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教材前三章课后思考题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8版教材前三章课后思考题答案要点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A.如何理解物质观:

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

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事业的胜利。

2.2017 年 4 月 27 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北京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重申了他的“人工智能威胁论”。他提出:“人类须警惕人工智能发展的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就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而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文明所产生的一切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我相信,生物大脑可以达到的和计算机可以达到的没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遵循了‘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工智能并被超越’这一原则。但我们并不确定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请思考这段话,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承认前者必须承认后者,反之亦然.只承认前者而否认后者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片面夸大后者的作用而否认前者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第二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基础,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性的,要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

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

(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

第二章

4.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也影响实践,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结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依赖于实践,对实践有反作用。这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5.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绝对性的一面.

但是,它又没有穷尽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而又具有相对性的

一面.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然后又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普遍真理.

马克思主义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也就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的正确认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可思主义是绝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它的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 这说明,马克思义主同时也是相对真理.

6.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生活烙印。”请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辨证统一关系有什么帮助和启示。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

价值的特性有:①客观性;②主体性;③社会历史性;④多维性。

2)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真理尺度是指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价值尺度是指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

任何实践活动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第三章

7.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

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社会制度。

这是因为生产方式实际上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归根到底是

由这个基础决定的,而且要由这个基础得到说明。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生产方式的变化是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生产方式所代替,就意味着旧的社会制度被新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8.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精准把握,

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 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

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

全面深化改革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9.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科技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强烈。

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革,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越来越成为科技的物化,劳动者“智化”程度越来越高。

其次,它导致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传统产业在技术改造中面目一新,新的“知识产业”迅速兴起。再次,它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第二,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现代科技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

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现代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第三,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

现代科技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充分展现出科学技术全方位的社会功能。

它用最新的事实印证着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然而,现代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技术决定论”思潮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之间有着原则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也强调生产力中其他要素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对社会的推动作用;

在强调科技的社会功能的同时,也强调社会诸因素,特别是社会生产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从来不赞成技术决定论。

10.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性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基本原理出发,

认为人类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既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却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既定的历史条件的制约。

11.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青山绿水,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谈谈应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系: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但不能只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处理方法:

1)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2)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3)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

4)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

染后治理的老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