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绪论

0绪论
0绪论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选题:(30题)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 C )

于一体的课程。

A趣味性 B思辨性 C实践性 D真理性

2.( B )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推动成才和思想修养的根本动力。

A理论 B实践 C文化 D政治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 D )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

法律素质。

A社会主义荣辱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科学发展观D马克思主义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A )

的优良学风。

A求实B一丝不苟C勤奋D敢为人先

5.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C )。

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B 培养优良学风

C 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D培养自信心。

6.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 A )

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7.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的知识,力求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是大学生( B)的体现。

A.学习能力

B.创新能力

C.活动能力

D.竞争能力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9.( A )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它居于时代精神的核心地位。

A.改革创新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艰苦奋斗

10. 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 B ),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A掌握丰富知识 B陶冶品德情操 C 确立人生目标 D 培养竞争能力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大学生进行(D )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B道德观

C法制观 D以上三点都是这一内容

12. 学习和践行( D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3. 培养优良的学风应该在严谨、求实、勤奋和( A )上下功夫。

A 创新

B 务实 C进取 D全面

14 . 大学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D ).

A多交一些新朋友 B 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 C 学会赶时髦 D 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5. 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C )。

A 知识渊博

B 品质高尚

C 德才兼备

D 知行统一

16. 《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

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重( C )。 A学习科学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知行统一 D多思考深理解

17. 与道德人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 A )

A知行统一 B学用结合 C学以致用 D知无不言

18. 当代大学生应追求( D )。

A主动发展 B健康发展 C和谐发展 D以上三点都应追求

19. 一个真正的大学应是( D )。

A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基地 B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

C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陶的园地 D以上三点都应做到

20. 自主学习是一种( B )

A积极的学习 B能动的学习 C提高的学习 D自学的学习

21.创新学习的基础是( D )

A认真钻研 B基础厚实 C奇思异想 D求真务实

22.严肃是指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 B )

A学习理论 B学习作风 C学习方法 D学习精神

23. 人才素质的灵魂是( C )

A才 B礼 C德 D知

24.人才素质的的基本内容是( D )

A学 B聪 C理 D智

25.人才素质的基础是( C )

A良好习惯 B基本能力 C健康体魄 D富有朝气

26.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是( A )

A美育 B观念 C水平 D教育

27.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首先就表现在( C )

A团结互助共同进步 B刻苦学习天天向上 C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D爱岗敬业任劳任怨28.需要当代大学生发挥青年人优势,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的精神是( B )

A学习文化敢为人先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C追求理想以立为破 D继承传统发扬光大29.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 B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公民整体素质 D技术技能素质

30.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 A )。

A重要手段 B基本保障 C重要条件 D必经之路

二、辨析题(4题。请判断此观点的正误,并说出理由.)

1、有人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大学生只要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就能成才。

2、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没什么差别。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八荣八耻”。

4、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分不在高,及格就行。这一观点不符合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要求。

三、论述题(2题)

1、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你在学习本课程后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材料题(2题)

1、大学3年他仅花了父母300元钱,却靠打工为妹妹支付了8000元的学费;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到北京工作的机会,投身西部志愿服务,帮助陕西贫困地区农民种药材,帮助当地企业搞GSP、GMP认证,每天能挣到300元。2005年12月,他提前还清了2.6万多元国家助学贷款,成为河南省第一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大学生。他就是王一硕。

阅读上文,请分析:

(1)王一硕是当代大学生的表率和楷模。他的奋斗历程和人生选择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怎样的社会形象?

(2)你认为当代大学生怎样才能自觉塑造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崭新形象?

(3)结合王一硕的奋斗历程和人生选择,谈谈你对“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荣辱观的理解?

2、一个工商管理的本科生的迷惑(来源:网络论坛)

“大一快完了.感觉空荡荡,或许太早的选择这个专业不是正确的。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和阅历,根本没办法理解管理。而现在所学到的知识像是漂浮空中,不切实际。请问各路英雄好汉,这条羊肠小道怎么才能把他走宽?我怎么才能在4年里学到管理技能?”

leesen回复于:2011年11月6日 12:25第9楼

“我7年工作经历了,全日制经济本科,工作后一直业余进修。觉得大部分知识都有用--直接用上或者间接有用。很庆幸当年本科努力地学习。楼主,你是不够努力而已。”

签名档:奋斗不息!

阅读上文,请分析:

(1)你的大学第一学期是怎样度过的?

(2)谈谈你的困惑与想法?

