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一.doc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一.doc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一.doc

精品文档

云南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A 、 投入产出模型

B 、数学规划模型

C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 、 模糊数学模型 2、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市场均衡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3、以下模型中正确的是【

】 ? 1.22 0.87X

e

B 、 Y 12.34

0.99X

A 、 Y C 、 Y

12.34 0.99X

e

D 、 Y

01

X

e

4、产量 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 y (元 / 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 =356 -1.5x ,

?

这说明【

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增加 356 元

B 、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

1.5 元

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 356 元

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

1.5 元

5、以 y 表示实际观测值, y? 表示回归估计值,则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

回归直线 ? ?

?

1 x i 满足【

y i

A 、 ( y y = 0

B 、

( y? y) 2 =

i

?i )

i

C 、 ? 2 =

0 D 、 ( y i y) 2

( y i y i )

6、以下关于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出现误差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有随机因素

B 、只有系统因素

C 、既有随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D 、 A 、 B 、C 都不对

7、下列模型中拟合优度最高的是【 】

A 、 n=25,k=4, R 2 =0.92

B 、 n=10,k=3, R 2 =0.90

C 、n=15,k=2,

R 2 =0.88

D 、n=20,k=5, R 2 0.94 8、下列模型不是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 Y i

B 1 B 2 (1/ X i )

B 、 Y i B 1 B 2 LnX i u i

C 、 LnY i

B 1 B 2 X i u i

D 、 LnY i

B 1 B 2 LnX i u i

9、以下检验异方差的方法中最具一般性是【 】

A 、 Park 检验

B 、 戈里瑟检验

C 、Goldfeld — Quandt 检验

D 、White 检验

10 、当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出现序列相关时, 【 】不宜用于模型的参数估计 A 、OLS

B 、 GLS

C 、 一阶差分法

D 、 广义差分法

11 、已知在 D — W 检验中, d=1.03 ,k ’=6 ,n=26 ,显著水平α =5% ,相应 的 d L =0.98 , d U =1.88 ,可由此判断【 】

A 、存在一阶正的自相关

B 、 存在一阶负的自相关

C 、序列无关

D 、 无法确定

12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

于 1 ,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 、多重共线性B、异方差性 C 、序列相关 D 、高拟合优度

13 、在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时,下面的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估计量非有效

B 、估计量的经济意义不合理C、估计量不能通过 t 检验 D 、模型的预测功能失效

14 、在模型Y t 0 1 X

1t2

X

2t t

中X

2t 是随机解释变量,下面不属于随机

解释变量问题的是【】

A 、Cov (X2 t, s ) 0 对任意 s, t

B 、Cov (X2 t,t) 0

C 、Cov (X2 t, t ) 0但 Cov( X 2

t , s ) 0, s t D 、Cov (X1t, t ) 0

15 、以下模型中, 均可以被理解成弹性的是【】

A 、Y X B、Y X

C、Y AK L D 、Y

K L

) Min ( ,

16 、以加法的方式引进虚拟变量,将会改变【】

A 、模型的截距B、模型的斜率

C、同时改变截距和斜率 D 、误差项

17 、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 、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 D 、滞后变量

18 、在具体的模型中,被认为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A 、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

C 、虚拟变量

D 、前定变量

19 、在一个结构式模型中,假如有 n 个结构式方程需要识别,其中 r 个是过度

识别, s 个是恰好识别, t 个是不可识别。 r>s>t ,r+s+t=n

,则联立方程模型是

【 】

A 、过渡识别

B 、 恰好识别

C 、 不可识别

D 、部分不可识别

20 、下列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替代弹性为 0 的是【

A 、线性生产函数

B 、 投入产出生产函数

C 、 C —

D 生产函数

D 、CES 生产函数

二、多选题(每题有 2 ~5 个正确答案, 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 1 分,

共5分)

1、一个模型用于预测前必须经过的检验有【

A 、 经济检验

B 、统计检验

C 、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预测检验

E 、实践检验

2、由回归直线 ?

?

