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翻译)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翻译)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对作物进行了持续上万年的驯化和植物育种进化实验,彻底改变了其野生特性。玉米经历了特别显著的改变。研究人员持续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识别出了潜在的玉米进化基因,但是这些努力还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玉米综合评价进化模型,是基于对75份野生种、地方品种和改良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我们发现了驯化后的多样性恢复的证据,很可能是来自野生近亲的基因渗入,驯化期间的选择效应比改良的证据更加强烈。我们鉴定了一些具有选择信号的基因,这些基因比以前主要以形态变化来鉴定信号显得更为强烈。最后,通过分析全转录组基因表达,我们发现了玉米在驯化和改良期间,二者一致的顺式作用元件移除的变化的证据,说明,现代育种增加了目标高度表达基因在表达上的优势。

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指出大约在一万多年前,在墨西哥西南部的巴尔萨斯河流域玉米被驯化。与驯化相关的一个基本表型变化是从野生祖先Zea mays ssp. Parviglumis变成一种无分枝植物,籽粒紧紧依附在玉米棒子上,导致玉米完全依靠人类繁殖。在接下来的驯化中,玉米遭受了更加集中有针对性改良,杂交玉米自交系的发展使其达到了顶峰,使玉米高度适应现代农业实践。我们目前利用群体基因组学分析玉米的演化是基于对75份玉米和它的野生近亲基因组的重测序来完成的。我们从35份改良玉米自交系、23份地方品种和17份玉米的野生近亲(14份parviglumis,2份墨西哥种和1份摩擦禾属)产生了781Gb的序列数据,利用shortread 技术,每个系的测序平均深度超过5×。利用玉米参考基因组序列(release 4a.53)reads被拼接起来,接下来的分析是基于最终的一套21141953个高质量的SNPs位点。

玉米地方品种与其他作物品种相比,从他们的野生祖先那里保留了较多的核苷酸多样性,并且显示较低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因为玉米地方种统计的范围较大和远交系统。连锁不平衡(LD)显著增强了驯化的结果,地方种全基因组重组率ρ估计达到parviglumis比率的25%,并且单倍型平均长度从22kb渐增到30kb。这些结果与驯化瓶颈的效应是一致的,但是一个过度稀缺SNPs表明变异已经开始恢复跨越大部分基因组。然而,地方种基因富集区有较少的特有SNPs(t test, P < 0.001),并且没有过度稀缺SNPs,这个不同可能是由于选择背景效应向着不利的方向突变,驯化后在连锁位点变异在慢慢恢复。现代育种在全基因组多样性方面好像有消极效应或者意味着在我们宽样本的现代品系的单倍型长度。尽管选择不同的自交系,我们估计核苷酸多样性在改良系中可能被高估,在改良期间自交系和地方品系之间的关系表现全基因组障碍在降低。最后,通过比较玉米地方种和2个墨西哥种基因组,识别出

了几个高遗传相似性的扩展区域,综合哪些以前的分类指标,两者具有一致性,更加增强了墨西哥种可能在玉米进化进程中贡献了重要等位基因的可能性。

由于玉米进化期间的选择,基因组识别区段受到很大影响,我们使用一种似然法(跨群体混合似然比法,XP-CLR)对覆盖扩展连锁区域末端等位基因变异频率进行扫描,高XP-CLR的临近的窗口被聚集到同一种特征下,每一种特征代表一个单一选择扫描效应。这些特征在多种着丝粒上显示高XP-CLR值。结合大量着丝粒逆转录因子改变的证据,这些结果表明着丝粒在快速进化。可是,因为着丝粒区域有很少的基因,或因为我们的遗传图谱低估了这些区域的扩展LD,我们进一步的分析掩盖了着丝粒。我们也掩盖了一个新近发现的在一号染色体~50-Mb的倒位多态性。我们在最高的10%的XP-CLR值集中分析了在484驯化和695改良特征。每个驯化特征包含3.4个基因,平均大小322kb,覆盖大约7.6%的玉米基因组,表明多重选择信号,包含高变异、低核苷酸多样性和一个过度高频起源SNPs。我们判断这些特征的平均选择强度为s=0.015,这是在一定范围内,在考古数据的基础上,来自其他驯化和比平均值0.0011还高出一个数量级的跨越剩余染色体组的估计。而选择在玉米改良期间可以更强,从来自我们对改良扫描的XP-CLR值和估计选择系数大大的低于对驯化的观察值。与驯化特征相比改良特征平均规模较小,并且含有较少的基因。对这一结果可能的解释是不同的地方种的育种者对不同的热带和温带品系的分析不同,并且已经受到了不同的选择压力。事实上,独立的对热带和温带品系进行扫描发现更有力的选择证据,并且几乎没有选择特征的重叠。然而,先前对参与驯化和改良性状位点效应大小的估计,提供了一些独立的在驯化期间选择强度的证据。在改良期间我们发现23%的驯化特征(107)显示另外的选择证据,表明驯化位点的一个子集贡献了持续重要的农艺性状的表型。

个别特征可能产生于单一选择事件,在每个特征上我们指定离这一基因最近的10kb窗口作为最大XP-CLR得分,作为最有可能的候选基因。我们的关于驯化和改良候选基因名单,包括1-2%的玉米筛选的基因组(FGS),代表我们的最佳估计选择范围特征的直接目标,但连锁基因也受到了选择的影响,限制了现代改良对许多特征中发现的3040个基因的使用多样性。

大部分没有包含带注释的序列在驯化和改良中起重要作用(分别是6%和11%),这个发现可以表明在玉米进化过程中的受控制的变异型。然而,大多数的特征鉴定出包含的基因在高置信度的精细可分级编码,而且应该是证明在检测已有数量性状位点和鉴定异常候选基因上是有用的。例如,候选基因GRMZM2G448355的驯化,直接与水稻上的OsMADS56基因同源,在长日照下推迟了开花,它是在第9染色体上控制开花的QTL上发现的(ref. 19),

