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2020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2020年中考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2020年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理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试题应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利于高中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

二、命题原则及要求

1、导向性原则

试题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有利于促进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向纵深发展;物理命题要体现鲜明的导向性,同时又要体现试题对学生学习水平的选拔性;引导教学,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

2、科学性原则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内容应科学、正确,表述应清晰无误;试卷的题量要适中;试卷结构要科学、合理,难易程度要适当;试卷形式要规范;试卷要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及效度;杜绝“繁、难、偏、旧、怪”的试题,不出粗编滥造、似是而非的试题,不出靠死记硬背的试题,不出答案说法不一的有争议试题。

3、实践性原则

要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

4、开放性原则。

试题要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试题的结论或条件、试题的情景或过程、试卷的策略或形式等都可以适当的放开。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和不同的意见。对开放性试题及相关试题,答案一定简单,给出的参考答案一定要全面,并有详细的阅卷建议,保证考试的公平与公正性。

5、注重三维目标并重的原则。

以“知识与技能”的考查为基础、为主体,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要体现学生在学习期间所经历的过程和

所运用的科学方法的考察;要注意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在试题资源选择上要融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实现对三维目标的整体考察。

注重科学探究,科学探究题要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促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导向,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加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试题,增加对物理过程和方法、实验分析、归纳以及实验方法创新的试题,同一个试题探究的要素不超过两个。

6、贯彻课程资源和试题资源相一致原则。

物理考试命题的资源选择要体现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即: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从身边的学生生活中捕捉试题资源,从社会生产中收集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引导课程开发与延伸。

要注重教材中的插图、想想做做、想想议议、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涉及的知识点、规律及小实验等。试题中涉及教材中的原始图片应占试题图片总数的20%以上,教材内容在试题中通过改编、延伸等形式出15%-20%的试题。

三、命题依据

初中物理毕业学业考试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考查的内容和要求与标准的规定相一致;杜绝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拔高;教材以人教版教材、山东科技版教材为主。试题资源的选择要符合基层学校的教学实际。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高中英语考试大纲

《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具备从事高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能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外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教学专业知识与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内容等学科教学知识,并能用以指导高中英语教学。 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能力 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英语学科教学实施能力 理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根据教学设计,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5.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 了解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二、考试模块内容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学研究中与语言教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 2.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包括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获取教学资源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与学生良好沟通的能力;能够筛选并改编适合高中学生英语水平的语言材料。 3.能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学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 (二)语言教学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外语教学基本理论,理解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教学观等对高

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理解国家颁布的英语学科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以及课程标准的其他相关知识,并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运用。 3.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的教学基本原则、讲解和练习方法。 4.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训练方法。 5.能结合中外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三)教学设计 1.了解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能力和学习需求,能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 3.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定合理、明确与具体的教学目标。 4.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安排合理的教学过程,筛选适当的辅助教学材料。 5.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设计有效的学习评估活动。 (四)教学实施与评价 1.掌握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与方法,能够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语言学习活动。 2.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英语学科和学生的特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语言讲解、练习、提问、反馈等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3.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方法,熟悉课堂活动的常用组织形式,能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发挥教师的作用。 4.掌握课堂总结的方法,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与评价,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 5.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整合多种资源,选择恰当的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有效教学。 6.了解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知识与方法,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运用。 7.了解教学案例评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对教学案例进行评价。 8.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思路。 三、试卷结构

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定稿)

齐齐哈尔市2018年初中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准确考查初中毕业生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语文学习情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是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考查内容以本市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为基准,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命题原则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贯彻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展思维空间。以利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和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3.研究先进的教学研究理论、教育评价理论,努力体现全面化、科学化、发展性的学生评价的基本理念。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反馈、选拔的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利于初高中教学的有效衔接。 4.体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应用的联系,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革命传统的教育,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保持初高中核心素养养成的连贯性,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 5.坚持我市初中语文考试“创新、盘活、求精”、“稳中求变”的指导思想,注重积累和感受,注重分析与综合,注重运用与探究,杜绝设置偏题、怪题。试卷应简约、清晰、合理。 6. 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以适当的方式体现我市自然风光、风俗民情、文物古迹等文化特色,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考查内容与说明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在

