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钢铁重组的启示

德国钢铁重组的启示
德国钢铁重组的启示

德国钢铁重组的启示[1]

内容提要:

1997年3月26日,德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克虏伯·赫斯(KruppHoesch)与德国第一大钢铁公司蒂森(Thyssen)的钢铁部分合并,组成年产1500万吨粗钢的世界第三大钢铁企业。合并直接产生“整合效益”。不是只有单个企业内部的机制转换,才能出效益。整个工业系统重新整合,同时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效益。1996年,我国粗钢总产高居世界第一,与日本和美国相近,是德国和南韩的两倍多,英国和法国的五倍多。但是,上述国家大企业的粗钢生产往往是我国最大企业的2-3倍;企业销售额更是我国最大企业的2-10倍。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在已经全球化了的市场竞争中,欧洲钢铁工业和钢铁企业的前途是大幅度地跨国整合。中国的国有“大”企业改革,是不是也到了需要进一步深化的转折关头─从单个企业内部改革到整个工业系统重新整合?

1997年3月18日,德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克虏伯·赫斯(Krupp-Hoesch)宣布用150亿马克(89亿美元)公开地敌意收购德国第一大钢铁公司蒂森(Thyssen)。克虏伯承诺用435马克收购所有蒂森股票。该价格相当于蒂森股票3月17日价格的125%,1996年年底价格的160%(Althaus、Fisher和Atkins1997;Norman和Atkins1997)。合并后的企业将成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钢铁公司,拥有19.5万职工,其中 5.8万钢铁工人(Wagstyl1997a)。这样大型的公开敌意收购,在德国历史上,《金融时报》说,是四片叶子的三叶草,史无前例。

--------------------------------------------------------------------------------

[1]本文曾于1997年4月13日印《参阅文稿》No.97-7。笔者补充了一些新材料,作了一些文字修改。

一、克虏伯兼并蒂森?

欧洲钢铁工业的萧条由来已久。克虏伯和蒂森去年的资本回报(returnsoncapital)都只有3%。激烈竞争迫使两家企业越来越紧密合作。两家的不锈钢和马口铁已经合并成合资企业。两家钢铁企业合二而一,是时间早晚的事。有意思的是克虏伯以小吃大。论个头,克虏伯市值58亿马克,连蒂森136亿马克的一半也不到。1996年,克虏伯全年销售240亿马克。蒂森头九个月就达387亿,已经是克虏伯全年销售的161%。论经营,克虏伯钢铁生产的成本高于蒂森(Norman1997e)。1996年,蒂森股票价格上升30%,足以祢补其分红从10马克下降为八马克。克虏伯股票没涨,纯利润却从1995年的五亿马克下降到两亿,下降59%(Norman1997a)。要说兼并,按道理,应该是蒂森收购克虏伯才对。1988年,蒂森就提出过这样的建议。谁曾想,几年之后,一次没谈拢,克虏伯竟然以小吃大,公然动粗。

(图-9)

蒂森的总经理斡格尔(DieterVogel)多年工作在一个文化交流公司,是蒂森历史上第一位非钢铁出身的总经理。去年3月上任以后,居然异想天开地要带着这个钢铁巨人转向赚钱最快的电讯产业。结果,找不到有份量的国际合作者。去

年夏天,在收购德国电讯企业DeutscheBahn的竞标中败北。斡格尔策划收购了东德最大的金属贸易公司,给蒂森的管理阶层带来许多引人注目的福利,招惹得检察机关带着逮捕证来搜查斡格尔的家。虽然经过出庭作证,逮捕证算是收回了。但是,波恩检察当局还在继续调查。1996年12月,斡格尔宣布了重组蒂森的计划,准备卖掉军用设备制造部门,减少煤和石油贸易。该计划显然不够雄心勃勃(Lindemann1997a)。

相形之下,克虏伯的53岁的总经理克柔姆(GerhardCromme),显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1992年,他用15亿马克(九亿美元)“表面上友好地”收购了赫斯。1[1]克柔姆认为,在全球化了的市场中(globaisedmarket),规模经济至关重要。克虏伯和蒂森经营活动,有70%以上是“互补性”的(complementary)。两家合并,70%的“互补性”经营可以协同整合,相得益彰;30%重叠的“竞争性”经营可以集中整编,去粗取精。一个合并,钢铁和占两企业销售收入2/3的汽车零部件、机床和贸易部门的重新组合,可以当收立效,马上节约10亿马克成本。2[2]克虏伯吃下蒂森,将建成一个“具有强大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Norman和Atkins1997)。这个重组德国钢铁工业的计划,打动了德国第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DeutscheBank)和德国第二大银行-DresdnerBank。有意思的是,德意志银行既是克虏伯也是蒂森的监事会成员。有这两家银行的作后盾,加上美国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Sachs)的积极参与,3[3]克虏伯9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成为可能。4[4]

兼并的消息引起工人阶级的强烈反对。克虏伯和蒂森都在德国举世闻名的重工业基地-鲁尔区(Ruhr)。由于重工业的长期萧条,德国467万失业工人(比1995年多40万),92万集中在该地区。目前,西德的失业率是10.6%;整个德国是12.7%;蒂森主要钢厂所在地-Duisburg的失业率是17.9%,接近东德的失业水平(Lindemann1997b)。30年前,鲁尔区的煤矿和钢铁工人有75万人;如今只剩下17万人(Studemann1997)。一周之前,该地区煤矿工人大示威,成功地迫使政府决定,在2005年以前,用680亿马克(401.5亿美元)来挽救有4.5万工人就业的煤矿工业(Norman1997c)。煤矿工人的成功,对钢铁工人是积极的鼓励。为了抵制克虏伯收购,蒂森散布消息说,兼并将带来大量失业。结果,消息传开的当天,容不得克柔姆解释,就挨了工人当头一顿“飞鸡蛋”。一伙愤怒的工人“占领”了德意志银行的地方分支。工会动员工人和自己控制的商店关

闭在德意志银行的帐户,并且扬言要与克虏伯的工人一道,组织10万人到法兰克福,找支持兼并的银行总部算帐。这一来,政府坐不住了。与工会关系很深的社会民主党地方政府,对兼并可能带来的失业,表示强烈关注。一些官员干脆直接表示反对克虏伯的收购(Lindemann1997b)。德国总理科尔对兼并可能产生的失业非常忧虑,要求“双方履行各自的责任”,找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Wagstyl1997a)。兼并消息传出的当天,地方政府的总理就召集双方领导开会,并警告银行,要同时对股东和员工负责(Norman和Fisher1997)。3月20日,不到两天功夫,克虏伯迫于政府和工会的强大压力,答应与蒂森谈判,合并双方的钢铁生产。合并的范围不算已经合并的不锈钢,涉及150亿马克左右的销售,相当于两家企业去年销售总额的40%左右(Atkins和Norman1997)。谈判中,依据更多的生产能力和更高的利润率,原来的被收购对象-蒂森要求占60%的大股(Normann1997d,1997e)。3月24日,居然由国家经济部长出面,宣布克虏伯已经放弃收购蒂森的计划。就这,3月25日,仍然有两万多工人不依不饶,到法兰克福的银行总部示威游行(Norman1997e)。5[5]3月26日,谈判成功。两家钢铁部分合并的新公司起名叫蒂森·克虏伯·斯塔尔(ThyssenKruppStahl),4月1日开始运行,年产粗钢1500万吨。合并可以节约六亿马克成本。蒂森的钢铁总经理出任新企业的总经理。工人阶级似乎斩获甚微。虽然两家企业承诺创造1300个非钢铁就业机会,减产裁员不可避免。到2002年之前,克虏伯的四个亏损高炉要关闭,400万吨板材生产能力要减少,8000名工人要失业,节约5.5亿马克的成本。6[6]可是,就算是钢铁部分整合好了,两个企业的其它部门仍然还是问题。这个所谓“次优”结果,气得克虏伯总经理克柔姆懊丧地抱怨:人们为什么不想一想,若干国际著名银行组成的银团,能用150亿马克(89亿美元)去支持一个没有成功把握的计划吗?(Norman和Atkins1997)