? 估计出来的 ?t 值【

1

x

t

y

t0

y

A 、是一组估计值

B 、 是一组平均值

C 、是一个几何级数

D 、可能等于实际值

E 、与实际值 y 的离差和等于零

3、模型存在异方差性没被注意而继续使用 OLS 估计参数将导致【 】

A 、 估计量有偏和非一致

B 、 估计量非有效

C 、 估计量的方差的估计量有偏

D 、 假设检验失效

E 、 预测区间变宽

4、多重共线性的解决方法主要有【

A 、去掉次要的或可替代的解释变量

B 、利用先验信息改变参数的约束形式C、变换模型的形式D、综合使用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

E、逐步回归法以及增加样本容量

5、估计联立方程模型的单方程方法有【】

A 、工具变量法B、间接最小二乘法

C、 3LS D 、完全信息最大似然法

E、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三、判断题(正确的写“对” ,错误的写“错”每小题 1 分,共 5 分)【】1、

最小二乘法只有在模型满足古典假定之下才能使用。

【】2、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变量显著性检验与方程显著性检验是等价的。【】3、可决系数 R2 是解释变量数的单调非降函数。

?

12.44 0.37X t 0.87Y t 1的 Durbin Watson 统计量】 4 、方程 Y t

D.W 2.0041,表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5、Granger和 Engel 获得 2003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由是在时间序列模型和协整理论上的杰出贡献。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2

1、完全共线性

2、先决变量

3、虚假序列相关

4、需求函数的零阶齐次性

五、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8 分)

1、选择工具变量的原则是什么?

2、虚拟变量的作用是什么?设置的原则又是什么?

六、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共50 分)

1 、调查得到消费额Y(百元)与可支配收入X(百元)的数据如下:

Y 2.0 3.2 3.5 4.2 4.6 5.0 6.0 X 5.0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要求:(1 )估计回归模型:Y t

0 1X

t u t;(2)检验回归系数是否显著

( t0.025(5)=2.5706 );( 3)预测收入为25 百元时的消费。(本题满分 22 分)

2 、搜集 25 户居民的可支配收入I、家庭财产 A 与消费支出 CM 间的数据。以下是 Eviews 的估计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CM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07 Time: 22:50

Sample: 1 25

Included observations: 25

Variable Coefficien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t

C 2.800515 1.206548 2.321097 0.0299

I 1.062805 0.037887 28.05167 0.0000

A 1.056913 0.227511 4.645556 0.0001

R-squared 0.997426 Mean dependent 70.76000

var

Adjusted R-squared 0.997192 S.D. dependent var 50.49115

S.E. of regression 2.675554 Akaike info criterion 4.918357

Sum squared resid 157.4890 Schwarz criterion 5.064622

Log likelihood -58.47946 F-statistic 4262.507

Durbin-Watson stat 1.31375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要求:( 1)写出回归方程;(2 )写出调整的可决系数;

(3)对变量进行显著性检验(0.001) 。(本题满分7分)

3、依据能源消费量EQ 与能源价格 P 之间的 20 组数据,以 OLS 估计 EQ 关于

P的线性回归,计算残差序列。然后以残差的绝对值为被解释变量,价格为

解释变量建立先行回归,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07 Time: 23:31

Sample: 1 20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t

C 14.45007 3.177297 4.547914 0.0002

P -0.249300 0.113945 -2.187902 0.0421 R-squared 0.210073 Mean dependent 8.155260

var

Adjusted R-squared 0.166188 S.D. dependent var 6.602665 S.E. of regression

6.029111

Akaike info criterion

6.525716

Sum squared resid 654.3033 Schwarz criterion 6.625289 Log likelihood -63.25716 F-statistic 4.786915 Durbin-Watson stat

0.534115

Prob(F-statistic)

0.042111

据此可否认为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 0.05) ,异方差的形式是什么?如何解决?

