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加工建设项目

中药材加工建设项目
中药材加工建设项目

陇南市康县中药材加工项目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陇南市康县中药加工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

甘肃世纪中天投资有限公司

3、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陕甘川交界地带。境内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全境处西秦岭南侧陇南山中,地质构造为昆仑秦岭地槽褶邹地带,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最高海拔2483m,最低海拔560m,年平均气温12.1℃,无霜期207天,日照时数1433.7小时,年降水量742mm。县辖8镇13乡,350个行政村,164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9.4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7.78万人。总面积2958.4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0.16万亩。

(2)建设内容、规模

建设加工中药材饮片的初级加工厂1座,产品为:(3)建设期限

4、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

(1)建设工程费万元,占总值的;

(2)设备购置及安装工程费万元,占总值的;

(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占总值的;

(4)预备费万元,占总值的;

(5)建设期利息万元,占总值的;

(6)流动资金万元,占总值的;

(7)征收加工厂土地费用万元,占总值的;

备注:收购药材投资额除外。

5、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中药材收购加工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

(2)项目带动能力

中药材切片加工,使当地山区农民直接受益。并在药材加工时可解决多个就业岗位。解决康县农民和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二、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综合评价

康县收购加工建设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开发战略,符合国

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二章中药材生产与品质 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与栽培 一、品种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在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中,品种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中药有效成分多来源于次生代谢产物,不同品种的植物由于遗传特性的不同,合成与积累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及量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异。 中药的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一药多基原情况普遍存在,有的来源于同属不同种,有的甚至为不同属或不同科。来源为同科不同属的中药如葶苈子;不同科的中药如青黛、珍珠等。有些不同基原的中药材,质量差异较大,例如《中国药典》收载的柴胡。由此可见,品种对中药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栽培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药材的生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野生和栽培(养殖)。我国目前许多药材的栽培主要靠药农分散种植,种植技术粗放,再加上盲目扩大种植范围,造成种质不佳,种质特性退化的情况较为严重。 另外,在栽培过程中滥施农药、除草剂,过量使用化肥,造成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偏高,影响药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中药材的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是提高药材质量和保证药材质量稳定的基础与关键。 第二节中药材的产地 一、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产地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药有效成分的形成和积累与其生长的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土地辽阔,同种药材会因产地不同(土壤、气候、光照、降雨、水质、生态环境的各异)引起药材质量上的差异。这直接影响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也会导致临床疗效的差异,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化种植中药材,在建立种植基地时一定要选择该药材生长最适宜的地域。 二、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 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 通常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在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如西宁大黄、宁夏枸杞、川贝母、川芎、秦艽、辽五味、关防风、怀地黄等。例外的情况是有少数药材,药名前所冠的地名不是指产地,而系指进口或集散地而言,如广木香,并非广州所产,而是从广东进口,藏红花亦非西藏所产,而是从西藏进口。 目前常用的道地药材包括: 1.川药 主产地四川、西藏等。如川贝母、川芎、黄连、川乌、附子、麦冬、丹参、干姜、白芷、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川续断、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麝香等。 2.广药 又称“南药”,主产地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如阳春砂、广藿香、广金钱草、益智仁、广陈皮、广豆根、蛤蚧、肉桂、桂莪术、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化橘红、樟脑、桂枝、槟榔等。

中药材种植基地创业计划书

中药材种植基地创业计划书 名称:xx农富中药合作社中药材种植基地 发展背景:生态农业、种业将会成为XX年热点话题,粮食安全和土地改革的关注度会贯穿整个XX年,一号文件再度锁定农业,传统农业的升级之路已经越来越宽阔,社会各界闲置资金也争相涌入农业中。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今年一号文件第五部分第22条,规定"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有关部门要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上内容的总体精神就是鼓励财政资金流向合作社,无论是项目资金还是形成的资产,都要向合作社靠拢。财政资金支持合作社还要有"搞创新",目标无非是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合作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财政的大力支持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点。中医走向世界中草药的需求量的急剧增加。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仅去年短短一年时间,市场上537种常用中药材中,涨幅一般在5%~180%之间。其中,太子参涨幅达350%,党参价格涨幅达160%,三七涨幅达70%以上。专家分析,部分药材价格暴涨,主要还是因种植面积缩减,供不应求因素造成的。比如:桔梗,因为持续低价4年之久,又加上种植管理费时费工,种植面

