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财政政策

13、 财政政策
13、 财政政策

第11 章财政政策本章提要1.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2. 财政政策效应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引言萨伊定律(Say’s law) 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凯恩斯(Keynes, J.M.) 理论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危机爆发所导致的大批工人失业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为此,应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用政府投资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以拉动经济增长,消除非自愿性失业。1. 财政政策的基本问题1.1 财政政策的含义1.2 财政政策的类型1.3 财政政策的目标1.4 财政政策的工具1.1 财政政策的含义财政政策的定义指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财政收支所做出的决策。财政政策的分类微观财政政策解决的是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问题。宏观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措施通过对一些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如就业水平、物价总水平、国民收入和国际收支等的影响,达到稳定经济的政策目标。宏观经济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短期的经济波动问题:总需求长期的经济增长问题:总供给克服短期波动与促进长期增长的两难 1.2 财政政策的类型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社会总需求过程中发挥作用方式的不同分类自动稳定器指财政的某些制度性安排能够自动促进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如累进个人所得税、失业救济金、福利计划、社会救助支出等。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指政府根据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现实情况,灵活改变税收和财政支出,以达到实现总供求、熨平经济波动的目标。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功能的主要表现税收的自动稳定功能累进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制转移支付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一般与社会成员的收入呈逆相关。相机抉择的财政

政策汲水政策(pump priming policy )指的是在经济萧条时增加一定数额的公共投资,促使经济自动恢复活力。补偿政策(compensatory policy )指的是政府有意识地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出发,调节景气变动幅度的财政政策,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分类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增加和刺激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扩大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增加和刺激总需求的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经常导致财政赤字。紧缩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促使总供求平衡的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过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减少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达到减少和抑制总需求的效果。紧缩性财政政策一般会导致财政结余。中性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支的大体平衡,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政策。其政策功能在于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同步增长,以维持社会总供求对比的既定格局;政策的实施则表现为财政收支在数量上基本一致。中性财政政策的特点在于对总供求产生不具倾向性的调节作用。1.3 财政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现象,而是把失业率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失业的类型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物价稳定就是将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控制在一定的幅度内,既要防止通货膨胀的非均衡性给经济生活带来不良的影

响,又要避免通货紧缩给经济带来的严重挫伤,降低经济效率。经济增长指的是一国产品和劳务数量的增加,准确地说,指人均实际产量的增加,一般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率表示。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劳动、物质资本、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财政的税收、公债、补贴等手段的运用。1.4 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财政支出公债财政预算税收调节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自动稳定机制相机抉择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财政投资支出财政消费支出转移性支出社会救助与保险支出财政补贴支出:消费性补贴和生产性补贴公债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以通过以下的国债政策来扩大总需求增加短期国债的发行来提高社会资金的流动。通过向银行发行长期国债,促使银行扩大信贷规模。调低国债的发行利率,带动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的下降。政府大量买进债券,刺激国债价格上升。当经济过热时,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加以调节。财政预算财政预算是一国政府编制的每一财政年度内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安排和使用计划,它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赤字预算体现的是扩张性财政政策盈余预算体现的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预算体现的是中性财政政策2. 财政政策效应2.1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2.2 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2.1 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乘数(multiplier )一般用来表示经济运行中国民收入增量和引起国民收入变动的变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即某一变量增加一单位时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假设为乘数,为国民收入增量,为最初注入的增量,则乘数可以表示为:三部门经济下的国民

收入决定在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将通过以下四式决定:对上述四式求解,可得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为:财政政策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购买性支出变化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购买性支出变化额之间的比值。由于且,因此政府购买乘数。一个单位的政府购买的增加(或减少)会以的规模提高(或降低)国民收入水平。税收乘数表示税收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税收变化额之间的比率。。表明国民收入随税额的增加而减少,随税额的减少而增加。转移支付乘数表示转移支付变化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化额与转移支付变化额之间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表示政府税收与政府购买同时以相等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化额与政府购买(或税收)变化额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等于1,即如果等额增加(减少)税收和政府购买支出,那么国民收入不会发生变化。2.2 财政政策的稳定效应通货膨胀缺口和通货紧缩缺口一个单纯由家庭和厂商组成的两部门经济的国民收入的均衡(图11-1 )通货紧缩缺口(图11-2 )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即有效需求不足。通货膨胀缺口(图11-3 )整个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高于潜在的产出水平,即需求过旺。图11-1 国民收入的均衡图11-2 通货紧缩缺口图11-3 通货膨胀缺口消除通货紧缩缺口可以通过减少政府税收或增加财政支出等方法来刺激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使总需求线将向上平移。(图11-4 )消除通货膨胀缺口可以通过增加政府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等方法来刺激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使总需求线将向下平移。(图11-5 )

