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密度测定实验报告书

柴油密度测定实验报告书
柴油密度测定实验报告书

实验名称:柴油密度测定实验

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篇一: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课前回顾: 1、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的仪器. (2)量筒的单位一般为“ml”表示,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1 ml=cm=m (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 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密度。 3、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____________。 4、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3,合____________克/厘米3。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3、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石块密度的计算式为: 3 3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2 盐水密度的计算式为: 实验记录表格: 第1页 思考: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如果测质量时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总质量,最后测得的密度值偏_。为什么?答: 2、在石块的密度测量中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后侧体积,若先测体积在侧质量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答: 反馈练习 1.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测量金属块密度时的实验步骤记录。 A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其结果是m1=79kg。 B.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用天平称出量筒和水的总质量为m2=180g。C .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量筒的读数为V1=。 D.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用天平称量筒水和金属块的质量为m3=259g。E .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量筒的读数为V2=。 上述步骤中,多余的步骤是__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为 _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 步骤中适量的含义是:水最多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最少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在测定食用色拉油的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步骤完全正确。下图显示的是他测量的相关数据,请帮小 3、如图所示是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示意图。 在调整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左偏,则横梁上的螺母应向调;右盘加砝码的顺序应为 g;

基本长度测量密度测定实验报告[1]

基本长度的测量 实验目的 1. 掌握游标和螺旋测微装置的原理,学会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正确使用 2.学习记录测量数据(原始数据)、掌握数据处理及不确定度的估算和实验结果表示的方法。 实验原理 1、游标卡尺构造及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

图2-7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7。五十分游标的精度值δ=0.02mm .游标上刻有0、l 、2、3、…、9,以便于读数。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图2–8所示的情况,即 21.58mm l =。 图2–8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 卡尺时,可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测固体的密度 姓名:班级: 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密度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滴管、细线、固体、烧杯、量筒、水 三、实验原理:ρ=m∕? 四、探究过程: 1、检查器材是否完全、完好 2、用天平测固体的质量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②观察天平的最大量程 g,分度值 g ③取下保护圈 ④用镊子将游码归零 ⑤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衡量平衡 ⑥将物体轻放在左盘,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然后在右盘按由大到小的原则舔家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⑦读出被测物体质量(注意游码读数) 3、向量筒内倒入适量水(1/2)以下,读出此时水的体积(视线齐平)并记录 4、用细线将物体拴好,轻放入量筒内,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并记录;算出物体的 体积 5、利用公式ρ=m/v算出物体的密度 项目物体质 量 m/g 水的体积 V 1 /mL 物体和水的总体 积 V 2 /mL 物体的体积 V 3 /mL 物体的密度 ρ/(Kg/m3) 数据 6、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实验二测液体的密度 1.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2. 实验原理:ρ=m∕? 3、测量步骤: (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未知液体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称出其质量m 1 ;( 2)将烧杯中的未知液体倒一些在量筒中测出其体积V; (3)将盛有剩下未知液体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它们的质量m 2 4、计算结果:根据得 项目烧杯和 水的总 质量 m 1 /g 倒入量筒 水的体积 V/mL 烧杯和剩余水的 总质量 m 2 /g 物体的密度 ρ/(Kg/m3)数据 5、实验完毕,整理器材保持桌面清洁 评分点操作考试内容满分 值1正确安装天平并调零。32物体和砝码放法正确。23用镊子取放砝码与移动游码。24量桶内倒入适量的水,水不溅出。记下刻度。2

密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固体密度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 2. 掌握游表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3. 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4. 学习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 实验仪器: 1. 游表卡尺:(0-150mm,0.02mm ) 2. 螺旋测微器:(0-25mm,0.01mm ) 3. 物理天平:(TW-02B 型,200g,0.02g ) 三.实验原理: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 根据 V m = ρ (1-1) 可得 h d m 24πρ= (1-2) 只要测出圆柱体的质量m 、外径d 和高度h ,就可算出其密度。 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0F Vg ρ=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g m m W W F )(11-=-=