而且2个改进的候选基因含有氮代谢,GRMZM2G036464(编码谷氨酸合成酶)和GRMZM2G428027(编码硝酸还原酶),这些多重位点都存在于一个QTL区域,包含千粒重和氮代谢。在玉米上,只有一小部分新近鉴定的候选基因已经被功能验证。一个例子是候选基因abph1 (GRMZM2G035688)的驯化,该基因因影响叶序而为人所知。然而,功能可以经常因直系同源而被推断出来,被驯化的候选基因GRMZM2G010290编码的蛋白质有不为人所知的功能,但是与拟南芥中影响种子萌发的DAG1和DAG2蛋白质有着相同的序列身份。2个改良相关候选基因,gibberellin 2-Coxidas (被GRMZM2G152354编码)和gibberellin 3-Coxidas(被GRMZM2G036340, dwarf1编码),被发现在植物赤霉素生长合成途径中。在绿色革命基因编码gibberellin 20-Coxidas的上游和下游。其它值得的注意的候选基因的改良,包括GRMZM2G082468,拟南芥相同器官中的基因编码脂肪酸转移酵素,在油菜中被设计作为耐干旱的转基因。GRMZM2G087612,与拟南芥的SDP同源,它最先开始储藏种子内油脂分解的产物。

为了更深入地描绘基因组对驯化的影响,我们利用长寡核苷酸阵列杂交探针来统计25个改良玉米和7个小颖类玉米中18242个基因在种子组织中的精细分级编码的表达。与无候选基因相比,驯化的候选基因在玉米和小颖类玉米的表达上表现出更大的绝对变化(在无候选基因中,29%:22%,P = 0.004),玉米中上流调节和小颖类玉米相关,且在玉米自交系的表达中,只有较低的10%的变异系数(P = 0.006)。表达中降低了的变异于候选基因中被发现(P < 0.001)表明了cis在位点上移动的变异与目标选择相连锁。相对于小颖类玉米,玉米中改良的候选基因也表现出降低表达中的变异(变异系数降低了8%,P=0.019),但是没有在幅度的表达中展现出显著的变化。尽管在玉米中可能因为在连锁位点选择而使表达发生较低的变异,在驯化候选基因的直接改变表明基于顺式调控原件的选择调控区域。

尽管驯化过程中表达的改变未必被苗期组织所限制,驯化候选基因表现出表达时无特定组织的模式,改进的候选基因也表现出无特定组织,但在所有的但除去一个组织中比无候选基因要高度表达(P = 0.025-0.044)。因为改良的候选基因展示出在当代改良玉米和大刍草上无显著表达差异,这个结果表明当代玉米改进可能拥有已经高度表达的靶位点。与完全精细可分级编码相比,并无证据表明偏向于候选基因的基本表达,这与之前重测序筛选观察到的形成对比。

最终,利用自交系的表达数据来评估候选基因中的驯化的水平。候选基因的驯化表明:有优势(P = 0.001)但相同或不同的遗传群体中的自交系间优势并无显著差异(t test, P= 0.74),这个结果可以用来简单解释顺式调控原件变异的丢失。改良的候选基因,与无候选

基因相比,展现出更高的表达优势,(P = 0.007),绝大多数因为在遗传群体中有更高的优势(P = 0.001),在玉米改良上,可能反映了遗传群体中互补这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对野生型、本地种和当代改良种进行的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了复杂的作物进化并

提供了当代育种的建议。早先的研究揭示了一些基因(tb1和tga1)在驯化中迅速地带来了一些形态学上的变化。我们鉴定的大部分的驯化的特点与典型的驯化基因相比,提供了选择上更强的证据,意味着针对上百个基因不同的生物学功能的驯化可能与并为研究的表型有关。与选择连锁的位点上多样性的丢失和观察到的丰富的改良的高表达候选基因表明:当代育种绝大部分已经和基因组上容易实现的目标与可能被聚焦育种尝试在其它位点上的多样性进

行有效地合并。

参考文献:

1. Briggs, W.H., McMullen, M.D., Gaut, B.S. & Doebley, J. Linkage mapping of domestication loci in a large maize-teosinte backcross resource. Genetics 177, 1915–1928 (2007).

2. Wright, S.I. et al.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selection of the maize genome. Science 308, 1310–1314 (2005).

3. Chia, J.-M. et al. Maize HapMap2 identifies extant variation from a genome in flux. Nat. Genet. published online, doi:10.1038/ng.2313 (3 June 2012).

4. Doebley, J., Stec, A. & Hubbard, L. The evolution of apical dominance in maize. Nature 386, 485–488 (1997).

5. Wang, H. et al. The origin of the naked grains of maize. Nature 436, 714–719 (2005).

6. Piperno, D.R., Ranere, A.J., Holst, I., Iriarte, J. & Dickau, R. Starch grain and phytolith evidence for early ninth millennium BP maize from the Central Balsas River Valley, Mexico.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 5019–5024 (2009).

7. Matsuoka, Y. et al. A single domestication for maize shown by multilocus microsatellite genotyping. Proc. Natl. Acad. Sci. USA 99, 6080–6084 (2002).

8. van Heerwaarden, J. et al. Genetic signals of origin, spread, and introgression in a large sample of maize landrac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8, 1088–1092 (2011).

9. Caicedo, A.L. et al. Genome-wide patterns of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domesticated rice. PLoS Genet. 3, 1745–1756 (2007).

10. Lam, H.M. et al. Resequencing of 31 wild and cultivated soybean genomes identifies pattern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selection. Nat. Genet. 42, 1053–1059 (2010).

11. Wilkes, H.G. Teosinte: The Closest Relative of Maize (The Bussey Institute of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7).

12. Chen, H., Patterson, N. & Reich, D. Population differentiation as a test for selective sweeps. Genome Res. 20, 393–402 (2010).

13. Fang, Z. et al. Megabase-scale inversion polymorphism in the wild ancestor of maize. Genetics published online, doi:10.1534/genetics.112.138578 (27 April 2012).

14. Purugganan, M.D. & Fuller, D.Q. Archaeological data reveal slow rates of evolution during plant domestication. Evolution 65, 171–183 (2011).

15. Olsen, K.M. et al. Selection under domestication: evidence for a sweep in the rice waxy genomic region. Genetics 173, 975–983 (2006).

16. Palaisa, K., Morgante, M., Tingey, S. & Rafalski, A. Long-range patterns of diversity and linkage disequilibrium surrounding the maize Y1 gene are indicative of an asymmetric selective sweep.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1, 9885–9890 (2004).

