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纳粹德国高级将领(不低于上将)人物照片

百位纳粹德国高级将领(不低于上将)人物照片
百位纳粹德国高级将领(不低于上将)人物照片

百位纳粹德国高级将领(不低于上将)人物照片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阿尔贝特·凯塞林空军元帅(1941年9月南线总司令)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阿尔弗雷德·约德尔陆军大将(1939年9月最高统帅部作战部部长)奥托·莫里茨·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埃尔温·隆美尔陆军元帅(1941年1月德意非洲集团军司令)埃尔温·维洛步兵上将(1943年7月驻法国西北部德军司令)阿尔伯特·布劳恩通信兵上将(1944年10月最高统帅部通信主任)埃里克·汉森骑兵上将(1943年驻罗马尼亚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埃里希·赫普纳陆军大将(1941年第4装甲集团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海军元帅(1939年9月海军总司令)埃里希·亚伯拉罕步兵上将(1944年第63军军长)艾哈德·劳斯陆军大将(1944年4月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爱德华·迪特尔陆军大将(1940年6月第20山地军军长)奥尔格·林德曼陆军大将(1945年1月丹麦占领军司令)奥斯卡·库姆梅茨海军大将(1944年3月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奥托·蒂曼工兵上将(1944年9月第17军军长)保罗·豪塞尔党卫军大将(1942年9月党卫军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鲍德温·凯特尔步兵上将(1943年格但斯克军区司令)恩斯特·卡尔滕

布伦纳党卫军上将(1943年1月帝国中央保安总局局长)恩斯特·乌德特空军大将(1939年2月航空兵器生产总监)菲利克斯·施坦因纳党卫军上将(1945年2月第11装甲集团军司令)菲利普·克勒费尔骑兵上将(1942年7月第30军军长)费迪南德·舍纳尔陆军元帅(1945年1月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埃伦坎普装甲兵上将(1942年第24装甲集团军司令)冯·巴赫-泽勒维斯基党卫军上将(1939年11月西里西亚总督)冯·波特步兵上将(1939年10月第1军军长)冯·博克陆军元帅(1941年6月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冯·布劳希奇陆军元帅(1939年9月陆军总司令)冯·法尔肯霍特陆军大将(1940年驻挪威德军司令)冯·法肯豪森步兵上将(1940年9月比利时占领军司令)冯·弗立契陆军大将(1939年9月第12炮兵团荣誉团长)冯·格莱芬堡步兵上将(1943年10月驻匈牙利使馆武官)冯·格莱姆空军元帅(1945年4月空军总司令)冯·哈默施泰因陆军大将(1939年9月A集团军群司令)冯·克莱斯特陆军元帅(1942年9月A集团军群司令)冯·克雷森施泰因骑兵上将(1936年10月威斯巴登军区司令)埃伯哈德·金泽尔步兵上将(1945年3月维斯杜拉集团军群参谋长)冯·克鲁格陆军元帅(1944年7月西线总司令)冯·莱泽步兵上将(1944年7月第21山地军军长)冯·赖歇瑙陆军元帅(1940年5月第6集团军司令)冯·勒布陆军元帅(1941年3月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伦德施泰特陆军

元帅(1941年3月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曼斯坦因陆军元帅(1943年2月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曼陀菲尔装甲兵上将(1945年3月第3装甲集团军司令)冯·施魏尼茨步兵上将(1940年1月第12军军长)冯·史图尔普纳格陆军大将(1942年2月驻法国德军司令)冯·维茨莱本陆军元帅(1941年西线总司令)冯·魏克施塔尔步兵上将(1942年9月第67军军长)冯·肖尔铁茨步兵上将(1944年8月巴黎城防司令)弗朗茨·伯梅山地兵上将(1941年4月第18山地军军长)弗朗茨·哈尔德陆军大将(1939年9月1日陆军总参谋长)弗雷德里希·弗洛姆陆军大将(1940年7月预备军司令)弗里德里希·保卢斯陆军元帅(1941年12月第6集团军司令)弗里德里希·基希纳装甲兵上将(1944年7月第57装甲军军长)弗里德里希·哈内塞航空兵上将(1940年10月驻法国空军司令)弗利德利·欧布利特步兵上将(1943年国防军预备局局长)戈特洛布·伯格尔党卫军上将(1940年4月党卫队本部部长)格奥尔格·施图姆装甲兵上将(1942年9月德意非洲集团军司令)海因茨·古德里安陆军大将(1943年3月装甲兵总监)汉斯·法伊格骑兵上将(1941年11月第36军军长)汉斯·甘斯勒航空兵上将(1939年10月第10航空军军长)汉斯·克拉默装甲兵上将(1943年2月非洲军军长)汉斯·克莱勃斯步兵上将(1945年3月陆军总参谋长)汉斯·史雷梅尔山地兵上将(1941年10月第10山地军军长)汉斯·于特

纳党卫军上将(1943年1月党卫队作战部部长)赫尔曼·包克装甲兵上将(1944年8月第4装甲军军长)赫尔曼·拉姆科伞兵上将(1942年4月拉姆科伞降猎兵旅指挥官)赫尔穆特·弗斯特尔航空兵上将(1941年6月第1航空军军长)赫尔姆特·魏德林炮兵上将(1945年4月柏林城防司令)胡贝特·施密特海军大将(1943年波罗的海舰队司令)胡戈·施佩勒空军元帅(1939年2月第3航空队司令)约翰内斯·弗里斯纳陆军大将(1944年7月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京特·科尔登空军大将(1943年9月空军总参谋长)卡尔·贝克尔炮兵上将(1938年3月陆军兵器局局长)卡尔·邓尼茨海军元帅(1943年1月海军总司令)卡尔·基辛格航空兵上将(1940年4月驻挪威空军司令)库尔特·蔡茨勒陆军大将(1942年9月陆军总参谋长)库尔特·利布曼步兵上将(1939年9月第5集团军司令)莱昂哈德·考皮施炮兵上将(1940年4月丹麦占领军司令)鲁道夫·格尔克步兵上将(1940年1月陆军运输部部长)鲁道夫·施密特陆军大将(1941年12月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鲁道关·迈斯特尔航空兵上将(1943年7月空军作战部部长)路德维希·贝克陆军大将(1938年10月陆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沃尔夫步兵上将(1943年12月驻挪威中部德军司令)洛塔尔·伦杜利克陆军大将(1945年1月北方集团军群司令)欧根·米勒炮兵上将(1941年6月陆军人事局局长首席副官)提奥多尔·艾克党卫军上将

