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版-结构设计统一规定

2012年版-结构设计统一规定
2012年版-结构设计统一规定

(2012年版)

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结构部

二○一二年二月

10

20

3040

50

60

70

80

90

第一季度第四季度

结构设计统一规定

(2012年版)

一、结构计算(以SATWE程序为例)

1. 主体结构电算参数取值:

总信息:

(1)水平力与整体坐标的夹角(度):一般情况下为0度。若改变此角度,地震作用方向和风荷载作用方向均改变;只有在“风控”而不是“地震控”,且原坐标系下的风荷载作用不能控制结构的最大受力状态时,才需要改变此方向角。

(2)混凝土容重(kN/m3):剪力墙、短肢剪力墙结构取27,框架—剪力墙结构及异形柱框架结构取26、普通框架结构取25。

(3)裙房层数:层数应按计算层数填写,包括地下室的层数。该参数主要是将裙房以上一层作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判别的一个条件(依据抗规6.1.10条文说明,有裙房时,加强部位的高度也可以延伸至裙房以上一层);如果不需要可以直接填0。

(4)转换层所在层号:层数应按计算层数填写,包括地下室层数;对于高位转换的判断,转换层位置以地下室顶板起算进行判断(即以转换层所在层号减地下室层数进行判断),是否为1~2层或3层以上转换(刚度比算法不同)。

注意:为简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地下室顶板只要符合嵌固条件,可优先考虑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此时转换层位置从地下室顶板起算进行判断;当地下室四周某侧缺少土的约束,此时地下室顶板不能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转换层位置从嵌固端起算;当地下室四周土的约束情况良好,仅因为板厚或侧向刚度不满足嵌固要求,此时转换层位置从地下室顶板起算。

(5)地下室层数:取实际地下室层数。当有地下室时,应指定地下室层数。该参数影响风荷载、地震作用计算、内力调整、底部加强

部位判断。当没有地下室,但在地面以下增加的计算层也应指定为地下室的层数。例如:当基础埋深较深,为减小底层柱的计算长度在0.00标高附近设置框架梁(基础梁)的情况。

(6)嵌固端所在层号:程序默认嵌固端所在层号为“地下室层数+1层”,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修改或不修改。注意:如果修改了地下室层数,应注意确认嵌固端所在层号是否需作相应修改。(7)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程序默认为1m,一般情况下不修改。

(8)是否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当计算刚度比(包括查找是否有薄弱层等)、周期比、位移比时,应选择此项(总信息输出时为“是”),其它的结构分析(如计算内力和配筋)不选择此项(应在总信息输出结果中说明)。另外对于地下室楼层,程序总是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9)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时是否保留弹性板的面外刚度:该项一般情况下应勾选,对于板柱体系的地下室必须勾选。

(10)墙梁跨中节点是否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当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墙梁与楼板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在计算模型中墙梁的跨中节点是作为刚性楼板从节点的,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会由于刚性楼板的约束作用过强而导致连梁的剪力偏大,另一方面,由于楼板的平面内作用,使得连梁两侧的弯矩和剪力不满足平衡条件。该项一般情况下应勾选,当在高烈度区连梁受剪截面不足时,可考虑不勾选(如不选择,则认为墙梁跨中节点为弹性节点,其面内位移不受刚性楼板约束,此时墙梁的剪力较勾选时小)。

(11)结构材料信息:一共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有填充墙的钢结构、无填充墙的钢结构、砌体结构。一般情况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12)结构体系:按结构体系分别定义为: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和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等。当存在短肢剪力墙结构时,按剪力墙结构定义,程序自动判断短

肢剪力墙并按高规要求进行设计。

(13)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情况下选择“施工模拟加载3”。

特殊情况下,可通过施工次序,定义指定连续若干层为一次施

工(简称为多层施工)。

对于一些传力复杂的结构,应采用多层施工的施工次序,如:

转换层结构、下层荷载由上层构件传递的结构形式、巨型结构等。

对于广义层的结构模型,由于层概念的泛延,应考虑楼层的连

接关系来指定施工次序,避免下层还未建造,上层反倒先进入施工

行列。

正确定义施工的原则见SATWE2010版用户手册第166页. (14)风荷载计算信息:共有不计算风荷载、计算水平风荷载、计

算特殊风荷载、计算水平和特殊风荷载四个选项,根据工程情况选

择,一般的多、高层建筑只需选“计算水平风荷载”。

(15)地震作用计算信息:共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不计算地震

作用,b.计算水平地震作用,c.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

d.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根据工程情况选择,一般工程

只需选“b.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按《高规》4.3.2条第3~4款、4.3.13~4.3.15条和《抗规》

5.1.1条第4款、5.3.1~5.3.4条需要计算竖向地震作用的工程,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c.计算水平和规范简化方法竖向地震”或“d.

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地震”。

(16)结构所在地区:分全国、上海、广东,根据工程情况选择,

一般选全国。

风荷载信息:

(17)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一般按GB50009-2001附表D.4中50年

一遇的风压取值。(即使对于风荷载敏感的建筑以及高度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该处仍输入50年一遇的风压)。

(18)X、Y向结构基本周期:应将电算结果中的X、Y向基本周期返回填写,然后重新计算,可以使风荷载的计算更准确。

(19)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阻尼比:对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取5%;有填充墙的钢结构取2%,无填充墙的钢结构取1%。

(20)承载力设计时的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对风荷载敏感的建筑以及高度大于60米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取1.1,其余情况取1.0。

(21)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阻尼比:一般取2%。对混合结构可根据房屋高度和结构类型取1%~2%。

(22)用于舒适度验算的风压:按荷载规范10年一遇的风压取值(高规3.7.6条)。

(23)考虑风振影响:勾选时,按照荷载规范公式7.4.2计算风振系数,否则不考虑;按程序默认为勾选。

(24)构件承载力设计时考虑横风向风振影响:该参数主要依据新的荷载规范而设定的,目前不起作用。

(25)水平风体型系数:可按《高规》4.2.3条1~5款执行。

地震信息:

(26)结构规则性信息:该参数目前不起作用,仅是一个标志。(27)设防地震分组,设防烈度,场地类别,混凝土框架、剪力墙以及钢框架抗震等级:依据工程情况填写。

(28)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依据抗规和高规,在某些情况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能与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不同,可能提高或降低,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填写。

(29)偶然偏心:高层、小高层结构应考虑“偶然偏心”。可按程序默认的偶然偏心0.05采用。

偶然偏心也可考虑具体的平面形状和抗侧力构件的布置进行调整。

(30)考虑双向地震:质量与刚度分布对称的规则结构可不考虑;质量与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以及位移比大于1.2的结构,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高层、小高层结构可同时选择“偶然偏心”(此时程序仅对无偶然偏心地震作用效应进行双向地震作用计算,而偶然偏心地震作用效应并不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取二者中的不利情况进行结构设计)。别墅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31)计算振型个数:取3的倍数,考虑耦联不小于9个,高层建筑应不少于15个,对多塔结构不应少于塔数的9倍。计算时要检查X及Y两向有效质量系数不小于90%(详WZQ.OUT),达不到时,应增加振型数,重新计算。

(32)活荷重力荷载代表值组合系数:一般工程按程序默认的0.5采用;对于藏书库和档案库应采用0.8(抗规5.1.3条)。

(33)周期折减系数:剪力墙结构取0.9,短肢剪力墙结构取0.85,框架—剪力墙结构取0.80,框架—核心筒结构取0.85,框架结构取0.7,异形柱框架结构取0.70,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取0.80。(34)特征周期:当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的特征周期(注意:是特征周期,而非卓越周期)与规范中一致时按规范中的特征周期(亦即程序中的默认值)输入;当地质勘察报告中提供的特征周期(如根据抗规4.1.6条文说明内插取值时)与规范中不一致时,按地质勘察报告中的特征周期输入(不能采用程序中的默认值)。