17. Camus-Kulandaivelu, L. et al. Maize adaptation to temperate cl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polymorphism in the Dwarf8 gene. Genetics 172, 2449–2463 (2006).

18. Brown, P.J. et al. Distinct genetic architectures for male and female inflorescence traits of maize. PLoS Genet. 7, e1002383 (2011).

19. Buckler, E.S. et al.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maize flowering time. Science 325, 714–718 (2009).

20. Gallais, A. & Hirel, B. An approach to the genetics of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maize. J. Exp. Bot. 55, 295–306 (2004).

21. Jackson, D. & Hake, S. Control of phyllotaxy in maize by the abphyl1 gene.

Development 126, 315–323 (1999).

22. Gualberti, G. et al. Mutations in the Dof zinc finger genes DAG2 and DAG1 influence with opposite effects the germination of Arabidopsis seeds. Plant Cell 14, 1253–1263 (2002).

23. Sasaki, A. et al. Green revolution: a mutant gibberellin-synthesis gene in rice—new insight into the rice variant that helped to avert famine over thirty years ago. Nature 416, 701–702 (2002).

24. Wang, Y. et al. Molecular tailoring of farnesylation for plant drought tolerance and yield protection. Plant J. 43, 413–424 (2005).

25. Eastmond, P.J. SUGAR-DEPENDENT1 encodes a patatin domain triacylglycerol lipase that initiates storage oil breakdown in germinating Arabidopsis seeds. Plant Cell 18, 665–675 (2006).

26. Sekhon, R.S. et al. Genome-wide atlas of transcription during maize development. Plant J. 66, 553–563 (2011).

27. Hufford, K.M., Canaran, P., Ware, D.H., McMullen, M.D. & Gaut, B.S. Patterns of selection an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among maize domestication and crop improvement loci. Plant Physiol. 144, 1642–1653 (2007).

28. Stupar, R.M. et 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es in maize inbreds and hybrid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heterosis. BMC Plant Biol. 8, 33 (2008).

29. Beadle, G.W. Teosinte and the origin of maize. J. Hered. 30, 245–247 (1939).

30. Ryu, C.H. et al. OsMADS50 and OsMADS56 function antagonistically in regulating long day (LD)-dependent flowering in rice. Plant Cell Environ. 32, 1412–1427 (2009).

31. Lo, S.F. et al. A novel class of gibberellin 2–oxidases control semidwarfism, tillering, and root development in rice. Plant Cell 20, 2603–2618 (2008).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doc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2、色彩。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4、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甜玉米是转基因玉米吗 甜玉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胚乳中可不只有淀粉,还有相对含量很高的水溶性多糖,这就赋予了其不同于普通玉米的甜味。究其背后的原因,是在甜玉米控制淀粉合成的一系列基因中,有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了自然的突变,处于纯合隐性状态,切断了部分还原性糖向淀粉转化的过程。这点小缺陷反而促成了甜玉米可口的味道。 甜玉米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作物,它的真正起源时间虽然无法考究,但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甜玉米品种是1779年欧洲殖民者从美洲的易洛魁人那里收集到的Papoon玉米,据此可以肯定甜玉米的出现时间还要更早。要知道,那时候可还压根没有转

基因这一说。 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而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 最近几年,与甜玉米有关的几个基因序列和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都已经被找到,育种家还可以依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快育种进程。此外,还有利用花药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快隐性基因的纯合进程的选育方法,也开始受到育种家的重视。 这些育种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单个或少数几个结构和功能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插入,也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敲除、屏蔽等的改变(这些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来的甜玉米都不是转基因玉米。很多人因为甜玉米的甜味不同于普通玉米,就认为甜玉米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这其实是没有想到玉米自己的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性状。 分辨转基因食品的方法 专家指出,按我国相关立法,若产品的主要原料中含转基因成分,应当在包装上加以注明,如果消费者不想购买转基因食品,一定要认真阅读食品标签,如买大豆油时,往往会看到小字标注原料是转基因大豆。 但若加工食品中含有转基因产品配料,却没有规定必须注明。如美式快餐店里的薯条,用的大都是转基因马铃薯品种;点心里的油脂,饭店里的烹调油,往往是转基因油。 所以在外就餐、购买加工食品时,遇到转基因食品成分的机会较大。相比之下,买国产果蔬(除番木瓜)、用花生油等来做烹调,几乎没有吃进去转基因成分的可能。多吃中国的杂粮杂豆,如小米、红豆等,也不会遇到转基因成分,而且其营养价值高。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应用基因组中 数以百万计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loymorphism ,SNP)为分子 遗传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对照分析或相关性分析,通过比较发现影响复杂性状的基因变异的一种新策略。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人们已通过GWAS方法发现并鉴定了大量与复杂性状相关联的遗传变异。近年来,这种方法在农业动物重要经济性状主效基因的筛查和鉴定中得到了应用。 全基因组关联方法首先在人类医学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应用,尤其是其在复杂疾病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使许多重要的复杂疾病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方法的设计原理得到重视。 人类的疾病分为单基因疾病和复杂性疾病。单基因疾病是指由于单个基因的突变导致的疾病,通过家系连锁分析的定位克隆方法,人们已发现了囊性纤维化、亨廷顿病等大量单基因疾病的致病基因,这些单基因的突变改变了相应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或者产量,从而产生了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疾病表型。复杂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目前已经鉴定出的与人类复杂性疾病相关联的SNP位点有439 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技术的重大革新及其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基因组医学的发展。(2005年, Science 杂志首次报道了年龄相关性视网膜黄斑变性GWAS结果,在医学界和遗传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此后一系列GWAS陆续展开。2006 年,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联合哈佛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报道了基于佛明翰心脏研究样本关于肥胖的GWAS结果(Herbert 等. 2006);2007 年, Saxena 等多个研究组联合报道了与2 型糖尿病( T2D ) 关联的多个位点, Samani 等则发表了冠心病GWAS结果( Samani 等. 2007); 2008 年, Barrett 等通过GWAS发现了30 个与克罗恩病( Crohns ' disrease) 相关的易感位点; 2009 年, W e is s 等通过GWAS发现了与具有高度遗传性的神经发育疾病——自闭症关联的染色体区域。我国学者则通过对12 000 多名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以及健康对照者的GWAS发现了5 个红斑狼疮易感基因, 并确定了4 个新的易感位点( Han 等. 2009) 。截至2009 年10 月, 已经陆续报道了关于人类身高、体重、 血压等主要性状, 以及视网膜黄斑、乳腺癌、前列腺癌、白血病、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精神分 裂症、风湿性关节炎等几十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的GWAS结果, 累计发表了近万篇 论文, 确定了一系列疾病发病的致病基因、相关基因、易感区域和SNP变异。) 标记基因的选择: 1)Hap Map是展示人类常见遗传变异的一个图谱, 第1 阶段完成后提供了 4 个人类种族[ Yoruban ,Northern and Western European , and Asian ( Chinese and Japanese) ] 共269 个个体基因组, 超过100 万个SNP( 约1

