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教学分析 1.数列在教材中的地位 根据新课程的标准,“数列”这一章首先通过“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等大量的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然后将数列作为一种特殊函数,介绍数列的几种简单表示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这样就把生活实际与数学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作为数列的起始课,为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打造数列教与学的良好开端。教学中从日常生活中大量实际问题入手,探索并掌握它们的一些基本数量关系,感受数列模型的广泛应用(如存款利息、购房贷款等与人们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问题). 2.教学任务分析 (1)了解数列的概念 新课标的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通过实例,引入数列的概念,理解数列的顺序性,感受数列是刻画自然规律的数学模型.了解数列的几种分类. (2)了解数列是一类离散函数,体会数列中项与序号之间的变量依赖关系.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数列的概念,认识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 难点:认识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发现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讨论的方式,运用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训练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归纳法。 三、学习过程设计 【问题情境】 1.国际象棋的传说(在这张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赏给我一粒麦子;在第二个小格内给两粒,第三格内给四粒,照这样下去,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每格棋盘上的麦粒数排成一列数; 2.古语: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每日所取棰长排成一列数; 3.童谣:一只青蛙,一张嘴 ,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 ,四只眼睛,八条腿; 三只青蛙,三张嘴 ,六只眼睛,十二条腿; 4.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六届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依次排成一列数 。 教师:以上四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哪四列数呢? 学生: 1:23631,2,2,2, ,2 2一列数:23451111122222???????? ? ? ? ?????????,,,,, 3: 青蛙 嘴 眼睛 腿 1 1 2 4 2 2 4 8 3 3 6 12 4 4 8 16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找规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课件,主题图,学具。 教学过程: 今天,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想邀请我们到数学一定去游玩,可是我们没有通行证,去不了,怎么办呢?别着急,小精灵说:只要我们能通过他们的考验,就可以得到通行证。同学们有信心拿到通行证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出示课件)考考你的记忆力 1、出示:(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出示两面白色的小旗)你知道这两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吗?为什么? 2、出示(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你记住图上有什么了吗?(生答后,演示验证) 如果要接着往下摆,该摆什么了?你怎么知道的? 3、出示:(出现短时间后消失) 这次你记住了吗?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答后,演示验证) 接着往下摆,你会吗? 4、同时出示三组图: 大家都能很快记住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图形,并且能接着往下摆;可是第三组却不那么好记了,而且对于往下该怎样摆,同学们的意见也很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答,师演示: 二、学习例题 1、把彩旗有规律地排列起来,可以布置教室,小朋友们还用小花和灯笼来布置教室呢!(出示88页主题图) (1)仔细看图,你发现有规律地排列了吗?小组间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2)独立完成书上例题1的练习。 板书订正,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选? 2、春天来了,我们校园里的树木发芽了、小草坪也绿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出示校园图),你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了吗? 同学们发现了校园里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这些有规律地排列把我们的校园装扮得多么漂亮!同学们,当我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保护它,不随意踩踏小草、不随手扔纸片和垃圾、看到垃圾主动把它捡起来,……这样我们就能天天欣赏到学校的美景了! 三、联系实际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还有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看看小精灵对我们说了什么?(出示小精灵的话:小朋友,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排列。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有规律的排列?)指名读一读。 1、我发现今天同学们坐得就很有规律。你发现了吗?可以站起来看一看。 谁发现了? 2、你观察得真仔细!大家一起表扬他! 我从同学们表扬的掌声中出听出规律来了,你听出来了吗? 你还会有规律地拍手吗? 3、想一想:你的身边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有选择地让学生说一说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4、老师也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排列,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师出示图片)谁来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小精灵悄悄地对我说:同学们的表现太出色了!只要大家能通过“智力闯关”,就能得到数

课时1 简单的排列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 课题:1、简单的排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记忆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有序的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书序,然后进行排列。 教学难点:正确有序的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得出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通过动手操作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出示投影,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探究新知 1.教学课本第101页例1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思考: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怎样摆能保证不重不漏? (2)你们一共摆出了几个两位数?是怎样摆的? (3)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摆就能保证不重不漏。) 2.按数位摆: 十位如果是1,可以摆出10、13、15; 十位如果是3,可以摆出30、31、35; 十位如果是5,可以摆出50、51、53。 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就能保证不重不漏,清楚明了。 3.小结:一共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4.在写数时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指出:写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就能有效地避免重复与遗漏;当构成的数字中有0时,注意0不能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当十位上为某一个数时,在写这一组数时,其个位上就不能再用这个数

