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商业银行管理.

(整理)商业银行管理.
(整理)商业银行管理.

第一章

1.商业银行: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2. 商业银行的功能为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和金融服务。

(其中,信用中介功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资产业务,把资金运用出去,从而在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资金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使闲置的资金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支付中介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的功能。信用创造功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而派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的功能。金融服务功能是指商业银行除了发挥前面三种功能以外,还向社会提供种类繁多的服务的功能。)

3. 欧洲大陆银行的前身:货币兑换商;英国银行的前身:金匠。

4. 影响商业银行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包括社会制度、宏观经济、信息技术、金融环境、银行监管、金融基础设施、人文社会环境。

5.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有利方面:(1)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专业化服务促进商业银行的发展。(2)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身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客户。(3)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能够丰富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服务,促进整个金融业甚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能为商业银行的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4)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规范和发展,使得商业银行本身也可以参与非银行机构,比如,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从而大大拓展了商业银行的业务空间。

6. 银行监管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审慎经营监管、信息披露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7. 银行监管的手段包括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两大类。

8. 金融基础设施是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法规、公司治理、会计标准、征信体系、反洗钱体系,以及由审慎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

第二章

1.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银行在满足监管当局、存款人、借款人、经营管理者和职员的要求(所施加的约束)的前提下,最大化股东价值。

2.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3. 安全性原则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能经得起一定的风险和损失,保持客户对银行的坚定信心。

流动性原则是指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借入贷款、对外支付的需要,保证资金

的正常流动。

效益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效益,即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获得利润,即通常所说的盈利性;二是社会效益,即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 “三性”原则的矛盾性与一致性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之间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

“三性”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盈利性与流动性、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我们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说明这期间的矛盾。(下面两点归纳一下背吧)

(1)资产结构。在商业银行的所有资产中,现金资产的流动性最高,但盈利性最低。为了保证银行的流动性,银行必须持有足够的现金资产,但这又会减少银行收益性资产(如贷款、国债)的比例,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商业银行的收益性资产中,贷款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国债,但贷款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一般又要低于国债;

一项资产的期限越长,其收益率一般越高,而其流动性和安全性则越低。

(2)负债结构。存款的成本一般要比借入款的成本低,但由于存款可以随时提取,而借入款只需在到期时偿还。因此,存款的稳定性要低一些,这会提高对银行流动性的要求(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现金一应付存款提取的需要),降低银行运用这部分资金的盈利能力。

从根本上说,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三性”是一致的。商业银行只有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盈利性原则的顺利实现,流动性和安全性是盈利性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同时,盈利性是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最终目标和重要保证。

5.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五个部分。

6. 分析企业资本利润率的主要模型是杜邦模型,其核心是通过分解资本利润率来分析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各种因素。

7. 银行的资本利润率第一步分解为资产利润率与股权乘数之积,ROE = ROA * EM;第二步分解为收入利润率和资产利用率的乘积:ROA=PM*AU(PM=净利润/总收入;AU=总收入/总资产)。(重点掌握第一步。)

8. 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的三大类方法和手段:

(1)增加收入,包括增加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而增加利息收入又可以从提高利率、扩大规模、提高高利率资产所占比重三个方面着手;增加非利息收入则可以采取扩大收入项目、提高收费价格等手段。

(2)减少支出,包括四个基本方面:一是通过利率、规模、结构等方面等降低利息支出;

二是通过降低工资(包括裁员)、压缩管理费用等降低非利息支出;三是通过提高资产质量来减少资产损失准备金;四是尽可能降低税负。

(3)提高股权乘数,即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减少资本,增加负债,从而获得杠杆收益。

9. 在全球范围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监管评级体系,是源自美国的骆驼评级体系。

骆驼评级体系,是通过考察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盈利性、流动性和市场风险敏感度六大要素,系统评价银行机构整体财务实力和经营管理状况。

10. 信用评级,是由独立、中立的专业评级机构对个人、经济体与金融工具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评价。

第三章

1. 按照资金来源划分,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存款负债、借款负债、结算性负债(包括汇出汇款和应解汇款)和应付款项(应付利息、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代理证券款项、应付税金、应付固定资产融资租赁费、应付股息等)。其中,银行需要对前两项来源支付利息,称为计息负债;而对后两项来源一般不需要支付利息,称为非计息负债。

2. 银行负债管理的基本原则:(1)依法筹资原则;(2)成本控制原则;(3)量力而行原则;(4)结构合理原则。

3. 存款可以随时支取之所以能够导致银行的脆弱性,主要是由存款的部分准备、存款支取的“先来后到”原则及存款支取的低成本所决定的。

(1)存款的部分准备,是指商业银行对吸收来的存款,只将很少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而将其余绝大部分以贷款等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形式运用了出去。

(2)存款支取的“先来后到”原则,是指到银行支取存款的人,将会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得到服务,如果在银行失去支付能力之前到银行支取存款的人,就能够全额收回其存款的本金和利息,而在此之后去支取存款的人,就有可能遭受本金和利息的全部或部分损失。(3)存款支取的低成本,是指存款人支取存款时所发生的成本,相对于银行倒闭后本金的损失来说,是极低的。

