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

第一章人地关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

掌握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论的概念,掌握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的代表人物、核心思想和评价。熟悉适应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协调论的基本内容。了解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环境感知论、文化决定论、“天人合一”观的理论要点。

第二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了解人地系统的一般规律,熟悉人地矛盾的内涵和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规律,掌握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的属性。了解人地关系的新课题。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地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以及人地系统结构演变和调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地关系的理论。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进程:

引言:绪论部分我们讲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提问)答: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尺度上来研究它,但以地域为单元,着重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只有地理学。

第一章人地关系

什么叫人地关系?

所谓“人”是指社会的人,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所谓“地”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界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理环境,就是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就是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

因此,“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扩大、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形成地域特征,产生地域差异。

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

什么叫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人地关系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人地关系理论。

一、人地关系理论回顾

如我国古代有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也有以“人定胜天,天定胜人”的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在西方既有埃拉托色尼等为代表的把地球作为人类家乡的观点,也有“神创论”和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欧洲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出现以后,博丹

和孟德斯鸠等学者提出气候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想。到了18~19世纪的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地关系论逐渐系统化,人地关系才形成一种科学理论。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和李特尔对人地关系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洪堡认为:人是地球这个自然统一体的一部分,地理学是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域结合。

李特尔认为:地理学的中心原理是自然的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这些思想对后来环境决定论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1、地理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世界上各种人文现象的决定因素。一切社会现象都受自然规律的制约,都是自然环境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居住在寒冷地区的爱斯基摩人勇敢,但缺少智慧;居住在炎热地区的亚洲人聪明,但缺少勇敢;居住在两者之间的希腊人既勇敢又聪明,因而希腊人能统治其它民族。希腊人为什么能具有这两种优良品行?就是由于他们居住在寒冷和炎热之间,是气候决定了他们的品行。

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潮盛行于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

把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扩展到不同的气候对各民族生理、心理、气质、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的决定性作用,认为“气候王国才是一切王国的第一位”,炎热国家的人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像青年一样勇敢,热带地区通常为专制主义笼罩,温带地区则形成强盛与自由之民族。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德国的拉采尔详细探讨了地球表面居民分布、人类迁移和民族特性等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并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引入人文地理学,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决定于各地地理环境的性质。因此,拉采尔被认为是“环境决定论的创始人和领导人”。

“环境决定论”的人地观,是对“天命论”“神创论”的反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过分夸大了环境的决定力量,要知道决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如何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评价呢?

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论题,无庸置疑,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确实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如房屋的形式、种族的特征等。如果由此就认为人类活动完全受自然环境决定,完全受制于自然力,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理论容易使人走上地理宿命论的道路,甚至掩盖了人地关系的实质性矛盾,因此该理论的立论是错误的。

20世纪初,以法国的白兰士为代表的法国地理学派,

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提出异议,认为:自然环境只是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则完全决定于人类。自然界对于人类没有必然,只不过提供机遇或阻难,人类是选择或支配这种机遇的主宰。因此,这种观点被称为可能论。

2、可能论

可能论是对人地关系论的重要发展,白兰士的学生白吕纳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的人地关系思想,

提出人地关系中的“心理因素”,认为人类的选择能力来源于心理因素。在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除了地理环境的直接作用外,还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人类的生活方式不完全是环境统治的产物,而是各种因素的复合体(包括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心理因素)。同样

的环境可以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与人类活动提供多种可能性,它们被如何利用完全取决于人类的选择能力。

“可能论”过分强调了人的选择能力,认为“地”只是提供可能,那么人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呢?白吕纳认为是心理因素,这必然要走向唯意志论。

如何对可能论进行评价呢?

可能论是在反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认识人地关系方面的巨大进步,该理论强调了人地关系中“人”的作用,认为不能用环境控制解释一切现实,把人地关系的重心放在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承认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某些活动具有直接影响,同时人类对于自然环境也有生理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1952年,英国地理学家斯帕特将环境决定论和可能论折衷,提出或然论的观点。

20世纪上半叶,欧美地理学界还出现了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等观点,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人地关系。

3、适应论

适应论认为:人地关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协调”思想,即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于环境对人类的限制,而这种“适应”,实际上是一种不断的调整,是人类有意识地对人地关系的协调。

该理论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认同和发展,随即又诞生了和谐论。

代表人物: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罗士培)

4、生态论

1927年,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地理学应称为人类生态学(因此其观点又被称为生态论)

他认为: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点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人是中心命题,一切其它现象只有当其涉及人和自然环境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

5、文化景观论

这一理论是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在《景观的形态》一文中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其特定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和地表特征,这种被人为活动改造后的自然景观就是文化景观,在这个深化过程中,文化是动因,自然条件是中介,文化景观是结果。

在苏联出现了

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

这里强调一下唯意志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认为人能够战胜自然,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解放后我们跟着苏联一边倒,处处学苏联,吃了不少苦头。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导致滥用自然资源,最后破坏了生态平衡,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再来认识近代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就是鼓励人们向大自然开战,认为人类为了统治自然就要认识自然,科学的真正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的奥秘,从而找到征服自然的途径。

此外,还有

7、环境感知论

环境感知论是借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它的内涵是:人在对自然环境给人类提供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简言之,环境感知是指长期生活在某一环境下的人群所形成与该环境相适应的思想意识。如:许多宗教(或某些地方)把自然灾害当作神对居民的惩罚,因此为避免这种灾害发生,常采取抚慰神的办法(如:河伯娶妻——西门豹的故事)

8、文化决定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现代技术教育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了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而人又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文化决定论。

在以上人地关系论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以地为中心,地决定人,如地理环境决定论;二是以人为中心,人决定地,如唯意志论。

最后介绍一下我国古代的

9、天人合一观

这里的天是指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就是人地关系。天人合一观认为:人与自然处于一个整体中,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们要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做到天人融为一体。在天人合一思想中,不但人地要协调,而且和是人地关系的关键。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尤其在人地关系矛盾尖锐的今天,深入学习和研究天人合一观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人地关系理论发展

20世纪以来,人地关系处于剧烈的对抗中,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并继而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协调人地关系成为全人类最为紧迫的任务,人地关系到协调论应运而生。它是一种新型的人地关系思想,由众多的科学家提倡而逐步深化。

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上,人类的认识已从被动跃为主动。它的主要观念有三点:

1、人对地有依赖性,地理环境影响人类的地域特征,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深度、广度和理论基础,甚至起到促进和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

2、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在人地关系中,人具有能动性,人类是主体,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不取决于地而取决于人。

3、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衡量人地关系是否协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人地关系论的观念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协调论”,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正在向真理逼近。

第二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什么是人地系统?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由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两个各不相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组成。

一、人地系统中的“人”和“地”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人地系统中的“人”是在一定地域内、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的人。

人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属性,如吃、穿、住、繁衍后代等。但不能把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本能性混为一谈。唯物史观认为,人的自然属性不是纯粹的“自然要求”,而是具有社会内容的生理需要。人的社会属性是说人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关系、性爱关系、亲属关系、同事关系等等。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形成了人的社会属性。

人又具有双重身份,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人通过劳动将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品。作为消费者,人通过消耗自己生产的产品,进行再生产,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中去。因此,人不断地与自然界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人和其它生物种群一样,都是人地系统中的一员,人没有理由凌驾于人地系统之上,只有当人类的活动可以促进人地系统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时,人类的活动才是正确的。

人地系统中的“地”是指在空间上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一是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界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环境。二是指在人类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

从人地系统的角度看,“地”有如下的属性:

1、数量上的有限性

首先在一定的地域,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的数量是有限的,尤其在自然资源上表现明显。如一定地域的热量和水分都是有限的。在我们这里,水热条件可以保证一年可以种两熟,在海南岛一年可种三熟,在黑龙江一年只能种一熟。

其次,从人类利用程度来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范围和种类也是有限的。如利用海水我们分解出氢燃料,但是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大规模应用。

第三,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需要经过千百年乃至上亿年,才能形成,它们的再生性远远赶不上人类的消耗。如根据目前消耗的速度煤炭还可以用年,石油还可以用40年。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生物资源也要合理利用,才能可再生,如果过度利用,也会遭到破坏而不能再生。

第四,环境的人口容量也是有限的,地球可容纳多少人。美国人口学家科恩在1996年出版了专著《地球能养活多少人》,他在书中,对人类近400年来对地球承载力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如果人类能建立一个合理的世界秩序,能协调一致地去维护人类的家园,那么地球养活100多亿人口是完全可能的,这是环境对人类自身繁衍作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