排列(第二课时)公开课教案

1.2.1 排 列 (第二课时) 2010-5-6 第六节 高二(3)教室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熟练掌握排列数公式;熟悉并掌握一些分析和解决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 能运用已学的排列知识,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排列的概念, 熟练掌握排列数公式,分析和解决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教学难点:分析和解决排列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有约束条件排列问题的解答 三、 教学方法分析: 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既是推导排列数公式、组合数公式的基础,也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主要依据,并且还常需要直接运用它们去解决问题,这两个原理贯穿排列、组合学习过程的始终.搞好排列、组合问题的教学从这两个原理入手带有根本性. 排列与组合都是研究从一些不同元素中任取元素,或排成一排或并成一组,并求有多少种 不同方法的问题.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 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可以有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12n N m m m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一步有1m 种不同

图形的排列规律

《图形的排列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例1 【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内容的一部分,是相对于传统教材而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本节课《找规律》的教学是选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探索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例1给出了一幅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图,装饰的彩花和彩旗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男女学生间隔围成圆圈跳舞,让学生观察并发现排列的规律,不仅使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法说明】在教学中我力求“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发现,体验成功,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多媒体演示、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首先,用学生举行联欢会的情境图,激发学生已有经验,引发主题,再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建构新知,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趣味练习,巩固提高,最后大胆尝试,发展思维,同时还适时渗透了模型化思想,力求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体会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排列组合问题之分组分配问题(两个五个方面)(1)

排列组合问题之分组分配问题 (一)(五个方面) 一、非均匀分组(分步组合法) “非均匀分组”是指将所有元素分成元素个数彼此不相等的组。 例1、7人参加义务劳动,按下列方法分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①分成3组,分别为1人、2人、4人; ②选出5个人分成2组,一组2人,另一组3人。 解:①先选出1人,有17C 种,再由剩下的6人选出2人,有2 6C 种,最后由剩下的4人为一 组,有44C 种。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分组方法共有1 2 4 764105C C C =(种)。 % ②可选分同步。先从7人中选出2人,有27C 种,再由剩下的5人中选出3人,有3 5C 种,分组方法共有23 75210C C =(种)。也可先选后分。先选出5人,再分为两组,由分步计数原理得分组方法共有523 753210C C C =(种)。 二、均匀分组(去除重复法) “均匀分组”是指将所有元素分成所有组元素个数相等或部分组元素个数相等的组。 ㈠全部均匀分组(去除重复法) 例2、7人参加义务劳动,选出6个人,分成2组,每组都是3人,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可选分同步。先选3人为一组,有37C 种;再选3人为另一组,有3 4C 种。又有2组都 是3人,每22 A 种分法只能算一种,所以不同的分法共有33 74 2 2 70C C A =(种)。 也可先选后分。不同的分法共有33663 7 2 2 70C C C A ?=(种)。 ㈡部分均匀分组(去除重复法) 、 例3、10个不同零件分成4堆,每堆分别有2、2、2、4个,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 解:分成2、2、2、4个元素的4堆,分别有210C 、28C 、26C 、4 4C 种,又有3堆都是2个 元素,每3 3A 种分法只能算一种,所以不同的分组方法共有 222 4 108643 3 3150C C C C A ?=(种)。 【小结:不论是全部均匀分组,还是部分均匀分组,如果有m 个组的元素是 均匀的,都有m m A 种顺序不同的分法只能算一种分法。】 三、编号分组 ㈠非均匀编号分组(分步先组合后排列法) 例4、7人参加义务劳动,选出2人一组、3人一组,轮流挖土、运土,有多少种分组方法 解:分组方法共有232 752420C C A =(种)。

