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古诗词三首_电子备课教案

23古诗词三首_电子备课教案
23古诗词三首_电子备课教案

23古诗词三首电子备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耘、塞”等 7 个生字;会写“蚕、桑”等 8 个生字;准确读写“蚕桑、耘田、箬笠”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两首诗。

3.指导学生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感悟诗文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是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学法、讲授法。

学法:读议法、交流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课件。

五、教学课时

3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老师非

常喜欢。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璀璨的明珠。优美的诗作浩如烟海。今天,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来学一首新诗。(板书:乡村四月)

1、揭示诗题

读诗题,理解诗题。“乡村四月”指的是江南农村晚春的时节。

2、简介作者

学生交流课前所了解的相关诗人

翁卷的资料。

教师补充: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很有才华,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1、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

2、展示自己收集资料,同学互为补充

3、课前了解到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也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永嘉四灵”。一生不曾做官,喜欢田园生活,擅长作田园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足迹一起走进乡村四月,去感受乡村初夏的气息吧。

1、师范读古诗,生整体感知诗的

节奏。

2、生自由读诗。

3、指名读诗,师生纠间。

4、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古诗的节奏美。

5、借助书下注释和插图,弄清诗意,不懂的地方,作标记。

6、先组内说说读懂了什么?再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7、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三、细读品味,感悟诗情

1、师谈话:人在景中,景随人移。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农村晚春时节的

景象,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现在,请同学再认真读读古诗,根据诗意,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2、全班交流,师侧重在以下三方面说具体:

(1)找出所描写的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感受江南水乡初夏景色的优美。

(2)找出描写农活的词语“蚕桑,插秧”,抓住“又,才”体会劳作的繁忙。

(3)边读古诗,边看图,边想象,再把想象到的说具体些,也能够画一画。

四、背诵古诗,升华情感

1、想象画面有感情的多种形式朗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齐读。

2、背诵古诗。

3、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1、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

2、准确、流利地读课文。

3、图文结合与同学一块儿讨论,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在教师指导下,重点理解字词“绿遍”、“白满川”、“子规”、“才”、“了”、“又”等。

5、想象画面,由诗中重点诗句来体会诗人不但对乡村的热爱,也表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1、女生随着音乐读。

2、男生随着音乐读。

3、随音乐互读,有感情背诵。

4、学生练写,展示书写。

板书设计:乡村四月

景绿白

人才了又

课后收集一些描写乡村景色的诗练习朗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与导入

1、齐背《乡村四月》。

2、谈话导入:我们欣赏了《乡村四月》给我们带来的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迷人景象和紧张,繁忙的劳动情景,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二、揭示题意,了解作者

1、齐读诗题,并说题意,指导学生多音字“兴”,理解“杂兴”。

2、交流作者范成大的相关资料:范成大,南宋诗人,晚年回苏州石湖隐居,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本首诗为其中一首。

三、自学古诗,了解诗意

1、回忆《乡村四月》的学习过程

(1)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理解诗意。

(2)细读古诗,品读语言,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诵读古诗,在朗读中加深体会。

2、学生依据以上学习环节自学古诗。

3、交流自学成果。

教师适时指导点拨:

(1)“昼出耘田夜缋麻”,从“昼、夜”体会到什么?(勤劳、日夜劳作,男耕女织,各有拿手的本事)。

(2)“也傍桑阴学种瓜”,“学”字写出了什么?(把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写出来)。

(3)指导学生在诵读想象到什么样的一幅画面,感悟诗人对劳动农民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指名读。1、听教师介绍,理解到本课所学的,也

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2、介绍古诗的背景资料,了解题目的意

思。

1、与老师一同回忆学习古诗的步骤。

2、准确读写生字,注意“供、昼”的读

音。

3、组内讨论交流,了解诗意,准备在全

班交流展示。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尝试背诵。

向学生交流明确《四时田园杂兴》还有6 0首,田园诗人还有很多,孟浩然、王维、陶渊明等等,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老师配乐吟读。

3、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1、再学习一首田园诗篇(课件)

夏时田园杂兴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2、借助老师提供注释自学古诗,说说诗的意思,并背诵下来。

六、小结与作业

同学们在课后多收集田园诗歌,练习朗读,预习《渔歌子》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儿女耘田绩麻各当家童孙傍学种瓜

第三课时

一、联系旧知,导入新词

1、齐背诵《忆江南》。

2、师: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板书:渔歌子,张志和)

3、简介作者及背景

张志和,唐代诗人,做为官司,后隐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

二、反复诵读,理解同义

1、自由朗读词,

2、指名读词,纠音。

3、反复读词,借助书下注释和小组同学说说你读懂什么,还有疑问在书中标出。

4、全班交流,师趁机点拨词意,理解词语。

5、这首词具体指写了哪些景物,边读边画出景物:青山、白鹭、桃花、鳜鱼、斗笠、衰衣。

白鹭:闲适的象征。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下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

三、想象画面,深入感悟

师:这首诗很优美,用古人的话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渔歌子》描绘的景象到底怎样呢?下面,老师读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画面: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1、复习旧知《忆江南》,让学生说说长短句,词牌名等相关词的基本知识。

2、交流收集到的作者资料,同学互为补

充。

1、准确读写,注意“塞、蓑”读音,要把词读通顺、流利。

2、结合古诗的朗读规律,准确流利地朗读。

3、结合书下注释、插图,在小组内理解词句,并选一名说的较好展示给大家看。

4、勾画出词中描写景物的词语。

1、在读中想象画面,先由教师范读,学

生闭眼遐想仿佛看到的景色,体会词

人所表达的闲适自得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板书设计:

景物:青山、白鹭、桃花、鳜鱼、垂钓者情:闲适自得

1、师配乐朗诵,学生静听想象。

2、同桌交流感受到的画面。

3、全班交流。

4、有感情地多种形式读词。

四、积累使用

1、背诵《渔歌子》。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

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七、板书设计

见以上备课。

八、教后反思

本学期我在教学上研究的重点是:以学定教,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基于这个理念,我在设计这个节课时,重点让学生使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自学习古诗。

开学的第一课《古诗词三首》,我就使用想画面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当时是教给学生这样的方法。我感觉这种方法学生乐于接受,而且学习的效果好。所以在这课的教学上我就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使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老师只作为引导。从课堂上的教学效果来看,这个设计是成功的。

我认为四年级古诗的教学不但要学生读得有韵律,有感情,还要能过自己的读把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个情感的体会应该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而不是老师硬塞给学生的。

怎么让学生能自己悟出来呢?想象画面就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在学习第一首的第一句话时,注释只给了“白满川”的解释,不过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就让学生结合注释,看着画面,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来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好地悟出诗句的意思。突破了教学的重点。

在设计上有几处亮点:

1、用“才了…又…”的诗句的结构来想象人们还会做哪些事。学生对这特点感兴趣,俨然一个小诗人,为这首诗谱写新的诗句。实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2、在第一首诗引导学之后,第二首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3、读得充分。每一次感悟之后都让学生回文去读。使整节课都浸润在朗朗的诵读中。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完美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第一首诗的学习时间相对过长,使第二首诗自学时间不够,影响了学习质量。在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时,思路还不开阔、不够大胆,应该不拘泥于诗句的原意,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注意这个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去自己学习。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