一场你死我活、剑拔弩张的大兼并,顷刻间,垂头丧气地握手言和了。

[1]随后,2.5万工人失去了工作(FinancialTime,1996年3月19日,第13页)。

[2]如果只是钢铁部分合并,也能节约六亿马克成本(Norman1997a;FinancialTiem1997年3月20日,第18页;3月25日,第14页)。另一说法是,兼并以后,克虏伯自己的一家亏损的炼焦厂势必关闭。可以减少20多亿马

克的资本支出;相应2200以上的裁员,可以每年节约六亿多工资成本(FinancialTiem1997年3月19日,第14页;Norman1997d)。

[3]美国高盛1996年帮助德国电讯成功上市。高盛1996财务年度税前利润9.05亿美元,是1995年度5.65亿美元的160%;实力雄厚,经验丰富(Corrigan1997)。针锋相对,蒂森请来美国的摩根·斯丹林(MorganStanley)和J.P.摩根以及瑞士的SBC斡伯格(SBCWarburg)和苏彝士信用第一波士顿(CreditSuisseFirstBoston)当自己的顾问(Gapper1997)。

[4]克虏伯市值59亿马克,净负债29亿马克。蒂森净负债36亿马克,另有61亿马克的其它债务。粗算下来,就算是把蒂森非核心经营部门-电讯和贸易卖掉,卖60亿马克,至少有另外60亿马克要靠银行贷款支持(Fisher1997;FinancialTime1997年3月19日,第14页)。

[5]参加示威的工人代表说得朴实和耐人寻味:“他们(指企业领导)可以全球化他们自己去死(指关闭企业)。可是,我没办法全球化我自己。我有一个单元在这儿,我希望继续生活在这里”(Studemann1997)。

[6]见Norman1997g;FinancialTime1997年4月1日,第22页。1997年9月,两企业合并以后的最新说法是,到2002年裁减雇员6300名,相当于25%的劳动力。届时,合并将每年减少三亿美元的成本(Bowley1997)。

二、欧洲钢铁重组?

不管结果是克虏伯吃下蒂森,还是克虏伯与蒂森的钢铁合并,都会对欧洲钢铁工业发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欧洲钢铁生产能力长期过剩。15年来,西欧各国钢铁工业大幅度裁员。7[1]可是,粗钢的生产能力始终保持在1.9亿吨左右。1995年,欧盟产粗钢1.7亿吨;1996年1.6亿吨。1994年,欧盟通过协议,除了改善环境和减少生产能力,禁止政府再给钢铁工业补贴。但是,西欧现有生产能力至少过剩两千万吨。过剩能力太多,单个国家谁也消化不起。于是,19家大钢厂,家家日子难过,谁家也不恳退出,都在那里念曾国藩的“挺字经”。过

去,钢铁需要政府帮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钢铁工业对景气波动的高度敏感性。一般而言,最终需求增长速度上下15%幅度的变化,可以直接造成钢铁价格50%的巨大波动。政府补贴一断,钢铁企业要靠自己以丰补歉,在好年景(如1995年)赚取足够的利润,以渡过周期性的饥荒(如1996年)。但是,生产能力普遍、持续过剩,钢铁企业的利润率越来越低,企业以丰补歉的能力也越来越差。据索罗门兄弟(SalomonBrothers)估计,表-7中的欧洲10大钢铁企业,现在只有英国钢铁(BritishSteel)和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UsinorSailor)两家,可以勉强作到收支相抵,即收入与资本成本(costofcapital)持平(Wastyl1997a)。

克虏伯和蒂森现在的劳动生产率,按马克计,比英国钢铁低25%左右(Normann1997e)。然而,两家企业的带钢占欧盟市场的18%(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占13%;英国钢铁占9%)(Wagstyl1997d)。所以,克虏伯和蒂森的钢铁合并之后,任何效率的提高,都会对苦苦挣扎的其它欧洲企业的生存和工人就业,发生直接影响。

克虏伯兼并蒂森消息传出的第三天,英国工会与英国钢铁立即举行紧急磋商,研讨德国两企业合并对英国钢铁和钢铁工人就业可能发生的影响。最近几年,英国钢铁每年裁减500到1000员工。1996年以来,英镑对马克升值20%,明显伤害了英国钢铁出口、鼓励钢材进口。为此,英国钢铁不得不准备进一步大幅度裁员。有报告说,在今后五年,英国钢铁平均每年要裁减2000员工。这套说法,令工会“极为愤慨”(Wagstyl1997b)。

钢铁与军工相连,被视为当然的“战略产业”。钢铁工业历来与政府关系密切。克虏伯和蒂森在一战、特别是二战期间的“战犯”作用,举世闻名。欧洲很多国家的主要钢铁企业,一直就是国家直接所有。1988年,英国钢铁私有化。法国、意大利的钢铁企业私有化是1995年的事情。西班牙现在才在准备CSI的私有化。直到1994年,欧盟国家40%的钢铁工业直接由国家所有。8[2]具有深刻讽刺意义的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战略产业的私有化改革比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晚得多,慢得多,小心谨慎得多。9[3]钢铁与军工的关系,钢铁与政府的关系,使钢铁工业迟迟没有象其它产业那样大幅度地跨国整合。如今,世界最大20家钢铁企业,只生产了35%的世界总产量。与其它原材料工业比较,世界最大10家铝企业和最大10家塑料企业,分别垄断了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

(Wagstyl1997a)。从需求方面说,汽车是钢铁最大消费者。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工业在全球范围大幅度重新整合,或迟或早,会带来欧洲各国对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的重新思考和新一轮跨国范围的较量。

英国钢铁是欧洲钢铁企业中效率最高的佼佼者。在企业内部改革上,英国钢铁大搞“弹性生产”,提倡团队精神,尽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应付日益艰难的生存挑战。今年3月,英国钢铁不惜每年多化5500万美元,取消了蓝领与白领多年的歧视性区别待遇,包括蓝领工人不再上岗计时(clockin),不再按周而是与白领一样按月开支,更长的带薪假和更好的医疗保险等,希望换来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和工作的主动性(Wagstyl1997c)。从企业外部的情况看,英国钢铁一家企业,粗钢生产已经相当于英国国内粗钢总产的90%(见表-8)。换言之,在英国国境线之内,已经不再具备克虏伯兼并蒂森的那种“整合效益”。需求给定之后,除了减产裁员,很难再有其它作为。令人尴尬的是,恰恰是减产裁员,最伤害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与英国钢铁企图调动员工主动精神的种种努力,直接相抵悟。尤其是整个关闭车间或部门,使员工们努力工作,巴结差事,循序渐进向上爬的长程性努力,顷刻间不分优劣地化为乌有,使员工对企业没有长期预期,无法建立与企业相依为命的关系。而员工行为短期化,钱多多干,钱少少干,缺乏主动精神,反过来,又会削弱企业的竞争能力,加剧企业的生存危机。所以,无论从企业还是从产业的前途着眼,欧洲钢铁工业跨国整合,势所难免。

