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第三章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第2讲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考纲要求] 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考点一 铝的性质及应用

1. 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

富,仅次于硅。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2. 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 金属铝的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②2Al +3Cl 2=====点燃

2AlCl 3

④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

Al 2O 3+2Fe(铝热反应) 4. 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5.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深度思考

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 ) (2)Mg 、Al 在空气中性质稳定,因而都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 ( ) (3)MgO 与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 (4)Mg 是活泼金属,而Al 是两性金属

( )

答案 (1)× (2)×

(3)× (4)×

2. 依据Mg 、Al 单质的性质,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化学性质活泼,为什么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

答案 铝在常温下迅速被氧气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不再被氧化,因而铝制品通常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

(2)Al 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所以说“Al 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 不恰当。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铝不论是与酸反应还是与碱反应,都是失去3e -

,化合价升高为+3价,均是还原剂,因而铝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3)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答案 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都是:Al 0

――→失3e -

Al 3+,2H +――→得2e -

H 2,只不过碱中的H +

来源于水的电离。氧化剂分别为酸和水。

(4)镁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所得固体产物可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答案 MgO 、Mg 3N 2、C

题组一 对比掌握铝、镁的性质

1.镁、铝单质的化学性质以相似为主,但也存在某些重大差异性,下列物质能用于证明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是()

①CO2②盐酸③NaOH溶液④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Al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Mg能在CO2中燃烧,而Al不能。2.镁、铝都是较活泼的金属,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铝的导电性比铜、银更强,所以常用以制造电线、电缆

B.镁、铝都能跟稀盐酸、稀硫酸、强碱反应

C.镁在点燃条件下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铝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氧化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铝热剂是镁条、铝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铝的导电性比铜、银的弱,A错;镁能跟酸反应,不能跟碱反应,B错;铝热剂是铝粉和Fe、V、Cr、Mn等难熔金属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在进行铝热反应时,在铝热剂上放供氧剂(氯酸钾),中间插一根镁条,是引燃用的,D错。

3.常温下把铝粉加入下列物质中,能产生氢气的是() A.硫酸钠溶液B.稀硝酸

C.浓硫酸D.氯化铵溶液

答案 D

解析硫酸钠溶液呈中性,与Al不反应,A项不能产生H2;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B 项不能产生H2;常温下铝粉在浓硫酸中钝化,C项不能产生H2;D项中NH+4水解,溶液呈酸性,加入铝粉时,Al与H+反应产生H2。

归纳总结

熟记铝、镁的特殊化学性质

(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是金属的通性,而铝不但能与酸(H+)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

表现为特殊性。2Al+2OH-+2H2O===2AlO-2+3H2↑。

(2)铝热反应

铝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将其从氧化物中置换出来,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种反应称为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金属、冶炼高熔点贵重金属。

注意Al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3)Mg在CO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干冰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题组二铝与酸或碱反应的定量分析

4.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等质量该混合物四份,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

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3 mol·L-1 HCl B.4 mol·L-1 HNO3

C.8 mol·L-1 NaOH D.18 mol·L-1 H2SO4

答案 A

解析在镁、铝混合物中加入HNO3和浓H2SO4都不产生H2;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之反应生成H2,而镁不反应;加入盐酸,镁、铝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所以放出H2的量最多。

5.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

________。

答案1∶1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得Al与H2的关系式均为2Al~3H2,故只要参加反应的Al的量相等,所得H2的量必相等。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

H2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

答案1∶3

解析因为在反应中Al过量,产生的H2由HCl和NaOH的量决定。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关系式:6HCl~3H2、2NaOH~3H2,故当HCl、NaOH物质的量相等时,二者产生H2的体积比为1∶3。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

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________。

答案3∶1

解析因为铝足量且产生H2相等,根据关系式n(HCl)∶n(NaOH)=3∶1,又因为两溶液体积相等,故物质的量浓度c(HCl)∶c(NaOH)=n(HCl)∶n(NaOH)=3∶1。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

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 g B.3.6 g C.2.7 g D.1.8 g

答案 A

解析其反应原理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见当参加反应的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一样多时,产生H2的体积比是1∶3,而题设条件体积比为1∶2,说明此题投入的铝粉对盐酸来说是过

量的,而对于NaOH 来说是不足的。 2Al +6HCl === 2AlCl 3+3H 2↑ 6 mol

3 mol 3 mol·L -

1×0.1 L

0.15 mol

则Al 与NaOH 反应生成的H 2为0.15 mol ×2=0.3 mol 。 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 2×27 g 3 mol 5.4 g 0.3 mol 即投入的铝粉为5.4 g 。 思维建模

(1)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

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 与酸、碱反应时生成H 2的实质都是Al ――→失3e -

Al 3+,所以无论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 与H 2的关系都是2Al ~3H 2。 ①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V HCl (H 2)V NaOH (H 2)=1∶1。

②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

V HCl (H 2)

V NaOH (H 2)=1∶3。

③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13<

V HCl (H 2)

V NaOH (H 2)<1

1

,则必定是a.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b.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题时应充分利用上述过量关系。

(2)铝的这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又能与强碱反应产生H 2的性质常作为推断题的“题眼”。

考点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 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2.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白色胶状不溶于水的固体,有较强的吸附性。 (2)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

②受热分解:2Al(OH)3=====△

Al 2O 3+3H 2O 。

(3)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

②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AlO -

2+CO 2+2H 2O===Al(OH)3↓+HCO -

3。

③NaAlO 2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3AlO -

2+Al 3+

+6H 2O===4Al(OH)3↓。

3. 常见的铝盐

(1)硫酸铝钾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的复盐。

(2)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 4)2·12H 2O ,它是无色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pH<7(填“<”、“>”或“=”)。明矾可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是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Al(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形成沉淀而净水。 深度思考

1. 明矾的净水作用与液氯对自来水的消毒作用原理是否相同?

答案 不同。明矾净水只能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不能杀菌消毒,而液氯只能杀菌消毒,不能沉淀悬浮的杂质。

2. 在做铝的燃烧实验时,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其熔化,会看到的

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铝箔加热时与O 2发生反应生成熔点很高的Al 2O 3薄膜,使内部的铝被Al 2O 3包裹着,所以熔化的铝不易滴下

3. 中学学习阶段接触到许多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除了Al 及其重要化合物

外,你还知道哪些?

