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洛阳究竟是多少朝代古都

文章来源: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

精彩导读:也有十七朝十五朝的说法哪个更有依据一些呢?“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

一般而言说是十三朝古都的。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也有十七朝十五朝的说法哪个更有依据一些呢?

“九朝古都“九朝”之说,因乾隆帝御封嵩阳书院大门对联中的“九朝都会”而得名,同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也有虚指“多”、“最多”之意。

洛阳共经历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累计建都史达1500年以上。

十三朝古都: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总共十五个正史(《二十五史》)朝代,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战国韩、民国两个朝代。

二十二个朝代

依史书记载和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夏、商、周、战国韩、汉、曹魏、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十五个建都朝代,新、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陪都朝代,因此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有关名胜古迹的作文精选:洛阳古都

有关名胜古迹的作文精选:洛阳古都 2017-06-16有关名胜古迹的作文精选:洛阳古都美丽的洛阳,这是个历史悠久、风景诱人的大都市。 它地处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 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 城市的兴起距今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从公元前二十亿世纪起,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 自古以来,这里墨客骚人云集,因此有诗都”之名,有花都”的美誉。 洛阳的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其中龙门石窟最为著名,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称伊阙”,这里山河壮丽,风景优美,石窟密布在伊河两岸的崖壁上,长达一公里之余。 他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合称为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世界各地的人都来此观光旅游,引得游人如潮。 其次就是白马寺了,它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洛阳白马寺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乃佛教传入我国后官办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景区。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是洛阳的一绝。

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赏花是洛阳人民的古老习俗。 自古以来,洛阳牡丹就以品种繁多,花色绝伦而名扬天下。 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称誉牡丹,实不为过。 牡丹乃花中之王,雍容华丽,色艳香妍,冠压群花,盛开在暮春。 自唐代以来,牡丹之盛,莫过于洛阳,欧阳修称赞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因此有花中之王”万花一品”诸多美称。 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我喜欢这种富贵的花,比野花更喜欢。 因为我觉得他们倾尽全力的开放,越是娇贵,越是珍爱。 古都洛阳正焕发着青春的力量。 一条条马路更加宽敞,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中原明珠,波光漪漪的洛河湖面,绿油油的草坪,连古老的卢舍那大佛也为古都的变化而面带微笑。 到了夜晚,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犹如节日的礼花在空中绽放。 优雅的环境,美丽的景观,古都洛阳日渐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同学们,我们要积极投身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中,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我们的聪明才智熔铸洛阳现代化的大厦,担负起历史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洛阳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洛阳,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洛阳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洛阳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洛阳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洛阳为都之先河,奠定了洛阳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洛阳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郑州商城和洛阳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

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陕西西安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洛阳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河南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范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洛阳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洛阳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洛阳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洛阳作为古都的历史条件和原因

