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升高职的弊端

中职生升高职的弊端
中职生升高职的弊端

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及存在的弊端

摘要目前,中高职的衔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中高职教育衔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模式以及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育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长期以来,为就业做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处于正规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又称终结性教育,其毕业生没有继续学业的机会与权利。20世纪7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的终结性在许多国家相继被打破,中职毕业生获得了继续学业的权利和机会。目前,我国正经历教育发展的这一历史进程,中高职的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和职教战线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要把终身教育思想演变为职业教育最重要的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但20世纪后半叶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的发展,使得专门人才的供给与需求产生巨大的矛盾。职业竞争空前加剧,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性因而被人们重新认识。人们已把失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来接受,也把职业中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增加看作是科技时代的一种“常态”,终身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已被人们普遍接受。终身教育思想,要求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贯穿于个人职业生活全过程的一种教育,要求将职业准备教育、就业培训、岗位培训、晋级、转业、再就业培训融为一个整体,将学校本位、企业本位、社会本位、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看成一个整体,要求学校的职业教育既重视当前职业知识、技能、方法等的培训,又重视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创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二)由被动的终极职业准备教育向“自我雇用”教育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只强调为经济服务而要求受教育者做好职业培训,到与职业培训相对应的职业岗位就业,并设想长期固定不变。与无限的就业需求相比,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毕竟有限,失业、培训、找不到工作、再培训、仍找不到工作,这种情况在失业率达10%左右的西方国家越来越普遍。为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把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创业上,强调“自我雇用”所需的知识、技能培训,让受教育者有自己创业、谋生的能力。对整个职业教育,特别是学校职业教育而言,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训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相似,都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素质。

(三)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传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只盯在专业知识传授和操作技能培养上。社会进步、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使得经济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过剩和职业岗位需求有限等因素,都导致职业竞争加剧,职业流动和替换频繁发生,使得按传统培养目标进行的职业教育有极大的过时性和不适应性。职业教育追求能适应职业流动性和替代性的培养目标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必然趋势。这种新的培养目标,更加重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共同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等的培养。这种新的培养目标的确立,不能不影响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设、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等。

(四)树立新的能力观,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关系。传统职业教育重视职业操作技能的培养,把职业教育的能力等同于职业能力,甚至是操作技能,忽视受教

育者关键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或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按照这种“职业性能力”和“专业性资格”培养的人才,自然不能适应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需要。在职业竞争和教育需求的促进下,传统职业教育能力观念发生变化。要树立新的能力观。追求受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关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或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以应对激烈的职业竞争。使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要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基础课是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石。因此,处理好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把握其度,是实施任何专门教育最为关键的东西,是专门教育的真谛。依据这一教育规律,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重新审视基础课的作用,认为基础性的知识、能力和专业共性的知识、能力能够适应较广泛的职业范围,受教育者掌握了这些东西,能够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接受更高教育的能力。

二、我国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

目前,我国各省级人们政府都在积极改革中专教育,推出各种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3+1”模式。这是浙江省推出的模式,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模式之一。“3+1”分段式灵活学制,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结构,实施以学分制为重点的弹性学习制度;试行允许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毕、结业制度。实验班前3年开设普通高校招生考试“3+综合”相应的文化基础课、体艺课和某科类宽口径的专业课,后一年按学生意愿实行分流,集中进行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学籍管理试行学分制,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标准,即发给职业中专的毕业证书。在前3年取得毕业资格者,可以参加当年的成人高考、对口招生的高职考试或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可面向社会自主择业;也可以继续留校参加为期一年的专业课集中学习或文化课集中学习。学满4年成绩合格者,发给职业中专毕业文凭,准予参加当年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或参加对口招生的高职考试或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当满4年仍未达到毕业学分标准但已取得技术等级证书者,发给职业中专结业证书,准予进入劳动力市场择业,并允许边工作边学习,届时回校参加补考,达到规定学分后由学校补发毕业证书。

(二)综合高中模式。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综合高中普遍采用的兼有职业和升学两种教育目的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满足受教育者多元化的教育需求。综合高中模式已为中国教育行政部门所肯定,一些有识之士也倡导综合高中模式。为了适应职业高中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和与国际职业教育接轨;职业高中的育人模式要进行改革。教材改革,要与普通高中教材有机融通,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学习毕业年限可以2—4年,达到规定学历即可报考高一级学校。

