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碱基

保护碱基
保护碱基

在引物设计时在5端添加保护碱基为什么要添加什么情况下要添加作用呢

在引物设计时在5端添加保护碱基为什么要添加什么情况下要添加作用呢

匿名提问

2009-04-29 10:24:07 发布

4个回答

?回答

?东少儿 | 2009-04-29 10:31:17

?一般情况下,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同源性或互补性。 ... 添加酶切位点是将 PCR 产物进行亚克隆使用得最多的手段。一般酶切位点是六个碱基,另外在酶切位点 ...

?skill01234 | 2009-04-29 10:36:27

?引物:引物是PCR特异性反应的关键,PCR 产物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互补的程度。理论上,只要知道任何一段模板DNA序列,就能按其设计互补的寡核苷酸链做引物,利用PCR就可将模板DNA在体外大量扩增。

但在设计引物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①引物长度: 15-30bp,常用为20bp左右。

②引物扩增跨度:以200-500bp为宜,特定条件下可扩增长至10kb的片段。

③引物碱基:G+C含量以40-60%为宜,G+C太少扩增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

最好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串排列。

④避免引物内部出现二级结构,避免两条引物间互补,特别是3’端的互补,否则会形成引物二

聚体,产生非特异的扩增条带。

⑤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要求配对,以避免因末端碱基不配

对而导致PCR失败。

⑥引物中有或能加上合适的酶切位点,被扩增的靶序列最好有适宜的酶切位点,这对酶切分析或

分子克隆很有好处。

⑦引物的特异性:引物应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其它序列无明显同源性。

?edwen321 | 2009-07-30 15:20:35

?一般的PCR引物不需要加保护碱基的,但是如果你是做克隆,想将扩增的目的片段连接到载体上,在酶切位点的外侧就要加保护碱基,这样是为了保证内切酶可以顺利的切割目的片段,到底要加几个保护碱基要看你用的是那个公司的酶,TAKARA的一般加两个或三个保护碱基,TAKARA目录上有详细的说明。

?TooThFiend | 2009-08-29 22:25:11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denine(A,腺嘌呤)一定与Thymine(T,胸腺嘧啶)配对,Guanine(G,鸟嘌呤)一定与Cytosine(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两个氢键,鸟嘌呤与胞嘧啶之间有三个氢键,即A=T, G≡C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一条链上的A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一定等于互补链上的C,反之如此。因此,可推知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规律一: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G=C。即:A+G=T+C或A+C=T+G。也就是说,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全部碱基总数的50%。

规律二:在双链DNA分子中,两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与该DNA分子中每一单链中这一比值相等。(A1+A2+T1+T2)/(G1+G2+C1+C2)=(A1+T1)/(G1+C1)=(A2+T2)/(G2+C2) 规律三:DNA分子一条链中,两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等于另一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即DNA分子一条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中这一比值的倒数。

(A1+G1)/(T1+C1)=(T2+C2)/(A2+G2)

规律四: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个碱基和占全部碱基的比值等于其中任何一条单链占该碱基比例的比值,且等于其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即双链(A+T)%或(G+C)%=任意单链 (A+T)%或(G+C)%=mRNA中 (A+U)%或(G+C)%。

规律五: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其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A+T)/(G+C)不同,代表了每种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其生物学知识基础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由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1)微观领域———分子水平的复杂生理过程,学生没有感性知识为基础,学习感到非常抽象。(2)涉及到多种碱基互补配对关系,DNA分子内部有A与T配对,C与G配对;DNA分子的模板链与生成的RNA之间有A与U配对,T与A配对,C与G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易认识清楚。(3)涉及许多数量关系(规律),在DNA双链中,①A等于T,G等于C,A+GT+C

等于A+G

T+C

等1。②一条单链的A+GT+C

的值与另一条互补单链的A+GT+C

的值互为倒数。③一条单链的A+TC+G

的值,与另一条互补链的A+TC+G

的值相等。④在双链DNA及其转录的RNA之间有下列关系:一条链上的(A+T)等于另一条链上的(A+T)等于RNA分子中(A+U)等于12DNA双链中的(A+T)等,学生往往记不住。再加之转录、翻译是在不同场所进行的,学生分析问题时难以把二者联系起来。以上分析说明,关于碱基互补配对规律的计算既是教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的一个难点。教学中,如果能做到:(1)把复杂抽象的生理过程用简单直观的图示表现出来;(2)把在不同场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放在一起思考;

(3)把记忆复杂繁琐的公式(规律)转变成观察图示找出数量关系;(4)在计算时把表示数的符号注上脚标,以免混淆,就能轻轻松松闯过这一难关

另外,在DNA转录成RNA时,有两种方法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判断:

1)将模板链根据原则得出一条链,再将得出的链中的T改为U(尿嘧啶)即可;

2)将非模板链的T改为U即可。

如:

DNA: ATCGAATCG (将此为非模板链)

TAGCTTAGC(将此为模板链)

转录出的mRNA:AUCGAAUCG(可看出只是将非模板链的T改为U,所以模板链又叫无义链。这也是中心法则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体现。)

BBS 水木清华站 -- 文章阅读 [讨论区: LifeScience]

[分类讨论区] [返回版面] [返回文摘区] [快速返回]

发信人: mastcell (月光一片·幸福是宁静的), 信区: LifeScience

标题: [合集] PCR反应中引物设计加保护碱基目的是什么?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hu Jul 3 00:19:50 2003), 站内

☆─────────────────────────────────────☆

longnan (好好孩子) 于 (Sun Jun 29 19:18:37 2003) 提到:

谢谢!