2、地域上的差异性

一方面,由于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地理环境存在着差异。如两极非常寒冷,环境非常恶劣;热带地区非常炎热,环境也不好;温带地区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条件非常优越。再如,我国沿海地区环境优越,而内陆地区由于沙漠,则环境非常恶劣。另一方面,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差异,也使地理环境在地域上表现为差异性。

3、时间上的变化性

地理环境是由各要素组成的整体,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果我们改变了环境中的某一因素,整个环境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只要人类从环境中索取,或向环境中输入,环境就会按自己的方式作出相应的变化。因此地理环境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如我们盲目地砍伐森林,地理环境给我们的就是水土流失,就是洪涝灾害。

4、调节能力的有限性

当地理环境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统一体时,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环境自身的调节能力,平衡就会被打破,地理环境就会被破坏。

5、层次的复杂性

地理环境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这个系统是有层次的,最基本的是简单的子系统;较小的子系统结合成较大的系统;较大的系统又复合成复杂的巨系统。从范围大小来看,有全球环境、区域环境和居住环境。

6、结构上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组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并通过自身的平衡机制对人类的活动方式进行限制。人为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活动所产生的结果,通过生态环境体现出来。地理环境的发展和变化遵循自身的规律,具有不可逆性,一旦改变就会改变自身的结构和特点,地理环境在结构上具有整体性。

因此,“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影响人类活动,形成地域特征,产生地域差异。

人地关系中的人和地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口的发展、分布和密度受到地理环境优劣的制约;适度的人口是开发利用环境的基本动力,过量的人口是造成人地系统失调的主要原因。

二、人地矛盾的内涵

人地关系矛盾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与地理环境在空间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关系上的对立统一。

在空间上,人地关系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要素对空间占有的矛盾。如一个具体的区域,如果人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增大,自然元素所占据的空间就会减少。如泰州原是一个县级市,主城区仅老城区,现在成立了地级市,除了主城区外,还有很大面积的新区,人占用的空间大了,自然元素占用的空间就小了。

人地关系的矛盾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量、交流比例和交流频率等方面。如一个具体的区域,耕地是一定的,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能够生产的粮食也是一定的,如果人口增加了,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超过本区域最大的粮食生产量时,人与地的粮食交流就产生了矛盾;如果不能从外区域调进粮食或向外移民,人们就会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垦那些不适于耕作的土地,从而造成水土流失,造成人地矛盾尖锐。

请大家看岩溶山地贫困区的人地矛盾示意图,说一说人地矛盾是怎样产生的?略

三、人地系统的结构演变和调控

人在自身进化的同时也改变着自然环境,人类创造了多种文明模式,这些模式都是对自然的某种适应。所谓适应就是人类为谋求在自然界中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以及对自然变化的响应。人类的文明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采集狩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一定的人地适应模式对应一定的人地系统结构。

看书22页表1-1人地适应的历史演变。

在采集狩猎社会,人们的主要技术是铜器和铁器,主要资源就是天然食品,主要产业活动是采集和渔猎,人类的发展方式是依赖天然食物资源,人类影响的范围就是个体、群体的聚集地,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食物短缺,形成无结构的系统。

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主要技术是石器和木器,主要资源就是农业资源,主要产业活动是农业,人类的发展方式是大规模开发农业资源,人类影响的范围就是村、城市和国家,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口过剩、生态破坏,形成简单的网络结构的系统。

工业社会时期,人们的主要技术是机器和电器,主要资源就是工业资源,主要产业活动是工业,人类的发展方式是掠夺式利用资源和环境,人类影响的范围就是国家、跨国,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口过剩、资源短缺、粮食紧张、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形成复杂功能结构的系统。

从本质上讲,在采集狩猎和早期农业社会时期,人地的相互作用不剧烈,人对地的影响小,地对人的影响大,人地关系相对和谐,人地系统的结构是可持续的。到了农业社会后期,由于人口增多,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对地的影响不断加强,出现了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人地系统的局部受到破坏。到了工业社会,主要使用不可再生资源以及高物质消费,由于其物质基础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传统工业社会是不可持续的,人地系统结构的破坏是全球性的,近代科技成又使人地系统结构更为复杂,形成了以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人类共同组成的人地系统。其中人口、社会、经济因素相互结合成一方,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为另一方,双方之间以及内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织在一起。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促进作用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抑制作用;人类对自然系统投入可控资源、开发不可控资源,治理灾害、增加土地资源的产出等。

信息社会是一种新的文明模式,人们的主要技术是高技术、清洁技术和信息技术,主要资源就是智力和信息资源,主要产业活动是第三产业,人类的发展方式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人类影响的范围就是全球,人地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以及全球变化,形成自控制调节结构的系统。这是一个全新的人地系统结构模式。

看书第23-24页,澳门的人地关系是如何演变的?有什么样的规律?

人地关系的演变:中西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香港的郊区休憩地——中国内地通向世界的门户。

人地关系的演变的规律: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人的主导作用。

在不同的时期,在任何地域,随着人地关系相互适应的演变,人地系统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演变,我们可以从人地关系的演变来认识人地系统结构的演变。通过对人地系统演化规律的研究,更好地调整人类的行为,建立人地相互适应的结构模式。

人地系统调控的目标是协调人地关系,重点是研究人地系统的优化。

说明:人类系统有人口、经济和社会子系统。自然系统有资源和环境子系统。在人地关系中,人对地的作用是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系统;地对人的作用是对人类产生影响,并把人对地的作用及时反馈给人类。

人类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对人地系统进行投入与调控,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利用使良好产出最大,通过治理使不良产出最小。如果良好产出最大,不良产出最小,人地关系就协调了,人地系统就达到了优化。

总结:略。

作业:1、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个方面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文化景观论、唯意志论)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了解农业经济类型,熟悉农业经济活动的主要特点,掌握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熟悉工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特点和工业集中分布的主要原因,掌握四种工业经济活动类型、工业布局原则和工业布局类型,掌握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以及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

了解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区别,熟悉第四产业的概念、内容以及特征,掌握知识经济的概念、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及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科技工业园的创建条件。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农业经济活动、工业经济活动、知识经济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以及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以及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地理环境对知识经济及知识经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五、教学课时:4课时。

五、教学进程:

引言:经济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地理环境是人类经济活动的背景和基础,地理环境对不同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经济活动的层次越低,越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特别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制约,但高层次的经济活动也永远摆脱不了自然环境千丝万缕的影响;经济活动的层次越高,受到人文环境,特别是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越明显,但低层次的经济活动同样也有人文环境影响的影子,

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地理环境,一方面,自然环境日益人文化,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征服自然”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人类经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接踵而至,人们也时时刻刻面临着自然的“报复”。

如何来协调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呢?

第二章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活动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三次科技革命,形成了四大产业。

什么是三次社会大分工?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手工业;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了商业。

什么是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标志:瓦特发明蒸汽机。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标志:电力的广泛运用。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标志: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

什么是四大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可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两大部分。

后来把信息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称为第四产业。

什么叫第四产业?

书上第47页,第四产业就是以高新技术为最主要的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经济活动。也称信息产业或知识产业。

现在分类又更细了,实际上是对第三产业又进行了细分。其中

第三产业是指交通运输、电讯、公用事业等。

第四产业是指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保险业、法律服务、银行、广告、批发、零售、房地产等。

第五产业是指向消费者家庭提供服务的服务业,包括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人类经历了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每个社会都有其特有的主导产业。分别对应第零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其中第零产业对应原始社会中的产业。

我们现在就处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并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时代。

第一节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农业经济活动

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类处于采集和狩猎阶段。由于采集和狩猎的产品极其有限,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于是,人类开始把野生的动、植物驯化成家畜与农作物,从而改变了人类对天然食物的依赖,人类也因此定居下来,这样农业就产生了。

什么是农业?