答案 ①弱酸的铵盐,如:NH 4HCO 3、CH 3COONH 4、(NH 4)2S 等;②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KHS 、NaHSO 3;③氨基酸。

题组一 Al 2O 3和Al(OH)3的两性

1. 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

A .稀硝酸

B .稀盐酸

C .硝酸铜

D .氢氧化钠

答案 C

解析 钝化的实质是Fe 、Al 在浓H 2SO 4或浓HNO 3作用下其表面被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由于铝的氧化物Al 2O 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A 、B 、D 三项皆不符合题意,只有C 选项中的Cu(NO 3)2不与Al 2O 3反应,故不可能与钝化的铝条发生反应。

2. 某氧化物X 难溶于水,能与烧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化合物Y ,将少量Y 溶液滴入盐

酸中无沉淀生成,则X 是 ( )

A .SiO 2

B .Al 2O 3

C .MgO

D .CuO

答案 B

解析 C 项MgO 不能溶于烧碱,不正确;少量Y 滴入盐酸不能形成沉淀,Al 2O 3符合题意,A 项不正确,B 项正确;D 项CuO 不能溶于烧碱,不正确。 题组二 制备Al(OH)3的最佳途径

3. 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列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 (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 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 A .①⑥⑤③ B .②③④③ C .②③⑤③

D .①③⑤③

答案 B

解析 若先用盐酸溶解,Mg 、Al 均溶解,制取Al(OH)3的步骤较多;从NaAlO 2制备Al(OH)3,若加盐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故B 项操作步骤为最佳顺序。

4. 若甲、乙、丙三位同学用规定的药品制备Al(OH)3。规定必用的药品如下:350 g 70% H 2SO 4

溶液,NaOH 固体240 g ,足量铝屑、水(不能用其他药品)。

甲、乙、丙用各自设计的方案制得Al(OH)3的质量分别是W 1、W 2、W 3。三种实验方案如下:

甲:铝→加NaOH 溶液→加H 2SO 4溶液→W 1 g Al(OH)3 乙:铝→加H 2SO 4溶液→加NaOH 溶液→W 2 g Al(OH)3 丙:

????

?铝→加H 2SO 4溶液铝→加NaOH 溶液→W 3 g Al(OH)3 试回答:

(1)从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和提高产率等因素分析,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________。 (2)三位学生制得的Al(OH)3,W 1、W 2、W 3其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得Al(OH)3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

答案(1)丙(2)W3>W1>W2(3)520 g

反思归纳

制取Al(OH)3一般不用强酸或强碱,因为强酸、强碱都能溶解生成的Al(OH)3,而不易控制酸、碱的用量。一般用氨水或CO2制取,也可用Al3+、AlO-2的双水解反应制取。

考点三用数形结合思想理解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1.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上述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①Al3++3NH3·H2O===Al(OH)3↓+3NH+4

②Al3++3AlO-2+6H2O===4Al(OH)3↓

③Al3++3OH-===Al(OH)3↓

(2)Al(OH)3+3H+===Al3++3H2O

(3)Al3++4OH-===AlO-2+2H2O

(4)AlO-2+4H+===Al3++2H2O

(5)①AlO-2+CO2+2H2O===Al(OH)3↓+HCO-3

②AlO-2+H++H2O===Al(OH)3↓

(6)Al(OH)3+OH-===AlO-2+2H2O

2.与Al(OH)3沉淀生成有关的图像分析

(1)把强碱溶液逐滴加入到铝盐(Al3+)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有白色沉淀产生,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

A→B:Al3++3OH-===Al(OH)3↓

B→D:Al(OH)3+OH-===AlO-2+2H2O

③图像

(2)把铝盐(Al3+)溶液逐滴加入到强碱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

A→B:Al3++4OH-===AlO-2+2H2O

B→C:Al3++3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3)把强酸溶液逐滴加入到AlO-2溶液中至过量

①现象: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

②有关反应:

A→B:AlO-2+H++H2O===Al(OH)3↓

B→D:Al(OH)3+3H+===Al3++3H2O

③图像

(4)向强酸溶液中逐滴加入AlO-2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先无明显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②有关反应:

A→B:4H++AlO-2===Al3++2H2O

B→C:Al3++3AlO-2+6H2O===4Al(OH)3↓

③图像

(5)往等物质的量的AlCl3、Mg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①现象:开始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量增多?沉淀部分溶解

②有关反应:

O→A:Al3++3OH-===Al(OH)3↓,

Mg2++2OH-===Mg(OH)2↓

A→B:Al(OH)3+OH-===AlO-2+2H2O

③图像

题组一Al3+、AlO-2溶液加碱或酸反应现象的应用

1.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①中Na2CO3与CO2、H2O反应生成NaHCO3,由于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的大,因而只会产生沉淀;②NaAlO2中加入稀盐酸,开始产生白色沉淀Al(OH)3,当盐酸过量时,Al(OH)3又溶于盐酸;③向Al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开始产生白色沉淀Al(OH)3,当NaOH过量时,Al(OH)3又溶于NaOH;④只会生成H2SiO3沉淀。

2.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NaOH、AlCl3②NaHCO3、H2SO4③NaAlO2、NaHSO4④Na2CO3、HCl⑤Na2CO3、

NaHCO3、Ca(OH)2

答案①③④

解析都使用互滴法,两次操作应产生不同的现象。

①向含Al3+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又逐渐溶解;向NaOH

溶液中滴加含Al3+的溶液:开始无沉淀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解。两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②不论是NaHCO3滴入H2SO4中还是H2SO4滴入NaHCO3中都会立即产生气泡,现象相

同,无法鉴别。

③NaHSO4===Na++H++SO2-4,溶液显强酸性。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SO4:开始出

现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开始无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④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无现象,后产生气泡;

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立即产生气泡。

⑤无论是NaHCO3还是Na2CO3加到Ca(OH)2中都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区别。

题组二有关Al3+、AlO-2的离子反应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ClO-、MnO-4、Al3+、K+

B.1.0 mol·L-1的NaAlO2溶液中:Cl-、HCO-3、K+、Ca2+

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2、SiO2-3、Na+、K+

D.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NH+4、AlO-2、Na+

答案 C

解析A项MnO-4有颜色,ClO-与Al3+可发生双水解反应;B项中HCO-3+AlO-2+H2O===Al(OH)3↓+CO2-3;D项中,酸性条件下AlO-2不存在。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铝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4NH3+Al3++2H2O===AlO-2+4NH+4

B.将铝片打磨后置于NaOH溶液中:2Al+2OH-===2AlO-2+H2↑

C.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Al3++2SO2-4+2Ba2++4OH-===2BaSO4↓+AlO-2+2H2O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2-3