图11-4 运用财政政策消除通货紧缩缺口图11-5 运用财政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缺口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依据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依据货币政策指政府通过改变货币供应量,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再通过投资乘数影响产出的政策。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具优势,互有特点,因此二者的协调配合有助于实现多元政策目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要求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在促进产出与就业的同时,可能发生挤出效应,从而排挤了私人部门的投资。扩张性货币政策却能够通过降低利率,促进产出与就业的增加,因而有利于鼓励私人部门投资的增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范围差异要求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整社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直接作用于公平问题。货币政策侧重于调节货币这一资源在社会各领域中效率的发挥,直接作用于效率问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用效果的差异要求二者的协调配合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无法起到刺激经济回升的作用。货币市场还可能落入流动性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只能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启动投资需求。反之,经济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的时候,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有效。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组合。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组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一松一紧”政策组合。紧缩性

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一紧一松”政策组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用的经济环境本章小结财政政策着重从总需求一边实现对宏观经济波动的管理。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但无法完全消除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为此,必须采取根据社会总供求的现实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多元的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涉及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乘数表明,政府无须运用和耗费大量的经济资源,就能在稳定经济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在经济萧条、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因落入流动性陷阱而难以发挥有效作用,此时,可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启动总需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有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可供选择的搭配方式有:“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和“一紧一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均衡时的国民收入AB 表示通货紧缩缺口CD 表示通货膨胀缺口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消除通货紧缩缺口的政策措施使总需求曲线上移……消除通货膨胀缺口的政策措施使总需求曲线下移……AD 远大于AS ,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AD 过大,经济效率较差,AS 不足,面临着较大的结构调整任务AD 与AS 大抵平衡,而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紧缩性AD 大于AS ,经济结构合理,AD 与AS 基本平衡,社会经济比例结构合理AD 略显不足,AS 过剩,经济结构中有大问题中性供求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投资不足,生产能力及资源方面均有潜力AD 略显不足,供给过剩,企业投资不足AD 严重不足,商品价格实现普遍

困难,生产能力和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中性扩张性财政政策* *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pdf

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相反,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年度投资规模是可以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得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的性质,这与被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纯消耗的“实”国债,是有着根本差异的。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伴之以财政管理上的严格“增收节支”。我国目前国债的发行收入有相当份额是用于填补经常性支出亏空的,其弊端人所共知,也一直在努力纠正,因而是有着很大的不得已性的。这就需要严格财政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力求以税收等经常性收入去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此外,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各级财政是其主要的财力来源之一,但这是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因而是不能以国债和各级地方财政的准公债收入为来源的。但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又需要庞大的财力投入,这也需要严格加强财政管理,才能解决所需财力。 第三,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其中又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运作,主要是通过增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企业和个人需求以产生政策效应,如果企业和个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相应回应,就不能出现预期的需求扩张。财政的公共投资政策运作则不同,它直接形成着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可以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目前我国已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但市场远未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为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应当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到财政政策为主,而其中又要以财政投资政策为主上来。这就是应主要依靠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否则目前的连续降低利率和扩大贷款规模,已产生了巨大规模的货币存量,一旦我国的市场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则可能立即转入急剧的通货膨胀之中,“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其结果将是宏观经济的过分波动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摇摆。如果联系到对我国金融状况有着巨大压力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时难以结束,我国更应未雨绸缪,尽可能消弭通货膨胀危险于未然。因此,不仅从加大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着眼,都必须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转到大规模增大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来。 论文在线·张馨

40年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历程与作用

40年来我国财政税收政策改革历程与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theoretical arguments and practical progress of China's fiscal reform over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Since 1978, China experienced the "central-local division" system, tax sharing system, public financial system, and a new round of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reform, which had a series of effects on fiscal revenue, non-tax revenue, macro-tax burden, and government debt.The fiscal and taxation reforms in the ing period will focus on handling the fisc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reforming individual ine tax and real estate taxes, and implemen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taxation. Keyword:fiscal reform; fiscal system; tax system; 4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所有的经济问题皆可归结为财政问题。财政乃庶政之母。改革开放40年来, 财税改革1在理论上被赋予了更多的职能, 在实践中也被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期望。 (一) 1978-1993年