科学美国人的中文翻译

2012年1月4日星期三 雌激素是新的“利他林”吗? ——性激素能让一部分女性思维敏捷,却也让一部分迟钝 大考即将来临?无法集中注意力?尝试一点雌激素吧。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报道称,女性生理周期中的荷尔蒙波动可能会如咖啡因、甲基苯丙胺或最常见的兴奋剂利他林一样影响其大脑。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工作记忆(短期信息处理能力)是依赖于化学物质多巴胺的。事实上,像利他林这样的药物可以模仿多巴胺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在老鼠身上的研究显示,雌激素似乎可以诱发多巴胺的释放。但是伯克利这次的新研究是首次把认识能力和人的雌激素水平联系起来,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女性会在她们生理周期的不同时间点有着或好或坏的认识能力。 这只研究团队对24名健康女性进行了检测。通过基因测试,她们中有些天然多巴胺水平高,而有些天然低。不出所料,多巴胺水平低的女性对于处理复杂的工作记忆问题有困难,比如将一串五个数字反着背出来。但当测试在排卵期中进行,雌激素水平最高时(一般是月经期的10~12天后)这些女性的表现显著改善,有大约10%的进步。令人惊讶的是,多巴胺水平天然高的女性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却在排卵期中雌激素水平最高的时候有很明显的下降。 根据组织此次研究的Ph.D Emily Jacobs说,脑中的多巴胺是“classic Goldilacks scenario”。对于多巴胺水平最低的25%女性来说,在月经期多巴胺水平的增加会增强她们的认识能力,而对于多巴胺水平最高的25%女性来说,月经期多巴胺水平的增加可能会使她们的多巴胺水平超过一个上限,从而减弱她们的认识能力。而剩下的50%女性都处在这两类女性水平之间,不在研究的范围内。 这项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Jacob说,像咖啡因、利他林这种诱发多巴胺释放的药物对于特定时期的女性是无效,甚至是损害性的。而且,她还希望提醒科学家们注意,在研究脑部疾病时,男女大脑虽然天赋相同但是并不完全一样。 Jacob说,这之间有很大区别,只有我们能知道他们在正常状态下的区别,我们才能预测他们在疾病状态下的区别。 毁约——脑扫描揭示誓言什么时候会不被遵守 新郎说“我愿意”而又和别人有一腿的时候,他脑中发生了什么?朋友承诺还钱却一直不还,他的脑中又发生了什么?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毁约是一项很复杂的神经生物学事件。而且脑扫描可以在毁约发生前预测出谁将要毁约。 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科学家运用核磁共振技术把大脑比喻成了一场投资游戏。投资者必须决定是否承诺与受托者分享利益。如果投资,会使得账户中的资金增加,但如果受托者选择不分享,结果也会是投资者受损失。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说会把钱给受托者,但最后并不会所有人都守约。 通过核磁共振的扫描,研究者可以在他们有机会毁约前预测出他们会不会毁约。毁约者脑部的一些区域的活动会更加活跃,包括分管在压抑诚实回应时自我控制的前额皮质层,和标志

(完整版)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及鉴别方法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谢家建表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小番茄也叫圣女果、樱桃番茄,是自古就有的番茄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

用方便,口味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仅仅是未充分成熟的南瓜和黄瓜。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吴刚表示,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萝卜也有红萝卜、绿萝卜、白萝卜等。“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但与常规甜椒相比,转基因甜椒并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除此之外,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的食品。

玉米转基因完整流程

农杆菌菌株的培养及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挑取根癌农杆菌LBA4404单菌落于3ml的YEB液体培养基(链霉素100mg/ml),28℃振荡培养过夜 取过夜培养菌液500μl接种于50mlYEB(链霉素100mg/ml)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至OD600为0.5 左右。 5000rpm离心5min,集菌。 加10ml0.15MNaCl悬浮细胞,5000rpm离心5min, 加10ml预冷的20mMCaCl2悬浮细胞,冰浴,24小时内使用,或分装成每管200μl,液氮中速冻1min,置于-70℃保存备用。 植物表达载体向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取200ml 感受态细胞,加入1μg构建好的质粒DNA加入到,混匀后,冰浴30min。 液氮中速冻2-3min,37℃水浴5min,接着冰浴3min。 加入1mlYEB培养基,28摄氏度慢速震荡培养4h。 5000rpm离心5min,弃上清,集菌。 加入0.1mlYEB培养基重新悬浮细胞,涂布于含有100mg/ml Kan和125mg/ml Sm的YEB 平板上,28℃培养 阳性克隆的鉴定 挑取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接种于含有100mg/ml Kan和125mg/ml Sm的YE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过夜,小量提取质粒DNA,以质粒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鉴定。 农杆菌菌液的制备 挑取继代2d后的农杆菌单菌落,在加有相应抗生素的液体YEB培养基中,在28℃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16-20h(OD600为0.6-0.8) 将菌液置于离心管中,18-20℃,5000rpm离心5min收集菌体。 将收集到的菌体用2mlD-inf液体培养基悬浮进行洗涤,以去除残余的YEB培养基 18-20℃,5000rpm离心10min收集菌体,将菌体用2mlD-inf液体培养基,加入1‰AS,备用(放1h)