洛阳作为古都的历史条件和原因 说到洛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牡丹,确实,洛阳给人们的印象中就有牡丹城这个名字。但是,更多的是他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古都,作为十三朝古都,那么它又是有什么魅力来让那么多的统治者来选择它作为都城?在学习了河洛大讲堂之后,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首先,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流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传说中的伏羲、女娲、黄帝、尧、舜、禹等大仙都居住于此。从心理的角度来说这可以给统治者一个心理上的安慰,而且这也代表着统治者受到了神的眷顾,同时也代表着祥瑞,古代大仙都居住在此,也在另一方面告诉统治者洛阳的重要性,相对于其他的地方,以洛阳作为都城可以说是不二之选。而且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出现便定都于此,紧接着“商”“周”都定都于此,这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在那时也是中原和中央的象征。我们中国人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正统”这个概念深入到了骨髓里,当时每个统治者都号称自己是真龙天子,那么他们就要为自己找一个正统的地位,而洛阳则是一个很好地选择,从第一个王朝开始便定都于洛阳,在得到了统治地位之后,如果把历来的国家中心抛在了一边,这也是对自己地位的不认可,而回到了夏商周起源之地洛阳,也就等于回到了整个国家的中心之处,这可以说是给予自己一个正统的地位,也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第二,在夏商周在此定都之后,文化便在此发芽生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乱战,每个领地都有战火,而洛阳仍然是大周的领地,也是国家中央的象征,也就有了先天的条件,这里没有战乱,至少不会扰乱到普通百姓。而当时的百家争鸣也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的顶峰,有的学说服务与列侯,而有的不被列侯所接受的便只有逃到天子脚下,至少这里是安全的,可以继续研究自己的学说。从古代夏商周开始洛阳便是文化的中心,而统治者又必须把握好舆论,来让舆论为自己服务,那就必须处于舆论的发源地,那么洛阳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只有处于文化的中心,才能实施的了解到舆论,从而让其为自己服务。而统治者位于洛阳,许多有才能之士为了达到自己的抱负,也来到了洛阳,如此的循环往复,洛阳便成为了有志之士必来之地。也正是因为此,统治者需要这些人,也只有在洛阳才能得到能为他服务的人。一直持续到唐朝,那时候可以说是达到了文化的顶峰,许多文人志士必来之地就是洛阳,甚至于洛阳成为了第二故乡。以此来看,统治者想要得到能人志士的服务,洛阳便是最佳选择。 第三,从古代的中国地图来看,洛阳地处中原,横跨黄河中游。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流经。西侧有秦岭,过函谷关便是陕西的大平原,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的险要,南有伏牛山,紧邻嵩山。可以说是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可以说是易守难攻的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再者,洛阳处于整个中国之中,位于整个天下之中,必是定都的首选。 最后,在经济上来说,洛阳有多条河流流经,航运上可以说是四通八达。而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接到达地中海东岸,各种的商业活动络绎不绝。隋唐时期隋唐大运河的修建成功又将黄河、淮河、海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沟通起来,是洛阳成为整个中国的中枢神经,海内外的商贾聚集于此,使洛阳一度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当时的农业发展大部分依靠天时地利人和,而洛阳正处于暖温带,也有利于农业,再加上洛阳处于平原地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在当时便是重要的农业区。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后,其拥有的渭河平原和四川盆地都是粮食供应基地,洛阳天然的地理优势使得它成为当时最大的粮食集散中心。但是要再把粮食从洛阳再运往其它地方,不仅要多走许多路程,而且在三

洛阳民间风俗介绍

洛阳尔雅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在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民间语言——洛阳方言 进到洛阳城内,不看其人,先闻其声。降声调的发音,似曾相识的词语,都让会让你耳目一新。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也被称为“雅言”。南宋陆游说:“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现今,洛阳市区内老城区、洛龙区主要以洛阳方言为主。其中,老城区作为老洛阳的象征和标志,洛阳方言更是地道。试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大街,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体悟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听着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纪,回到历史。洛阳方言有着“洛阳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洛阳方言中的土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确在洛阳风俗习惯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对洛阳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乐一乐: 嚷ver=最近丝跟着=几个人一起古壮---蹲下 qin qiao--辣椒 qin qiao--辣椒居球:足球 虽然洛阳方言正在被逐渐同化,但来到洛阳城,与街边的老人聊聊天,与没有店牌的古老商铺老板对上几句话,你马上就能听出洛阳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从洛阳方言中体会到洛阳人积极、乐观却又淳朴安适的生活哲理。 二、饮食传统——汤食和洛阳水席 听着地道的洛阳方言,走在古朴的城区街道上,很多游人都希望寻求到属于洛阳的最真实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舌尖上的味道说起。了解洛阳,各种汤食则是在最佳选择。 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汤”开始的;而洛阳人舒适的一天的结束,也是以鲜美的汤食画上句号。可汤食都包括哪些呢?“说起洛阳的汤呀,洛阳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鸡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臭杂干汤……呵呵呵呵,这么多汤呀?可不是嘛。”你随便拉个洛阳的本土人一问,十个有九个一定是这样回答的。洛阳汤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历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阳大约有千家汤店,有马、高、李、任等各种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店每天在洛阳城内张罗着。想要区分正宗与否,只有现在的老洛阳人才能辨别,一口一个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份七