最新财政政策

最新财政政策

2012年我国财政政策 2011-1-26 摘要: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站在在新的起点,中国宣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为核心基调,充分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回顾2010年财政政策取得的良好成绩基础上,通过“赤字”、“减税”及“支出”三个方向展望2011年财政政策变化趋势。 关键字:财政政策,十二五,变化趋势 一、回顾2010:继续坚持积极财政政策,预算执行能力良好 1.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为核心,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2010年我国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侧重点主要体现在刺激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政策的灵活运用等方面,如根据物价变动推出的惠民措施等。如表1所示,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在推进地方财政改革、加强中小企业和农村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支持社会事业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我国对关税政策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表1:2010年我国重点财政政策内容一览

整体上看,在受到经济发展规律及前一年大批建设投资影响的情况下,2010年我国在保证续建支出的同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及医疗卫生四项支出达到28634亿元,约占财政总支出的32%,对比过去几年可以看出,2010年我国财政政策更加偏重在稳定经济的同时解决民生问题,为未来向稳健财政政策过度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在以上四项主要民生开支中,住房保障开支所占比例显著上升。如图1所示,2010年住房保障开支在四项开支中已由2009年的3.19%猛增至8.23%,由此可见,我国民生工作的侧重点已逐渐转向保障性住房建设。 图1:2009-2010年教育、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及医疗四项开支比例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国研网整理 2.财政执行情况 在积极财政政策引导下,我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如图2所示,2010年累计财政收入8308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经济较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统一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市政策都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手段,都是为促使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保持平衡,并以此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因此两者进行宏观调控的总目标是一致的;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与社会资金运动相联系,共同调节再生产资金的循环,制约社会资金流量和流向; 第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都要通过控制超越当年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达到货币供应量的稳定 第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同属需求管理政策 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着相当大的互补性,必须保持密切的相互配合. 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每一政策都会受其政策功能及实施范围的限制而难以产生全面的效应,而且在实践中还可能产生政策手段之间的相互掣肘和抵触,

如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当财政实施扩张政策而货币实施紧缩政策时,它们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会产生相互抵消,反之亦然: 又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时会产生联动效应。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有可能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又有可能引起财政预算的不平衡。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性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 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实现的,其主要在分配领域实施调节,通过分配领域进而影响生产领域。 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则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实现的,其调节行为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并通过流通领域影响生产领域。 第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结构特征。 具体来说,财政政策本身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对社会需求总量的影响较之货币政策为逊。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财力数量的限制,因此,由此引起的赤字或结余都不可能太大,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的局限性。

第15章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附答案)

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古典主义极端凯恩斯主义极端 二、判断是非题 1、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T ) 2、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F ) 3、若一项扩张的货币政策如果能使利率下降较多,并且利率的下降能对投资有较强的 刺激作用,则该项货币政策的效果较强(T ) 4、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二曲线相交,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 F ) 5、如果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则增加政府支出完全不会挤占私人投资和消费支出 ( F ) 6、LM曲线不变,IS曲线越平坦,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T ) 7、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则有效果(T ) 8、在非充分就业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和消费不存在挤出效应(F ) 9、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极大(T ) 10、在古典极端情况下财政政策毫无效果(T ) 三、选择 1、下面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的是(A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h越小越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D 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2、LM曲线的斜率越大(越陡峭),则(AD ) A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大 B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越小 C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大 D 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小 3、在LM曲线的凯恩斯区域里(B ) A 财政政策无效 B 货币政策无效 C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无效 D 财政政策有效 4、下面哪种情况货币政策将是有效的(C ) A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不敏感 B 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敏感 C 利率对货币供给是敏感的,投资对利率的变动是敏感的 D 以上情况都是有效的 5、如果IS曲线与向右上倾斜的LM相交,投资对利率不是完全没弹性,那么财政政策 ( C ) A 如果单独采用将更有效 B 是无效的 C 如果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联合使用会更有效 D 不能用来刺激经济,因为它会导致利率上升 四、简答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几种组合,分别对收入和利率产生什么效应?