科学翻译

第12页 0903060136 梁潇 0903060137 黄浩 0901014108 黄瑞尧 5.3性能分析 通信开销:在和平时期,验证和密钥协商协议的要求只有三路之间的网状路由器和网络用户和双向沟通网络用户之间。这是最低的通信回合要实现相互认证,因此,和平招致降低认证延迟。此外,通过设计,和平带来最低的额外因为它们可能对网络用户的通信开销如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进行的移动客户端比其他笔记本电脑访问无线网状网。这些移动客户端要少得多强大相比,网状路由器考虑到他们的沟通能力。在消息(M.1),(M.1),(M.2),网络用户只需要发送一组签名履行认证功能。作为我们立足本集团上签字的变化计划[8]中提出,签名的包括两个G的元素五个元素的Z带够。当使用[19]中描述的曲线,可以首要采取p到170位并使用G组1,其中每个元素是171位。因此,总群签名的长度为1192位或149字节。有了这些参数,安全性是大致相同作为一个标准的1024位RSA签名,这是128个字节[8]。也就是说,群签名的长度几乎是作为一个标准的RSA-1024的签名相同。 计算开销:在和平,最昂贵的计算操作的签名生成和验证。签名生成需要两个同构的应用中。同构计算,需要大约同时,作为一个在G1幂(使用快速计算的轨迹图)[8]。因此,签名生成需要约八幂(或multiexponentiations)和两个双线性映射计算。验证签名需要六个幂和3+2|网址|双线性映射计算。按照设计,和平采用会话认证的不对称对称的混合方法,降低计算成本。网络实体(Mesh 路由器和网络用户)执行昂贵的组签名操作相互验证,只有当建立一个新的会话,所有同一会话的后续数据交换是通过高效的基于MAC的方法进行验证。 更具体地说,和平需要进行相互认证,为建立一个新的会话时,执行一个签名生成和签名验证的网络用户。由此可以看出,签名验证的实际成本计算取决于一致资源定址器的大小,而签名的发电成本是固定的。和平可以主动控制的一致资源定址器的大小。此外,可以采取一种更为有效的吊销检查算法,其运行的时间是一致资源定址器的独立[8]中描述了对用户的隐私有点牺牲。这种技术可以进一步带来的总成本六幂和5个双线性映射计算的签名验证。另一方面,和平需要一个网状路由器进行相互认证其覆盖范围内的每个网络用户每每灯塔消息不同的会议和标志定期播出。 存储开销:在和平中,网络用户可以携带资源约束的普及设备,如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访问的无线网状网。因此,存储每个网络用户的开销应该是负担得起的现代普及设备。在我们的计划显示说明,在和平中的每个网络用户需要存储两个信息:他的小组的私钥及相关系统参数。该组的私钥为每个用户包含1组元素的G1和2个Z元素。如果我们首要选择p到170位,并使用G组1每个组171位的元素,每个组私钥用户只需消耗511位的内存,这是微不足道的现代普及设备。大多数的内存消耗部分是系统参数,其中可能包括代码来形容双线性组(G

转基因玉米59122品系的特异性检测

收稿日期:2010-03-13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Z4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770); 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8ZX08012-001) 作者简介:许文涛(1979—),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 :cau xwt@y ah https://www.360docs.net/doc/d610145705.html, *通信作者:黄昆仑(1968—),男,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E-mail :hkl009@https://www.360docs.net/doc/d610145705.html, 转基因玉米59122品系的特异性检测 许文涛1,2,杨 蓉2,陆 姣1,张 南1,2,罗云波1,何 景1,2,黄昆仑1,2,* (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安全实验室,北京 100083; 2.农业部转基因产品检验监督测试中心(北京),北京 100083) 摘 要:使用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克隆了转基因玉米59122的外源基因与玉米基因组之间的两段侧翼序列,并据其左侧侧翼序列设计了具品系特异性的引物,运用半巢式PCR 技术建立了59122的品系特异性二重PCR 检测方法,扩增片段100b p ,横跨p a t 终止子与转基因玉米侧翼基因之间。以转基因玉米59122、MO N863、MON810、GA21、NK603,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 和转基因油菜GT73等为材料,证明本方法与其他转基因作物具有高特异性。本方法在检测59122时,确定出连接体系中线性DNA 的最佳质量浓度为1ng/μL 左右,检出限达到0.1%,灵敏度为38个单倍体基因组拷贝数。因此可准确、快速、高效地检测转基因玉米及其产品,或作为常规PCR 定性检测后的验证方法。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品系特异性检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反向聚合酶链式反应;二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with Flanking Sequence XU Wen-tao 1,2,YANG Rong 2,LU Jiao 1,ZHANG Nan 1,2,LUO Yun-bo 1,HE Jing 1,2,HUANG Kun-lun 1,2,*  (1. Food Safety Laboratory,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a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China ;2.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Beijing),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e report the cloning of two flanking sequence of the integrated gene construc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by inverse PCR method and the design of even-specific primers based on the left flanking sequence with the aim of developing of a duplex PCR assay for the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using semi-nested PCR,result ing in an amplification fragment of 100 bp in length stretching from the terminator of the pat gene to the 59122 flanking genes.This assay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s 59122, MON863, MON810, GA21, NK603,genetically modified Roundup Ready soybeans and genetically modified oilseed rape GT73, with high specificity.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linear DNA in a connection system for detect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59122 by this assay was around 1ng/μL, which exhibited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0.1% and a sensitivity of 38 copies of haploid genome. Therefore, the developed PCR assay is applicable to detec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and its derivates accurately, fast and efficiently, and can serve to verify routine PCR qualitative detection. Key words :genetically modified crop ;event-specific transgenic detection ;semi-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ver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u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中图分类号:Q789;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4-0139-04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不断商业化,新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为此,各国都加强了管理[1]。除了向公众公布相关信息、增加透明度外,关键问题是建立相应的科学检测方法来分析鉴别转 基因产品。 目前,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技术[2]很多,分为基于核酸水平的检测技术、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技术以及其他检测技术。在定性检测中基于蛋白水平的检测[3]不能区

