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腰肌劳损

百度百科腰肌劳损
百度百科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

中文名称:腰肌劳损

英文名称:lumbar muscle strain

定义: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筋伤(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既是多种疾病

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可见于现代医学所称之肾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肌劳损脊椎及外伤、妇科等疾病。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肌劳损与长期的不良姿势直接相关,患者首先要注意矫正姿势改变生活方式,尽可能穿平底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西医学

名:

腰肌劳损

中医学

名:

肾虚腰痛

英文名

称:

lumbar muscle strain

其他名

称:

腰臀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

所属科

室:

外科 - 骨科

发病部腰部 多发群体:

长期保持坐姿者,中老年人 传染性: 无传染性 是否进入医保: 是 治疗方法: 黄 家 粉 包 治疗特点:

无 副 作 用,效 果 彻 底

位:

主要症

状:

腰部疼痛,腰骶部疼痛

主要病因:腰椎退行性脊椎炎,棘上、棘间

韧带慢性损伤,第3腰椎横突综

合征,劳累过度

剂型:

祖传外

用中药

目录

注意事项展开

注意事项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概述

腰肌劳损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本病又称腰臀肌筋膜炎或功能性腰痛,祖国医学称为肾虚腰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1]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

腰肌劳损的主要症状为腰或腰骶部疼痛,反复发作,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时轻时重,缠绵不愈。腰部可有广泛压痛,脊椎活动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明显加重,并可有肌肉痉挛,脊椎侧弯和功能活动受限。部分患者可有下支牵拉性疼痛,但无串痛和肌肤麻目感。疼痛的性质多为钝痛,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散布整个背部。腰部酸痛或胀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劳累时加重,休息时减轻,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不能坚持弯腰工作。常被迫时时伸腰或以拳头击腰部以缓解疼痛。腰部有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无明显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

症状特点

一般来说,腰肌劳损的症状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疼痛症状时轻时重,并产生腰椎畸形,严重者须拄着拐杖行走,甚至卧床不起;

②肌痉挛常表现在一侧骶棘肌、臀肌或两侧;

③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最为多见;

④痛与麻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与足部;

⑤X线片、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⑥个别患者同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如腹痛等)。编辑本段疾病诊断

诊断要点

患者多有腰部过劳或不同程度的外伤史。腰部酸痛,时轻时重,

腰肌劳损--X光片

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重,常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检查腰部外形多无异常,俯仰活动多无障碍。少数患者腰部活动稍受限并有压痛,压痛部位多在骶棘肌处、骶骨后面骶棘肌止点处,或髂骨嵴后部、腰椎横突部。X线照片多无异常所见,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检查

1、X线检查:多无异常,少数和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2、年老或骨质疏松患者检查,可选择ECT检查、骨密度检查。[1]

腰肌劳损又称“功能性腰痛”或“腰背肌筋膜炎”等,主要是指腰骶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腰肌劳损在慢性腰痛中,本病占的比例最大。多由急性腰扭伤后失治、误治,反复多次损伤;或由于劳动中长期维持某种不平衡体位,如长期从事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等引起。腰骶椎先天性畸形者,使腰骶部两侧活动不一致,更易导致腰骰部软组织的疲劳而引起腰痛。患者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腰骶部一侧或两侧酸痛不舒,时轻时重,缠绵不愈。酸痛在劳累后加剧,休息后减轻,并与天气变化有关。腰肌劳损在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均显著加重,腰部活动受限。急性腰扭伤未获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长期不良姿势导致的腰部软组织劳损,使腰肌容易疲劳且易出现疼痛,称慢性腰肌劳损腰部软组织劳损。

症状判断

腰肌劳损的症状相当复杂,病情表现也各有不同,以下几种情况比较常见:

1、腰部疼痛程度时强时弱,开始表现为间歇性疼痛,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并逐渐加剧。

2、按摩之后疼痛可减轻,用手捶腰可减轻疼痛。适当活动能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且反复发作。

3、早晨起床时腰痛重,活动以后好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有的还影响睡眠。工作或训练时减轻或消失,休息时腰痛。