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促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促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 摘要:在目前通货紧缩,消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强化财政投融资体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进一步稳定、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财政投融资体制的分析,提出了今后如何强化与完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的看法。 财政投融资是在一般财政预算无偿分配以外,由财政部门直接管理和调控,按照信用原则有偿筹集和使用资金的活动。自80年代我国开始发行生产建设性国债,政策性银行投入运转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财政投融资体制,对推动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体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财政投资日益弱化,财政投融资渠道单一,财政信用与商业信用界限不清,财政投资重复、低效等。面临新形势的需要,旧的财政投融资体制亟需强化、完善。 一、财政投融资的特点、作用和必要性 (一)财政投融资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根据穆斯格雷夫的“发展型”公共支出模型,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的初级阶段,公共部门投资在国民总投资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飞”奠定基础。进入中级阶段之后,公共部门投资逐步成为私人部门投资的补充。而在经济发展的所有阶段都存在市场失灵,因此政府始终要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进行宏观调节。我国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的年代又不长,市场失灵的现象还相当突出,因而财政投融资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二)财政投融资的根本作用在于充实社会先行资本,填补财政预算无偿投资和一般商业金融投资的空白财政投融资的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在一定程度上按照信用原则组织经营。财政投资的主要领域是准公共产品,这类产品若完全依赖财政无偿投资,因财力有限势必出现“瓶颈”制约,供给不足;若完全依靠筹资,银行融资,因准公共产品“效益外溢”的特点,供给更加不足甚至无人投资。所以在私人产品与私人投资、纯公共产品与财政无偿投资大体对应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投融资介于二者之间,填补了准公共产品投资的空白。 (三)财政投融资的目标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建立对和商业银行的诱导

财税-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优势

税收的重要性可以和死亡相提并论,税收是国家财政构成的基础,企业需要缴纳增值税,所得税,附加税三个基本税种,当然,不同的行业会有相应的一些其他税种。列如,广告行业开广告票的需要单独缴纳3个点的文化建设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税负压力也越来越重。针对企业税负压力问题,专业的会计都是需要做一份好的税收筹划来帮助企业做财务规划,最大程度上为企业做好税收筹划。今天我们来聊的税收筹划是借助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有那些优势所在呢? (一)有利于企业经济行为有效的选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1、有利于增加企业可支配收入。 2、有利于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 3、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投资、生产经营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税收利益。 4、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税务处罚。 (二)有利于实现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增加国家收入。 1、有利于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落实。

2、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3、有利于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4、有利于税收代理业的发展。 税收筹划的特性 (一)税收筹划具有事前筹划性。 税收筹划是事前筹划,总部经济招商模式最明显的就是注册地址,通过这个注册地址我们需要明白的是企业在成立公司之初税收筹划就开始了。 (二)税收筹划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税收筹划是有明确的目的性,最简单的来说就是省钱,这个就不用在做更多其他的赘述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方式:只要将企业注册在税收低洼地(注册式,不用实地办公),两种方式: 1、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根据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企业所得税按照地方财政所得部分的50%-70%予以财政扶持奖励。 2、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一般纳税人)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当前的财政政策和财政体制改革 引言: 我们之前进行了有关绩效预算的内容的介绍,现在我们对绩效预算进行一些探讨。(一)政府的绩效评价: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1、政府的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预算的基础 2、如何构建政府的绩效评价体系 3、政府的绩效评价本质上是政府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具体体现 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个政府的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是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的。(二)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 1、发展观是基础,决定了他的政绩观 (1)要选择何种发展道路?有两种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的大推进,二是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发展。 (2)如何看待发展观的区域角度?是地区协调发展还是单兵突进的模式? 2、正确的政绩观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观 西方国家政绩观考核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进步。中国政绩观考核更多的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作为执政者来说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追求。 3、快速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在带来福利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矛盾: (1)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外部负效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2)在市场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将直接带来收入分配的不公,差距的拉大等;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矛盾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经验证明,过快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能让全体公民享受到相对均等的经济增长的福利。 4、发展观和政绩观决定了政府的理财观 政府理财的理念和理财观主要分为两类: 1、追求财政的收支平衡理财观——(古典理财观) 财政收支平衡的理财观是政府将收支平衡放在第一位,不寻求收和支,可以让政府不必要承担经济的风险和过多的负担。 2、打破收支平衡的理财观——(现代理财观) 一是追求周期性的平衡,比如五年、十年的平衡,例如西方国家很多采用的是周期性的预算;二是放弃平衡,不怕负债,而依靠滚动的负债来支撑负债。此种理财观是政府将经济增长目标放在首位,政府承担一定的风险,将资源更多地掌握在手中,按照政府的意念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理财观是被动的,依从于政府的发展观和政绩观 (三)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 1、在发展观、政绩观和理财观的发展基础上,构建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2、在分类评价基础上确定支出和预算 3、政府绩效评价的分类:评价政府的绩效,需要分类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支出。 (1)政府行政行为的合规性:政府行为是否遵行法律法规和行政规定以及总原则;