对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思考

对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思考 关键词: 翻译;科学性;艺术性 摘要: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历来是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西方译学家奈达博士在60 年代曾有过建立翻译科学的设想,试图用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说明翻译问题,但未能取得成功。而后,到了90 年代他则断言: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笔者就奈达博士由科学论向艺术论的转变,对翻译的性质进行了理性思考:翻译中对“忠实”目标的追求体现了翻译的科学精神,而为实现“忠实”又离不开艺术创造,因此科学性和艺术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Philosophic Thinking of the Science and the Art of Translating ———on Nida’s“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ZHANG Rui - qing1 ,ZHANG Hui - qing2 (1. The School of Foreigh L anguages , S hanxi University , Taiyuan , China ; 2. English Department , Northern China Engineering Institute , Taiyuan , China) Key words : t ranslation ;science ;art ;faithfulness. Abstract : What is t ranslating ? Is it science or art ? This has long been one of the focal cont roversies among t ranslatologist s. Dr. Eugene A. Nida attempted to establish a science of t ranslating by applying linguistic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t ranslating problems in the 1960s ,but failed. In the 1990s he claimed conversely that t ranslating was not science ,but skills. His shift prompt s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to draw the couclusion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 ranslating ,the pursuit of faithfulness to the original reveals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of t ranslators ,but to attain faithfulness , artistic creation plays an immeasurable role in good t ranslations. “翻译科学”是一门“研究翻译的科学”。怎样才能构成科学? 首先必须要有客观规律正如金堤先生所说:“艺术与科学之争的焦点是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翻译这一活动究竟是否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如果受客观规律的支配,那么既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认识这些规律,我们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而如果这一活动主要靠独创,谈不到什么规律,那么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一门艺术。”因此,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关键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客观规律。我们在翻译活动中没有探索到客观规律之前,是无法断定翻译是科学的。西方译论家并没有主张建立“翻译科学” ,在他们的译论中,也不用“翻译科学”一词。在西方大学课程中,只有“翻译理论” ,或“翻译研究”,或“翻译学”。唯一用过“翻译科学”一词的,只有奈达博士。60年代,他在“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中指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并试图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原理,通过深层结构的分析,探索语际转换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翻译科学。但这一尝试未能取得成功,语际转换的规律也未能找到。此后,他在1991 年发表的《翻译:可能与不可能》一文中说,我们不能使翻译成为一门科学,出色的翻译是创造性的艺术。可见奈达由科学派转向了艺术派,并从此放弃了建立翻译科学的设想。1998 年,他在答《外国语》记者问时,又重申了这一论点,认为翻译不可能成为科学。 一翻译科学论的困惑 寻求支配翻译活动的客观规律是历代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困扰了几代译学家。只有到了现代,有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才有可能打出翻译科学论的旗号,将侧重点放在科学的基点上。然而,,奈达为何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而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呢?翻译的科学论之所以陷入矛盾,其根源在于翻译对象所涉及的媒介———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任意性特征。这种特性决定了科学无法完成其使命,因而即使很不情愿也不得不转而求助于艺术。首先,大多数人已经接受的一个事实是:虽然科学力图把文本语言中的意义一点一滴地落实,但语言却总是拒绝把它的全部意义交出来。事实上,现代批评

(翻译)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玉米驯化和改良群体基因组的比较 人们为了满足需要对作物进行了持续上万年的驯化和植物育种进化实验,彻底改变了其野生特性。玉米经历了特别显著的改变。研究人员持续进行了数十年的探索,识别出了潜在的玉米进化基因,但是这些努力还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玉米综合评价进化模型,是基于对75份野生种、地方品种和改良的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我们发现了驯化后的多样性恢复的证据,很可能是来自野生近亲的基因渗入,驯化期间的选择效应比改良的证据更加强烈。我们鉴定了一些具有选择信号的基因,这些基因比以前主要以形态变化来鉴定信号显得更为强烈。最后,通过分析全转录组基因表达,我们发现了玉米在驯化和改良期间,二者一致的顺式作用元件移除的变化的证据,说明,现代育种增加了目标高度表达基因在表达上的优势。 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指出大约在一万多年前,在墨西哥西南部的巴尔萨斯河流域玉米被驯化。与驯化相关的一个基本表型变化是从野生祖先Zea mays ssp. Parviglumis变成一种无分枝植物,籽粒紧紧依附在玉米棒子上,导致玉米完全依靠人类繁殖。在接下来的驯化中,玉米遭受了更加集中有针对性改良,杂交玉米自交系的发展使其达到了顶峰,使玉米高度适应现代农业实践。我们目前利用群体基因组学分析玉米的演化是基于对75份玉米和它的野生近亲基因组的重测序来完成的。我们从35份改良玉米自交系、23份地方品种和17份玉米的野生近亲(14份parviglumis,2份墨西哥种和1份摩擦禾属)产生了781Gb的序列数据,利用shortread 技术,每个系的测序平均深度超过5×。利用玉米参考基因组序列(release 4a.53)reads被拼接起来,接下来的分析是基于最终的一套21141953个高质量的SNPs位点。 玉米地方品种与其他作物品种相比,从他们的野生祖先那里保留了较多的核苷酸多样性,并且显示较低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因为玉米地方种统计的范围较大和远交系统。连锁不平衡(LD)显著增强了驯化的结果,地方种全基因组重组率ρ估计达到parviglumis比率的25%,并且单倍型平均长度从22kb渐增到30kb。这些结果与驯化瓶颈的效应是一致的,但是一个过度稀缺SNPs表明变异已经开始恢复跨越大部分基因组。然而,地方种基因富集区有较少的特有SNPs(t test, P < 0.001),并且没有过度稀缺SNPs,这个不同可能是由于选择背景效应向着不利的方向突变,驯化后在连锁位点变异在慢慢恢复。现代育种在全基因组多样性方面好像有消极效应或者意味着在我们宽样本的现代品系的单倍型长度。尽管选择不同的自交系,我们估计核苷酸多样性在改良系中可能被高估,在改良期间自交系和地方品系之间的关系表现全基因组障碍在降低。最后,通过比较玉米地方种和2个墨西哥种基因组,识别出