2019龙东中考:英语学科考试说明

2019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英语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2019年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 的终结性考试, 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英语毕业水平的程度。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要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课程评价理念,要有利于促进和引导英语教学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改进英语学习方式、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有利于初中学校综合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 二、命题原则 1.面向全体,注重基础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本次考试命题立足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真正落实“考查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试题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2.灵活开放,注重能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正确、合理地使用语言,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试题设计上体现多样性、灵活性、开放性和科学性,使英语水平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得到公正、客观、准确的评价,使考试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3.渗透文化,注重实效 试题注重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的渗透,在选择语言素材上,力求使用真实、地道、典型的当代英语素材,内容积极向上,引发思考,同时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尽可能使试题任务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形。在试题的难、易度设置上,严格遵循易、中、难的比例为80% :15%:5%的原则,坚持不出偏、难、怪、繁、俗的试题,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以使考试形式有利于实现英语毕业学业考试的考查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命题依据 2019年初中毕业生英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的命制是依 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之“内容标准”中五级目标的内容、要求及相关的附录;依据龙东地区制定的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依据龙东地区使用的人教版的六三制和鲁教版五四制英语教材。 四、命题范围与要求 英语毕业学业考试应侧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在确定具体考查内容和标准时,

2019年徐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版)

2019年徐州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版)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 ) A .蒸发 B .液化 C .凝华 D .升华 3.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4.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 A .分子是运动的 B .分子间有引力 C .分子间有斥力 D .分子可以再分 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 A .车胎 B .车把 C .车轴 D .脚踏板面 6.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 .脚的长度约10 cm B .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 C .步行的速度约15 m s D .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 7.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 .导线直接接入插 座 B .手拿测电笔金属 杆 C .湿手拔插头 D .用电器外壳接 地 8.“北斗+5G ”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 ( ) A .电磁波 B .超声波 C .次声波 D .红外线 9.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 ( ) A .石油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D .风能