英国钢铁已经开始向北美发展,并且将不锈钢部门与瑞典的不锈钢合并。目前,英国钢铁5.3万员工,已经有一万员工不在英国本土工作(Wagstyl1997b)。卢森堡的阿尔贝德买下德国1995年破产的企业KloecknerWerke。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罗尔准备一口吃下西班牙的整个CSI……欧洲钢铁工业的跨国整合已

经拉开序幕。往前看,除了北美流行的高科技小钢厂,千万吨级以下的传统中型企业,将很难继续独立生存(Wagstyl1997a)。

[1]譬如,德国钢铁工业从70年代的90万人减少到如今的33万人

(Wagstyl1997a)。

[2]耐人寻味的是,到1997年4月,欧洲钢铁工业国有的比例还有17%(Wagstyl1997c)。或许西欧资本主义国家钢铁工业的国有比例比大面积私有化的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还高呢。

[3]从英国电讯企业“私有化”的经历可以想象,发达国家战略产业一些大企业的“私有化”,有时是为了在国家支持下,更顺利地从事海外扩张。道理很简单,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从事大量张牙舞爪的海外兼并,控制他国产业命脉,容易引起政治和外交上的警惕和麻烦。

三、中国钢铁重组?

“整合效益”是克虏伯兼并蒂森给我们的有益启示。《金融时报》对这次兼并天天大篇幅连续报道,认为它标志着德国重工业前途的一次重大转折:从单个企业内部改革到整个工业系统重新组合。所以,对德国大企业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FinancialTime1997年3月19日,第13-14页)。

表-8﹕世界前10名和中国前4名企业的钢产量与企业所在国的钢产量

表-9: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与外国大钢铁企业的比较单位%

*从表-8算出。

虽然不是很精确的计算,从表-8第(4)、(5)两栏和表-9仍可以清楚地看出两层“递进”的意思:第一,就钢铁生产而言,我国的企业比较分散。英国钢铁一家企业由七家钢铁厂组成,其中包括四家综合性的钢铁企业。10[1]美

国钢铁(USX)是由著名的卡奈基在内的11家大钢铁企业合并而成。1995年,我国钢铁总产量居世界第二(1996年已经为世界第一,WilliamsNakamoto1997),与日本、美国相近,是德国和南韩的两倍多,英国和法国的五倍多。但是,它们的大钢铁企业往往是我宝钢的2-3倍。第二,从企业销售额看,我国企业的差距就更大了。这里有钢铁价格不同的因素,主要的是国外钢铁企业大搞多种经营的缘故。前文已经提到,钢铁属于对周期景气高度敏感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15%幅度内的景气变动,可以带来钢材价格50%的巨大波动。所以,自70年代钢铁工业萧条以来,为了增强适应周期波动的能力,各国钢铁企业大搞多种经营,特别是能够消费钢材的机械设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譬如,新日本钢铁公司钢铁以外的销售收入已经占企业销售总收入的50%以上。德国克虏伯和蒂森早就发展成为钢铁和机械制造集团,钢铁以外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三分之二还多。这时再看我们的钢铁企业,企业规模不仅与我国高居世界第二位的钢铁生产能力不匹配,企业综合经营的规模和抵御经济景气波动的能力明显偏低。

克虏伯兼并蒂森,英国钢铁海外扩张,欧洲钢铁将要象欧洲其它产业一样展开大规模跨国整合。这些故事告诉我们,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改革,只是效益来源的一部分。通过各种形式的企业整合,扩大企业规模,不仅可以在设备利用、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充分实现规模效益,而且,整合企业之间的互补性经营,协同作战,把企业之间竞争性或分散重复的经营化零为整,集中作战,不用太多的减产裁员,就能从企业合并中直接出效益。相反,在已经全球化了的市场竞争中,只关注企业经营机制一个方面,把本来已经偏小的钢铁企业越划越小,在社会分工不十分健全的条件下,一个个分散的“独立法人”会不得不和自然而然地向“小而全”、“大而全”发展。“独立法人”们活得越周全,钢铁企业之间原有的分工以及互补性经营自然会越来越少,竞争性和重复性经营可能会越来越多。等到大家都难以为继的时候再整合,再破产,减产裁员的社会代价就大了。

合并集中会不会妨碍竞争?表-8第(4),欧洲、南韩等国大钢铁企业产量相当于本国钢产量的比例,已经作出了回答。英国钢铁一个企业相当于全国钢产量的90%,并没有妨碍它成为欧洲最有效率的钢铁企业。南韩的浦项、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罗尔、德国的克虏伯·赫斯与蒂森的钢铁合并之后,在本国内,显然都没有竞争对手。实际上,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一国产业集中的程度与竞争的强度没有直接联系。相反,在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国外钢铁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的时候,我国钢铁工业分散,企业规模偏小,明显不利于我们与跨国公司打交道,不利于我国钢铁产业利用外资加速发展。换一个角度进一步说,我国主要钢铁企业的主要产品和发展方向,原本是有分工、有区别的,譬如,鞍钢生产铁轨和型材,首钢主要生产线材,宝钢主要生产板材等等(见《中

国钢铁统计-1996》)。这种条件下,如果不搞“重复建设”,就是把它们分成多少多少独立法人,竞争又从何而来呢?

改革不仅仅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一个内容。克服部门利益,克服地区利益,克服小集团和个人的即得利益,为国家的前途而实施有力的产业重组,是更深刻、更综合同时也更复杂、更艰难的改革。中国的国有“大”企业改革,是不是也到了一个需要深化和转折的新阶段─从单个企业内部改革到整个工业系统重新整合?

[1]包括PortTalbot、Llanwern、Scunthorpe和Teesside。见Wagstyl1977b。参考文献

冶金工业部发展规划司和信息标准研究院1996:《中国钢铁统计-1996》。北京:冶金部发展规划司。

Althaus, Sarah, Andrew Fisher and Ralph Atkins 1997: “Krupp in hostile offer Thyssen”,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

Atkins, Ralph and Peter Norman 1997: “Krupp puts Thyssen take-over bid on hold”, Financial Time, 20 March 1997, p.18.

Bowley, Graham 1997: “Thyssen, Krupp to cut 6300 jobs”, Financial Time, 4 September 1997, p.20.

Burton, John 1997: “S Korean steel group fails”, Financial Time, 20 March 1997, p.1.

Corrigan, Tracy 1997: “Goldman Sachs profits jump to $905m”,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5.

Gapper, John 1997: “Goldman Sachs in new role”, Finan cial Time, 20 March 1997, p.21.

Lindemann, Michael 1997a: “Vogel faces uphill struggle”,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7.

Lindemann, Michael 1997b: “Cromme lives up to his reputation”,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7.

Milliams, Frances and Michi yo Nakamoto 1997: “China takes top spot in world steel production”, Financial Time, 17 January 1997, p.1.

Norman, Peter 1997a: “Target condemns hostile bid as ‘asset stripping’”,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6.

Norman, Peter 1997b: “Work-forces unit ed in opposition to the deal”, Financial Time, 19 March 1997, p.16.

Norman, Peter 1997c: “Market principles take back seat”, Financial Time, 20 March 1997, p.21.

Norman, Peter 1997d: “Krupp drops bid for Thyssen”, Financial Time, 25 March 1997, p.1.

