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科成绩分析统计模板

各学科成绩分析统计模板

备注:1、本软件缺考不输入分数;

2、优秀为80分以上,及格为60分以上,待提高人数为60分一下;

教学成绩统计模板

学校教学成绩统计(电子表格)模板制作编码 朱克坤 首先建一张学生成绩登记表(如下图) 接着分别建立各学科统计表(如下图) 最后把以下各学科的统计编码(宏)粘贴到相应的工作表名下即可 语文科 Private Sub Worksheet_SelectionChange(ByVal Target As Range) If Target.Column = 4 Then If Target(1, -2) = "" Then GoTo 100 rw = Sheets("登记表").Cells(Rows.Count, "a").End(xlUp).Row Target(1, 2) = WorksheetFunction.CountIfs(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_ 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0") Target(1, 3) = WorksheetFunction.SumIfs(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Target(1, 4) = WorksheetFunction.AverageIfs(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_ 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Target(1, 5) = WorksheetFunction.CountIfs(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_ 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80") Target(1, 6) = Target(1, 5) / Target * 100 Target(1, 7) = WorksheetFunction.CountIfs(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_ 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60") Target(1, 8) = Target(1, 7) / Target * 100 Target(1, 9) = WorksheetFunction.CountIfs(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_ Sheets("登记表").Range("d3:d" &rw), "<30") Target(1, 10) = Target(1, 9) / Target * 100 End If 数学科 Private Sub Worksheet_SelectionChange(ByVal Target As Range) If Target.Column = 4 Then If Target = "" Then GoTo 100 rw = Sheets("登记表").Cells(Rows.Count, "a").End(xlUp).Row Target(1, 2) = WorksheetFunction.CountIfs(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_ Sheets("登记表").Range("e3:e" &rw), ">=0") If Target(1, 2) = 0 Then GoTo 200 Target(1, 3) = WorksheetFunction.SumIfs(Sheets("登记表").Range("e3:e" &rw), _ Sheets("登记表").Range("A3:A" &rw), _ Target(1, -2), Sheets("登记表").Range("B3:B" &rw), Target(1, -1)) Target(1, 4) = WorksheetFunction.AverageIfs(Sheets("登记表").Range("e3:e" &rw), _

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模板

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模板 导读:本文统计分析报告格式,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统计分析报告格式 统计分析报告一般包括: 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原因分析和建议措施几个部分。 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调查研究,占有资料,数据资料与数据有关的各方面情况,企业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 2、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材料和观点要统一。 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3、判断推理,符合逻辑,指明问题的性质,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把问题说透,把道理讲清。 4、简洁精炼,条理分明。专业术语要准确、恰当,切忌数据资料的罗列和事实现象的堆砌。 统计分析报告,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文字报告、表式报告和图示报告溶为一体。 统计分析报告 一、目标定位 内容往往服务于目标,目标决定内容,因而数据分析报告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内容,我们应首先明确其目标定位。构建数据分析

报告的目标概念在外延上有所侧重,定位于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审计服务。因此,它需要统一并且服务于审计这个大目标,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认为构建计算机数据分析报告的总体目标是结合业务审计的具体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审计决策,从而支撑制订的审计实施方案。这个总体目标总是可以划分为具体层次上的目标。我们认为,从属于其总目标,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具体目标应可以描述为以下3个方面: 1、进行总体分析。从审计工作需求出发,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总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对被审计对象财务、业务状况的总体印象。 2、确定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在对被审计对象总体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被审计对象特点,通过具体的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合理的确定审计的重点,协助审计人员作为正确的审计决策,调整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最佳状态。 3、总结经验,建立模型。通过选取指标,针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将主观的经验固化为客观的分析模型,从而指导以后审计实践中的数据分析。 以上3个具体目标的联系是紧密的,不是孤立的,只有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确定审计重点,并在对重点内容的分析中得出结果,进而实现评价的过程。如果单单实现其中一个目标,最终得出的报告将是不完整的,对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也没有可靠的支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

