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斜拉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斜拉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6369 斜拉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斜拉索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一般规定

1.1 参加斜拉索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熟知挂索施工的程序。并按高空作业的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水上作业穿好救生衣。严格执行各自岗位及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1.2 参加斜拉索施工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要培训合格并持有效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能上岗操作,指挥人员与操作人员距离较远时必须用对讲机联系。

1.3 斜拉索桥面展开时,操作人员应保持与索体1米以上的距离,防止斜拉索的扭力作用,导致

索体翻转伤人。

1.4 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如暴雨或风力达6级以上时,停止斜拉索高空作业。

1.5 严格遵守高空作业操作规程;为防止使用的工具不慎掉落,需要对工具绑上防落绳,并系于身边。

1.6 高空所有施工走道均设置拦杆及安全网,所有悬吊作业均采用封闭式吊篮。

1.7 斜拉索起吊、挂设提升、牵引、压锚等所有施工过程中,斜拉索吊点或拉伸受力点必须采用大直径纤维绳或与索直径配套的专用夹具捆绑或夹索,索夹内应垫10mm厚保护橡胶皮。索夹螺栓应按指定紧固力进行紧固。不得采用钢丝绳等硬性绳索捆绑、提吊斜拉索。

1.8 斜拉索起吊、挂设提升、牵引、压锚前应

清楚各种障碍物,对与斜拉索接触处或有可能接触处均需加设保护橡胶垫或软布,避免斜拉索与硬性物体直接接触或碰撞。

1.9 机械作业时注意油污(如黄油、千斤顶油泵、油管等)污染成品,作业前应对机械(如千斤顶、油泵等)进行检查或试验,确保不因发生意外故障(如密封圈漏油、油管爆裂等原因)而污染成品。

2 斜拉索挂索

2.1 斜拉索运输与吊装

2.1.1 斜拉索在吊装或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任何坚硬物发生接触或碰撞。

2.1.2 运输斜拉索时,索盘架在船上放置应垫模板,保持放索船的平衡,防止索船随放索变化而偏心倾覆。

2.1.3 上索船的索架必须焊牢,索架的四个承重

点必须焊在船的主要骨架上,索架两边应焊斜支撑,确保索架的稳固。

2.1.4 上索船的平衡可用水箱调平,控制索盘旋转的5t卷扬机应固定好,钢丝绳导向必须牢固,控制索盘旋转的钢丝绳必须与索盘垂直。

2.1.5 用塔吊(或卷扬机)把斜拉索吊至桥面孔口时应上两付夹片,夹片螺栓必须拧紧。

2.1.6 斜拉索到现场后,根据现场具体布置情况选择合适的堆放地点,尽量与其他硬性材料隔离,因场地原因不能隔离堆放的,须在与硬性材料可能发生碰撞部位加垫橡胶皮。堆放地点远离气割、焊接作业区,距塔柱中心线距离大于15m。

2.2 斜拉索牵引

2.2.1 放索限位架由螺栓连接于放索机尾部,放索时注意控制斜拉索的摆动,防止放索小车翻倒、损

伤斜拉索及作业人员。

2.2.2 软牵引撑脚、压套、工具锚安全系数大于等于2.0,使用前必须做静拉试验。

2.2.3 桥面前端牵引导向必须用25#槽钢预埋在桥面砼里,确保受拉点牢固。桥面索前端牵引运行时,索头小车应保持平衡,防止小车横侧翻倒。

2.2.4 卷扬机应选出有经验的工人定岗定人专职操作,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

2.2.5 电工、机械修理工必须在现场待命,随叫随到,及时排除电器及机械故障。

2.2.6 所有起重用钢丝绳、卸扣、转向轮等均应符合起重行业施工规范,具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2.2.7 安装吊点抱箍及软牵引,抱箍应有足够的长度,其夹紧用的螺栓应有足够的强度,拧紧后应使抱箍与斜拉索之间(垫有橡胶皮)产生足够的摩擦