答案 C

解析A项,氨水不能溶解Al(OH)3;B项,氧元素不守恒;D项,通足量CO2时,应生成HCO-3。

反思归纳

1.离子共存问题

(1)Al3+与OH-、AlO-2、CO2-3(HCO-3)、S2-等不能大量共存。

(2)AlO-2与H+、HCO-3、Al3+、Fe3+等不能大量共存。

2.离子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时,要考虑离子之间的反应顺序,如向含有H+、NH+4、Mg2+、A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H+反应,再与Mg2+、Al3+反应生成沉淀,再与NH+4反应,最后才溶解Al(OH)3沉淀。

3.Al及其化合物的除杂归类事例

(1)Mg(Al):加足量NaOH溶液;

(2)Fe2O3(Al2O3):加足量NaOH溶液;

(3)Mg(OH)2[Al(OH)3]:加足量NaOH溶液;

(4)Mg2+(Al3+):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再加酸充分溶解。

题组三Al3+、Al(OH)3、AlO-2三者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

5.如图表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过程中微粒的量的关系曲线,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

C.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D.④线表示Al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有两种方式:向AlCl3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开始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与沉淀溶解消耗的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显然符合题意,则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另一种方式是向NaOH 溶液中缓慢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后有沉淀生成,与本题图示情况不符。6.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下图[n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V表示NaOH溶液的体积]能正确表示这个反应过程的是

()

答案 D

解析向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反应情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OH-+H+===H2O,此时无沉淀产生;第二阶段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第三阶段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结合反应方程式及浓度关系可知三个阶段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1。

7.向3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1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 g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3 mL B.7.5 mL

C.15 mL D.17.5 mL

答案 B

解析 解法一:把该题的信息转化为图像,用图像法求解,如图所示:

当生成沉淀0.01 mol 时需NaOH 0.03 mol 或0.11 mol ,显然B 项符合题意。

解法二:已知n (AlCl 3)=0.03 mol ,n [Al(OH)3]=0.01 mol ,由沉淀的物质的量小于氯化铝的物质的量可推知此题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氢氧化钠不足,二是氢氧化钠过量。 当碱的量不足时,则V (NaOH)=0.01×3

4 L =0.007

5 L =7.5 mL ;当碱过量时,则V (NaOH)

0.03×4-0.01

4

L =0.027 5 L =27.5 mL 。

方法指导

可溶性铝盐与强碱反应的计算规律

(1)求产物Al(OH)3的量

①当n (OH -)≤3n (Al 3+)时,n [Al(OH)3]=13

n (OH -

);

②当3n (Al 3+

)

)<4n (Al 3+

)时,n [Al(OH)3]=4n (Al 3+

)-n (OH -

);

③当n (OH -

)≥4n (Al 3+

)时,n [Al(OH)3]=0,无沉淀。

(2)求反应物碱的量

①若碱不足(Al 3+

未完全沉淀),

n (OH -

)=3n [Al(OH)3];

②若碱使生成的Al(OH)3部分溶解, n (OH -

)=4n (Al 3+

)-n [Al(OH)3]。

考点四 以“化工生产流程”为载体考查Mg 、Al 的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 2、Fe 2O 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 2O 3的提纯。由于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 2是酸性氧化物,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①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2-3+H2O

③AlO-2+CO2+2H2O===Al(OH)3↓+HCO-3,SiO2-3+2CO2+2H2O===H2SiO3↓+2HCO-3

(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2SO4)酸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因为AlO-2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

CO2廉价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

(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2O3,可能含有________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

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O2由于SiO2的熔点很高,在加热到1 000 ℃左右时不会熔化,因而不影响铝的纯度

方案二:酸溶法

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①Al2O3+6H+===2Al3++3H2O,Fe2O3+6H+===2Fe3++3H2O

②Al3++4OH-===AlO-2+2H2O,Fe3++3OH-===Fe(OH)3↓

(2)步骤②中不用氨水沉淀Fe3+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OH)3只能溶于强碱,不能溶于氨水,用氨水不能将Fe(OH)3和Al(OH)3分离

1.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反应Ⅱ中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答案 C

解析A项试剂X应为强碱溶液,使Al2O3溶解;B项若用强酸代替CO2,强酸过量时,Al(OH)3会溶解,不能保证生成Al(OH)3沉淀;D项因Al比Fe活泼,不能用Fe臵换Al。2.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利用菱镁矿石(主要成分是MgCO3,并含有MnCO3、SiO2杂质)制取MgSO4·7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1)第①步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滤液主要含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溶质。

(2)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步浓缩结晶后,要经过________、洗涤、干燥等步骤才可得到MgSO4·7H2O,洗

涤沉淀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制得MgSO4·7H2O质量为82.00 g,测得MnO2质量为1.74 g,且测得第①步滤渣质

量为4.70 g,忽略各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损失,可计算出菱镁矿石中Mg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使溶解充分并加快溶解速率MgSO4MnSO4

(2)Mn2++ClO-+H2O===MnO2↓+Cl-+2H+

(3)过滤将沉淀置于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流尽,重复2~3次

(4)80%

解析(1)研磨可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使溶解物充分溶解并使溶解速率加快。菱镁矿石与稀硫酸反应,MgCO3、MnCO3会转变为MgSO4、MnSO4。(2)根据流程图,加入NaClO 溶液,MnSO4转变为Mn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元素守恒即可写出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ClO-+H2O===MnO2↓+Cl-+2H+。(3)第③步浓缩结晶后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才能得到MgSO4·7H2O晶体。洗涤沉淀时要注意加水不能过多,且不能用玻璃棒搅拌,还要重复2~3次。(4)根据题中信息可求得MgCO3、MnCO3的质量分别是

28.00 g、2.30 g,则菱镁矿石中MgCO3的质量分数为

28.00 g

28.00 g+2.30 g+4.70 g

×100%=

80%。

反思归纳

解答化工流程题的基本方法

(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阅读题头,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稳定性和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

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的一种物质(原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联系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

(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这一步很关键,答题时要看清问题,不能答非所问,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如分清是要求回答实验操作名称还是具体操作步骤。

探究高考明确考向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2-4沉淀完全:2Al3++3SO2-4+3Ba2++6OH

-===2Al(OH)

3

↓+3BaSO4↓(×)

(2013·海南,10B) 解析明矾溶液中,Al3+和SO2-4个数比为1∶2,SO2-4完全沉淀时,Al3+应转化为AlO-2。

(2)0.10 mol·L-1的氨水与AlCl3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

(2013·福建理综,8A) 解析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分。

(3)0.1 mol·L-1 NaAlO2溶液中:H+、Na+、Cl-、SO2-4能大量共存(×)