文化古都洛阳

中 国 历 代 城 市 概 览 学院:软件学院 班级:软工3班 学号:131530339 姓名:姚龙龙

文化古都之洛阳 每一座古都都代表着一段辉煌的历史,都在不同程度上浸透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一些古都经过现代文明的发展,其原有的传统特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作为孤独的内在气质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开始模糊。如何重塑古都魅力以及打造一个完美的古都形象已经成为孤独城市和谐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经过这学期的中国历代城市概论的我更是感受颇深,现就以离我居住地最近的洛阳城为例,研究洛阳城的历史发展。 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洛邑、雒阳、神都。境内山川纵横,西靠秦岭,东临嵩岳,北依王屋山——太行山,又据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自古便有“八关都邑,八面环山,五水绕洛城”的说法,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洛阳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国务院首批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著名旅游目的地和文化圣地。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中部城市第五,非省会第一。 洛阳市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先后在此建城,建都时间1529年。主要有五大都城遗址:第一,夏朝斟鄩遗址。位于洛阳市区东,伊河与洛河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也称“二里头都城遗址”。是目前我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和中国历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第二,商都西亳遗址。位于洛阳市区东、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商代曾多次迁都,该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一座商代早期都城遗址。第三,东周王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东西长2.9千米,南北宽3.5千米,是周天子居住和处理公务的地方。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对后世都城设计和建造影响深远。第四,汉魏故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前身是周代成周城、秦代三川郡郡治和西汉洛阳城,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代王朝的都城。四朝在此建都累计336年。都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宏伟壮丽,在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达到空前水平,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城内许多建筑如永宁寺塔、太学、辟雍、灵台遗址等久负盛名。该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都遗址,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五,隋唐东都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偏东,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有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应天门、天堂、天枢、上阳宫、含嘉仓等遗址。该都城曾集中反映了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景象,其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国内外都有影响,是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除上述五大古城遗址外,还有滑国故城、刘国故城、韩国故城等列国都城遗址。 东汉洛阳城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城墙长4200米,南城墙长2460米,西城墙长3700米,北城墙长 2700米,周长约13000米,总面积约 9.5 平方公里。南北长约当时的九里,东西宽约当时的六里城周为夯筑城墙,城外有宽18米~40米、深3米~4米的护城壕环绕。城门12座,但由于洛河冲毁南城墙,城墙各门只存东城墙3座、北城墙2座、西城墙3座。城门为一门三道,其间布置两

八大古都

八大古都 “八大古都”是指经中国古都学会批准、国内历史学家认可的古都根据建都时间,洛阳、郑州、安阳、Xi、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都包括在内。中原地区长期以来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八大古都中有四个位于今天的河南。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文明古国。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出现在我们辽阔的国土上,尤其是历代的都城。由于他们的特殊地位,他们一直在建造大型建筑,并试图建造它们。这些古都在建筑规模、建筑模式或建筑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经常展示他们那个时代最高的建筑水平,并且对这个国家其他城市的建筑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每个古都的建筑史都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城市建筑史。洛阳(至少有夏、商、西周、东汉、曹、西晋、北魏、隋、唐等15个朝代。)、安(西周、西汉、隋、唐等。)、南京(吴栋、南朝、东晋、明、民国)、北京(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封(魏、、后唐、后金、后汉、北宋、晋)、安阳(商)、郑州(夏、商、郑、汉)、杭州(南宋)等古都都曾作为中国的首都安阳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甲骨文的故乡和《周易》的发源地。公元前1300年,商王潘庚迁都殷(今安阳市郊区小屯)。十二王八代之后,花了254年。中华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四木大方鼎,都是在这里出土和发表的。11月,毛主席访问了中国XXXX安阳,给我们带来了殷切的希望。北京

北京有3000多年的城市建设历史和850年的首都建设历史。自秦汉以来,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中心。它的名字是季承、燕都、燕京、卓君、幽州、南京、中都、大都、史静、顺天、北平、北京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设在北平,北平将立即改名为北京。建于14XXXX年的天坛是北京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之一。杭州 已有2XX年的悠久历史。杭州的文化景观也是丰富多彩的,古老的199代的法院,花园,建筑,亭阁,宝塔,寺庙,泉水,山谷,石窟,悬崖碑文遍布的地方,或珠帘和玉带,烟柳桥,或无数的姿态,宏伟的奇观,或如画的风景和风情,特别是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王越寺,西陵印刷学会,龙井,琥珀泉和其他著名的。”杭州是江南忆最难忘的地方!”杭州以西湖美景著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历代人们对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三十六西湖,杭州最好。”西湖,三面云山,一座山水城市,是一幅“浓妆淡妆皆宜”的自然风景,适合世界上所有的众生。开封 开封,简称汴京,现为河南省直辖市。它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位于中国的中部。它位于黄河之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摇篮。这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良、汴梁、东京、汴京等。这座自建城市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魏、五代七王,即后梁、后金、后汉、后周、北宋和金朝,都在开封建立,故名“七朝之城”开封与中国的Xi、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和安阳一起,是