积大幅减少。尽管价格已从12元/公斤左右涨至100元/公斤上下,但是依然没有大量货源可供。三七,也因多年低价,生产大幅减少,又加上干旱造成大量减产,才出现价格大幅上涨。 未来药材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近10年来,中药材市场整体价格走势呈上升趋势,年平均增长幅度在10%之间。且行情每隔3~4年会形成一个涨跌周期。在这个周期形成过程中,最低谷后往往也是反弹最强烈的阶段。而行情达到最高值后,第二年往往会延续一个相对高价位期。另外,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外出,中药材生产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恢复;同时,随着物价整体上扬,以及劳动力成本提高,中药材价格已很难跌落到早先较低价位。一些生产尚未恢复、价位不高的药材,后市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 当前野生类药材货源紧张,可长期发展。具体的品种有:关防风、野生桔梗、野生柴胡、苍术、川贝、重楼、猫爪草、穿山龙、紫草、野生灵芝等;动物类药材如:水蛭、天龙、地龙、刺猬皮、蜂房、大将军、桑螵蛸、蝉蜕、蜥蜴、蛇蜕、龟板、牛黄等,市场行情一直较好。国家目前重视三农,农业政策好,再加上国家对于藏区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的大力支持以及农村产业结调整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就自身来说本人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及经营,对于网络销售也是有着不错的成就能够独立架构网站以及后期管理、优化等,这对基地后期

部分常用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年7月第4卷第7期Chinese Manipulation&Rehabilitation Medicine,Jul.2013,V ol.4No.7 部分常用中药的掺假现象及鉴别方法分析 王亚男1,杨翠2 (1.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派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77; 2.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48) [摘要]中药掺假造成中药应用市场的混乱,对患者治疗效果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选取几类常见药物,对其掺假现象和鉴别方法进行分析,杜绝假药的危害性。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掺假;鉴别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R ]R282 282[文献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文章编号]]1008 1008--1879 1879((2013 2013))07 07--0137 0137--02 中药材掺假是指纯正药材被掺入了伪品、异物或是非药用部位。当前的中药市场当中药物掺假现象出现几率较大,掺假品严重影响着中药材的质量[1],因此要严格控制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几种常见药物,对其掺假现象及鉴定方法进行分析。 1半夏 多以紫茉莉根通过去皮、蒸煮程序将其掺入作假。半夏片,近似圆形,片较薄,厚度为1mm,直径为1~1.5cm,表面呈白或黄白色,横切面呈洁白,具富粉性。显微镜下半夏片的草酸钙针晶较为分散,有的为束状存于粘液细胞中,针晶长度为20~ 144mm,导管呈现螺纹状和环纹状;而紫茉莉根片的草酸钙针晶较细,长度为50~150mm,导管大部分是网纹状或梯纹状,糊化后期淀粉粒为云朵状。 2蟾酥 市场中蟾酥通常会掺杂多种杂质,掺入淀粉时发现外形和真正的蟾酥比较相似,但是质地更硬,且其片厚,无透明状,韧性较差,手握未出现柔软感;蛋白掺入其中时,其质地硬且脆,表面有光滑感,但是韧性很差,闻之有蛋白腥气;向其中掺杂松香粉、牙膏、肥皂、雪花膏等物时,通常都会用鼻闻到此类物品的气味,尝之亦有异味出现,麻辣感或涩味下降;猪油、菜籽油掺入其中可发现颜色大部分呈黄棕色,横切面出现油香气。显微镜下发现,正品大部分都是半透明状或呈淡黄色,不规则状碎块,未发现其它特征;掺杂样品粉末做成水装片,会发现其中含有淀粉、油滴、蟾酥碎片等物品的特征,还有的样品会检测到植物组织细胞[2]。 3车前子 大叶车前种子被掺入其中造假。合格的车前子呈现椭圆状、不规则长圆状,稍扁,长2mm,宽1mm,表面呈黑棕至黑褐色;而小粒车前子为类三角形,有的呈斜方形,种子较小,长1mm,宽0.6mm,其表面为棕色。 4茯苓 多会掺入淀粉块作假,大部分在饮片中掺假。茯苓被水煮不会溶化,但是淀粉块有溶化现象;往药物中滴碘液,未变色者为茯苓,呈现蓝色者为淀粉块;显微镜下发现,茯苓菌丝较为细长,没有淀粉粒,而掺入淀粉块后会有淀粉粒出现。 5鸡内金 通常会将鸭内金、生病的鸡内金加入其中作假。纯正的鸡内金表面为黄色、黄褐色,其质地较脆,薄有透明状,横切面有角质状,光泽感强。鸭内金外表观之为黑绿色,厚重感强,质地较硬,横切面无光泽感;病鸡内金大部分呈破碎片状块,表明为黑绿、紫红或是黑色,具有较显著的溃烂样斑点,其质地较坚硬,且没有透明感。 6山药 大多情况下会掺进和其特征极为相似的木薯根片。山药横切面为白色粉性状,没有裂隙;而木薯横切面呈乳白色,在中心位置出现放射状裂隙,且有很多黄色筋脉状维管束小点分散其中,单粒,为圆形和卵形。显微镜下可见,山药淀粉粒未出现石细胞,且不具有较发达的纤维组织,而木薯内所含淀粉粒是2+5复粒[3]。 7乌梅 将杏熏炙后掺入其中。乌梅表面呈乌黑色,其果核呈椭圆状,味道极酸;杏表面为灰棕色,果肉极易和核分离,果核呈扁圆状,味先微甜后有酸性。显微镜下分析乌梅非腺毛大部分是单细胞,且其壁厚,表面有螺纹样交错纹;而杏非腺毛大部分是单细胞,其基部通常都有膨大现象,呈三角样,壁上能观察到孔沟。 8蕲蛇 市场上有的把淀粉浆、胶浆等物应用注射器加入到蛇体内干燥后出售,还有的把蛇皮剥落,将淀 - - 137