☆─────────────────────────────────────☆

generalfrog (青蛙王子||爱小猫) 于 (Sun Jun 29 23:29:59 2003) 提到:

如果是用于粘性连接,末端因为有酶切位点

所以要加上保护碱基

不同的内切酶对保护碱基的数目要求不同,从1-20不等

但是,一般来说,2到5个足以达到保护目的

但是,在不加酶切位点的情况下,似乎不需要加入保护碱基

如果有的话,我想是不是也是为了保证PCR过程中的保真效果

☆─────────────────────────────────────☆

repair (小和尚) 于 (Sun Jun 29 23:51:40 2003) 提到:

最后两句话画蛇添足:)

☆─────────────────────────────────────☆

generalfrog (青蛙王子||爱小猫) 于 (Mon Jun 30 00:12:41 2003) 提到:

噢,不过我不知道普通pcr的引物末端加不加保护碱基

我觉得好像不用

☆─────────────────────────────────────☆

repair (小和尚) 于 (Mon Jun 30 00:31:58 2003) 提到:

of cause not:)

☆─────────────────────────────────────☆

mastcell (月光一片·幸福是宁静的) 于 (Mon Jun 30 07:41:21 2003) 提到:

小和尚说话一语中的

pcr设计的引物所加的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要什么顺序(上游和下游),为什么有的人说加进去的酶切位点切不开

浏览次数:482次悬赏分:0 |提问时间:2011-3-22 17:21 |提问者:wantsoon

推荐答案

没什么特别的,在酶切位点前或后加2-3bp碱基就可以,只是注意保持引物设计的原则,以及不能产生新的酶切位点

首先,什么是保护碱基? 为什么要加保护碱基: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多为回文序列,是为识别位点. 限制酶的分子,通常为二聚体,会结合在这个识别位点上,而特异切开序列. PCR的引物导入的序列,或其它方式得到的序列, 如果该位点处于线性片段的末端,酶切的效率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导致酶切不开或不完全, 所以通常

要在识别序列前, 即线行片段的末端加入几个碱基,将位点保护起来,使得它不

是处于"最边缘"; 序列内识别序列的另一端,本身不是什么末端,就别去管它了.

其次,加几个和加哪几个的问题: 明白了上面说的内容,很容易知道,加什么碱基都是可以的.Biolabs的目录和网站里有个资料,是不同内切酶识别序列,两端加

入不同数目的碱基并检测其切割效率的, 这个表, 成为很多人产生错误结论的"

理论根据", 很多人以为,某个酶的保护碱基就应该加那几个碱基, 人家

Biolabs可没这么说. 老实说,这个表参考意义没那么大,Oligo的切割,和长片

段内部或长片段末端位点的切割行为是不一样的, 那个表也就是个参考而已.

而宝生物产品目录里,对pUC18多克隆位点的相邻位点顺序酶切的酶切效率的表, 更有实际参考意义. 实际工作中,比如设计引物5'端导入酶切位点的时候, 一

般导入3~4个;导入的碱基, 最好是A/G/C/T比较平均,并能部分平衡整个引物的GC%和Tm;G/C为主,可以使引物5'形成所谓GC Clamp(有的软件,认为这样好).

别的就没什么了.

另外, 如果不考虑经济上的问题, PCR扩增的片段,还是要先TA克隆一下,测序

验证后,再考虑亚克隆;最好不要直接酶切后装入表达载体. 因为表达载体的拷

贝数及操作,通常不如常用的克隆载体容易. 在克隆载体上测序不正确,可以重来,费不了多少工夫.很多人是参考发表的文献, 要知道,发表的文献,其

Material and Methods,一般是一带而过的, 一般杂志是这样,Nature和Science 也是如此, 除非是专门讲方法的文章. 对分子克隆上游操作来说,如果看文献的描述, 估计两天不睡觉也就搞完了, 谁遇到过这么便宜的事? 失败和反复文献

中是不提的.