(三)、“3+2或3+3”模式。“3+2或3+3”模式是中专教育直接与专科教育对接模式,是城市中专教育改革最理想的模式之一。“3+2或3+3”模式是指前3年基本按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培养人才,后2年或3年按2年或3年制普通专科(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品质的培养,并能有效地提高教育资源的效益。

三、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研究中高职教育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也形成了很多有效的模式,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一是中职生源不被高职院校看好。长期以来,三类中等职业学校以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为主,教育功能单一;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为就业准备服务,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及三校生参加高考的解禁使职业学校及其学生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中职教育毕竟是以就业准备为主的教育,要求其兼顾升学和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不仅教学安排很难“两全其美”,实践中势必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其结果是双重任务都将落空。此外,中职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要求其在有限时间内文化基础知识达到普高毕业水平,委实有些“强人所难”。这也是一些高职院校公开表示不愿招收中职毕业生的原因。

二是某些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也不被一些中职毕业生看好,高职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目前仅局限于专科层次的高校。从近两年来各地实践反馈的信息看,专科层次的高职校(尤其实行新机制院校)并不被国家级职校毕业生看好,原因是:一则这些学校普遍缺乏举办高职的经验,担心学不到“真货”,二则他们之中许多人毕业后一两年内就可拿到成人大专毕业证书,三则这些学校较高的收费令家长难以承受。这一切致使许多地区出现高职招生指标完成率和新生报到率双低的现象。

应届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汇总

应届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汇总 1:自我介绍 问:请问老师,第一轮面试的自我介绍应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会比较OK,因为通常都是非常传统地说,我是那间学校,担任过什么职务,之前做过什么东西,性格怎么样,这样子介绍OK吗? 鲍老师:正如有些老师上课那样,为什么有些老师说话的方式让你觉得很有吸引力,让你能提起精神,而有些老师讲了半天就让你睡着了。那些讲的好的老师可能是他们的说话的方式、说话的独特性,说话表达的内容让你感到很好。自我介绍其实也是一样,按照你刚才的说话方式,太平凡,没有特点(模拟了一下自我介绍)。面试官已经听了很多这样的自我介绍,听到耳朵都起茧了,没有什么特点。所以自我介绍要提前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特点。反正不能太过于参考一本书的指导。我还是那句话吧,别人听太多了,要给别人一种新鲜感。 问:那是主要针对那个职业里找这方面的亮点去介绍吗? 鲍老师:肯定是针对那个职业去介绍的,别人在短时间内听你的自我介绍,肯定是看你的特点、你的能力是否适合这个职业。除了简单的自我信息外,你为什么要选这个职业,你是怎样考虑的,可以在自我介绍内稍微地提及。因为自我介绍是在2分钟以内的,所以它表达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把个人信息介绍完,但在表达方式上要有一些特点,给别人留下印象。

2、投递简历 问:请问老师,比如在投递简历时,没有通过网申,我可不可直接拿纸质版的简历到那间公司的人事部? 鲍老师:这种做法并不太可取。不过他们的一些大企业都是有宣讲会的,你可以到现场的宣讲会直接把简历投给他们。 大四学生B:但是如果他们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网申的才行了? 鲍老师: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通过网申的方式进行。 问:像维他奶,可以投简历去他的邮箱,那我可不可以同时投递我的求职信的相关资料过去? 鲍老师:其实求职信没有多大意义,求职信就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啊,我有什么能力,我希望得到这份工作,如果我得到了我会怎么样做等信息,求职信没有很独特的内容的话就属于累赘。 问:那直接投简历就行了? 鲍老师:对,但在投简历邮件的正文里稍微写几句话。我的个人信息,我是那间学校、什么专业、我为什么要选这份工作、我有什么能力等具体的信息。 问:我的简历是以正文的形式发过去还是以附件的形式提交过去? 鲍老师:最好两个都有,因为怕附件打不开或者有病毒。 3、定位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 (2007年5月) 自评报告目录: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二、规划主要任务实施和完成情况 三、规划实施主要体会和存在问题 四、今后三年主动发展的有关说明 一、规划实施基本情况及基本评价 2004年初,《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由市教育局及有关专家论证和同意后正式实施。2005年学校进行了年度和中期评估。同年底,学校开始制定《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根据当时学校升格高职校的具体情况,对2006年的工作作了适当调整,也为从2007年开始的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作了较充分的准备。2007年2月,学校开始进行三年主动发展实施情况的总结性自我评估,校四届九次教代会审议并通过了《学校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自评报告》。学校总结性评估,重点是学校的发展目标推进过程、规划达成度和今后的发展潜能,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对策,不断提升学校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校的主动和谐发展。 根据总结自评,学校的基本评价是: (一)学校对三年发展背景分析和形势把握是正确的。地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决定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性,也影响着学校多元化发展的构想和学校办学体制模式的改革。从我市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推进现代服务业的角度看,职业教育资源又面临着新一轮整合,这对我校进一步做大、做