-地理学知识点总结

地壳:是地球硬表面以下到莫霍面之间由各类岩石构成的壳层,在大陆上平均厚度35km,在大洋下平均厚5km。 克拉克值:把化学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即元素的丰度。 解理:是指矿物受外力作用沿一定结晶方向分裂为解理面的能力。 岩石:造岩矿物按一定结构集合而成的地质体,根据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凝→深层侵入岩;在浅层冷凝→浅层侵入岩②岩浆喷出地表→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是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层理:是指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表现出来的成层性。 成岩过程:先成岩石的破坏(风化作用与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阶段而形成岩石,称沉积岩。可分为碎屑岩类、粘土岩类、生物化学岩类 变质作用: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统称为变质作用,其形成的岩石就是变质岩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通常分为:海相、陆相和过渡相,以下又可各自细分。沉积建造:是彼此共生关系的地层或岩相的组合,或岩性大致相同的沉积物组合。类型有地槽、地台、过渡型建造。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而发生的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地质构造是地质运动的形迹。引起地质构造的力主要有压应力、张应力、扭应力三类构造。分别形成压性、张性与扭性构造。层次岩石受地应力的作用后,构造变动表现最明显,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褶皱: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成为褶皱,其中的单个弯曲则叫褶曲。褶皱能直接反映构造运动的性质和特征。主要是由于构造运动形成的,可能是由升降运动使岩层向上拱起和向下坳曲,但 大多数是在水平运动下受到挤压而形 成的,而且缩短了岩层的水平距离。基 本形态只有背斜(上凸)和向斜(下凹) 两种。 断裂:岩石因所受应力超过自身强度而 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 象称为断裂。虽破裂但破裂面两侧岩块 未发生明显滑动、位移的断裂构造叫做 节理。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则 称断层。断层面两侧的岩块称为断层 盘,其中位于倾斜断面之上者为上盘, 位于倾斜面之下的为下盘,两盘沿水平 方向相对位移为水平断层;上盘相对上 升的是逆断层而上盘相对下降的断层 称为正断层。正断层与逆断层相间分布 时上升盘形成地垒,下降盘形成地堑。 火山地震都是快速构造运动。火山喷 发:即岩浆喷出地表,是地球内部物质 和能量快速猛烈的释放形式。火山喷出 物很复杂,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火山 喷发形式有两类:①裂隙式喷发;②中 心式(或管状)喷发。火山喷发则形成 火山,无一例外分布在大小板块边界 上。 地震:是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 大地的快速震动。当地球聚集的应力超 过岩层或岩体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地壳 发生断裂、错动,急剧的释放积聚的能 量,并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引 起地表的震动。地震只发生于地球表面 至700km深度以内的脆性圈层中。地 震时,地下岩石最先开始破裂的部位叫 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 震中。从震源发出的地震波在地球内部 传播的称为体波(纵波和横波)沿地面 传播的称面波,实际上也是一种纵波, 对地表建筑物破坏性最大。地震释放能 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通常采用美国里 克特提出的标准来划分称为里氏级。世 界地震区呈带状分布并与板块边界非 常一致,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是引起地震 的主要因素。 板块: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 是整体一块,而是被许多构造活动带如 大洋中脊、海沟、深大断裂等分割成不 连续的独立单元(块体),这些块体就 是所说的板块。板块浮在软流层上,其 内部稳定,边缘是比较活跃的活动带, 有强烈的构造运动。 板块的边界有三种类型: ①扩张(或增生)型边界:是新地壳增 生的地方,也是海底扩张的中心地带, 主要以大洋中脊为代表,如美洲板块与 非洲板块之间的边界。喷出物多为玄武 岩,以张应力产生的正断层和节理为 主。震源浅烈度小。大洋中脊:由于海 底扩张形成的,位于大洋中间、纵贯世 界大洋的巨大海底山脉。是大洋板块新 生的地方,是板块发散型边界。 ②俯冲(或汇聚)型边界:见于两个板 块挤压、汇聚、俯冲、消减的地方。又 分为海沟岛弧型(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 块之间的边界)和地缝合线型(印度洋 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边界)。地缝合 线:两陆地板块的碰撞结合地带就是地 缝合线。两个大陆板块汇聚时,在原弧 沟系中发生碰撞,于是产生大规模的水 平挤压,褶皱成巨大的山系。现在阿尔 卑斯—喜马拉雅地带,就是古特提斯海 消失形成的一条地缝合线。 ③转换断层(或次生)型边界:在这种 边界上,没有板块的新生和消亡,是由 于前两类边界的活动导致板块间的其 他部分作剪切向水平错动而形成,仅见 于大洋地壳中。 地质年代:在内外力作用下,地壳的组 成、构造及外部形态不免经常发生变 化,一系列变化构成的连续时间,可以 清晰的反映地壳演化的历史,通常以地 质年代表示这种演化的时间和顺序,地 质年代又有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之分。 相对年代法(古生物地层法):依据地 层下老上新的沉积顺序,地层剖面中的 整合与不整合关系,标准古生物化石与 生物群体进行对比,确定某个地层或事 件的相对年代的方法。此法虽能分清地 质时间的先后,却不能确定其具体时 间。 绝对年代法:通过矿物或岩石的放射性 同位素的测定,依据放射性元素蜕变规 律计算其绝对年龄,即距今天的年数。 第三章:大气和气候 大气:连续包围地球的ˉ气态物质称为 大气。地球大气是多种物质的混合物, 由干洁空气(是指除去水汽、液体和固 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 气)、水汽、悬浮尘粒或杂质组成。大 气中悬浮均匀分布的固体杂质和液体 微粒,如海盐粉粒、灰尘(特别是硅酸 盐)、烟尘和有机物等多种物质,所构 成的稳定混合物,称为气溶胶粒子。半 径10ˉ2——10ˉ8 cm主要来源有自 然源和人工源两种。 气压:定义从观测高度到大气上界单位 面积上(横截面积1平方cm)铅直空 气柱的重量为大气压强,简称气压。国 际单位制用帕斯卡(Pa),气象学采用 白帕(hPa)为单位。1hPa=10ˉ2N∕ cm2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平均高度 11km。①以空气垂直运动旺盛为典型 特点,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②云、雾、雨、雪等主要天气现象都出 现在此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气温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 100m下降0.65℃。 平流层:从对流层到55km左右的大气 层,气流稳定。温度随高度不变或微升, 由等温分布变为逆温分布。水汽、尘埃 等非常少,很少出现云和降水,大气透 明度良好。 中间层:从平流层到85km高度的气层, 也叫高空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升高迅速 下降。80km高度上,有一个白天出现 的电离层,也叫D层。暖层和散逸层。 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 (D=1.496×108km)上,大气顶界垂 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每分钟接 受的太阳辐射,称为太阳常数。事实上, 由于太阳光谱辐照度随波长的变化曲 线而有年际变化,太阳常数并非保持恒 定。 温室效应(花房效应):大气本身太阳 辐射直接吸收很少,而水陆植被等下垫 面却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并经潜热和 感热转化给大气。大气获得热能后依据 本身温度向外辐射,称为大气辐射。其 中一部分外逸到宇宙空间,一部分向下 投向地面。后者既是大气逆辐射,他的 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略少于长 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地面得以保持一定 的温度。这种保温作用,即大气的温室 效应(花房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 及近地面大气温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 内,以适合地球生物和人类的生存,这 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既包括自然大 气中固有的CO2、水汽、O3、CH4、 N2O等成分,也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 染物质,主要有氟氯烃化合物(CFCs) 及CO2、CH4等。在某一时段内物体 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平衡或辐射 差额。一天之内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 差叫气温日较差。在等温线图上垂直 等温线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的变化 值,称为水平温度梯度,方向从高值指 向低值。等温线愈密,温度梯度愈大; 反之愈小。封闭等温线表示存在温暖或 寒冷中心。 饱和空气:温度一定时,单位体积空气 中容纳的水汽量有一定的限度,达到这 个限度,空气呈饱和状态。饱和空气的