(1939年11月党卫军骷髅师师长)提奥多尔·布尔夏迪海军上将(1945年4月波罗的海东部指挥官)瓦尔特·海茨陆军大将(1941年6月第8军军长)瓦尔特·温克装甲兵上将(1945年4月第12集团军司令)威廉·比特里希党卫军上将(1944年10月党卫军第2装甲军军长)威廉·卡纳里斯海军上将(1935年1月军事谍报局局长)威廉·凯特尔陆军元帅(1939年9月最高统帅部参谋长)威廉·利斯特陆军元帅(1941年5月巴尔干占领军司令)威廉·马沙尔海军大将(1942年西部舰队司令)威廉·亚当陆军大将(1939年第98山地团荣誉团长)维尔纳·克赖珀航空兵上将(1944年8月代理空军总参谋长)翁德·埃伦坎普装甲兵上将(1942年7月第24装甲军军长)沃尔特·卢赫特炮兵上将(1945年4月第11军军长)尤利乌斯·林格尔山地兵上将(1944年3月第69山地军军长)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茨陆军大将(1945年1月H集团军群司令)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约瑟夫·迪特里希党卫军大将(1944年9月党卫军第6装甲军军长)本文内容于2011/1/17 23:24:08 被国军P-40战机编辑内容出自铁血网

第三帝国的军队制服包括军阶徽志堪称经典中的经典,至少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超越。军队素质也堪称超一流!假如他们不是被希特勒疯狂的侵略战略带到阴沟里,估计到现在会是欧洲抗衡美国的重要一极,但历史的发展从来没有“假

如”...转发者

纳粹标志全解

纳粹:从字面上解释,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收纳精华”。不知道什么原因,前人把“Nazismus”译成了“纳粹”。而纳粹成了一个忌讳的贬义词。 政治上关于纳粹的相关解释: 纳粹主义,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mus”缩写“Nazismus”的音译,意译为“民族社会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希特勒等人提出的政治主张。纳粹主义的基本理论包括:宣扬种族优秀论,认为“优等种族”有权奴役甚至消灭“劣等种族”;强调一切领域的“领袖”原则,宣称“领袖”是国家整体意志的代表,国家权力应由其一人掌握;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力主以战争为手段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世界霸权;反对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恶毒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 纳粹主义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是德国内外矛盾尖锐的产物。当时的德国面临承担战争责任和战争赔偿,以及迁出非德意志人居住地等问题,经济上陷入困境,民族感情遭受挫折。希特勒等人正是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绝佳时机,将民族主义演变为民族复仇主义,使纳粹主义得以形成。德国纳粹主义首先把矛头指向国内的犹太人,宣称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予淘汰和灭绝。反犹主义得逞后,纳粹主义又主张世界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各民族必须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求胜,实行对外侵略扩张,将全世界引向战争和灾难。 纳粹主义是政治投机者可耻地偷换了社会主义的概念,操纵病态的民族主义,演变成的极端化、恶质化的民族主义。纳粹主义自我标榜为“社会主义”,却与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背道而驰,主张通过对内独裁和对外侵略谋求发展,实质是极端野蛮的帝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必会对人类文明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纳粹主义或国家社会主义指1933年至1945年间统治德国的独裁政治,即“第三帝国”。尽管纳粹通常声明支持极权民族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形式(与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相反),但纳粹主义通常与法西斯主义有关联。 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成为国家社会德国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或缩写为NSDAP)这一政党的领袖。这一时期的德国也称为纳粹德国。纳粹主义也称为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sozialismus)。纳粹主义的信徒称为纳粹。当代德国已取缔纳粹主义,尽管有少量的残余份子仍在德国和其他国家活动,即新纳粹。一些历史修正主义者仍然散布否认和淡化大屠杀及其他纳粹行径的宣传,并努力美化纳粹政权的政策和行为。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该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德国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在位期间,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了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却一败涂地,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未能达到预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任,但他仅在任99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间,一手摧毁了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加上

齐默曼电报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帝国覆亡。战败后的德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魏玛共和国。(一)历史(1)形成背景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从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

二战德军军衔及术语

??ü 德国国防军军衔对照 Generalfeldmarschall 元帅 Generaloberst 大将 General der Infanterie (etc) 上将(兵种将军,例如此为步兵上将)Generalleutnant 中将 Generalmajor 少将 Oberst 上校 Oberstleutnant 中校 Major 少校 Hauptmann 上尉 Oberleutnant 中尉 Leutnant 少尉 Stabsfeldwebel 军士长(Sergeant Major) Oberf?hnrich 候补军官(Sr Officer candidate) Oberfeldwebel 军士长 Feldwebel 技术军士 F?hnrich 候补军士 Unterfeldwebel 上士 Unteroffizier 中士 Obergefreiter 下士 Gefreiter 代理下士 Oberschütze 一等兵 Schütze 二等兵 二战德国陆军作战师种类 炮兵师(Artillerie-Divisionen ) 训练师(Ausbildungs-Division ) 特种师(勃兰登堡师)(Divisionen z.b.V.) 堡垒守备师(Festungs-Divisionen ) 元首警卫师(Führer-Begleit-Division) 山地师(Gebirgs-Divisonen ) 掷弹兵师(Grenadier-Divisionen ) 步兵师(Infanterie-Divisionen ) 摩托化步兵师(Infanterie-Divisionen (motorisierte))

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宣传海报

纳粹党的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它也是社会主义,这一制度决定了德国当时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作为咱们中国人应该是很熟悉的。同样,作为纳粹党,他们在掌权后开足了所有的宣传工具,为希特勒以及纳粹党摇旗呐喊。在这些宣传中,宣传海报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海报——通过引人眼球的画面外加简短的字句,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主体内容,让人印象深刻。大凡注重宣传、喜欢帮人洗脑的国度,都对海报这一表现形式青睐有加,原因很简单,价廉物美、影响大、传布范围广泛。

(这张海报大约是1933年出现的,它的意思是: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兴登堡元帅选择了希特勒担任总理,所以,您也应当投上一票!)

