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上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元谋人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B.伏羲氏C.神农氏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B.舜C.黄帝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配伍选择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 )河姆渡原始居民

三、判断辨析

1.会不会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

2.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 3.山顶洞人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氏族内部已经出现了贫富贵贱的差别。( ) 4.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

5.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说明他们已过着定居生活。( )

6.从黄帝开始,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是按“禅让”的办法进行。( )

7.舜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

8.大汶口原始居民已经能制造黑陶和白陶。( )

四、识文物,学历史

下图中的文物是哪些古人类使用的?

①②③④⑤

① 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五、想一想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干栏式)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梅福根、吴礼贤主编《七千年前的奇迹》

(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

(2)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创造这种干栏式的房屋?这种古老建筑形式今天还存在吗?

(3)假如让你回到当时,你会怎样度过一天的生活?

答案

二、配伍选择

A.会用骨针缝制衣服(C)舜

B.生活简朴,克己爱民(D)半坡原始居民

C.宽厚待人,以身作则(B)尧

D.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A)山顶洞人

E.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F)禹

F.领导人民治水,与群众同甘共苦(E)河姆渡原始居民

三、判断辨析

1.(×)2(√)3(×)4(×)

5.(√)6(×)7(×)8(√)

四、识文物,学历史

①山顶洞人②半坡居民③大汶口居民④山顶洞人⑤河姆渡居民

五、想一想

(1)他们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

(2)所谓干栏式房屋,就是把底层架空的住宅。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既通风又防潮,这一建筑形式最常见于气候潮湿的地区。这种建筑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一般都建造干栏式的吊脚楼或竹(木)楼,底层用于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则有堂屋与卧室。

(3)提示:种植水稻、建造房屋、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作乐器等。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A.两颗门齿化石 B.大量碳屑 C.古鱼类化石 D.几件有明显加工痕迹的石器 2.在北京人得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灰烬堆,并且,它们都被限定在一定地区。由此,考古工作者完全合理的判断是() A.北京人会使用人工取火 B.北京人既会使用火,还会保存火种 C.北京人能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明显 D.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考古工作者在山顶洞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这说明() A.山顶洞人生活在海边 B.山顶洞人与海边渔民交换 5.在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根骨针。这说明() ○1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2能够缝制衣物○3有了爱美观念○4产生了宗教观念 A.○1○2○3 B.○1○3○4 C.○1○2○4 D.○1○2○3○4 6.从长相和智力水平来看,与现代人最接近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7.陶胚上的鱼纹图案和当时原始居民生活的关系是()