2015小学英语学科知识大纲

小学英语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英语基础知识 本部分的主要考查内容包括语音及语汇、语法、阅读理解、英美文化、书面表达等。 (一)英语语音及语汇 语汇是语言的基础,掌握语汇并能熟练地掌握其用法,是提高语言水平的个根本。要求考生掌握大学英语三级考试大纲中的“语汇表”,掌握单词的拼写、短语的结构及含义的用法。 语汇部分测试的重点:近义词和近形词;动词短语;介词短语;习惯搭配。 重点考核:字母、音素和音标;语音的结合及其变化;词汇 (二)英语语法知识 三级语法考试是进一步加深和广大中学里学过的语法知识,侧重其在阅读和翻译中的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本语法规则、结构和句型,并对其中常用的规则和结构能熟练地运用。语法结构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名词、代词、限定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时态及语态、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状语从句、强调句型、倒装句和省略句等重点考核:名词、代词、数词和冠词;动词;介词与介词短语、连词;形容词、副词及其比较级和最高级;非谓语动词;动词的时态;句子种类和句子成分;常用句型;主谓语一致;被动语态;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各类复合句的用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三)阅读理解 理解和掌握所给材料中心大意,要求注重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能理解字面意思,也能根据所给材料进行一定的推论和判断;既能理解个别句子的意思也能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阅读理解的题型;细节理解题,词句理解题,主题、主旨题,猜测词义题,推理判断题 (四)英美文化 了解英语、美国的地理概貌、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概况、科学技术、文化传统、体育娱乐、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有助于学习者了解英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英语语言,加深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分析和评价能力,达到扩大知识面、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之目的的重点考核: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称赞、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及饮食文化;如果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儒英国的大本钟等;了解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和感恩节等;初步俩接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历史等,如有时间差及气候差别等;了解常见动植物在英语国家中的文化涵义,如宠物作为家庭成员等;通过中外文化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五)书面表达 此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能根据所给题目,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要求考生做到: 1.能用英语书写摘要、报告、通知、公务信函等 2.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描述情景、态度或感情 3.能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述他人的观点,文体恰当、用词准确得体 4.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处理引用资料和他人的原话 5.能填写各种表格、个人简历和申请书,用语基本正确、得当 6.能做到体裁恰当,内容切题 7.在以上写作过程中能做到意思完整,条理清楚,结构严谨,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 第二年部分小学英语新课标与教材 一、新课程改革 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 1.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目标体系 国家要求从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基本要求级别和过渡级别 3.课程目标级别和年级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 4.课程分级目标要求的管理 三、课程内容标准 1.语言技能 (1)语言技能的内容 (2)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3)语言技能目标的具体要求 2.语言知识 (1)语言知识的内容 (2)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之间的关系

