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材料的发现发明及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材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之一。本单元教材是在二年级教材《生活中的材料》基础上,丰富对材料的感性认识。本课围绕身边的材料,分四个部分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材料。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材料制成的,让学生调查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以及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材料,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材料的广泛性,同时也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第二部分,知道什么是天然材料,什么是人造材料。木质纤维、沙砾、石油,以及羊毛、木材,这些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是天然材料。而木质纤维浆化制成的纸,沙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的玻璃,石油加工制成的塑料,都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所以,纸、玻璃、塑料都是人造材料。

第三部分,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棉花(天然材料)和腈纶棉(人造材料),用看、摸、浸、烧等方法进行辨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处和不同点。

第四部分,思考身边的物品使用天然材料或人造材料多寡的原因。旨在复习、巩固学生在本课所学,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二年级上册《他们是用什么做的》一单元的学习,已经能够认识并辨别出生活中常见的材料,知道身边常见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初步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这些都是三年级学生学习本单元《身边的材料》的基础。

本课中,学生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更多的材料,并能将这些材料分成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一些学生容易用有没有人参与来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依次说说纸、玻璃、塑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也可以举出更多的事例,从而让学生理解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依据不是有没有人的参与,而是有没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出现,如果有人工合成的材料就是人造材料。

此外用燃烧法辨别棉花和腈纶棉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实验前有必要进行充分的操作引导和安全提醒,以便学生理清探究思路,明确观察对象,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从而让学生有信心完成探究活动。此外,棉花和腈纶棉的有些特征在课堂上不易

进行对比实验,教师可补充阅读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棉花和腈纶棉。【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制定四维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知道材料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科学探究:

1.能够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2.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科学态度:

1.能积极想办法比较棉花与腈纶棉探的异同之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意识到保护天然资源的重要。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人造材料。

【教学重点】

认识周围物品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教学难点】

能根据计划探究材料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塑料尺,本子,燕尾夹。

学生材料:棉花、腈纶棉、放大镜、小烧杯,水,培养皿,火柴。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来上课的时候,老师

带了几个小东西,你能不能说说他们是什么材料做的?

2.师:回答得这么自信,那老师考考你们?

3.师:(出示塑料尺)这种直尺是什么材料做的?

生:塑料。

4.师:(出示燕尾夹)这个夹子是什么材料做的?

5.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那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在我们生活中,建造房子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PPT出示图片)请同桌两个人互相轻声说一说。

6.师:谁来说说你们的交流结果。

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将这些材料的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7.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的?哪些人造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8.师:这些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呢?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挑一挑,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上台展示。

9.师:大家都同意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分类依据。

10.师:是的,沙子、石子和木材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而玻璃、钢筋、水泥等是人们制造出来的,是人造材料。(指着黑板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从孩子的已有认知入手,选择源自儿童生活的材料,激活原有经验,让学生快速进入主题。再适当提高到造房子需要的材料,使他们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并引导他们把材料分成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两大类,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自然的导入课题。]

二、认识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

1.师:那人造材料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呢?比如纸、玻璃和塑料,哪位同学挑选一个你知道的说一说?(根据学生的答案点击PPT中的相应图片,出现超链接后的详细图解,再进行师生交流,再点击图片则回到前面。)。

2.师:???说的是纸,其他同学对于纸的来源有没有补充的?

3.师:是的,(PPT)人们把树木等木质天然材料加工成木质纤维,再经过浆化等一系列处理制造出纸。

4.师:谁再挑一个说一说?

5.师:你知道的真多,是的玻璃与沙子这种天然材料有关,玻璃是沙粒与其它矿物质反应制造出来的。(PPT)

5.师:还有塑料,有同学们知道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吗?

6.师:塑料的加工来源是石油这种天然材料。人们炼化石油,产生许多不同的产品,塑料就是由其中的某些产品进行在加工得到的。

7.师:根据我们刚刚了解的纸、玻璃和塑料的加工来源,同学们知不知道人造材料主要是怎

么制造出来的?

8.师:纸、玻璃、塑料还有造房子用的钢筋、水泥和陶瓷等材料,都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人们通过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属于“人造材料”。而木材、竹子、棉花、羊毛等材料,直接来自于大自然,它们属于天然材料。(点击PPT3的“认造材料”,跳转到后面)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纸、玻璃和塑料的来源,进一步进一步激活学生对于材料的原有认知,了解木质纤维浆化制成的纸,沙与其他矿物质反应制成的玻璃,石油加工制成的塑料,从而了解人造材料是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进一步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三、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1.师:老师今天带来一种天然材料棉花和一种人造材料腈纶棉,课前老师装袋的时候忘了写名称,只贴了A和B,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老师辨别出A袋和B袋里分别装的是什么?