农业是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获得粮食、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满足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的物质生产部门。

(一)农业的特点

农业就是生物的再生产,不同的生物生长需要不同的生态环境,

如水稻对水热条件的要求比较高,适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地区;小麦对水热条件的要求相对比较低,适宜在温带地区生长。

再如甘蔗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水热条件,只能生长在我国的南方;甜菜的生长需要阴冷的环境,只能生长在我国的北方。因此,农业生产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1、强烈的地域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经济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2、明显的阶段性

在渔猎采集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严重依附于大自然,“地”对“人”的影响很大,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人”对“地”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利用自然,只是简单

的分工,使用简陋的工具。这时的问题是乱采乱伐,滥用资源,造成生活资料缺乏,引起饥荒。

在原始农业时期,由野生动物驯养发展而成游牧业,由植物的驯化发展而成刀耕火种的农业。“人”对“地”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农业经济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如刀耕火种的农业对森林的破坏。

在传统农业时期,主要是犁耕锄种,手工劳动,“人”对“地”有取有予,但一些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灌溉方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

如大水漫灌,使土壤盐碱化。

二次大战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农产品,许多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石油农业”或者叫“能源农业”。

所谓石油农业就是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化肥和农药都是来自石油,而称“石油农业”,由于石油是能源,因此,有人也称为“能源农业”。石油农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土地板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地退化;大量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受到污染,所以现在癌症很多,与农药也不无关系。

面对石油农业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生态农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什么叫生态农业?

书上第31页,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进行农业生产,以保持并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动态平衡为指导思想,模拟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物种多样性和物质的循环、转化和再生规律,以便尽可能地提高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社会经济状况也存在差异,世界各地的农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农业已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徘徊在传统农业阶段。

狭义的农业—般仅指种植业或称耕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饲料作物的生产。广义的农业包括农(耕作业)、林、牧、副、渔。过去人们把农作之余的养殖业、编织业等农余生产统称为副业。后来人们把村庄所有的乡镇企业看作是副业。但由于副业的概念纷繁复杂,所以在现代农业统计中已没有副业这个项目。

在农业中,最主要的部门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人们通常用种植业、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或者用种植业、畜牧业产值的比来反映农业经济类型。

(二)农业经济类型

可分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和农牧并重的农业经济。

1、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少数发达国家,如日本,

这是日本的蔬菜耕作业。另一种是多数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主要为种植业提供动力。

如我国广大的农村饲养老黄牛就是为了耕地。

2、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经济

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多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青贮饲料和谷物,通过畜禽的转化,为人类提供肉禽蛋奶等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和羊毛皮张等。

这是美国的玉米带,这里生产的青贮玉米,不是作为人的口粮,而是作为牲畜的饲料。

另一种是草场条件比较好的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依靠良好的饲草条件发展牛羊等食草性畜牧业。

二、农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农业经济活动是生物再生产的过程,生物的再生产必须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最为直接,有时甚至具有决定性。

1、自然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温暖的气候、充足的阳光以及可灌溉的河水等都是发展农业的基础,它们都会对农业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1)土地

土地是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农业生产的场所,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源面积大,有利于农业发展。如美国面积有9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两亿多,相对来说,土地资源的面积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美国农业已经进入现代农业阶段,美国农业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和区域化,形成了农业带。

土地资源的类型多,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活动。如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多,有耕地、林地、草地、水面,有山地丘陵和高原、平原和盆地等,可以发展农林牧副渔多种农业经济。

土地资源的质量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土很肥沃,水稻的产量很高,亩产可达一千多斤。

科学合理的垦殖和耕作方式,可显著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如我国北方一年一熟,主要是春小麦,或大豆或高梁。

我们这里一年两熟,主要是冬小麦和水稻。海南岛一年三熟,主要素水稻。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田,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靠近沙漠地区域农田,由于缺乏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经济价值不大。

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如发展大棚蔬菜等。

(2)地形

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度、坡度、坡向和地面切割程度几个方面。

首先是高度,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其水热条件都会发生变化,出现农业生产的垂直地带性。

这是两位教授设计的2060年的立体农业——金字塔农场。

这是设计的加拿大的多伦多空中农场,规划58层,总建筑面积270万平方英尺,可以养活三万五千人,生产诸如扁豆、黄豆、菠菜、胡萝卜、莴苣等蔬菜。

一般情况下,平原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有时山区小气候也能为某些动植物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如茶叶就需要生长在雾气缭绕日照较短的山区。如庐山的云雾茶。

其次是坡度,平坦的地形,适宜机械化操作,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一般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地不宜开垦为耕地,坡度在15度和25度之间的坡地要改造成梯田。

这是云南元阳梯田。

第三是坡向,坡向不同,日照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向阳坡日照时间长,可以种植喜温长日照的植物;背阳坡日照时间短,可以种植喜阴的短日照的植物。

第四是地面的切割程度,如果地面的切割程度过大,不利于机械化作业,也不利于水利化。

(3)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质,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交换的场所。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贫瘠的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此外,土壤的酸碱度、结构等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布局。如茶树只能生长在酸性土壤中,因此我国茶叶一般都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这是福建安溪铁观音生活的环境,土壤就是酸性的红壤。

在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一般就不产茶叶。

(4)气候

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气温和降水三个方面。

首先是光照,我们知道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就是光合作用的过程,光照的强弱、光照时间的长短都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和分布。

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就是由于新疆的日期照时间长。

其次是气温,作物的生长都有三基点温度: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和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光合作用最强,作物生长最快;在最高和最低温度时,光合作用停止,作物停止生长;如果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作物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如我国水稻最北可种到辽宁,再向北就会因为气温低而不能再生长了。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质,如果气温的日期较差大,白天气温高时,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晚上气温低,呼吸作用也弱,消耗的有机物质少,积累的有机物质就多,农作物的产量就高,品质就好。新疆的瓜果特别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气温的日较差大。我国新疆乌鲁木齐日较差最大可达26.6℃.有“早穿棉,午穿纱”的说法。

第三是降水,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所需水份的主要来源,土壤的水份来自于哪里呢?主要来自于降水。降水的多少会影响到耕地的类型,如我国南方降水多,主要生长水稻,我国北方降水少,主要生长小麦。

自然环境为农业经济活动提供了基础条件,但能否从事某种农业经济活动完全取决于人文环境。

2、人文环境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世界上许多补品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是不一致的,如天然橡胶的原产地在巴西,但天然橡胶的主产区却在马来西亚。

(1)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素质影响农业经济活动。

不同的农作物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粮食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少,大棚蔬菜的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多;经济作物的生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高,非经济作物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高;种植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放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在农业经济活动的初期对劳动力的数量要求比较高,在农业经济活动的高级阶段,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2)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使人们有选择地进行农业布局。

温室栽培技术使低纬度的蔬菜能在高纬度种植,冬季可以种植夏天时鲜的蔬菜。无土栽培技术,使农业生产从旷野走向室内,可以彻底不受季节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培育早熟优良品种上、缩短畜禽育肥时间、栽培速生丰产林木等,缩短了生物生长的周期,加速了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

如银杏树,公孙树现在三到五年就能挂果了。今后农业高科技不仅仅是高投入、高机械化,而且要依靠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等发展农业。

(3)生产力水平高低既影响农业生产布局,又影响农业生产水平。

在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预防、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弱,农业布局的范围小,单位面积的产量低。原始农业仅仅布局在暖热地区,水产业仅仅限于江河湖。在现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人们能够到达的地区几乎都有农业生产,水产业已从江河湖扩大到近海以至远洋,从天然捕涝发展到“海洋牧场”“耕海种渔”,农业布局的范围越来越广。工业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和技术装备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如过去水稻亩产仅几百斤,现在亩产最高可达1700斤。

(4)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可以培育市场,市场需求也可以引导农业生产。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布局和发展越来越大。如银杏从过去的每斤40元到现在的每斤4元,主要是外贸市场的不畅通。

(5)交通运输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

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如过去城市的蔬菜、肉禽蛋乳主要来自郊区,现在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远离城市的农副产品基地。

(6)农业政策对农业生产与布局的调控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农业政策是一大二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文明的出现,改变了自然环境,形成人为环境,世界的面貌发生巨大改变,形成现在丰富多彩的农村景观。农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着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农业经济活动中,人类利用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在可能的范围内,控制和改变自然规律的作用和发展趋势如改良土壤、培育良种、围海造陆等,塑造了农业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并为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农业文明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同时,由于人们的浅见,也遭到了自然的无情报复。正如恩格斯所说“不要过分陶醉在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人类毁林开荒、垦山种粮和过度放牧等,使自然植被遭到了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农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淤积河道、水库,并导致水库报废,河道改道等。

如三门峡水库,在50年代中后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1957年4月开工,1960年完工,三门峡水库成了民族精神的体现、大跃进的丰碑。随即,1960年制版的二元人民币上印上了三门峡大坝的图案。

可惜由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的泥沙在库区淤塞,据说现在想把它炸了,其费用比建时还要多。