(本题满分 7 分)

4 、有均衡价格模型:

Q d 0 1Y

2 P

1

Q S 0

1

P

2

Q d

Q s

其中 Y 为消费者收入,是外生变量。对模型进行识别。 (本题满分 7 分)

5、已知 C — D 生产函数为: Y= 1.22K 0.48 L 0. 54 。相应的产出、资本和劳动的平均增

长速度分别为: 12.5% 、9.05% 、1.32% ,求年技术进步速度以及技术进步

对增长的贡献。(本题满分 7 分)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D )。 A 、使 ()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2、为了研究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做以下回归:Y=b 0+b 1X ,Y :通胀率,X :制造业设备利用率,输入数据,回归结果如下:(C ) Y=-70.85 +0.888X ,各系数t 值分别为5.89,5.90。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先验的,预期X 的符号为正。 B 、回归得到的斜率的显著不为零 C 、回归得到的斜率显著不为1 D.、依据理论,X 和Y 应当正相关 3、.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C ) A.时序数据 B.修匀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的判定系数2R 与一般判定系数2R 之间( A )。 A 、2R ≤2R B 、2R ≥2R B 、2R 只能大于零 D 、2R 恒为负 5、Goldfeld —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B )。 A 复杂异方差性 B.递增异方差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6、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t e ,估计用样本容量为24=n , 则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S 为(B )。 A 、33.33 B 、 40 C 、 38.09 D 、36.36 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L d 和u d ,则当 L d

(word完整版)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推荐文档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研究中的数据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数据,另一类是【 】 A 、总量数据 B 、 横截面数据 C 、平均数据 D 、 相对数据 2、计量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步骤是【 】 A 、 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 B 、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 、个体设计→总体设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D 、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3、在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中,不包括检验下面的哪一项【 】 A 、 参数估计量的符号 B 、参数估计量的大小 C 、 参数估计量的相互关系 D 、参数估计量的显著性 4、计量经济学模型用于政策评价时,不包括下面的那种方法【 】 A 、工具变量法 B 、 工具—目标法C 、政策模拟 D 、 最优控制方法 5、在总体回归直线E x y 10)?(ββ+=中,1β表示【 】 A 、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1β个单位 B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C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1β个单位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平均增加1β个单位 6、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经典线性模型t t t u x y ++=10ββ,则样本回归线通过点【 】 A 、 (x ,y ) B 、 (x ,y ?) C 、(x ,y ?) D 、 (x ,y) 7、对于i ki k i i i e x x x y +++++=ββββ????22110Λ,统计量∑∑----)1/()?(/)?(2 2k n y y k y y i i i 服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令狐采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自力学科的标记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合统计单位不合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

数据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示为具有一定的几率散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阐发工作的基本步调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1、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事实为依据,以数学统计为方法、以计算机技 术为手段,研究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数量规律及其应用,并以建立计量经济模型为核心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2、5、(填空)样本观测值与回归理论值之间的偏差,称为____残差项_______,我们用残差估计线性回归模型中的 _______随机误差项____。 3、1620(填空)(1)存在近似多重共线性时,回归系数的标准差趋于__0___, T趋于____无穷___。 (2)方差膨胀因子(VIF)越大,OLS估计值的____方差标准差_________将越大。 (3)存在完全多重共线性时,OLS估计值是______非有效____,它们的方差是______增大_______。 (4) (5)一经济变量之间数量关系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回归分析、_______相关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差分析__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回归分析。 a)高斯—马尔可夫定理是指在总体参数的各种线性无偏估计中,最小二乘估计具有_______最小方差的线性无 偏估计量____________的特性。 b)检验样本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简单系所分析__________和逐步分析检验法。处理。 c)计量经济模型的计量经济检验通常包括_______序列相关性___________、多重共线性检验、__________异方 差性________。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B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山东轻工业学院08/09学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 (B卷)(本试卷共7 页) 适用班级:经管学院07级所有学生 20 分)共(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每小题2 分, 得分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1. 在多元回归中,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与判定系数的关系有() A. < B. > C. D.关系不能确定 2R=1时有()根据判定系数2. 与F统计量的关系可知,当 A.F=-1 B.F=0 C.F=1 D. F=∞ 3.DW检验法适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设定误差 2=0.98,X1的t值=如果一个二元回归模型的 4. OLS结果为R0.00001,X2的t 值=0.0000008,则可能存在()问题。 A. 异方差 B. 自相关 C. 多重共线 D. 随机解释变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5. 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1,则表明模型中存在() A.异方差性 B.序列相关 C.多重共线性 D.拟合优度低 6.容易产生自相关的数据是()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年度数据 D.混合数据 ????中,模型:检验7. 线性回归??????x?ux?x?y i20ik1i12kii?时,所用的统计量为:()),2,(,?0?k?,1H:0? i ?i0????????ii1k?1?t?nt??ttn?k.. B A ?????? ??VV ????ii1??n?tFnk?1,?k?1ktF?.. D C?????? ii22???? ??VV ii2????,8.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检验随机误差项是否u?xxy????????x tkt221ttt0k1存在自相关的统计 量是:() ???2ee?d61?tti2t?1t??d B. A.??1r nn2? ??n1nn???2e t1?t??2n?r i?t.. D C?t?? ?V2r1?i9. 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 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 D.工具变量法 d和d,在给定显著水平下,若DW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则当10. ul d DW d 时,可认为随机误差项()ul