引物保护碱基列表--百度文库

11月13日 引物合成的详解 4.需要什么级别的引物? 答:引物常用的纯化方式C18脱盐,OPC纯化,PAGE纯化,HPLC纯化。根据实验需要,确定订购引物的纯度级别。 应用引物长度要求纯度级别要求 一般PCR扩增<45 base OPC 一般PCR扩增>45 base PAGE 诊断PCR扩增< 40base OPC, PAGE DNA测序20base左右OPC 亚克隆,点突变等根据实验要求定OPC, PAGE,HPLC 根据实验要求定PAGE 基因构建(全基因合成) 反义核酸根据实验要求定PAGE PAGE, HPLC 修饰引物根据实验要求定 8.如何计算引物的浓度? 答:引物保存在高浓度的状况下比较稳定。引物一般配制成 10-50pmol/ul。一般情况下,建议将引物的浓度配制成50pmol/ul,加水的体积(微升)按下列方式计算:V (微升)= OD数*(乘)33 *(乘)*(乘)20000 / (除) 引物的分子量。引物的分子量可以从合成报告单上获得。如果需要配制成其他浓度,按上述公式换算。 注意:1 OD260= 33 ug/ml. 9.如何计算引物的Tm值? 答:引物设计软件都可以给出Tm,与引物长度、碱基组成、引物使用缓冲的离子强度有关。

长度为25mer以下的引物,Tm计算公式为:Tm = 4℃(G + C)+ 2℃(A + T) 对于更长的寡聚核苷酸,Tm计算公式为: Tm = 81.5 + 16.6 x Log10[Na+] + 0.41 (%GC) – 600/size 公式中,Size = 引物长度。 11.如何溶解引物? 答:干燥后的引物质地非常疏松,开盖前最好离心一下,或管垂直向上在桌面上敲敲,将引物粉末收集到管底。根据计算出的体积加入去离子无菌水或10mM Tris pH7.5缓冲液,室温放置几分钟,振荡助溶,离心将溶液收集到管底。溶解引物用的水一般不要用蒸馏水,因为有些蒸馏水的pH值比较低(pH4-5),引物在这种条件下不稳定。 12.如何保存引物? 答:引物合成后,经过一系列处理和纯化步骤,旋转干燥而成片状物质。引物在溶解前,室温状态下可以长期保存。溶解后的引物-20度可以长期保存。如果对实验的重复性要求较高,合成的OD数较大,建议分装,避免反复冻融。修饰荧光引物需要避光保存。 13.合成的引物5’端是否有磷酸化 答:合成的引物5’为羟基,没有磷酸基团。如果需要您可以用多核苷酸激酶进行5′端磷酸化,或者要求引物合成公司合成时直接在5′或3′端进行磷酸化,需要另外收费。 14.引物片段退火后不能连接到载体上是什么问题? 连接反应需要引物的5’磷酸基团。如果需要将合成的引物退火直接连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保护残基

酶切位点保护碱基-PCR引物设计用于限制性内切酶 发布: 2010-05-24 20:19| 来源:生物吧| 编辑:刘浩| 查看: 161 次 本文给出了分子克隆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保护碱基序列,如AccI,AflIII,AscI,AvaI,BamHI,BglII,BssHII,BstEII,BstXI,ClaI,EcoRI,HaeIII,HindIII,KpnI,MluI,NcoI,NdeI,NheI,NotI,NsiI,PacI,PmeI,PstI,PvuI,SacI,SacII,SalI,ScaI,SmaI,SpeI,SphI,StuI,XbaI,XhoI,XmaI, 为什么要添加保护碱基? 在分子克隆实验中,有时我们会在待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两端加上特定的酶切位点,用于后续的酶切和连接反应。由于直接暴露在末端的酶切位点不容易直接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人为的在酶切位点序列的5‘端外侧添加额外的碱基序列,即保护碱基,用来提高将来酶切时的活性。 其次,在分子克隆实验中选择载体的酶切位点时,相临的两个酶切位点往往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一个位点切割后留下的碱基过少以至于影响旁边的酶切位点切割。 该如何添加保护碱基? 添加保护碱基时,最关心的应该是保护碱基的数目,而不是种类。什么样的酶切位点,添加几个保护碱基,是有数据可以参考的。 添加什么保护碱基,如果严格点,是根据两条引物的Tm值和各引物的碱基分布及GC含量。如果某条引物Tm值偏小,GC%较低,添加时多加G或C,反之亦反。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近DNA末端时也很有用。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的酶,则通常需在识别位点两端至少加上6个保护碱基,以确保酶切反应的进行。 实验方法:用γ-[32P]ATP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标记0.1A260单位的寡核苷酸。取1μg已标记了的寡核苷酸与20单位的内切酶,在20°C条件下分别反应2小时和20小时。反应缓冲液含70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2, 5 mMDTT及适量的NaCl或KCl(视酶的具体要求而定)。20%的PAGE(7M尿素)凝胶电泳分析,经放射自显影确定酶切百分率。 本实验采用自连接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若底物有较长的回文结构,切割效率则可能因为出现发夹结构而降低。

限制性内切酶保护碱基表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表

Apa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GGGCC^C 3' BamHI(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GATCC 3' Bgl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A^GATCT 3' EcoR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AATTC 3' HindI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A^AGCTT 3' Kpn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GTAC^C 3' Nco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C^CATGG 3' Nd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CA^TATG 3' Nh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TAGC 3' Not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GGCCGC 3' Sac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AGCT^C 3' Sal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TCGAC 3' Sph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ATG^C 3'