2、次生盐渍化

由于修建水库,导致地下水位抬升,引起沼泽化,甚至还会引起血吸虫病大传播。由于不合理的排灌以及大水漫灌使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次生盐渍化。全世界灌区次生盐渍化的土地面积占灌区面积的7%,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

3、森林、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木材、林副产品,还能提供大量的动植物资源,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以及防治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由于人们过

度砍伐森林,使得水旱风沙灾害频繁。反思我国91年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与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量砍伐长江上游的森林,导致森林失去了涵养水源的作用不无关系。

由于人们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乱挖中草药、发菜等,使草原大面积退化,土壤受到严重侵蚀,造成土地沙漠化,在强风天气条件下,形成沙尘暴天气。

如我国的科尔沁大草原,在清朝时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由于滥垦沙质草地,现在是“风吹草地见老鼠”。

现在我国沙漠化的面积逐年增加,每年损失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县。

我国沙尘暴天气与沙漠化面积的扩展呈同步增长的趋势,就连首都北京近年来也受到了北方沙尘暴的侵袭。

4、水产资源锐减

在近海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由于滥捕狂捞,出现了捕捞能力大大超过水产资源的再生能力,鱼类资源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渔汛难以形成,近海水产资源的产量大幅度下降。对于内陆江河湖水产资源的破坏更为严重,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使鱼类失去了生长发育的良好场所,大量的堤坝涵闸阻塞了鱼类的繁殖、索饵的洄游通道,水中的农药对于泥鳅、黄鳝等小水产品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渔民的网越织越细,捕获的鱼越来越小。

5、农药、化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危害人体健康

人类为了获得更多的农产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它们污染了土壤、水体和大气,并最终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危害人体健康。

过量使用化肥还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体缺氧,致使水体发臭,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

6、外来物种的生态灾难

随着区域经济联系的不断扩大,物种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引进外来物种要慎之又慎,不然就会带来生态灾难。

如我国曾从国外引进水葫芦、水花生等,它们在我国大量繁殖,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第二节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引言:在工业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工业,工业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它为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提供现代化的装备,因此,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就取决于工业的现代化。那什么是工业呢?

工业是人们利用农业提供的产品,以及人们直接向自然界索取的矿产、水资源、空气、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过程。

第二节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工业经济活动

(一)基本特点

看书第38-39页,简述一下工业经济活动的特点。(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简述一个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性

这个特点是与农业生产的特点来进行比较的,农作物的生长具有季节性,春播、夏长、秋收、冬藏。工业经济活动主要是物理的、化学的生产过程,没有季节性,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像酿酒、生物制药等生物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受季节性的影响,但所占的比重不大。因此,与农业经济活动相比,工业经济活动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具备了资金、技术、资源、能源、设备、运输、劳动力等条件,就可以全年进行生产,即使那些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生物生产过程的工业,在人工条件下也可全年进行生产。

2、专业化和协作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工业布局越来越灵活,一个地方,不箮有没有资源、有没有能源,只要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可以布局。

如泰州电厂。(略)

工业产品一般是由的多个部件组成的,各个部件可以按照国标,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再进行组装,这就是专业化。专业化可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避免重复建设,提高经济效益。

如一辆汽车由3万多个零件组成,汽车制造厂不可能用三万多个车间来制造出一辆汽车的所有零配件,即使可以也没有必要自己生产每一个零部件,因为这样经济效益会很差。如果每一个汽车制造厂都这样的话,就会造成重复投资,造成浪费。一个企业专门生某一个或几个零件,同时供应多家汽车制造企业,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专业化分工越细,同类生产愈集中,就越要加强协作。专业化是协作化的基础,协作化是专业化的保证。

3、技术性强,精密度高

与农业经济活动相比,工业经济活动的技术性强,精密度高,特别是电子工业、精密机械等工业部门。一个很小的技术差错或精度不够,轻则可能出现工业废品,重则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4、分布集中

农业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一般呈面状分布;工业经济活动则主要集中在消费中心、原料燃料产地和交通枢纽,一般呈点状分布。

工业分布为什么会集中分布呢?

(1)有利于更好地利用原料和燃料。

工业生产离不开原料和燃料,而原料和燃料并不是遍在性资源,而是集中分布的。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原料和燃料,工业生产也应该集中分布。

(2)有利于形成适度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工业生产由于前期投入很大,因此,在工业生产上存在一个规模问题,一定的投入,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3)一些交通枢纽地区往往成为工业生产的理想场所,从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集中分布。

工业生产过程易于分解,可以在区位优势好的地区进行零部件生产,然后再进行组装。那些地方的区位优势好呢?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一些交通枢纽地区就是区位优势好的地区,往往成为工业生产的理想场所,从而促进了工业生产的集中分布。

(4)有利于节约能源、运费、生产用地,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各部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生产技术联系或互为市场,只有集中分布,才能节约能源、运费、生产用地,降低生产成本。

(5)可以产生集聚效益。

工业生产集中分布,有利于节省基础设施投资,充分利用公用设施,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工业部门结构的演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部门越来越多,这是工业部门结构演化的总趋势。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前,工业是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出现了纺织、采煤、钢铁、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出现了电力、电器、化学、有色冶金、石油、内燃机、汽车和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出现了微电子和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和激光工业等工业部门。

如果按照生产力各要素在工业生产中投入量的相对大小,我们可以把工业经济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什么叫劳动密集型工业呢?

所谓劳动密集型工业就是在工业生产中,投入的技术装备程度低,需要的劳动力多,活劳动消耗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大的工业。如纺织工业。

因此,在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资本短缺和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地区,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什么叫资源密集型工业呢?

所谓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料的工业。如钢铁工业。(略)

因此,在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适宜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如辽宁鞍钢就是因为鞍山铁,附近的阜新有煤,而发展了钢铁工业。

再如大庆的石油工业,就是由于大庆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什么叫资本密集型工业呢?

所谓资本密集型工业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投资多,技术装备程度较高,需要的劳动力少的工业。如机械制造业。

什么叫知识密集型工业呢?

所谓知识密集型工业是指工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很多知识和智力,需要大量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工业科技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部门。

因此,知识密集型工业往往布局在著名的大学附近,

如我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依托北京清华大学等名高校的发展高科技产业。现有清华大

学、北京大学等39所高等院校座落于此,园区现有40万在校大学生,213家科研机构,41个国家工程中心,4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现已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和象征。

再如美国硅谷依托美国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为基础,成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成为世界半导体工业聚集区的代名词。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工业类型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农业经济时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工业经济时代,劳动密集型工业依然存在,但资源、资本密集型工业占绝地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资源、资本密集型工业仍然是经济基础,但知识密集型工业占主要地位。

(三)工业布局

1、工业布局的原则

我们在进行工业布局时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尽可能接近原料产地、燃料动力产地、产品市场以及交通枢纽地区。

这样可以节约生产和流通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我国原有的纺织工业中心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如上海、天津、青岛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附近的一些地区扩大棉田面积,这样做也是为了使接近原料产地。

(2)按照规模经济、保护环境的要求,确定工业基地的合理规模,防止工业过度集中或分散,促进大、中、小经济中心的形成。

(3)正确处理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矛盾,推动落后地区的开发。

如我国在乌鲁木齐发展棉毛纺织工业中心,在银川、西宁、西藏林芝等地发展毛纺织工业中心,一方面是为了使工业接近原料、消费地,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

(4)加强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5)充分考虑国家安全的需要。

2、工业布局的类型

根据工业部门或工业企业与资源或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工业布局可分为四种类型:资源型

河湖水域型

临海型

临空型

对于资源密集型工业,应该布局在资源产地,如农副产品产地、矿产资源产地、原材料产地和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制糖工业,它的原料是甘蔗或甜菜,应布局在甘蔗产地或甜菜产地;采煤工业应布局在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水泥工业应布局在硅酸盐丰富的地区;水电站应布局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钢铁工业布局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这种布局就叫资源型。

河、湖可以为工业提供水运、水力及生活用水等。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一些手工作坊都是沿河分布。第二次科科技革命后,水电的发展,使一些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如炼铝工业也都布局在水电站附近。

二战后,国际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出现了原料燃料靠进口,产品靠出口的加工贸易型工业,这样的工业为了减少运费,节约成本,一般都布局在沿海地区。如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就是临海型工业布局。

随着航空和高速公路的发展,电子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可以通过飞机和汽车运输,可以完全摆脱传统工业布局的限制,出现了临空型的工业布局。

