

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3、剧中人物关系

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克劳狄斯(丹麦国王)

王后(哈姆莱特之母)波洛涅斯(御前大臣)

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霍拉旭(哈姆雷特之友)

多森格兰兹(朝臣)吉尔登斯吞(朝臣)奥斯克里(宫廷大臣)

四、欣赏

1、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

问题: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

①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②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

③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

④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

问题: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

明确: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雷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2、尖锐的矛盾冲突

问题:“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

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杀父霸母之仇)

哈姆雷特--雷欧提斯(杀父“害”妹之仇)

总之,两重矛盾冲突产生尖锐的碰撞,并紧紧围绕“比剑”(明)和“毒计”(暗)展开,悲剧由此产生!

3、动作化的语言

哈姆雷特(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

(哈姆雷特:得意,纳闷雷欧提斯:激怒,激起斗志)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雷特,希望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

奥斯里克两边都没有中。

(体现奥斯里克胆小谨慎的个性。)

国王我怕你击不中他。

(克劳狄斯使用激将法,迫使雷欧提斯下定决心杀死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哈姆雷特的话激怒了雷欧提斯,使他刺出致命的一剑。)

4、个性化的语言

哈姆雷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

嘲弄人,很多话有一友谑危幌不队帽扔鳎喜欢嘲弄人,很多

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br

克劳狄斯的语言:亲热,和善,阴毒,足见其是一个言

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五、品评人物形象

1、品评人物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外貌心理和神情。人物关系要理清,

勿忘体察作者情。

2、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讨论)

哈姆雷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

而又一再延误行

动的忧郁的王子。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

的行动。哈姆雷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

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

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所以有人称他为上个延宕的王子。

哈姆雷特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来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男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丹麦王子,他是个有理想、

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现在一般用“哈姆雷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

虑重重的人。

3、名家观点

柯勒律治[(1772-1834)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文艺批评家:莎士比亚把这个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不得

不当机立断--哈姆莱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

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精力全花费在做决

定上,反而失却了行动的力量。……

哈姆莱特的疯狂只有一半是假的;他耍巧妙的骗术来装疯。只有他真正接近于疯狂的状态时才能装得出。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一个

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

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

也不能放下;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这个责任却是太沉

重了。他被要求去做不可能的事,这事本身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

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

的目标。(摘自《哈姆莱特》,浙江文艺出版杜1991年12月版)

浪漫派批评家--19世纪对哈姆莱特的批评占主导地位的是浪漫派批评家,他们笔下的哈姆莱特也带有十足的浪漫派

的气质,耽于幻想,回避现实,对行动不感兴趣,沉溺于自

己心造的世界,是一个忧郁感伤、多愁善感、生性软弱的知

识分子。他们也认识到这些是哈姆莱特的缺点,但对这些缺点,他们是欣赏、共鸣和陶醉,甚至拿哈姆莱特来比附自己,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就是我们每一个人。

当然,说自己就是哈姆莱特的不仅止于浪漫派,而是相

当普遍的。19世纪进步的作家、批评家也从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了理性的、理想的、革命的力量,因此认为哈姆莱特和自

己志同道合,或者就是自己的化身。

德国诗人海涅说:“我们认识这个哈姆莱特,好像我们

认识我们自己的面孔,我们经常在镜子里看到他”,并说看

到的“正是我们自己的相貌”。

屠格涅夫认为任何人都会同情哈姆莱特的原因是:“几

乎每一个人都能在哈姆莱特身上找到他自己的缺点。”

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几乎把哈姆莱特从个人扩大到全人类,他说哈姆莱特“是伟大的,深刻的,……他就是你,就

是我,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广

法国文豪雨果也持相同的看法;“哈姆莱特像我们每一

个人一样真实,但又要比我们伟大。他是一个巨人,却又是

一个真实的人。因为哈姆莱特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我们

大家。哈姆莱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

琼斯--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恋母情结”(即俄

狄浦斯情结)是哈姆莱特行动延宕的下意识动机和原因。

琼斯在他1949年出版的《哈姆莱特与俄狄浦斯》一书中

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他成为这一理论的代表。他认为哈姆莱

特热衷从事的都是别的事情,而不是复仇。他的理论是:

“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不能做他良心告诉他应该做同时他

也有强烈愿望去做的事,那么这往往是因为他内心有一种隐

蔽的不想去做的理由,这个理由他自己也不一定能意识到,

仅仅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哈姆莱特的情况就是如此。”