2018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2018年龙东地区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2018年龙东地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二、命题原则 语文命题要体现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力争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多角度评估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毕业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思考与表达予以尊重和鼓励。为高中阶段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为高中阶段学校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提供依据。 三、命题依据 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初中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为基础;以落实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 四、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能借助现代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常用汉字。能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识记重要的文学、文化常识。了解教科书“名著导读”中所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并能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能够辨别并修改具体语境中的语病。能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及教科书后推荐的课外古诗词的经典名句。(具体考试篇目见附录1)能运用积累的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拼音、汉字、标点符号 试题将音、字、词和标点符号置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迁移考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2.词语运用 考查学生词语的积累、掌握以及运用的能力。重点考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准确地运用词语或成语的能力。 3.语法及修辞 语法、修辞知识不考查概念术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能辨别并修改常见的病句;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

2019年江苏徐州中考物理完美打印版

2019年江苏徐州中考物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2.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A.蒸发B.液化C.凝华D.升华 3.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4.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A.分子是运动的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可以再分 5.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A.车胎B.车把C.车轴D.脚踏板面 6.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脚的长度约10 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 m C.步行的速度约15 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 7.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器外壳接地 8.“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 A.电磁波B.超声波C.次声波D.红外线 9.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 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 A.石油B.天然气C.太阳能D.风能 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D.以上三种都有 可能 二、填空题 11.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_____℃时,缸里的水从表 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_____,体积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12.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此时运动员和伞受到的空气阻力_____ 重力(填“>”“<”或“=”),运动员的重力势能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_____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13.一位同学体重为600 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_____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_____;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 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 的接触面积至少为_____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_____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_____;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_____.

六年级英语学科考试说明

天门市2015年小学六年级英语质量检测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指导思想 1、本次命题将以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通过考试如实地反映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他们体验英语学习的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了解自己学习中的得失,在今后的学习中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让学习更轻松、更富有成效。 2、本次命题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试卷的导向作用,要让教师通过考试了解英语课程改革的动态,获取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要让学校通过对考试的质量分析及时了解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命题说明 1、命题原则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试卷以教材为依据,试题来源于教材,但又避免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生搬硬套,重点考查一些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夯实基础。 (2)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英语作为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小学英语教学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确立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进行,因此,考试将注重对听说能力的考查。 (3)渗透对能力的考查。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要运用其进行交际,小学英语的教学必须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和能力,因此,考试也将注重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2、考查要求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规定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不超纲、超本。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初步的听力、语言情境交际、简单的书写、语言表达能力等。 3、内容及范围

考试范围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涵盖pep新版六上、六下的内容,其中六上占30%,六下占70%。由于我市小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今年英语写作仍就不列入考查范围,适当降低考试难度。 4、形式和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为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试卷由听力部分(40分)、笔试部分(60分)构成。试题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严控难度值,试卷一、二、三档题比为7:2:1。 三、样卷 Listening Part听力部分(共四大题,计40分) 一、听录音,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共10小题,计10分) ( ) 1. A. shorter B. heavier C. thinner ( ) 2. A. funnier B. smaller C. younger ( ) 3. A. happy B. sick C. hurt ( ) 4. A. excited B. might C. know ( ) 5. A. sad B. angry C. worry ( ) 6. A. flu B. trip C. fail ( ) 7. A. test B. hear C. headache ( ) 8. A. return B. relax C. between ( ) 9. A. elephant B. present C. prepare ( ) 10. A. washed B. learned C. watched 二、听录音,选择与所听到的内容相符的图片。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读两遍。(共5小题,计10分) ( ) 1. A. B. C. ( ) 2. A. B. C.