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 4.6学生成绩综合统计表(一)案例背景 期末考试后,除了要统计各个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外(前面章节已经介绍了多种统计分数段的方法)可能还要统计年级和各班的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前、后若干名(如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等。 本案例以某中学高一年级4个教学班100名学生的期末考试的3科成绩和总分为样本,统计全年级4个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及格人数与及格率,优秀人数与优秀率,以及各班里年级前20名和后20名的人数和比例,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将前20名和后20名学生的成绩在统计表中标示出来,以使得前、后20名的成绩能够在成绩表突出显示。 要实现本案例中的功能,学员应该掌握以下

EXCEL技术点 ?基础知识条件格式 ?函数应用ISNUMBER函数SUM函数,LARGE 函数,SMALL函数 ?综合应用函数嵌套数组公式。 最总效果展示 461创建原始数据表 Step 1创建工作簿、重名工作表 创建工作簿“综合统计表.xls”,然后将工作表重命名为"统计表”,删除多余工作表。 Step2输入原始成绩 ①在单元格A49输入表格标题:“高一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统计表”,选择你好单元格区域A49:G49,单击“合并及居中”按钮,字体、字型、字号设置为黑体加粗16号。 ②在单元格区域A50: G50输入字段名:“班级”,“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和“总分“。 ③在单元格区域A51 : F150输入全年级4个班100名

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 ④在单元格G51输入公式:“ =SUM(D51:F51) ”, 然后按键确认,计算出第一个学生的“总分”。 ⑤选中单元格G51,双击单元格G51右下角的填充柄即可完成其余学生“总分”的统计工作。 ⑥选中单元格区域A50:G150,按图2样式设 置边框,添加底纹,文本居中显示 462统计及格人数与及格率 Step 1创建统计表框架 在单元格区域A1:J9按图3样式输入“高一年级各班及格人数与及格率统计表”框架信息。 Step2输入统计分数线 ①选中单元格区域B3:D3,输入“60”,按组合键确认。 ②在单元格E3中输入“ 180”。 Step3统计及格人数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范文

一、原始分和标准分的定义 原始分是考试后直接从卷面上得到的分数。标准分是指通过原始分转化而得到的一种地位量数,它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因此,无论试题难或易,无论整体原始分偏高或偏低,整体标准分都没有什么变化。 二、标准分的计算 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标准分Z 是原始分与平均分的离差以标准差为单位的分数,用公式表示为:Z=(X-A)/S 其中:X 为该次考试中考生个人所得的原始分;A 为该次考试中全体考生的平均分;S 为该次考试分数的标准差。 通过转换后得到的标准分Z 在一般情况下都带小数,而且会出现负值,实际使用时不太方便,所以还要对Z分数进行线性变换(T 变换):T=500+100Z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分。这种标准分的平均值为500,也就是说,如果某考生的标准分为500,则该生的成绩处于此次考试的中间位置。标准分有如下性质: ⑴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⑵分数之间等距,可以作加减运算;⑶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是线性转换,不会改变原始分的分布形状,也不改变原来分数的位置次序。 三、使用标准分比使用原始分有什么好处?根据教育统计学的原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的意义可以从下面的比较中反映出来:⑴单个标准分能够反映考生成绩在全体考生成绩中的位置,而单个原始分则不能。 例如,某考生某科的原始成绩为85 分,无法说明其这科成绩究竟如何,因为这与试题的难度有关,与总体考生的分数有关。如果某考生某科的标准分为650,即Z 分数为1.5 ,则通过查正态分布表,查得对应的百分比为0.9332 ,于是我们知道,该考生的成绩超过了93.32%的考生的成绩,这就是分数解释的标准化。⑵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是可比的。不同的学科,由于试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各学科的分数价值也就不同。例如某考生的语文原始成绩为80 分,数学原始成绩为70 分,从原始分看,其语文成绩优于数学成绩。但如果这次考试全体考生的语文原始分平均为86 分,而数学原始分平均为60 分,则该考生的语文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而数学成绩处于全体考生的平均水平之上,即该生的数学成绩实质上优于语文成绩。从标准分的角度来衡量,其语文标准分小于500 分,而数学标准分大于500分。由于标准分代表了原始分在整体原始分中的位置,因此是可比的。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加,而不同学科的标准分之间具有可加性。既然不同学科的原始分不可比,那么也就不可加。多学科成绩,只有在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相同、标准差也相同的条件下,才能相加,否则是不科学的。各学科原始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一般都不相同,而各学科的标准分的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都基本相同,因此,各科的标准分是可加的。 四、什么是增值? 教学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原有基础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原有基础与接受教师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原有基础得到一个输入值;然后根据教育后的成绩得出一个输出值。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差就是增值,用公式表现就是: 增值=输出值-输入值 教学增值评价法是一种借助计算机系统和统计程序。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即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程度)做出判断的教师评价方法。 一个教师的教学总会有一定的效果.对学生成绩总会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范围可大可小,可正可负,而教学增值评价就是将这种影响进行量化,进而遴选积极影响、转化消极影响、促成有效教学、扩大受益群体。 五、如何简洁作出标准分的数据? 打开08 级成绩,看“原始分换算成标准分”,分别在语文、数学、… 后面插入一