他指出哈姆莱特总有借口。“一会儿假托自己太怯懦,

不能履行这一职责,一会儿他又怀疑鬼魂的真实性,而另一

个时候当机会自己来到时,他又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最好

等国王牙巳罪的时候把他杀死等等”,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他认为这一情况就是哈姆莱特自己也难以承认的某个深藏的

理由,那就是他“在孩子的时候,对他必须和甚至是自己的

父亲分享母亲的爱都感到极大的不愉快,把他看作一个敌手,并且暗中希望能把他除掉,以便自己能享受到无可争辩的不

受干扰的爱的垄断,而现在自己想得到的东西却被他的叔父

抢去”,在他看到自己渴望去做的事,却被别人做了,夺了

这个位置,“这就激起了在他对母亲的爱中取代他父亲的长

期压下去的欲望,这一欲望在他潜意识中非常活跃”。琼斯

得到的结论是:“他自己的罪恶心理阻止他完全谴责他的叔父……事实上,他叔父和他自己个性中埋藏得最深的东西是

连为一体的,因此,他杀死叔父,也就不能不是杀死他自己。……只有当他已到最后牺牲时刻,并把自己带到死亡的

门前时,他才义无返顾地实践了他的义务,报了父仇,杀死了他的另一个自己--叔父。”他把哈姆莱特分为两个,一个是意识中的哈姆莱特,一个是潜意识中的哈姆莱特。

这真是: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随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哈姆莱特的形象也将被赋予新的色彩。

六、作业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试用语言描绘你心目中的哈姆莱特。(200字左右)

王宝杰

高中语文教案全集苏教版必修四

必修四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教学目标】 l、解决预习难点,归纳文言词语意义及句式。 2、弄清思路,理解课文。 3、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文言多义词与句式辨识。 【教学难点】第3段阐述孔子的主张。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入课 映示教学目标,由《论语》这部书和回忆孔子导入课文。 引:初中我们学过《论语六则》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论语》是一部什么书?(生答,教师适当 点拨) 明确: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语录体散文集,儒家经典著作。论:编辑;语:“言谈” 的意思。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这部书影响巨大。 引: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情况?(生答) 明确: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公认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课文中冉有、季 路是他的学生。 二、有关背景 引:题目中的“伐”是“讨伐”的意思,本文写战争场面还是别的内容?相关背景如何? 点拨:课文共3段,写孔子与两名学生的三次对话。当时,鲁国正处于动荡中,三大贵族(季孙、 孟孙、叔孙)共同把持朝政,季孙是宰相,他的权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目的是:贪其土地;担心颛 臾对己不利。冉有、季路任李氏家臣,两人都参与了出征前的谋划,二人把消息告诉了孔子。 三、研习课文 (一)朗读全文,扫清字句障碍 (1)生分角色读课文,予以评价。 要求:其他学生看课文,听清读音,停顿、重音和语调。 (2)生做附二材料的1、2题后,着字幕、订正。 (二)分层讨论 1、学习第1段 ①生出声自读,看注释;理解句义,师巡场释疑。 ②提生释下列句义,指出句式特点,予以评价。 A李氏将有事于颛臾B无乃尔是过与?C何以伐为? 点拨:A句,介词结构后置B、C句,固定句式,宾语前置 ③简析。 引:本段哪两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态度?他反对讨伐颛臾的理由是什么?(生答) 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何以伐为?”孔子责冉有[板书],从历史、地理、(颛臾与鲁国臣属)关系三方面阐述反对征伐(板书)理由。 2、学习第2段 ①放本段录音,学生边听边看书下注释。 ②提一生,译下列难句,予以评价。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点拨:难词“陈”,施展;“就”,充任;“危”,(盲人)走路不稳 ③简析 引:冉有推卸责任,孔子引名言,还用了两个形象比喻进行反驳(板书),教育冉有认识自己失 责,作为季氏家臣,冉有应该拼死力谏。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这样激烈地批评弟子呢?表明他怎样的观 点态度? 点拨:孔子55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宣传礼治(板书),反对战争,但他的主张并不被各国诸侯采纳,于前684年回到鲁国由于是他从事教育,希望他的学生到各诸侯国去参政,继续推行他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数学必修四 全册教案

