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20多年来出现六大变化

中国高等教育20多年来出现六大变化

首先,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由“政府直接办学”转向“政府引导和监督办学”,高等学校由政府的附属机构变成了由国家立法保障的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国家的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已由中央政府管理为主转向由省级政府统筹和管理为主,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过去的以政府各业务部门办学为主的体制已经转变为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统筹和协调的体制。

二、学校的办学主体由政府独家办学转向由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办学;学校也由过去的以专门院校为主体、封闭办学转向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和日益综合化和多样化。三、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财政体制也已从政府拨款转变为以政府财政拨款和宏观调控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新体制。四、大学的招生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政府指导性计划与调节性计划相结合,高等学校本科生的培养由过去的高度专门化普遍转向“注重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新模式。招生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得到扩充,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时代。五、学生则由过去的免费上大学转变为学生交费上大学,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大学生资助制度。六、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由国家“统包统分”转向绝大多数学生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1978年12月,冬日里一声春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此,我国走上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教育,这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事业,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历史发展时期。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的光辉旗帜。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各行各业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和上千万的专门人才,为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育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在全社会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教育全国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指出在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并强调理想教育和品德教育要从小培养,多次要求用中华民族的历史教育青少年,“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稳定团结的政治局面。面对改革开放时期各种社会思潮,1980年1月,邓小平同志强调“要进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反对资本主义腐蚀的革命品质教育”。1986年冬,有少数人借政治体制改革问题鼓吹推行包括多党制在内的西资产价级政治制度,攻击人民民主专政。一些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头面人物还到一些大学生进行煽动,直接挑动学生闹事。针对这些情况,邓小平同志尖锐地指出:“几个学生上街影响不了大局。问题在于我们思想战线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对青年学生引导不力。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1990年,我国政府领导人先后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和印度召开的9个人口大国全民教育会议,我国政府同意《世界全民教育宣言》的目标,签署了《德里宣言》,就本世纪末中国普及教育向全世界做了承诺。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与各地党政负责同志谈话时再次指出:“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号召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深入,1988年,继国家“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之后,原国家教委在近10年农村教育改革试点基础上正式组织实施“燎原计划”,通过农业、科技和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到位,高等学校在与企业及社会各界进行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的合作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伐。承前启后,党中央作出了重大宏观决策

20世纪80-90年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古老的中国焕发了青春,全世界都开始关注中国。如果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走上正确的社会义道路的里程碑,那么,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深刻地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

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同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江泽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同志都到会讲话,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认真实施《纲要》。会后不久,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纲要》的实施意见。1995年,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了面向21世纪实施科教兴国的政策建设。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一最为重要的教育基本法律。1996年,国家在制定国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过程中,又确定了我国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改革的总体思路。全国人大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总之,党的十四大以来的五年,是以江泽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和全面贯彻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五年,是教育法制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的五年,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再创显著业绩的五年。

科教兴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进入了建国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国家“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片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指导下,1997年,通过“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已经达到1882个,全国65%的人口地区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初中阶段(12-14岁人口)毛入学率达到87%,青壮年文盲率降到6%以下(比1992年减少了约4个百分点),超过了同期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1995-2000年)”,中央财政专款加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投入总量超过100亿元,成为建国以来中央级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义务教育扶贫工程。

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很快,结构有所改善。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608万人,其中研究生18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2.2倍和9.6倍,18-21岁人口大学毛入学率达到7.6%。办学效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初步形成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培养研究生和本专科毕业生1500万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路正逐步理顺。以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大学和学科为宗旨的“211工程”建设工作进展顺利。高校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生力军,科技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全国高校已经建立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0所高校进入“中国教育科研究计算机网”,并同国际互联网连接,开展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3万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涌现了一兹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方面的智力优势,进一步密切教育与经济、科技的关系。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来,我国已经与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向103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近30万名留学人员,接受了来自152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25万多人,留学回国人员达到9万人,这是新中国历史上教育对外交流和合作的最好时期。党的十四大以来,留学人员回国总数以每年13%的速度递增,特别是全面实行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制度改革后,每年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数已超过当年派出数,近5年学成归国的留学人员近3万人。据统计,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2%是近10多年回国的留学人员。中国科学院士中,有52%近10多年回国的留学人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95%是建国后历年回国的留学人员。

抓住机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目前,我国受教育人口高达3.1亿,全国每4人中就有一个人在校学习。但我国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不觉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教育存大的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近年来,我国宏观教育改革,加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经费筹措体制、招生缴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大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政府为学为主与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相结合的办学新体制逐步形成。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主要由政府来办。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面向劳动力和人才市场需要兴办