洛阳简介

洛阳导游词 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光临古都洛阳。现在向各位介绍一下洛阳市的概况。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在古代城区洛水之阳而得名。它东扼虎牢,西据崤函,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东南面向嵩、洛、伊、廛、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自古就有河山控戴,形胜甲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誉。现洛阳有一市八县六区,总面积152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达到544平方公里,总人口在2003统计时为615万,市区人 口140万。 那么洛阳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也因词使洛阳成为历代帝王建都之所。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历史文献证明先后曾经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立国,时间长达1500多年。此外,又有8个朝代将其作为陪都。所以,洛阳是七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名都。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所以许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有许多重要人物活动都在这里。因此大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

城,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人家都说:想了解2000年历史去北京,那如果你想 了解5000年的中国历史,你必须来看洛阳。 即使在今天经过历史的冲刷,洛阳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名胜古迹。比如:中国最早的一座寺院:白马寺,以及中国三大石窟之首的――龙门石窟还有儒家、道家、佛家都崇尚的 三教合一的关林也在此洛阳。 洛阳不仅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也是举足轻重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其工业与科技实力和外贸出口在河南省也是首屈一指。有第一拖拉机场,轴承厂等一批全国知名的大型企业和研究所;洛阳还有丰富的煤炭、钼、黄金、铝土等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口岸及海关;还有全国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市场----关林商贸城;有享誉中外的历史名酒杜康酒、唐三彩和洛阳水席;有甲天下的国色牡丹。每年四月15日到24日的牡丹花会,曾吸引无数中外朋友前来一睹盛况,大饱眼福。真可谓:花如海,人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俗话说:洛阳有三看:白马龙门和牡丹,洛阳有三绝:水席,龙门和牡丹。 洛阳又被称为牡丹花城。为什么呢?这里面也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相传,唐代武则天在寒冬时设宴赏花,命令其百花绽放,第二天,由于许多百花仙子害怕武则天的威严,不敢不从,结果就使自己在反季节时开花,唯有牡丹不从,武则天看到之后特别生气就将牡丹贬之洛阳,谁知迁到洛阳候竟然吐蕊弄放,武则天得知后命令火烧牡丹,虽然当时牡丹枝干烧焦,但次年却依旧枝叶茂盛,而且花更大,色更艳。之后洛阳牡丹就驰名天下成为花魁,洛阳人 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也日盛成俗。 好了,洛阳就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最后祝大家今天的洛阳之旅能够高兴而来,满意 洛阳介绍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九大古都之一,它像是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和西亚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儒、道、佛的产生和发展与洛阳密切相关,中国四大发明与洛阳息息相连,周易八卦在此发祥,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有左思的(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班超出使西域,班固修改(汉书)。许慎作(说文解字),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北魏的孝文帝汉化改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司马光修改资治通鉴等等。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所谓的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这一种说法不确切,在中国古代,讲究阴阳之说,单数为阳,九为至尊,它使虚数,泛指最大、最多的意思。二是指九个王朝,这种说法又不符合历史事实,究竟又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依据史实和专家考古的发现,认为有13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但是又依据史料之记载,其实还有两个王朝在洛阳建都,一个是两汉,公元前202年2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两汉或者是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在(资治通鉴)上有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另一个就是武国,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14岁入宫,立为才人,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封为皇后,李治患高血压病后武后参政决事,群臣并称帝后为二圣,公元690年9月9日,武则天自立为帝,尊号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将东都改为神都,武则天执政50年,居皇帝位15年,以洛阳为都城,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算起,历时一千五百六十多年,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时间最长,朝代最多的古都。

洛阳,行走在历史上地文明古城-综述洛阳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行走在历史上的文明古城 ——综述城历史沿革与变迁 位于省西部,地处黄河中游南岸。它北靠邙山,南对伊阙,东屏嵩岳,西依崤函,四面群山环绕,中为狭长盆地,因地处古洛水北岸而得名,又称洛邑、雒阳、东都、东京、神都、洛京、京洛、洛都。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最多的都城。,是雄踞东方,文明古国的古都,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一、夏商时期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知道,早在五万年以前这里就有人类居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活动地区之一。在市区发现有多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址。夏代太康为王时,赶走了在居住的一个部落斟鄩族,定都斟鄩。斟鄩为城名,其遗址在今偃师二里头村。斟鄩打开了为都之先河,奠定了在七大古都中为都年代最早之地位。 夏代城位置 商朝时期的都城有两座,分别称为“东亳”,“西亳”,即现存的商城和商城。商都西亳同样也位于偃师县,建于洛水北岸,坐北朝南。考古勘探、发掘揭示出偃师商城遗址分为早期小城和晚期大城。早期小城四面中部各辟一门,小城中部偏南置宫城,小城西南部为府库建筑区遗址。晚期大城是在早期小城基础之上扩建而成的,与此同时在宫城东北部修建了新的府库建筑群。