生:能。

实验一:“感官总动员”,直接对比棉花与腈纶棉。

2.师:如果老师只给你这两袋材料(PPT出示棉花和腈纶棉)。你们准备怎么观察、比较它们。

学生交流

3.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我们都学过“感官总动员”的本领:

(1)用眼睛看:颜色

(2)用鼻子闻:气味

(3)用手摸:软硬

注意:不能用舌头尝。

4.学生拿出材料实验,教师巡视。

5.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发现?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1)用眼睛看:颜色都是白色,但B袋里的更白

(2)用鼻子闻:都没有什么气味

(3)用手摸:都是柔软的,但A袋里的更软一些。

6.师:同学们用感官观察,棉花和腈纶棉比较相似,那能先辨一辨A袋里和B袋里分别是什么吗?

7.师:真是善于观察生活,确实A袋里是棉花,B袋里是腈纶棉。

实验二:“燃烧法”对比棉花与腈纶棉。

8.师:棉花和腈纶棉有许多相似之处,当把他们加工成纺织纤维,再染上色后,就更难辨别了(PPT),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呢?

9.师: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或材料来观察。老师课前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认不认识他们?

学生认识材料。

10.师:你觉得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可以怎么来对比、区分棉花和腈纶棉?小组内商量商量。

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想法。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用燃烧的方法进行对比。

燃烧时:(1)用眼睛看:火焰大小与颜色、燃烧产生的烟。

(2)用鼻子闻:燃烧时产生的气味。

燃烧后的灰烬:

(1)用眼睛看:颜色、形状。

(2)用鼻子闻:灰烬的气味。

(3)用手按压:灰烬的软硬。

12.师: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谁能给你的同学一些友情提醒?

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13.师:大家说的不错,听听老师的友情提醒。

(1)点然后,用过的火柴放在小烧杯里。

(2)观察时不要离火焰太近。

(3)灰烬完全熄灭、冷却后再闻和按。

14.师:听清楚了吗?好的,请小组长上来领材料,拿到手后就开始。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15.师:请一位同学对照表格(PPT),说说你们的发现。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16.师:棉花和腈纶棉点燃后的现象容易区分吗?

17.师:燃烧法是我们在生活中区分天然纺织材料和人造纺织材料的常用方法。当然除了我们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自己发现的棉花和腈纶棉的特点,人们在使用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发现。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

18.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和阅读材料完成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通过比较棉花与腈纶棉的相似处和不同点,了解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异同。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单向的,考虑问题不够周全,探究前的小组交流和师生交流都是探究前的规划,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每个环节应该注意什么,思考并做好规划后,探究才能有序进行。]

四、总结全课

1.师:材料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你觉得生活中,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哪种人们使用的多?

2.师:是的,人造材料。大家知道为什么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

生:天然材料的数量比较少。

生:有的天然材料用完了就没有了。

3.师:是的,像煤、石油、石料等一些天然材料用完了就没有了。于是人们想办法制造了许多人造材料来替代他们。

5.师:请同学们课后了解我们身边常见材料的特点,查找一些新材料的资料。接下来的科学课上我们还会继续认识不同种类的材料和他们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用天然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少,而用人造材料做的物品越来越多,从而思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能意识到保护天然材料的重要性。]【板书设计】

12.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课后反思】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绪论 引入: 材料金属材料 机械行业本课程得重要性 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得基本知识(晶格结构及变性) 金属得性能(力学及工艺性能) 金属学基础知识(铁碳相图、组织) 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学习方法:三个主线 重要概念 ①掌握 基本理论 ②成分 组织性能用途热处理 ③理论联系实际 引入:内部结构决定金属性能 内部结构? 第一章:金属得结构与结晶 §1-1金属得晶体结构 ★学习目得:了解金属得晶体结构 ★重点:有关金属结构得基本概念:晶面、晶向、晶体、晶格、单晶