(35-1)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计算多遇地震作用时,可按程序默认值采用,但需进行核对;当工程进行安评时,该处需根据安评报告和规范分别取值计算(多遇地震情况下),进行包络设计。

当考虑中震(或大震)设计时,该处应相应填入中震(或大震)

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规范取值)。

(35-2)用于12层以下规则混凝土框架薄弱层验算的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程序默认值采用,仅用于12层以下规则混凝土框架薄弱层验算。

(36)按中震(或大震)设计:一般工程不考虑;仅用于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和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时的选项。提供了中震(或大震)弹性设计、中震(或大震)不屈服设计共4个选项。注意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的取值应相应按中震(或大震)取值。

对于中震(或大震)弹性设计,程序作如下处理: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均取1,其余不变。

对于中震(或大震)不屈服设计,程序作如下处理:与抗震等级有关的增大系数均取1,荷载分项系数均取1,抗震调整系数 re 取1,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强度取标准值。

(37)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及相应角度: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与主轴的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程序允许最多5组多方向地震,附加地震数可在0-5之间取值,并填入相应的角度值,该角度是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逆时针方向为正。无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该项附加地震数填为0。

当为圆、弧形平面或多边形时,可直接填入5组角度,分别为15、30、45、60、75度。

最不利地震方向:SATWE可以自动计算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并在WZQ.OUT中输出,当方向角为±16~74度时,应在“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中输入相应角度并重新计算。已填入5组角度时,不需要再填。

(38)竖向地震参与振型数:仅用于需要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当总信息中的“地震作用计算信息”选择了“计算水平和反应谱方法竖向

地震”,以及“特征值求解方式”选择了“水平振型和竖向振型独立求解方式”时,才显示该项,需要在此处填写竖向地震参与振型数。(39)竖向地震作用系数底线值:仅用于需要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当选择了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才显示该项,一般按程序默认值采用(依据《高规》中的表4.3.15取值)。

活荷载信息:

(40-1)柱、墙设计时活荷载是否折减:一般不折减;

对于无相连裙房、无错层,且大屋面以下的实际层数大于20层的高层住宅,可考虑折减,但需要由项目的专业负责人确定。(40-2)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对于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医院病房、托儿所、

幼儿园:应折减。折减系数一般可按程序中的默认值采

用(但必须注意的是:当房屋楼层为错层设计时或大屋面

以上有多层小塔楼时,结构计算层比大屋面以下的实际

层数多出许多层,若按程序中折减系数默认值对活荷载

进行折减,基础设计偏于不安全, 应采用大屋面以下的

实际层数所对应的折减系数输入电算;当主楼与周边裙

楼一起计算时,主楼与裙楼应分别采用与之层数所对应

的活荷载折减系数进行计算,取用与之相对应的基础设

计荷载);

●对于汽车通道及停车库:单向板楼盖折减系数取0.5,

双向板楼盖和无梁楼盖折减系数取0.8;

●对于其它公共建筑:不折减。

注意:如果在PMCAD中已经勾选了考虑活荷载折减,不能再在SATWE中考虑柱、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

(41)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层数:应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从第1到n层(n计算总层数)。

对于按裂缝宽度(支座0.2mm,跨中0.3mm)配筋的室外地下室顶板(或室外大平台)梁,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42)考虑结构使用年限的活荷载调整系数:一般工程按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取1.0;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调整信息:

(43)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一般取0.85;

对于按裂缝宽度(支座0.2mm,跨中0.3mm)配筋的室外地下室顶板(或室外大平台)梁,框架梁支座负筋由裂缝宽度控制,调幅系数取1.00(不调幅)。

(44)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考虑了活载不利布置,应填1.0。

对于按裂缝宽度(支座0.2mm,跨中0.3mm)配筋的室外地下室顶板(或室外大平台)梁,不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梁活荷载内力也不放大,依然填1.0 。