存款的这三个特征,使存款人极容易挤提存款,同时支取存款的部分极容易超过银行的支付能力,从而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

4. 保证金存款,是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在银行为客户对外出具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或提供资金融通后,按约履行相关义务,而与其约定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存入特定账户所形成的存款类别。(在客户违约后,商业银行有权直接扣划该账户中的存款,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损坏。保证金存款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黄金交易保证金、个人购汇保证金、远期结售汇保证金等。)

5.同业存放:也称同业存款,是指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属于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6. 结构性存款,属于收益增值产品之一,是指最终收益与一个或多个金融产品的价格表现挂钩、以提高收益率为目标的存款。

7. 存款保险是指为了保护中小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吸收存款的机构定期按照一定的比例向存款保险机构交纳保险费,以便在存款机构出现信用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金融机构提供财务救援,或由存款保险机构直接向存款者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以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的制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以单一银行制为基本特征的美国。)

8. 建立存款保险体系的原因:一是从宏观上促进银行业的稳定,防范银行危机,减弱在银行危机实际发生时对政府财政、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二是在微观上为商业银行提供

一个安全网,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银行环境,并促进银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

“资产决定负债”的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弊端和风险,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基础。(2)利息成本高。(借款的利率一般高于存款的利率,这对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提出了跟高的要求)(3)波动性大。

9. 同业拆借是商业银行从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短期资金的行为,主要用于支持资金的临时周转。

10. 债券回购包括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

质押式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债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

买断式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的同时,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正回购方再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买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

买断式回购与质押式回购的主要区别在于标的券种的所有权归属不同。(在质押式回购中,融券方(逆回购方)不拥有标的券种的所有权,在回购期内,融券方无权对标的债券进行处置;在买断式回购中,可以对标的债券进行处置,只要到期时有足够的同种债券反售给正回购方即可。)

11. 金融债券是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的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12. 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的方式借入长期资金,具有很多优势:(1)利用率比较高。(2)银行可以长期稳定使用。(3)发行债券可起到广告宣传作用。(4)债券发行时及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都会充分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从而能够有效地促使银行改善经营管理。

13. 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的资本债券。

14. 次级债券的意义:(1)次级债券的期限比较长,一般为10年,最短不短于5年,属于银行可以长期使用的稳定资金来源;(2)次级债券可以计入银行附属资本,可以有效地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相对于发行股票补充资本的方式来说,发行次级债券程序相对简单、周期短,发行成本比较低;(3)具有与发行普通金融债券同样的广告宣传效应和市场约束作用。

15. 银行总体资金需求的预测:(1)发展性资金需求;(2)利率敏感组合资金需求;(3)流动性资金需求;(4)再筹资资金需求。

16. 借款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两大类:利息成本是商业银行按照约定的利率,以货币的形式向债权人支付的报酬;营业成本是指在筹资过程中发生的除了利息以外的所有开支。

17. 阅读本章小结p81.

第四章

1. 贷款是商业银行出借给贷款对象并按约定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的货币资金。出借资金的银行称为贷款人,借入资金的贷款对象称为借款人。

2. 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直接提供资金支持,或者对客户在有关经济活动中可能产生的赔偿、支付责任做出保证,包括贷款、贷款承诺、承兑、贴现、证券回购、贸易融资、保理、信用证、保函、透支、拆借、担保等表内、表外业务。

3. 按借款人性质,贷款可分为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类。

按贷款的期限,贷款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三类。

按有无担保,贷款可分为信用贷款和担保贷款两类。

按照银行贷款的资金来源以及贷款中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划分,贷款可分为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两类。

自营贷款是指银行以合法方式筹集的资金自主发放的贷款,其风险由银行承担,并由银行收回本金和利息。

委托贷款是指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贷款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

4. 贷款与发行债券的比较:

贷款融资最突出的优势在于非标准化。银行所发放的每一笔贷款都是根据借款人的具体需要来设计的,无论是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还是其提款和偿还安排,都是与借款人独特的未来现金流相对应的。

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的标准化。无论是证券本身的金额、期限、价格确定方式。还是证券发行、交易条件,都是标准化的。

5. 非标准化的贷款优势:(1)无巨额标准化成本;(2)获得融资的难度较低;(3)可同时获得银行提供的咨询服务;(4)在出现财务困境时银行的救助。

6. 与银行贷款的非标准化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价证券(债券、股票)的标准化。

7. 企业资产循环的构成和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是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是为了弥补企业流动资产循环中所出现的现金缺口,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临时性、季节性的流动资金需求,或者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平均占用的流动资金需求,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发放的贷款。

固定资产贷款是为了弥补企业固定资产循环中所出现的现金缺口,用于企业新建、扩建、改造、购置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贷款。