(3)当代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良好的学习理念,培养良好的学风。

怎样讲好绪论

怎样讲好绪论? 今天是星期一,我校正式开学第一周,上《机床数控技术》的老师,都要开始讲第一个讲-讲绪论。提醒老师们一定要注意讲好绪论,为讲好这门课开一个好头。绪论要讲这门课的性质、特点、要求和学习的意义、学习的方法等,特别是绪论是老师与同学第一次面对面交流,同学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和评价即同学对老师的心理定位:好、一般、差等印象直接影响这门课的讲课效果。因此大家一定注意讲好绪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讲好绪论除了一般讲好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外,我有几点体会:一是要给学生一种这个老师平易近人的印象;二是要做好自我介绍,既不吹嘘自己,但也要给学生一种这个老师有水平的感觉;三是适当的加一些幽默的要素进去,幽默能使人发笑,给人带来快乐,令人印象深刻;四要讲这门课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价值,最好能举自己在科研中应用的例子。 一是怎样给学生一种这个老师平易近人的印象: 我的开场白: 高兴:非常高兴为大家上《机床数控技术》。 可能:我很可能还要给大家上《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这么多老师,给大家上两门课的不多。还要为部分同学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希望:课上是老师,课下也是老师,毕业后还是老师! 二是要做好自我介绍: 我的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 姓名:张吉堂 年龄:你们父辈的年龄 业缘:同行、同门 经历:一书生 特长:机电一体化、超声检测 荣誉:省教学名师、国家级精品共享课负责人 当然讲的时候加了许多细节和相关资料。 三、怎么幽默举要

幽默能使人发笑,能给人快乐,也能引入深思。老师上课不能老是一本正经,要有意思的插入一些幽默话语,故事等内容。在绪论这一节更要安排这方面的内容。我讲姓甚名谁是这样讲的: 我叫张吉堂(一本正经的讲); 我的这个名字没有什么意思,不对是没有什么含义(一本正经的讲,重音放在“没有什么意思”上); 因为中国人是有家谱的,我们这一辈是“堂”字辈,我与别的兄弟的名字组合在一起才有含义,我这“吉”是“吉星高照”的“吉”,也就是有吉堂、星堂、高堂、照堂(解... 四、怎样科研举例 为了让学生感到学这门课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除了讲在实际中的应用外,最好能举自己在科研中应用的例子。例如我讲的时候就用举例自己在科研中使用“PMAC”的例子,因为自己这种控制卡,开发过设备,因此讲起来头头是道,特别是讲开发过程中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学生很爱听,最后把例子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说明学这门课的意义和价值。

1绪论课作业(答案)ZHOU-2007-03-24

《绪论课作业》参考答案 一、指出在下列情况下测量误差属于什么性质的误差。(12分) (1)米尺刻度不均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2)米尺的实际长度小于其刻度值。(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3)卡尺零点不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4)测质量时天平没调水平。(系统误差——仪器误差) (5)测量时对最小分度后一位的估计。(随即误差或偶然误差) (6)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摆角大。(系统误差——理论误差) 二、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16分) (1)有人说0.2870有五位有效数字,有人说有三位。(错误,四位) (2)0.008g 的测量精度比8.0g 的高。(错误,不一定) (3)38cm=380mm 。(错误,38cm=3.8×102mm ) (4)对一物理量反复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即可减少系统误差,也可减少偶然误差。(错误,只能减少偶然误差) (5)N=(11.9000±0.2)cm 。(错误,N=(11.9±0.2)c m ) (6)两个长度,甲用米尺测一个,乙用千分尺测一个,结果肯定是乙测的精度高。(错误,不一定,要看被测量的大小) (7)0.0221×0.0221=0.。(错误,0.0221×0.0221=0.) (8)变换单位时有效数字位数不变,故3.6min(误差<0.1 min)的单位变为s 只能写成2.2 ×102 s 。 错误,∵△t=0.1 min =6 s ∴ S=216±6(s) 三、用游标卡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分别为98.98mm ,98.94mm ,98.96mm ,98.98mm ,99.00mm ,98.95mm ,98.96mm 。试求其平均值﹑绝对不确定度和相对不确定度。(10分) 解:平均值 ()1 98.9898.9498.9698.9899.0098.9698.9698.976 l mm =++++++= 绝对不确定度 0.02l mm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作业绪论答案

绪论: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了解大学生活的变化。 大学生活的新特点: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丰富与平等并存的人际环境;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提高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包括一些基本的生活能力;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客观地对待别人的优势。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培养优良学风。 高度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勤奋、严谨、求是、创新”。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极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更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名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意义: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健康的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4. 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5.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地成才之路;2.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学习“思想道德修

0绪论练习题与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 19 世纪四十年代 B.19 世纪五十年代 C.19 世纪六十年代 D.19 世纪七十年代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 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思想 D. 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 舞台 C.工人起义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实事 C.阶级性 D. 科学性 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心主义 B. 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新代 B. 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 10.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第0章 绪论 习题与答案