【精品】高中数学 10.2《排列·第一课时》教案 旧人教版必修

10.2 排列 ●课时安排 3课时 ●从容说课 (1)本小节的内容是排列、排列数、全排列的概念,排列数公式. (2)本小节的教学要求:理解排列的概念;掌握排列数的运算公式;能够运用排列数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应用问题. (3)本小节在教材中的地位:本小节内容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在推导排列数公式的过程中使分步计数原理获得了重要应用,又使排列数公式成为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依据. (4)本小节重难点: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意义及排列数公式;本小节的难点是排列数公式的正确应用及两个基本原理在排列问题中的应用. (5)对本小节重难点的处理:启发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能够区分有无顺序,与排列的意义产生联系,转化为排列的排列数运算问题;要注重基本原理在排列问题中的应用. (6)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应注重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思想的应用;在例题的安排上注意由浅及深设置难度梯度;要求学生在解答排列问题的开始阶段,应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 ●课题 10.2.1 排列(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基本概念:元素、排列、排列数、全排列、阶乘. 2.基本公式:排列数公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排列的意义. 2.熟悉阶乘运算. 3.掌握排列数的计算公式. 4.注意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5.掌握运用科学计算器进行阶乘运算. 6.能够应用排列数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德育渗透目标 在排列的概念理解上,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抓本质,通过对事物、现象本质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一般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排列数公式. ●教学难点 排列数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和启发式 对于本小节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元素、排列、排列数、全排列、阶乘等,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 在排列数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启发学生认清排列的本质,引导学生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尊敬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从二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单元,是新教材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出的新尝试。本课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简单的排列的数学思想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学习简单的排列就是为了在生活中应用,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的价值。排列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高年级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因此,本节课在整个的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有关排列的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用排列来解决的,如:密码锁的设计、位置的排列、电话号码等等。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乘法等知识储备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排列,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 在教学中,我切实转变了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感知排列的知识。 3、教学的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情制定以下重难

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有序地思考,解决事物间简单排列问题 本节课的难点是:掌握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4、教材处理 - 在充分读懂教材的前提下,我将教材中“涂色”“组数”“照相”三个素材,进行教学情境再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提问、推理、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理解搭配的方法,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为每位同学发了作业纸,目的是做好知识准备,提高课堂效益,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应该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也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以知识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把这两者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新课标还指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目标的制定和设计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鉴于此,我对“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以及有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 1、教法: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努力去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发现法、直观演示的教学方法。 2、学法: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出发,自主参与整堂课的知识构建。以自主探索为主,学会合作交流,使学生由学会变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标准答案)

图形找规律专项练习60题(有答案) 1.按如下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 填表中缺少可坐人数 _________ ; _________ . 2.观察表中三角形个数的变化规律: 图形 横截线 条 数 0 1 2 … n 三角形 个 数 6 ? ? … ? 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0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6;若三角形的横截线有n 条,则三角形的个数是 _________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3.如图,在线段AB 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10个不同点,可得线段 _________ 条. 4.如图是由数字组成的三角形,除最顶端的1以外,以下出现的数字都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根据它的规律,则最下排数字中x 的值是 _________ ,y 的值是 _________ . 5.下列图形都是由相同大小的单位正方形构成,依照图中规律,第六个图形中有 _________ 个单位正方 形.

6.如图,用相同的火柴棒拼三角形,依此拼图规律,第7个图形中共有_________ 根火柴 棒. 7.图1是一个正方形,分别连接这个正方形的对边中点,得到图2;分别连接图2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3;再分别连接图3中右下角的小正方形对边中点,得到图4;按此方法继续下去,第n个图的所有正方形个数是_________ 个. 8.观察下列图案: 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6个图案中共有_________ 个三角形. 9.如图,依次连接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则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_ ;第六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_________ . 10.下列各图形中的小正方形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根据图形所揭示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第1个图形有1个小正方形,第2个图形有3个小正方形,第3个图形有6个小正方形,第4个图形有10个小正方形…,按照这样的规律,则第10个图形有_________ 个小正方形. 11.如图,用围棋子按下面的规律摆图形,则摆第n个图形需要围棋子的枚数为_________ .

[超全]排列组合二十种经典解法!

[超全]排列组合二十种经典解法!

超全的排列组合解法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因此解决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能运用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复习巩固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种不同1 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 m种不同的方 n 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第 2 页共 22 页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种不同的方1 法,…,做第n步有 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 n 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 第 3 页共 22 页

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问题》教案 课时:第一课时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排列和组合》,课本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一摆、玩一玩等实践活动,了解有关简单的排列组合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思维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了解简单的排列知识。 2、能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吗? (边出示课件2和3边讲解故事内容) 师:在这一天,灰太狼抓住了美羊羊,把她关在了狼堡里。灰太狼为了阻止喜羊羊去救美羊羊,他设计一扇“超级密码门”,装在自己的狼堡里。喜羊羊