可得 01 ρρm m m -= (1-3) m 是待测物体质量, m 1是待测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本实验中液体用水,0ρ即水的密 度,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教材附录附表5(P305)。 2、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将物体拴上一个重物,加上这个重物后,物体连同重物可以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 02 3ρρm m m -= (1-4) 如图1-1(a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2,再将物体提升到液面之上,而重物仍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如图1-1(b ),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m 是待测物体质量, 0ρ即水的密度同上。 只有当浸入液体后物体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时,才能用此法来测定它的密度。 注:以上实验原理可以简要写。

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篇一: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和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课前回顾: 1、在使用量筒时应注意的问题 (1)量筒是实验室里用来测的仪器. (2)量筒的单位一般为“ml”表示,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1ml=cm=m(3)量筒一定要放置在水平面上,然后再将液体倒入量筒中. (4)观察量筒里液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若液面呈凹形,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液面呈 凸形,观察时要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5)用量筒(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叫密度。3、密度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__。4、水的密度是____________千克/米

3,合____________克/厘米3。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物质的密度。实验原理: 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②在量筒中放入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石块密度的计算式为: 3 3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的质量记作m1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③用天平测出 的质量记作m2 盐水密度的计算式为:实验记录表格: 第1页 思考: 1、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如果测质量时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总质量,最后测得的密度值偏_。为什么?答:

第五章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福建省连江县凤城中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学案

测量小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用量筒和天平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配套砝码一盒、量筒、小石块、烧杯、水、细线、盐水 实验一: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 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 2 石块密度的计算式为: 实验记录表格: 石块的质量m/g[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d516131059.html,]量筒中水的体积 V 1 /m l 放入石块后水的体积 V2/ml 石块的体积 (V 2 -V 1 )/cm3 石块的密度 ρ/(g/cm3)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d516131059.html,] 实验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 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记作m 2 盐水密度的计算式为: 实验记录表格: 烧杯和液体总质量m/g 量筒中液体的 体积V 1 /ml 烧杯和剩余液 体总质量m/g 量筒中液体 质量m/g 液体的密度 ρ/(g/cm3)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_xx_https://www.360docs.net/doc/d516131059.html,] 问题思考: 1、在石块的密度测量中为什么要先测质量后侧体积,若先测体积在测质量对结果是否有影响?答:测固体密度时应该先测质量再测体积,若先测体积再测质量可能会因固体上沾有水而使测得的质量偏大,测得的密度也偏大。 2、测量盐水密度时,如果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后将盐水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那么求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为什么? 答:将烧杯中的盐水都倒入量筒中时,不管如何细心正确操作,烧杯内壁都会沾有一点盐水,这会导致测量出来的体积比实际值小一点。而烧杯加盐水质量减去空烧杯的质量却是所有盐水的质量,因此计算出来的密度就会比实际值偏大一点。 3、蜡块不沉入水中,如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 答:(1)针压法:用针压进水里,针的体积可以忽略 (2)重物拉拽法:在水底放一重物,加水,记下体积,再把蜡块用线系上,用水底的重物带到水里,记下两次的差,就是腊的体积了。 4、如果物体溶于水,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该怎么做? 答:(1)溶于水的可以用酒精汽油等物质代替水。 (2)排沙法.类似于排水法,只不过是用沙来代替水。先把适量的沙倒入量筒摇平,记录体积V1;然后把物体埋入沙中摇平,记录体积V2,则被测物体的体积V=V2-V1。 5、给你一架托盘天平,一只空瓶、水、一杯牛奶,没有量筒,请你想办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及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答:(1)利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m1; (2)在空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m2; (3)在空瓶中装满牛奶,再测出盛满牛奶的瓶和牛奶的总质量m3; (4)表达式:牛奶的密度为:ρ 牛奶= 水 ρ m - m m - m 1 2 1 3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油品检测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组成 原油的化学组成复杂,它是混合物,由多达几百种不同结构的烃类形式存在。主要是C、H还含有少量的S、N、O的烃类衍生物及Na、Mg、Ca、Ni、V等金属化合物。 原油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二、原油的物理性质 1、颜色与气味 多数是从棕色到黑色,但也有透明或黄色的,它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其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胶质与沥青的含量越多,其颜色就越深。 它有很浓的气味,这是由于容易挥发的有机物的缘故。若含S与N化合物时,就会散发很难闻的臭味;若含芳香烃多时,则有一种芳香气味;若含胶质和沥青多时,气味较浓;若含汽油等轻质馏分多时,有浓的汽油味。 2、密度(依据GB/T 1884-2000测定) 密度与其组成有关,含胶质、沥青及烷烃越多,密度越大。其密度一般波动在650~980㎏/m3,大于1000㎏/m3的原油很少见。密度现有15℃、20℃、桶/吨及API(密度指数)等几种表示方式。具体几种密度的换算见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 原油密度换算表的几点说明(执行GB/T 1885-1998)