第0章习题 一、复习题 1、简述计算机科学的研究领域。 数值和符号计算、算法和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方法学和工程、数据库和信息检索、计算理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等。(P2-3) 2、简述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算盘时代、机械时代和机电时代这些原始阶段。自从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等,发展速度越来越快。(P7-13) 3、试分析计算机对社会的影响。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社会对计算机产生了依赖,也改变了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了许多有关于伦理和犯罪的问题。(P13-P16) 4、试列出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学科及技术。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广大社会的学科,它建立在数学、电子学(特别是微电子学)、磁学、光学、精密机械等多门学科的基础之上, 与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等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叉和覆盖。(P2) 5、尝试到网络上搜索关于计算机学科中几个典型问题的资料。 提示本书P4-P7页列出了一些经典问题,大家可以查找相关的情况 6、简述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情况。 计算机最初的应用是数学计算,随着计算机的发展,逐步扩展到数据库、实时处理、网络应用、办公自动化、多媒体、虚拟现实等领域。即用于专业的科学研究机构,也可用于个人工作、学习和生活。(P8-13) 计算机将向更高性能、更加易用、联网更广泛和更专业的应用发展。随着硬件技术和算法设计的进步,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有能力处理更加复杂和规模更大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计算机具有人的某些智能,如学习和推理的能力。(P13) 7、谈谈你对电子计算机的印象。 提示:可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社会影响等方面考虑 8、试述计算机模型与计算机的联系和区别。 图灵设想所有的计算都可能在一种特殊的机器上执行,通用图灵机是对现代计算机的首次描述,该机器只要提供了合适的程序就能做任何运算。而计算机只是一种计算的工具。(P3-4) 9、列举出你所知道的操作系统。 提示:可从互联网上了解,或向周围的人们打听。

现代汉语平时作业答案(绪论部分)

绪论部分 一、填空 1、通常认为说出来的话是口语,用笔写下来的是书面语,而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别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风格 2、周秦时代的书面语就是一般所说的文言文,汉魏以后出现了一种跟口语比较接近的书面语,如唐宋时代的语录、宋代的平话、元明清的戏曲和__________________等。小说 3、现代汉语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4、现代汉语的存在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语、书面语、文学语言 5、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这六种工作语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6、英语和汉语的句子中都可以有修饰语,但两种语言的修饰语的位置不同,汉语的修饰语包括定语和状语一般在中心语__________________。前面 7、语言的规范化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规范不明确、规范不普及 8、从方言区划分上,上海话属于_____________,南京话属于_____________,广州话属于_____________,南昌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吴方言、北方方言、粤方言、赣方言 9、春秋时代,汉民族共同语被称作___________,汉代起被称作___________,明代改称___________,辛亥革命后称为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后被称作___________。雅言、通语、官话、国语、普通话 10、结构主义语言学分析方法包括替换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二、判断正误,不正确的请改正。 1、文学家在作品中记录了大量的人物对话,作品中的这些对话属于口语。正确 2、报纸上的社论是典型的书面语,而社论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后,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中间。错误,社论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后仍然是书面语。

目录 1绪论

目录 1绪论 (3) 2设计方案 (4) 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4) 2.2电动机控制电路 (5) 2.3液压泵电动机 (5) 2.4液压动力滑台控制 (6) 2.5主电路及照明电路 (7) 2.6保护与调整环节 (8) 2.7继电器电气原理简图 (10) 3 I/O分配表 (12) 4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电路图 (14) 5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 (15) 5.1单循环自动工作 (15) 5.1.1单循环自动工作循环图 (5) 5.1.3单循环自动工作梯形图 (16) 5.2左铣单循环工作 (18) 5.2.1左铣单循环功能表 (18) 5.2.2左铣单循环梯形图 (19) 5.3右铣单循环工作 (21) 5.3.1右铣单循环梯形图 (21) 5.4公用程序 (23) 5.5回原位程序 (23) 5.6手动程序 (24) 5.7 PLC梯形图总体结构图 (24) 5.8面板设计 (25) 6系统调试 (26) 7设计心得 (27) 8参考文献 (28)

1绪论 对于机械—电气结合控制的组合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神经中枢作用。传统的组合机床采用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接线复杂、故障率高、调试和维护困难。随着PLC控制技术日益成熟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利用原有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PLC 控制系统,或直接进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都能很好地满足组合机床自动化控制的要求。本次设计的要求如下:

组合机床采用两个动力头从两个侧面分别加工,左、右动力头的电动机均为2.2kw,进给系统和工件夹紧都用液压系统驱动,液压泵电动机的功率为3kw,动力头和夹紧装置的动作由电磁阀控制。设计要求如下: (1)两台铣削动力头分别由两台笼型异步电动机拖动,单向旋转,无须电气变速和停机制动控制,但要求铣刀能进行点动对刀。 (2)液压泵电动机单向旋转,机床完成一次半自动工作循环后按下总停机按钮时才停机。 (3)加工到终点,动力头完全停止后,滑台才能快速退回。(4)液压动力滑台前进、后退能点动调整。 (5)电磁铁1YV、2YV采用直流供电。 (6)机床具有照明、保护和调整环节。 2设计方案 2.1 左、右两动力头进给电机 根据设计要求知左、右两动力头要求快进→工进→快退的工作循环,并且左、右两动力头可以同时工作,也可进行单独调整。液压泵电动机M1正转,工作进给电机M2、M3也能够正转即可。 其主电路如下图:

表面活性剂作业答案

表面活性剂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方法。 答: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 由于它的分子中既有亲油基又有亲水基,所以,也称双亲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一般按离子的类型分类,即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凡能离解成离子的叫做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凡不能离解成离子的叫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其 在水中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种类,又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大类。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如元素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 性剂等。 2.请解释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浊点、Krafft点等概念。 表面张力是指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体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 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或临界胶束 浓度。 浊点(C. P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液由澄清变混浊时 的温度即浊点。 临界溶解温度(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 增加到一定值时,溶液突然由浑浊变澄清,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 溶解温度。 3.表面活性剂有哪些基本作用?请分别作出解释。 1)润湿作用: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气-液和固-液界面张力,使接触角变小,增大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的这种作用。 2)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乳状液的这种作用。 3)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剂能使固体粒子分割成极细的微粒而分散悬浮在溶液中的这种作用,叫作分散作用。 4)起泡作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搅拌时会产生许多气泡,由于气体比液体的密 度小,液体中的气泡会很快上升到液面,形成气泡聚集物(即泡沫),而纯水不会产生 此种现象,表面活性剂的这种作用叫发泡作用。 5)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后,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溶 解度显著增加的这种作用称作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6)洗涤去污作用:洗涤去污作用实际上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固液界面上,降 低表面张力并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从而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各种作用的 综合效果。

绪论作业(附答案)

绪论作业 要求: 用实验报告纸、坐标纸做。 第一次绪论课(本堂课)后的4天内交齐。 由班长统一提交到绪论课授课老师处。 绪论作业算一次实验成绩,没成绩者算旷课论。 不得抄袭他人作业,发现是抄袭的,抄袭者与被抄袭者均记0分。 题目: 1、 用量程为150mm 的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长度,相同条件下测量6次,分别为(xi ): 29.18、29.20、29.28 、29.22、29.26、29.24 (mm)。正确表示测量结果(标准偏差表示A 类分量)。 注: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为0.02mm 。【PPT 182页】 解:1) 计算平均值:mm x x i i 23.29616 1 ==∑= 2) 计算不确定度: ()m m x x S i i x 038.01 66 1 2 ≈--= ∑= mm n S t S t u x A 018.06 038.011.1≈?=? =?= 由于是50分度游标卡尺,?m=0.02mm 。所以 mm u m B 012.03 ≈?= mm u u u B A 022.02 2≈+= 3)结果表示:%076.0%10023 .29022 .0%100≈?=?= x u x η )(03.023.29mm x ±= )(%3.68=P

2、 一个铅质圆柱体,用分度值为0.02mm 的游标卡尺分别测其直径d 和高度h 各10次, 数据如下: 用最大称量为500g 的物理天平称其质量m=152.10g, △仪m =0.04g ,求铅的密度及其不确定度。 【PPT 185页】 解: 1) 求铅质圆柱体的密度: 直径d 的算术平均值:mm d d i i 40.2010110 1==∑= 高度h 的算术平均值:mm h h i i 20.4110110 1 ==∑= 圆柱体的质量: g m 10.152= 则铅质圆柱体的密度为: 3222/101295.1200 .41400.201416.310 .15244mm g h d m -?=???= = πρ 2) 求直径d 的不确定度: A 类评定:mm n n d d t u i i dA 014.090 0136 .006.1) 1()(10 1 2 =? =--=∑= B 类评定:游标卡尺的仪器误差为0.02mm ,则mm u dB 012.03 02 .0== 合成不确定度:mm u u u dB dA d 019.0012.0014.02222=+=+= 3) 求高度h 的不确定度: A 类评定:mm n n h h t u i i hA 025.090 0496 .006.1) 1() (10 1 2 =? =--=∑= B 类评定:mm u hB 012.03 02 .0== 合成不确定度:mm u u u hB hA h 028.0012.0025.02222=+=+= 4) 求质量m 的不确定度:g u m 023.03 04 .0==