8. 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实行审贷分离、分级审批的制度。

审贷分离制度是指贷款的调查评估、审查批准和检查清收分离,有不同的人员负责。

贷款分级审批制度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业务量大小、管理水平和贷款风险度确定各级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贷款,报上级审批。

9. 统一授信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法人客户、单一集团客户或地区统一确定最高综合授信额度,并加以集中统一控制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10. 贷款调查与分析的5C:信用,能力,资本,担保,环境。

11. 贷款风险分类的标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12. 贷款风险分类的核心标准是还款可能性。

13. 贷款损失准备是银行为了弥补贷款将来可能出现的损失而预先从银行税前利润或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专门准备。

分三类:

一般准备是根据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

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每笔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关注:2%;次级:25%;可疑:50%;损失:100%。特种准备。

15. 不良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1)建立不良贷款管理的常规机制;(2)尽可能减少不良贷款发生;(3)明确回收不良贷款的目标;(4)及早承认问题,及早采取措施;(5)设立专门机构,由专人负责。

第五章

1. 质押担保与抵押担保的区别:

(1)担保财产不同。抵押财产包括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不动产和动产。质押财产包括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转让的动产,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权利。(2)财产的占有不同。抵押担保中,担保财产不转移占有;而在质押担保中,担保财产的占有要转移给债权人,而且债权人有“妥善保管质押财产”的义务。

(3)担保物权生效的程序不同。抵押担保中,抵押权或者是自登记时设立,或者是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而质权设立的情形比较复杂,有的是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如动产质押),有的是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如有权利凭证的债券质押),有的是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如股权质押)。

2. 论述(与第四节内容有关)

第六章

1. 个人贷款与企业贷款的差异

(1)贷款金额和数量。企业贷款的单笔金额比较大,笔数相对比较少;而个人贷款正好相反,笔数比较多,而单笔金额比较少。

(2)还款意愿。企业是有限责任的。个人在贷款中是近似于无限责任的。

(3)信息数量和质量。企业为银行提供的信息一般都比较全面、规范、准确。个人在其行为方面受到的约束相对来说要小得多。

(4)利率弹性。企业贷款的利率弹性要比个人贷款的利率弹性大。

(5)宏观经济影响。企业贷款满足的是借款人的投资需求,而个人贷款满足的是借款人的消费需求。

2. 进口押汇:是银行收到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后,向进口商提供的用于支付该信用证金额的短期资金融通。

3. 福费廷:也称“包买票据”,是指银行无追索权地买入因真实贸易背景而产生的远期本票、汇票和债务的行为。(特点:金额大、期限长、对出口商无追索权)

4. 票据贴现与贷款的比较

(1)融资性质。贴现是一种票据买卖关系,而贷款则是一种借贷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尽相同。

(2)融资对象。申请贴现的仅限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但申请贷款的还可以是自然人。

(3)融资基础。贴现必须以真实、合法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而贷款项下的商品交易要在贷款发放以后才会发生。

(4)融资期限。票据贴现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而贷款的期限可以长达30 年(如住房抵押贷款)。

(5)融资利息。贴现的利息采取预扣方式,而贷款的利息一般采取分期支付或到期支付的形式。

(6)融资利率。贴现利率采取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百分点的方式生成,而贷款利率最低不能低于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的90%。

(7)还款人和还款金额。贴现到期以后,“偿还”银行款项的是票据承兑人,所支付款项是票据上所载明的金额。而贷款到期以后,偿还银行款项的是直接从银行获得资金的借款人,还款金额除了本金以外,还包括利息。

(8)流动性。银行可以通过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方式融入资金。而对于贷款,由于贷款的流通市场非常狭小,银行很难再到期前通过转让的方式变现。

(9)融资风险。对银行来说,贴现的风险相对较低。贷款的风险相对要高一些。

(10)办理手续。由于票据及贴现等几乎都是标准化的,因此,办理手续先对比较简单。而贷款则要根据借款人的具体情况办理,手续相对较为复杂。

第七章

1.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目标:主要是平衡流动性和盈利性,并降低资产组合的风险、提高资本充足率。

2.中央银行票据:简称央行票据或央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内的短期债券。

第八章

1.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主要包括三项:库存现金、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

2. 库存现金的经营原则就是保持适度的规模。

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

4.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作用:

(1)满足客户提现的需要。

(2)满足管理部门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要求。

(3)满足支付结算的需要。

(4)满足支付同业手续费的需要。

5. 存放同业款项: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6.期限的错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的错配,是指在未来特定时段内,银行到期资产的数量(现金流入)与到期负债的数量(现金流出)的不对称。最常见的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情况是,商业银行将大量短期借款(负债)用于长期贷款(资产),即“借短贷长”。

7. 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100%(不低于25%)。

8. 核心负债依存度=核心负债/总负债*100%(不低于60%)。

9. 核心负债:是指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并且不随经济条件和季节周期变化而变化的负债。

10. 本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本外币贷款余额/本外币存款余额*100%(不超过75%)。

第九章

1. 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银行的资金,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代理、委托、担保和信息咨询的业务。