财政政策有哪些分类

财政政策有哪些分类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 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财政 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 中性。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国家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所采取的经济、法律、行政措施的总和。经济措施主要指财政杠杆;法律措施是通过立法来规范各种财政分配 关系和财政收支行为,对违法活动予以法律制裁;行政措施指运用政 府机关的行政权力予以干预。 财政政策手段的选择是由财政政策的性质及其目标所决定的。财政政策的阶级性质和具体目标不同,所采取的手段也不同。 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有: ①国家预算。主要通过预算收支规模及平衡状态的确定、收支结构的安排和调整来实现财政政策目标。 ②税收。主要通过税种、税率来确定和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调节社会经济的分配关系,以满足国家履行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需要,促 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分配。 ③财政投资。通过国家预算拨款和引导预算外资金的流向、流量,以实现巩固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调节产业结构的目的。 ④财政补贴。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和一定时期的政策需要,通过财政转移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农民、企业、职

工和城镇居民实行财政补助,以达到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安定 的目的。 ⑤财政信用。是国家按照有偿原则,筹集和使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手段包括在国内发行公债和专项债券,在国外发行政府债券, 向外国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对预算内资金实行周转有偿使 用等形式。 ⑥财政立法和执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对财政政策予以法律认定,并对各种违反财政法规的行为(如违反税法的偷税抗税行为等),诉诸司法机关按照法律条文的规定予以审理和制裁,以保证财政政 策目标的实现。 ⑦财政监察。是实现财政政策目标的重要行政手段。即国家通过财政部门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财 政政策和财政纪律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现代国家的财政政策,都是随着不同时期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调整的。但这种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又保持相对稳定性。 主要的调节方式有: ①动态调节。即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规定相应的财政政策。 ②总体调节。即从全局上组织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经济与社会事业之间平衡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 ③主动调节。即基于对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而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政策。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有膨胀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平衡性财政政策、总量调节政策和结构调节政策等。 看了“财政政策的分类”的人还看了:

财税政策支持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国家层面支持“一带一路”的财税政策尚在研究之中,而一些地方已经走在前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准备先行先试。 在日前部署2015年具体工作时,财政部提出要结合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税总局表示,将积极研究和认真落实服务“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的税收措施。这意味着今年“一带一路”将迎来财税支持政策。 在支持“一带一路”税收政策上,中国社科院一位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官方已经对这一政策进行了调研,目前具体政策已经纳入研究之中。 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家引导企业“走出去”,加大对沿线国家投资力度,这也让税务政策如何服务好“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成为今年一大关注点。早于国家的全局政策,地方已经在积极探索财税政策如何更好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江苏省连云港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陆海交汇枢纽,当地财政部门早在去年就对“一带一路”交汇点的财税政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3项重大项目财政资金需求和争取国家级东中西经济合作示范区先行先试的24项税收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等需求建议。去年6月底,当地委托财政部财科所和江苏省财政厅财科所共同研究的《“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服务全局的财税政策研究》、《连云港市争取丝绸之路经济带(连云港)自由贸易港区相关财税政策研究》课题也基本结题。 去年5月,财政部财科所相关人员在连云港调研了当地对“一带一路”财税政策情况,建议连云港转变传统区域财税优惠政策思路,在地方融资、培育可持续财力等领域尝试创新型财政策略,先行先试,提升地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软实力,打响“连云港”品牌。 除了通过财税政策支持地方调整产业结构适应“一带一路”新机遇,也有地方在探索如何强化税收对参与“一带一路”企业的服务。 福州开发区国税局在去年就提出了一种思路,即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搭建涵盖地税、海关、经贸等多部门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税源监控,及时提醒涉税异常,帮助企业规避涉税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伟近日撰文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财政政策可以发挥更积极作用,这包括政府购买服务增加对道路、桥梁、口岸、码头等公共工程的投入,政府还可以购买规划,比如跨境道路的设计等。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财政的钱可以花得很聪明,比如采用PPP模式加强公私合营、财政贴息等手段,撬动更多的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伟在文中称。