(1)将测量的密度体积换算成20℃的密度体积。 (2)由计量单位换算表将视密度→标准密度(20℃)→ →15℃的密度→吨桶比 →计算出API (注API=141.5/15℃密度-131.5) (3)注意:再查看温度与密度时,温度用靠近法,密度用内查法。 如:38.8℃表中没有就靠38.75℃来查。 密度807没有就将808与806的一同查出相加÷2得出20℃的密度体积。 3、粘度(依据GB/T 1995-1998测定) 粘度的大小随液体成分、温度、压力的不同而不同。 含烷烃多的粘度较小;含胶质、沥青多,粘度较大;馏分沸点越高,粘度越大;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降低。 4、凝点(依据SY/T 0541-1994测定) 原油中含有一些大分子的烷烃或环烷烃,俗称石蜡与地蜡。它们在较低温度下易结晶成固体,是原油产生凝点的重要因素。 凝点与含蜡量及蜡的熔点有关,含蜡越多,蜡熔点越高则其凝点越高。凝点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原油在低温下贮存和使用。 5、闪点(依据GB/T 261-2008测定) 原油的沸点越低,其闪点越低。闪点是贮运原油的重要指标,因为贮运温度不允许超过闪点。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与相对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的密度、相对密度(比重) 或API比重的液体比重计试验方法 此标准方法的固定编号为D 1298,跟在固定编号后面的数字代表标准最初采用,或者修订、最新修订的年限。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最新核准的年限。上标ε代表由于最新修订或者核准而带来的编辑上的变化。 此标准经国防部相关机构核准。 1 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方法规定了使用玻璃液体比重计,在雷德蒸汽压≤101.325kPa(14.696 psi)下,测定原油、石油产品以及石油和非石油产品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相对密度和API 比重。 1.2 在参考温度或其他方便的温度下,用比重计测出试验结果,并采用石油计量表,将读数修正到参考温度下的数值。在其他参考温度下的读数仅是比重计的读数,而不是在该温度下的密度。 1.3 用石油计量表,可将密度、相对密度和API比重值,转化为其他参比温度下用其他单位表示的与此相当的值。 1.4 Annex A1中,包含本试验方法所用仪器的检验。 1.5本标准没有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适用的管理制度。 2 引用标准 2.1 ASTM标准: D 97 石油产品倾点试验方法 D 323 石油产品蒸汽压试验方法(雷德法) D 1250 石油计量表使用指南 D 2500 石油浊点试验方法 D 3117馏分燃料蜡出现点的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及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1) D 4177 石油及石油产品自动取样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2) D 5854 石油及石油产品液体试样混合和处理操作规程(API MPMS Chapter 8.3) E1 ASTM玻璃液体温度计规格 E 100 ASTM液体比重计规格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产品管理)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9.1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壹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壹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壹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均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1.1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于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101.325kpa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1.2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于标准温度下的也是于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能够于标准温度下测定也能够于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于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于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于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1.3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1.4于Annex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壹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1.5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和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密度的测定的实验报告.docx