Nor man, Peter 1997e: “German steel talks focus on jobs”, Financial Time, 26 March 1997, p.23.

Norman, Peter 1997f: “Troubles just starting for ‘Krupp-Thyssen’”, Financial Time, 26 March 1997, p.23.

Norman, Peter 1997g: “German steel workers face further job cuts”, Financial Time, 27 March 1997, p.2.

Norman, Peter and Andrew Fisher 1997: “Banks feel wrath for backing Krupp”, Financial Time, 21 March 1997, p.19.

Norman, Peter and Ralph Atkins 1997: “Krupp head looks to future hostile bids”, Financial T ime, 29/30 March 1997, p.22.

Studemann, Frederick 1997: “Steeled for a battle”, Financial Time, 22 March 1997, p.4.

Wagstyl, Stefan 1997a: “Capacity for change”, Financial Time, 20 March 1997, p.17.

Wagstyl, Stefan 1997b: “Loss of steel jobs may speed up”, Financial Time, 21 March 1997, p.8.

Wagstyl, Stefan 1997c: “Status reform for steelworkers”, Financial Time, 23 / 24 March 1997, p.4.

Wagstyl, Stefan 1997d: “Krupp deal ‘may not cut capacity’”, Financial Time, 25 March 1997, p.16.

德国人的优秀品质

德国人的优秀品质 德国的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句话:“即使我知道整 个世界明天将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 分显示了德国人的埋头苦干、不肯苟且的精神。德国的国徽是一只 尖嘴利爪的鹰,鹰的特性是勇猛。德国的公园、车站以及其他公共 场所用以装饰的铜像,多半是狮子、马和肌肉结实的男人,很少用 女性作宣传的。这都是德国民族性格的写照。世界上存在着形形色 色的人种,其性格特征也是千奇百怪、千差万别的。作为一个拥有 八千多万人口的德意志民族,其性格也是不可能一致的。德国人有 的深沉、内向、稳重,有的开朗、豪爽、风趣……但多年来受到德 国文化的不断熏陶塑造,使德国人养成了一些较为共同的特点: 严谨、实在、勤奋、认真、整洁、俭朴、周密、准时。 国内某家医院收到一封来自德国的信,信中称该医院大楼是德 国建筑师在1919年设计建成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7年,现在已经 到了设计年限,要注意该建筑的修缮和安全。之后过了几天,德国 方面又打电话提醒该医院,让那家医院的人惊讶之余,很是感动。 1911年4月,云南滇池螳螂川上的石龙坝电站建成发电。100 年过去了,它仍然在为邻近的村寨提供所需的电力。这座水电站所 用水轮机、发电机和变压柜全部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产品。 同样是建筑,德国人的周全、精密、严谨让人不得不叹服。20 世纪初期,我国的青岛曾经被德国人占据,留下了大量的德国式建筑。几年前,青岛连日暴雨,国人建造的新城区,下水系统全面瘫痪。而在老城区,德国建筑师一百年前修造的排水系统,却运作正常。这是因为,百年前德国建筑师在修建城市下水道系统时,已经 充分考虑到青岛的地势和天气因素。 同样是指路,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态度不禁不让人折服。我曾经 在德国乡村马路上问路,得到了德国人十分认真的解答,距离精确 到米,方向精确到路,严格按照他们指的方向行进,目的地还真的 就在前面。而在中国问路,最常听到的回答是“往前走不远再向右 一拐就到了”这类的回答,让你不清楚向前要走两百米还是两公里,也不知道在哪条横路上向右一拐? 同样是赴约,德国人会把时间精确到分钟,而不是我们习惯的 小时。如何保证按时到达呢?德国人并没有诀窍,只是提前出发,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文化对我们的启示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曾经是一个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曾经经历二次世界大战,今今天它又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为什么德国在二战后历经沧桑却从新崛起,迅速发展,这些都源于德意志民族在各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其中的经验教训都值得我们借鉴。 文化就是指人类的确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这些集中体现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信念、思维方式、思想认识、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研究方式、处世态度。通过这砦来影响每个人的信仰、理想、价值、人格、认识等。由此我们看出,社会的真正核心是文化,更确切地说是人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人文精神。一个民族文化的确立,先有民族精神的孕育,然后有一种宗教信仰或哲学运动的产生,在这过程中使用社会上的每个人的思想或得更新,从而在生活工作中改变社会的面貌。从大的方面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与自觉能动性取决于文化这一核心,文明进步和发展的核心在于文化。 德国之所以在起伏的历史中沉浮不定,其中的文化的影响使其深刻的。首先,路德的宗教改革体现了现代精神。他强调个人的人格至上,以每个人的良心来指导个人的行动。这一点使个人从当时的宗教盲从,宗教压迫是解脱出来,使教徒可以去怀疑,去思考,让他们更具理性化。这一点从路德教的教义中有所体现。信仰不靠盲从,而与内心求知冲动怀疑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之所以提出相对论,就与他的怀疑精神密不可分。正是他敢干向牛顿力学体系提出怀疑,经过自己的潜心研究才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对论。路德教对德意志民族的影响从爱因期坦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如今,社会上总是说我们国家缺乏创造力,深究其中原因,有些人提出提高国民素质,多培养高级人才,可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对需要改变的东西并没有多大改观,其实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是要从最核心的文化上着手。并不是说我们也来办一个路德教就够了。这些关键在于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才能是这些有根本性的改变。 在教育方面,当时的普鲁士国王虽然在战争中败给了拿破仑,自己的半壁江山也被他人占有,并且有巨额的战争赔款,但他在这种服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力主办大学。他曾经说过:“这企图家必须用它的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上贫穷,所以要办教育。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穷的最好手段。”这一点恰好与抗战时期延安的情况相似。当时共产党刚完成万里长征,在延安这样艰苦环境中办起了延安抗大,并且一次次的掀起学习浪潮,使延安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不仅融和了各个层次的人,而且为抗战和解放战争乃至建国后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文化环境方面,国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用其宽松的政治环境,无论这位学者的观点是这样还是那样,只要其理论言之成理,就有一席之地。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气氛。有交流有碰撞的思想才是有活力的思想。因此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理性化的领导阶层,富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这也正是德国在二战后能够从废墟中迅速崛起的原因所在。 出生在德国的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能不说是德国文化的又一贡献。马克思