体、晶体,金属晶格得三种常见类型. ★难点:金属得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得影响. 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得固体物质称为“晶体"。(晶体内得原子之所以在空间就是规则排列,主要就是由于各原子之间得相互吸引力与排斥力相平衡得结晶。) 规则几何形状 性能特点: 熔点一定 各向异性 2、非晶体:非晶体得原子则就是无规则、无次序得堆积在一起得(如普通玻璃、松香、树脂等)。 二、金属晶格得类型 1、晶格与晶胞 晶格:把点阵中得结点假象用一序列平行直线连接起来构成空间格子称为晶格. 晶胞:构成晶格得最基本单元 2、晶面与晶向 晶面:点阵中得结点所构成得平面。 晶向:点阵中得结点所组成得直线 由于晶体中原子排列得规律性,可以用晶胞来描述其排列特征。(阵点(结点):把原子(离子或分子)抽象为规则排列于空间得几何点,称为阵点或结点。点阵:阵点(或结点)在空间得排列方式称

晶体。) 晶胞晶面晶向 3、金属晶格得类型就是指金属中原子排列得规律。 7个晶系 14种类型 最常见: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1)、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得晶胞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并且在立方体得体中心还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铬Cr、钒V、钨W、钼Mo、及α—铁α-Fe 所含原子数 1/8×8+1=2(个) (2)、面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得晶胞也就是由八个原子构成得立方体,但在立方体得每个面上还各有一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Al、Cu、Ni、Pb(γ-Fe)等 所含原子数1/8×8+6×1/2=4(个) (3)、密排六方晶格:由12个原子构成得简单六方晶体,且在上下两个六方面心还各有一个原子,而且简单六方体中心还有3个原子。 属于这种晶格得金属有铍(Be)、Mg、Zn、镉(Cd)等。 所含原子数 1/6×6×2+1/2×2+3=6(个) 三、单晶体与多晶体 金属就是由很多大小、外形与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得小晶体组成得,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 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数控班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30分。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金属的、金属学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3.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及的相关知识。 4.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和。 5.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了铁碳合金的和。 6.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热处理的和。 7.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 态、、。 8.固态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和。 9.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有、、密排六方晶格。 10.常见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 11.常见的点缺陷有间隙原子、、。 12.常见的面缺陷有金属晶体中的、。 13.晶粒的大小与和有关。 14.机械零件在使用中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变形、及。 15.因摩擦而使零件尺寸、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二、判断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金属性能的差异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2.玻璃是晶体。() 3.石英是晶体。() 4.食盐是非晶体。()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7.一般取晶胞来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 8.晶体缺陷在金属的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9.金属结晶时,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 10.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石英 B.食盐 C.玻璃 D.水晶 2.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以上答案都对 3.常见的载荷形式有()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以上答案都对 4.拉伸试样的形状有() A.圆形 B.矩形 C.六方 D.以上答案都对 5.通常以()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扭强度 D.抗弯强度 6.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点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D.以上答案都对 7.做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完整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及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五版)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9、钢水浇铸前加入钛、硼、铝等会增加金属结晶核,从而可细化晶粒。(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 30、纯铁是有许多不规则的晶粒组成。(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其要紧内容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常用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材料的牌号等。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差不多要求: (1)了解金属学的差不多知识。 (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3)了解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4)了解热处理的一般原理及其工艺。 (5)了解热处理工艺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教学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差不多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差不多内容 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史

4、金属材料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结合实际生产授课,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2、展望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进展前景。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教学要求: 1、掌握金属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等概念及各力学性能的衡量指标。 2、了解金属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1—1 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强度 二、塑性 三、硬度 四、冲击韧性 五、疲劳强度 §1-2金属的工艺性能 一、铸造性能 二、锻造性能 三、焊接性能 四、切削加工性能

第二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 2、掌握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3、掌握纯铁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内容: §2-1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晶体与非晶体 二、晶体结构的概念 三、金属晶格的类型 §2—2纯金属的结晶 一、纯金属的冷却曲线及过冷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过程 三、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阻碍 *四、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 §2—3 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教学建议: 1、晶体结构较抽象,可使用模型配合讲课。 2、讲透同素异构转变与结晶过程之间的异同点。 *第三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 教学要求: 1、了解金属塑性变形的差不多原理。

(完整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题库及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判断题 1、非晶体具有各同性的特点。( √) 2、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3、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力学性能越差。( ×) 4、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 5、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 6、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7、组成元素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各金属晶体,就是同素异构体。( √) 8、同素异构转变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 10、非晶体具有各异性的特点。( ×) 11、晶体的原子是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质。( √) 12、非晶体的原子是呈无序、无规则堆积的物质。( √) 1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