A.说明原始居民把鱼当做图腾来崇拜 B.说明人们已经会养殖鱼类 C.说明人们已经学会驯化家畜 8.距今约6000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米饭 C.小米 D.玉米 9.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农耕文明 B.海洋文明 C.神话传说 D.游牧文明 11.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文化遗址 C.半坡文化遗址 D.大汶口文化遗址 13.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4.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 15.通过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其主要判断依据是() A.墓葬中是否有玉器 B.随葬品中是否有陶器 C.随葬品中是否有磨制石器等生产工具 D.随葬品的多少 16.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莒南八中家长助学检测题(人教版?七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菜畦qí讪笑shān确凿záo 瞬息shùn B.油蛉líng 秕谷bǐ涉足shè 伫立zhù C.收敛jiǎn书塾shú旋转zhuàn 襟上jīn D.蝉蜕tuì环谒hè 简陋lòu 脑髓suǐ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相宜陋丑瞬息人迹罕至 B.确凿讪笑肿胀荒草萋萋 C.书塾幽寂搏学来势凶凶 D.瞬息嫉妒叮嘱骇人听闻 3.下列加点字释义不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 A.轻捷(快)鉴赏(鉴定)来势汹汹(形容波涛的声音) B.渊博(深)总而言之(说)指挥倜傥(洒脱;不拘束) C.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缘故(原因)人声鼎沸(水开) D.嫉妒(忌妒)讪笑(嘲讽)荒草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正确的一项()(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周树人——《朝花夕拾》 B.《爸爸的花儿落了》——散文——林海音——《城南旧事》 C.《丑小鸭》——寓言——安徒生——丹麦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歌——弗罗斯特——美国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 (1)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___对象。(A.嘲笑B.嘲弄C.玩弄) (2)我看看老师,________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示答应我出去。(A.请求B.征求C.求取) 6.下列各句中表述完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对我的教育太大了。 B.我从图书馆借了两本书籍。 C.我校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谁也不会否认提高学习成绩不是勤奋学习的结果。 7.下列各句理解有误的一句是()(3分) A.“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这句话既说明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也 说明学生对艺术兴趣的追求。 B.“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关系”,这句话意思是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无关紧要,关键是看你的天资。 D.“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句话告诉 人们,当越过艰难困苦之后再回首往事时,那过去的一切便会变得美好起来。这里,诗人要强调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非选择题(29分) 8.文学常识填空。(9分) ⑴普希金,________国诗人,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他的文学作品塑造了“________”“________”等文学典型形象。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1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第 一章测试题 一、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 的长度 C .线段AB 的中点C 到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 D .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2)延长射线MN 到C (3)延长线段MN 到A 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 .1 B .2 C .3 D .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 是线段AB 的中点,D 是CB 上一点,下列说 法中错误的是( ). A .CD=AC-BD B .CD= 2 1BC C .CD=2 1 AB-BD D .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M 点在线段AB 上 B .M 点在直线AB 上 C .M 点在直线AB 外 D .M 点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 、B 、C 都是直线l 上的点,且AB=5cm ,BC=3cm , 图4

那么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1-4,A,B,C,D是一直线上的四点,则 ______ + ______ =AD-AB,AB+CD= ______ - ______ . 10.如图1-5,OA反向延长得射线 ______ ,线段CD向______ 延长得直线CD. 11.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多有 ______ 个交点. 12.经过同一平面内的A,B,C三点中的任意两点,可 以作出 ______ 条直线. 三.解答题 13、右面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把-10,7,10, -2,-7,2分别填入六个正方形,使得按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数互为相反数。 14.读下面的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出图形. (1)点P在直线AB上,但不在直线CD上。 (2)点Q既不在直线l 1 上,也不在直线l 2 上。 (3)直线a、b交于点o,直线b、c交于点p,直线c、a交于点q。 (4)直线a、b、c两两相交。 1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时间:45分钟总分:60分) 一、精彩四选一(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古代人类遗址,把我国的人类历史推进到大约170万年前()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聚落遗址 2.根据片段联想:①发现于周口店的龙骨山②能够直立行走③已经使用火④过着群居生活,题中所述的这一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山顶洞人 3.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谋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B.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 C.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D.上古人类的外貌跟现代人没有差别 4.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 A.北京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较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这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9.“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据考古发现,下列使用磨制石器的远古居民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11.“涿鹿,中华大地令人神往的地方!涿鹿,中华民族诞生的英雄山冈!涿鹿,中华民族从这里文明启航!涿鹿,中华民族灵魂的桑梓故乡!涿鹿,中华民族朝拜三祖的殿堂!”下列人物被称为“中华民族三祖”的是()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及答案