第1章绪论

第1章绪论 一、选择题 1. 算法的计算量的大小称为计算的()。 A.效率 B. 复杂性 C. 现实性 D. 难度 2.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 A.问题的规模 B. 待处理数据的初态 C. A和B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1),它必须具备(2)这三个特性。 (1) A.计算方法 B. 排序方法 C. 解决问题的步骤序列 D. 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可扩充性 B. 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 C. 确定性、有穷性、稳定性 D. 易读性、稳定性、安全性 4.一个算法应该是()。 A.程序 B.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 C.要满足五个基本特性 D.A和C. 5. 下面关于算法说法错误的是() A.算法最终必须由计算机程序实现 B.为解决某问题的算法同为该问题编写的程序含义是相同的 C. 算法的可行性是指指令不能有二义性 D. 以上几个都是错误的 6.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算法原地工作的含义是指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辅助空间 (2)在相同的规模n下,复杂度O(n)的算法在时间上总是优于复杂度O(2n)的算法 (3)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最坏情况下,估算算法执行时间的一个上界 (4)同一个算法,实现语言的级别越高,执行效率就越低 A.(1) B.(1),(2) C.(1),(4) D.(3) 7.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两大类。 A.动态结构、静态结构 B.顺序结构、链式结构 C.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D.初等结构、构造型结构 8.以下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的术语是()。 A.循环队列 B. 链表 C. 哈希表 D. 栈 9.以下数据结构中,哪一个是线性结构()? A.广义表 B. 二叉树 C. 稀疏矩阵 D. 串 10.以下属于逻辑结构的是()。 A.顺序表 B. 哈希表 C.有序表 D. 单链表 11.在下面的程序段中,对x的赋值语句的时间复杂度为() for(i=1;i<=n;i++) for(j=1;j<=n;j++) x=x+1; n) A. O(2n) B.O(n) C.O(n2) D.O(log 2 12.程序段 for(i=n-1;i>=1 ;i--) for(j=1;j<=i;j++) if (a[j]>a[j+1]) A[j]与A[j+1]对换; 其中 n为正整数,则最后一行的语句的时间复杂度在最坏情况下是() A. O(n) B. O(nlogn) C. O(n3) D. O(n2) 13.连续存储设计时,存储单元的地址()。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请各班学习委员将作业按学号从大到小排列后交回) 1、评述下列各误差的定义。 1)含有误差的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2)某一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为误差; 3)加工实际值与其标称值之差为误差; 4)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5)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为误差。 2、方差是什么?标准差是什么?为什么可以用它们能描述测量的重复性或测量的稳定性?σ与n /σ的区别是什么? 3、计算y x 3=?的值及其标准偏差。已知:x=2,01.0=x σ,y=3,02.0=y σ。 4、按关系A=uIt 求焦耳值时,测得t u u t u u ±=±=±=2.6037.120u 10.330I i ,,。且已知u i =0.015A ,u u =0.3V ,u t =0.2s ,都为均匀分布。

5、某胶体浓度与密度的关系可以看为直线,试做直线拟合计算。数据如下: 浓度:4.04,3.64,3.23,2.83,2.42,2.02,1.62,1.21,0.81,0.40,0.00 密度:1.0005,1.0002,0.9998,0.9994,0.9911,0.9988,0.9984,0.9981, 0.9977,0.9973,0.9970 6、将下列物理量进行单位换算,并用科学记数法正确表达其换算结果。 m = (312.670±0.002)kg 换算成g 和mg 。 7、有甲、乙、丙三人共同用千分尺测量一圆球的直径。在算出直径的最佳值和不确定度后,各人所表达的测量结果分别是:甲:(1.2802±0.002)cm ;乙:(1.280±0.002)cm ;丙:(1.28±0.002)cm 。问哪一个人表示得正确?另两人错在什么地方? 8、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⑴ q = (1.61243±0.28765)×10-19C ⑵ 有人说0.2870有五位有效数字,有人说只有三位,请纠正并说明理由。 ⑶ 有人说0.0008g 比8.0g 测得准确,试纠正并说明理由。 ⑷ 28cm = 280mm ⑸ 0.0221×0.0221 = 0.00048841 ⑹ 6.1160.121500400-?= 600000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作业答案