《固体密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方法; 2.掌握游表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习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 4.学习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仪器: 1.游表卡尺:(0-150mm,0.02mm) 2.螺旋测微器:(0-25mm,0.01mm) 3.物理天平:(TW-02B型,200g,0.02g) 三.实验原理:内容一:测量细铜棒的密度 根据 V m = ρ(1-1)可得 h d m 2 4 π ρ=(1-2) 只要测出圆柱体的质量m、外径d和高度h,就可算出其密度。 内容二: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不规则物体的密度 1、待测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Vg ρ =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g m m W W F) ( 1 1 - = - = 可得 1 ρ ρ m m m - =(1-3) m是待测物体质量, m1是待测物体在液体中的质量,本实验中液体用水, ρ即水的密度,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见教材附录附表5(P305)。 2、待测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 将物体拴上一个重物,加上这个重物后,物体连同重物可以全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进行称衡。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关系可得被测物体的密度: 2 3 ρ ρ m m m - =(1-4) 如图1-1(a),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2,再将物体提升到液面之上,而重物仍浸没在液体中, 这时进行称衡,如图1-1(b),相应的砝码质量为m3,m是待测物体质量, ρ即水的密度同上。 只有当浸入液体后物体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时,才能用此法来测定它的密度。 图1-1 用流体静力称衡法称密度小于水的物体

ASTMD6304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水分含量测定法译文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 分含量标准方法

卡尔费休库仑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润滑油和添加剂中水 分含量标准方法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使用自动滴定仪直接或间接测定石油产品和烃类化合物中水含量的方法。直接滴定的测量范围是10~25000mg/kg。间接滴定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分离出样品中的水分,并由干燥的惰性气体载入到卡尔费休滴定仪中分析。硫醇,硫化物(S-和H2S),硫磺和其他化合物对试验方法的干扰参见第5章。 1.2本标准使用市售的卡尔费休库仑试剂测定添加剂、润滑油、基础油、自动传动液和有机试剂等物质的水分含量。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量,本标准的测量范围从mg/kg级到百分比级。 1.3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其它测量单位制单位在本标准不予采用。 1.4 本标准的应用可能涉及到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用户在使用本标准前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护措施。并确定相关规章限制的适用性。 2 引用文件 2.1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 D 1193 试剂级水规格分类 D 1298 密度计法测量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或API密度试验方法 D 4052 数字密度计法测量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D 4057 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规程 D 4177 石油和石油产品自动取样规程 D 5854 石油和石油产品混合和处理规程 E 203卡尔费休容量法测定水分含量试验方法 3 方法概要 3.1将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卡尔费休库仑仪的滴定池中,滴定池正极生成的碘与样品中的水分根据反应计量学,按1:1的比例发生卡尔费休反应。当滴定池中所有的水分反应消耗完后,滴定仪通过检测过量的碘产生的电信号,确定滴定终点并终止滴定。依据法拉第定律,由滴定出的水分的量与总积分电流成一定比例关系计算样品中的水含量。 3.2样品进样量的计量单位可以是质量单位或是体积单位。 3.3粘稠状样品可使用水分蒸发器进行测量。将样品加入到水分蒸发器中加热,蒸发出的水分由干燥的载气带入卡尔费休滴定池中进行滴定分析。 4 意义和用途 4.1对于生产、销售、采购和运输润滑油、添加剂和相应产品来说,了解其水含量的多少对于预测油品的质量和性能特点有很大的帮助。

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者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标1:巩固天平的使用方法; 2:理解并掌握“排水法”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分析实验,如何改进实验步骤可以更好的减小试验误差。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器材:。 四:实验过程:1:测形状规则的的固体的体积,例如实验室的铝块。 A.利用天平测量铝块的质量为:。 B.利用刻度尺测量它的半径,从而求出其横截面积,再测量高,利 用公式:V=S.h求的铝块的体积约为:。 C.利用公式,求的铝块的密度为:。 2:测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例如小石块。 思考:质量可以用天平测的,那么体积呢?形状不规则,无法用刻度尺量取,该用什么方法呢?。 实验步骤:A:利用天平测自己准备的小石块的质量为:m石= B: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水=,用细线悬挂小石块慢慢放入水中,测的此时液面示数为V总= ,则小石块的体积为V石= 。 C:则石块的密度为ρ石= ; 反思:1.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不可以先测石块体积,再测石块质量?如果不可以,说说为什么!。 2.实验过程中为了减小误差,你们采用的方法是。 3 实验步骤:方法一:A: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总质量m2,则液体的质量为. C: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取液体的体积v D:则液体的密度为(用题上字母表示)。 方法二:A: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B: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其体积V C:测量烧杯和剩余水的适量m2,则倒出水的质量为。 D:则液体的密度为(用题上字母表示)。 反思:两种方法哪种好?哪一种方案需要改进,从而更好的减小误差,如果不改进会是实验值偏。