丹麦综合能源服务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丹麦综合能源服务实践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能源产业肩负着提高能源效率、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环境保护等新使命。在此背景下,传统能源系统建设路径和发展模式亟需改变。发展综合能源服务成为我国落实“能源消费高效化,能源供应多元化,能源技术低碳化,能源体制市场化”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已践行综合能源实践探索的国家/区域中,丹麦的发展经验独具特色,且对我国有较强的参考作用。首先,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丹麦是世界公认的风电大国,而中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风电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在能源产业的发展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方面,两国都对风能给予了很高的期待。中国未来的综合能源系统也必将和丹麦面临同样的难题,即如何将波动性大的风能集成到综合能源系统中,并实现对风能稳定和高效地利用。 其次,在推动综合能源服务的建设方面,丹麦在政府层面由丹麦能源署(Danish Energy Agency)负责制定和推动相关的政策与法规,而在企业层面则是由丹麦国家电网公司(Energinet)承担建设综合能源服务的主要任务。这一点与我国情况类似,两国都是在政府的政策文件指导下,由大型国有能源企业负责在前期推动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发展。在有关综合能源服务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我国政府可以参考丹麦政府的成功经验,而丹麦国家电网公司在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以及制定相关商业策略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国有能源企业,特别是电网公司借鉴。 能源转型催生综合能源服务 丹麦的能源转型 丹麦的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前,丹麦的能源自给率不到2%,且超过90%的能源供应依赖于进口石油。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受其单一的能源结构影响,丹麦的经济受到了剧烈冲击,丹麦政府因此意识到了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性,以保障能源供应为首要目标开启了第一次能源转型。到本世纪初,随着对北海油气田的大力开发以及增加煤炭的使用,丹麦的能源自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三篇)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一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二 港口交通安全管理知识三 - 1 -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一 摘要:交通安全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国外的一些做法虽然由于法制、体制、文化等的差异,管理方式与我国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方面,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提高监管技术手段、严格驾驶准入等做法都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交通安全考察所得到的启示,就加强我国交通安全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交通安全严格考证监管网络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培训期间,印象最深的除了到处洋溢着严谨的文化氛围外,就是德国的交通安全特别好。对比目前我国的交通安全状况,感到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对德国交通的深刻印象(一)路上、街上见不到交警。一到目的地—德国斯图加特市,第一印象是遍地都是汽车,道路两旁、树林里、屋檐下、小巷里到处都停放着小汽车。德国是一个汽车大国,8000多万人口拥有5000多万辆汽车。尽管城市的交通非常繁忙,但堵车的现象并不多,而且几乎看不到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所有的交通几乎全由信号灯及路牌来指示,各种机动车及行人都自觉地各行其道,特别是在路口,行人都会耐心地等到绿灯亮了才横穿马路。他们认为交通安全的好坏、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来的,而是靠高素质的公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二)机动车礼让行人。初到德国,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课余时间经常几个人一起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当到斑马线附近欲过人行横道时,行驶中的车辆都主动停下来,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通过,这让我们很受感动,觉得德国人很文明,对我们这些“老外”很友好。 6 / 6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_蔡柏奇

-- 一、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历程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可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二战 后的成长期、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成熟期和随后的挑战期,见图1。 数据来源:日本钢铁联盟 1.成长期(1945—1973年)二战后,日本政府采取“倾斜生产方式”,确定煤炭、钢铁为优先发展产业,促进了日本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1945年,粗钢产量仅为50万吨,经过5年的产业恢复时期,到1950年产量为529万吨,恢复到战前的生产水平。经过5年的产业振兴,到1955年粗钢产量为941万吨,钢铁工业初具竞争力。此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扶植保护政策,通过财政和金融等政策引导措施,鼓励行业重组兼并,进行结构调整,提高集中度,并制定了有利于钢铁产品出口的有利措施以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日本钢铁工业从而迎来了高速增长时期。1965年,粗钢产量已经超过4116万吨,仅次于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到1973年粗钢产量达到了1.2亿吨的历史巅峰。 2.成熟期(1974—199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不得不进行能源战略调整,以降低对国外的能源,特别是对石油的依赖,同时,钢铁工业也停止了扩张,进入发展瓶颈期,钢铁工业在制造业中的地位逐渐降低,迫使日本政府贯彻技术立国战略,以科学技术带动本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并针对世界不同地区钢铁需求的多元化,进行海外扩张。80年代,由于日 币升值的影响,钢铁工业的衰退进一步加剧,销售额以及附加值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急剧下降,这段时期,日本的粗钢产量一直维持在1亿吨左右。进入90年代后,日本政府鼓励开拓海外市场的整体走出去战略,通过向海外扩展生产基地,把高端技术留在国内,中低端技术向海外生产基地进行扩散,从而实现市场的迅速扩张、成本的降低及垄断利润的提高,日本钢铁工业得以重新崛起,成为全球第一大产钢国。 3.挑战期(1996年至今) 受国际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以及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急剧扩张等因素影响,欧洲和中国的钢铁产能急剧扩张,日本企业的地位逐渐下降。199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钢国,并一直延续至今。而日本的钢铁产能没有进一步扩张,始终维持在1亿吨左右。1991年,世界粗钢产量前10位企业中日本有4家,新日铁与日本钢管分列第一和第六位,到2012年,只剩下新日铁住金和日本JFE 钢铁两家,且仅列第三和第七位。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全球钢铁产能过剩、海啸、大地震等因素,加之日币持续升值,对依赖出口的日本钢铁工业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 二、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战略 1.联合重组 统计数据显示,1961年,日本前六大钢铁公司合计产钢占全日本的68.33%,已经达到高度集中。2007年,日本粗钢产量为1.2亿吨,其集中度在总产量增加的前提下也实现了稳步提高,日本最大的4家钢铁公司合计产量为8987万吨,占日本总产量的74.77%。日本钢铁工业集中度的提高,是企业间联合重组和各大企业自身规模扩张的结果,而企业间联合重组起了决定性作用。 日本钢铁企业旨在向大型集团化公司方向发展,通 文章编号:1002-1779(2013)06-0034-02 日本钢铁工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蔡柏奇 摘 要:介绍了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日本钢铁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借鉴日本钢铁产业发 展的经验,提出了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建议。关键词:日本;钢铁;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16.31 文献标识码:A 图1日本钢铁历年产量图 34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作者:————————————————————————————————日期: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电气论文 日本和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本刊记者李曾婷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发出的这一号召,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工匠精神”成为“网红”名词。以如此方式号召,证明了中国制造业对工匠精神需求的迫切程度。 日本和德国都是将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代表国家,因此成为拥有长寿企业最多的两个国家。那么,日本和德国的工匠精神是什么?又是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的?为此,《电器》记者整理了两个典型的案例,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一点借鉴价值。 “双元制”教育体系 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非常注重制造业人才的培养,其“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为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高质量的人才。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 在“双元制”教育体系下,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 按德国政府相关规定,德国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虽然名义为“实习”,但是学生在企业的培训阶段实际上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师

傅”传授给学徒的都是当下应用在生产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技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职业精神是一丝不苟、照操作规程办事。正是这种职业精神使得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培养学生们的严谨、负责态度,为“德国制造”的质量做好铺垫。 技师培养机制 除了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外,工厂的技师培养机制也造就了德国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以及生产态度,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非常重要。但对于中国工厂而言,生产工人的流动性非常大,甚至许多工人是“一年游”。这种现象导致许多企业陷入每年初耗费时间和经历培养新人,年底已上手工人离职的恶性循环。随着工匠精神的提出,中国制造业的这种不良循环亟待改变。德国的技师培养制度,恰好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带来一些借鉴。 在德国人看来,技师与工程师一样,均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只不过分工不同。工程师是德国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但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收入同全国平均工资相比也并不低。如果技师有兴趣,还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取得文凭后成为工程师。 在德国,质量是产品生命,同时也与生产工人的职业声誉息息相关。在德国工厂,如果一个技师出现超过两次错误,将面临巨大的职业压力。如果技师因为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被解雇,他将很难再在行业中找到新的工作。 哈德洛克——不到50 人的小公司 若林克彦将哈德洛克称为中小企业——确实,哈德洛克是一家员工不足50 人的小公司,都在螺丝(螺母)这种成熟度极高的行业,拥有世界上拥有令人瞩目的核心竞争力。若林克彦表示,哈德洛克目前仍然是那种随处可见的街道工厂,在创业阶段时,为了支撑下去,也誓死付出过努力。在这一点上,哈德洛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