为了进大门,非常着急。正在这时,喜羊羊发现了大门上有一排小字,我们把它放大看看吧!(点击电脑,出示图中云注标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出示课件4) (1)师:大门的密码是由数字1和2组成的两位数中较大的数,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边的数字卡片1和2来摆一摆吧! 学生活动:用数字1和2摆出两位数。 师总结:原来把这两个数字的十位与个位交换也成了不同的两位数啊!(板书课题) 师:刚刚同学们说了可以摆成12和21两个两位数。所以密码是12、21中的较大的数。 生:密码是21。 2、合作探究排列(出示课件5) 师:虽然狼堡的大门开了,但还要进行闯关游戏。 (1)过关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吧,请三个同学上台来演示。 游戏规则:先确定十位,再将个位变动。(板书:固定十位) 十位:1,个位就可以是2,3.(板书:12,13,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12,13. 十位:2,个位就可以是1,3. (板书:21,23,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21,23. 十位:3,个位就可以是1,2. (板书:31,32,对齐竖着写)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是:31,32.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简单的排列》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 一、说教材 “搭配”这一知识点虽然学生是首次接触到,但是生活中的搭配现象随处可见。简单的说,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虽然具有简单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排列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方法,渗透"排列"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 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地思考。

五、说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六、说教法学法: 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只需“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即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通过游戏导入,把知识点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从交流讨论中得出结论,主动探索新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体验。本节课主要采用游戏、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从扶到放,让学生在游戏、尝试、探索、练习、实践操作过程中悟出简单事物排列的方法。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猜年龄的游戏这一情境进入教学,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探究方法、找到规律。 这一环节,围绕1、3组成两位数这个简单数字排列问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摆一摆,主动获取知识。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出示0、1、3、5组成两位数,以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在汇报时,学生可能会出现找不全或是重复的情况,这时,我不直接告诉学生那种答案对,而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找出搭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排列组合中分组(分堆)与分配问题

太奇MBA 数学助教 李瑞玲 一.分组(分堆)与分配问题 将n 个不同元素按照某些条件分配给k 个不同的对象,称为分配问题,又分为定向分配和不定向分配两种问题。 将n 个不同元素按照某些条件分成k 组,称为分组问题。分组问题有不平均分组,平均分组,部分平均分组三情况。 分组问题和分配问题是有区别的,前者组与组之间只要元素个数相同是不区分的,而后者即使两组的元素个数相同,但因所要分配的对象不同,仍然是可区分的。对于后者必须先分组后排列。一.基本的分组问题 例1.六本不同的书,分为三组,求在下列条件下各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法? (1)每组两本(均分三组)(平均分组问题)(2)一组一本,一组两本,一组三本(不平均分组问题)(3)一组四本,另外两组各一本 (部分平均分组问题) 分析:(1)分组和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分组数为90222426=C C C ,而这90种分组方法实际上重复了6次。现把六本不同的书标上 6,5,4,3,2,1六个号码,先看一下这种情况: (1,2)(3,4)(5,6)(1,2)(5,6)(3,4)(3,4)(1,2)(5,6)(3,4)(5,6)(1,2)(5,6)(1,2)(3,4) (5,6)(3,4)(1,2) 由于书是均匀分组的,三组的本数都一样,又与顺序无关,所以这种

情况下这六种分法是同一种分法,于是可知重复了6次。以上的分组实际上加入了组的顺序,同理其他情况也是如此,因此还应取消分组 的顺序,即除以3 3 P ,于是最后知分法为156 90 332 22426==P C C C . (2)先分组,分组方法是603 32516=C C C ,那么还要不要除以33P ???(很 关键的问题) 由于每组的书的本数是不一样的,因此不会出现相同的分法,即 共有60332516=C C C 。 (3)先分组,分组方法是30111246=C C C ,这其中有没有重复的分法???(需 要好好考虑) 现还把六本不同的书标上6,5,4,3,2,1六个号码,先看以下情况1)先取四本分一组,剩下的两本,一本一组,情况如下(1,2,3,4)5 6 (1,2,3,4)6 5 2)先取一本分一组,再取四本分一组,剩余的一本为一组,情况如下 5 (1,2,3,4)6 6(1,2,3,4)5 3)先取一本分一组,再取一本为一组,剩下的四本为一组,情况如下 5 6(1,2,3,4) 6 5(1,2,3,4) 由此可知每一种分法重复了2次,原因是其中两组的的书的本数都是一本,这两组有了顺序,需要把分组的顺序取消掉,而四本的那一组,由于书的本数不一样,不可重复,故最后的结果为