实验练习题 1.小李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右图所示, 其 中错误.. 的操作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惠安是“石雕”之乡。小星取一小块样石,通过实验来测定石块 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样石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2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g 。用量筒测出样石的体积如图22丙所示,体积为_______cm 3 , 样石的密度为_______g /cm 3。 (3)在加工过程中,该石块的密度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东同学在测定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其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如图20甲显示的是他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后,天平重新平衡时的情景,乙显示的是倒入盐水后量筒的读数。 (1)根据图中相关数据帮小东将下表填写完整。 (2)另一位同学的实验方法是:先测出空 烧杯质量,并在量筒中倒入盐水,测出盐水 的体积,再把量筒内盐水全部倒入烧杯,测 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计算盐水的密 度,用这种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ρ'与小东 测出盐水的密度ρ相比较,则ρ'_____ρ (选填“<”、“>”或“=”) 图 2甲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验方法

测定液体涂料、油墨和相关产品密度的标准试 验方法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涂料、油墨、清漆、罩光漆及其除颜料之外组分液态下密度的试验方法。 1.2 为得到更高的精度,当试验无颜料材料(干性油、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时,可用试验方法D 1963测定相对密度和密度。 1.3 本标准未说明其应用时有关的全部安全问题。在使用本标准前,使用者有责任制定相应的安全和保健措施,并明确所限制的适用范围。有关特殊安全预防措施的陈述见8.1.1。2 参考文件 2.1 ASTM标准 D1193 试剂水规格 D1963 测定干性抽、清漆、树脂和相关材料25℃/25℃密度的试验方法 D 4052 用数字式密度计测定液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试验方法

E180 确定工业化学品的ASTM试验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规程 E 691 确定试验方法精密度的实验室间试验的实施规程3 术语 3.1 定义 3.1.1 密度物料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在本方法中以在规定温度下液体每毫升多少克表示;或者以每U.S加仑多少磅(英制)表示。在没有其它温度规定的情况下即默认为25℃。 3.1.2 相对密度在规定温度下,物料单位体积的质量与同样温度同样体积蒸馏水的质量之比。4 方法概述4.1 用蒸馏水在各个温度下(表1)准确已知的绝对密度来标定容器体积。再测定涂料液体组分装入同一容器后,在标准温度(25℃)或在一个一致同意的温度下的质量。计算在规定温度下组分密度,以每毫升的克数表示或以每加仑的磅敷表示。 表1 水的绝对密度(g/mL) 温度/℃密度温度/℃密度150.999127230.997566160.998971240.997324170.99877 2250.997072180.998623260.996811190.998433270.9965 40200.998231280.996260210.998020290.995972220.997 798300.9956845 意义和用途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利用浮力测量密度实验报告 1. 下沉在测量物体密度中的应用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下沉金属块的密度 原理: 测得物体的重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可以测出物体的密度。 根据公式 那么这个式子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你能推导出这个公式么? 在空气中测量一下物体的重力 G 在水中测量一下绳子的拉力F 推到过程: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用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密度了。 2、测量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金属块,水杯,弹簧测力计 实验原理: 实验数据: G/N F/N F 浮/N ρ物 金属A 金属B 2、应用漂浮物体测量木块的密度 有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以推出结论。 实验步骤: 1、 在空气中测量金属重力G ,并记录数据 2、 在水中测绳的拉力F,并记录数据 3、 带入原理公式,计算物块的密度,查密度表判断这是什么物体 如果物体体积为V 物 排开水的体积V 排 能否应用这两个物理量计算出物体的密 度呢? =V V 排 物物 ρρ液