力,以防止抱箍受力后滑移。 2.2.8 在斜拉索起吊上升开始前,在斜拉索上挂设抗风缆减小斜拉索上升过程中的摆动与旋转。

2.2.9 斜拉索在起吊过程中,吊具建议采用大直径纤维绳,宽度大于10cm。每根斜拉索用3根纤维吊带在指定吊点处起吊斜拉索,以保证吊运过程中斜拉索保持平衡。

2.2.10 软牵引前端超出软牵引千斤顶撑脚一定高度后,方可安装千斤顶,并用夹片固定,然后可对其进行张拉。

2.2.11 将固定端引入锚箱时,为防止抱箍滑移,可在抱箍前加一根套筒,将力传至冷铸锚杯根部。

2.2.12 在千斤顶工作的初始几个行程,由于斜拉索与钢绞线在制作完成后均有扭应力存在或受力不

匀,钢绞线束易发生扭绞现象。因此在张拉开始前,应在工具夹片外表涂润滑油脂,并在千斤顶工作过程中严密注意夹片是否松开,以便及时停机。

2.3 斜拉索挂设

2.3.1 在挂边跨合龙桥面压索时,人员应站在桥中心面,严禁站桥边,防止夹片滑松,索松回伤人。

2.3.2 边跨上螺帽的小吊篮,必须做牢固,并用钢丝绳套在钢筋上,吊篮上的安全网、脚手板应牢固,防止松散掉落。

2.3.3 塔肢挂索前要检查塔顶卷扬机的性能是否完好,卷扬机与塔顶平台的连接焊缝,导向轮钢丝绳是否有断裂断丝,确认无误方能进行塔肢挂索。

2.3.4 塔内框的脚手架稳定可靠,操作平台用5厘米模板满铺并用铁丝捆牢。每提升一次操作平台,必须在平台下面挂好安全网,索孔内严禁掉物至桥

面。

2.3.5 每个塔肢内配4-6个灭火器。塔框内禁止吸烟,不准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在塔框内。塔肢内照明和油泵张拉用电,必须安好漏电保护装置。

2.3.6 塔肢内撑脚千斤顶的吊点用2厘米的钢板焊牢,手拉葫芦应严格检查,有问题的葫芦应及时更换。

2.3.7 软牵引斜拉索,牵引头的夹片上平整齐,封钢绞线的钢板螺丝必须拧紧,坏丝滑丝的螺丝严禁使用。

2.3.8 挂索或桥面压索、夹板不能变形,焊缝无裂纹,螺栓无损伤。

2.3.9 夹板安装时内用1厘米的胶皮,以保持斜拉索索皮不受损伤,螺栓要拧紧。

2.3.10 桥面挂篮压索前应检查桥面卷扬机的性

能,其锚固绳卡是否松动,钢丝绳是否断丝,钢丝绳走向是否与其他物体相磨擦。

2.3.11 挂篮前端50t滑车应随时保持完好,吊耳焊缝牢固,销轴不得变形。

2.3.12 压索前,检查张拉机构是否正常,连接丝杆与斜拉索应顺直,严禁使用变形和损伤的连接杆作业。

2.3.13 斜拉索两端千斤顶的张拉杆,应用探伤仪进行检查,每挂5对索应检查一次,张拉杆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严禁使用疲劳及变形的张拉杆。

2.3.14 塔肢内放软牵引索时,必须与起吊的8t 卷扬机配合好,严禁不同步放索,千斤顶每放一次钢绞线,保险夹片必须上好,确保放索安全。

2.3.15 叉头、连接杆安装时,不得用手去摸,安装好之后,连接杆与斜拉索顺直,严禁连接杆不

直。

2.3.16 斜拉索挂好之后,在拆卸斜拉索起吊夹片时,采用的吊笼要牢固,用四点吊。其底部用铁皮满封,防止零星物坠落伤人,拆卸操作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

3 斜拉索换索

3.1 作业前的准备

拉索更换应做好充分准备,保证换索过程中桥梁的安全、可靠、质量优良,使得新换拉索及桥梁整体经久耐用。换索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3.1.1 对全桥进行全方位的测量,既梁、塔、索,包括主梁的线形、标高位置,塔的偏移,拉索长度等;

3.1.2 斜拉索索力的测量,包括减震器拆除前、后索力测量;

3.1.3 主梁、主塔及索的缺陷复查即变化情况,并根据需要先对主要控制构件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和加固,以保证换索的顺利和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3.2 斜拉索更换

3.2.1 换索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等要求执行。

3.2.2 斜拉索的放松是换索工作的关键,为了保证塔梁的受力均衡、对称,放索时一般要求成对进行,而且松张拉杆时必须准备好配套的千斤顶、油泵、张拉杆、连接件。

3.2.3 换索前对全桥索力、线形进行通测,准确测定每一根拉索索力,利用全站仪对全桥主梁线形、塔肢变形等进行测量。

3.2.4 换索同时对拆除索及周边索要进行实时监控,观测索的应力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