4、疼痛随天气变化,受凉或阴雨天疼痛加重。

5、弯腰工作常觉困难,弯腰时间稍久疼痛加剧。

6、腰痛范围较广,疼痛难以形容,比如隐痛、胀痛、痠痛,有的还伴有沉重感。

辩证分析

长期体位不正或弯腰下工作,或经常腰部持续负重,可引起腰部筋肉的慢性积累性损伤。腰部急性损伤后,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迁延日久,可造成腰部慢性损伤。腰骶部有先天性结构异常,使肌肉的起止点随之发生异常或该部活动不平衡,而易致腰部慢性损伤。腰为肾之府,由于劳损于肾,或平素体虚,肾气虚弱,肾的精气不能充养筋骨、经络,故患部多为气血不畅或瘀血滞留于经络,血不荣筋,筋脉不舒,而致腰部筋挛疼痛。肾气虚弱,风寒湿邪易于乘虚侵袭,久

而不散,筋肌转趋弛弱,若患者弯腰劳作,则弛弱之筋肌易于损伤,使劳损与寒湿并病。

编辑本段病因

原因

(1)急性腰扭伤后及长期反复的腰肌劳损。

(2)治疗不及时,处理方法不当。

(3)长期反复的过度腰部运动及过度负荷。如长时期坐位、久站或从弯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久而久之可导致慢性腰肌劳损。

(4)慢性腰肌劳损与气候环境条件也有一定关系,气温过低或湿度太大都可促发或加重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局部软组织的损伤,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压迫神经导致的症状。鉴别这两个病最简单的就是前者疼痛局限在腰部,后者会有疼痛放射到臀部、大腿、小腿或是脚。轻微的腰突症卧床休息、睡硬板床、理疗、热敷,最多做做牵引;腰肌劳损休息就可以缓解。

三类病因

1、棘上、棘间韧带慢性损伤:绝大多数病人有损伤史,弯腰时下腰部感觉酸痛无力,或腰部有断裂感;部分病人可伴有向臀部的放散痛,但无运动、感觉障碍。压痛常局限于

腰椎4、5或腰5、骶l棘突上和棘突之间浅表组织,在病变处有时能触到韧带剥离感、结节等,腰椎X线摄片检查无骨质病变。

2、腰椎退行性脊椎炎:多发生在中年人,腰痛并非均来自增生的"骨刺",而主要是来自肌肉、筋膜、韧带、后关节的劳损或椎间盘组织或硬脊膜和脊神经,"骨刺"可使腰部的运动受到限制,在临床上表现为运动不便。晨起或久坐起立时常出现明显腰痛,活动后上述症状能明显减轻;劳累和气候变化可使腰痛加剧。X线检查可发现"骨刺"及生理弧度、椎间隙改变。

3、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第3腰椎是位于腰活动的中心,又是腰椎生理前凸最突出的地方,成为腰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活动的枢纽,其两侧横突端受牵拉的应力最大。再则,由于第3腰椎横突最长,所承受的杠杆力也最大,在顶端附着有腰方肌、横突间肌、横突棘肌、骶棘肌、胸腰筋膜的深层、横突间韧带等组织,腰部任何方向的运动均使第3腰椎横突顶端承受反复的牵拉和磨动,故致伤机会较多。本病多见于青壮年,以腰部慢性、间歇性的酸胀、疼痛、乏力为主,症状不重,酸痛部位广泛,但讲不清楚具体的疼痛点,经充分休息后,症状不一定能消除,腰部容易疲劳有烦扰不适感。单一姿式难以持久维持,久坐、久立后,伸腰活动,改变体位才稍感轻松;劳动后腰局部症状即明显

加重,酸痛可向臀部、大腿内侧放散。遇阴雨天,症状加重,天气晴朗酸痛可缓解。

编辑本段多功能治疗及日常护理

多功能治疗

腰肌劳损在医学上是一种慢性的迁延性疾病,本身可以发腰肌劳损的疾病非常多,但是总体来说,不外乎以下两类疾病:

1,炎症性疾病,包括泌尿系统感染,生殖器系统感染,这类型疾病,积极通过消炎治疗即可取得痊愈。

2,物理机械性损伤:这类疾病包括我们常见到的急慢性腰扭伤,风湿类风湿,肾虚,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等。这些疾病,可引起腰部肌肉缺血,缺钙,受凉,腰肌韧带纤维过度拉伸。或者椎间盘突出或者骨质增生引发腰部神经压迫,从而导致腰部肌肉无力,疼痛,引发腰肌劳损。

所以,日常居家从治疗的角度来讲,活血通络,通经化瘀,配合必要的牵引,固定作用,是我们治疗腰肌劳损时常用到的方法,在方面建议多关注一些国产的医疗器械,如腰痛治疗带等等都是日常生活中首选的方法这些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情,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肌劳损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大多客户腰肌劳损的不到有效的缓解,反复迁延,不能彻底治愈,就在于得不到对症的方法和自身无法坚持治疗。

日常护理

1、避免寒湿、湿热侵袭改善阴冷潮湿的生活、工作环境,勿坐卧湿地,勿冒雨涉水,劳作汗出后及时擦拭身体,更换衣服,或饮姜汤水驱散风寒。

2、注重劳动卫生腰部用力应适当,不可强力举重,不可负重久行,坐、卧、行走保持正确姿势,若需作腰部用力或弯曲的工作时,应定时做松弛腰部肌肉的体操。

3、注意避免跌、仆、闪、挫。

4、劳逸适度,节制房事,勿使肾精亏损,肾阳虚败。

5、体虚者,可适当食用、服用具有补肾的食品和药物。编辑本段常规治疗

膏药治疗

膏药是祖国医学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等说法。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等一系列优点。

理筋手法

患者俯卧,术者用手掌揉按两侧骶棘肌,然后找出压痛点或痛性结节,由上而下逐个进行点穴、弹拨、拿捏,然后施于滚法,注意手法不宜过重。亦可加用侧卧屈伸法,令患者侧卧,患侧在上,术者立于患者背后,一手按其腰部痛处,一手握持患侧踝部并向后牵拉,使髋关节过伸,继而屈髋屈膝,使大腿触及腹部,然后将下肢牵拉伸直,反复3次。[1]针灸疗法

1.针刺取阿是穴:肾俞、志室、气海俞、命门、腰阳关、次髎、委中等,针刺后可在腰部穴加拔火罐,以散瘀温经止痛。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核及肿瘤患者不宜针灸2.耳针刺腰骶区、神门区、肾区等,可稍作捻转,两耳同刺,留针10分钟,隔日1次,可连作2—3次。

针灸疗法

针灸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是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针灸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法邪的作用。

针灸治疗腰肌劳损时,热势炽盛,大汗不止,脉象混乱,脉证不符等病情危重的患者,可慎针刺。骨关节急性感染、结核、恶住肿瘤忌用针刹。

对于身体过分疲劳和情绪过分激动者以及醉饱之后,应避免针刺,否则易于引起晕针等变端,不适合针灸治疗腰肌劳损。骨关节疾病发生后,常引起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不能主动运动,有些疾病可作一些被动运动,促进恢复。

针灸治腰肌劳损时人体重要脏腑、器官、脑髓、大动脉、某些大关节等处所分布的穴位,都有严格的针刺禁忌,下针时应十分慎重,注意安全。对骨痈疽、骨痨部位、骨肿瘤、血友病性关节炎以及工业性骨中毒,均禁忌针灸。

推拿疗法

1、循经按揉法:患者俯卧位,医者站于一侧,先用滚、按揉法沿两侧膀胱经由上而下往返施术3~5遍,用力由轻到重。然后用双手拇指按揉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以酸胀为度,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数次。

2、解痉止痛法:医者用点压、弹拨手法施术于痛点及肌痉挛处,反复3~5遍,以达到提高痛阈,松解粘连,解痉止痛的目的。

3、调整关节紊乱:患者侧卧位,医者面向患者站立,施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再取仰卧位,双下肢屈膝屈髋,医者抱住患者双膝作腰骶旋转,顺、逆时针各8~10次,然后作抱膝滚腰16~20次,以调整腰骶关节。