你能推到出此公式么? 对于体积符合(v=s h )的物体,此公式可以简化: ===V h V a 排物液液物Sh ρρ液ρρSa =h a 物液ρρ 由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测出物块的密度,由公式二,我们只要测量物块的高度a,和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就可以测出物块的密度。 测量木块的密度 原理:=h a 物 液ρρ 实验仪器:水杯,直尺,木块

数据表格: (2)如果知道一个木块的密度,能否用木块测出家中食用花生油的密度? 根据公式 此时可以变换成: 根据公式四,我们就可以用木块的密度算出油的密度。 对于符合 V=Sh 规则的物体,我们可以把公式四简化 ===V Sa a V Sh h 物液 物物物 液 ρρρρ 得到公式五 =a h 液物 ρρ 根据公式五,我们就可以求出家中食用花生油的密度 从公式中可以说明,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越深,说明液体密度是越大,还是越小? =V V 排物 物ρρ液 =V V 物液物 液 ρρ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密度测量实验小结 、理解题目所给条件的含义 1、看清固体和液体 “液体” -- 重点测质量(先后步骤影响精度) 缺器材利用水密度已知道的条件间接求体积“固体” -- 重点测体积 2、看清固体大小: “小”石块、“小” 木块等--- 可以用量筒、量杯测体积 “大” 石块、“大” 木块等-- 不可用量筒、量杯测体积,用 烧杯溢水法测体积 3、看清固体形状 块状:规则---用尺子测量求体积 不规则---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沙状、颗粒状--- 不溶于水,用排水、溢水、沉砂法等求体积(注意排净气泡、 注意器材感度)---溶于水,换不溶解液体或沉砂法等求体积4、看清固体“溶不溶解” 溶于水 --- 不能用排水、溢水法,换细沙或不溶解的液体(煤 油、汞等) 5、看清“吸不吸水”

吸水-----换细沙或饱和水后再放入水中 6、注意实验步骤影响测量结果 测密度试验测体积方法 、记牢典型物体密度测量步骤及准确描述典型一:测小石块(小铁块,银元等)密度 分析:小石块---不规则、不溶于水(不特殊说明就是不溶于水)、体积小、密度比水大 要得到密度,必须测出其质量和相应体积,质量---天平,体积---量筒、细线、水 器材:天平、被测小石块、量筒、水、细线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 测出小石块质量m;

(说明:此步骤多与天平使用方法中的“放、拨、调、测、读”联考) 2、将适量水倒入量筒,读出体积v1 ; (说明:此步骤多与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还有可能考察“适量”的理解------既能确保小石块能完全没入水下,又不能使总体积超过最大量程)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慢慢放入已盛有适量水的量 筒中,读出体积v2; (说明:此步骤多量筒读数考点相结合;注意“细线的应用”、“慢慢”等,还有可能考察小石块表面有无气泡,若提到就回答“轻摇量筒,使气泡完全溢出”,再读数)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石块密度p m m p = = ---------- V V2- V1 典型二:测小塑料块(蜡块等)的密度 分析:塑料块一一不规则、密度小于水,体积小,需要把水换成细沙或者用小铁块沉到水里。 方法1 ――沉坠法 器材:天平量筒细线小铁块水小塑料块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2?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小塑料块与小铁块用拴在一起(小铁块在下),先用手提塑料块上方的细线,只将小铁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的示数为V1 3?将拴好的小塑料块和小铁块一起浸入量筒的水中,读出量筒 的示数为V2 4、根据密度公式得到小塑料块密度p

密度测量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平的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________,然后调节_______使天平平衡。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 实验步骤: (1)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 ②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把石块系住慢慢的浸没在水中,记下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 ④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把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④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记录: (1)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测量盐水的密度