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

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总论逖谟闸锃 (2) 一、项目概要逖谟闸锃 (2) 二、结论逖谟闸锃 (4) 第二章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逖谟闸锃 (5) 一、项目建设背景逖谟闸锃 (5)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逖谟闸锃 (6)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逖谟闸锃 (7)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预测逖谟闸锃 (9) 一、产品简介逖谟闸锃 (9) 二、市场需求逖谟闸锃 (12) 三、社会需求逖谟闸锃 (12) 四、生态改善逖谟闸锃 (13) 五、经济发展逖谟闸锃 (13) 第四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3) 二、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逖谟闸锃 (14)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及内容逖谟闸锃 (14)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逖谟闸锃 (14) 二、项目规划、布局逖谟闸锃 (16) 第六章实施进度安排逖谟闸锃 (19)

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逖谟闸锃 (20) 一、投资概算逖谟闸锃 (20) 二、资金筹措渠道逖谟闸锃 (20) 第八章效益分析逖谟闸锃 (21) 一、经济效益逖谟闸锃 (21) 二、社会效益逖谟闸锃 (22) 三、生态效益逖谟闸锃 (22) 第十章结论逖谟闸锃 (23)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 承德泰达永利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单位 承德泰达永利种植专业合作社 3.建设地点 承德市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

4、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 5、建设内容、规模 (1)建成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2000亩,其中桔梗300亩,苦参300亩,黄柏1000亩,黄芩200亩,黄芪200亩。 (2)建设中药材加工厂1座,厂址选择:双桥区双峰寺镇平房沟村,占地面积30亩,主要包括厂房、仓库、冷库、晒场等建筑的建设以及加工设备和仓储设备的购进。 6、投资规模及筹措渠道 (1)、投资概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1100万元,其中中草药种植基地投资200万元;基础设施需投资400万元;药材加工设备投资150万元;配套建筑工程投资200万元;其他投资150万元。 (2)筹措渠道 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申请财政扶持资金400万元,由合作社与北京同仁堂承德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合作引资获得700万元。 7、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中药材初加工状况分析