(完整版)有哪些转基因食品

国内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清单 一、我国转基因作物有哪些 ? 1、已批准安全证书的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业化种 植 “截至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 玉米和番木瓜。”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员谢家建介绍说。 目前, 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 家建表 示,“我国已经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棉花和番木瓜。 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 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2、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网上流传一份转基因食品名单,包括“圣女果、大个儿彩椒、小南瓜、小黄瓜”。对此 专家并不认同。 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王志兴说, 小番茄也叫圣女果、 樱桃番茄, 是自古就有的番茄 品种,只是因为个头小、采摘不便、产量低,最早仅作为观赏用,后来发现食用方便,口味 经过改良后逐渐流行。个头小是天生的基因差异,不是转基因的结果。 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副研究员吴刚说, 小南瓜和小黄瓜也不是转基因食品, 仅仅是未充分 成熟的南瓜和黄瓜。 如果继续在田间种植, 小南瓜和小黄瓜最终会生长成普通的大南瓜和老 黄瓜。 关于大个儿彩椒, 吴刚表示, 大个儿彩椒含有不同类型的花青素, 表现为更丰富的颜色。 花青素的变异在植物中很常见, 像鲜花同一个品种就有不同颜色, 萝卜也有红萝卜、 绿萝卜、 白萝卜等。 “我国曾经批准过抗病毒甜椒的商业化种植, 但与常规甜椒相比, 转基因甜椒并 没有明显优势,因此被市场自然淘汰。” 3、我国市场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大豆油和木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院院长罗云波介绍,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主 要有两种, 一种是转基因食用油,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豆色拉油,来源主要是从美洲,尤其是 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所生产出来的食用油。 还有一种就是转基因木瓜, 因为木瓜容易得一种农药很难治的病, 用基因的技术能够控 制,转基因木瓜也是我们能够吃到的转基因食品。 除此之外, 我国很少能够见得转基因种类 的食品。 4、吃了转基因大豆豆粕饲料长大的牛羊,其肉制品不是转基因食品 罗云波:这个应该不算,转基因是没有商业化种植。 ”谢 油菜、 棉花和甜菜。这些食品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解决方案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解决方案 ※ 概述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是用来检测全基因组范围的遗传变异与 可观测的性状之间的遗传关联的一种策略。2005年,Science杂志报道了第一篇GWAS研究——年龄相关性黄 斑变性,之后陆续出现了有关冠心病、肥胖、2型糖尿病、甘油三酯、精神分裂症等的研究报道。截至2010年 底,单是在人类上就有1212篇GWAS文章被发表,涉及210个性状。GWAS主要基于共变法的思想,该方法是 人类进行科学思维和实践的最重要工具之一;统计学研究也表明,GWAS很长时期内都将处于蓬勃发展期(如 下图所示)。 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的获得,随着诸多新技术的发展变得日益海量、廉价、快捷、准确和全面:如 Affymetrix和Illumina公司的SNP基因分型芯片已经可以达到2M的标记密度;便携式电子器械将产生海量的表型 数据;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催生更高通量、更多类别的基因型,以及不同类别的高通量表型。基于 此,我们推出GWAS的完整解决方案,协助您一起探索生物奥秘。 ※ 实验技术流程 ※ 基于芯片的GWAS Affymetrix公司针对人类全基因组SNP检测推出多个版本检测芯片,2007年5月份,Affymetrix公司发布了 人全基因组SNP 6.0芯片,包含90多万个用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探针和更多数量的用于拷贝数变化(CNV)检测的非多态性探针。因此这种芯片可检测超过180万个位点基因组序列变异,即可用于全基因组 SNP分析,又可用于CNV分析,真正实现了一种芯片两种用途,方便研究者挖掘基因组序列变异信息。 Illumina激光共聚焦微珠芯片平台为全世界的科研用户提供了最为先进的SNP(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平 台。Illumina的SNP芯片有两类,一类是基于infinium技术的全基因组SNP检测芯片(Infinium? Whole Genome Genotyping),适用于全基因组SNP分型研究及基因拷贝数变化研究,一张芯片检测几十万标签SNP位点,提 供大规模疾病基因扫描(Hap660,1M)。另一类是基于GoldenGate?特定SNP位点检测芯片,根据研究需要挑选SNP位点制作成芯片(48-1536位点),是复杂疾病基因定位的最佳工具。 罗氏NimbleGen根据人类基因组序列信息设计的2.1M超高密度CGH芯片,可以在1.1Kb分辨率下完成全基 因组检测,可有效检测人基因组中低至约5kb大小的拷贝数变异。

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

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 可能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种转基因食品,多食用一些转基因食品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补充体内的各种营养需求,可能很多人对于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的区别方法还不是很了解,通常转基因玉米通常比非转基因玉米更大,简述一下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吧。 转基因大米透明、有光泽,又长又亮,均匀好看,淘米水很清,容易与东北“长粒香”混淆,买的时候一定看清原产地;非转基因大米呈白色,不很齐整,淘米水浑浊。 转基因玉米,颗粒大,有光泽,甜脆,饱满,无虫眼,大小均匀,体形优美,头颗粒尾差不多;非转基因玉米相反。 这是指没有经过加工的粮食,如果是加工过的食品就只能碰运气了。转基因大豆、玉米、大米生产最多、分布最广,因此购买任何大豆、玉米和大米制品都要慎重,哪怕是超市卖的玉米窝头和豆腐,都要敬而远之。用转基因饲料和激素喂养的转基因禽畜,基本都是有腿的毒品了,像那些国际知名的快餐店,基本都是用的这类,尽量少吃或者不吃。坚决不买色拉油、玉米油、豆

油、菜籽油,即使是表明的非转基因大豆油,也不要相信,因为几乎所有超市都大量上市非转基因大豆油,但是这些非转基因大豆是魔法变出来的?目前花生油绝对可靠。 转基因固然可怕,但是还有另外一个很大的致命威胁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化肥农药,化肥农药的原材料基本上都是剧毒重金属之类,成品之中会有大量的剧毒物残留,之后会随着使用进入土地,进入农作物,进入我们的餐桌。现代的很多疾病其实都是这种剧毒残留物导致的,我们一直在慢性中毒! 以上介绍的分辨转基因玉米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很好的分辨,大家都可以尝试一下,多吃一些转基因玉米对于我们自身的身体会产生很多的好处,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出现疾病的几率。