如美国的硅谷就属于临空型工业布局。

二、工业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虽然没有对农业经济活动影响那样深,但也还是有影响的。有的是直接的,如采煤工业,如果没有煤炭就不会有采煤工业;有的是间接的,如制糖工业,蔗糖工业的原料是甘蔗,在高纬度地区不能种植甘蔗,因此,在高纬度地区就不能发展蔗糖工业;有的影响非常不明显,如电力工业,在大量需要电力的地方,都可以建电厂,不管那里有没有煤炭,如泰州电厂。

煤炭、石油和水力等能源资源以及铁矿、铜矿等矿产资源是工业经济时代是重要的工业资源。工业资源的地域组合会影响到工业发展的进程以及地域的工业部门结构。在工业发展的早期,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区往往都是那些煤、铁资源都丰富的地区,如英国的伯明翰。而那些缺煤少铁的地区,工业起步一般比较晚。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通常形成重工业区,如我国东北,煤铁资源丰富,鞍山的铁,抚顺、阜新的煤,发展了钢铁等重工业,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水不仅是重要的动力电源,而且许多工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如造纸工业生产第吨纸需要耗水20至140吨,因此,对于一些高耗水的工业部门,只能布局于大河沿岸或沿海地区。有些工业部门的布局还与通航水体密切相关,如泰州在沿长江边有很多造船厂,在浙江沿海也有许多造船厂。

土地是工业布局的场所,不同工业部门的用地规模和单位土地的产出率不同,对于占地面积较大,单位土地产出率较低的工业部门只能布局在土地资源相对比较多,地价较低的城郊地区。

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原料消耗比较大的工业部门,为了节省运费,减少成本,往往布局在原料产地,如制糖工业,只能布局在甘蔗产地或甜菜产地。而一些资源消耗少,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工业部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就比较小,布局就比较灵活。

2、人文环境对工业经济活动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工业布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工业布局产生重大的影响。第一次科技革命前,工场手工业主要布局在河流沿岸或接近原料、燃料产地。第一次科技革命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轮船和蒸汽机车,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使得一些能源缺乏的地方依靠远距离高压输电也可以布局工业,同时由于化学工业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的广泛应用,在化学工业和有色金属原料地出现了新的工业中心。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50年代中期)核能的出现,使工业布局进一步改变了能源的地域限制,为需要布局工业的地方提高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因为核能的运输量小,因此运输成本很低)

(2)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工业布局

第一次科技革命前,交通运输的动力是畜力、人力、风力和水力等,工场手工业只能布局在原料、燃料产地、消费市场和动力源地区,而且规模很小。

第一次科技革命,出现火车和轮船,在原料燃料不足甚至没有的地区也出现新的工业中心。

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了汽车,汽车比较灵活,使得在火车和轮船不能到达的地区也能

布局工业。二战后,大型远洋货轮的出现,使得国际间大宗货物的运输成为可能,从而使缺少原料燃料的国家也能布局工业。

(3)劳动力影响工业布局

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工业布局的前提条件,现代工业生产不仅要有足够数量的劳动力,而且要求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劳动力数量多,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使劳动力充分就业;知识密集型工业就需要有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

(4)市场需求影响工业布局

生产是为了消费,因此,市场需求决定工业布局的产品的种类,市场容量决定工业布局的规模。如果没有市场需求,工业布局就没有意义。

(二)工业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经济活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工业经济活动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的浪费和破坏等。

1、环境污染

工业经济活动是目前最大的污染源,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都是来自工业经济活动。

(1)酸雨

工业经济活动排出的二氧化硫,遇到大气中的水汽,形成酸雨。酸雨引起土壤和水体的酸化,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

(2)温室效应

工业经济活动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趋于上升,导致南极冰川和北冰洋的冰大理融化,海平面上升,进而引起大气环境流的改变,导致某些地区出现水旱灾害。

(3)破坏臭氧层

工业经济活动中排放出来的氯氟烃、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等气体,与臭氧中的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臭气层变薄甚至形成空洞,这样到达地球的紫外线就会增多,人体患皮肤癌的机率就会增加。

这是2000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

2、资源浪费

工业经济活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使本来就已经有限的资源捉襟见肘。这种浪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浪费。

如采富弃贫、共生矿只采一种等。辽宁省是我国硼矿最富集的省,目前,只采B203大于12%的富矿石,对B203小于12%的贫矿石则完全放弃,出现采富弃贫的现象。

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如可燃气体点“天灯”。吉林石化有50多座“天灯”。每年要燃烧100万立方米的可燃气体,相当于烧掉100万元,在空中排放100万吨有毒气体。

3、破坏环境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如露天采矿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坑道采矿会引起地面塌陷或下沉,海洋采油泄漏,会污染海洋环境,放射性矿物的开采会引起辐射,危害人体健康。

如何解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呢?人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第一种方式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他们是“低收入低污染——高收入高污染——高收入低污染”。这

是一条代价沉重的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种方式是“边发展经济边治理环境”,这种方式从表面上看,比第一种方式有进步,但由于它是把发展经济、污染环境和治理污染看作是孤立的具有先后顺序的几块,因此,在环境保护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第三种方式是“生态型”的发济发展道路,就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中,使污染防治从终端控制向全过程控制、从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控制相结合,使生产废弃物排放量最小。这是一条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想的经济发展之路。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第29卷第10期2010年10月 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29,No.10Oct.,2010 收稿日期:2010-01;修订日期:2010-07.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作者简介: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zhangxiyue1982@https://www.360docs.net/doc/d518340206.html, 1178-1184页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 张洁1,李同昇2,王武科2 (1.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西安710032;2.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127) 摘要: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仿真模拟;渭河流域 1引言 除了干旱的和寒冷的地区,全球陆地表面的大 部分区域都是由流域构成的[1]。流域是以河流为纽带的,以水资源利用为核心的,自然、经济、社会相互融合的,上、中、下游之间紧密相连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纵横交错的多维复杂的带状区域[2]。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巨系统,是人与地以流域为依托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变量、时间和空间相协调的耦合系统[3-4],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相互关联与相互反馈过程是推动人地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5]。随着人类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不断扩大,流域上中下游的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流域区逐步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和敏感地区,流域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关注点之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是建立在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基础上的,以反映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特征的一类动力学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擅长处理非线性、复杂性、长期性和时变性等系统耦合问题[6]。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寻优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寻找系统较优或次优的结构与参数,以求得较优的系统功能。SD 模型通过 设定系统各种控制因素,以观测输入的控制因素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从而能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 由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用动态的、系统的、内部紧密关联的观点来研究流域,能很好的反映流域人地系统的独有特征,对研究和规划复杂的未来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独到的优点,因此有很多学者借助SD 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王武科等[7]、喻小军等[8]、鲍超等[9]、王慧敏等[10]、秦丽云[11]对流域水资源、土地资源、产业结构等要素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等[12-13]、李同升等[14]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优化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此外,李林红[15]将SD 模型与投入产出表、郭怀成等[16]将SD 模型与多目标规划模型(IFMOP)有机结合研究流域环境系统。借助SD 模型既可以进行时间动态分析,又可进行部门间的协调,它能对系统内部、系统内外因素的互相关系予以明确的认识,对系统内所隐含的反馈回路予以清晰的体现[17-19]。本文以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支撑,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实例建立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案调控试验,求解流域人地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内容概要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3、不同地域的人地关系理念 4、经典的人地关系理论 5、人地关系理论与区域规划理念的创新 1、人地关系理论研究的意义所谓人地关系理论是指各种人文现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自然环境在文化(包括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看法。它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要素,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近代以来,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思想对人类文明的繁衍和发展意义重大。 2、生产力发展与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 2.1 史前阶段这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时代,但透过原始宗教和神话传说,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原始自然观的踪迹。表现:原始宗教包括原始人群中普遍存在的自然崇拜、鬼魂崇拜、灵物崇拜以及占卜、巫术等,它是初民屈服于自然,或在自然的威力下软弱无力的表现;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则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由驾驭自然的向往。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使人类在自然面前甚为被动。对于生产生活中的得失成败,人类都只能归因于自然界或某种超自然因素的力量,对它们人类除了深感神秘莫测,只有崇拜,而这种崇拜实际上就是乞求。但初民并不甘心做自然的奴隶,幻想中的超人应运而生,他们在神话传说中不仅超脱了自然的束缚,而且束缚了为难人类的自然事物。 2.2农业文明时代(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人类逐渐从自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走上了能动地改造和支配自然的道路。社

