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国际关系学院831国际政治专业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国际政治专业综合831(A卷)

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

1.叙利亚化武危机

2.安倍“积极和平主义”

3.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4.人类安全

5.超国家主义

6.预防性外交

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

1.简析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存在的局限。

2.简析当前东亚区域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三、论述题(每题30分,总共60分)

1.试析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提出背景、主要内涵、面临障碍与发展前景。

2.试析当代国际体系演变的动力、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10分,总共60分)

1.叙利亚化武危机

答:叙利亚化武危机是指2013年9、10月份爆出的在叙利亚内战中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而引发的危机。

叙利亚由于经济问题导致反对派发生暴乱,要求实现政治民主化,要求巴沙尔下台,危机一直持续并在2013年愈演愈烈,成为各大国关注的重大问题。

叙利亚政府军被爆出在大马士革附近郊区使用化学武器后,政府方面否认使用化学武器。叙利亚化学武器的使用触犯到美国划定的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红线”,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将对叙动武并开始部署航母。由于各方反对及美自身考量,同时在俄罗斯的建议下,叙利亚政府同意“以化武换和平”,即叙利亚政府军交出化学武器,美国放弃对叙利亚动武,实现和平解决化武危机。

目前,叙利亚化武的交接及销毁正在进行,此举避免了危机的扩大化,用和平谈判的方

式解决了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为解决其他类似国际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安倍“积极和平主义”

答: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是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2013年再次上台后提出的日本要维护积极的和平的理论,其实质是为修改和平宪法。

安倍晋三自去年重任首相后将日本政治右倾化继续“发扬”,不断做出耸人听闻的事情。日本国内政治整体右倾趋势增强,官员参拜靖国神社、麻生太郎多次发表不当言论、钓鱼岛“国有化”愈演愈烈,这些都对中日关系以及周边局势造成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安倍又抛出所谓“侵略未定论”及“积极和平主义”等论调。

“积极和平主义”意为日本要用积极的态度和手段来保障和平,其实质与目的就是为了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加强日本的军事实力。在整体政治右倾,右翼政党占议会多数的情况下,此论调在国内得以一定实施,出台、修改了一系列文件与法规,如《特定秘密保护法》等等。

这种“积极和平主义”的根源在于日本二战后的法西斯军国主义势力没有得到根本清算,以及近年来日本经济的不景气。右翼势力、政治右倾化不断高涨也是重要原因。安倍在此论调之后进行的一系列修宪、出台法规等行为造成了对东亚区域局势的威胁,违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受到了国内民众及国际社会的批评。

3.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

答:美欧“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是指2013年6月美欧双万商定的建立新的贸易体制的想法,计划在2014年前完成初期的谈判。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美欧等传统大国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发展停滞,而欧洲则更因

为债务危机使欧盟内部经济活力下降。美欧为了发展经济,走出困境,遂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建立新贸易体制,恢复经济;其次,由于新兴国家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美欧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地位下降,双方均希望制定新的贸易规则,重夺全球经济主导权。

协定内容为:在美欧之间建立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减免关税,促进贸易往来,改善投资环境和贸易壁垒,若双方之间能成功建立新的贸易体制,将包含全球GDP的二分之一,大大拉动双方经济发展。

但由于具体的规则制定,评价标准的差异,加之“棱镜门”事件加深美欧互疑,这一协定的谈判曾一度停止。

TTIP的建立将有力促进美欧之间经贸往来,从而推动其经济发展,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外溢效应”,对当前中国的贸易和当今贸易规则等形成冲击。

4.人类安全

答:人类安全是最早由联合国提出的概念,特征是不仅强调人类整体的安全,也强调个体人类作为国际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安全。人类安全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结合。

5.超国家主义

答:超国家主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出现的一种超越国家主权的国际关系理念。其主要内容:宣称当今社会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不能把国家当做唯一的国际关系权威行为体,主张建立超越国家之间的机构,实现全球层面的联系与沟通。

随着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多极化,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国家间实力差距缩小,因此有人对

国家作为国际关系行为主体的地位发生质疑;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超国家行为体诞生,例如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组织机构在全球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第三,如今国际社会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而国家在这方面的治理比较薄弱,从而促成了超国家主义的形成。

超国家主义反映了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地位显著上升;其提出的理念是对国家主权的否定,认为国家在全球问题的作用发挥有限;超国家主义的提出也表达了一种全新的思想理念,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角度。

6.预防性外交

答:预防性外交是首次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内容即联合国要在地区冲突,甚至是武装冲突发生之前,进入该地区协调矛盾冲突,防止美苏两大势力的介入,达到促进和维护和平的目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联合国秘书长再次提出预防性外交。作为预防性外交的一部分预防性部署,即当冲突双方或一方认为联合国相关人员进入该地区有利于冲突的解决或防止冲突的扩大,联合国相关人员即有权进行部署。

二、简答题(每题15分,总共30分)

1.简析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贡献与存在的局限。

答:新自由制度主义是20世纪70—80年代形成的国际关系理论,其理论渊源是20世纪初的理想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国际关系学家约瑟夫·奈和基欧汉。其代表著作是《权力与相互依赖》,20世纪80年代成为与现实主义并列的著名国际关系理论。

(1)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国际社会虽然是由无政府状态所构建,但并不意味着无政府状态下国家间不可以进行

合作;

②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体,但并不是唯一主体。非国家行为体的出现使国际关系主体多元化,非国家行为体的地位上升;

③国家的关注点不仅是生存和军事安全,经济安全和文化安全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④强调国家间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国家间可以形成长期合作;

⑤强调国家间的绝对收益而并非相对收益,认为只要国家关注是否获利,而不关注获利是否多于对方,这有利于促进合作;

⑥强调国际制度的作用,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是制度,不仅是关注体系结构,也要关注体系进程,国际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约束国家间行为,确保合作的形成。

(2)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贡献

①新自由制度主义最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国际制度的概念,认为国际制度具有权威性,能迫使国家服从制度安排,具有制约性,能够约束国家的不诚信行为,具有协调性,从而促进国家间的合作;

②新自由制度主义强调权力乃至国家间的相互依赖和复合相互依赖,提出敏感性和脆弱性两个核心概念;

③新自由制度主义促进了国家间的合作,同时强调了非国家行为体的重要作用,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

④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诞生打破了现实主义“一家独霸”的局面,对现实主义理论既继承又批判,丰富了国际关系学理论。

(3)新自由制度主义存在的局限

①一味的强调合作,忽视了国家间的主权原则,其提出的合作理念以及制度安排均对国家主权形成冲击,而当前国际社会主权国家仍是最重要的行为体,合作的达成存在现实难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