大连市2020年语文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

大连市2020年语文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 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学业考试说明 语文 一、考试性质与命题依据 初中毕业升学语文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达到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 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初中阶段语文毕业水平的程度。考 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 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语文学科的学业考试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2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5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命题指导·语文》、《大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和中等学校招生工作意见》和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力求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评 价对初中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以促进全市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全 面提高。 二、命题原则 1.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的学习水平。考虑不同层次、 不同发展状态学生的实际,客观、公正地衡量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学 业水平,使语文考试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2.命题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处理好课程目标中 三个维度的关系,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业 考试注重考查语文的积累,注重考查学生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

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考查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的考查内容中。 3.语文试题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符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 展水平相适应。要注意通过测试发现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 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 4.命题应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和学生的经 验水平,选择文质兼美、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作品作为阅读测试材料,注意材料思想内容的价值导向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适当控制 难度及篇幅,处理好教材直接涉及的教学内容与课外语言材料的关系。 5.作文命题力求富有新意,努力设计符合学生认识水平和生活 实际的试题,有利于学生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 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和想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6.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选择恰当的测试方式,合 理确定试卷结构,灵活地设置题目,不断完善测试题型,分散试卷 难点,以更好地测查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杜绝偏题、怪题、错题。 7.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考试命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考试命题要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 进素质教育。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内容要求,参照《大连市初中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考虑全市初中语文 教学实际,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 (一)积累与运用 1.识字、写字。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徐州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2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微观世界领域不懈地探索着。下列微粒按空间尺度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 B.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2.北京时间5月26日7时53分,“凤凰”号火星探测器从火星北极区域向地球发回成功着陆的信号。火星探测器发回的无线电波属于 A.电磁波 B.可见光 C.超声波 D.次声波 3.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飞机向灾区空投了大批救灾物资。系着降落伞的食品箱在加速下落一段距离后变为匀速下落,食品箱和降落伞在匀速直线下落的过程中 A.动能越来越大 B.机械能保持不变 C.运动状态一直在改变 D.所受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4.为了支援四川灾后重建,海外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将陆续运抵我国。若一艘满载赈灾物资的货轮从海上进入长江后,轮船所受的浮力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 5.动物本身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信鸽依靠地磁场定向,能从千里之外飞回家 B.泥鳅身上的粘液能减小摩擦,便于逃生 C.狗的表皮无汗腺,它通过将舌头伸出嘴外加快水分蒸发来降温 D.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 6.家中的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大多使用三线插座,这是因为如果不接地线 A.会浪费电 B.这些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C.会缩短这些电器的使用寿命 D.人接触这些电器会有触电的可能 7.炎热的夏季,环卫工人驾驶着洒水车行驶在中山路上,水不停地喷洒着,使街道空气有清新凉爽之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洒水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动能会逐渐减小 B.关闭发动机后,汽车由于惯性还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距离 C.洒水时为提醒路人避让而播放的音乐肯定不会被当作噪声 D.驾驶员在行驶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认为路边的树木是运动的 8.图1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 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A.ρ甲<ρ乙 B.ρ甲p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图1 9.近年来,近视眼发病率在青少年中有上升趋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注意用眼卫生,眼睛近视了应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图2中属于近视眼矫正的是

地理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题库

地理教师招聘考试《地理学科知识》题库【2016 完整版】第I卷 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30小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 ?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是() 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②空气中有足够的凝结核 ③空气的水平运动④空气作上升冷却运动 A. ①②B ?②③④ C.①②③④D ?①②④ 2?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有多种,其中与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成正比的因素有() ①太阳高度②地理纬度②大气层厚度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B ?③④ C.①④D ?②③ 3. 6月22 日,北京、海口、广州、上海四地同学,均在当地正午点观 12 测同样高度竹杆的影子,竹杆影子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 广州一海口一上海一北京 B .海口一广州一上海一北京 C.北京一上海一海口一广州D .北京一上海一广州一海口 4 .我国典型的内陆高原盆地和内部多低山丘陵的盆地分别是() A. 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B .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D .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