2.中间业务的两个重要特征:

(1)不形成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从而不进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2)产生非利息收入。

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蓬勃发展的原因:

(1)社会经济主体对银行服务需求的增加。

(2)金融业竞争的加剧。

(3)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加。

(4)银行经营风险的增加。

(5)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4. 银团贷款:又称辛迪加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的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

成员通常分为牵头行、代理行和参加行等角色。

5. 担保业务: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三大类。

6.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授信承诺。根据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签订的协议,借款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5-7年),以自己的名义周转性发行短期票据,即在短期票据到期时,再发行新的短期票据筹集资金偿还已到期的票据,不断循环,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取得中长期的资金。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试题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形考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 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商业银行依法将反映其经营状况的主要信息, 如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真实、准确、及 时、完整地向投资者、存款人及相关利益人予以公开的过程。 3、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 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4、抵押贷款:抵押贷款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的贷款。 5、贷款风险分类:贷款风险分类又称为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借款 人的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 确定贷款的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 将贷 款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其中后三类被称为不良资产。 6、分级授权:分级授权是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业务活动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在统一法人管理体制下,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逐级向下授权和转授权, 下级行必须在上级行的授权范围内和权限内从事信贷业务,超过权限必须向上级行审批。

7、不良贷款: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 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照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8、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又具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 进行结构性重组, 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证券, 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信用创造有一定的限度。 正确 2、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国公民可以成为商业银行的股东。 正确 3、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法人资格。 正确 4、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贷款和证券投资。 正确 5、银行从事股票投资业务是其证券投资业务的重要内容之一。 错误 , 因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投仅限于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并不从事股票投资业务。 + 三、简述题 1、政府对商业银行实施监管德望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第六章商业银行:管理与创新 二、选择题: 1、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有:( ABC ) A 购买力风险 B 利率风险 C 汇率风险 D 管理风险 2、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规定,核心资本不低于风险资产的:( A) A 4% B 6% C 8% D13% 3、以下属于商业银行附属资本的是:(ABD ) A 资产重估储备 B 次级长期债务 C 公开储备 D 普通准备金 4、属于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的是:(AC ) A 普通股本 B普通准备金 C 公开储备 D 债务性资本工具 5、可以用来充当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资产有:(ABD ) A.拆放同业资金 B. CDs C.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D.国库券 6、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是重要的财务报表,由以下部分组成:( ABC ) A资产 B负债 C股东产权 D存款 7、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反映银行资金运用,它的组成有:( ABCE ) A现金资产 B投资 C贷款 D资本

E其他资产 8、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是反映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包括:( ACDE ) A股东权益 B投资 C借款及其他负债 D存款 E公积金 9、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AE ) A贷款业务 B借款业务 C信托业务 D承兑业务 E证券业务 10、商业银行的投资业务是指银行从事( A)的经营活动。 A购买有价证券 B租赁 C代理买卖 D现金管理 11、可以归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有:(BCDE ) A信贷业务 B汇兑业务 C信用证业务 D代收、代客买卖业务 E投资业务 F贴现业务 12、银行代客户买卖外汇和有价证券的业务属于:(D ) A汇兑业务 B证券业务 C承兑业务 D信托业务 13、商业银行替客户办理中间业务可能获得的实际好处是:( A ) A手续费收入 B控制企业

商业银行管理彼得S.罗斯英文原书第8版 英语试题库Chap005

Chapter 5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Banks and Their Principal Competitors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s 1. Fed funds purchased is an example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ong with Eurodollar borrowings. Answer: nondeposit borrowings 2. The short term securities of the bank, including T-Bills and commercial paper, are often call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cause they are the second line of defense to meet demands for cash. Answer: secondary reserves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noncash expense on the bank's income statement which allows the bank to account for future bad loans. Answer: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est income and interest expenses for a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swer: Net interest income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the primary long term liabilities of the bank. These liabilities are paid only after deposits have been paid in the event of bankruptcy. Answer: Subordinated notes and debentures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归纳

第一章导论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货币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资产业务,把它投向需要资金的各部门,充当有闲置资金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作用)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应其经营活动特征的功能,有以下作用:使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本的需要。P4 (定义)指商业银行为商品交易、债权债务的清偿提供一种结算机制。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作用)是商业银行的传统功能。使商业银行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 (定义)指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衍生出更多的存款货币,从而增加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作用)是商业银行的特殊功能。建立在信用中介职能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之上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创造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可以节约现金使用,节约流通费用,又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需要。 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利用其声誉、信息、技术、网络等方面优势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信息指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中所获得的信息) 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是宏观调控的对象。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他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调节经济的职能) (风险管理的职能):商业银行通过介入高风险资金而向存款人发型低风险的间接证券,实际上承担了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套利职能。 商业银行经营原则(3性)P24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就是保证资金的安全,保持资产的流动,争取最大的盈利,简称为:“三性”,即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定义)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活动中应尽量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证资金安全和稳健经营。(做法)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注重资产质量(存贷比、不良贷款率、资本净值与资产的比率);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必须遵纪守法,合法经营。 (定义)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在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则是指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存需要和客户合理的贷款要求。(做法)量化指标来衡量流动性状况。资产类:现金资产比例/头寸比例、流动性资产比率、贷款占总资产比率;负债类:股权占总资产比率、存款占总负债比率、核心存款占总存款比例;资产负债类:存贷比。 (定义)是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收入与支出)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股息、红利、债息)、劳务收入(手续费、佣金);支出:存款利息、借入资金利息、贷款与投资的损失、工资/办公/维修/税金