(2013·江苏,3D) 解析AlO-2与H+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4)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2013·江苏,4D) 解析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错误。

(5)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2013·江苏,8B) 解析Al(OH)3胶体不是沉淀,不能加沉淀符号,错误。

(6)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2013·重庆理综,2C) 解析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仅有沉淀生成,方程式为AlO-2+HCO-3+H2O===Al(OH)3↓+CO2-3。

(7)如图所示,①AlCl3溶液、②浓氨水,①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012·北京理综,10C改编) 解析浓氨水中挥发出NH3,NH3与AlCl3溶液反应生成Al(OH)3白色沉淀。

(8)新制的氧化铝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OH-===2AlO-2+H2O (√)

(2012·海南,12D) 2.(2013·山东理综,9)足量下列物质与相同质量的铝反应,放出氢气且消耗溶质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

C.盐酸D.稀硝酸

答案 A

解析A项,2Al+2NaOH+2H2O===2NaAlO2+3H2↑,1 mol Al消耗1 mol NaOH;B 项,2Al+3H2SO4===Al2(SO4)3+3H2↑,1 mol Al消耗 1.5 mol H2SO4;C项,2Al+6HCl===2AlCl3+3H2↑,1 mol Al消耗3 mol HCl;D项,Al和稀硝酸反应不放H2。综上所述,符合题意的是A项。

3.(2012·安徽理综,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 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

0.1 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

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

()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特别注意,难溶物的K sp越大,在溶液中越难形成沉淀;Al(OH)3能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由于Al(OH)3的K sp比Fe(OH)3的K sp大,故在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先生成Fe(OH)3沉淀,而不生成Al(OH)3沉淀,当Fe(NO3)3反应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Al(OH)3沉淀又溶解,故只有C图像符合题意。

4.[2013·重庆理综,8(1)]合金是建造航空母舰的主体材料。

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

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炼铝的原料由铝土矿提取而得,提取过程中通入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②Al-Mg合金焊接前用NaOH溶液处理Al2O3膜,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焊接过程中使用的保护气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①第三周期第ⅢA族CO2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Ar(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5.(2013·大纲全国卷,29)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①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的流程如下:

②以萤石(CaF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冰晶石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_,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可作为建筑材料,化合物C是________,写出由D制备冰晶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法制铝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以石墨为电极,阳极产生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是

________。

答案(1)2NaOH+SiO2===Na2SiO3+H2O、2NaOH+Al2O3===2NaAlO2+H2O

(2)CaSiO32AlO-2+CO2+3H2O===2Al(OH)3↓+CO2-3(或AlO-2+CO2+

2H2O===Al(OH)3↓+HCO-3)

(3)浓H 2SO 4 12HF +3Na 2CO 3+2Al(OH)3===2Na 3AlF 6+3CO 2+9H 2O (4)2Al 2O 3=====高温

电解,Na 3

AlF 6

4Al +3O 2↑ O 2、CO 2(CO)

解析 结合Al 2O 3、SiO 2与NaOH 溶液反应后产物的性质来分析流程图一,根据萤石和纯碱为原料制取冰晶石来分析流程图二,充分利用质量守恒等来书写方程式。

(1)在加入NaOH 溶液时,Al 2O 3和SiO 2都能与NaOH 反应,分别生成NaAlO 2和Na 2SiO 3。

(2)加入CaO 后,SiO 2-

3与Ca 2+

结合生成难溶物CaSiO 3;滤液Ⅱ中主要含有AlO -

2,通入

CO 2后生成沉淀Al(OH)3,煅烧后生成Al 2O 3。(3)萤石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aSO 4和HF 气体;HF 、Na 2CO 3、Al(OH)3三者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化学方程式。(4)电解Al 2O 3制取金属铝,加入的冰晶石为助熔剂;阳极产生的O 2能与石墨电极反应生成CO 2(可能含有CO)。

练出高分

1. 近年来,科学家正在探索利用铝粉作为新能源的可能性,以期铝能成为一种石油的取代

物。假如铝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关于其有利因素的下列说法,你认为哪项是错误的

( )

A .铝质轻,便于运输、贮存,且安全

B .铝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大,且燃烧后产物对环境的污染容易得到有效的控制

C .在地球上,铝矿资源比较丰富

D .现代电冶铝的工业技术已为铝作为新能源奠定了重要基础 答案 D

解析 电冶铝时要消耗大量的电能,D 项错误。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铝制容器可盛装热的浓硫酸

B .镁的金属性比铝的金属性强

C .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氨水

D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只有MgO 答案 B

解析 铝与热的浓硫酸发生反应;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固体有MgO 、Mg 3N 2和C 。

3. 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

①NaHCO 3 ②(NH 4)2SO 3 ③Al 2O 3 ④Al(OH)3 ⑤Al A .全部

B .只有①③④⑤

C .只有③④⑤

D .只有②③④⑤

答案 A

解析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弱碱盐、Al、Al2O3、Al(OH)3等物质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故选A。

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至体系中均无固体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 A.Al B.Al(OH)3

C.AlCl3D.Al2O3

答案 A

解析假设上述四种物质均为1 g,则物质的量分别为1

27mol,

1

78mol,

1

133.5mol,

1

102

mol,完全溶解转化为NaAlO2时,所需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27mol、1

78mol,(1

133.5

×4) mol=

1

33.4mol,(

1

102×2) mol=

1

51mol,所以选A。

5.有一块镁铝合金,其中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加入足量稀H2SO4使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镁与铝的质量比是8∶9,则物质的量之比是1∶1,NaOH溶液过量后Al(OH)3完全溶解,只有Mg(OH)2,B错;等物质的量的Mg(OH)2与Al(OH)3的质量之比是58∶78,即剩余的Mg(OH)2的质量小于沉淀最大质量的1/2,排除C、D,故选A。

6.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 mL 0.1 mol·L -1 AlCl

3

溶液,两烧杯中都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

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多

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

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一定一样多

答案 B

解析①若AlCl3过量,由于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比NaOH提供的OH-物质的量大,所以甲比乙生成的Al(OH)3沉淀多;②若AlCl3电离出的Al3+与氨水或NaOH溶液电离出的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相等;③若AlCl3少量,由于在NaOH溶液中生成的Al(OH)3可继续与NaOH反应而溶解,乙中的沉淀量小于甲。

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2-3、SO2-4、NO-3中的几种。①若

《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2【配套备课资源】第一章1.1.3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一、基础过关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就没有切线 B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有切线,则f ′(x 0)必存在 C .若f ′(x 0)不存在,则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的切线斜率不存在 D .若曲线y =f (x )在点(x 0,f (x 0))处没有切线,则f ′(x 0)有可能存在 2. 已知y =f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A )与f ′(x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f ′(x A )>f ′(x B ) B .f ′(x A )