265 1. 测读实验数据。 1) 指出下列各量为几位有效数字,再将各量改取为三位有效数字,并写成标准式。 ① 1.0850 ㎝ 5位 1.08 ㎝ ② 2575.0g 5位 2.58 103 g ③ 3.1415926s 8位 3.14s ④ 0.86429m 5位 0.864m ⑤ 0.0301 ㎏ 3位 0.0301 kg ⑥ 979.436 cm s 2 6位 2 979cm s 2 (2) 按照不确定度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以下错误: ① 0.30m 等于 30cm 等于 300mm 。 改正 : 0.30m 等于 30cm 等于 3.0 102 mm . ② 有人说 0.1230 是五位有效数字, 有人说是三位有效数字, 请改正并说明原因。 改正 : 0.1230 是四位有效数字 原因: 以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为起点 , 从左往右数 ,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有效数 字. ③ 某组测量结果表示为: d 1=( 10.800 0.02 )cm d 2 =( 10.800 0.123)cm d 3=(10.8 0.002 )cm d 4 =( 10.8 0.12 )cm 试正确表示每次测量结果,计算各次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 改正 : d 1=( 10.80 0.02 )cm d 2 =(10.8 0.2)cm d 3 =(10.8 0.1)cm d 4 =(10.8 0.2)cm 2. 有效数字的运算 ( 1) 试完成下列测量值的有效数字运算: ① sin20 ° 6′ sin20° 5′ =0.34338 sin20 °7′ =0.34393 所以 sin20°6′ =0.343659694=0.3437 ② lg480.3 lg480.2=2.68142 习题答案 E r (d 1) 0.02 100% 0.2% r 1 10.80 0.2 E r (d 2) 0.2 100% 2% r 2 10.8 E r (d 3) 0.1 100% 1% r 3 10.8 0.2 E r (d 4) 0.2 100% 2% 10.8 lg480.4=2.68160

大学物理实验绪论课习题及其参考答案

习 题 1、下列各量是几位有效数字? (1)地球平均半径km R 22.6371= 6位 (2)s T 0010.2= 5位 (3)真空中的光速s m c /299792458= 9位 (4)cm l 00058.0= 2位 (5)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km s 8 10496.1?= 4位 (6)J 23109.2? 2位 2、按有效数字运算法则计算下列各式 (1)06546.06.547.255++ 261.1 (2)218.311.855.90-- 51.2 (3)0.145.12.91÷? 1.3×102 (4)100)23.10025.100(÷- 2×10-3 (5)0.2001.22??π 25.2 (6))001.000.1)(0.3103()3.1630.18(00.50+--? 1.00 3、按照误差理论和有效数字运算法则改正错误 (1)mm h 5.026.25±= mm h 5.03.25±=→ (2)015330'±'= θ 2.06.30±=→θ (3)nm 46.06.579±=λ nm 5.06.579±=→λ (4)2911/)1032.41067.1(m N Y ?±?=2 11/10)04.067.1(m N Y ?±=→ (5)m cm 5500= m cm 00.5500=→ (6)25.25.12= 2.25.12=→ (7)mA A I 10010000.0== mA A I 000.10010000.0==→ (8)06330.0是三位有效数字 位有效数字4→

4、用一级千分尺测量一小球的直径,测得数据如下: 000.10:)(mm d i ,998.9, 003.10,002.10,997.9,001.10,998.9,999.9,004.10,997.9。计算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 (000.10)997.9004.10999.9998.9001.10997.9002.10003.10998.9000.10(10 110110 1 mm d d i i =+++++++++?=?=∑= )(003.0)(911012mm d d S i i d =-=∑= 3 004.03mm S ins ins =?= )(004.022mm S S ins d d =+=σ %040.0%100=?=d E d d σ 结果表示:)(004.0000.10mm d d d ±=±=σ 5、计算下列数据的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356.2:)(m R i ,345.2,348.2,355.2,354.2,353.2。 解: )(352.2)353.2354.2355.2348.2345.2356.2(6 16161m R R i i =+++++?=?=∑= )(004.0616 1 m R R R i i =-?=?∑= %16.0%100=??=R R E R 结果表示:)(004.0352.2m R R R ±=?±= 6、一个圆柱体,测得其直径为mm d 006.0987.10±=,高度为 cm h 005.0526.4±=,质量为g m 006.0106.149±=,计算该圆柱体的密度、标准误差、相对误差以及正确表达测量结果。 解:)/(748.34432cm g m =??=πρ %16.00016.0)()2()( 222==+?+=h d m E h d m σσσρ

绪论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作业 1.填空题 (1)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将信号转换为信号的装置,一般由 和组成。 (2)传感器中的转换元件是指感受输出的,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然后输出的元件。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3)、以及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其中传感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感官。 (4)通常用、来描述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2.选择题 (1)()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 a、传感元件 b、敏感元件 c、测量电路 (2)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要将其放大和转换为容易传输、处理、记录和显示的形式,这部分为()。 a、传感元件 b、敏感元件 c、转换电路 (3)传感器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功能:检测和()。 a、测量 b、感知 c、信号调节 d、转换 (4)传感技术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a、信息获取与转换 b、信息处理与传输 (5)属于动态指标的是()。 a、迟滞 b、稳定性 c、线性度 (6)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变化量越小,表示传感器的() a、线性度越好 b、迟滞越小 c、重复性越好 d、灵敏度越高 (7)传感器在将非电量转换成微弱的电量信号后,为消除信号中无用的杂波和干扰噪声,须采用()。 a、放大电路 b、温度补偿电路 c、线性校正电路 d、滤波电路 (8)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参数中不包括()。 a、线性度 b、零点时间漂移 c、频率响应 d、不重复性 (9)将已感觉到的被测非电量参数转换为电量的元件称为()。 a、敏感元件 b、转换元件