商业银行管理彼得S.罗斯英文原书第8版 英语试题库Chap010

Chapter 10 The Investment Function in Banking and Financial-Services Management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s 1. 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security issu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hich has less than one year to maturity when it is issued. Answer: Treasury bill 2. Debt instruments issued by cities, states and other political entities and which are exempt from federal taxes are collectively known a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nswer: municipal securities 3. The investment maturity strategy which calls for the bank to have one half of its investment portfolio in very short term assets and one half of its investment portfolio in long term assets is known as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nswer: barbell strategy 4. 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security where the interest portion of the security is sold separately from the principal portion of the security. Answer: stripped security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the way the federal,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s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their deposits with banks. Answer: Pledging requirements 6. The most aggressive investment maturity strategy calls for the bank to continually shift the maturities of its securities in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s and is called the __________________. Answer: rate expectation strategy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e risk that the bank will have to sell part of its investment portfolio before their maturity for a capital loss. Answer: Liquidity risk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the risk that the economy of the market area they service may take a down turn in the future. Answer: Business risk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模拟试题(卷)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综合测试一 一、 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银行业务营运的起点和前提条件是: A. 自有资本B ?负债业务C ?资产业务D ?贷款业务 ()2、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诞生。 A.英格兰银行E.威尼斯银行C ?圣乔治银行D ?阿姆斯特丹银行 ()3、在下列几种通过外部融资扩充银行资本的方法中,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影响最小的是: A.发行普通股B ?发行优先股C ?发行资本性长期债券 D ?发行可转换债券 ()4、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盈利性资金运用是: A.同业存款B ?短期国库券C ?贷款D?长期证券 ()5、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是: A ?损失类贷款 B ?可疑类贷款 C ?次级类贷款 D ?关注类贷款 ()6、定活两便存款利率一般参照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打 ______________ 折计息。 A. 4 B ? 5 C ? 6 D ? 7 ()7、决定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基础是: A.比例规模B .资产结构C .银行资本D .负债业务 ()8、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始于: A. 1996 年B . 1997 年C . 1998 年D . 1999 年 ()9、通常把商业银行库存现金与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之和称为: A.可用头寸B .基础头寸C .可贷头寸D .超额头寸 ()10、一家银行的资产是100万元,资产收益率是1%其杠杆比率是4,该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为: A . 1% B . 4% C . 5% D . 10% 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 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业务活动中引起银行现金流入增加的有: A.利息支付B .同业拆入资金 C .兑付大额可转让存单D .发行债券 ()2、下列属商业银行非存款性的资金来源主要有: A.拆出资金 B.再贷款 C.再贴现 D.发行债券 ()3、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 A.成本最低原则B .安全性原则C .适时流量调节原则 D .适时存量控制原则 ()4、下列___________ 项目属于商业银行的附属资本。 A.股本金B .税后留利C .呆帐准备金D .自有房产 ()5、下列属银行表外业务的有: A.担保B .证券承销C .备用信用证D .融资租赁 ()6、商业银行分行制的特点有: A. 银行业务多集中于某一行业或地区,风险集中; B. 分支机构多,分布广,业务分散; C. 银行规模较大,易于采用现代化设备; D. 银行内部层次、机构较多,管理困难。 ()7、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是指下列哪几类之和: A.损失类贷款B .可疑类贷款C .次级类贷款D .关注类贷款 ()8、通过对商业票据的贴现业务,商业银行可以:

商业银行管理彼得S.罗斯英文原书第8版英语试题库Chap003.doc

Chapter 3 The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of Banking and the Financial-Services Industry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s 1.A(n) 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machine located at the merchant's place of business which allows depositors to use their debit card to pay for purchases directly. Answer: POS 2.A(n) 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bank which offers its full range of services from several locations. Answer: branch bank 3.A(n) 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bank which offers its full range of services from only one location. Answer: unit bank 4.A(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s a corporation chartered for the express purpose of holding the stock of one or more banks. Answer: Bank Holding Company 5.Managers who value fringe benefits, plush offices and ample travel budgets over the pursuit of maximum returns for stockholders are exhibiting signs o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swer: Expense Preference Behavior 6.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n invest in corporate stock as sell as loan money to help finance the start of new ventures or support the expansion of existing businesses. Answer: Merchant bank 7. A bank which operates exclusively over the internet is known as a ___________ bank. Answer: Virtual 8.One new 21st century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 . This is a special type of holding company that may offer the broadest range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swer: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FH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doc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概述 一.信贷风险的定义: 1.信贷。 银行信贷是商业银行为保证贷款业务而从事的与之相关的经营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信贷是商品货币关系的产物,是以偿还为条件,并且收取利息为获取报酬的借贷行为.它的运行方式为:吸收来自个体储户的存款,然后将之发放给信用可靠的贷款人.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向储户支付利息,贷款人向银行支付利息.银行通过利息的不同来获取收益.银行信贷具有聚集,分配社会资金,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反映和监督国民经济活动的职能. 2.信贷风险的含义。 风险在经济领域中,一般将之理解为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损失的发生因为影响因素的大量性,无规则性和随机性而具有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经营与信贷活动中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就是商业银行风险.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在广义上它指因客户违约引发的风险,在狭义上指银行不能如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不确定性,也即银行在信贷活动中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张淼) 3.信贷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只要银行经营信贷活动,就不可能完全规避信贷风险,信贷风险在信贷活动中是客观且肯定存在的。换句话说,没有信贷风险的信贷活动是不存咋的。 (2)隐蔽性。 信贷活动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信贷风险难以直接的、精确的被观察和度量。 (3)可控性。 虽然信贷风险具有隐蔽性,但银行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前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 二.信贷风险形成的原因. 从一般意义上考察,任何经济活动风险的存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和政

治环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人的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银行信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银行风险的形成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这些因素的大量性,随机性,不确定性以及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交错,使得信贷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变得复杂化. 1.主要表现形式。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体现在巨额不良债权上。债权是指商业银行(债权人)按信用原则和交易准则,以贷款为形式、以契约承诺为载体,让渡信贷资金使用权给借款人(债务人),并藉此拥有向借款人追索贷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种经济权利。根据贷款契约的履行情况,商业银行的债权可分为正常债权和不良债权。就一笔贷款而言,如果该贷款能够按贷款契约规定的期限要求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那么该项债权就属于正常债权。否则,就属于不良债权范畴。“不良债权”是指按期很难收回或无法收回的贷款,即通常所说的呆账、坏账。(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分析—王红夏) 2.产生原因。 不良债权的产生主要来自于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水平低,其体现在以下方面:(1)银行对经营对象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信贷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工作人员对贷款对象的了解程度有很大关系,在发放贷款前,没有对贷款对象进行深入调查,没有对其资产状况和偿还能力进行评估,就像对方贷款.这样做的后果是某些贷款人信用低,不具有偿还能力.而一些贷款单位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导致其不具有偿还能力. (2)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项目评估.无论哪一种业务,事先都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对于银行来说,在贷款之前,应结合所掌握的资料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评估.如果凭借决策者的主观经验进行决策贷款,无疑会产生信贷风险. (3)信息不灵.银行的任何一项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及时,可靠的信息上,并且贷款之后,也应跟踪调查贷款对象的最新信息,确保其具有偿还贷款的能力. (4)国家体制原因。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也会对银行的信贷风险的产生有一定影响.如行政干预,指令贷款会形成贷款风险.由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银行的资金流向,投量的掌握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政