中药材加工状况 中药材加工是中药材生产阶段,为中药饮片炮制、药剂生产提供商品药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一门独特的传统技术。它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作为中药材来源的药用植物、动物、矿物进行采收、加工处理的技术。早期文献称之为“采造”、“采治”、“采取”,现代文献一般称之为“采制”、“采集”、“加工”。 中药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制剂的生产, 前后相互联系, 前者依次为后者的基础, 其间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中药的质量。近些年来人们比较重视用于汤剂的中药饮片及直接供患者使用的中药制剂的质量, 却往往比较忽略二者的原料—中药材的质量。事实上,只有提高了中药材的质量, 最终提高中药的质量才有可能。要做到这一点, 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就是中药材加工的加强。 1.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必要性及意义 采收后的中药材,除了骨碎补,鲜芦根等少数种类可供鲜药用外,大多用其干品。为防止霉烂变质,便于分级、包装、贮藏、调运,也为了进一步加工炮制成饮片,而需进行产地初加工。 药材采收后,绝大多数尚呈鲜品,因药材内部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其药用的有效成分亦随之分解散失,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疗效。适时采收中药材并对其进行初加工,是药材增产增收的关键。“三分种,七分收”,说的也是这个简朴又深刻的道理。所以,除了少数要求鲜用或保持原状外,大部分药材必须在产地初步加工。药材经产地初加工后,剔除了非药用和劣质部分,保证了药材质量,同时可防止霉烂腐败,便于贮藏和运输,从而可以提高药材在临床上的疗效。在初加工时,按药材和用药的需要,进行分级和其他技术处理,有利于药材的进一步加工炮制和充分发挥其药用功效,是中药材优质的重要环节和保证。 2.中药材初加工的常规技术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招商推介书 项目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电子邮箱: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1. 项目简介 (1) 2. 项目背景 (2) 2.1行业现状 (2) 2.2产业政策 (2) 2.3必要性和重要性 (4) 3. 项目优势 (5) 4. 市场前景 (7) 5. 建设内容 (8) 6. 财务分析 (9) 6.1 经济效益分析 (10) 6.2 财务评价 (12) 6.2.1 盈利能力评价 (12) 6.2.2 清偿能力评价 (13) 6.2.3 风险评价 (13) 7. 投资环境 (14) 7.1 区位 (14) 7.2 交通 (14) 7.3 气候 (14) 7.4 生产要素 (15) 7.5 息烽县概况 (15) 7.6 政务环境 (16) 8. 风险评估 (17) 9. 总论 (18) 10. 附表 (18)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1.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息烽县中草材种植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新医药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选址:息烽县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 项目占地:3万亩 投资总额:21603.83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 息烽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 本项目将依托息烽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等地建设3万亩中草药基地,为息烽县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原材料资源。 拟对中草药行业种植企业及相关实力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2. 项目背景 2.1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5.5%,在所有行业中增长迅速。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贵州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达到458.84万亩,跃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产量达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亿元。贵州中药材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向生活质量的经营。绿色无公害药材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因此,中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2.2产业政策 在促进贵州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医药等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的支持政策。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部分常用中药材(配图片)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 功能: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主治:用于水湿证,如小便不利,水肿,停饮,等等,为利水渗湿的要药,因药性平和,利水不易伤正气,故可用于湿热、寒湿症,根据“湿”的寒、热性质不同,配伍有关药物应用。 用于脾虚证。脾虚体倦,食少,大便溏烂者,可与其它药同用。 用于心悸、失眠等症,取其宁心安神的功效。

桂枝,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春、夏季剪下嫩枝,晒干或阴干,切成薄片或小段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力较弱)。【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黄芪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等。 性味归经:性味:甘,微温。 归经:归肺、脾、肝、肾经。 功效主治:黄芪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炙黄芪益气补中,生用固表托疮。

附子性味归经: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主治:用于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泻厥逆,肢冷脉微,心腹冷痛,冷痢,脚气水肿,风寒湿痹,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阴疽疮疡以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中药材深加工(GMP)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88888中药材深加工(GMP)技术改造项目 1.2 项目承办单位及法人代表概况 1.2.1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8888有限公司座落在素有“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亳州。这里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8888有限公司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贯彻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发展战略,实行公司+农户、以龙头带基地的经营模式,现有总资产3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20平方米;现有员工120人,具有高级职称6人,初、中级职称人员占全体员工的30%以上。2001年6月建成并投产,现主要生产设备、检测仪器达80台套,均具国内领先水平。主要产品有中药传统饮片、精制饮片、中药材提取、精提等。中药配方颗粒已获批准在安徽省首家生产。一年多来,生产中药饮片1000吨、中药材提取1500吨,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利税300万元。 面对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中药国际化的需要,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与国内几家大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全面的技术合作关系,并组建了“安徽中医学院济人药业中药研究开发基地”,使企业紧握科技之手,以此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公司为提高本地中药材质量,保证原料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积极与亳州市十八里镇进行合作。按GAP标准要求建立了