会组织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所推动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在自然面前不再仅仅是乞求和幻想,人类正逐步克服地理环境的阻滞、利用自然界为自己服务。但是发展在起步阶段仍相对缓慢,人类还不能跨越或打破自然环境造成的阻隔,减少或消除其对文化发展的不利影响。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空间的活动也尚未全面地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地理环境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仍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自然观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暂时的平衡,但生产力水平的加速发展预示着人地关系的天平将进一步向人的一方倾斜。 2.3近代工业文明(1)地理大发现开辟了人类世界相互交流的新渠道,人类的足迹开始踏谝地球的各个角落,整个世界不可避免地连成一个整体,人类实现了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又一次飞跃,人地关系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当人类用三百年时间经历了巨大社会变革和观念更新之后,工业革命发生了。正如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所述,它产生了底特律郊外的大汽车厂,而且还使拖拉机在农田上奔跑,办公室里有了打字机,厨房里有了电器冰箱。它产生了新闻日报和电影、地下铁路和DC-3型飞机……。这一切都表现出人类征服、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巨大潜能。终于,人类实现了摆脱自然束缚的梦想,开始沉醉于征服自然的胜利之中。 2.3近代工业文明(2)此后的二百年,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继续飞速发展,从表面上看,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仿佛大大超过了自然控制人类的能力,自然在依附于人类。不幸终于降临了,人类的观念发生了不该发生的变化,相当多的人自觉不自

人地关系系统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共50分) 下图是每隔5年的世界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年龄分为:未满15岁(少儿人口)、15岁以上65岁以下(劳动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三个区间。据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字母B和X表示的意义分别是() A.未满15岁人口比重、1950年 B.15岁以上65岁以下人口比重、2030年 C.未满15岁人口比重、2030年 D.65岁以上人口比重、1950年 2.人口总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快使得总负担系数在逐渐升高 B.在图示的时间内负担老年系数和总负担系数呈正相关 C.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升高后降低 D.总负担系数变化趋势先降低后升高 3.负担系数高,不仅意味着劳动负担较重,还意味着较高的教育和养老等社会压力,图示中总负担系数最高的年份是() A.1995年B.2000年 C.1975年D.1965年 解析:1.C 2.C 3.D第1题,世界人口的年龄构成应该是青壮年人口最多,老年人口最少,居中的是少年儿童人口,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是逐渐增加的。第2题,由图可知,总负担系数先逐渐升高,然后下降。第3题,通过材料和图可知,1965年人口负担最重。 下表为我国某省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表示人口减少,“+”表示人口增加)。据此完成4~6题。

4.A .城市化水平提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 C .人口的流动速度加快 D .老龄化进程加快 5.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过渡型 D .现代型 6.目前该省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可能是( ) A .性别比失调 B .人口老龄化 C .人口素质下降 D .城乡人口融合 解析:4.C 5.D 6.B 第4题,由表可知,该省的户籍人口增加,说明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值;常住人口减少,主要是由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人口流动速度加快造成的。第5题,由616.7÷(6 862.0-616.7)÷10≈9.87?可知,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9.87?,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第6题,由表中数据信息可推知,该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全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人口性别比、人口素质和城乡人口融合问题在表中未体现出来,故无法判断。 (2013·南京四校联考)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3 972万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下图为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 帅婷婷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西宁810008) 学号:20141013017 摘要:人地关系研究是近代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人地关系理论的回顾和及协调论的阐述,解释人地系统的内涵和实质以及人地系统的演变和人地系统的演化和调控,并对地理学人地关系与人地系统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研究重点加以综述。 关键词:人地关系,协调论,人地系统 1主要的人地关系论 1.1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是地理学关注的重要内容。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其后美国的辛普尔、亨丁顿,澳大利亚的泰勒,法国的德莫林斯等人相继发展、推进了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从其成型开始便遭到了强烈批评。但是,环境决定论无疑存在历史的进步性和合理内核:①环境决定论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神权统治”,人地关系研究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并加强了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推动了地理学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②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在环境决定论的一般概念下统一起来,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合二为一,开创了人地关系的理论化探讨,在地理学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⑧强调了环境对人类活动(现实、潜在或未来)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由于对环境的关心而导致环境意识和环境策略的兴起,从而奠定了当代环境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发展的基础;④绝大部分环境决定论者都不是绝对的或极端的决定论者,并没有否定人的力量和作用。 1.2或然论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黄助群 (资环学院人文地理学专业) 摘要:人地关系和人地关系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问题。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对于人们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正是基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人地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键词:人地关系研究现状 人地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基于人类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层面组织的物质关系系统[1]。反映了特定时代的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相对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面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并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是研究如何将地球表面建成人类最宜居住地。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并始终贯穿在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人地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是一个动态演化的过程,不同的时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 一、人文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中国的地理学者始终把人地关系作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与核心,并以全新视角研究人地关系,深入分析人地系统的基本特征和揭示人地关系演进趋势与基本规律。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简单的概括人地关系经历了人类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与谋求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地关系发展历程。

1.人类崇拜自然的原始发展时期 在采猎文明时期,原始社会生活的人们主要靠直接攫取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来作为生存的资料。由于生产水平的低下,对自然界产生较强的神秘河畏惧心理。人类对自然是一种依附和顺应的关系。以此同时,表现出人地观念上的神秘性和拜物主义,形成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自然控制论。 2.人类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时期 从原始到农耕文明,人类的认识伴随生产力的进步发生了质的飞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由完全依赖转变成顺应自然规律进而利用自然的阶段,人地关系也保持者融洽的非对立关系。人一主观能动性的加强,促使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也有了初步的萌芽,出现了地理学上有关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环境决定论。 3.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化时期 从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利用自然界的能力和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人地关系也由顺应转变成征服,并且伴随人类的开发利用程度而增加。人类中心论的实践活动客观上导致环境和生态的恶化,人地关系出现一度的紧张局面。 4.谋求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上世纪60年代,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性的气象、能源、环境问题的出现,人类面临着生存危机,开始意识到有必要重新审视人地关系演变的历史。总结传统的发展演变模式,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经验教训,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种解决当前突出的人地关系的新思路。 二、国内外关于人地关系研究的几种理论 伴随社会的向前发展,人地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新型人地关系理论也不断涌现并逐步形成理论体系。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_土地利用变化

简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变化 樊 杰, 吕 昕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骨干项目(CXIO G E01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0131010) 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被认为是“综合性”和“地域性”。前 者强调,由于研究对象是由自然圈层和人类智慧圈层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是一门在理论体系与方法论构成等方面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在地理学发展过程中,“综合性”———用系统观和整体观研究地理环境,始终是地理学最高层面的科学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地理学者努力探讨着“有机地综合集成”的途径,但从对当今地理科学所呈现出的两大发展趋势———宏观层面上的综合集成、孕育和滋生统一地理学;微观层面上对过程的研究、在学科研究深化的同时导致地理学内部的进一步分化———比较分析来看,微观层面的深化依然是学科发展的主流和学科前沿的集中领域。 近年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越来越受到地理学者的重视。除了采用地理学经典的方法———区域研究解决区域性综合问题之外,更多探索性的工作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社会经济发展中,强调自然环境的作用,包括发展状态评价、发展目标选择,如国土开发与区域规划中,越来越重视资源合理利用、减灾防灾、环境保护等问题。其二,重大的自然过程中,探究人类活动因素的作用。除了国内重视驱动力问题研究之外,国外还非常重视对自然过程调控对策体系的经济评价等。如全球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因素。这种探索性工作都没有能够从有机整体去探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应当成为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一个重要载体。从地域系统的视角研究人地复合系统,应当有3个重要方面内容:第一,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尺度间的转换规律;第二,相同(近似)大小的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作用的差异性及其特征;第三,不同人地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机制及其由此形成的更大尺度人地系统的整体性。此外,从时间维度认识以上3者的变化规律,将有助于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深化。以上所有作用过程和结果的可见形式,从平面效果看主要是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从立体效果反应主要是综合景观 形态与演替。即土地利用结构与变化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平面投影。 对人类活动进行地理研究的人文(经济)地理学,其核心概念是区位,区位的组合形态是空间结构,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区域发展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发展则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体对象与主要目标。由于“区位”包涵着地理学科学机理层面的研究内容,在应用层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其选择是多种过程和机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当说它也是统一地理学的理论内核。土地利用是区位选择的集成结果或综合呈现形式,是人文(经济)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由于人文(经济)地理诸现象的空间分布在土地利用上的映射关系不是单一的平面投影效果,其中非物质形态的地理现象往往需要通过相关人类群体的活动空间、人造景观等方式,间接地在土地利用上给予呈现,给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尽管如此,土地利用仍不失为研究人文(经济)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综合呈现形式。 驱动区位选择和土地利用的行为动机主要有3个方面的内容:消费需求、经济利益以及(理性)行为方式。其中,对经济利益的驱动研究是以往土地利用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人类自身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在产业经济活动层面和社会生活活动层面的分异,使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发生了根本的转换。从驱动主体而言,是产业结构演替与城乡聚落变化;而从驱动力的核心机理分析,是土地利用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遵循着区位租金定理,区位租金曲线决定着生活和生产场所的选址。城市用地的扩张越来越多地占用农用地,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中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显著增加,工业企业从市区外迁而让位于第三产业,城市核心区逐步由一般商贸业转换为包括金融保险等在内的高级服务业等等,这些过程,是高地租土地利用方式替代低地租土地利用方式的过程。如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相应的土地利用不是从低效益向高效益转换,那么,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也将难以实现。在现实中,一些非经济的因素会影响到土地利用的方式,如国家政策、消费者偏好等。非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除了强制性手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概念理解