保护碱基添加总结

酶切位点保护碱基表6

PCR引物设计原则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04-12-21 0:44:00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因此,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 要设计引物首先要找到DNA序列的保守区。同时应预测将要扩增的片段单链是否形成二级结构。如这个区域单链能形成二级结构,就要避开它。如这一段不能形成二级结构,那就可以在这一区域设计引物。现在可以在这一保守区域里设计一对引物。一般引物长度为15~30碱基,扩增片段长度为100~600碱基对。 让我们先看看P1引物。一般引物序列中G+C含量一般为40%~60%。而且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随机。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存在。否则 P1引物设计的就不合理。应重新寻找区域设计引物。 同时引物之间也不能有互补性,一般一对引物间不应多于4个连续碱基的互补。 引物确定以后,可以对引物进行必要的修饰,例如可以在引物的5′端加酶切位点序列;标记生物素、荧光素、地高辛等,这对扩增的特

异性影响不大。但3′端绝对不能进行任何修饰,因为引物的延伸是从3′端开始的。这里还需提醒的是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为密码子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十条PCR引物的设计原则: ①引物应用核酸系列保守区内设计并具有特异性。 ②产物不能形成二级结构。 ③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 ④G+C含量在40%~60%之间。 ⑤碱基要随机分布。 ⑥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⑦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 ⑧引物5′端可以修饰。 ⑨引物3′端不可修饰。 ⑩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 PCR引物设计的目的是找到一对合适的核苷酸片段,使其能有效地扩增模板DNA序列。如前述,引物的优劣直接关系到PCR的特异性与成功与否。对引物的设计不可能有一种包罗万象的规则确保PCR 的成功,但遵循某些原则,则有助于引物的设计。

保护性碱基集锦

New England Biolabs Technical Literature - Updated 04/04/00 Cleavage Close to the End of DNA Fragments (oligonucleotides) To test the varying requirement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have for the number of bases flanking their recognition sequences, a series of short, double-stranded oligonucleotides that contain th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cognition sites (shown in red) were digested. This information may be helpful when choosing the order of addition of two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for a double digest (a particular concern when cleaving sites close together in a polylinker), or when selecting enzymes most likely to cleave at the end of a DNA fragment.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s follows: 0.1 A 260 unit of oligonucleotide was phosphorylated using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and γ-[32P] ATP. 1 μg of 5'[32P]-labeled oligonucleotide was incubated at 20°C with 20 unit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buffer containing 70 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 2, 5 mM DTT and NaCl or KCl depending on the salt requirement of each particula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liquots were taken at 2 hours and 20 hours and analyzed by 20% PAGE (7 M urea). Percent cleavage was determined by visual estimate of autoradiographs. As a control, self-ligated oligonucleotides were cleaved efficiently. Decreased cleavage efficiency for some of the longer palindromic oligonucleotides may be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hairpin loops .

各种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引物设计必看)

各种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 酶不同,所需要的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的数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在酶切位点以外多出3个碱基即可满足几乎所有限制酶的酶切要求。在资料上查不到的,我们一般都随便加3个碱基做保护。 寡核苷酸近末端位点的酶切 (Cleavage Close to the End of DNA Fragments (oligonucleotides)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近DNA末端时也很有用。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的酶,则通常需在识别位点两端至少加上6个保护碱基,以确保酶切反应的进行。 实验方法:用γ-[32P]ATP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标记0.1A260单位的寡核苷酸。取1 μg 已标记了的寡核苷酸与20单位的内切酶,在20°C条件下分别反应2小时和20小时。反应缓冲液含70 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2 , 5 mM DTT及适量的NaCl或KCl(视酶的具体要求而定)。20%的PAGE(7 M尿素)凝胶电泳分析,经放射自显影确定酶切百分率。 本实验采用自连接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若底物有较长的回文结构,切割效率则可能因为出现发夹结构而降低。

2.双酶切的问题 参看目录,选择共同的buffer。其实,双酶切选哪种buffer是实验的结果,takara公司从1979年开始生产限制酶以来,做了大量的基础实验,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目录中所推荐的双酶切buffer 完全是依据具体实验结果得到的。 有共同buffer的,通常按照常规的酶切体系,在37℃进行同步酶切。但BamH I在37℃下有时表现出star活性,常用30℃单切。 两个酶切位点相邻或没有共同buffer的,通常单切,即先做一种酶切,乙醇沉淀,再做另一种酶

限制性内切酶的一般原则和建议!