利用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和制作学生成绩条

利用EXCEL对学生成绩进行分析与制作学生成绩条 每到学期结束时,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统计学生的成绩,在电脑逐步普及的今天,我们就把这项繁杂的工作交给Excel去自动完成吧。 本节任务:制作一个学生成绩自动统计表,可以自动统计最高分、最低分、总分、平均分、名次、三率等数据信息,还可以根据自定条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分数。自动统计表做好以后还可以保存成模板,以便以后使用。 涉及术语:单元格、工作表、工作薄、引用(相对/绝对)、自动填充、排序、条件格式等。涉及函数:A VERAGE、COUNTIF 、MAX、MIN、RANK、SUM 任务一:统计最高分、最低分、总分、平均分、名次、三率等数据信息。 1、启动Excel,同时选中A1至L1单元格,按“格式”工具条上的“合并及居中”按钮,将其合并成一个单元格,然后输入统计表的标题“高一(1)班期末成绩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的格式,将有关列标题及相关内容输入到相应的单元格中。 提示:其中学号的输入可通过“填充柄”快速完成。 3、选中K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C3:J3),用于计算第一位学生的总分。 4、选中L3单元格,输入公式:=RANK(K3,$K$3:$K$12),计算出第一位学生总分成绩的名次(此处,假定共有10位学生)。 5、同时选中K3和L3单元格,将鼠标移至L3单元格右下角的成“细十字”状时(通常称这种状态为“填充柄”状态),按住左键向下拖拉至L12单元格,完成其他学生的总分及名次的统计处理工作。 6、分别选中C16、C17单元格,输入公式:=MAX(C3:C12)和=MIN(C3:C12),用于统计“语文”学科的最高分和最低分。 7、选中C18单元格,输入公式:=A VERAGE(C3:C12),用于统计“语文”学科的平均分。 注意:如果成绩表中没有输入成绩时,这一公式将显示出一个错误的值“#DIV/0!”,这个错误代码将在数据输入后消失。 8、选中C19单元格,输入公式:=SUM(C3:C12),用于统计“语文”学科的总分。 9、选中C20单元格,输入公式:=COUNTIF(C3:C12,'>=80')/COUNTIF(C3:C12,'>0'),用于统计“语文”学科的优秀率。同样在C21内输入相应公式统计良好率。 10、同时选中C16至C21单元格,用“填充柄”将上述公式复制到D16至J21单元格中,完成其它学科及总分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总分、优秀率和良好率的统计工作。 至此,一个基本的成绩统计表制作完成,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处理一下。 任务二:根据自定条件以不同的颜色显示分数。 (在此例中,让每科分数高于等于平均分的分数显示蓝色,低于的则显示红色) 11、选中C3单元格,执行“格式、条件格式”命令,打开“条件格式”对话框(如图2),在中间方框选中“大于或等于”,在右侧的方框中输入公式:=C18 (平均分所在单元格),然后按“格式”按钮,打开“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将字体颜色设置为“蓝色”。再按“添加”按钮,仿照上面的操作,设置小于平均分的分数字体颜色为“红色”。 注意:经过这样的设置后,当学生的“语文”成绩大于或等于平均分时,显示蓝色,反之显示红色 12、再次选中C3单元格,按“格式”工具条上的“格式刷”按钮,然后在C3至J12单元格区域上拖拉一遍,将上述条件格式复制到相应的区域中,完成其他学科及总分的条件格式设置工作。 把学生的成绩填入到表格中试试看,效果不错吧。 任务二:将制作完成的统计表保存为模板。 如果你经常要统计学生的成绩,我们将其保存为模板,方便随时调用。