2014年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个1分,共15分) 1,对于线性回归模型:绻二L 「梯匚?叫,i =1, ,n 2 写出扰动项同方差的表达式—畑⑴)",Cov (屮j )=0,i 工j ________________ ;无序列 相关的表达式 ____________ 。 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丫二飞「“X i ?叫,i =1,…,n 的解释变量的单位扩大10倍,则新 1 的回归模型的截距 ____ 不变 _____ 斜率 ____ ■为原回归系数的10 3,在模型Y 二飞「Xi —X 2i 」i ,i =1,…,n 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如果有 F 统 计量的P 值=0, 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个解释变量对 Y 的联合 影响显著 4,样本容量为 n 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总离差平方和 TSS 的自由度为 ______ n-1 ,1_,回归平方和ESS 的自由度是___________ 。 5, 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 ____________ 为 最残差平方和 小。 6, 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 800,估计用样本容量为44,则随机 误差项片的方差估计量^?2为 ________ 。20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方法主要用于检验 。 多重共线性 8, 假设「t *是一个均值为0,方差为1的白噪声序列,定义序列X t = ■:t -0.5;2 则 Var (X 」= _______ , Cov (Xt,Xz )= ________ 。1.25 -0.5(P280 页) 9, 模型设定偏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 _____________ ;另一类是 __________ 。解 释变量选取的偏误,模型函数形式选取偏误 10, 下列关于时间序列的论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C 西安交通大学考试题 成绩 课程 学 院 专业班号 姓 名 计量经济学(A 卷) 经济与金融 考试日期2014年1月13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期中 期末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元线性样本回归直线可以表示为() A.B. C.D. 2.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性,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有偏的,且方差不少最小C.无偏的,且方差最小D.有偏的,但方差仍最小 3.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k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个虚拟变量 A.(k-2) B.(k-1)C.kD.K+1 4.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结构方程包含了模型系统中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是() A.恰好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C.过渡识别的D.不确定

5.平稳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是固定不变的,自协方差只与()有关 A.所考察的两期间隔xxB.与时间序列的上升趋势C.与时间序列的下降趋势D.与时间的变化 6.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统计量的值为1,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A.0B..-0.5D.1 7.对于自适应预期模型,估计参数应采取的方法为()A.普通最小二乘法 B.甲醛最小二乘法 C.工具变量法D.xx差分法 8.如果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序列,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A.协整关系B.完全线性关系 C.伪回归关系 D.短期均衡关系