14、金属是指单一元素构成的具有特殊的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的物质。( √) 15、金银铜铁锌铝等都属于金属而不是合金。( √) 16、金属材料是金属及其合金的总称。( √) 17、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 √) 18、金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19、银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0、铜是属于面心立方晶格。( √) 21、单晶体是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 22、晶粒间交接的地方称为晶界。( √) 23、晶界越多,金属材料的性能越好。( √) 24、结晶是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 √) 25、纯金属的结晶过程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 26、金属的结晶过程由晶核的产生和长大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 27、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成为单晶体。( √) 28、晶体缺陷有点、线、面缺陷。( √) 29、面缺陷分为晶界和亚晶界两种。( √) 30、纯铁是有许多不规则的晶粒组成。( √) 31、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32、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图形。( √)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定位与设计思路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讲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相关理论知识的专业课。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的结构,金属材料的性能测试,铁碳合金组织,金属材料的常规热处理,金属材料的表面热处理,金属材料的工程选用等。使学生初步认识材料的性能、了解晶体结构、掌握铁碳合金相图、掌握常用材料的牌号及其用途,并能够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 (二)课程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处理简单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力学性能测试和硬度性能测试的能力,具有分析金属的晶体结构、二元合金相图和铁碳合金相图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钢热处理知识,并应用钢热处理知识完成钢的热处理能力,具有鉴别金属材料与的能力,具有选择热处理方式的能力,具有选择机械工程常用材料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典型机械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知识提升、技能操作以及策略的制定与应用,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课程教学内容根据高职学生对金属材料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精简学科理论知识,突出理论与实际的“前因后果”关系,按照“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综合利用”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使学生由浅入深,从具备金属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初步鉴别能力,到掌握金属材料的本质和具备显微鉴别能力,再到具备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工程应用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 (1)贴近生产岗位。本标准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加强实践性教学,以满足企业岗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出发点,使本书内容与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相衔接。 (2)借鉴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突出项目教学。 (3)工学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做中学”的优良学风。突出实践,立足于实际运用。 (4)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很多的知识以图、表、视频、动画等方式进行展现。 (5)实施项目教学,项目制作课题的考评标准具体明确,直观实用,可操作性强。 (6)突出高职教育特点,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本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标准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机械加工类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是相符的,如:中高级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班级数控班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30分。 1.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热处理与金属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2.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金属材料的、金属的、金属学基础知识和热处理的基本知识。 3.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主要介绍金属的及的相关知识。 4.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金属的和。 5.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了铁碳合金的和。 6.热处理的基本知识包括热处理的和。 7.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态、、。 8.固态物质根据其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和。 9.常见的三种金属晶格类型有、、密排六方晶格。 10.常见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 11.常见的点缺陷有间隙原子、、。 12.常见的面缺陷有金属晶体中的、。 13.晶粒的大小与和有关。 14.机械零件在使用中常见的损坏形式有变形、及。 15.因摩擦而使零件尺寸、和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磨损。 二、判断题:每题1分,满分10分。 1.金属性能的差异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2.玻璃是晶体。() 3.石英是晶体。() 4.食盐是非晶体。() 5.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性能呈各向异性。()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7.一般取晶胞来研究金属的晶体结构。() 8.晶体缺陷在金属的塑性变形及热处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9.金属结晶时,过冷度的大小与冷却速度有关。() 10.冷却速度越快,过冷度就越小。() 三、选择题:每题2分,满分20分。 1.下列材料中不属于晶体的是() A.石英 B.食盐 C.玻璃 D.水晶 2.机械零件常见的损坏形式有() A.变形 B.断裂 C.磨损 D.以上答案都对 3.常见的载荷形式有()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D.以上答案都对 4.拉伸试样的形状有() A.圆形 B.矩形 C.六方 D.以上答案都对 5.通常以()代表材料的强度指标。 A.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抗扭强度 D.抗弯强度 6.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案 第一教案 A:课题:绪论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史 3、了解金属材料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D:教学重点与难点 无 E:教学过程 绪论 一、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本课程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成份、组织、热处理与金属材料的性能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1、主要内容: 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和金属材料等。 2、金属的性能主要介绍: (1)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学基础知识讲述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及金属的塑性变形,铁碳合金的组织及铁碳合金相图; (3)钢的热处理讲述热处理的原理和工艺; (4)金属材料讲述碳素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等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及用途。 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金属材料。三、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史