偃师二里头商城遗址平面示意图 二、周朝时期 商王朝为周王朝所取代,周武王灭商后,都城丰、镐均位于今日西北,早毁于西周末犬戎入侵之际。夏商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灭商而建的周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天下之中”的地区建立了“成周”。“成周”建成之后,都城镐京改称“宗周”,“成周”与“宗周”同时作为西周王朝的都城。及东周平王东迁,乃正式奠都于此,“成周”更名“王城。后因年久废弃,汉代又建县城于其上,原貌遂湮没难寻。但据《逸周书·作雒解》记载:成周“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可见成周的围不小。 从华夏地理的角度来说,恰好位于“天下之中”,即“五岳四渎”的核心位置。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国家的都城刚好位于其控制区域的核心,不仅体现了对周围领土控制的优势,也表现出一种居中而治的象征性意义。而此后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选择为都,从这一时期开始,作为国家的核心,也成为华夏文明的传播及发展的源头。

八大古都各为几朝古都

八大古都各为几朝古都?( 照这种算法来看看其他古都的结果: 开封-夏、魏、后梁、后周、后汉、后晋、辽、北宋、齐、金、龙凤政权;开封成了十一朝古都。 洛阳-帝喾、夏、商、西周、东周、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李密政权、中华民国;洛阳成了二十二朝古都。 安阳-颛顼、夏、商、卫、后赵、前燕、冉魏、南燕、东魏、北齐;成了十朝古都。 南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杨吴、南唐、南宋、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成了十二朝古都。 北京-燕、前燕、辽、金、元、明、大顺、清、洪宪、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十一朝。

郑州-黄帝、夏、商、郑、韩;为五朝。 杭州-吴越、南宋。两朝古都 实质上西安只能是六朝古都:西周(可疑)、西汉、西魏(胡都)、北周(胡都)、隋(一半)、唐(安史乱前一半、之后政令不出关中)。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十七朝: 前赵、前秦、后秦等五胡十六国自古不算一朝,那个历史学家把他们当一朝了?和在洛阳建都的郑、燕等同样性质,国王死了连本纪都没有,进入列传。西安也给他们算一朝。五胡十六国时期,全国有二十个政权并立,每个政权算一朝,光那百十年就有二十个朝代,照那样算中国史上应该有100多朝了吧?那时的都城屡迁,如前燕就有三个,首都有三十几个。 新莽已早被历史学家定性为西汉的一部份,如同武周被定性为唐朝的一部份一样,根本不是一个朝代。 至于农民起义,如李自成称大顺王仅在西安呆了一个多月。称帝时是在北京。能算一朝吗? 秦朝国都在咸阳,只是在前211年决定在今西安建阿房宫,但没建起来。

另外始皇陵在今西安临潼县。所以西安说是秦都。 按照这种歪理:宋朝也几次在洛阳建宫殿,宋太祖长期呆在洛阳,宋陵在洛阳盆地,洛阳也是宋都。 西安说汉献帝在西安呆了5年,是东汉帝都。晋愍帝在西安两年余也是西晋国都。北魏皇帝逃到西安了几年,就是西魏的国都. 同理: 西周时周成王五年就把国都迁到成周,有陕西出土的西周时期金文为证。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长期在洛阳居住施政,昭王陵也在洛阳盆地,洛阳是西周首都。相反,那个镐京遗址明显比成周遗址小的多,能是国都吗? 怎么连宫殿遗址都没见?说不定宗周在岐山. 西汉高帝建都洛阳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后迁西安,之后高祖也曾长期在洛阳居住。所以洛阳也是西汉帝都。 隋朝时,隋

洛阳历史文化遗产

洛阳历史文化遗迹 洛阳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但最早进入文明时代,而且在以后的长时期里,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洛阳以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而在中国历史发展和城市建设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明,给洛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洛阳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0余处,其中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一、洛阳片区大遗址群 洛阳片区大遗址群,包含了自夏商至隋唐三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起源和发展阶段的大规模遗存,价值突出,分布密集,规模宏大。分布在洛河沿岸的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是我国早期都城遗址最杰出的代表、流传至今最重要的遗址、中华五千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证。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位于偃师二里头村附近,其时代距今3800年至3500年,是当时中国乃至东亚规模最大的城市。该遗址1957年被发现,经考证为夏都斟鄩所在地,号称华夏第一王都,标志着华夏