按住Ctrl 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 2-P 5; ②教材P 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 .9习题1.1第1、2、3题 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2 α 各是第几象限角? 解:α 角属于第三象限,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高一版)

高中英语黄金阅读(高一版) 习俗类 (1) In the US, people prefer waiting for a table to sitting with people they don’t know. This means a hostess may not seat a small group until a small table is available, even if a large one is. If you are sitting at a table with people you don’t know, it is impolite to light up a cigarette without asking if it will disturb them. At American restaurants and coffee shops you are usually served tap water before you order. You may find the bread and butter is free, and if you order coffee, you may get a free refill. Most cities and towns have no rules about opening and closing time for stores or restaurants, though they usually do make rules for bars. Especially in large cities, stores may be open 24 hours a day. Serving in restaurants is often large; too large for many people. If you can’t finish your meal but would like to enjoy the food later, ask your waitress or waiter for a “doggie bag”. It may have a picture of a dog on it, but everybody knows you’re taking the food for yourself. Supper and dinner are both words for the evening meal. Some people have “Sunday dinner”. This is an especially big noon meal. Tips are not usually added to the check. The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price of the meal, either. A tip of about 15% is expected and you should leave it on the table when you leave. In some restaurants, a check is brought on a plate and you put your money there. Then the waiter or waitress brings you your change. 1.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 American people like sitting with people they don’t know. B. A hostess always seats a small group at a large table. C. American people never sit with people they don’t know. D. American people would not light a cigarette if the people who sit at the same table mind their smoking. 2. What is served before you order? A. bread B. butter C. coffee D. cold water 3. What do American people always do when servings are too large for them? A. They take the food home with a doggie bag for their dogs. B. They leave the food on the table and go away. C. They take the food home with a doggie bag and enjoy the food later. D. They ask the waitress or waiter to keep the food for them. 4. Sunday dinner is_______. A. a dinner in the evening B. A big noon meal C. a big lunch on Sunday D. A supper on Sunday 【答案解析】本文介绍了美国人在外就餐时的风俗习惯。 1. D。细节题。根据第一段及关键句…it is impolite to light up a cigarette without asking if it will disturb them 可知 A、B、C 与原文不相符,同时关键句告诉我们“未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四Unit 5 Theme parks 教案

新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四Unit 5 Theme parks 教案 Unit 5 Theme parks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Theme parks 为话题,旨在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主题公园,学会向别人介绍某个景点的大体情况,以及计划各项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对世界及生活的热爱。 Warming up通过向学生呈现四个风格各异的世界著名主题公园,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Pre-reading 通过学生对主题公园里活动的想象,交流了解主题公园的有关知识。 Reading 通过介绍世界各地形式各异的主题公园概况,使学生了解风格迥异的各国主题公园。 Comprehending 让学生从文章的标题及各段大意来整体理解课文。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分词汇和语法两部分。 Discovering 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中的练习1是

以给出意思写出相对应词汇的形式考查对文章中重要词汇及短语的理解。练习2 是以短文填词完型的形式考查对练习1中词汇的运用。练习4则以完成句子的形式考查学生对get/ be closer to这一短语不同意义及用法的准确运用。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是通过填表格的练习方式向学生呈现英语词汇不同的构词法(合成及派生)。 Using Language 分为四个部分练习听、说、读、写。 1) Listening练习听力可配合Listening on P69 in Workbook及Listening Task on P73 进行。 2)Reading and speaking这是一篇泛读文章,介绍更新奇的主题公园(观察未来)。然后让学生练习朗读课文的第二段,注意个别特殊的发音方式。接着把(观察未来)公园的各项活动性质归类及解释理由。然后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为该主题公园绘制一张地图。最后分别说出(观察未来)主题公园会让你体验到的三种时间及空间的经历。 3)Writing要求介绍某一主题公园的概况,包括种类,方位,各活动项目及门票收费。 4)Speaking根据所准备的公园概况介绍写一段 对话,作为导游回答一位正在游览公园的朋友对公园情况的一些询问。 2. 教材重组 因本教材重点强调的是阅读能力,故将Warming-up,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全套教案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元杂剧的唱词按一定宫凋写成。共分五个宫(五个全音阶):正宫、中吕宫、南昌宫、仙吕宫、黄钟宫,分别个当于现在的C、D、E、G、A五个乐调(谱号);曲牌,相当于现在的调号和板号(如二黄散板、西皮快板等),也即简谱中的曲谱和节拍。元杂剧中一折限于一调一韵。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科范或叫“科”“介”,是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如“笑科”“见科”“把盏科”“做掩泪科”“内作起风科”等。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教案全