(这是一张33年左右的海报,在海报上把希特勒神圣化:光芒万丈,头顶的鸽子以及身后跟随的群众,希特勒高举着旗帜,一派领袖风范,海报周围用橡树叶环绕,海报上的字句是:德国万岁!)

(这张海报是1933年纳粹党召开纽伦堡大会——社会主义国家都很喜欢开大会,里芬施塔尔为党代会拍摄纪录影片,片名是《意志的胜利》,这部电影非常震撼,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来看看。这就是该纪录片的海报。根据里芬施塔尔的回忆录记述,这部纪录片的很多镜头是事后补拍的,令她惊异的是,赫斯这些人在补拍时面对空无一人的会场,竟然激情依旧,完全看不出是在表演。里芬施塔尔在回忆录里竭力把自己描述为“很不情愿”,实际上,根据其它相关人士的回忆,她面见元首时激动得不能自已。)

(一战之后,萨尔区被法国占据。这张海报煽动性地提醒大家:萨尔——1935年投票活动!我们在萨尔心向祖国,为了忠诚与祖国!你想念我们吗?这张海报多少告诉我们一些当年德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的由来。)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二战德国将领曼斯坦因 曼斯坦因(1887-1973),德国军事家,与隆美尔和古德里 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他们是助纣为虐的法西斯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同时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他们虽在希特勒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纳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如此,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曼斯坦因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早年是一个优秀的参谋军官,对战术,战役,战略都有自己比较成熟的观念。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3月,曼斯坦因进行了15个月的艰苦作战,他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从顿河草原退到加里西亚,仍能保持比较完整的战斗力,这是一个奇迹。他善于集中使用装甲部队,强调速战速决,出奇制胜。美国人认为:曼斯坦因是德军在二战中最优秀的野战部队司令。由于其快速出奇制胜的战术,被人们尊称为“闪击伯爵”。(引用自百度百科) 曼斯坦因在深入研究黄色计划的内容和全面分析作战双方的情况之后,认为黄色计划有模仿“施利芬计划”之嫌,难以出奇制胜,故而主张:西线攻势的目标应该是在陆地寻求决战;攻击的重点应该放在A集团军群方面而不应放在B集团军群方面,A集团军群应从地形复杂却能出敌不意的阿登地区实施主攻,挥师直指索姆河下游,这样才能全歼比利时的盟军右翼,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最后胜利奠定基础;A集团军群的兵力应由2个集团

军增到3个集团军,此外还需增加强大的装甲部队。此即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的要旨。曼斯坦因的主张得到A集团军群司令龙德斯泰特的赞同。从1939年10月到1940年1月,A集团军群司令部先后以备忘录的形式6次向陆军总司令部提出上述建议,仍未得到同意。 在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几次演习之后,“曼斯坦因计划”终于得到了确认。1940年5月9日“曼斯坦因计划”被付诸行动。由于英法等同盟国方面仍死抱德军会沿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老路进攻的观念不放,按照“D”字计划进行防御,即同盟军的防御重点仍放在左翼。而在右翼,则只留下几个战斗力较差的法国师,把守“不可逾越的阿登山脉”各路口处和前进道路上的要地。就这样,“曼斯坦因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战役第一阶段德军就消灭了法军近三十个师。 曼斯坦因在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中,记录了从波兰战役一直到“齐克塞口袋战”。他制订的“镰刀闪击”计划也称“曼斯坦因”计划堪称完美。此书记录了曼斯坦因元帅在二战中自己参与的所有大型战役的指挥经历,站在军事指挥学的角度上看这本书对机械化空地协调进攻战术——这种二战中新出现的军事理念通过战例进行了具体阐述,这种军事理念并非是刻意地体现在一个个作战计划的制定当中。 曼斯坦因在回忆录《失去的胜利》里痛定思痛,可惜历史不会再给他重上战场的机会,古德里安在战后还成为了北约的主要军事战略家,而曼斯坦因的悲剧正是二战德国的缩影。深冬的高加索风寒刺骨,又一个师的苏军在反攻的途中消失,红色的雪地上空依稀还可听到那嘹亮的歌声。前进,前进,看胜利已经来到!