强、做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我国就业矛盾突出和应用技能型人才严重供应不足等现状,学校强调技能和就业为学校的主要价值取向,提出要培养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面对发展优势,学校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要开拓创新图发展,求真务实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 (二)学校的发展理念和办学思路明确而坚定。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永远“领先一步”的发展思路,树立了“为学生创造价值,为教师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要求严、学风好、基础实、技能强”的办学特点,构建了让学生充分选择分流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了人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创立了“责任、奉献、理性、进取和影响力”的教师精神,倡导了“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学生感到幸运”的师德风尚,培育了“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自主创业”的学生“新三自”能力,建立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民主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营造了学府文化和企业文化相交融的学校环境等。 (三)学校规划实施工作的措施扎实有力。学校实行在“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引领下的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行政部门、专业系部和广大教职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党派、群团组织的作用,通过民主管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根据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情况进行分配制度改革,并逐步完善管理和激励机制。学校于每年初,根据规划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及实施计划,并将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制定年度计划之前,各责任部门的年度自评同时进行,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部门和学校的自我评估报告。每年的暑期,在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研讨会上,还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阶段小结和研讨,并提出相关要求。根据学校升格后发生的具体情况,学校对原规划的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作了及时的调整。 (四)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三年中,学校进一步构建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立交桥”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人本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让每一位学生享受良好教育,给学生充分选

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

大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 调查时间:2015年2月5日—2015年2月10日 调查对象:本校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员:张圣彦梁文博柯晓冰 引言 随着我国现阶段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因而造成就业矛盾十分严峻。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显得十分突出,毕业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就业的态势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这些都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在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本校学生关于就业观念和就业心态方面做了一些方面的了解,并有数据统计和分析。 一、就业心态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57.14%位男同学,42.86%为女同学。 (2)2.85.71%为大一学生,3.75%为大二学生%,10.17%为大三学生。 (3)50 %的同学认为目前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35.17%的同学认为有点严峻,但比其他低学历的人群要容易14.83%的同学也认为有点严峻,且和其他学历较低的人群差不多。 (4)毕业后,39.29%的同学会先择业后就业;42.86%的同学会先就业后择业;14.86%的同学会选择继续深造。 (5)如何看待专业对口问题:21.43%的同学认为专业不对口不予考虑;67.86%的同学会先找工作,待机向自己专业发展;3.75%的同学认为专业非自己喜欢,另寻方向;7.14%的同学则认为行行出状元。 (6)在就业过程中更注重的是:28.57%的同学选择了“岗位环境”;28.57%的同学选择了“薪酬高低”;28.57%的同学选择了“个人兴趣”;14.29%的同学选择了“个人发展空间”。(7)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35.71%的同学认为知识仅仅是书本上的,与实际不符; 35.71%的同学觉得就业人数太多;21.43%的同学则认为自己期望太高;其他因素占了7.14%。(8)认为在求职时必须具备的求职知识和能力:32.14%的同学选择了“如何写专业简历”; 42.86%选择了“如何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21.43%的同学选择了“如何面试”;3.57%的同学选择了“如何谈薪酬和福利”。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现,涉及到生活、学习、社交、恋爱、就业等方方面面。应采取多种方法解决,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措施;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迅速发展的阶段。在个体心理走向成熟而又尚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各种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充满矛盾,而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完,善再加上面对社会经济的转型、学习生活环境的变迁、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毕业就业的竞争等一系列问题,许多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近年来,在国内的大学校园里,休学、退学、自杀、犯罪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有效防治是一项必然的选择。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大学阶段是一个向成熟过渡的阶段,在此阶段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尚未稳定,心理表现比成人更为敏感复杂,受环境、情绪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引发许多心理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环境变化引起的适应不良问题 大学生由于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由于中学时学生对大学充满了憧憬,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当跨入大学校园后,突然发现事实并非原来所想象,进而怀念起过去的中学生活。而且一部分学生发觉自己在高手如云的新集体里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到相对自立的生活,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孤独感。 2、异性交往引起的情感心理障碍问题 大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恋爱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大学生接受青春期教育不够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多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好异性之间的交往和双方的感情问题,出现爱困惑、性困惑,少数学生还出现异常行为,有的因理解的恋爱观与现实的具体问题发生矛盾和冲突,便陷入痛苦、迷茫、消沉之中, 为情所困而不能自拔。 3、人际关系的困扰。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生较为封闭,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弱。进入大学后,如何与周围的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每个人待人接物的态度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再加上青春期心理固有的闭锁、羞怯、敏感和冲动,都使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从而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冲突、交往恐怖、沟通不良。 4、学习负担引起的紧张焦虑问题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困难与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由于大学学习与中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课业专业化、难度大、要求高,学习压力和竞争也相应增大,引起紧张焦虑。 5、求职择业方面引起的心理障碍问题 高校扩大招生圆了很多青年学子的大学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就业的困