9.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依据经济法规认为确定的参数,如税率、利息率等,称为() A.定义参数B.制度参数C.内生参数D.短期均衡关系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其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稍大雨价格的下降幅度,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完全无弹性D.完全有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计量学中,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A.经济预测模型B.经够分析模型 C.政策分析模型D.专门模型 E.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 2.设k为回归模型中参数的个数,F统计量表示为() A.B.C.D.E.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O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 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 B. 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 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 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IniCS) —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O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O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O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B )o A.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o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 经济模型 &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C )o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D )o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0 A.设定理论模型一收集样本资料一估计模型参数一检验模型 B.设定模型一估计参数一检验模型一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f总体估计f估计模型f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一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一估计模型一应用模型 11.将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A.外生变量 B.生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 D )0 C.政策变量 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C.前定变量 B )0 C.修匀数据 A )0 B.弹性分析、D.季度分析、它们是(A 乘数分析、政策模拟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o 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D ?滞后变量D.滞后变量D.原始数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与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 B.数学 C.经济学 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 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 B.解释变量 C.被解释变量 D.前定变量 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 B.混合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横截面数据 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 B.外生变量 C.滞后变量 D.前定变量 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 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 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 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 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 B.政策变量 C.内生变量 D.外生变量 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 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 B.控制变量 C.政策变量 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 B.内生变量 C.前定变量 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 B.时间序列数据 C.修匀数据 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 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D.变量间不确定性的依存关系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及答案3

《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三)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设计工作,不包括下面【 】方面。 A 、选择变量 B 、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C 、收集数据 D 、确定待估计参数理论预期值 2、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理论 B 、应用 C 、数据 D 、方法 3、相关关系是指变量间的【 】关系。 A 、逻辑依存 B 、因果 C 、函数依存 D 、随机数学 4、截面数据是指同一时间条件下【 】组成的数据。 A 、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B 、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 C 、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D 、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 5、参数β的估计量β?被称为“最有效估计”是指ββ=)?(E 且【 】。 A 、0)?(=β Var B 、=)?(βVar 最小 C 、0)?(2=-ββ D 、ββ-?最小 6、可决系数2R 的取值范围是【 】。 A 、2R ≤-1 B 、2R ≥1 C 、0≤2R ≤1 D 、-1≤2R ≤1 7、下列关于模型参数估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致性是指:样本量趋于无穷时,估计量收敛到参数真值。 B 、方差最小的估计量一定最好。 C 、对于无偏估计而言,均方误差最小与方差最小等价。 D 、对任意线性回归模型而言,最小二乘估计与最大似然估计等价。 8、下列模型不可化为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i i i AX Y μα += B 、i i i LnX Y μββ++=10 C 、i i i X LnY μββ++=10 D 、i i i LnX LnY μββ++=`0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题一

云南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课程期末考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计量经济模型是指【 】 A 、 投入产出模型 B 、数学规划模型 C 、包含随机方程的经济数学模型 D 、 模糊数学模型 2、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 A 、结构分析 、经济预测、政策评价 B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 、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市场均衡分析 D 、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3、以下模型中正确的是【 】 A 、 e 87X .022.1Y ?++= B 、μ++=99X .034.12Y C 、 e 99X .034.12Y ++= D 、e X Y 10++=ββ 4、产量x (台)与单位产品成本y (元/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 ?=356-1.5x ,这说明【 】 A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增加356元 B 、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减少1.5元 C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356元 D 、产量每增加一台,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减少1.5元 5、以y 表示实际观测值,y ?表示回归估计值,则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i i x y 10???ββ+=满足【 】 A 、)?(i i y y -∑=0 B 、 2)?(y y i -∑=0