4、整理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滚、揉法在腰臀及大腿后外侧依次施术,往返3~5遍,并点按秩边、委中、承山等穴,然后用小鱼际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最后用五指并拢,腕部放松,有节律地叩打腰背及下肢膀胱经部位,用力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

5、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加强腰背伸肌锻炼,如仰卧位拱桥式锻炼,俯卧位的飞燕式锻炼,早晚各1次,每次各作20~30下。有利于腰背肌力的恢复。

按摩疗法

1、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侧,在下腰部和下背部,沿膀胱经自上而下用衮法操作10分钟。

2、取俯卧位,家人立其患侧,用指擦法自上而下,擦背部两侧膀胱经至局部发热,再虚掌拍叩击10次,然后在患处热敷。

3、取俯卧位,放松肌肉,用两手拇指指腹端按揉背部肾俞、关元俞、膀胱俞、腰压痛点各1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4、取俯卧位,全身肌肉放松,家人立其左侧,用左手掌根自脊柱右侧骶棘肌上端按揉并下至腰骶部,重点按揉肾俞、关元俞、膀胱俞、腰背部压痛点,重复进行5次。家人再立其右侧,换手同法操作,最后自上而下用掌根按揉脊柱各关节棘突,重复进行3次。[1]

锻炼疗法

腰部劳损的练功活动对腰部劳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腰部筋肉的力量。可作前俯后仰、左右侧屈、风摆荷叶、仰卧举腿、飞燕点水等功,并可结合广播操、太极拳等。

急性腰扭伤后未彻底治疗,或逐渐劳损、出汗受凉以及运动量过大,超过了局部所承受的能力或反复单一动作疲劳积累所致。症状为以酸胀、疼痛由轻到重,自感不适开始,夜间疼痛加重,轻微活动疼痛减轻,在竞技状态时几乎不疼,活动累了疼痛加重。

腰肌劳损

前屈后伸运动

两脚分开与肩部同宽,两手叉腰。将腰部充分的前屈、后伸个6次。注意运动时一定要放松身体。

回旋运动

两脚分开与肩部同宽,两手叉腰。腰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注意要由慢到快,由小到大。次数与您的病情来定。

俯卧运动

患者处于仰卧位,将上肢反放在背后面,然后将头胸部和双脚离开床面。这时身体呈反弓形,一定要注意坚持,等到疲劳为止。每天早晚各一次[2]。

食疗法

1.椒茴煮猪尾:胡椒12克,大茴香10克,猪尾1条(去毛洗净切段),水适量,煮汤调味服。

2.良姜猪脊骨粥:高良姜10克,苡仁30克,生姜10片,杜仲 10克,寄生20克,水煎去渣,再加猪脊骨250克,大米120克,煮粥调味服。

3.薏苡仁生姜羊肉汤:薏苡仁50克,生姜20克,羊肉250克,加水适量煲汤,调味佐膳。

4.杜仲狗脊汤:杜仲20克,狗脊15克,黄精15克,鸡血藤30克,猪骶骨1具,久煎,调味饮汤吃肉。每日1次,连服10天为1疗程。

5.当归牛尾汤:当归30克,杜仲12克,首乌15克,牛尾巴1条。将牛尾巴去毛洗净,切成小段,和上述药物加水适量,煲透熟,调味,饮汤吃牛尾。

6.牛膝黄精猪肾汤:牛膝20克,黄精15克,川断10克,杜仲 10克,猪肾1对。水煎调味饮汤吃肾,每日1次,连服30天。[1]

编辑本段矫正姿势巩固姿势

腰肌劳损,在医学上属于姿势性腰痛,经过姿势对姿势的调节,可以减缓症状,关键是保持腰椎姿势的挺拔,减小腰椎曲度骨盆前倾,避免后侧肌肉挛缩。不然会逐渐加重,导致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倒走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有利于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曲度,因为脊柱就是在人体的背后侧,所以重心后移是矫正姿势的有效方法,这是人体的自身结构决定的。站立的时候也一样,双脚前脚掌踩一本厚书,只要让脚跟低于脚掌,重心后移,就可以减小腰椎曲度矫正姿势。只是运用了外部的强制性力量,该方法在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中,针对初学者较为常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