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解答

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解答 一、关于《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就业协议书是什么? 就业协议书(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学校是见证方。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从法律性质上讲,“三方协议”是民法、合同法上的“预约”,而入职用人单位后签订的劳动合同才是受劳动法律调整的“本约”。因此“三方协议”原则上适用我国民法和合同法,但也不能违反我国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关就业政策。、就业协议书的填写 毕业生拿到就业协议之后,首先要把个人信息填写完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之后,要知悉并同意协议条款(违约金、工作地点等),方可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信息填写完整,用人单位、上级主管单位或存档单位处盖章齐全后再拿到学院盖章(最后盖章),学院不给空白三方盖章。签约北京、上海单位的学生,单位盖章后直接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盖章。三方协议和就业推荐表 1 / 14

请妥善保管,仔细填写,不得涂改、损毁。 、劳动合同和就业协议书的关系?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两者紧密相联,分别签订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不同阶段。就业协议书与劳动合同都是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时所订立的书面协议。就业协议是学校编制就业方案、毕业生领取报到证的依据,是日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依据,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该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 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工资待遇等方面事先有约定,可在就业协议备注条款中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时应给予认可并写入劳动合同。 、为什么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 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 2 / 14

中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2013——2016 海职●欧鼎联办中专 三 年 发 展 规 划

二○一三年九月 目录 一、基础与现状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三、重点发展项目 (一)学校管理 (二)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政教工作 (四)教学工作 (五)教研工作 (六)后勤服务工作 四、学校办学特色创建 五、发展策略

六、保障措施 2013——2016海职●欧鼎联办中专 三年发展规划 (讨论草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战略系统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纲要》,结合我校中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和紧迫任务,特制定“2013——2016海职●欧鼎联办中专三年发展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我校是一所办学历史虽然不算悠久,但能紧跟时代步伐、依托高校资源发展壮大的中专学校。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设备一流的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院内,现有在校学生近700人、教职员工40余人。从目前的生源状况来看,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比较淳厚质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比较差;有的对学习毫无兴趣,厌学或弃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文明礼貌行为缺失、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等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的挑战。因此,努力建设一支既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又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夯实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可靠的职业技能、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品位,把学校尽快打造成为一所学生有特长、教工有特技、办学有特点的特色学校,将是我校近三年的主要工作。 二、学校发展思路: (一)办学理念:道之以德、和之以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学校文化和团队建设为核心,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文化校园,让教师们在文化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文化中熏陶成长。主要围绕以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 1、一条主线:以“学校文体和团队建设”为主线,依托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等实施载体,探索“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赏识展示、检测练习、总结反思”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满足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自我意识、价值观、适应力等方面的素养,是在环境熏陶下个体经过长期的修养逐步内化的一种心理结果。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相关标志包括: 智力正常:有正常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践活动能力等综合能力;能胜任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大多数活动。 情绪稳定:情绪稳定性高;主导心境良好,愉快、积极、自信;有较好的情绪自我调控能力。 意志健全:做事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客观地分析问题,处事果断;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强,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人格统一: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良好的自我体验,接纳自我;个性特点与行为表现协调一致。 人际关系和谐:在人群中感到自然、和谐,适应工作中的人际环境;对交往持积极态度,有主动交往的愿望;与他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有自己的交际圈。 能动地适应环境:保持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对现实有清晰、正确的认识,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勇于改造现实,达到自我实现与奉献社会的协调和统一。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点:具有与同年龄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特点,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基本相符。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仅对他们的求职就业有直接影响,而且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人生发展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充分认识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就业心理、预防不良就业心理、调整就业观念、积极面对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就业心理和职业发展互为依托、互为补充。