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

【知识点1】营运资本的投资政策 亠、营运资本的有矢概念 (一)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指投入日常经营活动(营业活动) 的资本。它包括三个具体概念: (二)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也就是流动资产投资管理,它分为流动资产投 资政策和流动资产投资日常管理两部分 1 ?流动资产投资政策 2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 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是流动资产投资政策的执行过程,流动资产投资的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和应收账款管理。 (三)流动资产投资与企业价值 在分析流动资产投资决策时我们通常假设:在不影响正常利润的情况下,节约流动资产投资可以增加企业价值。 这一假设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 1 ?流动资产影响企业营业现金净流量 由于: 营业现金净流量二税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净营运资本投资 二稅后经营利润+折旧摊销-(年末净营运资本-年初净营运资本) 所以,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盈利的情况下,降低净营运资本投资可以增加营业现金净流量,增加公司价值。

【提示】这里使用“实体现金流量”计算公式更为直接。企业价值为实体现金流量的现值。 2. 流动资产投资影响资本收益率 由于: 权益资本收益率二销售净利率X总资产周转率X权益乘数 所以,在不影响正常盈利情况下,节约流动资产投资可以提高总资 产周转率,提高公司的资本收益率,增加企业价值。 二、影响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的因素流动资产投资的需求取决于流动资产周转水平、销售额和成本水平三个因素: 流动资产投资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X每日成本流转额 二流动资产周转天数X每日销售额X销售成本率 【提示】结合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计算公式掌握: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二日销售额X平均收现期X变动成本率 1.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越长,需要的流动资产投资 越多。 2. 每日销售额 如果一个特定企业的管理效率不变,销售额越大,需要的流动资产越多。销售额增长时,需要更多的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支持,会引起流动资产投资需求的增加。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以公共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

以公共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可分为形成资本的公共投资和不会形成资本的消费性公共支出。自从我国强调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宏观经济以来,财政支出政策一直是我国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为了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对财政支出政策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地研究。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我国仍将实行以公共投资为主的财政支出政策。 一、公共投资对于经济的长期具有重要作用——西方国家的实践 对世纪30年代,美国着名的罗斯福“新政”,堪称是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政策调节经济的成功范例。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以公共工程投资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通过兴办社会公共工程,来增加社会需求,并改善就业状况。 二战后尤其是60年代至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利用公共支出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西方国家为了促进高水平的需求和就业,所采用的不再是以公共工程投资为主的政策,转而主要通过政府消耗性支出政策和政府转移支付政策来调节经济周期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这一时期,西方各国的消费性财政支出快速增长,并成为推动财政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 1960年,主要工业国家政府转移支出和补贴支出平均占GDP的比例大约为8%,1980年上升到17%。 直到二十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所奉行的以政府消费性公共支出为中心的财政支出政策获得了成功。然而,从7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步入了经济增长缓慢,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失业率上升的尴尬境地。对于这一前后矛盾的结果,西方经济学界有各种解释,其中最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与公共支出的乘数效应相对立的挤出效应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原因。许多经济学家对包括公共投资政策在内的财政支出政策作用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在西方国家的实际政策中得到体现,从7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转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严格限制预算支出的增长。但由于消费性支出的刚性作用,主要工业国家政府转移支出和补贴支出仍然出现增长,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17%上升为1992年的21%,实际上公共投资成为紧缩财政的对象。 笔者认为,二战后西方国家以消费性公共支出为主的财政支出政策能在一定时期内发挥作用,并带来经济的空前繁荣,是由当时特殊的社会经济状况所