铝及其化合物一轮复习——教案

“英雄材料——铝的提取” ——铝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铝土矿的酸溶法、碱溶法制备金属铝让学生巩固、应用铝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通过研究pH变化对Al3+—Al(OH)3—AlO2-存在形式的影响,让学生认识调节pH是分离提纯物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难点:研究pH变化对Al3+—Al(OH)3—AlO2-存在形式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播放PPT】 1、天宫二号发射已经成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真正意义上 的空间实验室,是中国人的骄傲。在本次航空实验中,有这样两项高科技化学材料,请同学们快速找出组成中的共同点; 2、可见,铝从生活到航空航天,是应用广泛,非常重要的 金属,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英雄材料。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含量排名第3位,主要存在形式氧化 铝,铝土矿是提取铝最佳来源,那么这节课我们从铝土矿提取铝开始。都含铝 感悟铝的重要性,是未来科技发展的英雄材料。认识提取铝的重要性。 活动一 自主学习完善流程 【切换PPT】 1、铝土矿主要含氧化铝,还含有杂质,一般第一步加酸溶 出离子,继而除杂提纯的方法叫酸溶法。 【播放PPT】 2、请完善上述流程,填写空白,写出①②③涉及铝元素的 离子方程式;(注意提醒学生只写“涉及铝”的离子方程 式);1-2分钟; {承上启下提问:若学生未提:为什么不选择氨水和盐酸,为 什么需要过量?}——指出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能反应,也能 与盐酸反应是两性氢氧化物 学生写好后,投影 学生答案,请学生 总结与评价 找出量和试剂的 选择问题 活动二 迁移应用设计流程过渡:从铝土矿中提炼铝还有一种方法——碱溶法。顾名思 义,同学们想想,什么是碱溶法?——第一步加碱)结合“活 动一”对流程的分析总结。 【切换PPT】 模仿“酸溶法”设计铝土矿“碱溶法”制取铝的流程,注意 在相应位置写出必要试剂和操作。写出前三步中涉及铝元素 的离子方程式; 【板书】: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对比流程图中找出哪 里关于他们的两性) 学生写好后,投影 学生答案,请学生 总结与评价流程 设计中的问题和 方程式书写; 氧化铝、氢氧化铝 的两性。 活动三实验研究过渡: 1、不管是酸溶法还是碱溶法,最终都是制备氢氧化铝来制 备金属铝。但是回忆一下,在制备氢氧化铝的问题上,可以,控制3倍关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

铝及其化合物一、铝的主要性质及用途物理性质:1.颜色导电、导热性密度硬度 质地导电、导热性_____ _____色,有金属光泽_____ 较小 2.化学性质: 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点拨】 (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铝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H。2(3)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___色固体,___溶于水,熔沸点___。 (2)化学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 (3)用途: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氢氧化铝:2. (1)化学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 ①向铝盐中加入NH·H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②向四羟基 合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点拨】 (1)Al(OH)具有两性,能溶于强酸(如盐酸)、强碱(如NaOH溶液),但不溶于弱酸(如HCO)、弱碱溶液(如323氨水)。 (2)AlO、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但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固体。32(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Al、AlO、Al(OH),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KHS、、NaHPO等)及弱碱弱酸盐(如CHCOONH等)。423341.【思考辨析】 3233KHSO (1)(2014·福建高考)铝罐可久盛食醋。( ) (2)(2014·福建高考)常温下Al(OH)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 ) 3(3)(2014·江苏高考)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 (4)(2013·广东高考)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Al与浓硝酸不反应。( ) (5)(2013·江苏高考)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 2.【教材研习】 (1)(RJ必修1·P48科学探究)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 ) 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在高温下才能反应 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 (3)(LK必修1·P124)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快速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 现易拉罐“咔2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A.CO====HCO32. -- +OH ↑Al+3 HCO====Al(OH)↓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B.233 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 3+- +3CO 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CO换为NH,浓C.若将32 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三种,且反应结束后的 溶液显碱性D.上述过程中与) AlCl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4)(RJ必修1·P63)MgCl溶液或32D.NaOH C.NaCO A.BaCl B.FeCl 3223【速记卡片】。牢记1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1. 。O、Al(OH)2.熟记2种两性化合物:Al323的方法:3种制备Al(OH)3.掌握3-3+--;↓足量)====Al(OH)+ HCO↓·HO====Al(OH)+3 NH·;②[Al(OH)]+CO(①Al+3NH32234334-3+ ====4Al(OH)↓。③Al+3[Al(OH)]34个离子方程式:掌握4.6--3+--+

铝及其化合物图像问题专题复习

专题6 几种重要的金属(2) 2012级高三化学组 课前预习案 【目标引领】 掌握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其图像分析 【自主探究】 ①向1L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②向1L 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氨水,以氨水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试剂反加时图像如何?) ③向1L 含1mol/L氯化铝、1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④向1L 含1mol/L氯化铝、1mol/L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⑤向1L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氯化铝溶液,以氯化铝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⑥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氯化铝溶液,以氯化铝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⑦向1L1mol/L氯化铝溶液中滴加1mol/L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⑧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滴加1mol/L的盐酸溶液,以盐酸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⑨向1L1mol/L盐酸溶液中滴加1mol/L的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以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⑩向1L1mol/L四羟基合铝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标况下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为横坐标,沉淀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图。 【练习】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NaOH溶液,若产生0.78克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 A. 3mL B. 7.5mL C. 15mL D. 27.5mL 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a/3mol(4)b/3mol(5)0 mol (6)(4a-b)mol A.(1)(3)(4)(5)(6) B. (1)(4)(5)(6) C.(1)(2)(3)(5)(6) D. (1)(3)(5) 3. 等体积的AlCl3和KOH两溶液混合后,沉淀中铝元素的质量与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则AlCl3和KOH 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1)1:3(2)2:3(3)1:4(4)2:7 A.(1)和(2) B.(1)和(3) C.(2)和(4) D.(3)和(4) 4.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能鉴别开的是() A. MgCl2和NaOH B. NaCl和AgNO3 C. Na2CO3和HCl D. AlCl3和KOH 5. 现有200 mL 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 c(Mg2+)=0.2 mol/L,c(Cl-)=1.3 mol/L,要使Mg2+转化为Mg(OH)2,并使Mg2+与Al3+分离开,至少需要4 mol/L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A. 140mL B. 120mL C. 100mL D. 80mL 6. 将3 mol/L NaOH溶液滴入到25 mL一定浓度的AlCl3溶液中。如图是整个过程的数学分析曲线。其中横轴表示加入OH-的物质的量,纵轴表示产生的Al(OH)3沉淀物质的量。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B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B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2)当C点从O点向A点运动时,表示随OH-的不断加入,沉淀量逐渐_______。O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A点的坐标为________;当C点从A点向B点运动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B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3)由上述求得AlCl3溶液中Al3+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第2节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金属化合物》 第二节第二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学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铝的氧化物的两性,掌握铝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质,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验意识、操作技能。 (2)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学生个性、深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务实求真的学习品质。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1、氧化铝的两性概念的建立 2、氢氧化铝的性质及其运用 教学过程 二、铝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白色粉末、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思考]:氧化铝难溶于水,能溶于酸吗?铝单质表层有致密的氧化膜,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这说明什么? 2.化学性质:氧化铝既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碱溶液反应。 [板书]:Al2O3+ 6HC l == 2AlCl3+ 3H2O 酸性条件下生成Al3+ Al2O3+ 2NaOH == 2NaAlO2+ H2O 碱性条件下生成AlO2- [思考]:离子反应方程式该如何书写呢? 一、铝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铝的制备 [分组讨论]