一方面,诸多不良就业心理的形成,多是由于个人定位、职业定位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而这些正是职业发展方面的基础技能。通过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完成个人职业素质的分析、完成社会对应职业的调查和个人职业目标的定位,以此为基础的就业观念的形成就有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就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待就业。 另一方面,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更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首先,在进行职业规划阶段,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设计、实施训练的保障,影响到职业规划的实施是否具有主动性、积极性、针对性、科学性,而不良心理状态会造成态度、深度、准确度方面的很多失误。另外,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毕业就业不过是刚刚迈出的第一步。不良的就业心理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求职时的状态和行为,更会在今后的职业岗位上不断产生负面干扰,从而影响个体整个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因此,从大学生活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从职业规划开始之时就要注意健康心理的养成,在职业目标的选择时注意预防和调试不良就业心理,在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就业心理,这样的职业人生才会更加辉煌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就业,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来讲有着重大意义。这个阶段由于受到“就业”这一事件的刺激,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有所波动是正常的,是符合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但是如果忽视健康就业心理的培养与锻炼、忽视不良就业心理的预防与调适,将会由于求职择业和职业发展的失败形成不良心理、加剧心理问题,导致个人心理素质的滑坡、影响个人整体的成长成才。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依托综合素质的发展存在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就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就业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机成分之一,从而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机部分,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在就业过程中的表现途径和表现形式之一。通过这个途径,检验了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否能够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否能够胜任职业角色、是否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心得体会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心得体会面对现今的社会发展,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人群,与之相关的就业问题似乎也被赋予了更加突出的重要性。与之大学生就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对于现今的就业趋势也常有这样的报道“就业难,招聘难”;是企业门槛过高?还是大学生要求太过离谱?面对这样的问题,社会上有不少的谬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是越来越多,但在企业里相对的工作岗位却没有足够的空间,造成就业难的局面,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不了解社会的需求,对自己的高学历有着过高的要求,都自以为是;低的看不上,高的进不去,人数过多,岗位未变“就业难,招聘难”也就造就了这样的形式。 关于近年来日益引起政府、社会与学界广泛关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观点大多建立在一些直觉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而就业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需要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同样可信的客观分析作为基础。为此,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展开了一次问卷调查,我们就是重点想了解一下本学校的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们对就业的一些想法。 调查之前我们一直为之做了很多准备,虽然都是些比较轻松的工作,例如:小组开会分工好各自的任务,准备问卷,查找相关的资料等。用什么方法调查我们讨论了很久,最终确定用问卷调查,还找来了有过问卷调查经验的同学给我们讲解,现在虽然很有成就感,可是那天感觉大不相同呀!那天,我们带着准备好的问卷来到了学校门口。

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以为我们是属于商业行为,所以不愿意接受,可是当我们说明来意,同学们还是接受我们的问卷。但总是有一些同学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拒绝了我们。我个人觉得,接受问卷不会话费你2分钟的时间,为什么不愿意给我们行个方便呢?这真的让我想事情不能太天真!尤其是进入社会!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问卷的制定要有针对性,问题的设置要便于被访者接受。同时,要采用询问的方式,他答,我记录。然后,问卷时要热情客气,问卷后要表示感谢。最后就是问卷的整理工作,数据要准确,客观做出分析,评估。 虽然调查开始时有点困难,但整个过程还是比较的顺利,我们也受益颇多。经过这次调查,我发现了太多,收获了太多,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拓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更近一步学会了如何打开与他人沟通的局面,如何与他人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交流。