限制性内切酶的一般原则和建议! 1.如何做酶切反应? 该问题看似什么简单: DNA中加上酶,然后保温一段时间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不断听到:切不动,装不上。问题在什么地方?能系列生产限制性内切酶的公司国际上,就那么几个,位列前 3 的是NEB, Fermentas, SibEnzyme。这些公司提供酶的品质一般都能得到保证。您可以怀疑酶的质量问题,但是更多的问题来源于模板是否合适酶切要求。下面几点对你的酶切是有帮助的。 1) 成功酶切的关键是准备好模板DNA。DNA样品中不能含有有机溶剂(会使酶变性或产生星号货性),不能含有干扰酶活性的污染物质,不能含有高浓度的EDTA (TE中的EDTA浓度较低,对Mg的浓度影响较小);同时要对DNA甲基化程度及其对酶切效率的影响要做到心中有数。 2) 选用合适的酶。根据酶切序列选用,特别注意选用甲基化对酶活性的干扰。 3) 正确使用和保存酶。酶需要保存在-20度的低温环境中,只是在需要用酶才从冰箱中取出来。运输和临时存放时需要将酶至于冰上。手拿酶管时不要接触酶管下步含酶的部分,移酶时尽可能用长TIP, 避免污染。用完后需要及时送回原处。注意:酶通常是最后加。所有4) 反应体积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定,常规的酶切一般要维持在10-50ul,酶切鉴定10-20ul就可以了。 5) 模板浓度问题:浓度过高,溶液黏度过大,酶不能有效扩散,酶切效果不会好。浓度过低,也会影响酶活性。 6) 注意模板用量和反应体积的关系。对酶用量,模板用量,反应体积等要素的确定需要的是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7) 酶切反应的各个组分加完后,需要用TIP小心混匀几次,short spin 一下就可以保温了。一般不能使用振荡器混匀。 8) 反应温度的选择。一般反应都用37度,但是 Sma I 的最适合温度是25度,37度时酶仍表现出活性,但是效率下降50%。部分从耐热菌制备的酶需要在37度以上的温度反应,如Taq I的最适温度为65度,37度保温,效率仅为前者的1/10。 9) 反应时间的选择。一般酶切鉴定30分钟就可以了。要完全酶切可以采用少量的酶长时间反应,或较高的酶量短时间处理都可以达到。在使用高酶量的时候需要注意甘油的最终浓度不要超过5%,也就是说10ul的体系,酶的用量不要超过1ul。 10) 是否和如何终止反应?酶切鉴定之类的实验不需要特殊处理。灭活的手段:加入高浓度的EDTA;65度或80度热处理20-30分钟;部分从高温菌纯化出来的内切酶由于最适的反应温度比较高,热处理灭活不一定完全,需要用苯酚/氯仿/乙醇方法纯化;电泳回收也是实验室常用除酶的手段。 2.如果遇到酶切不动或切不完全,该怎么办? 要回答这么问题常常需要了解酶活性单位是如何确定,我们多次接到这样的问题:1个单位的酶能在60分钟内切1ug的DNA,为什么我们的DNA那么少切那么长时间也不能切开或切完全?从下面几个因素去考虑: 1) 酶是否有活性:酶的活性单位通常是在60分钟酶切1ug lambda DNA或特定线状DNA所需要的酶量。鉴定酶的活性高低不是用您待切的DNA模板,也不是别的公司的酶来判定。因为不同公司酶可能是从不同系统中纯化的,虽然识别位点相同,但是酶的特性可能是有差异的。鉴定酶必须使用使用说明书上认定的酶活确定的方式,通常需要用lambda DAN做模板来判定。同时如果酶对甲基化敏感,还需要用Dcm-, Dam-的DNA.不排除由于运输或分装不当导致酶活性下降,这种情况是很少发生。我们公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保护碱基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 保护碱基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寡核苷酸近末端位点的酶切(CleavageClosetotheEndofDNAFragments(oligonucleotides))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近DNA末端时也很有用。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的酶,则通常需在识别位点两端至少加上6个保护碱基,以确保酶切反应的进行。 实验方法:用γ-[32P]ATP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标记0.1A 单位的寡 260 核苷酸。取1μg已标记了的寡核苷酸与20单位的内切酶,在20°C条件下分 ,5 别反应2小时和20小时。反应缓冲液含70 mMTris-HCl(pH7.6),10 mMMgCl 2 mMDTT及适量的NaCl或KCl(视酶的具体要求而定)。20%的PAGE(7 M尿素)凝胶电泳分析,经放射自显影确定酶切百分率。 本实验采用自连接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若底物有较长的回文结构,切割效率则可能因为出现发夹结构而降低。 DNA合成,新链的延伸方向是5→3因此,需要在5端加上酶切位点,因为内切酶除了有特异的识别位点之外,还需多几个无需特异性的碱基提供一个platform让它可以结合上去,否则会掉下来.引物的结构就是(5→3):保护碱基+酶切位点+原来的引物序列 首先要看目的基因中是否含有该酶切位点,只有没有的才可以选(小虾米酶切位点分析)。其次,如果需要做表达,需要考虑起始密码子,防止移码突变

常见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酶切位点)