练习1、德化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3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_________g 。 (2)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24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 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25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__________ cm 3。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ρ为_________g/cm 3。 (4)根据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__________ (选填“偏大”或“偏小” )。 练习2、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 实验: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食用油 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 4、主要实验步骤: (1)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 ;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再测出烧杯 20g 10g 取出瓷片 再加水至标记 图24 图25 图23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技术措施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技术措施 [摘要]在我国,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是两种主要的测量 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密度计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与IS03675―1998的国际标准效用等同,以阿基米德原理为理论基础。比重瓶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本文分别从温度、挥发性和油品试样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能够密度精确性的因素和现象,在进行油品密度测定时,从事实验工作人员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不断探索和掌握油品密度的变化规则,确保对油品质量判断的精准度。 [关键词]油品密度;检验标准;密度测量;挥发性;油 品质量 中图分类号:TM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914X(2017)15-0398-01 原油的液体油品密度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参数,目前有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两种测量石油产品密度的国家标准。推广程度较大的是简单且精确的密度计法,也就是石油和液体油品密度测定法,其国家标准是GB/T1884―2000。本文介绍了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

提高密度化验精度对策进行了探索。 1 油品密度测定检验标准和手段 1.1 油品密度检验标准 在我国,密度计法和比重瓶法是两种主要的测量石油产品密度的方法。密度计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2000),与 IS03675―1998的国际标准效用等同,以阿基米德原理为理 论基础。比重瓶法的国家标准是《原油和液体或固体石油产品密度或相对密度测定法(毛细管塞比重瓶和带刻度双毛细管比重瓶法)》(GB/T1337―92)。 1.2 关于原油与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的测量方式。根据原 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国家标准(GB/T 1884-2000中的相关条款:将油品试样进行预热,保证其能够有效的流动性,控制好温度,尽量减少轻组分的挥发,消除蜡析出现象。使用标准湿度、环境干净的设备,消除气泡,把实验用的密度计设备垂直置于空气静止的环境中,使用适当的搅拌设备或温度计以垂直旋转的状态对试样进行充分搅拌,促使密度计量筒中的试样各种状态达到均衡,对试样温度进行详细记录,将搅拌设备或者温度计取出,在密度和稳定均处于均匀状态时在试样中置入适当的密度计设备,使得密度计能够漂浮在油品试样中,等到密度计停止运动,实验人员将密度计向下按移。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保持按下密度计的干管在两个最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实验报告

实验4.3 砂的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试验【关闭窗口】 (1) 仪器设备: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天平:称量10 kg,感量1 g; 容量筒:圆柱形金属筒,内径108 mm,净高109 mm,壁厚2 mm,筒底厚约5 mm,容积为1L; 方孔筛:孔径为4.75 mm的筛一只; 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的圆钢; 直尺、漏斗或料勺、搪瓷盘、毛刷等。 (2) 试样制备: 试样制备可参照前述的取样与处理方法 (3) 实验步骤 ①用搪瓷盘装取试样约3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②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 g。 ③紧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 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的总质量,精确至1g。 (4) 结果计算与评定 ①砂的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2——表观密度,kg/m3; ρ水——水的密度,1 000 kg/m3; G0——烘干试样的质量,g; G1——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G2——水及容量瓶的总质量,g;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 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 20 kg/m3,须重新试验。 ②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 kg/m3: 式中ρ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3; G1——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容量筒的容积,L。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0kg/m3。 ③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 式中V0——空隙率,%;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精选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精选重度标准 测定法密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ASTMD1298-992 名称:原油检测标准手册(MPMS),第章 名称:160/99 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标准测定法(密度计法)1 (吕晓华贺国庆张金龙新疆阿拉山口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 本标准发布采用固定标示D1298:标示后的数字表示首次采用本标准的年份或最后一次对标准的修订年份。破折号后的数字表示最近一次标准通过的年份。上标表示最近一次修订或通过时,编辑上的修改。 本标准使用已通过防护部代办处批准。 1注-为了遵守ASTM-API联合会制定的标准合同2007年10月脚本1和标准文本都做了编辑和修订。警告的注释也于2002年10月移到了本标准的文本中。 2注-2003年10月对表4内容作了编辑上的修改。 1.范围 本标准检测方法包括使用玻璃密度计在实验室测定液体原油及雷德蒸汽压为或小于该值的原油,石油产品,石油产品混合物和非石油产品。 通过密度计测得的数值既是在标准温度下的也是在其他温度下的测定值。