22000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如组织培养、脱毒技术)等,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无农药残留的地道中药材,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合格的中药材原料。 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将坚持“诚善济人、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服务一流”的经营理念,在生产经营中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实实在在的做事,脚踏实地地工作,在3-5年内把公司发展成为安徽省中药生产骨干企业之一。 1.2.2 法人代表概况 法人代表888,男,1955年出生,大专文化(中药专业),现任8888有限公司总经理。 1.3 项目背景 1.3.1 亳州市概况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海平原南部的淮北平原,西、北与河南省的鹿邑、拓城、夏邑、永城等县接壤;南、东与安徽省淮北、宿州、蚌埠、淮南、阜阳市毗邻。地理座标为东经115°32′-116°11′,北纬33°24′-34°04′,市域面积8394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520万人。 亳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优质烟、优质茧生产基地和国家定点鲜活农副产品批发中心之一。亳州盛产中草药,自古就有“药都”之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 亳州市交通便捷,交通以陆路为主,105、311国道在市区交汇,环城路、通乡路、通村路纵横成网,陆路交通十分便利。涡河航道自大寺港以下可常年通航,往下经淮河可入长江。国家铁路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纵穿市区东侧,为城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河南圣光集团 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药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共计2196种,常年收购野生、家生品种达340多种。已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河南省道地药材GAP试验示范品种的有6个,当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圣光集团是平顶山地区大型医药支柱型企业,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旗下企业主要有平定山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舞钢市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医疗用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年生产、经营规模达30亿元。圣光集团致力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更快、良性地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规范化,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群。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圣光集团决定

发展、实施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的中药材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中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已鉴定的有5000多种,其中较常见的有500多种,需求量较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多种。当前中国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4.2万公顷,中药材收购量约30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随着药品生产规范化的发展,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多种药材市场供应出现不同程度的紧缺现象。近几年,国家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极大地促进了高效农业和立体农业的发展,加大了山区的开发力度,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的中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在生产规模上,还是在商品产量上,较以往都有了成倍的增长。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已兴起了崇尚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热潮,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西方世界历史只崇信西药(化学药物),一直怀疑或否认中药(植物药)的功效,随着中药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西药产生了较强的抗药性,致使西药的疗效锐减,加之西药伴随着比较明显和普遍的毒副作用,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人们开始理解和认识了中医中药的独特疗效。中药逐渐为西方人所接受,于是中药开始逐步进入了历来受禁锢的西方市场,而且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欢迎,这给中药创造了更为可喜的历史机遇,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医药开始走向世界。 当前,中药材市场基本保持供求稳定发展的状况,优质无公害中药材