高 中 数 学 必 修 4 教 案 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 β | β = α + k ·360 ° , 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始边 终边 顶点 A O B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单词

Unit 1 achievement n. 成就;功绩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 △Elizabeth Fry 伊丽莎白.弗赖伊 (英国慈善家) △Quaker n. 教友派信徒;贵格会会员welfare n. 福利;福利事业 project n. 项目;工程;规划 institute n. 学会;学院;协会 △China Welfare Institute 中国福利基金会specialist n. 专家;专业工作者specialize vi. 专攻;专门从事;专注于 △Jane Goodall 简.古道尔(英国动物学家) △chimp n. (非洲)黑猩猩 connection n. 连接;关系 human being 人类 △Jody Williams 乔迪.威廉斯 (美国诺贝尔和平奖得者)campaign n. 运动;战役 vi. 作战;参加运动 △landmine n. 地雷 organization n. 组织;机构;团体 △Gombe National Park 贡贝国家公园behave vt. & vi. 举动;(举止或行为)表现behaviour (=behavior) 行为;举止;习性shade n. 荫;阴凉处 vt. 遮住光线 move off 离开;起程;出发 worthwhile adj. 值得的;值得做的 nest n. 巢;窝 bond n. 联系;关系;结合;纽带observe vt. 观察;观测;遵守observation n. 观察;观测 childhood n. 童年;幼年时代 outspoken adj. 直言的;坦诚 respect vt. & n. 尊敬;尊重;敬意 argue vt. & vi. 讨论;辩论;争论 argument n. 争论;争辩;争吵 entertainment n. 款待;娱乐;娱乐表演 lead a … life 过着……的生活 crowd n. 人群;观众 vt. 挤满;使拥挤 crowd in (想法、问题等)涌上心头; 涌入脑海 inspire vt. 鼓舞;激发;启示 inspiration n. 灵感;鼓舞 support n. & vt. 支持;拥护 look down upon/on 蔑视;瞧不起 refer vi. 谈到;查阅;参考 refer to查阅;参考;谈到 audience n. 观众;听众;读者 by chance碰巧;凑巧 come across (偶然)遇见;碰见 △career n. 事业;生涯 rate n. 比率;速度 sickness n. 疾病;恶心 intend vt. 计划;打算 emergency n. 突发事件;紧急情况 generation n. 一代;一辈 △determination n. 决心;果断 kindness n. 仁慈;好意 considerate adj. 考虑周到的 consideration n. 考虑;体谅 deliver vt. 递送;生(小孩儿);接生; 发表(演说等) carry on 继续;坚持 modest adj. 谦虚的;谦让的;适度的Unit 2 statistic n. (常用pl statistics)数据;统计; 统计数字;统计资料 sunburnt adj. 晒黑的 struggle vt. & vi. 斗争;拼搏;努力decade n. 十年;十年期 super adj. 特级的;超级的 △hybrid adj. 混合的;杂种的 n. 杂交种;混血儿output n. 产量;输出 △strain n.(植物的)品种;种类 crop n. 庄稼;农作物;产量 hunger n. 饥饿;欲望 vt. & vi. (使)饥饿 disturbing adj. 引起烦恼的;令人不安的expand vt. & vi. 使变大;伸展circulate vt. & vi. 循环;流传

【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unit3教学设计

A brief teaching design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该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第3单元阅读部分。该部分以“无声的幽默”为题,介绍了世界著名的电影演员、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以及他在无声电影时代的精湛表演。他运用滑稽、夸张的动作表情,让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体会在琐屑、卑微之中隐藏的深刻本质。因此,教授该单元时要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同时鼓励学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培养幽默感,陶冶情操。还要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能力。以此达到《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虽然经过了初中三年的学习,但所掌握的单词量少,口语表达能力弱,又缺乏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低。这些原因导致了课堂上师生的配合不够融洽。但学生对课堂中设置的学习活动参与性较好,在同组同学的配合及教师的帮助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将知识直观呈现,从易入手,使学生感觉到容易理解容易掌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为教师要攻克的主要难关。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真实情境,通过对本的学习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确立教学目标,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确立教学目标及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阅读的学习,进行全面、整体理解,引发思考,达到强化学生语言意识、积累语言经验的目的。从而提高英语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Reading简单了解无声幽默大师---卓别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高中语文必修四 雷雨 教案(1)