大学成绩分析报告模板

大学成绩分析报告模板 篇一:成绩分析报告模板 XXXX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析报告 (XX—XX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XXX XXXX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经过学时的学习与复习,于年月下旬 考核完成。现将本次考试评价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任课教师:单位: 一、考试成绩统计 二、考核分析内容 1.考核点及成绩分析主要考核点:。 成绩分析:参考人数人。 优秀人,优秀率;良好人数,良好率;中等人数,中等率;差人数,差率;不及格人数,不及格率;缓考人,缓考率。 2.考核内容的难易度和覆盖面 难易适度,考核内容全部是课堂教学内容。 3、考核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与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经过本学期的教学与学习,本人所任公共《体育与健

康》的课,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本功和基本素质练习方法,考核情况良好。学生对基本问题的回答良好,但对部分细节部分把握不准确,语言组织能力相对缺乏,不会解答的问题较少。 4、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考核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较明确,学习风气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只是部分同学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和学习技能的能力尚需提高,学习态度和精神还需进一步的培养,创新意识特别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我将针对本次考试发现的问题,调整教学目标,变换教学手段和方法,力争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解决上述问题。 任课教师签字:年月日 院系公章院长(教学主任):(签章) 篇二:大学期末成绩分析 国会1203班XX~XX上学期成绩分析 一、总述 XX年9月15日我们进入了大学,XX年1月份我们进行大学第一次期 末考试,然而时间总是很快地,经过一个短暂的假期,我们也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大学成绩!对于成绩总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不管分数代表着是你在大学第一学期的付出还是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报告

·!!· 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 楼裕胜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杭州"#$$%$) 摘要:在以往的考试中,教师对学生成绩的分析,方法上比较单一,内容上比较模糊。这不利于教学信息的发掘和反馈,从而也影响了教学决策。因此,我们需要借鉴统计分析的方法,科学、严谨、定量地分析学生的考试成绩,从中找出有利于教学的信息,推动教学工作的不断进步。 关键词:学生成绩;统计;分析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测、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和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使考试真正为提高素质教育服务,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关键所在。这种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建立在统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指标对考试的结果予以评价和监控,然后提出教学及考试中存在的不足。 一、考试试卷的统计分析 (一)试卷难度的分析 所谓难度是指考试中试题或者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考试题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适合程度的指标。 1.难度的计算 以往教师在考试中对试题难度的测定大部分是凭感觉。这种方法本身比较模糊,对有经验的教师也并不是非常有效。根据难度的概念,得到如下公式。以.x.a表示第i题的成绩均值和满分值,则:第i题的难度: d=1-x/a 若第i题全部答对,则d=0;若第/题全部答错,则d=1;当d=0.5,说明此题难度适中。试卷难度:试卷难度的测定建立在试题难度的基础上,以试题难度为变量,以试题满分值为权数的加权算数平均数。 一般而言,试卷都是以#$$分为满分,于是 对于学校的常规考试,目的在于测量个体差异。当d=0或1时,即试题全部答对或答错,该题便无法提供个体差异的信息。而只有当d=0.5时,题目才能做最大程度的区分度。但在实际工作中要使每题难度均达到0.5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一般要求试卷平均难度为0.5左右,各试题的难度控制在0.5±0.2之间。 2.难度的比较 按以上公式计算的试题及试卷难度,只能看出不同试题或不同试卷的难易程度,但却不能分析题目或试卷之间的相对难度。如某试卷中,第一,第二,第三题的难度分别是0.3,0.4,0.5。从难度数据中可以看出,第一题相对较容易,第三题较难。但第二题与第一题的难度差和第三题与第二题的难度差是否相等?这却不一定。原因是不同试题的难度位于不同的等距量表,因而不具有可比性。为解决试题及试卷之间难度的相互对比,需要将以上公式计算的难度,通过正态分布表,转化为标准分。如:1 2$(",4 2,#(&&;1 2$(!,4 2,#()*; 1 2$(*,4 2$。显然,第二题与第一题的难度差为$(#",第三题与第二题的难度差为#()*,难度差并不相等。 (二)试卷区分度的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