C 、 2)?(i i y y -∑=0 D 、2)(y y i -∑=0 6、以下关于用经济计量模型进行预测出现误差的原因,正确的说法是【 】 A 、只有随机因素 B 、只有系统因素 C 、既有随机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D 、 A 、B 、C 都不对 7、下列模型中拟合优度最高的是【 】 A 、 n=25,k=4,2R =0.92 B 、n=10,k=3,2R =0.90 C 、n=15,k=2,2R =0.88 D 、n=20,k=5,94.0R 2= 8、下列模型不是线性回归模型的是:【 】 A 、)/1(21i i X B B Y += B 、 i i i u LnX B B Y ++=21 C 、i i i u X B B LnY ++=21 D 、 i i i u LnX B B LnY ++=21 9、以下检验异方差的方法中最具一般性是【 】 A 、Park 检验 B 、 戈里瑟检验 C 、Goldfeld —Quandt 检验 D 、White 检验 10、当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出现序列相关时,【 】不宜用于模型的参数估计 A 、 OLS B 、 GLS C 、 一阶差分法 D 、 广义差分法 11、已知在D —W 检验中,d=1.03,k ’=6,n=26,显著水平α=5%,相应的L d =0.98, U d =1.88,可由此判断【 】 A 、存在一阶正的自相关 B 、 存在一阶负的自相关 C 、序列无关 D 、 无法确定 12、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若某个解释变量对其余解释变量的判定系数接近于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2套)附答案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 1(122 B. 2R ≥2R C. 02>R D. 1) 1(122----=n k n R R 3、半对数模型i i LnX Y μββ++=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弹性 B. X 的绝对量变动,引起Y 的绝对量变动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动 D. X 的相对变动,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动 4、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 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A. B. 40 C. D. 20 5、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i i i e X Y ++=21??ββ ,以下说法A 不正确的是( ) A .0=∑i e B .0),(≠i i e X COV C .Y Y =?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6、Goldfeld-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7、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DW ≤1 B.-1≤DW ≤1

C. -2≤DW ≤2 ≤DW ≤4 8、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 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9、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 23.263489=F ,000000 .0=值的p F ,则表明( ) A 、解释变量 t X 2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 t X 3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 t X 2和t X 3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t X 2和t X 3对t 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 10、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11、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 定条件的为( ) A.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12、在具体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 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x u x x x 1x y 21+β+β= 则Var(u)是下列形式中的哪一种( ) x D x C x B x A log ....22222σσσσ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

?第一题判断题10×2=20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10题,判断对错;如果2 ? P66 1,OLS法是使残差平方和最小化的估计方法。 对 2,计算OLS估计值无需古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对 3,若线性回归模型满足假设条件(1)——(4),但扰动项不服从正态分布,则尽管OLS估计量不再是BLUE,但仍为无偏估计量。 错只要满足(1)——(4),OLS估计量就是BLUE 4,最小二乘斜率系数的假设检验所依据的是t分布,要求??的抽样分布是正态分布。 对 5,R =TSS/ESS 错R =ESS/TSS 6,若回归模型中无截距项,则Σet=0未必成立。 对 7,若原假设未被拒绝,则它为真。 错只能说不能拒绝原假设 8,在双变量回归模型中,б 的值越大,斜率系数的方差越大。 错Var(??)=б /Σxt 只有当Σxt 恒定,上述说法才正确。 P149

1,尽管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量仍然是最佳线性 无偏估计量。 对 2,如果分析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预测,则多重共线性并无妨碍。 对 3,如果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则一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错即使解释变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低,也不能排除存在多重共线性 的可能性 4,如果存在异方差性,通常用的t检验和F检验是无效的。 对 5,当存在自相关时,OLS估计量既不是无偏的,也不是有效的。 注意: 本书中无偏性不成立仅两种情况: 1,模型中忽略了有关的解释变量。 2,随机解释变量与扰动项同期无关。 错在扰动项自相关的情况下OLS估计量仍为无偏估计量,但不再具有最 小方差的性质,即不是BLUE 6,消除一阶自相关的一阶差分变换法假定自相关系数必须等于1。 对 7,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会有偏,并且会增大估计量的 方差,即增大误差。 错模型中包含无关的解释变量,参数估计仍无偏,但会增大估计量的方 差,即增大误差 8,多元回归中,如果全部“斜率”系数各自t检验都不显著,则R 值也高 不了。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范围