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较大进展,已有600多所高等学校按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进行了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自我封闭、服务面向单一的状况有所改变。

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缴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改变了多年来由国家“包学费”、“包分配”的局面。1997年,已经全面实行缴费上学制度的改革。国家配套实行专项或定向奖学金和贷学金,并对家庭因难学生实行学费“减、缓、免”的政策,以保证条件比较艰苦的行业和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扶持家庭比较贫困的优秀学生。在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在国家政策指导下,从一定范围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逐步实行建立人才市场、毕业生自主择业。

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改革正在进行。近年来,各级政府依据《教育法》,在政府教育财政拨款逐年增长并高于同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同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包括征收教育费附加、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发展校办产业、鼓励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中,财政性教育经费占73%,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占27%。原国教委会同国家统计局从1994年开始公布全国教育经费年度执行情况,以加强社会监督。1997年,全国教育经费达到2700亿元,比上年约增长20%,比1992年的867亿元增长约210%,并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教育投入体制。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各地区正在大力进行素质教育的综合改革。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方面,1992年以来,国家建立了180个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为改变以往高校专业过细、学科结构不合理、部分课程内容陈旧等状况,1994年国家启动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陈旧等状况,1994年国家启动并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分别减少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目录的种数,开展对普通高校、成为高校和研究生教育的评估工作

世纪之交,开拓创新迎接新世纪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数亿劳动者和几千万的专门人才,形成了上千万人的教师队伍,办学的物质条件不同程度地有所改善,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中小学德育工作都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教育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我国教育事业迈向21世纪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和依法治教,遵循教育规律办事,促进教育宏观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各级党政部门要真正重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广泛的共识,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和有利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体思路。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互统一的发展观,正确处理教育系统内部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以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为重点,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要把普遍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与培养大量能够参与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结合起来;要把发展低重心的国民教育体系,与形成一批在基础性学科及高新技术领域的创新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高级管理专家队伍结合起来。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战略选择。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全局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政府的统筹和协调职能,扩大学校面向社会需要的办学自主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和支持教育。努力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拓展更多的教育机会。这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略。

坚持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系统创新,建立和完善辐射全国城乡的学校教育和培训机构的一体化网络。重视现代化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构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社会化的、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是我国教育系统随着时代变革的根本出路。

回顾20年来的教育历程,我们看到,教育事业还存在一系列基本矛盾。比如,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与教育资源质量还不够高,数量供给不足的矛盾;教育扩展规模、提高质量与政府和社会的投入用支持条件不足的矛盾;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现行教育体制及外部体制改革滞后的矛盾;教育资源利用效益不高、浪费现象严重等等,在教育事业中形成诸多薄弱环节和掣肘因素。我们必须以开拓创新的精神面对矛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展望未来,21世纪中国教育前景辉煌

在党的十五大上,江泽民同志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发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总动员令。

我国的教育事业,将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战略指导方针,在现代化全局中担负起基础性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同志最近又深刻地指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将进入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科技和人才是益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资源。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过程中,教育将提供关键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成为开拓、带动形成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动力,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为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更为为严峻的挑战展望21世纪,我国要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教兴国,就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以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根本目标。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国民文化教育素质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将为更多的适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若干高校将跨入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21世纪初期,应当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需求并体现现代化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教育体制。更好地适应同期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需2004年9月10日,我国1200多万教师迎来第20个教师节。20年来,发生在普通教师身上的故事,如水滴折射出辉煌的历史跨越,如浪花跳动着时代前进的脉搏……从“老九”到“香饽饽”“现在当教师,体会到了什么叫令人羡慕。”山西省陵川县平城中学教师李国平1985年8月参加工作,9月赶上首个教师节。见习期间,工资每月45元,次年转正56元。其后十几年,工资有增加,但也就100多到300多元。上老下小,经济捉襟见肘。最近五六年间,工资增幅较快,现在每月达到1000元。

20年间,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收入稳步增长。如今,在许多地方,一名中小学高级教师月薪达三四千元。至于大学教师,月收入过万元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2003年,全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职工年平均工资分别达到23307元和13293元,年增幅分别为10.7%和14.2%,分别是1985年的18.7倍、11.9倍。

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正发生在这几年:从1998年到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08万人增加到34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截至2003年底,全国普通高校达到1552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9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从公办教师到新“民办教师”文革后在各地农村出现的“民办教师”一度成为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曾多达491万,1993年仍有230多万。他们没有工资,只有微薄的生活补助,待遇很低。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财政增加了投入,终于实现了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