排列(第一课时)导学案

§1.2.1排列(第一课时) 掌握排列、排列数的概念,排列数的公式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排列应用题。 重点:排列、排列数的概念,排列数的公式; 难点:排列的概念 使用说明: (1)预习教材P 14~ P 20,用红色笔画出疑惑之处,并尝试完成下列问题,总结规律方法; (2)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完成导学案中要求的内容; (3)不做标记的为C 级,标记★为B 级,标记★★为A 级。 预习案(20分钟) 一.新知链接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 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也称加法原理)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情,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n 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 有 种不同的方法.(也称乘法原理) 二.新知导学 1.排列和排列数的概念是什么? 2.m n A 的意思是什么?如何计算?如何推导? 探究案(30分钟) 三.新知探究 问题1.排列的定义(★) 一般地,从n 个 元素中取出m (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 排成一排,叫做从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思考1:根据排列的定义,请写出从4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 思考2:如何理解定义中的顺序?什么条件下是排列问题? 组长评价: 教师评价:

问题2.排列数及排列数公式 从n 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 (m n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元素中取出m 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表示。其计算方法为:m n A = (,,m n N m n * ∈≤) 思考1:排列和排列数是不是同一个概念? 思考2:请用排列数表示从4个不同元素中任取2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结果? 思考3:排列数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利用的是哪个原理? 思考4:当n m =时即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称为 其排列数用公式表示为=n n A 四.新知应用 【知识点一】排列数的计算 例1:根据排列数公式,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⑴410A ; ⑵ 218A ; ⑶ 28382A A -. (4) 66A (5) 6688A A . 变式1:若17161554m n A =?????,则n = ,m = . 变式2:求证: (1))! (!m n n A m n -= (2)11--=m n m n nA A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第一课时)》教 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2)、会对图片进行简单排列。 (3)、使学生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初步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摆、涂等活动,使学生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让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验、感知规律就在自己身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找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并按一定的要求创造出许多美丽的有规律的图案。 教学准备:

1、课件 2、各种平面图形,白纸、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1、今天,光明小学的小朋友想邀请我们到他们的班里去参加联欢会,可是去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小朋友们给我们出了几道题,答对了,才能去。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到底给我们出了什么样的题目。 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下一个是什么。 (1)出示一组笑脸,笑脸的颜色无规律。 学生猜出来的答案各种各样。 (2)出示一组按照颜色规律重复出现的笑脸,请学生猜一猜。 为什么刚才你们会猜出这么多答案,而现在却马上就猜到了呢? 这串笑脸是按一红一绿的顺序重复出现,我们就说这串表情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跟老师读一下:规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带领同学们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1、创设情境: 恭喜同学们,都答对了刚才的题目,现在我们进到了光明小

专训2 图形中的排列规律(2)

专训2 图形中的排列规律 名师点金:图形中的排列规律都与它所处位置的序号有关,所以解题的切入点是:先设法列出关于序号的式子,再用关于序号的式子表示图形的变化规律. 图形变化规律探究 1.【2016·重庆】观察下列一组图形(如图),其中图形①中共有2颗星,图形②中共有6颗星,图形③中共有11颗星,图形④中共有17颗星,…,按此规律,图形⑧中星星的颗数是() (第1题) A.43 B.45 C.51 D.53 2.如图,一组“穿心箭”按如下规律排列,照此规律,画出第2 016支“穿心箭”是W. (第2题) 图形个数规律探究 三角形个数规律探究 3.【2015·山西】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正方形和正三角形镶嵌而成.第1个图案有4个三角形,第2个图案有7个三角形,第3个图案有10个三角形……依此规律,第n个图案有个三角形(用含n的整式表示). (第3题) 四边形个数规律探究 4.【2016·临沂】用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成下列图形,则第n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

(第4题) A.2n+1 2-1 C.(n+1)2-1 D.5n-2 5.【中考·金华】 一种长方形餐桌的四周可坐6人用餐,现把若干张这样的餐桌按如图所示方式进行拼接. (2)若用餐的有90人,则需要这样的餐桌多少张?

点阵图形中个数规律探究 6.观察如图的点阵图形和与之相对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①4×0+1=4×1-3; ②4×1+1=4×2-3; ③4×2+1=4×3-3; ④; ⑤W. … (第6题) (1)请你在④和⑤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写出相对应的等式;(2)通过猜想,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

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8.1简单的排列组合》教案

第一课时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91—92页的简单的排列组合。 教学提示:“排列组合”是重要的数学内容和思想,结合具体的事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分析、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内容和活动设计的主要意图。本节课选择的两个事例,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重点,分散难点,让学生经历“排列组合”数学思想的初步形成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数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交流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过程。 2.了解、探索排列组合问题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有条理思维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背景下,有条理的列举出所有结果。 教学难点:由列举结果到抽象为教学模式。 教学准备:让学生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相机;课件《孙悟空》片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1.师生对话,由交流照片的经历和最喜欢的是哪张照片等引入新课。