金属材料的使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四、金属材料在工业农业上的应用。 F:小结 G:布臵作业:预习第一章序论及第一章第一小节 第二教案 A:课题:金属的性能 B:课型:新课 C: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金属材料性能(工艺性能、使用性能)的概念、分类 2、掌握力学性能概念及其指标 3、掌握载荷的性质、名称、分类 4、掌握强度的概念及其种类、应力的概念及符号 D、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金属材料的性能是教学重点 2、金属材料的强度概念及种类是教学难点 E、教学过程: 第一章金属的性能 概论: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使用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包括①物理 性能(如密度、熔点、导热性、导电性、热膨胀性、磁性等)。②化学性能(如抗腐蚀性、抗氧化性等)。③力学性能(如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强度等)。④工艺性能。 第一节金属的力学性能 一、力学性能的概念:力学性能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能。 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二、载荷的概念及分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标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适用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数控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理论性较强,新概念较多,同时又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联系。该课程主要讲授金属材料典型组织、结构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及简单热处理工艺的制定,合金钢种类、牌号、热处理特点及应用,为学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 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练一体化。为加强学生创造思维和工程技术素质的培养,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与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建议采用讲课、自学、习题课、辅导课、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本门课程可灵活采用全班学习、分组学习等学习形式,也可以组建课外兴趣小组进行知识拓展学习。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上,将项目任务引入课程,将理论讲授包含在项目训练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学习知识,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引入课堂。采用项目式、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电子教学,视频教学、实物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将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应用于教学改革之中。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知识,为学习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打好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了解金属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用途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习题册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册答案 绪论 一、填空题 1、成分、组织、热处理、性能之间。 2、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 人工合成材料时代。3、成分、热处理、性能、性能。 二、选择题: 1、A 2、B 3、C 三、简答题 1、掌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相关知识对机械加工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机械工人所使用的工具、刀夹、量具以及加工的零件大都是金属材料,所以了解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后相关知识,对我们工作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根据材料特点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刃磨刀具几何参数;选择适当的切削用量;正确选择改善零件工艺必能的方法都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2、如何学好《金属材料与热热处理》这门课程? 答:在学习过程中,只要认真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按照材料的成分和热处理决定组织,组织决定其性能,性能又决定其用途这一内在关系进行学习和记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完成作业和实验等教学环节,是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程的。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和结晶 1-1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填空题 1、非晶体晶体晶体 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立方 3、晶体缺陷点缺陷面缺陷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A 2、C 3、C 四、名词解释 1、晶格与晶胞:P5 答:将原子简化为一个质点,再用假想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晶格;晶胞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3、单晶体与多晶体 答: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称为单晶格,多晶格是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小晶格组成的。 五、简答题书P6 □ 1-2纯金属的结晶 一、填空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例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方法例谈 作者:施玉娴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2期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联系比较密切的专业基础课程,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不太感兴趣。那么,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为今后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打好基础呢?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唤醒、鼓舞。”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好。 一、设计好入门课,吸引学生 在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第一节课时,笔者带了一透明塑料整理箱的“杂物”,放在讲台,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了……上课后,笔者就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这个宝箱的“用途”。 首先,笔者从整理箱中取出“杂物”(发夹、手表链、铝合金、不锈钢球、轴承滚珠、自行车链条、水果刀、挖耳勺、钥匙、铁锁、铜锁等),按学号顺序请学生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有了发言的机会。作为老师,要对他们的回答及时加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对新的老师、新的学校产生好感,从而对所学的新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然后,将“杂物”分组。每组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物品名称,其余的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共同点。这时,学生因急于知道结果而凝神思虑,注意力高度集中,明显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笔者在这时恰到好处地给出金属材料的定义,并要求每人用一张白纸写出更多的金属材料的应用,看谁写得多,选出前五名。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了金属材料的定义,更让他们发现金属材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最后,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同学以奖励,将箱中一些小挂件、小装饰品赠送给学生。鼓励学生注意收集一些金属材料制品,留待以后上课讲解它们的特性、用途等。结合教材让学生讨论几个相关问题,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布置文字作业以及实践性作业。 二、多种方法并用,讲解难点 以“金属和合金的晶体结构及其结晶过程;铁碳合金相图的建立、识读和运用”这部分内容为例。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有关晶体和非晶体的课件;用挂图展示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结构特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三种晶格的结构示意,然后现场用牙签、橡皮泥、塑料小球等一些手工材料动手做成模型。这样能让学生较为形象地掌握金属的晶体结构是由原子有规则的排列所形成的。原子排列的具体方式不同,便组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晶格,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纯铁组织中不同类型z晶格对碳元素的溶解