毕业生面试常见问题

毕业生面试常见问题 毕业生经典问题及回答思路面试是应届毕业生就业关键一关,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毕业生面试常见问题,欢迎阅读。 1.你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吗? 回答方向: 一般人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工作,这些在上都有。其实,企业最希望知道的是求职者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无关,也可以和学习有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企业才会相信。企业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在回答每个问题之后都说一句“谢谢”,企业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2.你觉得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回答方向: 沉着冷静、条理清楚、立场坚定、顽强向上、乐于助人和关心

他人、适应能力强、幽默感、乐观和友爱、参加过XX培训及项目实战等等都可以是你的优点~ 3.说说你最大的缺点? 回答方向: 这个问题HR问的概率很大,通常不希望听到直接回答的缺点是什么等,如果求职者说自己小心眼、爱忌妒人、非常懒、脾气大、工作效率低,企业肯定不会录用你。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我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有的人以为这样回答会显得自己比较出色,但事实上,他已经岌岌可危了。企业喜欢求职者从自己的优点说起,中间加一些小缺点,最后再把问题转回到优点上,突出优点的部分,企业喜欢聪明的求职者。 4.你对加班的看法? 回答方向: 实际上好多公司问这个问题,并不证明一定要加班,只是想测试你是否愿意为公司奉献。 举个栗子 如果是工作需要我会义不容辞加班,我现在单身,没有任何家庭负担,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但同时,我也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加班。 5.你对薪资的要求? 回答方向: 如果你对薪酬的要求太低,那显然贬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对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当今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毕业已是近在眼前,如何规划我们以后的道路,就需要我们足够多的了解这个社会对于我们的要求。也许很多人想考研,的确考研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至少它可以是一个目标,让我们有奋斗的理由和信念,以至于在毕业之后有所归属。但毕业之后选择就业还是当今大学生的主流意识。 选择就业不难,难就难在找到我们喜欢并且能够胜任的工作。大学生越来越多,就业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很严重。更严重的是企业缺人现象也很严重。这就矛盾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招不到人才。归根结底还是大学生的素质不能达到企业的用人需求。大学生要想找好工作还是需要先加强下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与其一味追寻“理想化”的工作,不如先选择一项自己能够做好的工作,一方面可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使自己暂时稳定下来,在保障自身生存问题时也有寻求新契机的机会。等到自己积累到足够的经验时,或许就是我们能够追寻更进一步发展的时刻。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五,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就业心理准备不足。1.自我角色转换不够及时。对于80%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论文系部:信息系班级:计算机1322 姓名:马绪军学号:1306290140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课程名称:催眠与心理健康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评定教师签名: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以便最终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心理解决途径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的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就业率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核心评价指标。当前“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此形势下,高职学生尤其显现出很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等的协调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通过对我院国际合作、财经物流、软件艺术等系的多名毕业生、即将毕业学生进行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结合对结果的详细统计,对毕业生表现比较突出的就业心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当前毕业生要改变错误、狭窄、扭曲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建立新型就业观,强化择业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跳出从众、攀比等社会心理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情绪问题 1.1.1 焦虑情绪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种复杂情绪的反应,是大学生中最常见、最普遍的一种情绪反应。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和现实的矛盾,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往往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这种焦虑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的主动性和在应聘中真实水平的展现。 1.1.2 悲观情绪 这种情绪在平日学习成绩不好、努力不够、受过处分乃至经历过数次应聘失利或是应聘无门的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此外,这种悲观情绪还来自于伴随着人才市场供需严重失衡而出现的用人标准的大幅度提高给学生带来的潜在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在这方面受到的重创更加严重。 1.1.3 不满情绪心理 伴随着悲观情绪的产生,他们逆反和不满的情绪会油然而生,不满的对象可以是其周围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对所在学校不满,对家庭成员的不满,对周围同学不满,对老师不满等等。视具体的个人关注点及实际情况而不同。 1.2 自我认知问题 自我认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自我认知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能的完整的心理系统。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会面临的问题 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从一窍不通意义上讲,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一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是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地方制定的有关就业政策,不同部门、不同待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个用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忽视对这些信息的搜集,眼睛只盯着具体的需求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搜集得再多,也很难使你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是很广泛的1、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定(或指导中心),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2、各级毕业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每年教育部都要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地制订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各珞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