纳粹德国的兴衰

纳粹德国的兴衰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一五班的隋鹏涛,今天的红v大讲堂由我来为大家主持,我今天所讲的题目就是《纳粹德国的兴衰》 一提到纳粹,我想大家首先想到的词汇便是死亡,恐惧与灾难。纳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了滔天大罪,给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纳粹的历史。 一、时代背景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成立魏玛共和国,被迫接受对德国苛刻的“凡尔赛条约”,德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而且还要缩减其军备.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利用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暗中加紧恢复国力; 在魏玛共和国后期,1929年10月末从美国华尔街开始的经济恐慌迅速蔓延,导致了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德国的经济是靠美国发展起来的,所以受害最大。企业倒闭,产销萧条,失业人数直线上升,最高时达600万。战败的德国无力赔偿战争赔款.于是,德国人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民族心理转趋 极端。 二、法西斯纳粹党兴起 从1930-1933年期间,魏玛共和国不得不由所谓的“总统内阁”来治理,经济危机更使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不断激化,人民群众对魏玛共和国政府极为不满,强烈要求建立一个拯救德意志民族、给社会带来安定,给人民带来幸福的新政府。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希特勒一方面为国家社会主义展开更强大的宣传,对各阶层人民不断做出符合其愿望的慷慨许诺。一方面又通过“纳粹党”的宣传机器,宣称该党不是一个阶级政党,而是“大众党”,并重点向中下层的中产阶级发动讨好攻势,以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这种宣传不能不打动处在绝望之中的德国人民,他们相信希特勒的诺言能够兑现,因而纷纷聚集在纳粹的旗帜下。 危机前,纳粹党只有10.8万人,到了1932年,人数超过了100万,一跃成为国会中最大的党派。从此“纳粹党”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三.纳粹党统帅 阿道夫·希特勒 奥地利裔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党魁,1933年被任命为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任德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兼任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1919年,希特勒因军队任务而认识德国工人党,并在之后不久加入,1921 年成为纳粹党党魁。1933年成为德国总理之后,快速将德国从民主共和转变为 纳粹一党专政的极权独裁国家。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这次入侵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之后的 三年里,德国及联盟的轴心国占领了大部份的欧洲、北非、东亚及太平洋诸岛屿。 纳粹三名将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德意志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的军衔。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了。随后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据塔西佗说,德意志人是人口众多的民族。我们从凯撒的著作中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各德意志民族人数的大致概念;他认为住在莱茵河左岸的乌济佩特人和邓克泰人的人口,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共为18万人。因而,每个民族大约有10万人[注:这里所举的数字,在狄奥多洛斯关于高卢的克尔特人的一节文字中可以得到证实。他说:“在高卢住着人口不等的许多民族,其中最大者,人口约为20万人,最小者约为5万人。”(Diodorus Siculus,V,25,)因而,平均起来是125000人:各个高卢民族,由于其发展程度较高,所以人口一定比德意志人多一些。],这已经大大超过例如易洛魁人在其全盛时代的总数,那时易洛魁人不到2万人,但已成为自大湖至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整个地区的可怕力量。如果我们根据现有材料,把莱茵河附近定居的比较著名的民族的位置在地图上画出来,那末每一个这样的民族所占的面积平均约等于普鲁士的一个行政区,即约为1万平方公里,或182平方地理里。但是,罗马人的Germania Magna〔大日耳曼尼亚〕,直到维斯拉河为止,占有依整数计共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一个民族的平均人口为10万人,那末整个Germania Magna 的人口总数,应达500万;对于野蛮时代的民族集团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虽然就今日的条件——一平方公里10人,或一平方地理里550人——来说这是极其微小的数目。但是这并不包括生活在那个时候的全部德意志人。我们知道,沿喀尔巴阡山脉直至多瑙河口,都居住着哥特系的德意志民族——巴斯塔尔人、佩夫金人以及其他人,——它们的人数非常之多,因而,普林尼认为他们是德意志人的第五个基本集团[169],而这些在公元前一百八十年已经替马其顿王柏修斯作过雇佣兵的部落,还在奥古斯都在位的初年就已突进到阿德里安堡附近了。假定他们的人数只有100万人,那末到公元初,德意志人的大概数目,就至少有600万了。 在他们定居日耳曼尼亚以后,人口一定是日益迅速地增长的;单是上面提到的工业方面的进步,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什列斯维希沼地所发现的古物,就其中的罗马硬币来判断,是属于三世纪的。由此可见,到这个时候,在波罗的海沿岸金属业和纺织业已经很发达了,跟罗马帝国已有频繁的商务往来,比较有钱的人已享有某些奢侈品,——这一切都是人口更为稠密的迹象。而在这个时期,德意志人在莱茵河、罗马边墙和多瑙河全线,从北海起到黑海止,也开始了总进攻,——这也是人口日益增多,竭力向外扩张的直接证明。斗争持续了三百年,在斗争期间,哥特民族的整个基本部分(斯堪的那维亚的哥特人和勃艮第人除外)向东南推进,形成了漫长的进攻线的左翼;进攻线的中央是高地德意志人(赫米奥南人),向多瑙河上游突进;右翼是易斯卡伏南人即现今所谓法兰克人,沿莱茵河突进;征服不列颠的任务,就落在印格伏南人身上。到五世纪末,罗马帝国已是那么衰弱,毫无生气和束手无策,因而为德意志人的入侵敞开了大门。 上面我们是站在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摇篮旁边。这里我们却站在这一文明的坟墓旁边了。罗马的世界霸权的刨子,刨削地中海盆地的所有地区已经有数百年之久。凡在希腊语未予抵抗的地方,一切民族语言都不得不让位于讹误百出的拉丁语;一切民族差别都消失了,高卢人、伊比利亚人、利古里亚人、诺里克人都不再存在,他们都变成罗马人了。罗马的行政和罗马法到处都摧毁了古代的血族团体,这样也就摧毁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主性的最后残余。新赐予的罗马公民权并未提供任何补偿;它并不表现任何民族性,它只是民族性缺乏的表现。新民族〔neue Nationen〕的要素到处都已具备;各行省的拉丁方言日益分歧;一度使意大

二战德国火炮大全系列1防空炮

20毫米 Flak: global 系列: 5种变型发展: 20毫米 C/30 L 20毫米 Flak 28 20毫米 MG 151/20 Drilling 20毫米 Flak 30 20毫米 FlaK 38 20毫米 Flak 28性能参数: 口径:20毫米 人员:5人 出膛速度:830米/秒 平射射程:4400米 高射射高:3700米 说明:该炮是德国一战凡尔塞条约签定已来发展的第一种高射炮,尽管设计比较原始,但是有些还是在德军中服役到1939年。1928年,瑞士曾经购买过该炮 20毫米 Flak 30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炮架长: 4米 长: 2.30 米 宽: 1.80 米 高: 1.6 米 射速: 120发/秒 出膛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 米 说明:最初的20毫米 Flak 28,进一步发展了海军的自动高射炮20毫米 C/30 L。20毫米 C/30 L便于修理与维护,进入海军服役是在1934年。20毫米 Flak 30则是二战爆发德军的主要防空炮,是二战前德军防空部队的标准配置火炮。尽管20毫米 Flak 30后来被深灰色的20毫米 Flak 38所取代,主要缺点是火力不足。 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毫米 炮架长: 4.30 米 长: 2.25 米 宽: 2.40 米