(完整word版)金属材料教案.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编码教材《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7 章低合金钢与合金钢学时 2 教学目的: 1 掌握钢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掌握常用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能够识别我非国合金工具钢及常用特殊性能钢的牌号 教学重点: 1. 钢的分类及钢铁合金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掌握铸造碳钢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教学难点: 1. 钢的分类及钢铁合金的分类与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2.非合金钢的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3. 掌握铸造碳钢种类、牌号、性能特点及应用; 授课形式:讲练结合,传授法

教学内容 第五章钢铁材料 5.1.1 钢的分类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5.1.2 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 5.2 非合金钢 5.2.1 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及非合金钢的分类 1.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 2.非合金钢的分类 提问或作业

机械工程学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编码教材《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 5 章第3、4 节学时 2 教学目的: 1.掌握低合金钢的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2.掌握合金钢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3.掌握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化学成分、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教学重点: 1.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化学成分 2.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性能与热处理牌号及用途 教学难点: 低合金钢、合金钢、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的牌号及工艺曲线图 授课形式: 讲练结合,传授法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教学计划

金属热处理工培训计划 1.培训目标 1.1总体目标 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金属的机械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及金属材料等部分。并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1.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 识,为学习各门专业工艺学课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①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②了解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以及成分,组织和性能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 ③懂得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一般原理。 ④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热处理的方法及实际应用。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①会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②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 ③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 ④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2.教学要求 2.1理论知识要求

2.1.1职业道德 2.1.2会评价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2.1.3运用Fe-Fe3C平衡相图解决工程问题; 2.1.4能为工程零件及结构正确选材; 2.1.5能为工件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 2.1.6热处理工艺管理知识。 2.1.7热处理各种淬火介质的冷却性能知识。 2.1.8热处理辅助设备、控温仪表知识。 2.1.9.热处理质量检验及校正知识。 2.2操作技能要求工装制作基础知识 (1)识图及绘图。 (2)钳工操作一般知识。 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 (2)电气传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 (3)安全用电知识。 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质量管理知识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全国技工学校机械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一、说明 1、本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培养中级技术工人所必须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内容包括钢铁的冶炼、金属的性能、金属学的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及金属材料部分。 2、本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各门工艺学课程和生产实习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基本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2)了解金属材料的结构及其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一般关系; 3)懂得金属材料处理的一般原理; 4)明确热处理的目的,了解常用热处理工艺及实际应用。 3、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生产实际。 (2)正确掌握大纲的深广程度,合理处理教材内容。本大纲中,记有“*”符号的内容,供不同工种选用。 (3)加强实验和参观,增加感性认识。 (4)有条件的还可辅以电化教学(如幻灯、录像等)的手段,是教学活动直观而生动地进行。

绪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1、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目的。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基本内容。 3、我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概况。 教学建议: 1、尽量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说明学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重要性。 2、结合我国国情,简述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的发展概况。 第一章炼铁与炼钢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明确金属材料的含义; 2、了解钢铁材料的一般生产过程; 3、了解钢铁材料中常存元素的来源。 教学内容: 1、金属材料。 2、金属材料的分类。 3、炼铁。 4、炼钢。 教学建议: 1、金属材料的教学从金属的概念引入到金属材料,内容较为简单,在教学过程中要讲清。 2、以讲清钢铁冶炼的实质及基本过程为主,化学反应不作重点要求。 3、如条件许可,最好组织适合的参加。 第二章金属的性能 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1、了解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的概念及应用。 2、掌握金属的主要力学性能的概念及其符号的表示方法(σs、σr0.2、σb、 ψ、δ、HBS(HBW)、HRC、HV、σ-1); 3、了解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 教学内容: 1、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2、金属的力学性能。 概述:金属的力学性能在机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载荷的种类、变形形式及内力与应力。 强度、塑性(拉伸式样、拉伸曲线、强度指标、塑性指标)。 硬度(布氏、洛氏、维氏等硬度实验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任性(冲击韧性的实验原理、韧性指标、小能量多冲筒介)。 疲劳强度的概念。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习题答案

第一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1-1 金属的晶体结构 一.填空题 1.非晶体晶体晶体 2.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 方 3.晶体缺陷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 二.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错 三.选择 1.A 2.C 3.C 四.名词解释 1.答:晶格是假想的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晶胞是能够完整地反映晶体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2.答:只由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称为单晶体。由很多大小、外形和晶格排列方向均不相同的晶粒所组成的晶体称为多晶体。 五.简答题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1-2 纯金属的结晶 一、填空题 1.液体状态固体状态 2.过冷度