谈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意义及教育

谈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意义及教育 发表时间:2011-07-12T11:15:55.1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6期供稿作者:唐月荣 [导读] 通过以上研究会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传统产地加工的科学性与不足,从而建立更加科学的产地加工理论体。 唐月荣(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463000) 【中图分类号】R28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6-0026-02 【摘要】目的中药材产地加工对质量的影响及人员培养的意义。 【关键词】中药材产地加工 中药材产地加工指的是对药用植物或者药用动物的产地初加工[1],根据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在产地进行的初步加工处理,制成品是中药材[2]。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是影响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药材的特点之一是一地产全国销,一季产全年销。为了便于采收、贮藏、运输和销售,自古就有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具体操作主要有修整、蒸煮、刨切、干燥等。从药品质量的角度来看,除了田间的农业措施之外,产地加工就是影响中药质量的第一因素。 1 对药材性状的影响 1.1对药材表面特征的影响 一些药材在采挖后常常要去皮。如知母有两种商品规格:一种是挖取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泥土,保留黄绒毛及浅黄色的叶痕及茎痕。晒干后商品称“毛知母”;另一种是趁鲜时用刀刮净外皮晒干,称“光知母”[3] 。山药采挖时刮净外皮用水浸漂后连续用硫黄熏2-3 天。至全身发软。晒至全干即为“毛山药”;选择身条肥大、均匀、顺直的晒至六成干时用板搓圆切去头尾。再晒至足干,打光即得‘光山药” [3]。 1.2对药材形状、大小的影响 巴戟天的根本来是圆柱形的,产地加工时将挖出的根洗净泥上,除去地上茎及须根,用沸水略烫,立即捞起,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成7^15cm长段晒干。正因为有“轻轻捶扁”才有“扁圆柱形,略弯曲,长短不等,直径0. 5-2cm。有的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质韧、肉厚易剥落’的性状描述[3]。浙贝母的产地加丁方法是挖取根茎,抖去泥土,洗净.分大小个(小的作珠贝用)用竹笼撞擦外皮,拌人贝壳灰,拌匀一夜后使贝壳粉吸去浆液,取出晒干或烘干也有将鲜浙贝母切片直接晒干的。《中国药典》对浙贝母的性状就是按大贝、珠贝和浙贝片来分别描述的。“被有白色粉末”是因为拌以煅过的贝壳粉。 1.3对药材气味的影响 一些芳香性的中药材在产地加工时必须注意保留其特性,因为芳香性挥发油多数是有活性成分的有效部位。如薄荷、荆芥在采割后不应趁鲜切碎,不能曝晒,而应采取阴干的方式。丹皮、徐长卿也是如此。砂仁秋季果实成熟时,剪下整穗果实,放在特制的烤具内。慢火熏焙,熏焙时盖上一层鲜樟树叶。熏后砂仁的香气较浓。 1.4对药材颜色的影响 玄参,别名黑参、乌元参。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曝晒至半成干后,堆闷3-4 天(发汗)反复曝晒至八九成干,再堆闷至内心发黑油润,晒干。其“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黑色,微有光泽”。倘若不是反复堆闷发汗、曝晒、断面是不会变黑的。丹参的产地加工也应“发汗”,断面才能显褐色并可见到放射状的木质部花纹。现在有些产地不注意这种加工方法,不“发汗”,结果在丹参的断面显示不出放射状纹理。一些药材产地加工时习惯用硫黄熏,熏的目的除了杀去虫卵,便于干燥,同时也使药材的颜色变白了,更好看,规格等级上去了。如山药、菊花、银耳等。 2 对药材所含杂质的影响 2.1非药用部分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多数药材都有规定的药用部位。如金银花是干燥的花蕾或待初开的花。因此叶、梗和盛开的花都不应充斥其内[4]。这些东西多了,就会影响药材的质量。山茱萸是用干燥成熟的果肉,但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往往因货源紧缺或其他企图夹有大量果核,因而影响药材的质量。降香在产地加工时应刨去边材而保留红紫色的心材,实验研究心材的挥发油含量和浸出物含量都大大高于白色边材。 2.2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中国药典》规定每一味药材都有一定的来源,但在产地加工时。不加挑选和修整。将一些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夹杂在里面一起加工。从而影响到药材的质量,经调查聚花过路黄的生态环境与过路黄基本一致。植物形态又极相似,药农采挖时很有可能把它们一起挖来,但在晒干打包之前应该进行挑选。 2.3无机杂质(砂石、泥土)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药材在采挖后应洗净泥土,尤其是根茎类药材更应该做到。但一些药材产区的农民图省事或为了增加利润就不洗或不洗干净。将大量泥砂杂质带人商品。如全蝎在产地加工时,不让蝎子“吐出泥土”即下盐水,造成虫体腹腔含有大量的无机杂质[5]。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对一些品种的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限制。如川乌不得过2.0%,海金沙不得超过15.0%等等。并且在新版《中国药典》中还增加对一些品种的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3 对药材内在质量的影响 3.1对所含有效成分的影响 川产金银花以蒸晒和硫黄熏加工的样品绿原酸含量最高,炒晒次之。菊花的生晒品含挥发油0.5800%,烘干品含挥发油0. 50%,熏晒品含挥发油0.49%,蒸晒品含挥发油0.480%,炕干品含挥发油0.2500%[3]。西红花以室外栽培、室内采花并及时低温干燥番红花贰的含量最高(周锦祥等.番红花球茎复壮及栽培技术鉴定会资料)。天麻产地加工时应采用蒸后再干燥的方法,这种加工方法所得干品天麻贰的含量高;如采用水煮后再晒干,则含量大为降低。 3.2对药材含水量的影响 中药材含水量是影响中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水量过大会使药材在储存过程中生霉生虫,或使部分含贰类成分的药材因贰的水解而失效[6]。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对部分药材的含水量作了控制。如丁香不得超过12.00%。大腹皮不得超过12.00%,天冬不得超过