射速: 800 发/分 出糖速度: 900 米/秒 射程: 4 800 米 射高: 2 200米 装备20毫米 Flak 36 高射炮的德军Wirbelwind自行高炮 20毫米 Flak 38 高射炮性能参数: 口径: 20 毫米 L/112.5 (112.5为倍径) 炮架长: 4.00 米 长: 2.25 米 宽: 1.80米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二战德国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隆美尔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N粹德国的三大名将。当然,从政治角度来说,他们绝对是助纣为虐的法XS帮凶,对别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战争罪行,是XTL祸害天下的杀手。而从军事角度来看,他们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确实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N粹德国政客们和党卫军首脑相比,身为正规的德国国防军优秀将领的他们还算清白,他们虽在XTL的战争中策划指挥,却反对N粹的屠杀和灭绝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也许正因为这点,加上他们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们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做为一个军事爱好者,也想说说这三位德国军人。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N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第28章 纳粹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第28章纳粹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科学是权力的奴仆,是现代社会支配力量和精神文化固有的部 分,并在上层结构与基础二者之中结合于生产设备内,如同它也存 在于认知与工具二者之中一样。科学既然是权力的一个方面,也必 须要受到权力的判定。当权力中人需要科学时,他们就会提倡科学; 当他们需要一部分真理时,他们就会提倡不完备的科学;需要自我 欺骗,就提倡伪科学;需要欺骗别人,就提倡操作社会心理科学的半真理。当科学结构为不同的利害和阶级所分裂,科学探究也会大不一样。——T.库恩 18世纪末、19世纪初,科学开始在德国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的科学研究体系,科学研究逐渐变成一种职业,一大批科学家开始涌现,世界科学中心从法国转移到德国。 此时的德国,现代科研组织结构基本定型:大学建立起了自己由教授、研究生和辅助人员组成的研究队伍和具有专门化的设备仪器的现代实验室;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工业实验室里从事科学应用于生产的工作;政府科研机构和非营利机构也已经出现。 但是,纳粹政府的上台对德国的科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使德国科学的繁荣进入了一段低潮时期。 1、纳粹统治下科学的遭遇与后果 纳粹对科学的干预是从反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始的。1933年,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宝座,政治势力开始公开介人反相对论运动。爱因斯坦被纳粹分子看成是“世界观非常之恶劣”的“共产主义分子”、“犹大国际主义”分子,不仅如此,纳粹冲锋队还闯进爱因斯坦在柏林的住宅,并洗劫一空,以后又乘机查封了他在卡普特的别墅。1933年4月l日,纳粹头目宣传部长戈培尔在他的宣传讲话中,破口大骂爱因斯坦。1933年5月10日午夜,纳粹右派学生将几万册图书付之一炬,其中包括大量爱因斯坦的著作。 在这一时期的德国,对本国科学最直接的有害影响来自于纳粹政府的政治极权主义。借助于这种反动的社会政治势力,纳粹党徒打着反对伪科学的旗号,破坏、歪曲科学的基本原则,践踏科学的基本精神,把相对论物理学和现代原子物理学贬斥为“犹太科学”,使这些代表物理学最新进展的学科很快人去楼空、濒临崩溃的边缘;把德国的大学很快就置于纳粹党徒的政治控制之下,使曾经让德国引以自豪、让世界称慕的德国大学声名扫地。 他们对理论科学家似乎有一种特别的不信任感,大学中不仅有许多“非雅利安”的教授被开除,而且其余的人也是根据他们对纳粹党的忠诚程度而不是根据他们的科学成就和学术能力来任用选择。结果使得学术骗子们竟能与有才能的科学家竞争并占有研究资金和设备,政治权威可以随意践踏通过科学研究获得的并且经由科学同行确认的知识成果。

永远的德意志

永远的德意志 我已经不想再去和那些盲目的人争论,二战是谁的错,希特勒是人还是恶魔。 我只记得,卡拉扬在死前和别人去鹰巢,他孤独地看着元首最后的地堡,低声说,是不是没有人把你们好好埋葬。 邓尼茨元帅在纽伦堡审判上,依然骄傲而坚定,他的肩膀有不动声色的忠诚和镇静,他说, 如果我可以回去,我依然会这样做,我们都没有后悔,我们依然要义无返顾,全力以赴地走下去,他没有欺骗我们,我们也不会欺骗我们的心。 那些申称客观的书忘了太多,

他们忘了说,1945年的5月,在德军投降的那一刻,全世界的德国潜艇凿艇自沉,那个名为彩虹的行动,无言地代表了多少军官士兵的忠诚勇敢的心,他们的骨骸在深海里下沉,而魂魄却亮丽地升上天堂,他们的灵魂是不是最终回到柏林,在勃兰登堡门下拥抱。 他们忘了,诺曼底登陆盟军杀死的敌军,都还是孩子,那些SS青年师的男孩,相信着他们自己的祖国,坚信着,不惧怕地走向灭亡。如果说你们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元首的错,那么谁来拯救德意志? 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元首的统治才使失业人数大量减少,也就是那个时候德意志才开始振奋而觉醒。 我的确一直看不起法国,一战结束的时候他们对德意志要求签定的条约,苛刻得不下于近代列强在中国签定的条约,并且在贡比涅森林福煦列车附近的签定地点,刻着永远无法磨灭的屈辱的字迹,1918年11月11日,以罪恶为荣的日尔曼帝国在此屈膝投降。而他们号称最伟大的撤退,无非是元首不屑而嘲讽地说的,没有看过逃得那么快的国家。