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 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是农业部2000年批准,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在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所基础上建立的。分中心建立有组织培养、生物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品质分析、抗病虫育种、种子检测和生理生态7个实验室,配备有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在郑州科教园区建有200亩玉米育种实验站和50 平方米的低温种质资源库。分中心是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科研支撑平台、建立有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科研人员16人,其中,教授6 人,副教授6人,博导4 人,全部科研人员均为博士毕业。 中心简介 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1]是农业部2000年批准,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在河南农业大学玉米所基础上建立的。分中心建立有组织培养、生物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品质分析、抗病虫育种、种子检测和生理生态7个实验室,配备有分子生物学研究和遗传育种的各种先进仪器设备。在郑州科教园区建有200亩玉米育种实验站和50 平方米的低温种质资源库。分中心是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科研支撑平台、建立有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科研人员16人,其中,教授6 人,副教授6人,博导4 人,全部科研人员均为博士毕业。 科研成果 分中心紧密围绕河南农业大省和国家玉米生产的重大需求与学科发展前沿,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围绕着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人才培养三大目标任务开展工作。近年来,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成果9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主持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农业跨越计划等,总经费达2000万元以上。“十五”以来育成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新品种10个。其中,豫玉22号玉米新品种在全国20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是我国玉米第五次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性品种之一,创造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2等奖。通过新品种的技术转让获得1500万元转让费, 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6篇,出版教材和专著6本。申请获得新品种保护权及专利10余项。 分中心每年培养在读博士生、硕士生20 多人,接受和指导本科生生产和毕业实习80多人,分中心已成为博士后、博士、硕士、农业推广硕士、本科生等多层次高等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分中心已向国内外输送出了遗传育种专业100多名博士、硕士毕业生和几百名农学专业、种子工程专业本、专科毕业生。在这些毕业生中,有留美博士回国创业的著名企业家—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庚辰,世界上最大的种业公司美国先锋公司和孟山都公司中国区的玉米育种首席科学家孙书库博士和赵永亮博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转基因玉米的鉴别方法 不知道大家对转基因食品有没有了解呢?今天,小编我向大家介绍介绍转基因玉米,认识转基因玉米对人体的危害,以及让大家懂得如何区分和辨别转基因玉米! 转基因玉米的鉴别如下: 判断转基因食品的几个标准: 1.个头。按照传统,西红柿也有一定个头的,比如:像大拇指头那么一点大的小西红柿绝对是转基因。再比如大豆,也叫黄豆,就是做豆腐,豆浆那种豆子,形状应该像动物内脏:腰的样子,有点扁,可现在的大豆,全是圆圆的、大不少、就像豌豆一样的大豆,产量很高,就是转基因。 2.色彩。与传统的不一样的绝对是转基因,比如彩色棉花、彩色辣椒。 3.产量。转基因作物一般在开始几年,其产量要比传统作物高不少。 4.季节。除了大棚蔬菜外,其它的反季节食品容易是转基因的。 5.害虫。凡是害虫喜欢光顾的作物就是没转基因的,凡是害虫害怕,也就是没有害虫,或很少害虫的作物,就是转基因。 现在的甜玉米品种虽然和几百年前的不完全相同,但它同样不是转基因的产物,而是在自然突变的甜玉米品种的基础之上,通过传统育种技术选育自交系、组配杂交种的办法培育出的新的甜玉米品种。 最近几年,与甜玉米有关的几个基因序列和与其关联的分子标记都已经被找到,育种家还可以依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来加快育种进程。此外,还有利用花药组织培养技术来加快隐性基因的纯合进程的选育方法,也开始受到育种家的重视。

这些育种技术并没有涉及到单个或少数几个结构和功能已知的目的基因的插入,也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敲除、屏蔽等的改变(这些是我们常说的转基因技术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来的甜玉米都不是转基因玉米。很多人因为甜玉米的甜味不同于普通玉米,就认为甜玉米是转基因技术培育的,这其实是没有想到玉米自己的基因突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性状。 转基因玉米的危害: 1.害虫无法被灭杀:转基因食品本身就存在害虫的基因,这些害虫会产生具有更高的防御性,不利于农药的灭杀。 2.影响发育:根据喂养小白鼠转基因食品的实验证明,转基因食品对小白鼠的繁殖和生长发育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3.营养问题:转基因食品通常存在很多营养问题,科学家们还认为,外来基因会以一种人类还不了解的方式去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感谢您的阅读!

经典翻译段落(一)科学对人体节奏有新发现

经典翻译段落(一) 科学对人体节奏有新发现 你有没有患过时差综合症,即由于长时间坐喷气飞机环球飞行跨越过很多时区而感到疲倦和沮丧?你有没有像北欧国家的很多人一样患过冬季忧郁症,即由于在阴郁的12月和1月老是看到冬日阴沉灰暗的天空而感到郁闷?也许一点点光就能解决你的问题——而且只需要照射你皮肤上一小块地方。实际上,美国科学家已竭尽全力进行研究——用光照射受试者的膝盖后部,试验光在提神方面的作用。 对付时差综合症和冬季忧郁症的东西可能是荷尔蒙褪黑激素。已知荷尔蒙褪黑激素能调节人体节奏。它于夜幕降临时分泌,可用于帮助治疗时差综合症和睡眠紊乱。冬天光线昏暗、白昼时间短,人们褪黑激素分泌较少,据说这就是许多人在天气昏暗时普遍有这种感觉(即冬季忧郁)的原因。 许多年来,专家们一直在试验用光治疗时差综合症和季节性情绪失调(“冬季忧郁证”)。他们建议患者坐在模仿太阳光自然波长的灯光前,以恢复褪黑激素。1996年,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戴安娜·波文及其同事发现即使是昏暗的台灯也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动物和人接触光都会引起体内复杂的反应。纽约一个大学的研究小组说他们发现光照射在皮肤上会重新调整体内的生物钟。他们选择了胭窝做试验是因为那儿容易接触到而且远离眼睛,许多科学家认为那个部位决定着人体节奏的周期。 Scientists Shed New Light On The Body's Rhythms Have you ever suffered from jet-lag, the fatigue and depression that comes from long hours spent in a jet aircraft traveling across the world over many time zones? Or like many people in northern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you ever suffered the dark depression of winter blues, the feelings of gloom that comes from facing the somber December and January winter days under dark, cloudy skies? Maybe all you need is a little light -- and merely on a small patch of your skin. In fact, in experiment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ight in raising our spirits, American scientists have done all their research using light played on the back of the subjects' knees. What could be a key to jet-lag and winter blues is the hormone melatonin, which is known to regulate body rhythms. It is secreted as night falls and it can be used to help to overcome jet-lag and some sleep disorders. The low level of melatonin we experience in winter when light is dull and daylight hours are shorter is said to be cause of that common feeling many people get in dull weather -- winter depression. For years experts have experimented with treating jet-lag and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winter depression") with light. The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