2018年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 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公共财政占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公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平衡和.财政政策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财政税收专业实务工作的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1.公共政与财政职能。理解公共物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分析市场失灵的表现,理解公共.财政存在的前提,理解财政职能的基本理论,分析财政职能的内容。 2.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理解财政支出的分类,分析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理解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辨析财政支出效益的特点,分析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具体内容。 3.税收理论。理解税收的基本原理,分析税收的原则,理解税法与税制,分析税收负担,理解国际税收理论,解决国际重复征税的问題。4.货物和劳务税制度。理解增值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分析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规定,理解消费税的各项规定,计算消费

税应纳税额,理解关税的各项规定,计算关税应纳税额。 5.所得税制度。理解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实施资产的税务处理,分析征收管理方法,理解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各项规定,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6.其他税收制度。理解财产税制、资源税制、行为目的税制等各税种及其基本规定,计算各项税收应纳税額。 7.税务管理。理解税务基楚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内容,实施税务登记、账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进行纳税申报,理解税收征收管理的内容,进行税收征收管理,理解税收控制管理,进行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与报告。 8.纳税检查。理解纳税检查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9.公债。理解公债理论,分析公债制度中发行、偿还、发行管理杈限、收入使用权限、持有者、流通等方面的规定,分析公债市场的原理与功能,理解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原理。 10.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理解政府预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特征和研究视角,分析政府意识到决策程序及模式,理解政府预算的原则与政策,理解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审批监督制度,进行政府预算的绩效管理。 11.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解政府间财政关系划分的基本理论,分析政府间收支划分的制度安排,理解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内容。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财政政策工具也称财政政策手段,是指国家为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财政手段和措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三大工具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三大工具 (1)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权威性等特点。税收促进财政目标实现的方式即是灵活运用各种税制要素。1)适当设置税种和税目,形成合理的税收体系,从而确定税收调节的范围和层次,使各种税种相互配合。2)确定税率,明确税收调节的数量界限,这是税收作为政策手段发挥导向作用的核心。3)规定必要的税收减免和加成。 因此,税收可以通过调整税率和增减税种来调节产业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通过累进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来调节个人收入和财富,实现公平分配。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满足公共需要的一般性支出(或称经常项目支出)。它包括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这两类支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有不同之处。 购买性支出从最终用途看,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文教科卫等财政支出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开支,政府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方向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特别是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的重要工具。例如,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在现代社会里发挥着“安全阀”和“润滑剂”的作用,在经济萧条失业增加时,政府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增加社会购买力,有助于恢复供求平衡;反之,则减少相应这两种支出,以免需求过旺。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信用有偿的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种效应上: 一是排挤效应。即通过国债的发行,使民间部门的投资或消费资金减少,从而起到调节消费和投资的作用。 二是货币效应。这是指国债发行所引起的货币供求变动。它一方面可能使“潜在货币”变为现实流通货币,另一方面可能将存于民间的货币转移到政府或由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而增加货币的投放。 三是利率效应。这是指通过国债利率水平的调整以及对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 在现代信用条件下,国债的市场操作是沟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载体,同时也是它们的藕合点。因此,国债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实施时,除了与其它财政政策手段协调外,还特别要与货币政策相协调。 财政政策工具的类型 ①财政措施:主要指税收、财政支出。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杠杆能够及时、稳定、可靠地筹集财政资金;调节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地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的调整,实现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当社会总需求水平低于总供给水平,政府可以通过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相对减少财政收入,刺激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剩的情况下,政府则采取减少财政支出,相对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这就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政府还通过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影响和改变社会资源配置的状态,实现政府的财政目标。 ②财政信用措施。 财政信用措施指政府运用信用原则所采取的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公债、财政贷款(周转金)。 公债是财政筹集资金、调节经济、实现预定的财政目标的手段。

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与管理

营运资本政策设计与管理 第一节营运资本政策设计 一、营运资本管理政策概述 (一)营运资本概念 营运资本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差额。它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等结合可用来衡量公司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使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清偿的债务,主要包括银行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计费用等。 营运资本管理一般是指公司的流动资产管理和为维持流动资产而进行的短期融资活动管理。 从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应以一定量的营运资本为基础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因为,在商业信用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企业的流动资产可转化为现金,构成现金流入之源泉之一;企业偿还流动负债需支付现金,构成现金流出之源泉之一。 企业营运资本的大小还可以用来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在其他因素相同时,一个企业的营运资本越多,它越能履行当期财务责任,违约风险就越小;由于营运资本是一个重要的财务风险指标,因此一个企业的营运资本状况还会影响其负债融资能力 (二)营运资本的分类 总营运资本按组成要素,可分为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