常用中药别名

常用中药的别名 大黄:川军、生军、锦纹 诃子:诃黎勒 香附:莎草根荒蔚子益母草子、坤草子 藜芦:山葱 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淫羊藿:仙灵脾 珍珠:真珠 益母草:坤草 蝉蜕:蝉衣 木蝴蝶千层纸 赭石:代赭石 天花粉:栝楼根 瓜蒌:栝楼 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 补骨脂:破故纸 首乌藤:夜交藤 莱菔子:萝卜子 肉苁蓉:淡大芸 罂粟壳:米壳、御米壳 千金子:续随子 海螵蛸:乌贼骨 王不留行:王不留 芒硝:皮硝、朴硝 甘草:国老 儿茶:孩儿茶 拳参:草河车 白果银杏 金银花:忍冬花、双花、二花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佩兰:醒头草 娑罗子:梭罗子 马钱子番木鳖 土鳖虫:庶虫 牛蒡子:大力子、牛子 蛇蜕:龙衣 龙眼肉桂圆肉 朱砂:丹砂、辰砂 全草类 苦地丁:为罂粟科植物地丁紫堇的全草。处方别名:地丁、地丁草、苦地丁、苦丁茶、如意草

甜地丁:为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地丁、甜地丁、萝卜地丁、米口袋、米布袋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的带根全草。处方别名:紫花地丁、紫地丁、箭头草、犁头草、疔毒草、堇菜地丁 石见穿:为唇形科植物紫参的全草。处方别名:石打穿、石见穿、石大穿、石大川、华鼠尾、黑面风 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的全草。处方别名:清骨风、白毛藤、白面风、寻骨风、巡骨风、兔耳草、猫耳朵 积雪草: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处方别名:积雪草、崩大碗、马蹄草、地钱草、落得打 泽兰:为唇形科植物毛叶地瓜儿苗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水香、水泽、泽兰、龙兰、孩儿菊 佩兰: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佩兰、香佩兰、兰草、香草、燕草、薰草、千金草 千里光:为菊科植物千里光的全草。处方别名:千里急、千里明、千里光 农吉利:为豆科植物野百合的全草。处方别名:野百合、鼠卵草、野芝麻、农吉利 瞿麦:为石竹科植物瞿麦、石竹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巨麦、瞿麦、石竹、巨句麦、剪刀花 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有柄石韦的叶。处方别名:石韦、石苇、大石韦、独叶茶、石皮、石剑、石尾、金星草 荆芥: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地上部分。处方别名:荆芥、姜芥、郑芥、荆芥炭 芥穗: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果穗。处方别名:芥穗、芥禾、荆芥穗、芥穗炭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马齿苋的全草。处方别名:马苋、马齿苋、马齿草、马齿菜、马铃菜、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长命苋 瓦松: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的全草。处方别名:瓦松、瓦花、瓦莲花、瓦宝塔、瓦松景天

中药材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简版

项目可行性报告 XXXXX有限公司 中药材深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北京中咨国联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高建/工程师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建设单位 (1) 1.3项目建设性质 (1) 1.4项目负责人 (1) 1.5项目建设地点 (1) 1.6项目投资规模 (1) 1.7项目建设规模 (2) 1.8项目资金来源 (3) 1.9项目建设期限 (3) 1.10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4) 2.1项目提出背景 (4)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5) 2.2.1促进我国中药材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6) 2.2.2发展中药材深加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6) 2.2.3符合建筑业节能减排降耗的需要 (7) 2.2.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优良性能适应工程建设需求 (8) 2.2.5推动商品混凝土行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8) 2.2.6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8) 2.2.7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10) 3.1我国建材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10) 3.2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工业发展前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我国新型建筑模板市场优势及需求前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市场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商品混凝土产品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市场小结............................................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主要产品及技术方案 (17) 4.1主要产品方案 (17) 4.2产品标准 (17) 4.3产品工艺流程 (17) 4.4主要生产原料及来源 (19) 4.5主要设备方案 (19)

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河南圣光集团 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 二○○八年五月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平顶山圣光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二、项目区药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现已查明的中药材资源共计2196种,常年收购野生、家生品种达340多种。已被列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河南省道地药材GAP试验示范品种的有6个,目前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河南圣光集团是平顶山地区大型医药支柱型企业,拥有3000多名员工,其旗下企业主要有平定山圣光医用制品有限公司、舞钢市三恩药业有限公司、平顶山圣光医药物流有限公司等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医疗用品、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年生产、经营规模达30亿元。圣光集团致力于医药产业的发展,为了更好、更快、良性地发展,形成生产规模化、经营系列化、规范化,逐步形成集产、学、研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群。促进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药业产业建设步伐,促进药业科技进步,提高药业科技含量,有利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圣光集团决定发展、实施万亩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我国的中药材不但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栽培历史十分悠久。我国可供药用的植物已鉴定的有5000多种,其中较常用的有500多种,需求量较大,主要依靠栽培的有250多种。目前我国发展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04.2万公顷,中药材收购量约300万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随着药品生产规范化的发展,对中药材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