克里斯塔施罗德是元首的秘书,我在工作的间隙看了她写的自传,那段话我永远没有办法忘记, 只要还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他就要抵抗,他痛苦着,幻想着,固执顽抗地相信着,从拉斯登堡的狼穴,到巴特诺海姆的鹰巢,甚至是柏林总理府地堡那一个一个阴沉昏暗,盟军空袭不断的日子。他依旧还是梦想着他的帝国,从未明白,他的子民正带着他们共同坚信的荣耀和忠贞,毫不犹疑地走向灭亡,而他颤抖地为青年师的孩子带上铁十字,苍老的记忆里只记得,自己曾站在哪一年的柏林中心,向这整个德意志许诺,要带给他们一千年的幸福。 他看着远处的艾菲尔铁塔,纳粹的党旗已经在上面飘扬,他说, 你看,巴黎是不是很漂亮。 是。 柏林呢? 柏林永远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城市。 但不是这个世界上公认的。 ...... 等战争结束,我们就重建柏林,找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用最好的材料,重建国家美术馆,收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画作,重建柏林爱乐大厅,

纳粹德国十大王牌飞行员

德国王牌飞行员的惊人战绩一直是世人争论的焦点,因为战争中夸大的宣传比比皆是, 但现在人们大都承认了他们的空战纪录,1977年出版的《德意志战斗机王牌》一书作者托利巴大校指出:当时德军对战绩的确认是严肃的,其严格程序不亚于美军,是经过仔细核查的。所谓“天文数字的战绩”是可信的。德军在多人共同攻击并击落一架敌机的情况下,只允许承认其中某一人的战绩。万一争执不下则将该战绩上交所在部队入档,个人不再拥有。战绩须通过照相枪或旁证人的确认,否则无效。以至出现了空战权威加兰德因空中无僚机旁证而宁可放弃攻击的怪现象。有的战绩则须经漫长时间的复核才能认可。原因是: (1)空战经验上的绝对优势,作为战争发动国,德国空军的空战行动在二战前已开始,1939年德国空军加入了西班牙内战,那时便开始积累空战经验和优秀飞行员-----如后来升为战斗机部队司令的莫尔德斯和加兰德,盟国空军往往为了保存实力,一线王牌飞行员通常只参战一年半年,便被调去做 教练或参谋,不象德国空军飞行员多年连续战斗在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德国空军有 非常优秀的飞行学校,培养了许多优秀飞行员,德国飞行员在战前进行精心准备,飞行员都要 完成450小时以上的飞行训练,通常年轻飞行员参战但不马上参加格斗,他们往往跟随战场最优秀的王牌飞行员作为僚机从旁观察,以此掌握作战方法,以世界第一王牌哈特曼少校为例他曾跟随多名一线德国最有名的王牌作战,在他的前100次飞行中,同苏联飞行员没有进行激烈较量,他研究对方战术和习惯,听取长机检验,迅速成长为一名空中优秀飞行员,进行而东线空战初期苏联空军装备落后和人员缺少训练,由于敌人的进攻来得太快,苏联飞行员许多没有受过良好的训练,有的只在新式飞机上飞行10到12小时.使德国空军一度占有极大的优势. (2)飞行武器装备上德国战斗机的研究和设计都走在盟国的前面,以德国主力战斗机梅塞施密特BF-109和福克沃尔夫FW-190为例,它们都有无数的型号和变型机种,实战中一直处在不断修改中.而梅塞施密特262的设计更是飞机发展史上的杰作,它的很多设计理念被战后美苏战斗机设计师直接照搬. (3)战术灵活,比较盟国空军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战术更灵活些,德国四面为敌,防线很长,飞行员自由会战,不象盟军飞行员出击很容易补空,战术上往往采取一击即退的战术,尽量避免与美国的P-47,P-51,苏联的雅克,英国的"喷火"发生缠斗. (4)使德国飞行员战绩如此之高的最主要原因,是飞行员的出击时间和次数,整个二战期间德国空军战斗机联队的出击频率远高于盟国飞行员,创下百架战绩的飞行员大都完成上千次飞行任务,以哈特曼少校为例,他个人完成1404次战斗飞行,其中852次参战,以他352架的战绩,平均出战2.24击落一架敌机,而盟军第一王牌苏联的阔日杜布飞行330次,参加空战120次,击落62架敌机,还不包括团体击落,平均出战2次击落一架敌机,可见德军创下如此令人惊讶空战成绩,不只是空中格斗技巧,还有不知疲倦的战斗次数.