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低 4.形核长大 5.强度硬度塑性 二、判断题 l.X. 2.X 3.X 4.对 5.X 6.对 三、选择题 l.C B A 2.B 3.A 4.A 四、名词解释 答:结晶指金属从高温液体状态冷却凝固为原子有序排列的固体状态的过程。在结晶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称为结晶潜热。 2.答:在固态下,金属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五、简答题 1.答:冷却曲线上有一段水平线,是说明在这一时间段中温度是恒定的。结晶实际上是原子由一个高能量级向一个较低能量级转化的过程,所以在结晶时会放出一定的结晶潜热,结晶潜热使正在结晶的金属处于一种动态的热平衡状态,所以纯金属结晶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2.答:金属结晶后,一般晶粒越细,强度、硬度越高,塑性、韧性也越好,所以控制材料的晶粒大小具

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生产中常用的细化晶粒的方法有增加过冷度、采用变质处理和采用振动处理等。 3.答: (1)铸成薄件的晶粒小于铸成厚件的晶粒。 (2)浇铸时采用振动措施的晶粒小于不采用振动措施的晶粒。 (3)金属模浇铸的晶粒小于砂型浇铸的晶粒。 $1-3观察结晶过程(实验) 1.答:由于液态金属的结晶过程难以直接观察,而盐类也是晶体物质,其溶液的结晶过程和金属很相似,区别仅在于盐类是在室温下依靠溶剂蒸发使溶液过饱和而结晶,金属则主要依靠过冷,故完全可通过观察透明盐类溶液的结晶过程来了解金属的结晶过程。 2·答: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及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常见的金属晶体类型有_体心立方_晶格、__面心立方__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2、金属的整个结晶过程包括形核_____、___长大_______两个基本过程组成。 3、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分为_间隙固溶体_与_置换固溶体_两种。 4、工程中常用的特殊性能钢有_不锈钢__、_耐热钢_、耐磨钢。 5、常用的常规热处理方法有___回火___、正火和淬火、__退火__。 6、随着回火加热温度的升高,钢的__强度__和硬度下降,而_塑性___和韧性提高。 7、根据工作条件不同,磨具钢又可分为_冷作模具钢_、__热作模具钢__和塑料磨具用钢等。 8、合金按照用途可分为_合金渗碳体_、_特殊碳化物_和特殊性能钢三类。 9、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_匀晶相图__、_共晶相图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0、硬质合金是指将一种或多种难熔金属_碳化物__和金属粘结剂,通过_粉末冶金__工艺生产的一类合金材料。 11、铸铁的力学挺能主要取决于_基体的组织_的组织和石墨的基体、形态、_数量_以及分布状态。 12、根据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的石墨化程度不同,铸铁可分为_灰口铸铁__、_白口铸铁_和麻口铸铁三类。 13、常用铜合金中,_青铜_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_白铜_是以镍为主加合金元素。 1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有_铁素体_和_奥氏体_,属于金属化合物的有_渗碳体_,属于混合物的有_珠光体_和莱氏体。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铜只有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使晶粒细化,而铁则不需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使晶粒细化,其原因是( C ) A 铁总是存在加工硬化,而铜没有 B 铜有加工硬化现象,而铁没有 C 铁在固态下有同素异构转变,而铜没有 D 铁和铜的再结晶温度不同 α-是具有( A )晶格的铁。 2、Fe A 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D 无规则几何形状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大纲 (适用于高职三年制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62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实践性较强,必须经过生产实习增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学习才能理解和掌握常见金属材料性能、组织、结构和热处理方法的特点;了解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学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选择材料。 2、掌握常见的金属热处理的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3、了解非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1、金属材料基础知识 常见金属材料及其性能、金属的结构及结晶、合金的结 构和组织、铁碳合金相图、碳钢及合金钢、铸铁、有色 金属。 2、热处理基础知识 钢在冷却(加热)时的转变过程、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

钢的表面热处理工艺、钢的化学热处理工艺。 3、非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性能及应用。 四、《工程材料》课程的主要要求 1、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相关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根据合理的选择材料和热处理方法。 3、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讲授理论时要注重和生产实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本课程建议安排在学生学完机械制图及计算机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工实习课程之后讲授。 五、《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质量标准与考核方式 课程质量标准是培养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原理和非金属的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绩考核方式按照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成绩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执行,采用单独考查方式,平时考核占考核评价成绩30%,期末考试占考核评价成绩40%,实验占考核评价成绩30%,考查采用5级制。 六、课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合计讲授实验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说课稿