雷雨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解放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标题的意义: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全套教案

第1,2课时1.1.1 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 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 情感与态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难点: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 ”或“∠α ”可以简化成“α ”;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 =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始 边 终 边 顶 点 A O B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如图⑴⑵中的角分别属于第几象限角? 例2.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 60°; ⑵ 120°; ⑶ 240°; ⑷ 300°; ⑸ 420°; ⑹ 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 ={β|β=α+k ·360°,k ∈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 注意: ⑴ k ∈Z ⑵ α是任一角; ⑶ 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 角α + k ·720 °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3.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⑵280°,第四象限角;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 . 解:{α | α = 90°+ n ·180°,n ∈Z}. 例5.写出终边在x y 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 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⑵ B 1 y ⑴ O x 45° B 2 O x B 3 y 30° 60o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全册教案

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 1. Target language a. achieve, achievement, condition, welfare, institute, connection, campaign, organization, entertainment, inspire, support, devote ... to b. Watching a family of chimps wake up is our first activity of the day. P2 Everybody sits and waits while the animals in the group begin to wake up and move. P2 But the evening makes it all worthwhile. P2 ... we see them go to sleep together in their nest for the night. P2 2. Ability goals a. Learn Warming Up, and know how to tell the great women and the famous women. b. Learn the way to describe a person from what the person did, what she/he looks like and so on.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 Teach Ss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a. By reading 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 students can learn from Jane Goodall in at least two aspects: b. Ask student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1) What made her a great success? 2)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Jane Goodall?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Let everyone believe that all of us can become Jane Goodall. Teaching methods Inspiration, Questioning and Discussion. Teaching aids A computer, a projector and a recorder.

外研高一英语必修四教案:Module 6 单词点拨

result “结果;导致” ____1. ...result from sth.“由于某事导致……结果” His failure resulted from his carelessness. 他的失败是由他的粗心大意所导致的。 2. result in sth. “导致某种结果” His curiosity resulted in his death. 他的好奇心导致他的死亡。 3. as a result (of sth.)“结果;因为;作为某事的结果” It snowed heavily; as a result, the train was late. 天下大雪了;结果,火车晚点了。 →The train was delayed as the result of the heavy snow. 由于大雪火车晚点了。 escape “逃脱;逃离;逃跑” 1. escape sth. / being done “逃脱;避免” He was fortunate to escape punishment / being punished. 他很幸运避免了惩罚。 The fox escaped the hunter. 狐狸躲开了猎人。 2. escape from a place “从某处逃跑” He escaped from prison. 他从监狱逃跑了。 3. a narrow escape “九死一生” The workers experienced a narrow escape from the accident. 工人们九死一生逃离了事故现场。 forbid “禁止;不许” ____1. forbid sb. sth. “禁止某人某事” The doctor forbad him wine. 医生禁止他饮酒。 2. forbid sb. to do sth. “禁止某人做某事” The teacher forbids us to smoke. 老师禁止我们吸烟。 3. forbid sb?蒺s. doing sth. / that sb. (should) do sth. “禁止某人做某事” They forbid your entering / that you should enter the room. 他们禁止你进入这个房间。4. the Forbidden City “紫禁城” the forbidden fruit 禁果the forbidden zone 禁区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全套教案

窦娥冤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介绍关汉卿: 2.介绍元杂剧: 指导阅读 1.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 2.阅读课文。 3.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 4.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5.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 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 6.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 7.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 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 布置作业 1.默写[滚绣球]曲牌,整理“思考和练习”五。 2.结合“思考和练习”三,研究阅读第2、3两个层次。 3.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优秀教案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1.1任意角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推广角的概念、引入大于360?角和负角;(2)理解并掌握正角、负角、零角的定义;(3)理解任意角以及象限角的概念;(4)掌握所有与α角终边相同的角(包括α角)的表示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定义,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法. 难点: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三、学法 回忆-观察-讲解-归纳-推广. 四、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思考:你的手表慢了5分钟,你是怎样将它校准的?假如你的手表快了1.25 小时,你应当如何将它校准?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转了多少度? [取出一个钟表,实际操作]我们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要正向或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转一周以上,这就是说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360 ?? ~之间,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任意角. 【探究新知】 1.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 ?? ~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如图1.1-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