德意志论文

德意志民族的性格特点 院系: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U201114890 姓名:上官赢 摘要: 提起德国,世人往往思绪多端:褒贬毁誉、掺杂各种感情。的确,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德国独具一格,有许多他国没有的特色。最近两个多世纪,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世界级顶尖人物,正面的、反面的比比皆是。它有不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雄踞世界前列,广泛造福于整个人类;同时,它又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挑动者,给人类造成了旷古未闻的浩劫。它屡屡大分大合,大起大落,兴风作浪而又为风浪所摧挫。但它败而不馁,衰而不朽,依旧是当今世界一个超群出众的强国。举世公认,德国曾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抹杀不掉的痕迹。当代德国作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作为欧洲联盟支柱成员和联合国重要成员之一,行为,动态仍然相当有力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德国人的性格,应该对此有着全方面,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性格形成,文化交汇,宗教改革,割据与集权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中发生、发展的。德意志学者约翰·哥特弗里德·赫德尔说,“历史是置于特定地理中的运动”。人们只要看一看世界那些文明古国的今昔,看一看各个国家的状况,便知其言不假。 近代德意志民族是以古代日耳曼人的若干支系为基础,融合一些斯拉夫人及其他民族而逐步形成的。千余年来,德意志人的许多岁月都是在南征北战、左冲右突、内争外斗的急风暴雨中度过的。 公元4至5世纪,北匈奴西迁,强化了日耳曼人的大举南移。日耳曼人剽悍骁勇,所向披靡,在南欧、西欧、北非建立了一些蛮族王国,加速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促进了欧洲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也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平衡发展。八、九世纪,罗马贵族起事,将教皇利奥三世撵出罗马。教皇向查理求救。查理率部进入意大利,扶持教皇复位。利奥三世感恩不尽,给查理戴上皇冠,宣布他是“伟大的罗马人的皇帝”。于是,查理被称为大帝。查理帝国的领土扩及整个西欧。查理814年去世后,870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国,东法兰克王国大致包括今天的德国、瑞士、奥地利和荷兰,基本上通行德语,为近代德意志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拿破仑的法国大军,横扫欧、亚、非,普、奥被肢解,莱茵河西岸的德意志地区并入法国版图,不少小邦国被强制合并。拿破仑军队的冲击教育了普鲁士人,他们开始改革;自1830年代起,普鲁士步英、法后尘,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实力渐增,其军国主义政策也变本加厉。普鲁士终于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在1871年实现了排除奥地利的“小德意志民族国家”统一,建立了普鲁士领导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普王担任帝国皇帝,普鲁士首相任帝国宰相。普鲁士军国主义精神浸透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德国连续两次发动世界大战不是偶然的。德国人打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仍不服气,又打第二次,吃够了苦头儿,他们才在外国的帮助下幡然悔悟。在历史的磨难和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显现了历史给与民族的巨大财富,人们说,苦难是最大的财富,这一点深深融入德国人的民族性格中,在动乱的年代,德国人体会到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是民族立足于世界的根本,两次世界大战间,德国人由严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经历过失败后,1970年12月7日,大雪过后东欧最寒冷的一天。刚刚对捷克、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后,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肃穆垂首,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由此,德国人严谨而虔诚,并迅速崛起于西欧,称谓当今世界顶级。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纳粹德国十大风云人物 德国方面上镜率最高的当然非“元首”莫属,竟然上了5次封面,包括1938年被评为《时代》风云人物,比盟军方面最多的麦克阿瑟还多一次。当然包括一次宣布他死讯的封面。元首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这里就不多费笔墨了。一个问题本人一直很感兴趣:如果当初维也纳美术学院录取了那个年轻的一心想投身美术的奥地利青年,日后的人类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呐?

仅次于元首的是他的左帮右臂海因里希·希姆莱。这位养鸡场场主出身的NZ党徒一生追随希特勒,很得希特勒的信任。29岁时,参与建立党卫队并充任党卫队首脑;34岁时,任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头子;36岁时,总揽法西斯特务组织,权力一度仅次于希特勒。他一手推行的种族灭绝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他如此执迷于所谓优秀人种论,以至于在欧洲各国建立所谓的“生育农场”,专门批量生产纯种的“雅利安婴儿”。1945年德国战败后落入英军手中,最后咬碎了镶在一颗假牙里的氰化物胶囊,自杀身亡。各位军迷对他手下的SS的兴趣度远远高于他本人。

仅仅做了8天猿首的邓尼茨元帅应为其“狼群”战术而闻名于世。邓尼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在德国潜艇部队参加了在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作战,曾被英军俘虏。战后继续在海军服役。1935年10月被委派指挥新建的潜艇队。二战爆发后,邓尼茨首创并成功地实施多艇集群近距离攻击的"狼群战术",曾给盟国海上运输造成严重威胁。1943年晋升海军元帅。战争后期,美、英加强护航,发展反潜兵力和兵器,尤其发挥空中优势的作用,使德国潜艇战趋于失败。1945车4月,在NZ德国崩溃前夕,被任命为德军北部最高司令官。同年5月1日,按照希特勒的政治遗嘱,继任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8天后通告德国投降。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被判处10年徒刑。1956年刑满释放。

纳粹德国是怎样做宣传的

纳粹德国是怎样做宣传地 “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 希特勒地宣传部长戈培尔有句名言:“宣传只有一个目标:征服群众.所有一切为这个目标服务地手段都是好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而在宣传征服群众前,得先征服宣传者.年月日,成立德国文化协会,总部设在柏林,戈培尔任协会主席.该协会下设德国美术协会、德国音乐协会、德国戏剧协会、德国文学协会、德国新闻协会、德国广播协会、德国电影协会.凡是在相关领域中工作地人,都必须加入相关协会,并且这些协会地决定和指示具有法律效力.不听话者不得食.对于“政治上不可靠”地人,协会可以拒绝接受他们为会员,已经取得会员资格地,可以开除他们.这样,通过德国文化协会对整个文化活动地集中控制,就可以“纯洁”出一支效命于纳粹政权地文化队伍.这支队伍不能不充当纳粹政权宣传地主力军,不能不充当纳粹政权有组织地忽悠事业地马前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文化艺术成了权力地婢女.几千万德国人能够看到什么样地美术作品,可以欣赏到什么样地文学作品,可以观赏到什么样地戏剧电影,能够收听到什么样地广播,看到什么样地新闻等等,这一切都取决于纳粹党地好恶.马克?吐温可以在美国经济腾飞之际出版《镀金时代》,可托马斯?曼这些人在纳粹德国没有容身之地.现实题材中,满是荆棘和陷阱,那就写点历史吧,第三帝国地历史题材作品一枝独秀.俗话说,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题材地作品照样会触犯纳粹地禁区.年柏林焚书,为什么要把艾米尔?路德维格和沃纳?黑格曼地作品付之一炬,堂而皇之地旗号就是:“反对伪造我们地历史,玷污历史伟人,捍卫我们往昔地尊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旦文艺成为政权地附庸和工具,退化就不可避免.不过,希特勒、戈培尔们并不是笨蛋,他们也不想德国地文化艺术“退化”得无人问津.相反,他们希望艺术性和纳粹化能完美结合,不仅德国人喜闻乐见,就是全世界也喝彩.希特勒亲自邀请德国著名女导演里芬施塔尔出马,就是例子.里芬施塔尔拍摄地《意志地胜利》,成功地将纳粹政治艺术化.戈培尔称赞它“成功地摆脱了陷入简单宣传地危险”,将伟大时代地激越旋律“提升到了前所未有地艺术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各家报纸都受到指示” 纳粹德国常常被人贬为极权国家.何谓极权?最通俗地诠释就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换言之,权力无所不管,一切事务都要以权力意志为转移.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不过,就媒体而言,纳粹政权地无所不管,并不意味着第三帝国地文化事业都是国营或党有.恰恰相反,报刊电影等等,都可以私人经营.私有不见得就等于自由.纳粹政权可以利用私人地钱为自己地事业服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比如对于私营电影公司而言,一切投资都是民间地,可是是否可以公映,审查权却牢牢地攥在戈培尔地教化与宣传部手里,不是有钱而是有权才是大爷,这样一来,不仅国库地钱可以直接供纳粹政权使用,就是民间资本,也间接地为纳粹当局所用.至于是否叫座,用不着纳粹党操什么心,因为它没有自个掏钱赔本赚吆喝地风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自然,因为这种管制,难免会有纳粹电影上映观众未必买账地情况发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纳粹德国地电影业一片萧条.毕竟,投资者在商言商.为了利润,他们会竭力在纳粹当局容许地框框内发挥自己地才干,尽可能地迎合观众地欣赏口味,换言之,会有管制之下地畸形繁荣,畸形创造.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控制报业,也并不需要所有地报刊都是纳粹党办.即使是报刊为私人创办和所有,但是,通过购买、清洗、控制股份、审查、停刊等手段,都可以有效地达到操控地目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纳粹党或党内个人拥有或控制地报纸,只占全部报纸销量万份中地三分之二.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浅析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的原因