德国制造业发展能给中国哪三点启示? 2016年03月05日来源:世界(微信)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经济都萎靡不振,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那就是德国。德国不但失业率低而且经济增长迅速,这样的成绩单都是由制造业强劲出口带来的。德国制造业出口贡献了国家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二,拉动人均GDP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快,德国被公认为欧洲四大经济体当中最 为优秀的国家,经济实力居欧洲首位,是当今欧洲乃至世界一流的强国。 工业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多工业中心的国家,德国的汽车工业、机器和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均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均意识到制造业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德国作为为数不多、一直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国家,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楷模。 高度重视产业链发展 历史上,德国制造业一直将“规模优势”发挥到极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经济、政治被各种垄断性集团所控制。例如,联合钢铁股份公司作为德国和整个资本主义欧洲生产力能力最大和最现代化的采矿-冶金托拉斯,控制着几百家企业,资本超过40亿马克,拥有职工约40万人。西门子-舒克特公司,作为电气工业的垄断组织,1936年所属企业职工达93300人,1939年总资产超过15亿马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15个最大的工业垄断组织和银行垄断组织拥有的资产高达660亿~700亿马克。 二战结束后,德国制造业垄断组织被强制拆分,大量资产被没收,厂房、设备严重毁坏,给德国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依赖于原有的管理、技术、市场等,德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在原有垄断组织基础上拆分的德国大企业功不可没,西门子、大众、拜耳、巴斯夫等众多耳熟能详的企业集团给世界制造业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洗牌。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竞争压力的增大,德国制造企业展开了多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活动。例如,汽车领域,1950-1980年间,德国较大规模的企业从11 家缩减至5家;到2010年,只剩大众、宝马、奔驰3家公司。 通过对德国制造企业一系列兼并重组活动的观察,不难发现,其对产业链的保留非常完整。例如,德国化工领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格局,巴斯夫以原材料为主,拜耳以农用化学品、医药用品为主,汉高则以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等为主等,这样既保证了德国化工企业对整个化工领域全面的掌控,又减少了企业间的竞争,进一步提高了德国化工企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德国制造业的某个领域内,通常同时存在多家世界著名企业。

我眼中的德国人

姓名:许岳梅班级:英语115 学号:2011012946 我眼中的德国人 关键字:德国人,节俭,不张扬 内容摘要:国人的节俭,主要不是计较省下的几个小钱。他们尤其是有钱人做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能让你感觉到那种对物质的尊重和珍惜,那种避免犯罪的虔诚。 每个人看德国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每个人脑海中形成的对德国人的印象,毫无例外地受到他接触的人,经历的事的影响。形形色色的印象,也许大同小异,也许大相径庭。下面就说说我眼中的德国人。 德国人十分含蓄,不事张扬。虽然德国的经济实力高居世界前列,发达程度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只看表面,很难了解德国富庶的程度。很多来德国匆匆一游的国人,觉得德国比中国差远了。在德国,难得见到像国内那样装潢高档的名牌店或精品屋,五星级酒店也远不及国内的规模。媒体很少报道大款富豪排名榜之类的玩意,那些世界富豪排行榜上有名的德国人,难得能让人一睹真容。 德国人不会动不动就豪宅别墅,很多有钱人也就是普通的住房。德国人的住房,尤其是外表注重朴实无华。但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十分考究,各种配置如门、窗等都要求坚固耐用。购物多从注重实用的角度,决不虚有其表。完成一座建筑或一套设备,德国人是当作百年大计来对待,决不只追求表面的噱头。讲究内在品质的德国人,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日子的滋润程度,只有自己知道。他们不爱显摆,不讲排场,日子过得实惠而踏实。 德国人的节俭也是很让人回味的。在国人的眼里,节俭只是穷人的专利。在德国却有这样的说法,“和富人在一起,可以学会节俭”。有钱人不会因为富足去赌城一掷千金,去酒吧砸高档酒取乐,更不会把金饰武装到牙齿来显示自己的财富。他们的节俭,不了解的国人肯定难以理解。我有个朋友刚到德国留学时,有人请他吃饭。因为朋友不太习惯德国食品,故剩下不少在盘子里。那人在对付完自己的盘子,征得朋友同意后,拿过朋友的盘子,毫不扭捏地吃了个干净,让初到德国的朋友惊讶不已。 感觉德国人的节俭,主要不是计较省下的几个小钱。他们尤其是有钱人做这一切的时候,真的能让你感觉到那种对物质的尊重和珍惜,那种避免犯罪的虔诚。曾经听朋友说有个德国女友,当她从路边捡回几个被丢弃的塑料桶作为沤肥之用时,想到的不是因此而省下的几文钱,而是废物利用,于己于环保都有利。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借鉴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518386419.html,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借鉴及启示 作者:朱震宇 来源:《中国市场》2010年第13期 [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 现有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政策;最后对我国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启示进行 了探索,以此为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展政策;借鉴;启示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13-0076-03 1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在目前的国内市场还没有成熟,主要是集中在发达国家。近几年国际上光伏发电快速发展,2007年全球太阳能新装容量达2826MWp,其中德国约占47%,西班牙约占23%,日本约占8%,美国约占8%。2007年,在太阳能光电产业链中有大量的投 资集中到新产能的提升上。除此之外,太阳能光电企业在2007年间的贷款融资金额增长了近100亿美元,使得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全球光伏市场增至5.5GW,其中,按地区排名西班牙名列首位,德国第二。2008年,全球太阳能安装总量已累计达15GW,西班牙新装量为2.5GW, 约占2008年新增安装量的一半。 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德国、西班牙对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扶持力度有所降低,但其他国家的政策扶持力度却在逐年加大。日本政府2008年11月发布了“太阳能发电普及行动计划”,确定太阳能发电量到2030年的发展目标是要达到2005年的40倍,并在3~5年后将太阳能电池系统的价格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2009年还专门安排30亿日元的补助金,专项鼓励太阳能蓄电池的技术开发。2008年9月16日,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揽子减税计划,其中将光伏行业的减税政策(ITC)续延2~6年。 2 国外太阳能光伏产业政策分析 2.1 美国的光伏产业政策

2020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四篇)

工作总结参考范本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四篇)目录: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一 某公司交通安全管理规定二 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三 现场交通安全管理规定四 - 1 -