一、单项选择题(10×1分=10分)。 1、“计量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B )依照“生物计量学”创造出来的。 A 、恩格尔(R.Engle ) B 、弗瑞希(R.Frisch ) C 、萨缪尔森(P.Smuelson ) D 、丁伯根(J.Tinbergen ) 2、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 这样的数据称为( B )。 A 、横截面数据; B 、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随机数据 3、总体平方和TSS 、残差平方和RSS 与回归平方和ESS 三者的关系是( B )。 A 、RSS=TSS+ESS B 、TSS=RSS+ESS C 、ESS=RSS-TSS D 、ESS=TSS+RSS 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线性”是指对( C )而言是线性的。 (A )解释变量; (B )被解释变量;(C )回归参数; (D )剩余项 5、用一组有3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01122i i i i y x x u βββ=+++后,在0.05的显著性 水平下对1β的显著性做t 检验,则1β显著地不等于零地条件是其统计量大于等于( D ) (A )t 0.05(30);(B )t 0.025(28);(C )t 0.025(27);(D )F 0.025(1,28) 6、完全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包括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C ) (A )增大;(B )减小;(C )无穷大; (D )无穷小 7.更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 C ) A.时序数据 B.平均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8.在修正异方差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加权最小二乘法; B.对原模型变换的方法; C.对模型的对数变换法; D.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9、在分段线性回归分析中,如果只有一个属性变量,且其有三种类型,则引入虚拟变量个数应为( B ) A 、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10、根据样本资料建立某消费函数如下: t t t X D C 45.035.555.100?++=,其中C 为消费,x 为收入,虚拟变量???=农村家庭 城镇家庭01D ,所有参数均检验显著,则城镇家庭的消费函数为( A )。 A 、t t X C 45.058.551?+= B 、 t t X C 45.005.001?+= C 、t t X C 35.5550.100?+= D 、 t t X C 35.5595.100?+= 二、多项选择题(10×2分=20分)。 1、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几个步骤是(BCDE )。 A 、经济理论研究 B 、设定模型 C 、估计参数 D 、检验模型 E 、应用模型 2、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一般包括内容有(ABCD )。 A 、经济意义检验 B 、统计推断检验 C 、计量经济学检验 D 、预测检验 E 、对比检验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满分70分)

计量经济学期末试卷(2004年6月,满分70分) 一(24分)将中国城镇居民按照人均年收入分成组,以2003年的组平均数为样本观测值,建立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模型,以人均年消费额为被解释变量,经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选择人均年收入和人均储蓄余额作为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直接线性关系。模型形式为: ⑴分别写出该问题的总体回归函数、总体回归模型、样本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模型; ⑵分别写出随机误差项具有同方差且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但无序列相关、具有异方差且具有一阶序列相关时的方差—协方差矩阵; ⑶当模型满足基本假设时,写出关于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正规方程组; ⑷直观判断该模型是否具有异方差性?为什么? ⑸如果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写出加权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矩阵表达式,并指出在实际估计时权矩阵是如何选择的; ⑹指出“偏回归系数” 的实际含义,并指出解释变量满足什么条件时可以用一元回归模型得到相同的的估计结果? ⑺如果仅以入均收入200元及以上的收入组为样本,用OLS和ML分别估计模型,参数估计量是否等价?为什么? ⑻如果模型中未包括显著的解释变量,可能导致模型违背哪些基本假设? 二(8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⑴C-D生产函数模型和CES生产函数模型关于要素替代弹性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分别是什么? ⑵建立城镇居民食品类需求函数模型如下: 其中V为人均购买食品支出额、Y为人均收入、为食品类价格、为其它商品类价格。指出各个参数估计量的经济意义和数值范围。 三(8分)某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有3个方程、3个内生变量、3个外生变量和样本观测值始终为1的虚变量C,样本容量为n。其中第二个方程为 ⑴能否采用OLS方法估计该结构方程?为什么? ⑵如果采用工具变量方法估计该方程,如何选择的工具变量?(指出两种选择) 四(16分)中国的银行系统正遭受着坏帐的困扰,有估计认为全部坏帐足以让整个银行系统崩溃。毫无疑问坏帐是资源配置被扭曲的一个例子,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坏帐,中国的GDP增长率也许会更高。为检验这一理论,假设你已经收集了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累计总额的时序数据,以及其它一些总量数据如GDP,人口和总投资。 ⑴写出一个能够描述该问题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解释。 ⑵写出检验下述命题的原假设:“坏帐对当期GDP增长率无影响”。 ⑶为1中你的模型提供合适的计量经济学估计方法,详细说明。 ⑷要让3中你的估计量满足一致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五(14分)假设你想研究国企和外企生产率的差别,为此你建立了如下的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