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教学技能大赛《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说课稿 2-3金属的工艺性能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下面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策略,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反思四大方面开始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次说课所用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版)》,该教材是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内容特别符合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好地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同时,在教材中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意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生动化,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过程,能够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本节说课内容是对本书第二章第三节《金属的工艺性能》的分析讲解,该节不但紧密联系工业生产实际,而且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所以选择该教材该章节作为说课内容。 2、学情分析 我校将该门课程放在机电专业二年级开设,学生对学校环境已经比较熟悉,学习过车工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知识,故有一定金属材料知识基础,年龄基本都是16、7岁,自控能力差,虽然大部分具有求知欲,但是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知识还停留在机械加工所涉及的浅显知识方面,并没有真正的去深入了解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知识。 2、教学目标 目标,如同人的心脏,离开目标,就没有了可方向,如同行尸走肉。本节课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记住工艺性能定义,熟悉铸造、锻压、焊接、切削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原因:先知道定义,再学习影响因素,循序渐进,效果更好。 技能:能说出影响金属性能的因素。 原因:技能就是实用,能说出性能定义和影响这种性能的因素,是本节课学习的最终目的。 (2)过程与方法 先给出本节学习任务、目标、重难点,回顾上节内容,利用三段五步法进行本节内容学习,完成本节学习目标。 原因:通过循序渐渐的学习过程,使学生逐步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明白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树立积极进取工匠精神及团结合作的正能量价值观。 原因:学习知识和育人不可分割,让价值观培养与学习同步进行。 3、教学重难点 重点:铸造性能、锻压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的定义。 难点: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的影响因素。 根据对学情的分析和教材的分析,结合教学目标要求,确定了重点,难点的确定,除考虑以上情况外,还考虑了本班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联系车工工艺课程,故把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的影响因素作为重难点。二、说教学策略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试题(低倍含答案)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低倍)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纯铁在室温下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马氏体是碳在α-Fe 中的过饱 和固溶体 2.钢的基本组织(相)包括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 3.通常钢按化学成分碳素钢、合金钢。 4.铁碳合金中的共析线指PSK ,A3线指GS 。 5.一种物质均匀地分布(溶解)于另一种固体物质中所形成的溶合体叫做固 溶体。可分为间隙固溶体和置换固溶体两种基本类型。 6.金属晶体中最常见的晶格类型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 7.一般钢中硫(S)元素的有害作用是使钢产生热脆性,而磷(P)元素的 有害作用为使钢产生冷脆性。 8.40Cr钢中碳的平均质量分数为0.40% 。 9.金属的性能一般分为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10.表征钢试样淬硬层深度和硬度分布的特性就钢的淬透性。 11.湘钢常用的检验钢的宏观组织的检验方法有酸浸试验、硫印试验、 塔形发纹试验三种。 12.典型的铸锭结晶的宏观组织由表面细晶区,次表面柱状晶区和中心 等轴晶区三部分组成。 13.硫印试样受检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为0.8μ。 14.在物质内部,凡原子作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称为晶体,凡原子呈无序堆 积状况的,称为非晶体。 二.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种组织不属于铁碳合金的基本组成相(C) A.铁素体 B.奥氏体 C.珠光体 D.渗碳体 2.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B)

A.淬火加热温度 B.碳含量 C.淬火冷却速度 3.下列几种钢中,(B)是合金结构钢 A.Q235 A.F B.40Cr C.T10 D.W18Cr4V 4.调质处理就是(A)的热处理工艺。 A.淬火+高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低温回火 5.下列性能中属于金属使用性能的是(B) A.热处理性能 B.物理性能 C.锻造性能 6.下列各纯铁的素异构体中,具有相同晶体结构的一组为(C) A.δ-Fe γ-Fe B.γ-Fe α-Fe C.δ-Fe α-Fe 7.晶粒细化对强度和塑韧性的影响分别是(B) A.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差 B.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韧性越好 C.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差 D.晶粒越细,强度越低,塑韧性越好 8.下列属于钢的常存元素的为(A) A.Si Mn P S B.Si Mn Cr Nb C.Si Cr P S D.Si P C S 9.钢的热处理过程中,临界温度的关系为(A) A.A c1﹥A1﹥A r1 B.A r1﹥A1﹥A c1 C.A c1﹥A r1﹥A1 D.A r1﹥A c1﹥A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