如何理解“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概念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由吴传均院士提出的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将这个其拆开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部分的综合。(1)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和进行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人类在客观存在的自然事物能够认识地理环境,进而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之更好地为人类生产服务。无论历史上的何时,地理学的研究都没有脱离过对人和地的探讨。人地关系始终是地理学最传统的主题。 研究地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地理知识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同时保障地理环境在可承受范围内的变动达到可持续。因此,人地关系的最优化协调,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 (2)地域 人地关系是地理研究的核心,但并非是地理学的专属特性。地理学最终还是研究“地”的“理”,是建立在对地球表层中地理要素的分布、发展、演化、规律的探究上。地理学者的应当从区域的角度出发,将目光放在地表不同范围不同尺度下的人地关系的地方差异,究其缘由,然后根据地域特点规划调控。 区域性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特点之一,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别导致区域间人地关系差异,这是地理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独到的地方。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地理学能够站在不同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生产潜力和适宜的发展方向,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理论参考。 (3)系统 地理学研究不同区域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异现象和规律,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看,这些要素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始终处于一个变化但是要素间持续相互作用的过程。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简单可叠加性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耦合相干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动态系统,是具有整体功能的有机整体。 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分别是两个子系统,可以单独成研究但实际上二者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强行切割开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只作为独立个体势必会产生片面的结果。应当将二者融合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地理学的优化调控目的也是整个系统的协调、平衡和最佳产出,而不是某一个子系统甚至地理要素的利益最大化。因此地理学应将人地作为系统整体来看待,依照不同地域系统的特点制定优化策略。 总的来说,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的是以探究人地关系为核心的地域系统,其目的是探究使得系统间各要素相互作用在结构和功能上达到平衡的调控机制,协调区域内、区际间和代际间的人地关系,得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整体最优化,最终在合理保护、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前提下,促进人类社会的产出量向人地系统中的最大投入产出潜力靠拢。

人地关系概念综述 尹东旭 20134017031

人地关系概念综述 【摘要】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研究人地关系,人地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地理学这一单一学科的问题,有关研究遍布历史、哲学、生态学等多学科领域。然而关于人地关系概念,至今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定义。因为世界总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不同的人地关系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地关系是既涉及到自然过程又涉及到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角度对人地关系概念做简单综述。 一、古代地理学时期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的思维意识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表现出对客体自然的绝对服从,这一时期古代天命论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所谓天命论即信奉天命,用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解释自然的运动规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为天命是从的观念和意识。人们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对一切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均无法解释,充满崇拜和畏惧。《礼记.表记》中提到:“殷人尊神,摔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到“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2阴虚卜辞中也有记:“帝其令雨”,“帝其令风”,“帝令雨足年,帝令雨弗其足年”3认为晴雨变化和年成好坏都是上帝的旨意,只能听天由命;《论语.颜渊》中有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富贵贫穷都是命中注定,取决于上天的旨意;而在西方上帝的意志对人类拥有绝对的统治,人类的一切都是由上帝所赐予,上帝主宰万事万物。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说:地球是“上帝”用水创造出来的;4柏拉图也提到:“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5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生产条件相当落后,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落后的社会存在限制了人类的实践活动,不利于人类能动性思维意识的滋生发展,制约了人类创造性的发挥,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范围相当有限,造成了人类思维的天命色彩。因此这一时期的人地关系概念可以概括为:自然对人类生活的统治与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间的关系。

人地关系

课程论文 人文地理学 姓名:何丹丹 学号: 学科专业:园林景观设计 任课教师:孙春红 成绩: 中国 重庆 2012年1 月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化 摘要:本文对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化进行探讨,人地关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们用它来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人地关系的演变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始共生、人类改造自然、人类顺应自然等阶段,并结合实际展示人地关系演化的过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关键词:人地关系历史演化景观变化地理环境生态建设 1.人地关系简介 1.1人地关系的概念 人地关系属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但是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它又不同于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与空气,人与动、植物,人与矿产,人与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间的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的“人地关系”应当是:“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观点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一直到“协调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注重自然—经济—社会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1.2人地关系的具体表现 首先,表现在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影响。在人类生产活动中,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活动必需的各种物质基础,并以其提供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承受破坏和污染的能力不同,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地域分工。在人类生活方面,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活习惯、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其次,表现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人类活动一直影响着环境的自然景观,如城市、道路、农田;影响着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如水稻田环境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着显著不同;影响着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布,如使物种的分布范围扩大或缩小;影响着环境系统的功能,如不合理的开垦、过量采伐森林等,会使环境系统功能减退,而大力植树造林会对环境系统起着改善和加强的作用。 2.历史演进中的各阶段的人地关系 2.1自然崇拜时期 2.1.1地理环境决定论 这一阶段是从人类有目的有意义地制造原始工具,如石器(刮削器、砍砸器)、木棍等开始,并通过劳动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人类通过狩猎动物和采集植物种子、根茎来利用自然环境,由于当时世界上人口不足500万,所以人们对自然的破坏极为有限,人

人地关系

人地关系概述 人地关系或人地比例,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现代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必须直面和探讨的问题,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命题。从公元前几百年亚里士多德就提出的环境决定论,到工业革命以后风行一时的人类意志决定论,再到20世纪初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提出的可能论,人类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人地关系的含义 “人地关系”是一概括用语,它并非仅指一般的人口与土地关系,而是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人们用它来泛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地关系这一名词现在已逐渐为人们熟悉、关心和使用。不仅是地理学,在环境学、土地学、人口学、经济学、农学、社会学等学科中也已日益引起重视和研究,所不同的是,地理学是从空间观点出发去研究人地关系的。 人地关系属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但是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它又不同于一般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般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人与空气,人与动、植物,人与矿产,人与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之间的关系。作为地理学的理论概念的“人地关系”应当是:“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是指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文化、社会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不停地向前发展,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与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人文地理学给予人地关系的定义:“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在一定地域空间上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无机与有机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的、存在着地域差异、在人的作用下已经改变了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问互感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另一方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把握。