可选择实验药品:硫酸铝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确定实验方案]:⑴硫酸铝溶液、氨水⑵硫酸铝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操作]、[观察现象] [引导分析]:①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用硫酸铝和氨水 ②氢氧化铝溶解于强碱,但不溶于弱碱 化学方程式:Al2(SO4)3 + 6 NH3?H2O = 2 Al(OH)3↓+3 (NH4)2SO4 Al2(SO4)3 + 6NaOH = 2Al(OH)3↓+ 3Na2SO4 Al(OH)3 + NaOH == NaAlO2+ 2H2O 2.氢氧化铝的性质 [实验探究]:取少量氢氧化铝沉淀,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Al(OH)3 + 3HCl == AlCl3+ 3H2O [板书]: 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发生反应的金属氢氧化物是两性氢氧化物。[小结]: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 [练习]: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c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⑤AlCl3 ⑥CuO A、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⑥ C. ①②③④ D.全部[小结]:引出“铝三角”关系图 [用途]:由图片引入氢氧化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⑴用作胃药,可中和胃酸。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南郑中学施学军 一、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1(必修)中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要求为:“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与其相应的活动探究建议为“实验: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本章第二节第二个框题,是中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既可以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可以为化学2(必修)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知识点的安排上,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的《金属的化学性质》一章中简单介绍到了金属铝和铝表面生成的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没有进一步介绍铝的其他化合物的知识。学生对氧化铝只能是有个感性的认识,需要在这里进一步探究学习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两性知识。 二、学情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估计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可能刚学习到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本章前面一节相应的金属知识也没有涉及,实际上是相当于初中化学知识技能储备的学生。由于初中化学已经学习到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简单介绍了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同时,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本节课设计的探究实验操作是滴管实验,让学生先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分组实验,并分析结果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好化学的信心。 三、教学设计

高考化学复习学案——铝及其化合物

Al及其化合物 一、铝的存在 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族,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金属中的第位,铝元素在地壳中主要存在的物质是。 二、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铝是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常温下,铝在空气中生成(现象),因此常温下铝制品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但若遇到含有的溶液,会受到破坏,不宜长期放置。 2.铝的化学性质: 铝 与非金属O2 S Cl2 与氧化物H2O Fe2O3 与酸反应氧化性的酸H+ 与强碱反应 与盐溶液反应 三.铝的制法: 铝的制法: 四.铝的用途: 制成种类繁多的轻质铝合金,在汽车、船舶、飞机、宇宙飞船等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里的用途佷广,用作装饰品;纯铝作导线和电缆,制成铝箔,银粉防锈漆等。 五.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 物理性质:色,溶于水,熔点,很。属于氧化物。 化学性质: (1)与酸反应 与HCl反应(离子方程式) 与H2SO4反应(化学方程式) (2)与强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用途:冶炼金属铝的原料,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可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仪器。2.氢氧化铝 物理性质:色,溶于水,有较强的,可用作。 化学性质(典型的氢氧化物)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热稳定性 (2)与酸反应 (3)与强碱反应(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 (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常用和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思考:能否用可溶性的铝盐与强碱反应制取Al(OH)3? 用途: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3.铝盐性质: ①铝盐溶液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其离子方程式为 思考:明矾的化学式为,在日常生活中明矾用于。 ②铝盐与碱溶液反应 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 适量强碱: 过量强碱: 与弱碱(氨水)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 思考:写出Al2(SO4)3溶液与Na2S、NaHCO3、Na2C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偏铝酸钠 化学式, 与少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六.铝氢氧化物沉淀的图象 氢氧化铝沉淀量图象大致可以分为如图六类。[图中横坐标为加入试剂的体积] (1)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A~B段:B~C段: (2)图为向NaOH溶液中滴入AlCl3溶液 反应离子方程式:A~B段 B~C段 (3)图为向盐酸酸化了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A~B段: B~C段: C~D段: (4)图为向盐酸中加入NaAlO2溶液 A~B段: B~C段: (5)图为向NaAl O2溶液中加入盐酸 A~B段: B~C段: (6)图为向AlCl3溶液中滴入NaAlO2溶液(也可表示为Na[Al(OH)4]溶液)A~B段: 关于KAl(SO4)2和Ba(OH)2反应的原理及图象: (1)沉淀物质的量变化图象(2)沉淀质量变化图象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案复习课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复习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的性质; 2、通过复习金属金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引入铝及含铝化合物的性质。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铝单质 ⒈物理性质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性和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相对密度2.70。熔点660℃。沸点2327℃。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仅次于金和铜。 ⒉化学性质 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铝粉和铝箔在空气中加热能猛烈燃烧,并发出眩目的白色火焰。易溶于稀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不溶于水。 ⑴与酸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Al3++3H2↑ 2Al+6H2SO4(浓)===Al2(SO4)3+3SO2+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Al+4H++NO3–=Al3++NO↑+2H2O ⑵与碱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⑶与盐反应 2Al+3Cu2+===3Cu+2Al3+ ⑷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4Al+3MnO22Al2O3+3Mn 2Al+Cr2O3Al2O3+2Cr 2Al+Fe2O3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⑸与非金属反应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 (常温生成致密氧化膜而钝化,在氧气中燃烧)