按时间要素,可分为永久性营运资本和临时性营运资本。在公司总营运资本中,永久性营运资本是指满足公司一定时期最低需要保留的、用于满足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需要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临时性营运资本是指随季节性、周期性和随机性需求而变化的那部分流动资产。 永久性营运资本在两个重要方面与公司的固定资产相似,其一,尽管融资所得资产从本质上定义被称为“流动资产”,但其具有长期性,金额也相对稳定;其二,对一家处于成长期的公司来说,所需要的永久性运营资本水平会随时间而增长,正如固定资产水平也增长一样。其差异主要表现在永久性营运资本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它并不是永久性停留在原地的特定流动资产,而是其中的具体形态不断变化。(三)营运资本管理政策的设计原则 依据公司管理的总体目标确定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依赖于公司的总体目标。在公司总体目标确定的情况下,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是持有多少营运资本才能保证实现公司目标。 依据经营活动状况确定营运资金的需求量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是需要一定数量的营运资本,并会随着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相应改变营运资本的数量和结构比例。在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政策设计时,必须确定需要多少营运资本以及营运资本的各组成部分怎样保持一个合适的比率。 依据营运资本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大小确定营运资本政策 营运资本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营运资本对公司价值具有重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政府用于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两者在调控对象、执行部门等方面是不同的。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例如中国的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价格手段(降息/加息)或者数量手段(提高/降低准备金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相关政府部门(如中国的财政部、发改委等)通过调节税率或者提高/降低政府开支(例如建设公共设施)等影响宏观需求或供给的政策。 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 财政政策主体是政府,货币政策主体是一国货币当局(一般为中央银行)。 2、政策目标有区别。 虽然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都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目标,但各有侧重。货币政策侧重于货币稳定,而财政政策多侧重于其他更广泛的目标。在供给与需求结构的调整中,财政政策起着货币政策所不能取代的作用,调节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在调节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货币政策也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只能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手段来解决。 3、政策手段有区别。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是税收、政府公共支出、政府转移支出;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信用控制等。它们在其特性、运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4、政策时滞不同。 政策时滞是指从发生问题、认识到需要采取政策行动到政策产生效果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任何政策都存在着时滞问题,时滞越短,政策当局越能够对有关情况做出及时反应,政策越能及时发挥作用。按照不同阶段政策时滞可划分为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 内部时滞是从发生问题到政策当局意识到应该采取措施,到政策制定并开始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短。而要变更财政政策手

2018新财税政策

2018每个财务人员必须要懂的:新财税政策一、国地税合并 企业办事方面的影响: 1、不需要两头跑,一次性办完业务不费劲。比如说建筑企业去项目所在地预缴税款,如果涉及申报个税,则可能需要再跑一趟地税局,合并后一次搞定,为企业节约不少时间。 2、征管口径统一,减少争议。有的企业增值税在国税,企业所得税在地税。有的企业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均在国税,地税与国税局管理口径有所区别,合并后有利于减少争议。 二、财税〔2018〕32号:增值税改革三大举措 1、降率,将17%和11%两档税率各下调1个百分点; 2、统一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年应税销售额标准统一到500万元今年内一般纳税人可转回小规模。 3、留抵退税,先进制造业等18大行业进项留抵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三、如何将留抵退回? 〔2018〕70号于2018年8月31日前将纳税人名单及拟退税金额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备案,并于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退还期末留抵税额工作。 四、小规模能够开具专票的:

住宿业,建筑业,鉴证服务业 2018.2新增:工业,信息传输业,软件业,信息技术服务业 注意1:自开专票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月销售额超过3万元(按季超过9万元)。环环抵扣原理,上游交税下游抵扣,上游免税则下游不能抵扣。 注意2:如果未超过起征点需要专票怎么办呢?目前的结论是仍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注意3:如果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票的该怎么办呢?目前的结论是向地税机关申请代开。 注意4:七大行业可自开专票,并不是强制的,而是可选择自开。已经选择自开专票的小规模纳税人发生除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以外的其他增值税应税行为国税机关不再为其代开。 五、财税〔2018〕77号:小型微利企业最新标准 2018年至2020年标准是: (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