人地关系理论

人地关系理论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孟德斯鸠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意思就是: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第一个系统地把决定论引入地理学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 地理环境确实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或制约作用,而且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的时代,这种作用也就会表现得越有力、越明显。但它夸大自然环境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以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则是错误的。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社会发展具有影响作用,但它不是社会发展、国家制度的决定因素,不能决定社会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而且它的作用和影响还受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可能论 可能论是与环境决定论相对立的一种观点,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可能论认为环境并不是肇始因素,而只是限制的或选择的因素。地理环境并没有造成人类的文化,而只是设定了某种文化现象能够发生的界限而已。 由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他的学生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进一步论述了可能论的思想。英国地理学家斯帕特提出了一个介于决定论和可能论之间的折衷观点。他认为人类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可能性的选择,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些可能性的概率大于另一些可能性。进一步发展了可能论思想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只是提供可能。对人地关系的解释是不彻底的。 (三)适应论 适应论是受到法国地理学派的可能论的影响而产生的。认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互相作用的关系,以及地理学应当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的观点,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学说,又称协调论。 罗士培(英国)认为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不是研究控制问题,就是说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罗士培同时代的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他主张地理学应当致力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分析人类的活动和分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适应论的观点,这种人类生态学的观点又称“生态调节论”。 (四)生态论 首先是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提出来的。他认为研究人文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致力于人类生态的研究。因此他把地理学称为“人类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理学从人地关系研究出发,再次引申出人类生态的概念,注重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全球的生态效应研究,逐步形成以现代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为目标的现代理念。 (五)文化景观论 拉采尔最先系统地阐明文化景观的概念,文化景观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在1906年提出的,美国学者索尔强调通过实际观察地面景观来研究区域地理特征,主张人地关系研究以解释文化景观作为核心。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现代人地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人地关系的内涵及主要理论的论述,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人地关系是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客观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越来越强烈,现代人地关系正处于激烈对抗状态,协调人地关系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人地关系发展的需求。基于对现代人地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人地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人地共生”是人地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字:人地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环境 一,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1,人地关系的内涵 人地关系是一对既矛盾又和谐的辩证关系。【1】 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进而言之,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及其社会经济活动与地球表层(包括土壤、大气、生物、水、岩石、矿物的自然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组成的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综合体。【2】 人地关系是一个简称,其全称是“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人地关系这个命题中“,人”是指人类而言,包括个体的人和人类社会“地”是指地理环境,首先界定为由自然地理环境开始,又不受其局限而进入人文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观点 人地关系是长期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以往人地关系讨论中,就人一地这对矛盾双方主、次问题的争论进行得异常激烈,在理论上分别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适应论、人类生态理论、文化景观论、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人地协调论等。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第一,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以地理环境决定论为代表。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一种以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解释人类社会发展,忽视或贬低人类社会的作用,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理论。 第二,强调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或贬低地理环境的作用,如唯意志论等。唯意志论主要表现为唯神论、人定胜天论、文化决定论和生产关

第一章中国人地关系

第一章中国人地关系总述 人地关系是自人类在地球上诞生以来就存在的一种客观关系,属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这里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社会人,所谓“地”----指的是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地理环境,由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组成。在地理环境中,无机的与有机的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地结合,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的差异。这里所指的“人地关系”,是指生活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社会中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广泛地和深刻地改造、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同时,地理环境也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的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 第一节中国人地关系发展简要回顾 一、中国人地关系的发展和演化 (一)1949年前的中国人地关系 1、原始社会----适应 (1)旧石器时代 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以渔猎和采集为主,生产工具低下,只是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来维持生活。 (2)新时期时代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逐渐地把自然界的某些东西再生产出来共生活、生产只需了,就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来说,地理环境在当时工具制造、生产发展速度等方面无不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人们对周围环境只是本能的适应,以微弱的能力作用于自然界 (3)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 随着我们祖先逐步摆脱了一般动物的属性,成为能制造工具的特殊动物之后,在其活动场所留下了改造环境的痕迹。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提高,人地关系在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发展、演进。 2、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这一阶段,人地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既有合理、协调的一面,也有失调、矛盾激化的一面。 (1)合理、协调 开发地区逐渐扩大,从商、周到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得以崛起、发展;秦汉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开始勃兴;明清之后东北地区也被开发,这些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是伴随着对自然的开发利用而得以发展起来的。(2)失调、矛盾 同时,在某些地区也出现了人地关系的失调与矛盾激化,黄土高原的演化即为一个突出的实例。先秦时期,黄土高原是山清水绿的好地方。战国以后,情况逆转。随着人口的自然增加,特别是两汉、隋唐、明清各代均有较长时期的统一稳定,人口增加很快。再加上愈演愈烈的地主阶级兼并土地,战乱的平凡,要求有充足的军饷供应,这些使得对于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扩耕种粮,成为迫切的社会要求。但由于粮食单产低,只能是不断扩大耕地面积,黄土高原的大片森林被毁,土壤遭到冲刷、侵蚀,毁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整个黄土高原被切割的支离破碎。

(完整版)人地关系思想

有关人地关系思想理论的学习 摘要;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学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本文再次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对人地思想展开学习和讨论。了解古代的人地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天人相关论。现代的人地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和可持续发展论。 关键词;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 当今社会人口暴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类生活在人地矛盾尖锐的时代。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提到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揭示了当下比较突出人地矛盾,阐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学生在学习中,对人地思想理论的演变与发展,理解上还很吃力。因为,现在的学生是在家长和老师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对外面的世界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人地思想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刻,缺乏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的经验。课本中列举了古代和现代的几种人地关系思想理论。我们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分析。 古代人地思想的产生,课本介绍了三种人地思想理论。分别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和天人相关论。 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类特性产生于气候;柏拉图认为人类精神生活与海洋影响有关。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影响个别民族特性和社会性质。16世纪初期法国历史学家博丹认为民族差异起因于自然条件的不同。高中地理课本对地理环境决定论介绍,“有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居住山洞,进行采集和狩猎活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居住河溪水旁,学会耕作,驯化饲养动物。依山傍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着田园生活。古代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产生源于当时的人类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高度依赖。地理环境决定着人类的活动方式。 人定胜天论。古代指“人心安定,人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人类体现出的凝聚力和力量能够超越自然界。”宋·刘过《龙洲集·襄央歌》中写到:“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其中的“兮”字为语气词,而“人定”是一个词。现代则多指“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人定胜天”是指“指人为的力量,能够克服自然阻碍,改造环境”,因为人类是有智慧的生物。也可指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苍天(大自然)。《周易》才有“天、地、人”之“三才”之学说。胜天——即高于“天”,重于“天”,可以理解为“重于一切”或“高于一切”。人定——其本质上是人心安定,各守其本分。因此,“人定胜天”另一种解释为:“人心安定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

文章编号:1000-8462(2002)03-0289-04 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概念性认识① 杨 青 山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中国吉林长春 130024) 摘 要:本文把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归结于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供给结构因素和区际关系结构因素四个方面,并据此提出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原理。它们是人类活动结构的协同进化原理、地理环境协调有序利用原理和外部区际关系作用下的人地关系系统自组织原理。 关键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1 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基本因素一般认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以地球表层一定域为基础的人地关系系统,也就是人与地在特定的地域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结构[1]。那么,这种动态结构是如何演化和发展的呢?现代时—空理论认为,“物质系统的时间特性(即演化和发展特性)是在它的内部结构组织影响下形成的,外部因素主要通过对结构组织的作用而影响物质系统的发展”[2]。按此原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直接反映为人地关系系统的结构组织变化,而外部环境则通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结构组织影响而作用于系统的发展。由于人地关系系统内部的结构组织变化又是以人类需求为动力的。因此,可以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确定为人类需求结构因素、人类活动结构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和区际关系因素。 人类需求结构因素是影响地域人地关系结构性变化的牵引动力。按恩格斯的划分,人类需求结构有三个层次,即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它反映了人类需求的全部特征,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域往往具有不同的需求内容和需求形式。 人类活动结构因素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主体,人类需求的不断满足就是由它实现的。它一般由人口再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社会文化活动所组成。这些活动控制着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地理环境因素是从供给方面制约人类活动结构发展的因素。从广义上讲,它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制约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强度和规模,进而影响到人类再生产活动。人文环境则影响到人类活动的水平。 区际关系因素是来自外部的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因素。它对系统的影响,一是通过区际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影响系统的运行,一是通过区际生态关系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 2 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主动因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人类活动结构是主体。主体在人类需求结构拉动下的创新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发展的主动因。创新主要在人类活动结构内部产生。主要创新领域为与生产力结构相联系的技术创新和与调控结构相联系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不仅影响人类活动结构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地理环境的供给结构、人类需求结构和区际关系结构的变化。使创新从多角度、全方位影响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发展。 创新对地理环境的供给结构变化的作用,可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予以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及其活动系统的供给主要表现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供给,它是人类社会长时段发展的基本供给,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创新可以从多方面影响自然环境供给结构的变化,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自然资源供给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从本质上讲,人类正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文明方式而改变自然资源的供给结构求得发展的。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供给能力的下降,尤其是生命支持系统的下降,至少人类已发生了的历史是这样,工业社会更是如此。由于工业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加之在资源转化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然界无法同化和降解的物质,使工业社会的不可持续性逐渐为人类所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它是工业社会技术创新扩散的一种必然结果。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则从另一个方面改变着自然环境及其资源的供给结构,它不仅是人类 第22卷第3期2002年5月 经 济 地 理 EC ONOMIC GE OG RAPHY V ol.22,N o.3 May,2002 ①收稿日期:2001-12-13;修回日期:2002-0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