The Type II restriction systems typically contain individual restriction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enzymes encoded by separate genes. The 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s typically recognize specific DNA sequences and cleave at constant positions at or close to that sequence to produce 5-phosphates and 3-hydroxyls. Usually they require Mg 2+ ions as a cofactor, although some have more exotic requirements. The methyltransferases usually recognize the same sequence although some are more promiscuous. Three types of DNA methyltransferases have been found as part of Type II R-M systems forming either C5-methylcytosine, N4-methylcytosine or N6-methyladenine. Apa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GGGCC^C 3' BamHI(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GATCC 3' Bgl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A^GATCT 3' EcoR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AATTC 3' HindII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A^AGCTT 3' Kpn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GTAC^C 3' Nco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C^CATGG 3' Nd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CA^TATG 3' Nhe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TAGC 3' Not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GGCCGC 3' Sac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AGCT^C 3' Sal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TCGAC 3' Sph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GCATG^C 3' Xba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T^CTAGA 3' XhoI (类型:Type II restriction enzyme )识别序列:5' C^TCGAG 3' 当然,上面总结的这些肯定不全,要查找更多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你还可以选择下面几种方法: 1. 查你所使用的内切酶的公司的目录或者网站;NEB网站上提供的识别序列图表下载 2. 用软件如:Primer Premier5.0或Bioedit等,这些软件均提供了内切酶识别序列的信息;

保护性碱基

Cleavage Close to the End of DNA Fragments (oligonucleotides) To test the varying requirements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have for the number of bases flanking their recognition sequences, a series of short, double-stranded oligonucleotides that contain the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cognition sites (shown in red) were digested. This information may be helpful when choosing the order of addition of two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for a double digest (a particular concern when cleaving sites close together in a polylinker), or when selecting enzymes most likely to cleave at the end of a DNA fragment.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as follows: 0.1 A260 unit of oligonucleotide was phosphorylated using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and -[32P] ATP. 1 μg of 5′[32P]-labeled oligonucleotide was incubated at 20°C with 20 units of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in a buffer containing 70 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2, 5 mM DTT and NaCl or KCl depending on the salt requirement of each particular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liquots were taken at 2 hours and 20 hours and analyzed by 20% PAGE (7 M urea). Percent cleavage was determined by visual estimate of autoradiographs. As a control, self-ligated oligonucleotides were cleaved efficiently. Decreased cleavage efficiency for some of the longer palindromic oligonucleotides may be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hairpin loops.

全宇宙最全的内切酶保护碱基表

内切酶碱基数目和酶 切活性(%) 1 2 3 4 5 AarI 20-50 50-100 AasI 50-100 AatII 0 0-20 20-50 50-100 Acc65I 0-20 50-100 AdeI 50-100 AjiI 50-100 AluI 0-20 20-50 50-100 Alw21I 50-100 Alw26I 50-100 Alw44I 0 20-50 50-100 ApaI 50-100 BamHI 50-100 BauI 0-20 20-50 50-100 BcnI 20-50 50-100 BclI 0 50-100 BcuI 50-100 BfiI 50-100 BfmI 50-100 BfuI 50-100

BglI 20-50 50-100 BglII 0 50-100 Bme1390I 20-50 50-100 BoxI 0 50-100 BpiI 50-100 Bpu10I 20-50 50-100 Bpu1102I 50-100 BseDI 0 50-100 BseGI 50-100 BseJI 0 50-100 BseLI 0 50-100 BseMI 0-20 50-100 BseMII 50-100 BseNI 0 50-100 BseSI 50-100 BseXI 20-50 50-100 Bsh1236I 50-100 Bsh1285I 0-20 50-100 BshNI 50-100 BshTI 20-50 50-100 Bsp68I 0 50-100

Bsp119I 50-100 Bsp120I 20-50 50-100 Bsp143I 50-100 Bsp1407I 20-50 50-100 BspLI 50-100 BspPI 0 50-100 BspTI 0 0-20 50-100 Bst1107I 0-20 50-100 BstXI 0 50-100 Bsu15I 50-100 BsuRI 0-20 20-50 50-100 BveI 0-20 50-100 CaiI 0 0-20 50-100 CfrI 0 50-100 Cfr9I 20-50 50-100 Cfr10I 20-50 50-100 Cfr13I 50-100 Cfr42I 50-100 CpoI 50-100 CseI 50-100 Csp6I 50-100