初一英语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及答案 Ⅰ.翻译下列短语 1.下象棋______________ 2. 与…相处得好________ 3.说一点英语__________ 4. 加入游泳俱乐部___________ 5.在某方面帮助某人__________ 6. 把…给…看_____________ Ⅱ.根据读音选词题. 1.I want to join a music ________/ kl?b/.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3016000.html,e B.club C.climb D.call 2.Can you _______________/faind / the kite ? A.fruit B.friend C.find D.food 3.She can play the _____________ /g I tɑ:/ well. A.great B.green C.guitar D.game 4.May I learn Chinese history _______/wie/ my friend? A.which B.wish C.with D.watch 5.He can speak a ____________/'l I tl/ French. A.listen B.letter C.little D.list Ⅲ.单项选择 1.The boy’s sister can play the trumpet very____. And his handwriting is very __ A.good, well B.well, good C.nice, well D.bad, well 2.Can you help me ________ my English? Of course. A.with B.of C.learning D.about 3.—You play the vi o lin very well. —___________. A.Don’t say that B.Thank you. C.OK D.No, my English isn’t good. 4. Bob can play ________ tennis but can’t play ________ violin. A.the, the B./, / C.the, / D./, the 5. Liza ______English very well,______she doesn’t know Chinese. A. speaks; but B. talks; but C. speaks ;and D. talks; and 6. Miss Read is good ______music.She can be good ____ children in the music club. A.at, at B.with, with C.at, with D.with, at 7.The young ________ plays the ________ very well. A.pianist, piano B.piano, pianist C.pianist, pianist D.piano, piano 8.—Can you speak French ? —Yes, but only ________. A.a little B.little C.a lot D.lot 9.What can you do, Lin Tao? ________. A.I like sports B.I want to join the music club C.I am well D.I can do Chinese Kung Fu 10.Maybe you can ________ our school concert. A.in B.be in C. for D.be at 11.—Hello!________?—31234568 A.Can I help you B.What can I do for you C.May I know your phone number D.Can you sing 12.He can ______ , so he wants to join the ________ club A.swims swim B. swims swiming C. swiming swim D swim swiming. 13.--- _______ your friend play the guitar?Yes, he ______. A.Do do B.Is is C.Can can D.Can can’t

最新新人教版七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 A 、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 、上升10米与下降7米 C 、“黑色”与“白色” D 、“你比我高3cm ”与“我比你重3kg ”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 A 10100.2198?元 B 6102198?元 C 910198.2?元 D 1010198.2?元 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 A 、3662-=- B 、16 1 )4 1 (2= ± C 、64)4(3-=- D 、0)1()1(1000100=-+-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 、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分位 C 、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 、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 -一定是负数 B a 一定是负数 C a -一定不是负数 D 2a -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 若 0<a <1,则a ,2a , 1 a 的大小关系 是 7.若a a =-那么2a 0 8. 如图,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m n ,,

则A B ,间的距离是 .(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9. 如果0 xy 且x 2=4,y 2 =9,那么x +y =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第四行 第五行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1 2 5 10 17 ... 4 6 11 18 ... 9 8 7 12 19 ... 16 15 14 13 20 (25) 24 23 22 21 … ……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历史考试并不难,考生们要好好复习,好好做题,这样才能考到好成绩。下面是百分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1.请根据以下描述判断他们属于哪一早期人类“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是( )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山顶洞人 2.历史专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3.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作为龙的传人,被我们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 A.女娲和大禹 B.大禹和黄帝 C.蚩尤和黄帝 D.黄帝和炎帝 4.“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是指( ) A.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禅让制代替世袭制 C.私有制代替公有制 D.分封制代替禅让制 5.《左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一史料反映西周的社会制