民族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经步入文明时代,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证。以该遗址文化内涵为代表而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填补了我国考古史上夏文化的缺环,是河洛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对研究华夏文明的渊源、国家的兴起、王都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偃师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位于偃师尸乡沟一带,面积约20平方公里。1983年被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发现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国外学者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与十九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小亚细亚发现的著名的特洛伊古城相提并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列为1983年世界十七大发现之一。偃师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都城,规划周密,布局合理,总结了我国自仰韶文化晚期开始的造城经验,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东周王城遗址: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东迁洛邑,建都于东周王城。东周王城的规模、布局和演变,历史文献多有记载。二十世纪5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者为寻找东周王城的踪迹,根据文献记载,在今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涧河东岸的小屯村发现了汉河南县城遗址,并在其外围找到了沉睡地下两千多年的东周王城遗址,进而摸清了东周王城的具体位置、布局和范围。经考古证实,东周王城的西南部为宫殿区,宫殿区北部发现有作坊、烧窑等遗迹,东半部为墓葬区。洛阳东周王城遗址的发现,是中国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东周王

我国十大古都介绍

我国十大古都介绍 一、西安:十三朝古都(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 前赵 . 前秦 .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二、南京:十朝古都(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 三、北京:六朝古都(辽、金、元、明、清、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洛阳: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 五、开封:七朝古都(魏.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 六、杭州:两朝古都(吴越.南宋) 七、安阳:七朝古都(商.曹魏.后赵.前燕.冉魏.东魏.北齐) 八、郑州:三朝古都(黄帝.夏.商.)

九、大同:五朝古都(五代.北魏.辽.金.元) 十、成都:九朝古都(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 古都历史 世界第一大城垣——南京明城墙 夏代是中国国家形成的标志,也是中国都城出现的开端。传说中的夏都有:二里头(今洛阳东),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安邑(今山西夏县东北)、斟鄩(今河南偃师西南)、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原(今河南济源西北)、老丘(今河南开封东北)、西河(今河南安阳汤阴东北)等地。分布在豫西颍河上游、伊洛盆地、豫北和晋南汾河下游、涑水地区,迁移不定。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发现两个工程量很大的宫殿建筑

基址,以及普通居址遗址、作坊遗址、窖穴和墓葬群,与夏文化时代相当,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一座都城。公元前16世纪商汤(即汤)灭夏,始建都于南[1]亳(今河南商丘)。其先,商人都城已有过八次迁徙,此后又有六迁,为嚣(今河南荥阳东北)、相(今河南内黄东南)、邢(今河南温县东北)、庇(今山东郓城)、奄(今山东曲阜)、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之后,凡二百七十三年,商都未再迁移,直至晚商帝乙二十年(前1065)移处离宫朝歌(今河南淇县)。殷(安阳)是商代鼎盛时期的国都,为研究中国奴隶社会都城提供了最早而且较为完整的实例。 早在3500年前,商城就是商王朝的都邑。 安阳殷墟

中国八大古都大排名

中国八大古都大排名 一.按目前国际影响力排名: 1.北京; 2.西安; 3.杭州; 4.南京; 5.洛阳; 6.郑州; 7.开封; 8.安阳。 二.按历史建都政权数量排: 1.洛阳,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帝喾、夏(早期、末期)、商(初期)、西周(成 王五年后)、东周、战国韩(早期)、秦末河南王、西汉(高祖初)、更始、东汉、曹 魏、西晋、北魏(493年后)、隋(炀帝后)、李魏、王郑、唐、武周、大燕、后梁、后唐 、后晋(高祖初)、中华民国(32年)。二十三个政权。 陪都政权: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八个政权。 合计:三十一个政权。 2.西安,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西周(初年、末年)、秦、西汉、新莽、更始、赤 眉、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燕(一个月)、东魏、北周 、隋(文帝)、唐、武周(2年)、黄齐、大顺(一个月)。十九个政权。 陪都政权:曹魏、后赵、五胡夏、后唐、中华民国。 合计:二十四个政权。 3.北京,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诸侯蓟、诸侯燕、秦末燕王、前燕、安史燕、刘燕 、辽(1125年)、金(中期海陵王后)、元、明(成祖后)、大顺、清、中华民国(早期) 、洪宪、中华人民共和国。 合计:十五个政权。 4.南京,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东吴、东晋、桓楚、侯汉、宋、齐、梁、陈、南唐 、南宋(初期)、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四个政权。 陪都政权:杨吴。一个政权。 合计:十五个政权。