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学案

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考点复习学案 1、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了解Al的化学性质 3、了解Al2O 3、Al(OH)3的两性 4、了解Al(OH)3的制备方法及其受热分解知识梳理 一、铝的制取 1、铝元素位于周期表、族,是较活泼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金属中的第位,铝元素在地壳中主要存在的物质是。 2、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工艺流程为:④②①③铝土矿溶解NaOH溶液过滤残渣酸化二氧化碳过滤滤液灼烧H2O电解铝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④ 二、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铝是色、带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① 与氧气发生反应:常温下,铝在空气中发生现象,因此常温下铝制品具有抗腐蚀的性能,但若遇到含有的溶液,会受到破坏,不宜长期放置。点燃Al在纯氧中剧烈燃烧:

② 在常温下,铝遇到、发生钝化。③ 与非金属发生反应:与Cl2 反应: 与S 反应: ④ 与非氧化性酸发生反应:与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⑤ 铝是一种典型的两性金属,不仅能与酸反应,还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如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⑥ 与盐溶液发生反应与不活泼金属的盐溶液(如硝酸汞): 与强氧化性盐溶液(如氯化铁): ⑦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又叫)与氧化铁: 三、铝的化合物 1、氧化铝①)物理性质Al2O3是固体,其天然晶体叫,硬度大,熔点高(为2072℃),是很好的耐火材料②化学性质(典型的氧化物)与强酸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与强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思考:铝与强碱溶液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标出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③用途作材料,如制、等;作冶炼铝的原料;红、蓝宝石。 2、氢氧化铝①)物理性质Al(OH)3是固体,溶于水,若溶液中生成,Al(OH)3为物,且有吸附水中悬浮物和色素的能力②化学性质(典型的氢氧化物)H++AlO2-+H2O Al(OH)3 Al3++3OH-与强酸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与强碱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热不稳定性:

铝及其化合物教案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案 [考纲要求]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复习目标 1、掌握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铝的主要用途。 2、掌握重要的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 3、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 知识梳理: 一铝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表中位置: 第三周期ⅢA族 镁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显+3价。 3、铝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 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 铝的化学性质板书: 问题1.金属铝是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为什么能用铝槽储运浓H2SO4或浓HNO3? 问题2.实验室能否用硫化物与铝盐溶液混合制取Al2S3?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问题3.金属铝与酸、碱反应的本质及定量计算 (1)铝与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什么?氧化剂是什么? (2)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为什么?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 2的体积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4)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 、NaOH 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 2相等,则HCl 和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多少?为什么? (5)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 -1的盐酸和NaOH 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 (甲)∶V (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 ) A .5.4 g B .3.6 g C .2.7 g D .1.8 g 归纳总结: 铝与酸、碱反应生成H 2的量的关系 铝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2H 2O===2NaAlO 2+3H 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 与酸、碱反应时生成H 2的实质都是Al ――→失3e - Al 3+,所以无论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 与H 2的关系都是2Al ~3H 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体积比V HCl (H 2) V NaOH (H 2) =1∶1。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 V NaOH (H 2)= 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与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 V HCl (H 2) V NaOH (H 2) ≤1 1,则必定是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②铝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解题时应充分利用上述过量关系。 二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 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电解

铝的重要化合物导学案

课题:铝的重要化合物第 1 课时计划 2 课时 【学习目标】 反思与纠错栏 1.掌握铝的化合物性质比较(Al2O3、Al(OH)3 ) 2.掌握Al3+、Al(OH)3、AlO--2之间的转化关系 【学习重难点】 1.氢氧化铝的制取 2.氢氧化铝的性质 3.铝三角 【导学环节】 一、导(导入与导学) 1、氧化物【Al2O3】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a、与酸反应:(硫酸)Al2O3+3H2SO4=Al2(SO4)3+3H2O b、与强碱反应(NaOH): Al2O3+2NaOH=2NaAlO2+H2O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① (3)用途:② ③ 2、氢氧化铝【Al(OH)3】 (1)Al(OH)3的实验室制法 方法一: 【实验3-7】往盛有Al2(SO4)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反应方程式为:Al2(SO4)3+6NH3·H2O=3(NH4)2SO4+2Al(OH)3↓ 离子方程式: 反应现象为: 总结: 方法二: 往NaAI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反应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反应现象为: 总结: 方法三: 往NaAIO2溶液中滴加适量AlCl3溶液 反应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 反应现象为:

总结: (2)Al(OH)3的两性 两性氢氧化物:既与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实验内容在Al(OH)3沉淀中滴加盐酸在Al(OH)3沉淀中滴加NaOH溶液 实验现象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结论: 【思考讨论】 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铝溶液反应来制取好不好?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向偏铝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直至过量会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离子方程式。 3. Al、Al2O3和Al(OH)3有哪些共性? (3)Al(OH)3受热分解 Al(OH)3 【思考】氢氧化铁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铝受热能分解,氢氧化铜受热能分解一水合氨受热也能分解。一般来说,符合什么条件的碱受热能分解? (4) Al(OH)3的物理性质: (5)Al(OH)3的用途 医用: 总结:铝三角. Al(OH)3 AlO2-Al3+ ① ② ③ ④ ⑤⑥

完整版步步高学案导学设计2014 2015高中化学人教版

电化学基础第四章原电池第一节了解2.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目标要求 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利用氧化还原反半反应、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3. 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原电池定义:.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2实质:3简单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不同区域内进行,以适当方式连接起来,获得电流。以铜锌原电池为例:+2进入溶液,Zn形成即Zn被氧化,锌原子失电子,1.在ZnSO溶液中,锌片逐渐溶解,4从锌片上释放的电子,经过导线流向铜片;+2从铜片上得电子,还原成为金属铜并沉积在铜片上。CuSO溶液中,Cu4+-2;-2e===Zn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 ===Cu。+2e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总反应式为Zn+CuCu===Zn 闭合回路的构成:2.外电路:电子从负极到正极,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溶液。溶液,阳离子移向CuSO内电路: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ZnSO44盐桥 3. 盐桥中通常装有含琼胶的KCl饱和溶液。当其存在时,随着反应的进行,Zn棒中的Zn+++222获得电子ZnCu过多,带正电荷。原子失去电子成为ZnZnSO进入溶液中,使溶液中4+-22过多,溶液带负电荷。当溶液不能保持电中性时,将阻过少,SO沉积为Cu,溶液中Cu4-止放电作用的继续进行。盐桥的存在就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其中Cl向ZnSO溶液迁移,4+K向CuSO溶液迁移,分别中和过剩的电荷,使溶液保持电中性,反应可以继续进行。4 知识点一原电池 ) (.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1. B 答案 解析A、D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B项符合原电2,2H+