度是( ) A.郡县制 B.三公制 C.分封制 D.县制 6.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卧薪尝胆”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7.使“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成为可能,是因为( ) A.木石农具的使用 B.青铜工具的发明 C.铁器、牛耕的推广 D.瓷器的制作 8.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 )发展而来的。 A.钟鼎铭文 B.甲骨文 C. 大篆 D.隶书 9.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开辟丝绸之路 10.自西汉以后的两千多年,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的是( ) A.道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佛家学说 D.儒家学说 11..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 A.修筑都江堰 B.改进造纸术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制造地动仪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与使用(26分) 1.下列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í霎.时shà步履.lǚ 蹒.跚pán B.整宿.sù憔悴.cuì瘫.痪tān 树杈.chà C.攥.着zuài 匿.笑nì祷.告dǎo 姊.妹jiě D.攲.斜qī膝.上qī并蒂.dì荫.蔽yìn 2.下列字形完全准确的一项是()(2分) A.亲戚店埔拆散嫩芽 B.豌豆捶打脸颊遮蔽 C.徘徊沐浴繁杂栽缝 D.反悔花辨慈怜花瑞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 ..的鱼塘。(粼粼:形容水波清澈明净。) B.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匿笑:微微地笑。) C.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 ....地睡不了觉。(翻来覆去: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D.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 ....呢?(自作主张:指没有经过上级或相关方面同意,就擅自处置。)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很多人在面临绝境的时候,总是暴怒无常 ....,显示出人性的懦弱。 B.杨照时时刻刻记录着女儿生命中的细节,絮絮叨叨 ....地与女儿分享着自己怕生命体验。 C.张妙珍老太和失散多年的妹妹在电话里聊得形影不离 ....。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我之所以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忽地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C.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D.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6.下列句子对修辞手法判断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反复) B.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比喻) C.那么贵的东西怎么能随便拿去送人呢?(设问) 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拟人)7.下列句子填入横线上填写的句子,语气最强烈的一项是()(2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 A.你不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B.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C.拿人家的东西这么贵重,不太好吧!D.你能够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吗?不能。 8.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散步》一文中写道:“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这句话中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 下列各组量中,互为相反意义的量是() A、收入200元与赢利200元 B、上升10米与下降7米 C、“黑色”与“白色” D、“你比我高3cm”与“我比你重3kg” 2.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 198 000 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A 元 B 元 C 元 D 元 3.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 B、 C、 D、 4. 对于近似数0.1830,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有两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位 B、有三个有效数字,精确到千 分位 C、有四个有效数字,精确到万分位 D、有五个有效数字,精确到 万分 5.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一定是负数 B 一定是负数 C 一定不是负数 D 一定是负数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6. 若0<a<1,则 , , 的大小关系是 7.若那么2a 8. 如图,点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

则间的距离是.(用含的式子表示) 9. 如果且x2=4,y2 =9,那么x+y= 10、正整数按下图的规律排列.请写出第6行,第5列的数字. 三、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1.① (-5)×6+(-125) ÷(-5) ② 312 +(-12 )-(-13 )+223 ③(23 -14 -38 +524 )×48 ④-18÷ (-3)2+5×(-12 )3-(-15) ÷5 四、解答题: 12. (本小题6分)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对应的集合里. (1)正数集合:{…}; (2)负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分数集合:{…} 13. (本小题6分)某地探空气球的气象观测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千米,气温大约降低6℃.若该地地面温度为21℃,高空某处温度为-39℃,求此处的高度是多少千米? 14. (本小题6分) 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折叠纸面. (1)若1表示的点与-1表示的点重合,则- 2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2)若-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 5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300多年的政权分立时期,结束这种局面是在哪个朝代建立之后() A.东晋B.西晋C.陈朝D.隋朝2.2016年3月19日CCTV—9首播大型人文纪录片《大运河》,隋朝大运河全长2 000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其中心是()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3.(2016·辽宁名校月考)有诗“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 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4.(2016·河南洛阳地矿双语中学月考)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A.权臣当道B.隋炀帝的暴政 C.土地兼并严重D.隋末农民起义 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新的封建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观点的史实是()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元朝推行行省制D.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 6.《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 7.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与“贞观之治”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使唐朝进入鼎盛时期B.政治比较稳定 C.经济繁荣发展D.国力强盛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9.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隋朝B.唐朝C.宋朝D.南北朝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在答题卡里。(共40分) 1、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元谋人 D、半坡人 2、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伊拉克 3、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约生活在一万八千年以前 B、模样基本同现代人一样 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D、已经会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 ①磨光和钻孔技术②烧制陶器③人工取火④用耒耜开垦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④ D、①②④ 5、下面哪些发现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 ) ①发现了粟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②发现了水稻的遗物,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③发现了纺轮,证明已会纺线、织布、制衣④发现陶器上有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有( )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 ④ D、③④7、我国原始农耕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神话传说的人物有关?( ) A、女娲 B、伏羲氏 C、神农氏 D、禹 8、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是指( ) A、蚩尤 B、舜 C、黄帝 D、炎帝 10、下面关于河姆渡出土文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出土的陶器上刻画有动植物图形,还出土了作为耳饰的玉器和骨哨 B、出土了色彩鲜丽的彩陶 C、出土了黑陶和白陶 D、出土的陶器上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可能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12、“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次周清考试试卷 (50分,时间40分钟) 班级:姓名: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楷(kǎi) 彷徨(fáng) 轻捷(jié) 深恶痛绝(wù) B.弄堂(nòng)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 C.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 D.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明朗(lǎng)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孕育奠基浠水潜心贯注B.无暇黯淡咳嗽一返既往 C.嘱咐兽铤署名锋芒毕露D.草率萦绕开拓慷慨淋漓 3.下列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 B.“冷血护工”虐待养老院老人的事件曝光后,社会各界群众义愤填膺。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我国大江南北分布着众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雄伟的泰山、险峻的华山、奇绝的黄山、秀丽的庐山……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5.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事迹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传颂。②他为核物理研究事业奉献了全部精力,在刚过62岁的时候,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③有一个英雄群体不计名利、舍生忘死、默默无闻地奋斗了几十年。④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怀念着他,他对祖国的贡献永载史册。⑤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劳动模范、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A.③⑤①②④B.④②①③⑤C.②④③⑤①D.③⑤②①④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邓稼先》一文的作者是杨振宁,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 B.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孙权劝学》选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一部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纪传体史书。 D.《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 7.理解性默写(14分) (1)孙权劝吕蒙学习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孙权劝学》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完整)初一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1]