德国交通安全管理启示一 摘要:交通安全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国外的一些做法虽然由于法制、体制、文化等的差异,管理方式与我国有所不同,但在一些方面,如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强化交通安全意识、提高监管技术手段、严格驾驶准入等做法都值得借鉴。本文通过对德国交通安全考察所得到的启示,就加强我国交通安全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交通安全严格考证监管网络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弗朗霍夫研究所培训期间,印象最深的除了到处洋溢着严谨的文化氛围外,就是德国的交通安全特别好。对比目前我国的交通安全状况,感到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对德国交通的深刻印象(一)路上、街上见不到交警。一到目的地—德国斯图加特市,第一印象是遍地都是汽车,道路两旁、树林里、屋檐下、小巷里到处都停放着小汽车。德国是一个汽车大国,8000多万人口拥有5000多万辆汽车。尽管城市的交通非常繁忙,但堵车的现象并不多,而且几乎看不到交警在十字路口指挥,所有的交通几乎全由信号灯及路牌来指示,各种机动车及行人都自觉地各行其道,特别是在路口,行人都会耐心地等到绿灯亮了才横穿马路。他们认为交通安全的好坏、交通事故的多少,不是靠交通警察管出来的,而是靠高素质的公民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来保证的。 (二)机动车礼让行人。初到德国,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课余时间经常几个人一起到大街上走走看看,当到斑马线附近欲过人行横道时,行驶中的车辆都主动停下来,司机挥手示意让我们先通过,这让我们很受感动,觉得德国人很文明,对我们这些“老外”很友好。 2 / 32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 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专题名称】 【专题号】G0 【复印期号】2004年02期 【原文出处】《》(昆明)2003年05期第30~33页 【作者简介】霍桂桓,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100732 【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进程,文化要素逐步进入经济活动领域,全球文化市场正在形成。西方发达国家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 研究与开发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意义,制定了灵活多样的文化政策。在加入WTO、文 化市场开放的情况下,我国应借鉴其经验,全面推进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在继续 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同时,研究二次现代化的新情况,奠定文化政策基础,实现文 化观念的转型与文化管理体制的转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0X(2003)05-0030-04 当前,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国内的文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与开发,以及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不仅已经在有关学术研究部门开展起来,也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的参与及合作。在这种形势下,翻译和引介西方主要国家的文化政策,并结合其具体国情现状对这些文化政策进行比较全面和准确的理解、探讨及研究,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文化、文化产业研究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显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借鉴价值,因而也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目前正在大力实施的重要科研项目之一。 一、西方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 根据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他渠道掌握的资料(注: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某些材料和数据已经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编印的《文化政策调研》上,但读者可能由于保密方面的原因无法看到这份刊物;需要这些材料的读者,请直接与该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联系索取。)来看,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虽然都在关注文化研究和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但由于它们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当前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水平各异,其社会文化管理体制和相应的文化政策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综合看来,我们可以把当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社会文化现状和文化政策特征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丹麦能源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丹麦能源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5月10-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代表团一行17人对丹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工作访问。期间,代表团走访了丹麦外交部、能源局和部分企业,与丹麦政府联合举办了中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研讨会,参加了中丹能源企业家论坛,对丹麦能源政策和技术进行了考察学习。丹麦能源发展及政策将对我国能源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丹麦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人口547万,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约2585亿美元,人均GDP为4.7万美元,是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丹麦几乎没有矿产资源,也没有大的河流,土地面积相对狭小,但开辟了一条通过技术创新立国的成功途径。丹麦传统上在农牧机械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在新能源技术,特别是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源及能源效率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丹麦是能源净进口国,1972年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500多万吨油当量,石油全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石油约1400多万吨,包括电力进口在内,其能源对外依存度超过95%。自1974开始,丹麦率先实施开发和节约并重的能源方针,大力开发北海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积极开发本土的风能和生物质能,大力提倡节能和提高能源效率,到2005年,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以能源消费零增长,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在此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长了4倍多,1990年与2005年相比,GDP增长了75%,能源消费增长几乎为零。通过大力开发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使丹麦成为欧盟25个国家中三个石油净出口国(英国、挪威)之一。能源自给率达到了156%,其中石油自给率接近250%。 由于丹麦大幅度调整能源结构,近30年来能源消费所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不仅没有增加,还下降了30%。丹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大力开发优质资源,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引导能源消费方式及结构调整 1972年,丹麦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为主,在能源消费比例中高达93%,并全部依靠进口。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以来,丹麦着力开发本国北海油气资源,2005年石油生产量达到了1800多万吨,天然气产量折合910万吨油当量。特别是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利用价格杠杆,鼓励企业利用价格低廉的煤炭、天然气替代石油。丹麦率先征收了能源税和碳税,鼓励发展低碳的可再生能源(现在丹麦实行能源税和碳税合一,对车用汽油、工业用煤炭分别课以601美元和235美元/每吨的能源税),鼓励企业和个人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到2005年,丹麦的石油消费减少了近1000万吨,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不到42%,相对应的天然气、煤炭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则从不到1%,分别上升到22.76%、19.53%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doc

世界钢铁历史发展概况 字体大小:大|中|小 钢铁工业是工业基础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部门与地域结构的变动。常以钢铁的产量、消费量、特别是人均钢铁数量来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经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产量仍很有限,生产国也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多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的美国和西欧,该两地合占世界总产量的3/4,再加上前苏联则达87.5%。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基地。形成原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进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和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7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到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加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学化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迅速发展,扩大了钢铁的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另一些国家为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规模。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引起钢铁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和下降。现产量维持在7亿吨左右,1990年7.7亿吨。

德国文化崛起的启示

二战后德国崛起的启示 内容摘要:大国崛起有赖于综合国力的上升,综合国力(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 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他包括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 交力、资源力。近代以来的德国,先后经历统一后的崛起与二战后的复兴与再统 一这两个历史转变过程.并崛起成为当今仅次于美、目的第三大强国。近代以来 的中国命运多舛,直到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才迅速提升。并成为当今世界第四 大强国。尽管中、德之间综合国力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在实现民族复兴与和平崛 起过程中,中国要特别正视各方面实力方面与德国的巨大差距,借鉴德国成功崛 起的经验,尽快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关键词:德国历史经济政治军事国防文教地理资源 引言 2008年8月美国发布的棉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显示,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超过德国,但综合国力依然不敌美、日、德而位居世界第四。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德国的发展尤为值得借鉴。德国在二战之后,政治、经济、科技、国防、文教、外交等多方面都有相当大的进步,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是发展过程中不断努力创造经营的结果。当前的中国依然是个发展中国家,与美、日、德等工业化强国还有着很大差距,更何况单纯经济实力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综合国力排名,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德国作为一个世界级强国,自1871年以来,德意志民族不仅经历了统一一分裂一再统一的坎坷历史,而且还经历了早期崛起一沦为废墟一民族复兴的曲折道路。对于近代德国的崛起历程,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述道:“德意志,一块盛产诗人和哲人的土地,一个崇尚思辨、拥有渊深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一度是世界历史的旁观者,却在短短百余年间以雷霆之势闯入历史舞台,将原属地理概念的德国,变为强大的民族实体、工业化强国,称雄世界。他的成长之路有诸多智慧值得借鉴,纵向比较德国崛起,有利于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且看德国给我们什么启示。 1德国历史 1.1简述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是欧洲的古代民族之一。公元前5世纪起,以部落集团的形式分布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周围的北欧地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10世纪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13世纪中期走向封建割据。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组成了德意志邦联,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1866年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奥地利,次年建立北德意志联邦,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该帝国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因战败而宣告崩溃。1918年11月德意志建立魏玛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德国1000多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三个帝国,这期间也有一个共和国。 1933年希特勒上台实行独裁统治,于1939年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投降。战后,根据雅尔塔协定和波茨坦协定,德国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并由四国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最高权力。柏林市也划分成4个占领区。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翌年5月23日,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江苏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徐怀友 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曾从飞机飞行安全事故的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后,提出了著名的“海恩法则”。他认为:一起重大的飞行安全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个征兆背后又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个苗头背后还有1000个事故隐患。 “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事故案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事故案件都是有端倪可查的、有征兆可寻的、有苗头可发现的、有隐患可排除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到位,则安全事故就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然而在现实工作中,为什么那么多的征兆、苗头和隐患没有及早发现并及时排除,而导致安全事故还时有发生呢?究其原因,主要是不善于从征兆、苗头和隐患中抓好安全工作预防。 “海恩法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一个烟头可能会引发一场火灾,一块劣质的钢筋可能会使一座大楼坍塌,一件质量不合格的刹车片可能会导致一起车祸,等等。所以,抓安全工作不能忽视小问题,要坚持从细小问题入手,以“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