个学校或多校联合举办的,有的是一省或几省联办的,也有的是地市县单独举办,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时机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来刀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讲座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还有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各地人才市场报等,这些都是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本专业的教师比别人更清楚你适合到什么单位就业,而且往往在科研协作、兼职教学中与对口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校友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家长和亲友对你的就业更为关心,他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联系,也可以帮助提供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同学们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厢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机遇。 7、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就业信息。开始可以是“普遍撒网”,向你认为适合的用人单位写自荐信,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访,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成功的途径之一。 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经常发生和考虑的问题

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按照《***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方案的通知》和《***市普职高发展性评估实施细则》要求,结合第三批省级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建设要求,特制定我校今后三年学校发展规划。 一、前三年发展规划目标达成情况分析 (一)实施成效 三年来,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团结拼搏,无私奉献,通过深化改革和科学管理,顺利完成了前三年规划所制定的各项目标,并取得了突出成绩,较好地发挥了示范作用。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等得到巩固和增强。 2.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升,高职考成绩进步显著,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 3.教师队伍建设效果明显。教育观念明显更新,教师素质全面提升。

4.学校管理制度日趋规范和完善。明确各岗位职责,并及时修订、整理、制定学校所有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5.学校迁扩建一期工程建设在艰难中推进。现已基本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可大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6.校本培训和科研活动得到加强,已逐步形成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培训体系。 7.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教职工精神面貌空前高涨,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达成情况 1.主要收获 (1)学校管理 校委班子以校长负责制为基础,在率领全校师生全力推进学校科学发展、特色发展、活力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是一个坚强有力、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特别是中层干部,在分管校长的带领下,各尽其责、任劳任怨。 以“全心全意团结教职工、依靠教职工、为教职工办事”为指导方针,以人为本,学校实施校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依法治校进程,完善考核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

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分析其原因,既有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高不成低不就,理论与实践出入甚远。个人知识能力水平较弱等主观原因,也有大学生就业体系有待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等客观原因。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问题成为社会责任,是人社部门的一项艰巨任务,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如下思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突现的问题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竞争日益激烈。2002 年国家调整高校招生政策,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应该说高校扩招,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特别是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同时,也为人力资源市场注入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受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制约,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社会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人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大量毕业生走向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自2003 年起,我国每年有近30%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按时就业。大学生就业不仅是学生、家长关注的焦点,同样也成为社会稳定,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地方经济、院校“品牌”和学历层次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差异,增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1.社会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加大了就业难度高校扩招,我国

各级各类高校办学规模并没有因为地域因素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而失去发展壮大的机会,各高校都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在办学规模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应该说,高等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而我国经济和产业规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引发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需求方面的新矛盾。东部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才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多;中西部地区、部分边远省份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慢,人才供大于求,就业机会相对较少,竞争激烈。不少中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为了谋求更好的职业空间,纷纷前往经济较发达地区寻求各种就业机会。人才的自主流动,加剧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使得待业人数增加;同样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地方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2.大学的“名牌效应”,加大了一般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毕业学校的类别一直以来都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一张“名片”。用人单位或多或少都会用毕业院校的“名气”来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求职过程中若一名知名大学毕业生和一名普通大学毕业生同时申请一个岗位,你认为谁会先得到面试机会?答案不言而喻。由于较好的社会声誉带来的“名牌效应”,使得名牌大学毕业生需求旺盛,一般院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大学的“名牌效应”加剧了一般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高要求,加大就业难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提高,学历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道门槛。以前专科生可以做的事现在要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摘要:作为一名大学生,对于今后的就业及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是尤为重要的,毕竟人生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选准方向,强化发展。但是对于大学生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许多大学生还是处于迷茫的状态,对未来没有定向,对未来的就业规划和职业的选择感到困惑,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还不清楚……因此,当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面对部分就业心理问题怎样调适做出了阐述。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 一、就业的心理问题 最近几年,每到7月份大学生毕业季的时候,各种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便会出现在各大电视荧屏以及各大报纸周刊上,这让我们大学生感到就业的压力是如此之大。现今大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加之我国并不完善的就业机制体制,致使我国大学生毕业时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政府明确提出把高校毕业生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并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等来缓解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尽管如此,各个高校的大学生的就业率仍然很低,也就是说我国大学生仍将面临严峻的就业挑战。以至于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必然给我们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问题。 1、就业焦虑和恐惧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毕业后无非是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继续学习;另一种则是走向就业。其中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就业,但是在面临就业的时候,我们的同学们会产生忧虑和恐惧的心理,这样的心理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希望自己在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是却又担心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或者其他原因被用人单位拒之于千里之外,因此心里会不自觉的担忧。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都涉世未深,不能清楚地认清社会的黑暗面,害怕在就业时一不小心误入歧途,从而影响自己的一生,因此他们对未来将要面对的职业和工作会产生恐惧,甚至会抗拒。 2、就业规划意识浅薄 当前,我国的许多大学生仅仅是扎根于学校,局限于老师讲课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理论基础知识,对社会各方面发展形式认识不全面,缺乏对一种当今社会发