师:不少同学都带来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谁愿意让大家欣赏一下?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照相的经过。 请几个同学展示发言,结合有人拿的是两人合影的照片,进行启发式谈话。 师:照片上和你一起照相的是谁?说一说你们照相时站的位置。 生:我站在左边(或右边),××站在右边(或左边)。 2.结合两个人的照片讨论,变化他们位置,还能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两个人照相,最多能照出2张不同位置的照片。 师:如果变化你们两个人的位置,还能照出几张不同的照片? 生:交换我们两个左右的位置,还能照一张。 如果有的学生答出3张:交换左右位置1张,前后位置2张。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现实生活中,几个人照相都怎样站,为什么? 师:两个人照像,如果只考虑横着站成一排的情况,最多能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 生:2张。 二、探究新知 (一)3人照像 1.教师提出3个人照相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的问题,让学生先回答,然后请三位同学实际照一照。 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2个人照像,最多可以照出2张不同位置的照片。那么,如果3个人照像,如果只考虑横着站成一排的情况,最多可以照出几张不同位置的照片呢?

图形的排列规律

题目:数字规律(第2课时)总课时数___3____ 主备教师刘璐执教教师 学习内容冀教版二年级上册P92—93页 学习目标1、发现数字规律,通过比较 2、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 难点:发现一些规律,找出创意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学习过程个性设计 一、基础训练 口算:5×6 24÷6 43+18 40+17 55+5 72÷8 7×4 93-51 92-29 80-15 解答题:27元可以买3个篮球,买1个篮球,应付多少元钱?买5 个呢? 二、新知学习 观察引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装扮着我们的生 活。 1、观察 师:小东家厨房的墙面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 规律吗?地面呢?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图形的排列规律 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面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 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用我们刚才学习的规律来玩一个排队游戏。 游戏玩法:五个学生为一组,五个人轮流做组长,负责下指令,其他四人按要求排队。用ABCD代表四个组员,组长下指令:让B排第一,该怎样排,组员按指令行动。(请一组示范后其他小组在组内活动) 2.教学例1(第一关,摆一摆)。 出示例1:◇◆□■◆□■◇□■◇◆ __ __ __ __ (1)请学生按规律,利用学具卡片摆出第四组图形。 (2)请学生说规律。 (3)如果接着摆出第五组,你会摆吗?试试看! (4)在这五组中,你发现哪两组是相同的。 小结:经过了几次变换,从第五组开始又重复了前面的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循环排列。 3.画一画(第二关)。 填写书本115页例1并完成115页“做一做” 做一做: ☆★?●●☆★??●☆★ __ __ __ __ 五、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课堂作业:课本91练一练1 家庭作业:课本91练一练2 板 书设计 图形的排列规律 ☆★?●●☆★??●☆★ __ __ __ __ 教学反思

排列第一课时

排列(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理解排列的定义,提高应用基本计数原理解决排列问题的能力; 2.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解决排列问题的规律与方法; 3. 激情投入、高效学习,培养分类讨论、转化的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意识. 二、问题导学:自学课本119P P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排列的相关概念 (1)排列: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n m m ≤个元素, , 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2)排列数: ,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数;用 符号表示. (3)全排列: n 个不同的元素 的一个排列,叫做从n 个不同的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思考: ①对于两个排列而言,满足什么条件才是相同的一个排列? ②排列与排列数有什么区别? 2.排列数公式 乘积形式:m n A = 阶乘形式:m n A = 性质:n n A = = (用阶乘表示) 0n A = 规定:0!= 三、预习自测 1、A 、B 、C 三名同学照相留念,成“一”字形排队,所有排列的方法数( ) A. 3 B. 4 C. 6 D. 12 2、10092919089????? 可表示为( ) A.10100A B.11100A C.12100A D.13100A 3.从{}5,3,13,10,7中任取两个元素,①相加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和;②相减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差;③相乘可得多少个不同的积;④相除可得多少个不同的商.四个问题中属于排列问题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②④ 4.已知==--n A A n n 则,432918 四、合作探究 探究一:排列定义的理解与应用 例1:判断下列问题是否是排列问题 (1)从1,2,3,4四个数字中,任选两个做加法,其不同结果有多少种? (2)20位同学互通一封信; (3)从1到10十个自然数中任取两个组成点的坐标,可得多少个不同的点的坐标? (4)有12个车站,共需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5)10个学生排队照相,则不同的站法有多少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