初一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3,1/2,-0.6,41,127%,0.3,-10,11/7,负数有_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___。 2.大于-6的负整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比较-a 与-b的大小 为____________。 4.若a+b=0,|a|=3,则|a-b|=___________. 5.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是8848.13m,陆地上最低处位于亚洲西部的 死海,它的海拔高度是-392m,则两地海拔高度相差__________. 6.若数轴上的点M和点N表示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并且这两点间的距离为 7.2,则这两 个点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7.若|a-1|与(b+2)(b+2)互为相反数,则(a+b)=__________. 8.计算:-2 +(1-0.2×3/5)÷(-2)=_____________. 9.1m长的铁丝,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8次后剩下的铁 丝长度为____________. 10.近似数9.105×10 精确到___________位,有____________个有效数字。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B.0不是自然数 C.0的相反数是0 D.0的绝对值是0 1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有理数就是正数和负数 B.有理数结合中没有最小的数 C. 任何两个有理数,一定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D.在|-2|,-|+5|,- (-3),|-4|,-|0|,-(-2) 中负数共有3个 13.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同为负数 B.同为正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不能确定 14.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A. 2 =2×3 B.2 =3 C.-2 =(-2) D.(-2) =-(2) 15.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 A.|-4|=4 B.|-3|=-(-3) C.|-7|>|-3| D.|-5|<0 16.在有理数-(-1/4),-1,0,-4 ,(-3) ,-(-3/2) ,-|2 -8|中,负数的个数是()个。 A.2 B.3 C.4 D.5 17.设a为有理数,则|a|-a的值() A.可以是负数 B.不可能是负数 C.必是正数 D.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18.已知a<0,那么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a =(-a)×a B.a =(-a) C. a =|a | D.5a>4a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题和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答案必须填入下列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 A .唐太宗任贤纳谏 B .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 .隋朝灭亡的教训 D .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中国古代绘画往往反映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B .唐玄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C .唐太宗接见波斯王子 D .唐玄宗接见波斯王子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的变化是( ) A .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 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 .功绩——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 .门第声望——功绩——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4.ABCD 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 B .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C .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D .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5.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6.“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 A .商代 B .汉代 C .唐代 D .宋代 7.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 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8.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 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步辇 图