“见微知著”的警觉意识,善于从各种征兆中发现苗头、从苗头中排除隐患。特别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那些掩盖在成绩荣誉光环之下、隐匿在“歌舞升平”的表象之下、躲藏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视线之下的各类细小问题,从中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抓预防。 要有“早抓早防”的积极行动。有病要早医,才能早日康复,这是人们的生活常识。抓安全工作也是一样,要时刻牢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深刻教训,自觉做到发现征兆立即预防、发现苗头立即遏止、发现隐患立即排除,不能有拖一拖的想法、等一等的念头和“小问题不会有事”的侥幸心理。 要有“群策群力”的集体观念。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抓安全工作要发动人人参与,注重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这样就多了发现问题的慧眼、多了预防事故的措施、多了抓安全工作的力量,形成人人想安全、个个抓预防的生动工作局面,从而也少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要有“持久用力”的坚强韧劲。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这个长期的、无止境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持之以恒、持久用力,不能时紧时松,否则稍有懈怠就可能前功尽弃。所以,要时时紧绷“安全弦”、常念“安全经”,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构建正规化、常态化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单位建设始终在“安全”的轨道上快速向前发展。

探究德国工匠精神对国内制造业的借鉴下

探究德国工匠精神对国内制造业的借鉴<下> 文/董鹏颜骄杨骆骊季京晶 <接上期——> 三、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机理 工匠精神的延续性发展,与德国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以及其在政策、制度、教育等层面的充分保障是密不可分的。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是在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过程。从其本身的基本内涵来看,长期积累的技艺经验是技术升级的前提,而质量文化意识的提高是促进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因。在客观上,良好的经济环境、行业的精确定位细分、鲜明的产业导向等因素又加速了这一进程的推进。 1.德国制造实现自我超越的核心:严谨的工匠精神 德国工匠精神历经了数百年的培育与积淀,即使在机械复制时代也从未断流枯竭,反而静水流深。工匠之所以具有“职人气质”,是因为德国工匠精神植根于深厚的社会文化传统之中。德国工匠,于职业,有着热衷的情怀;于产品,有着止于至善的追求。他们兢兢业业、苦心钻研,力图实现产品质量“从99%到99.99%”的完美跨越,德式认真比起日式认真更甚,这是德国人融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其背后蕴含着更深刻的美学情怀[9]。德国讲求“匠心”,而非“匠气”,不是因循守旧,而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同时,德国还针对出口产品建立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完善的管理体制使得企业能够及时解决遇到的产品问题。在无比严格的质控下,德国从生产机械、化工、电器设备,到厨房用品、体育用具,乃至一支圆珠笔都秉持着“但求最好,不怕最贵”原则,严选材料、严格工序、严格检验,每一个成品都是世界上过硬的产品。 2.产业导向的教育和培训制度是工匠精神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

制造业领域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生产技术这一物质基础,而生产技术的发展又离不开职业教育对制造业人才的培养。1871年德国统一后,小学、中学、工商学校、技术学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得以很快建立,到1890年时文盲率已经下降到1%以下。而德国的技术人才培训体系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在1969年德国制定了《职业技术培训法》,规定青年人必须参加技术培训,企业有义务为青年工人提供技术培训的岗位。这使得很多有益的经验得以有效保留,也使职业意识和敬业精神得以传承[10]。“德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能够保持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建设应用科学大学与工业大学,专注于工科和理科专业;二是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体制是一种由国家立法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职业培训体制。中学毕业后的年轻人中的一半可以选择国家认可的350种职业培训课程中某一种进行学习,约三分之二的年轻人曾参加过培训并获相应证书,从而获得专业技术认可、开启职业生涯,成为德制造业强有力的前沿军和后备力量。三是善待员工。德国政府和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幸福指数,认为企业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与技工的职业技能掌握程度同等重要,是影响其制造业发展水准的关键因素。据Stepstone公司于2017年统计德国工资报告显示,德国工程师是所有工种中收入最高的职业之一,仅次于医生和律师。即使是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技师,其收入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对技术的熟练掌握,成为高级技工或是取得工程师文凭后,收入还将显著增加。在学徒管理方面,德国通过制定全国统一标准和企业培训指导计划来加强监管,以提高学徒的培养质量。同时,学生在正式上岗之前也要接受不低于三年的学徒训练,且要通过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培训资格证书。这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其刻苦务实的工作作风打下基础。 3.行业体系精准定位,纵向深耕 高度细分的行业使得企业能够保持其自身竞争优势。德国企业尤其是隐形冠军企业,扎根单一细分行业深耕,有限的目标使得企业精力能够聚焦,从而生产的优质产品为顾客满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其产品远销全球。这些细分领域的企业保证德国制造的基础生产,被誉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稳定剂”。精准的行业定位,长期致力于细分行业的纵向深耕,使得企业能够在固定领域持续发力,一方面逐步积累行业经验,使得竞争对手很难在短期追平;另一方面在客户关系上的长期经营,能够提供可靠的质量以维护他们的关系,而且企业30%以上的员工都跟客户有着非常频繁的接触,拥有较强的客户粘性。当然,客户关系的维护不仅基于双方感性的情感基础,更在于企业经济理性的选择,即能否能够让客户对自己的产品形成依赖感,这样的依赖感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所决定的,而这一点正是德国中小企业的优势所在。据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显示,75%的隐形冠军企业认为客户很难从市场买到替代他们的产品。在短期技术领先市场水平的情况下,企业的理性选择是在帮助顾客的同时并获得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自己产品的独特性,从而能够和客户维持长期稳定的互利关系[11]。 4.德国工匠精神在行业协会中得到滋养 德国向来重视产业、企业集群,既形成竞争态势,激发最佳效能,也增强行业内沟通与协作,加速新技术的迅速传播与应用,这也是行业协会得以成立的背景。行业协会具有高度的统一

国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相关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相关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国外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政策分析 1.清洁能源管理相关政策 为促进清洁能源发展,各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组织、立法、规划方面加强对清洁能源发展的管理。 统一、高效的政府管理机构是保障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美国在能源部内设置了能效及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欧盟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委员会,英国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应用办公室,印度将原有的非常规能源局升级为非常规能源部。这些管理机构统一行使本国在清洁能源发展领域的行政职能,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协调清洁能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推动清洁能源的快速健康发展。 出台强制性法律也是一些国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举措。美国仅联邦政府颁布的涉及清洁能源的法规前后就有52项之多,其中36项目前仍具有法律效力。日本和欧盟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印度虽没有专门的清洁能源法,但在其《能源法》、《节能法》等许多法律中都包含了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内容。

加强清洁能源的规划管理是各国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有效手段。各国普遍重视清洁能源规划,政府牵头对清洁能源资源进行详细评估,并制定明确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引导清洁能源发展。欧、美一些国家对风能资源的详细评估一般由政府牵头组织,风能资源图谱精度达到1×1千米,美国加州的风能资源图谱精度甚至达到200×200米。在掌握详细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各国政府制定了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美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电力需求总量15%的目标。欧盟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2.清洁能源生产相关政策 各国对清洁能源生产的鼓励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价格激励等。 财政补贴。主要包括对清洁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或清洁能源产品提供直接补贴,以及实施低息贷款的信贷扶持政策。如西班牙对光伏发电项目提供40%的投资补贴,加拿大为每千瓦时风电提供相当于风力发电成本与常规发电成本差额一半的产品补贴,意大利对屋顶光伏系统提供相当于项目投资85%的免息贷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