高中化学-铝及铝合金导学案

高中化学-铝及铝合金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铝的性质,掌握铝的化学性质。 2、了解铝制品的相关使用知识,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铝合金含义及特性;铝及铝的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变关系。 【重点难点】 重点:铝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铝与强碱的反应、铝的钝化 【导学流程】 一、自主预习 1、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色的金属,密度 ,属于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2、铝可制成各种合金,铝合金的优点 铝合金主要用于 3、铝的化学性质:铝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化合价,表现出性。 (1)活泼金属的通性(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与S、Cl 2、O 2 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稀硫酸等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③与硫酸铜等某些盐溶液的反应:(2)特性:

①与NaOH等强碱反应 ②与氧化铁等发生铝热反应 ③钝化: 二、合作探究 1、钝化: 浓硫酸、浓硝酸可贮存在铝制容器中,说明铝与浓硝酸、浓硫酸不发生反应,该观点对吗? 2、合金: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常见的合金有 3、铝与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铝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结论:铝是一种的金属。 4、铝热反应: (1)铝热反应是反应(“吸热”或“放热”);实验中用到了镁条和氯酸钾,其作用分别是。 三、典型例题 【典例1】不宜用铝热法冶炼的金属是:

A.镁B.铁C.铬 D.钨 【典例2】将铝及铝合金的应用与性质用短线相连: 铝制炊具、热交换器良好的导电性 制作导线、电缆良好的导热性 飞机制造密度小 用作包装良好的延展性 房屋门窗强度大、抗腐蚀能力强 建筑外墙装饰强还原性且反应放出大量热 焊接钢轨外观好 汽车车轮骨架反射性好 【典例3】Array 四、当堂检测 1、正误判断: (1)铝元素在人体内积累可导致脑损伤,所以在制炊具、净水、制电线等方面要加以控制。(2)铝热反应常用于制取某些金属、焊接钢轨,因为铝在反应中易得电子表现出强还原性。 (3)铝在空气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其表面牢固地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铝及其化合物

△ 点燃 铝 及 其 化 合 物(知识点) 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在空气中具 有很好的耐腐蚀性。 2、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A 、2Al+3Cl 2====2AlCl 3 B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 4Al+3O 2 ========= 2Al 2O 3 思考:在金属活泼性顺序中铝排在铁的前面,那为什么铁在空气中易生锈而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呢?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并牢固地覆盖在铝表面,阻止了内部的铝与空气接触。 (2)与盐溶液反应:2Al+3CuSO 4 =3Cu+Al 2(SO 4)3 (3)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铝热反应:2Al + Fe 2O 3 == 2Fe + Al 2O 3 (4)与沸水微弱反应:2Al+6H 2O ========= 2Al (OH )3 + 3H 2↑ (5)与酸反应::2Al+6HCl ====== 2AlCl 3+H 2↑ 2Al+3H 2SO 4 ====== A l 2(SO 4)3+ 3H 2↑ 注意:铝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钝化。 某些金属在常温下遇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硝酸时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金属进一步发生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6)与碱反应: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 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 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 (2)化学性质: 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 3AlF 6)降低其熔点。 2Al 2O 3 ========= 2Al + 3 O 2 ↑ ②与酸反应:Al 2O 3+6HCl =AlCl 3+3H 2O ③与碱反应:Al 2O 3+2NaOH =2NaAlO 2+H 2O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2、氢氧化铝(Al (OH)3) (1)物理性质: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物质,不溶于水,有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 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①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电解

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铝及其化合物复习>>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及其相互转化 2、掌握Al(OH)3的制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合作实验探究Al(OH)3的两性 2、通过启发诱导,增强化学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Al2O3、Al(OH)3性质和用途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通过对Al2O 3、Al(OH)3两性的探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氧化铝和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及其相互转化 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两个题目) 1、你将如何设计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单质?你能设计出几种提取方案?请用流程图表示出来,并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试剂自选) 2、用Al来制取Al(OH)3,你又该如何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为了不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只是一个简单的回顾而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从中得出要学的化学知识。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教学方式,逐渐深入,使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既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又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达到课堂教学高效率。再通过对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教学方法】 方法:探索法、比较归纳法、讲练结合 手段: “分组讨论、电脑辅助教学” 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学习。讨论时,既可以是同学间互相讨论,提出方案,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考试说明要求 ①掌握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重要应用; ②了解铝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了解本节在高考中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本节的重视,有利于集中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K12学习】专题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专题+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 【考试说明】 1.掌握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掌握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命题规律】 有关Al及其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铝三角”是命题的出发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结合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考查Al及其化合物的转化;以化工流程图中铝土矿的开发为载体以填空题型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等。 一、铝、镁的性质及应用 1.铝的结构和存在 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O2 ①Al 点燃点燃――→4Al+3O2=====2Al2O3 常温――→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②2Al+3Cl2=====2AlCl3 酸③Al 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非氧化性酸―――→2Al+6HCl===2AlCl3+3H2↑ ④2Al+2NaOH+2H2O===2NaAlO2+3H2↑高温 ⑤2Al+Fe2O3=====Al2O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 铝镁点燃2Mg+O2=====2MgO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2、O2氧化点燃3Mg+N2=====Mg3N2 能与沸水反应Mg+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2H2O=====Mg(OH)2+H2↑不反应能在CO2中燃烧:2Mg+点燃CO2=====2MgO+C 与碱反应能溶于强碱溶液能与Fe2O3、M nO2、Cr2O3等与某些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5.铝的用途 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有很高的熔点。 (2)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与HCl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与NaOH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3.2《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铝的重要化合物》是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中第三章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 教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从第三章开始介绍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第二章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物质的分类方法,这有利于学生从物质分类的角度了解本章内容编排体系。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六个方程式、两个实验、一个“学与问”、一个资料卡片来介绍了几种铝的重要化合物。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材料,又可以为化学必修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在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化学事实去探索物质的性质,再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深化对物质性质的理解,从而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网络化。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同时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基础分析。 此次课针对的学生是高中初入学,刚刚学习完化学1(必修)中的第一章《从实验学习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已初步了解了从实验学化学的思想,巩固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探究心理,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学习了分类法,能在分类思想的指导下学习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有关性质;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基础。但学生对实验现象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初步知识,并且了解金属铝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在教学中应多加考虑新旧知识的相互衔接。这节《铝的重要化合物》内容里并无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涉及也较少,所以,考虑将课的重点放到氢氧化铝的制备及两性的探究上,从学生的实验基础和对氢氧化铝的酸性的强烈好奇的心理角度来分析,应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分析。 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