第三帝国的兴亡——论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的原因 【摘要】纳粹主义,在历史上的长河上曾经在德国政坛叱咤一时,并迅速使整个德国纳粹化,逐渐把德国推向战争的万丈深渊,也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难和痛苦。本文将深入具体地探讨和分析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的特定历史条件,也试图为提防当代新纳粹主义的兴起和法西斯性质极右翼势力的猖獗提供一些微薄的参与意义。 【关键词】纳粹主义凡尔赛和约魏玛共和国经济危机 条约、经济和魏玛共和国这三点可以说是纳粹党在德国兴起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它们是德国极端民族主义和右翼集权主义滋长的土壤。 德国法西斯主义,即民族社会主义或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并非历史的偶然和巧合,而是时势和传统使然。它产生于德国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产生于一战后出现的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是在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和酝酿下慢慢形成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纳粹主义在德国的兴起,并在德国迅速滋长而逐渐掌握了绝对的权力呢? 影响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必须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在政治“三巨头”掌控下所召开的凡尔赛会议。会议上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德国制定了特别苛刻的条令,这实质上对德国进行无耻的欺凌和掠夺。《凡尔赛和约》大概包括国际联盟盟约、德国领土的处置、德国军备的处置、德国赔款问题和惩处“战争罪”。详细说来,第一,和约规定恢复1870年以前的德法边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的所有权和开采权归法国所有;萨尔区的行政权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公民投票決定其归属;在莱茵河以东 50公里所划界线以西﹐直到德国边界线以内的地区﹐不准德国保存或建筑要塞﹐不准存留或集合军队;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领土连同各桥头﹐自本条约实行起15年内﹐均应由协约及参战各国军队占领。如德国忠实遵守本和约的条件﹐应逐步缩小占领区﹐5年届满时﹐从科隆地区撤军;10年届满时﹐从科布伦茨地区撤軍;15年届满时﹐从美因茨地区撤军。奥伊彭和马尔梅迪划归比利时﹐并承认比利时对莫雷內的主权;德国与丹麦的边界﹐由北部石勒苏益格边境地区居民举行公民投票确定;上西里西亚南部划归新成立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得到上西里西亚的一部分﹑波茲南的全部﹑西普鲁士和东普鲁士的一部分;但泽(格但斯克)被宣布为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级将帅全名单

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级将帅全名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级将帅全名单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级,将帅,名单,,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德意志第三帝国高级将帅全名单 德意志帝国元帅DeutscheReichsmarschall:1人 1、赫尔曼·威廉·戈林hermannwilhelmgoring1893.01.12-1946.10.151940.07.19/1938.02.04(

空军元帅)/1936.04.20(空军大将)/1935.03.01(航空兵上将)德国陆军元帅Deutschewehrmachtgeneralfeldmarschall:20人 1、维尔纳·冯·勃洛姆堡wernervonblomberg1878.09.02-1946.03.141936.04.20/1933.08.31(陆军大将)/1933.01.30(步兵上将) 2、瓦尔特·冯·勃劳希契walthervonbrauchitsch1881.10.04-1948.10.181940.07.19/1938.02.04(陆军大将)/1936.04.20(炮兵上将) 3、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wilhelmbodewinJohanngustavKeitel1882.09.22-1946.10.161940.07.19/1 938.11.01(陆军大将)/1937.08.01(炮兵上将) 4、卡尔·鲁道夫·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KarlRudolfgerdvon Rundstedt1875.12.12-1953.02.241940.07.19/1938.03.01(陆军大将)/1932.10.01(步兵上将) 5、费多尔·冯·博克Fedorvonbock1880.12.03-1945.05.041940.07.19/1938.03.15(陆军大将)/1935.03.01(步兵上将) 6、威廉·约瑟夫·弗朗茨·冯·勒布骑士wilhelmJosefFranzRittervon Leeb1876.09.05-1956.04.291940.07.19/1939.11.01(陆军大将)/1934.01.01(炮兵上将) 7、希格穆特·威廉·李斯特siegmundwilhelmList1880.05.14-1971.08.171940.07.19/1939.04.20(陆军大将)/1935.10.01(步兵上将)8、京特·汉斯·冯·克鲁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