商业银行业务管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概论 商业银行的概念: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全方位经营各类金融业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企业。 商行的特征:(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即金融企业。 (3)商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商行的职能: 1 信用中介职能这是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 支付中介职能(结算)此职能不仅打打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而且加速了结算国能和货币资金的周转,从而促进了社会再生产的扩大。 3 信用创造功能 4 金融服务功能 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1 安全性原则2流动性原则3效益性原则 商业银行成立的一般程序: 1 申请登记。必须以公司的形式组建。 2 招募股份。即发行股票。 3验资开业。我国规定,设置全国性商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10亿元人民币,设置城市银行的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设置农业商行最低限额5000万元。注册资本应当是实缴资本。 第二章商行资本管理 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 1 商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广泛。 2 商行资本占资产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商行资本的功能: 1营业功能 2保护功能:1 资本可以弥补日常资金运行中偶发性的资金短缺。 2 资本为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信誉保证。 3 资本可以保护存款人及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4 管理功能。 巴塞尔协议资本的组成 1 核心资本,也成一级资本,包括股本和公开储备。 2 附属资本:1 非公开储备2 资产重估准备3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账损失准备金4 混合资本工具5 长期次级债务 巴塞尔协议规定,从事国际业务的商行,起资本标准为: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4%,总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 商业银行资本筹措包括外部筹措和内部筹措。 外援资本金的筹措: 1 发行股票2发行资本性票据和3通过国家资金的投入4通过出售银行资产增加资本。 内源资源主要来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即从银行内部进行资本累积。 第三章商行负债管理 负债业务概念: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它是商行最主要、最基本的业务。存款被动,同业拆借主动。 传统存款业务:1 活期存款2 定期存款3 储蓄 非交易用存款:定期和储蓄存款,储蓄存款分为活期和定期两种。 存款的种类:1 个人存款:人民币储蓄存款,外币储蓄存款 2 单位存款:单位活期、单位定期、单位协定、单位通知存款。存款成本的构成:1 利息成本 2 营业成本 3 相关成本 4 资金成本 5 可用资金成本 商行短期借款的种类: 1 像央行借款:1再贴现:卖给央行,获取现金2再贷款:像央行直接取得抵押贷款。 2 同业借款:这是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指银行之间利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时间差、空间差、行迹差调剂资金头寸的短期借款。 3 回购协议 4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银行中长期借款的种类: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包括1资本性的2一本性的3国际性的金融债券 商行负债经营管理内容:1保持适度的负债规模2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3降低负债成本。 保持合理的负债结构的原因: 1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增长2金融机构同业竞争3新技术在商行领域的应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浅议商业银行管理创新 导语: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竞争的激烈化,越来越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的竞争上。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面临着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提高竞争能力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适应经营发展形势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市场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挑战对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商业银行管理创新的目的、含义及内容 在以市场主导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适应竞争需求就必须对市场反应灵活,而管理创新是适应市场竞争需求的重要内容,是建立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商业银行安全运行的重要工作。 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事务,目前,管理工作被置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所谓管理创新是指企业对其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管理创新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成功的管理创新实质上是管理技术和管理制度的综合体现,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自然的工具属性,又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商业银行作为特殊的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是其改革的重点,所谓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就是指商业银行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方式对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文化和管理制度等在内的创新。具体而言,一是改革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理顺条块关系,清晰划定各级机构、部门和人员的权责范围和管理半径,建立规范明确的管理主体责任归属制度;二是改革商业银行的管理手段,建立以量化管理为主、定性管理为辅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不断完善管理指标体系;三是调整商业银行内部的管理层次,适当压缩管理层级,简化管理流程,推行扁平化效率型管理方式。 二、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的推进因素与阻碍因素 商业银行进行管理创新是有效整合其资源以实现经营目标的动态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行为,它需要一定的条件作为基础,但同时又会受到多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末重点

1、商业银行演变:国际贸易——币制混乱——货币兑换商——货币保管商——货币支付商——货币信贷商 2、特征: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①经营对象的特殊②影响的特殊③责任的特殊。 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综合,功能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 3、职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 4、经营原则: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 5、“三性”的关系:“三性原则”的关系:①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②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效益性也就无从谈起;③效益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6、组织形式:单元制;分行制;持股公司制;连锁制 组织结构:①决策系统:股东大会;和董事会。②执行系统:总经理(行长);部门经理。③监督系统:监事会;稽核部门 7、商业银行资本的概念:资本也称资本金,是指商业银行在建立之初由投资者投入的资金,以及银行在经营活动中由税后留存收益和银行借入的次级长期债务用来转增资本的资金,它代表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的所有者权益。 8、商业银行资本的特点:商业银行资本金所包含的内容比一般企业宽泛;商业银行资本占资产的比重与一般企业相比很小。 9、资本构成:股本、盈余、债务资本、储备资本。 10、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保护功能;管理功能。 11、88版《巴》背景:银行业经营的风险不断加大;银行业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日趋严重。 内容:①资本的组成(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②风险资产的计算:总风险资产=表内加权风险资产+表外加权风险资产+衍生工具风险资产。∑?=相应的风险权重) (表内资产账面价值表内加权风险资产 ∑??= 相应的风险权重)信用风险转换系数(表外资产账面价值表外加权风险资产∑?+?=相应的风险权重成本) 当前市场风险敞口替代信用风险转换系数值(衍生工具资产账面价衍生工具风险资产③标准化比率的目标④过渡期及实施的安排。 12、评价:积极的方面:①有助于银行的稳健经营;②有助于各国商业银行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竞争;③为国际间银行监管和协调提供了极大方便。 不足之处:①协议仅涉及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而忽视了其他风险;②粗线条的风险权重档次不能充分体现各种资产之间的信用差别,难以准确反映银行面临的真实风险;③协议对非OECD 成员国有歧视待遇;④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不一致,导致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进行监管资本套利。 13、04版《巴》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检查;市场纪律 核心资本比率=核心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 × 操作风险)×100%≥4% 总风险资本比率=总资本/风险加权资产×100%=(核心资本+附属资本)/ (信用风险加权资产+12.5×市场风险+12.5×操作风险)×100%≥8% 14、资本金筹措:商业银行外源资本金的筹集: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资本票据和债券。 商业银行的内源资本金主要源于银行的留存盈余。 15、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概念种类:是指商业银行筹措资金、借以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管理彼得S.罗斯第八版课后答案chapter_01