3.简答、计算题 1、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基本组成包括哪几个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2、试举出你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传感器,并说明它的作用。 3、检定一只精度为1.0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最大误差在50mA处为1.4mA,试问这只表是否合格? 4、有A、B两台测温仪表,其测温范围分别是A表0~800℃和B表600~1100℃,已知其最大绝对误差均为±6℃,试分别确定它们的精度等级。如果要测量700℃的温度,问选择哪台仪表较好? 5、有一测量范围为-20kPa至1000kPa的压力计,由制造厂进行校准时,发现±15kPa的绝对误差,试计算: a)该压力计的满度(引用)相对误差;b)在测量压力中读数为200kPa时,可能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

绪论: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课后作业

绪论(课后复习题) 1.什么是政策科学?如何看待它的学科性质? 答: 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与方法来研究政策系统、政策过程,探究公共政策的实质、原因和结果的学科。 (政策科学的目的是提供政策相关知识,改善公共政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 政策科学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具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一,政策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 其二,政策科学是一门以行动为取向的学科,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三,政策科学不仅是一门描述性学科,而且是一门规范性学科。 其四,政策科学是软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如何评价公共政策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 答: 公共政策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第一种范式是沿着拉斯韦尔所规定的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的统一社会科学的政策研究科学方向前进;第二种范式是吸收了拉斯韦尔的有关政策科学的思想,致力于作为一门应用社会科学学科的政策分析的研究。这两个方面合流构成了当代美国政策科学运动,从政策科学到政策分析是政策科学发展演变的重要体现。政策科学记政策分析的进化是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变迁而发生的。 3.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的政治学途径与经济学途径的内容与作用。 答: 要点一:根据公共政策的基本性质一,阐述其研究途径的多样性。 公共政策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它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途径。既可以从不同学科的框架中加以研究,又可以从某些社会科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政策,由此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研究途径。其中,政治学研究途径和经济学研究途径是公共政策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 要点二:简要介绍两种基本范式 政治学研究途径主要是从政治学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政策。托马斯、安德森等均对其进行了阐述,根据陈振明的《公共政策分析》主要划分为五种途径:系统途径、过程途径、团体途径、精英途径和制度途径。 (1)系统理论: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公共政策问题,将公共政策看作对周围环境所提出的要求的反应,是政治系统的输出。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 (2)过程理论:将政策看作一种政治行为或政治行动,通过政治与政策的关系对政策的政治行为进行阶段性或程序化研究。 (3)团体理论:将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4)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按自己的偏好做出选择,而政府不过是执行精英做出选择的机构;政策是自上而下由精英提出并加以执行,而非自下而上产生于群众的要求。 (5)制度理论:将政策看作政府机构或体制的产出。

实验0 绪论-实验报告-例.pdf

1 实验名称: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 日期:**年**月**日 姓名:****** 座位号:2-16 一、预习思考题: 1、 ********************************************************************************** 答:~~~~~~~~~~~~~~~~~~~~~~~~~~~~~~~~~~~~~~~~~~~~~~~~~~~~~~~~。 2、 ********************************************************************************** 答: ~~~~~~~~~~~~~~~~~~~~~~~~~~~~~~~~~~~~~~~~~~~~~~~~~~~~~~~~~。 二、实验步骤 1、食醋的稀释 用移液管吸取食醋试样25.00 mL ,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滴定 用移液管吸取稀释后食醋试样25.00 mL ,移入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0.2% 酚酞乙醇溶液)1~2滴;碱式滴定管洗涤后,往管中加入NaOH 标准溶液,记录初始碱液的体积数;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食醋样品,直到加入半滴NaOH 标准溶液后出现微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为终点,记录滴定终点时碱液的体积数量。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并记录滴定前后滴定管中NaOH 溶液的体积。 【请在报告中体现实验中涉及的: 1、仪器的规格 2、所用试剂的浓度、用量等】 数据记录: NaOH 标准溶液浓度:*****mol/L 现象: 【记录实验中实际观察到的现象(如滴定终点时颜色的变化),并加以简明的解释,写出主要反应方程式】 【有计算步骤的需写出】 三、思考题 1、 ********************************************************************************** 答:~~~~~~~~~~~~~~~~~~~~~~~~~~~~~~~~~~~~~~~~~~~~~~~~~~~~~~~~。 2、 ********************************************************************************** 答:~~~~~~~~~~~~~~~~~~~~~~~~~~~~~~~~~~~~~~~~~~~~~~~~~~~~~~~~~。