端点O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 ,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OB 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 叫做叫α的顶点. 2.如上述情境中所说的校准时钟问题以及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 (即转体2周),“转体1080?”(即转体3周)等,都是遇到大于360?的角以及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同学们思考一下:能否再举出几个现实生活中“大于360?的角或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的例子,这些说明了什么问题?又该如何区分和表示这些角呢? 如自行车车轮、螺丝扳手等按不同方向旋转时成不同的角, 这些都说明了我们研究推广角概念的必要性. 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规定: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如教材图1.1.3(1)中的角是一个正角,它等于750?;图1.1.3(2)中,正角210α?=,负角150,660βγ??=-=-;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 3.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 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如教材图1.1-4中的30?角、 210?-角分别是第一象限角和第三象限角.要特别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一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完整课文译文

新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文译文 必修四 第一单元卓有成就的女性 Reading 非洲野生动物研究者 清晨5点45分,太阳刚从东非的贡贝国家公园的上空升起,我们一行人准备按照简研究黑猩猩的方法去森林里拜访它们。简研究这些黑猩猩家族已经很多年了,她帮助人们了解了黑猩猩跟人类的行为是多么的相似。我们当天的首相任务就是观察黑猩猩一家是如何醒来的。这意味着我们要返回前一天晚上我们离开时黑猩猩睡觉的大树旁。大家坐在树荫下等待着,这时候黑猩猩睡醒了,准备离开。然后这群黑猩猩向森林深处漫步而去,我们尾随其后。在大部分时间里,黑猩猩或互相喂食,或彼此擦身,这在它们的家族里是爱的表达方式。简预先提醒我们,到下午的时候我们就会又脏又累。她说对了,但是到了傍晚时分我们就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们看到黑猩猩妈妈跟她的幼子们在树上玩耍,后来看见它们一起回窝里睡觉了。我们明白了黑猩猩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像人类家庭一样紧密。 在简之前没有人完全了解黑猩猩的行为。她花了多年的时间来观察并记录黑猩猩的日常活动。从孩提时代起,简就想在动物生活的环境中研究它们。但是,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她1960年最初来到贡贝时。对女性来说,住进大森林还是很稀罕的事情。她母亲头几个月来帮过她的忙,这才使她得以开始自己的计划。她的工作改变了人们对黑猩猩的看法。比方说,她的一个重要发现是黑猩猩猎食动物。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认为黑猩猩只吃水果和坚果。她曾经亲眼看到

过一群黑猩猩捕杀一只猴子,然后把它吃掉。她还发现了黑猩猩是如何交流的,而她对黑猩猩身势语的研究帮助她勾勒出黑猩猩的社会体系。 40年来,简·古道尔一直在呼吁世人了解并尊重这些动物的生活。她主张应该让野生动物留在野外生活,而不是用于娱乐或公告。她还为黑猩猩建起了可以安全生活的专门的保护区,她的生活是忙忙碌碌的,然而,正如她所说的:“我一旦停下来,所有的一切就会涌上心头。我就会想起实验室的黑猩猩,太可怕了。每当我看着野生黑猩猩时,这个念头总是萦绕着我。我会对自己说:…难道它们不幸运吗??然后我就想起了那些没有如何过错却被关在笼子里的小 黑猩猩。一旦你看到这些,你就永远不会忘记……。” 简已经得到了她想要得到的一切:在动物的栖息地工作:获得博士学位;还向世人证明女人和男人一样也能在森林里生活。她激励着人们为妇女们的成就而喝彩。 Using Language 为什么不继承她的事业? 上学时我喜欢英语、生物和化学,但是我进大学该选哪门专业呢?直到有一天晚上坐在电脑旁研究中国的伟大女性时,我才有了答案。 很偶然地,我看到了一篇关于林稚巧大夫的文章。她是妇科专家,1901年生,1983年去世。林稚巧似乎一直都在为自己选择的事业而奔忙,去国外留学,写了很多书和文章。其中有一本书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本小书,介绍如何从妇女怀孕到护理婴儿的过程中降低死亡率,她提出了一些可以遵循的简单的做法,保持婴儿清洁和健康,让他们远离疾病。她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呢?林稚巧认为哪些妇女会需要这些忠告呢?我仔细地看了这篇文章,了解到那是为农村妇女写的。也许是她们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找不到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