CHAPTER 1 AN OVERVIEW OF BANKS AND THE FINANCIAL-SERVICES SECTOR Goal of This Chapter: In this chapter you will learn about the many roles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play in the economy today. You will examine how and why the banking industry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marketplace as a whole is rapidly changing, becoming new and different as we move forward into the future. You will also learn about new and old services offered to the public. Key Topics in This Chapter ?Powerful Forces Reshaping the Industry ?What is a Bank?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Competing Financial-Service Institutions ?Old and New Services Offered to the Public ?Key Trends Affecting All Financial-Service Firms ?Appendix: Career Opportunities in Financial Services Chapter Outline I. I ntroduction: P owerful Forces Reshaping the Industry II. W hat Is a Bank? A. D efined by the Functions It Serves and the Roles It Play: B. B anks and their Principal Competitors C. Legal Basis of a Bank D. D efined by the Government Agency That Insures Its Deposits III.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Competing Financial-Service Institutions A.Savings Associations B.Credit Unions C.Money Market Funds D.Mutual Funds E.Hedge Funds F.Security Brokers and Dealers G.Investment Bankers H.Finance Companies I.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商业银行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汇总

商业银行管理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汇总 1、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法人,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货币信用业务和综合金融服务为经营对象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2、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商业银行将其吸收的存款按照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商业银行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 3、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银行发行的具有固定期限和一定利率,并且可以转让的金融工具。这种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流通所形成的市场称为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 4、存款准备金制度: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5、边际存款成本:边际存款成本:指银行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存款所支付的成本 6、同业拆借: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 7、证券回购证券回购是指证券买卖双方在成交同时就约定于未来某一时间以某一价格双方再行反向成交。

8、资金头寸:资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能够运用的资金,它包括时点头寸和时期头寸两种。 9、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 10、次级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11、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各类资产和负债进行预测、组织、调节和监督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以实现资产负债总量上平衡、结构上合理,从而达到最大盈利的目的。 12、中间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即能为商业银行带来货币收入,却不直接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但是会改变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13、杠杆租赁:杠杆租赁是指在一项融资租赁交易中,出租人只需投资租赁设备购置款项的20~40%的金额,即可在法律上拥有该设备的完整所有权;设备购置款项的60~80%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无追索权贷款解决,但需出租人以租赁设备抵押,以转让租赁合同和收取租金的权利作担保的一种租赁方式.它有别于

商业银行管理彼得S.罗斯英文原书第8版 英语试题库Chap016

Chapter 16 Lending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Managing Credit Risk Fill in the Blank Questions 1. The______________ is a uniform rating system developed by regulators where banks are given a rating from one to five in each of six categories and an overall rating from one to five. Answer: CAMELS 2. One of the 6 C?s of lending,______________ suggests that the lender must look at the position of the business firm in the industry and the outlook of the industry to evaluate a loan. Answer: condition 3. One of the 6 C?s of lending,______________ suggests that the lender must look to see if the borrower is legally entitled to sign a binding loan agreement. For an individual this entails making sure the borrower is of legal age to sign a contract. Answer: capacity 4. When a bank purchases a whole loan or a piece of a loan from another bank they are purchasing what is known as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swer: participation 5. Loans that have minor weaknesses because the bank has not followed its written loan policy or which have missing documentation are called______________ by regulators. Answer: criticized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loans extended to farmers and ranchers to assist in planting crops, harvesting crops and to support the feeding and care of livestock. Answer: Agriculture loans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vote the bulk of their credit portfolio to large-denomination loans to corporations and other businesses and tend to be large banks. Answer: Wholesale lenders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re loans which are secured by land buildings and other structures. These loans can be short term construction loans or longer term loans to finance the purchase of homes and apartments among others. Answer: Real estate loans

商业银行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导论: 1.商业银行的性质。①.商业银行是企业,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以盈利为经营目标②.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活动范围是货币信用领域,创造能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可以重复买卖同一金融产品。③.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银行。区别于中央银行:服务对象不同,地位不同,职能不同;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与政策性银行不同,与专业银行不同。 2.商业银行产生与发展。①商业银行的产生。第一家股份制银行:1694年英格兰银行;两种产生途径: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化而来,直接组建股份公司。②变化中的商业银行。业务结构:从传统存、贷、汇向金融服务与表外业务发展;组织结构: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人员结构: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结合。③银行业的未来。存在的社会条件:中介职能;社会职能:资金分配、风险分散、收付结算;自身的业绩:三次大的冲击:股市大崩溃、债务危机、泡沫经济 3.商业银行的功能。①信用中介:提供期限转换,将社会闲散货币转化为资本;提供风险转换,为客户和自身分散和降低风险;降低交易成本②支付中介:传统职能;社会信用链的枢纽;功能的发挥早于信用中介③信用创造:派生功能;创造流通工具与支付手段;影响社会信贷规模与货币供给④金融服务:充分利用银行信息与管理优势;服务性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比重日渐增

多;种类繁多,如财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现金管理⑤调节经济。

银行实 力;提高 抵御风 险与参 与市场 竞争的 能力。缺点:易形成集 中与垄 断,不利 于银行 间开展 竞争;限 制银行 的经营 自主性; 不利于 银行创 新活动。连锁银行制。两 家或两 家以上 相互持 股的银 行组织 起来,围 绕一个 地区的 大银行 组成。 缺陷:不 利 于 资 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