5.开封,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夏(帝杼后)、诸侯杞、战国魏(前364年后)、后 梁、后晋、辽(辽太宗三个月)、后汉、后周、北宋、张楚(一个月)、刘齐、金(海陵王及 宣宗南迁后)、韩宋。十三政权。 陪都政权:明。一个政权。 合计:十四个政权。 6.安阳,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颛顼、帝喾(初年)、夏(后期)、商(中后期) 、战国卫、战国赵(初期)、后赵、冉魏、前燕、南燕(1年)、东魏、北齐。十二个 政权。 陪都政权:曹魏。一个政权。 合计:十三个政权。 7.郑州,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黄帝、夏(初年)、商(早中期)、战国郑、战国 韩(中后期)。 合计五个政权。 8.杭州,建都或迁都至此的政权:吴越、南宋。 合计两个政权。 三.按历史上建都时间排名: 1.洛阳1302年; 2.西安1001年; 3.北京907年(至2007年); 4.开封592年; 5.南京445 年;6.安阳409年;7.郑州381年;8.杭州209年。 四.按正统朝代排名: 中国正统王朝:(指正史承认的朝代) 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 、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宋、辽、金、元、 明、清、民国、共和国。 如果不计那些杂牌政权、伪政权、割据山寨的话,简单排列如下:

洛阳历史故事

洛阳历史故事 洛阳,地处河南西部,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古都和旅游城市,也是“烹饪鼻祖”伊尹诞生的地方,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洛阳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洛阳历史故事 1:隋朝人口达到100万,并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的城市 2:看地图就会发现,洛阳地处天下之中,三面环山,两条大河穿过,这里就是风水学的发源地。 3:唐朝中期的时候,皇帝住在万象神宫,万象神宫高90米,是中国古代最高的皇宫 4:洛阳是中国古代龙脉聚集地,自夏朝至宋朝,洛阳不是首都即使陪都,直至异族元朝入侵。 5:夏都斟蟳,二里头遗址的皇宫,是世界第一座规划的城市,有明确中轴线。 6:自古有云:“生在苏杭,葬在北邙。”洛阳邙山墓葬群是世界最大的墓葬群,有十万座墓葬,其中包括近百个帝王。 7:花果山位于洛阳宜阳县,而玄奘就是洛阳人。 8:中国第一座塔:白马寺齐云塔,开创了中国塔类建筑。该塔有一奇,站在塔20米外拍手,塔会发出蛙叫声。

9:白马寺有一处高台,相传,清凉台是东汉明帝刘庄避暑读书的地方,从砌法和券石上的匠人题字来看,为汉代原物,清凉台由石砖砌成的高台,故经过多年未被摧毁。 10:日本京都的规划是按照唐洛阳和长安建造的,后来长安片区一阕不振,而洛阳片区十分繁荣,如今京都依然保留着许多洛阳有关的痕迹,比如公交标志就是一个“洛”字。奈良也是按照汉魏洛阳城设计的。 11:北魏永宁寺木塔高147米,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木塔。 12:洛阳市内共有五个大都城遗址:夏都斟鄩、商城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城、隋唐神都城。或许你在洛阳逛街时,脚下踩的就是古代的皇宫。 13:北魏洛阳城是中国古代最大的都城,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约等于除了洛南新区外的洛阳市区面积。 14:科举制度始于洛阳,由隋炀帝开设。 15:佛教由洛阳传入中国,当时传经者骑白马到达东汉首都洛阳,后来也就有了白马寺。 16:龙门石窟所在的龙门山,远望就象天然的门阙一样,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了一个形象化的称谓;;伊阙。隋炀帝都洛阳,因皇宫大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龙门”之名即沿用至今。 17:“曌”(zhao)是武则天造的文字,比喻自己日月当空照。 18:“宅兹中国”中国国名就源于洛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论文(洛阳)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论文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洛阳素称“九朝古都”,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人类重要发祥地之