5?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属于同一类的是() A. 玻璃瓶、塑料袋B ?废铜烂铁、破布料 C.旧报纸、易拉罐D ?烂菜叶、果皮 6. 目前世界城市化特点是() ①北美洲国家城市化进程快于南美洲国家 ②西欧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亚洲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城市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快于发达国家 A. ②④B .①③ C.①④D .③④ 7. 造成“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自然因素是() A. 流水的侵蚀作用B .风化和风蚀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D .海蚀作用 8. 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北京市的工业区应建在() A. 南郊和北郊B .东北郊和西南郊 C.西北郊和东南郊D .东郊和西郊 9 .因地制宜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 加强农业资源调查,做好农业区划工作 B. 加强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doc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 力》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水平》 一、考试目标 1.英语学科知识与水平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水平 ; 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水平 ; 能理解相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水平 掌握基本的、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英语课程标准 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 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水平 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 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英语学科教学实施水平 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 堂教学的基本水平 ; 能够依据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 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实行有效学习。 5.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水平 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实行恰当的评价 ; 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 课堂教学实践实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 二、考试模块内容与要求

( 一) 语言知识与水平 1.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研究中与英语教学相关的 基本概念和内容,并能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使用。 2.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使用水平,包括用英语实行书面表达、获 取教学资源和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与学生良好沟通的水平 ; 能够筛选并 改编适合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材料。 3.能在语篇中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学等相关的社会文 化知识。 ( 二) 语言教学知识与水平 1.了解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包括语言观、语言学习观、语言教学 观等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2.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初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 实验 ) 》 的目标内容 (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 ) ,以及课程标准的其他相关知识,并能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使用。 3.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 语音、词汇、语法等 ) 的教学基本原则、讲 解和练习方法。 4.掌握英语语言技能 ( 听、说、读、写 ) 的教学原则和训练方法。 5.能结合英语社会文化语境,设计并实施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与训练。 ( 三) 教学设计 1.了解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已有的英语知识、语言水平和学习 需求,能够说明教学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2.理解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 学内容。

重庆市2019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重庆市2019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学科考试说明 一、考试范围 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第四学段7 至9 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范围,体现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 有机联系,体现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交融、整合,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分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四个部分。 其中,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约占全卷总分的20%,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17%,现代文阅读约占全卷总分的27%,写作约占全卷总分的36%。名著阅读、语文综合综合性学习在“语 文基础知识与运用”中考查。 (二)题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类,其中,客观题约为20%,主观题约为80%。基本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写作题。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 能认识3500 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 个左右会写;掌握课标字表二(附录2)汉字的音、形、义。 2. 正确理解和使用常用的词语。 3. 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体会它们在语境 中的表达效果。 4. 能根据要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 5.(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删除)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 年版) 和教材所推荐的文学名著《朝花夕拾》《昆虫记》的内容(重点),熟悉其主要情节和内容,体会 写法,感知语言风格。(新增考察点)

6. 在综合性学习中,能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现实生活,理解材料、筛选信息、提出问题: 能运用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进行实践性探究(强调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践探究,避免出现与非连续性文本文本探究 ,能采用恰当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 混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 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和默写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古诗词。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能够学以致用(删除)在情境中运用(新增考察点)。 2. 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背诵本《考试说明》(附录1)所列文言文,并能默写其中的重要句子(段)。 3. 能理解文中文言词语的含义,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4. 能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概括文章的中心,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探究(新增考察点)。 (三)现代文阅读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体会其作用。 2. 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3. 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 4.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能对文章常见写作手法及语言表现力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6.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 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四)写作 1.能记叙生活中的人、事、物。 2 .能说明生活中的事物或事理。 3.能对社会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认识和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