绪论作业(09)选作

物理实验绪论课作业(二) 一、概念问题(选作其中一题) 1、不确定度一般取几位有效数字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如何由其不确定度决定 不确定度一般取1-2位有效数字 测量结果的末位与其不确定度末位对齐 2、试区分下列概念: ①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 真值 真值 测量值- ②真值与算术平均值; 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一客观真实值——真值 1 1 n i i x x n ==∑ ——算术平均值

③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精密度:随机误差的大小的评定 准确度:系统误差的大小的评定 精确度: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合成评定 二、测量与计算(选作其中一个题) 1-1用米尺(最小分度值为1mm )测量某物体的长度l ,其起点在米尺cm 10刻度线上,终点恰在米尺的cm 20刻度线上。试以有效数字来表达l 的测量值。 cm l 00.1000.1000.20=-= 1-2计算下列测量值的误差和修正值 真值为mm 100(其有效数字多于三位)的量块(一种测量长度的基准量具),某同学测得该量具的长度为mm 2.100; 误差 修正值

1-3某电阻的测量结果为:Ω±=)05.078.35(R ,下列各种解释中哪种是正确的 ①电阻的测量值是Ω73.35或Ω83.35; ②被测电阻的真值是位于Ω73.35到Ω83.35之间的某一值; ③被测电阻的真值位于区间[Ω73.35,Ω83.35]之外的可能性(概率)很小(或者位于该区间之内的概率是68% )。

2、用一级千分尺(mm 004.0Δ=仪)重复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共六次,测量值为(单位mm ):、、、、、;试求测量结果(最佳值、不确定度和单位)。 1_ _ 6.2840.0141.050.0140.0140.0020.0140.23% (6.2840.014)n x A B x rx x x mm mm mm mm mm u mm u x x u mm σ-==?=?=??= =====±=±仪 三、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结果:(选作其中四个

第1章 绪论 作业答案

第1章绪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下游技术(下游加工过程):是一种技术,即下面加工过程的技术。 人们通常把工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比作河流:微生物育种技术为上游技术,发酵技术为中游技术,那么产物分离及产品制作即为下游技术。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念:对于由生物界自然产生的或由微生物菌体发酵的、动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酶反应等各种生物工业生产过程获得的生物源料,经提取分离、加工并精制目的成分,最终使其成为产品的技术,通常称为下游技术,也称为下游工程或下游加工过程。 2.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清洁生产工艺(技术)、清洁产品、清洁能源。 二. 选择 1.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是指(C )。 A、“物质分离” B、“产品加工” C、“物质分离”和“产品加工” 三. 选择题 1 分离是混合的逆过程,是一个熵增加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四. 简答题 1 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应考虑那些因素? 答:某一具体产品的分离提取工艺与下列情况有关: (1)是胞内产物还是胞外产物;(2)原料中产物和主要杂质浓度;(3)产物和主要杂质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差异;(4)产品用途和质量标准;(5)产品的市场价格;(6)废液的处理方法等。 2 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主要包括那些成分? 答:与目的产物混合的杂质包括:1.生物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2.未消耗完毕的原料;3.生产过程中加入的化学试剂;4.生产设备材料物质。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简答题 1 以物理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可分为那几种操作过程? 答:以物理学过程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平衡分离过程:建立在相平衡关系上的。利用相的组成差别进行混合物体系的分离。 2.拟平衡(速度差)分离操作:在混合物体系本身所占有的空间之外加一个能引起物质分离的势能场,在它的作用下,形成分离场。 3 .非平衡分离操作:1、2以外均划归其中,利用物质移动速度差和广义的、基于“屏蔽效应”的分离操作。 2 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那几种可逆结合作用? 答:生物高分子特异性结合作用包括有:1.离子间的相互作用2.氢键结合3.硫水性相互作用4.对金属原子配位5.弱共价键结合 第2章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亲和色谱:利用生物物质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或者说是利用了某些生物物质之间特异的亲和力进行选择性分离的一种色谱分离技术。 二填空 1 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分离操作,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平衡分离过程)、(拟平衡分离操作)、(非平衡分离操作)。 2 从工程学的角度来说,物性差异(越大),作为分离基础的实际利用价值越大。 3 一般地说,物质间的化学作用与物质间的物理作用力相比,选择性(更强),在高度选择性的精密分离中占有重要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