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原则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AciI- + + ++ +++ AgeI+++ +++ +++ +++ +++ AgeI-HF?++ +++ +++ +++ +++ AluI- +++ +++ +++ +++ ApaI+++ +++ +++ +++ +++ AscI+++ +++ +++ +++ +++ AvrII++ ++ +++ +++ +++ Enzyme Back to top Base Pairs from end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BamHI+ ++ +++ +++ +++ BamHI-HF?+ + +++ +++ +++ BglII++ +++ +++ +++ +++ BmtI+++ +++ +++ +++ +++ BmtI-HF?+++ +++ +++ +++ +++ BsaI+++ +++ +++ +++ +++ BsaI-HF?+++ +++ +++ +++ +++ BsiWI++ +++ +++ +++ +++ BsmBI+++ +++ +++ +++ +++ BsrGI+++ +++ +++ +++ +++ BssHII+ +++ +++ +++ +++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ClaI- - + +++ +++ Enzyme Back to top Base Pairs from end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DdeI+++ +++ +++ +++ +++ DpnI- ++ ++ nt nt DraIII+++ +++ +++ +++ +++ DraIII-HF?+++ +++ +++ +++ +++ Enzyme Back to top Base Pairs from end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EagI++ +++ +++ +++ +++ EagI-HF?+ +++ +++ +++ +++ EcoRI+ + ++ ++ +++ EcoRI-HF?+ + ++ +++ +++ EcoRV++ ++ ++ ++ +++ EcoRV-HF?+ ++ ++ ++ +++ Enzyme Back to top Base Pairs from end 1 bp 2 bp 3 bp 4 bp 5 bp FseI+ ++ +++ +++ +++ Enzyme Back to top Base Pairs from end 1 bp 2 3 4 5 bp

NEB保护碱基-各种酶切位点保护碱基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 酶寡核苷酸序列 切割率% 2 hr20 hr Acc I G GTCGAC C CG GTCGAC CG CCG GTCGAC CGG 0 Afl III C ACATGT G CC ACATGT GG CCC ACATGT GGG >90 >90 >90 >90 Asc I GGCGCGCC A GGCGCGCC T TT GGCGCGCC AA >90 >90 >90 >90 >90 >90 Ava I C CCCGGG G CC CCCGGG GG TCC CCCGGG GGA 50 >90 >90 >90 >90 >90 BamH I C GGATCC G CG GGATCC CG CGC GGATCC GCG 10 >90 >90 25 >90 >90 Bgl II C AGATCT G GA AGATCT TC GGA AGATCT TCC 75 25 >90 >90 BssH II G GCGCGC C AG GCGCGC CT TTG GCGCGC CAA 50 >90 BstE II G GGT(A/T)ACC C010 BstX I AACTGCAGAA CCAATGCATTGG AAAACTGCAG CCAATGCATTGG AA CTGCAGAA CCAATGCATTGG ATGCAT 25 25 50 >90 Cla I C ATCGAT G G ATCGAT C CC ATCGAT GG CCC ATCGAT GGG >90 50 >90 50

EcoR I G GAATTC C CG GAATTC CG CCG GAATTC CGG >90 >90 >90 >90 >90 >90 Hae III GG GGCC CC AGC GGCC GCT TTGC GGCC GCAA >90 >90 >90 >90 >90 >90 Hind III C AAGCTT G CC AAGCTT GG CCC AAGCTT GGG 10 75 Kpn I G GGTACC C GG GGTACC CC CGG GGTACC CCG >90 >90 >90 >90 Mlu I G ACGCGT C CG ACGCGT CG 25 50 Nco I C CCATGG G CATG CCATGG CATG 50 75 Nde I C CATATG G CC CATATG GG CGC CATATG GCG GGGTTT CATATG AAACCC GGAATTC CATATG GAATTCC GGGAATTC CATATG GAATTCCC 75 75 >90 >90 Nhe I G GCTAGC C CG GCTAGC CG CTA GCTAGC TAG 10 10 25 50 Not I TT GCGGCCGC AA ATTT GCGGCCGC TTTA AAATAT GCGGCCGC TATAAA ATAAGAAT GCGGCCGC TAAACTAT AAGGAAAAAA GCGGCCGC AAAAGGAAAA 10 10 25 25 10 10 90 >90 Nsi I TGC ATGCAT GCA CCA ATGCAT TGGTTCTGCAGTT 10 >90 >90 >90 Pac I TTAATTAA G TTAATTAA C CC TTAATTAA GG 0 25 >90