密度值既可以在标准温度下测定也可以在其他任意温度条件下测得。在其他温度下的刻度读数(视密度)通过石油计量表修正为标准密度;在其他温度下的密度计读数仅是视密度而不是在标准温度下的密度值。 密度,相对密度和API重度通过使用石油计量表可转化为标准温度下的其他单位的密度值。 在Annex A1中为测定方法提供了一个数据修正和鉴定的程序。 该标准不是为了单纯阐述各种安全因素,如果可能的话,建立与使用该方法有关的适当的既安全又健康的操作程序是使用该标准人员的责任。因为确定规范的操作要比单纯使用更重要。 2.引用标准 标准 D97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2 D323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2 D1250石油计量表指南2 D2500石油浊点检测法2 D3117石油馏分浊点测定法3 D4057石油和石油产品手工取样法(见API MPMS 节)3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供参考

实验名称:粉体真密度的测定 粉体真密度是粉体质量与其真体积之比值,其真体积不包括存在于粉体颗粒内部的封闭空洞。所以,测定粉体的真密度必须采用无孔材料。根据测定介质的不同,粉体真密度的主要测定方法可分为气体容积法和浸液法。 气体容积法是以气体取代液体测定试样所排出的体积。此法排除了浸液法对试样溶解的可能性,具有不损坏试样的优点。但测定时易受温度的影响,还需注意漏气问题。气体容积法又分为定容积法与不定容积法。 浸液法是将粉末浸入在易润湿颗粒表面的浸液中,测定其所排除液体的体积。此法必须真空脱气以完全排除气泡。真空脱气操作可采用加热(煮沸)法和减压法,或两法同时并用。浸液法主要有比重瓶法和悬吊法。其中,比重瓶法具有仪器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等优点,已成为目前应用较多的测定真密度的方法之一。因此,本实验采用比重瓶法。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粉体真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科研与生产中的作用; 2. 掌握浸液法—比重瓶法测定粉末真密度的原理及方法; 3.通过实验方案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比重瓶法测定粉体真密度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粉末浸入对其润湿而不溶解的浸液中,抽真空除气泡,求出粉末试样从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排出已知密度的液体,就可计算所测粉末的真密度。真密度ρ计算式为: 式中:m 0—— 比重瓶的质重,g ; m s —— (比重瓶+粉体)的质重,g ; m sl —— (比重瓶+液体)的质重,g ; ρl —— 测定温度下浸液密度;g/cm 3; l s sl l s m m m m m m ρρ)()(00----=

ρ——粉体的真密度,g/cm3; 三.实验器材: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器,比重瓶(2-4个);分析天平;烧杯。 实验原料:金刚砂。 四.实验过程 1. 将比重瓶洗净编号,放入烘箱中于110℃下烘干冷却备用。 。 2. 用电子天平称量每个比重瓶的质量m 3. 每次测定所需试样的题记约占比重瓶容量的1/3,所以应预先用四分法缩分待测试样。 4. 取300ml的浸液(实际实验中为去离子水)倒入烧杯中,再将烧杯放进真空干燥器内预先脱气。浸液的密度可以查表得知。 ),装入约为比重瓶容量1/3的粉体试样,精确称量比重瓶和 5. 在已干燥的比重瓶(m 。 试样的的质量m s 6. 将预先脱气的去离子水注入有试样的的比重瓶内,到容器容量的2/3处为止,放入真空干燥器内。启动真空泵,抽气约20-30min时暂停抽气。 。 7. 从真空干燥器中取出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并在电子天平上称其质量m sl 。 8. 洗净该比重瓶,向瓶内加满浸液,称其质量为m l 9. 重复操作5.6.7.8测下一组数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数据记录 2. 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