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 发展规划 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六月

前言 中医药独具特色,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实践经验总结。云药是一枝灿烂夺目的奇葩。云药以我国西南地区丰富多彩的自然地理和天然资源为依托,以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为纽带,融合了多民族的医药文化知识,具有多维、多相、多层次的复杂体系特征,不仅在世界医药文化遗产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医与药是辩证统一的,中药种植必然伴随这种趋势得到较快发展。 昆明市是云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在云药的研制、开发和生产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昆明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75家,占云南省的一半以上,其中白药集团、昆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制药企业中的绝大多数是以生产中药制剂及原料药(中药)为主。但随着中药材野生资源的枯竭和环境保护的限制,中药材的来源越来越少,已经成为制药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重要性、紧迫性已十分显现。 云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制定了“聚天下之力,打造云药,把云药生产建成继烤烟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我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据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研究的通知》(云食药监办…2004?33号)和《关于中药材产业化种植规划有关事宜的通知》(云食药监电…2006?2号)文件精神和发展昆明市 1

中药材种植产业的需要,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对中草药材进行收集研究,开发保护野生药材资源的同时,通过人工驯化、栽培和引进新的药材品种,重振昆明市中药材生产的辉煌,是加快昆明市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很有前途的产业。为此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共同成立了《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编制“昆明市“十一五”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规划”。 课题组的组成: 课题组长:曹长志(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 副组长:陈博(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主任) 王小炳(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课题指导:拟聘有关省、市有关专家担任 课题组成员:潘璇(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处长) 杜彩琼(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项目处副处长) 孔佑琼(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副处长) 陈劲(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张云海(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主任) 陈万凤(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徐彤皓(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沈坚(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张艳波(昆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朱明雨(昆明市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 2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 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 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 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 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 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进而 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 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 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

产地初加工药材品种

产地初加工药材品种 产地初加工(趁鲜加工),日益成为国家支持方向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于药材规范性、标准性和安全性,以及产区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和农村创富均具有重要作用。 为理清相关药材产地初加工产品范围,有效指导相关生产与经营,现整理如下,请各位参用。 少说多做,初衷不变,淡然前行----- ↑趁鲜加工的64种药材(2015药典) 1.药材切片(共28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柰、山楂、山药、川木通、三棵针、片姜黄、乌药、功劳木、地榆、皂角刺、鸡血藤、佛手、苦参、狗脊、粉萆薢、浙贝母、桑枝、菝葜、绵萆薢、葛根、紫苏梗、黄山药、竹茹、桂枝、狼毒、滇鸡血藤。 2.药材切段(共18个品种)大血藤、小通草、肉苁蓉、青风藤、钩藤、高良姜、益母草、通草、桑寄生、黄藤、锁阳、槲寄生、颠茄草、野木瓜、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 3.药材切块(共3个品种)何首乌、茯苓块、商陆; 4.药材切瓣(共4个品种)木瓜、化橘红、枳壳、枳实 5.药材切瓣或片、段(指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11个品种)丁公藤、大黄、天花粉、木香、白蔹、防己、两面针、虎杖、香橼、粉葛、大腹皮。↑可以在中药材专业市场专营区经营的73种趁鲜切制和初加工中药材品种 具体如下:茯苓、何首乌、赤茯苓、茯神、葛根、粉葛、岗梅根、虎杖、八角枫根、白芍、白术、桑白皮、牡丹皮、桔梗、白芷、大黄、商陆、乌药、地榆、苦参、雷公藤、白首乌、菝葜、土茯苓、黄药子、绵萆薢、桑枝、川木通、皂角刺、紫苏梗、佛手、干姜、山奈、狗脊、浙贝母、丁公藤、两面针、八角莲、瑞香狼毒、紫葳根、菊叶三七、粉萆薢、片姜黄、山楂、十大功劳根、防己、天花粉、木香、土木香、高良姜、檀香、樟木、桂枝、大血藤、青风藤、苏木、降香、钩藤、红木香、桑寄生、槲寄生、锁阳、肉苁蓉、益母草、通草、黄藤、颠茄草、白蔹、木瓜、枳实、枳壳、鸡血藤、香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