应届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汇总

应届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汇总

应届毕业生就业常见问题汇总 1:自我介绍 问:请问老师,第一轮面试的自我介绍应从哪些方面开始入手会比较OK,因为通常都是非常传统地说,我是那间学校,担任过什么职务,之前做过什么东西,性格怎么样,这样子介绍OK吗? 鲍老师:正如有些老师上课那样,为什么有些老师说话的方式让你觉得很有吸引力,让你能提起精神,而有些老师讲了半天就让你睡着了。那些讲的好的老师可能是他们的说话的方式、说话的独特性,说话表达的内容让你感到很好。自我介绍其实也是一样,按照你刚才的说话方式,太平凡,没有特点(模拟了一下自我介绍)。面试官已经听了很多这样的自我介绍,听到耳朵都起茧了,没有什么特点。所以自我介绍要提前准备好,有针对性、有特点。反正不能太过于参考一本书的指导。我还是那句话吧,别人听太多了,要给别人一种新鲜感。问:那是主要针对那个职业里找这方面的亮点去介绍吗? 鲍老师:肯定是针对那个职业去介绍的,别人在短时间内听你的自我介绍,肯定是看你的特点、你的能力是否适合这个职业。除了简单的自我信息外,你为什么要选这个职业,你是怎样考虑的,可以在自我介绍内稍微地提及。因为自我介绍是在2分钟以内的,所以它表达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把个人信息介绍完,但在表达方式上要有一些特点,给别人留下印象。

2、投递简历 问:请问老师,比如在投递简历时,没有通过网申,我可不可直接拿纸质版的简历到那间公司的人事部? 鲍老师:这种做法并不太可取。不过他们的一些大企业都是有宣讲会的,你可以到现场的宣讲会直接把简历投给他们。 大四学生B:但是如果他们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网申的才行了? 鲍老师: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通过网申的方式进行。 问:像维他奶,可以投简历去他的邮箱,那我可不可以同时投递我的求职信的相关资料过去? 鲍老师:其实求职信没有多大意义,求职信就说我很喜欢这个工作啊,我有什么能力,我希望得到这份工作,如果我得到了我会怎么样做等信息,求职信没有很独特的内容的话就属于累赘。 问:那直接投简历就行了? 鲍老师:对,但在投简历邮件的正文里稍微写几句话。我的个人信息,我是那间学校、什么专业、我为什么要选这份工作、我有什么能力等具体的信息。 问:我的简历是以正文的形式发过去还是以附件的形式提交过去?鲍老师:最好两个都有,因为怕附件打不开或者有病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2017—201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 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并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2015)》为指导和目标,以应用建设为重点,以服务教学为核心,不断提升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 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 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为 基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 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 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1)设备现状 1、校园网络的现状 互联网出口带宽为50M,局域网干路为100M,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具有 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目前我校办公计算机450台、教学计算机75台,外加其他辅助客户端,上网点可达520台左右,明显存在出口带宽偏低的问题,而且办公和教学网络交叉,网络布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无线接入点,关键设 备老旧、IP地址与Mac地址不能有效绑定等。 2、网络中心现状 网络中心由3台服务器、1台存储服务器、8台交换机、1台防火墙组成, 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和县教育局的教育网。由于长时间工作,目 前设备大都已经老化。 3、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

近几年来高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高职大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2009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 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2009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

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08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2008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2000人,减幅分别为50%和33.33%。 09年4月以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企业进校招聘情况有所改善,加上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许多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学校也利用各种渠道,引进企业,积极推荐本校毕业生,招聘单位比09年1月之前要多。但是,尽管学校工作有所成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截至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