初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3课)测试题出题人:李秀芳 一、选择题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会不会制造工具B.是否使用打制石器C.能否使用天然火D.懂不懂磨制石器 2.最早进入氏族公社时期的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3.已经懂得人工取火远古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A.山顶洞人B.元谋人C.蓝田人D.北京人 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生活?() A.用火烧烤食物B.使用打制石器C.过群居生活D.会使用骨针 6.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7.在今天,许多家庭喜爱用粟(去皮后一种黄色的小米)熬粥。已知世界上最早吃到这种粟米的是 () A. 北京人B.元谋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8.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是() A.楼房B.干栏式的房子C.半地穴式的房子D.吊脚楼 9.最早解决吃水问题,学会开挖水井的原始人是() A. 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10.人文初祖是指() A.尧B.禹C.黄帝D.炎帝 11.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 () A.黄帝 B.尧C.舜D.禹 12.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 A.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B.禅让C.前任首领确定D.抽签决定() 13.孙中山曾写文:“中华开国几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孙中山赞扬的是() A.黄帝 B.尧C.舜D.禹 14.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学会种植庄稼②过上定居生活③使用天然火④人工取火 A、④③①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15.中华民族在古代存在两种文化类型,即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这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汇,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耕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①掌握了原始农业技术,学会了耕种②普便使用磨制石器③已经学会建造房屋,开始过上定居生活④学会饲养家畜,掌握了制陶技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人们常说中华文明五千年。按照这一说法,我国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A.山顶洞人时期B.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C.炎帝和黄帝时期D.尧舜禹时期 17.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二、非选择题 18.识图

人教版初一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

1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确凿z áo 菜畦 q í 蟋蟀 shu ài 缠络ch án B 、觅食m ì 竹筛 sh āi 宿儒 sh ù 讪笑 sh àn C 、嫉妒 j ì 皂荚树ji á 锡箔 b ? 蝉蜕 tu ì D 、脑髓 su í 鸡毛掸子t ǎn 东方朔 shu ? 木屐 j ī 2、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觅食:寻找食物; 消释:消除误会 B 、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 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 幽寂:幽僻寂静 C 、方正:方法正确 渊博:深而广 讪笑:讥笑 D 、倜傥:洒脱,不拘束 相宜:适合 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3、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桑葚 轻捷 云霄 来势凶凶 B 、珊瑚 懒惰 书塾 人声鼎沸 C 、臃肿 瞬息 脊粱 人迹罕至 D 、倘若 急燥 徘徊 牵连不断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 (3分) A .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 . 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 . 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 .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2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叶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6.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 , ,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7.默写:(10分)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_________:相信吧,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②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③________,弹琴复长啸。 ,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⑤《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⑥《逢入京使》一诗中,诗人借别人之口向家人传报平安,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阅读(71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8—12题。(19分) 不必说_____的菜畦,___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1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 Test for Unit One 一、单项选择(30’) ( )1 .His parents _______ from England.A. is B. comes C. live D .are ( )2. Does Jim _______ Chinese? A. speak B. speaks C. say D .tell ( )3. There are many _______ in America. A. citys B. cities C. city D.county ( )4._______ her favourite teacher? A. who’s B. Who C. Who’s D.Whose ( )5.My birthday is _______ November. A. in B. on C.at D.from ( )6.She can speak _______ English and French. A. a few B. many C. a little D.few ( )7.I like _______ to the movie _______ my friends. A .to go; with B. goes; with C. going; from D. goes; and ( )8.Please write _______ me soon! A. for B. with C.on D. to ( )9.It’s _______ very interesting movie. A. an B. / C. the D.a ( )10..My grandmother often tells me _______ my grandfather. A. for B. to C. about D.from ( )11. do you come from? A. When B. How C. Where D. Why ( )12.She lives Sydney. A. at B. on C. in D. behind ( )13.Where she ? ---In China. A. do; live B. does; lives C. do; lives D. does; live ( )14.Do you want French? A. learn B. learning C. learns D. to learn ( )15. you have sisters? A. Are; some B. Does; any C. Do; any D. Do; some ( 16.If you are tired, you can have a rest ______ an hour. A.for B. at C.with D.be ( )17.Mark is my pen pal. He can speak well. A. Canada B. Canadian C. Paris D. Japanese ( )18.Do you know ? --- Yes, it’s a beautiful country. A. Paris B. London C. Australia D. Chinese ( ) 19.Don’t forget to ________ “Thank you!” when someone helps you. A.speak B.say C.tell D.talk ( )20.There’s ________ milk at home. We have to buy som e this evening. A. a little B. little C. a few D. fe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