酶切位点保护碱基

本文给出了分子克隆中常用限制性内切酶的保护碱基序列,如AccI,AflIII,AscI,AvaI,BamHI,BglII,BssHII,BstEII,BstXI,ClaI,EcoRI,HaeIII,HindIII,KpnI,MluI,NcoI,NdeI,NheI,NotI,NsiI,PacI,PmeI,PstI,PvuI,SacI,SacII,SalI,ScaI,SmaI,SpeI,SphI,StuI,XbaI,XhoI,XmaI, 为什么要添加保护碱基? 在分子克隆实验中,有时我们会在待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两端加上特定的酶切位点,用于后续的酶切和连接反应。由于直接暴露在末端的酶切位点不容易直接被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开,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人为的在酶切位点序列的5‘端外侧添加额外的碱基序列,即保护碱基,用来提高将来酶切时的活性。 其次,在分子克隆实验中选择载体的酶切位点时,相临的两个酶切位点往往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一个位点切割后留下的碱基过少以至于影响旁边的酶切位点切割。 该如何添加保护碱基? 添加保护碱基时,最关心的应该是保护碱基的数目,而不是种类。什么样的酶切位点,添加几个保护碱基,是有数据可以参考的。 添加什么保护碱基,如果严格点,是根据两条引物的Tm值和各引物的碱基分布及GC含量。如果某条引物Tm值偏小,GC%较低,添加时多加G或C,反之亦反。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近DNA末端时也很有用。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的酶,则通常需在识别位点两端至少加上6个保护碱基,以确保酶切反应的进行。 实验方法:用γ-[32P]ATP在T4多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标记0.1A26单位的寡核苷酸。取1μg已标记了的寡核苷酸与20单位的内切酶,在2 0 0°C条件下分别反应2小时和20小时。反应缓冲液含70mM Tris-HCl (pH 7.6), 10 mM MgCl2, 5 mMDTT及适量的NaCl或KCl(视酶的具体要求而定)。20%的PAGE(7M尿素)凝胶电泳分析,经放射自显影确定酶切百分率。 本实验采用自连接的寡核苷酸作为对照。若底物有较长的回文结构,切割效率则可能因为出现发夹结构而降低。

关于保护碱基

关于保护碱基 1.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保护碱基 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定的DNA序列,除此之外,酶蛋白还要占据识别位点两边的若干个碱基,这些碱基对内切酶稳定的结合到DNA双链并发挥切割DNA 作用是有很大影响的,被称为保护碱基。 2.添加保护碱基的目的 在分子克隆实验中,有时我们会在待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两端加上特定的酶切位点,用于后续的酶切和连接反应。但实验证明,大多数限制酶对裸露的酶切位点不能切断。必须在酶切位点旁边加上一个至几个保护碱基,才能使所定的限制酶对其识别位点进行有效切断。因此在设计PCR引物时,为保护5` 端外加的内切酶识别位点,人为地在酶切位点序列的5‘端外侧添加额外的碱基序列,即保护碱基,用来提高酶切时的活性,使酶切完全。 其次,在分子克隆实验中选择载体的酶切位点时,相临的两个酶切位点往往不能同时使用,因为一个位点切割后留下的碱基过少以至于影响旁边的酶切位点切割。 3.添加保护碱基的原则 添加保护碱基,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碱基数目,一是碱基种类。添加保护碱基时,最关心的应该是保护碱基的数目,而不是种类。什么样的酶切位点,添加几个保护碱基,是有数据可以参考的。 一般情况下,普通的内切酶只加入两个保护碱基,其内切反应就可以正常进行;而有一类,仅仅只加入两个保护碱基,其内切反应就不能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内切酶不能正常结合DNA段上。如NdeI就属这类,需要加入至少6个保护碱基,常用的HindIII也要三个。 添加什么保护碱基,如果严格点,是根据两条引物的Tm值和各引物的碱基分布及GC含量。如果某条引物Tm值偏小,GC%较低,添加时多加G或C,反之亦反。 为了解不同内切酶对识别位点以外最少保护碱基数目的要求,NEB采用了一系列含识别序列的短双链寡核苷酸作为酶切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对于确定双酶切顺序将会有帮助(比如在多接头上切割位点很接近时),或者当切割位点靠

常用酶切位点的保护性碱基

常用酶切位点的保护性碱基 Enzyme Oligo Sequence Chain % Cleavage Length 2 hr 20 hr AccI G GTCGAC C 8 0 0 CG GTCGAC CG 10 0 0 CCG GTCGAC CGG 12 0 0 AflIII C ACATGT G 8 0 0 CC ACATGT GG 10 >90 >90 CCC ACATGT GGG 12 >90 >90 AscI GGCGCGCC 8 >90 >90 A GGCGCGCC T 10 >90 >90 TT GGCGCGCC AA 12 >90 >90 AvaI C CCCGGG G 8 50 >90 CC CCCGGG GG 10 >90 >90 TCC CCCGGG GGA 12 >90 >90 BamHI C GGATCC G 8 10 25 CG GGATCC CG 10 >90 >90 CGC GGATCC GCG 12 >90 >90 BglII C AGATCT G 8 0 0 GA AGATCT TC 10 75 >90 GGA AGATCT TCC 12 25 >90 BssHII G GCGCGC C 8 0 0 AG GCGCGC CT 10 0 0 TTG GCGCGC CAA 12 50 >90 BstEII G GGT(A/T)ACC C 9 0 10 BstXI AACTGCAGAA CCAATGCATTGG22 0 0 AAAACTGCAG CCAATGCATTGG AA 24 25 50 CTGCAGAA CCAATGCATTGG ATGCAT 27 25 >90 ClaI C ATCGAT G 8 0 0 G ATCGAT C 8 0 0 CC ATCGAT GG 10 >90 >90 CCC ATCGAT GGG 12 50 50 EcoRI G GAATTC C 8 >90 >90 CG GAATTC CG 10 >90 >90 CCG GAATTC CGG 12 >90 >90 HaeIII GG GGCC CC 8 >90 >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