一,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起,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时间长达2000年左右,在中国七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在浩浩烟云般2000年厚重的都城史页里,记载着多少重大历史变革和时代更迭,涵纳着无数帝王豪杰和风流人物。 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其后平王东迁,汉高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嬗递;乃至后梁后唐后晋,代相更替,凡十三朝。汉魏以降,洛阳渐成国际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百国来朝,“商遍天下,富冠天下”……。洛阳历史上曾先后6次进入世界大城市之列,最兴盛时期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从商周到隋唐时期,洛阳曾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与欧洲、北非、亚洲各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广泛交流。 辉煌历史孕育灿烂文化。“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得河图而画八卦,夏禹拥洛书以制《洪范》;河图洛书,开中华文明之先河。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被奉为“人文之祖”。道学创始于此,儒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理学光大于此,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诞生于洛阳。历史名人璨若群星,文物遗存比比皆是,人文荟萃,堪称历史教科书。老子在此著《道德经》,孔子问礼至此,三班(班彪、班固、班昭)在此修成《汉书》,司马光在此编成《资治通鉴》,张衡在此发明浑天仪、地动仪等;虞初的《周说》,陈寿的《三国志》,许慎的《说文解字》,欧阳修的《新唐书》等鸿篇巨制,也无一不得肋于洛阳这块沃土;东汉的“洛阳太学”学生逾3万人,为当时世界之最;晋人左思的

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

作者:王军 导师:赵立瀛 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当前,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失调和紊乱。对此,“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制定了新的任务和目标,“绿色”运动则成为一项有益的实践。不过,我们在放眼未来的同时,不妨回首人类的过去,无疑会得到更加深刻的启示。现代科学技术远较古代发达,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渐疏远,相反,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在不断扩展和深化。因此,考察古代城市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现象及其演变的客观规律,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论文以长安、洛阳这两个中国著名的古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生、发展为线索,先从选址、格局、水系等方面论述了古都与自然的历史形态,生动描绘了从先秦到隋唐期间长安、洛阳合理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城市建设的场面,展示了伟大古都的壮丽辉煌和秀美风光;然后,根据这两个城市迁移、兴衰的经过,探讨了古都与自然的历史变迁,指出长安、洛阳的城址总朝着更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方向迁移,是古人不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而周围自然环境的恶化又是它们在唐末以后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继而,叙述了全国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在唐宋之际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也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据此,论文总结了中国古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建议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古都与自然的关系,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批判地继承古代城市建设传统,从历史中获得启示,为今天的建设服务。最后,结合当前形势,强调在建设中应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并提出了古都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立足于现代城市理论,结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古都在选择与处理自然环境方面的历史现象,深入揭示古都建设与自然变迁的互动关系和内在规律,一方面对今天古都的合理建设和未来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古都的综合研究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论——传统的自然观与建筑观”(59478007) 收稿日期2002-10-31

洛阳历史政区沿革

洛阳市建置沿革简述 学号:080210279 姓名; 刘宇洁 专业:世界历史 2010年

洛阳市建置沿革简述 【摘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洛河之阳,故名洛阳。洛阳建置具有悠久的历史。宋代以前,洛阳曾多次作为国都而存在,之后地位下降,其建置演变与是否作为国都和朝代更替有关。自夏都斟鄩,商于洛水北岸建洛,成周时周公营洛邑—分为王城与下都,及至秦时演变为河南、洛阳二县,两汉河南、雒阳二县,后代沿置。至唐时,河南、洛阳二县曾分别易名为合宫县、永昌县,及至金朝时撤销河南县,沿至解放后,洛阳市、洛阳县共存,继而洛阳县撤销,直到今天洛阳市管辖“九县六区”。 关键词:洛阳市建置沿革 洛阳市位于黄河中游、河南省西部,“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以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较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历经夏、商、西周(成康之世)、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为都城,历史千余年,俗称“九朝古都”。因而其建置具有悠久的历史: 一、先秦时期 公元前2070年,夏禹在河洛地区建立了夏朝。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夏代太康、仲康及帝桀相继建都斟鄩。古本《竹书纪年》称:“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今本《竹书纪年》记“仲康居斟鄩。”一般认为,洛阳的都城史是从夏朝建都斟鄩开始的。王畿之内是夏王朝直辖的畿内同盟诸侯国和贵族重臣采邑,王畿之外是臣服于夏王的方国。夏王所居的四险之国—洛阳盆地则成王国中之国。 公元前1600年,商汤克夏,定都于亳,史称“西亳”(今洛阳偃师尸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