(45)梁扭矩折减系数:一般取0.4。

(46)托墙梁刚度增大系数:一般取1.0。

(47)实配钢筋超配系数:对于9度设防的框架以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结构,在进行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内力调整时,需采用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一般取1.15。

(48)连梁刚度折减系数:6度时可取0.7,7度时可取0.7(当需要时,也可以取0.6),8、9度时可取0.5;注意依据高规5.2.1条,程序仅在计算地震作用时进行折减,竖向荷载和风荷载计算时连梁刚度不折减。

(49)梁刚度增大系数:一般情况下采用程序按混凝土规范自动计算(在梁刚度按2010规范取值前勾选)。

(5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依据高规表3.9.3、表3.9.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和非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是不同的。对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若在地震信息页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中填入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般部位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并勾选本参数,则程序自动对底部加强区的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51)指定加强层的个数及相应的各加强层层号:仅用于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指定加强层的位置后,程序自动执行高规10.3.3条。(52)按抗规第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应勾选;当某楼层剪重比小于最小剪重比时,则相应放大全楼的地震作用效应。

(53)指定薄弱层的个数及相应的层号:程序可以自动按照刚度比判别软弱层并对其地震内力进行放大,但对于竖向构件不连续(转换结构等)或受剪承载力(薄弱层)不满足要求的楼层,不能自动判别,需要在此指定。应查阅计算结果的文本文件(WMASS.OUT),当存在薄弱层时(如楼层抗剪承载力比值小于0.8 的楼层),应返回到该项填写薄弱层的个数及层号。结构设计时尽量避免出现薄弱层,若无法避免,需要在此指定薄弱层个数及层号。

(54)薄弱层地震内力放大系数:多层建筑按《抗规》3.4.4条第2款规定为1.15,高层、小高层建筑按《高规》3.5.8条规定为1.25。(55)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缺省 1.0,(当需要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且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楼层剪力的平均值大于CQC时,可在此输入地震力放大系数对CQC方法的地震作用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为:若某些楼层CQC方法的楼层剪力小于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则通过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使得这些楼层的CQC方法的楼层剪力大于弹性时程分析结果并据此复核内力及配筋;即哪些层不够就调整哪些楼层,计算时可计算两遍,包络设计。

(56)顶部塔楼地震作用放大起算层号及放大系数:一般情况下不需

要放大顶部塔楼的地震作用,只要地震作用计算时取的振型数不小于9,且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即可不放大。

(57)0.2V0分段调整: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必须进行0.2V0调整。剪力墙结构中有框架柱时,也应进行0.2V0调整

对于框架柱的数量沿竖向有规律分段变化时,可分段进行0.2V0调整。

程序缺省0.2V0调整系数上限值为2.0 ,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值为5.0 ,特殊情况下可以自行修改。

可分层、分塔自定义0.2V0调整系数。

最终的调整结果详WV02Q.OUT

设计信息:

(58)结构重要性系数:依据混凝土规范第3.3.2条取值,一般情况下取值1.00。

(59)梁、柱保护层厚度:依据混凝土规范第8.2.1条,保护层厚度指截面外边缘至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外缘的距离。一般情况可取20mm。

(60-1)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一般取0.85。

(60-2)考虑P-Δ效应:只有高层钢结构和不满足《高规》5.4.1条要求的高层混凝土结构才必须勾选;

对于高层混凝土结构应根据WMASS.OUT输出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考虑P-Δ效应,若需要考虑,应勾选;

(61)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若勾选,则梁、柱重叠部分作为刚域计算;

上部结构中:当框架梁跨度较大,柱截面尺寸也较大,若考虑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可以减小梁的弯矩时,应勾选;当跨度不大的框架梁,考虑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为刚域,会增大框架的抗侧刚度,

(62)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构件设计:若勾选,则程序按高规或高钢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以及构件计算,否则程序按多层结构进行荷载组合计算以及构件计算,当为高层建筑或高层钢结构时必须勾选。(63)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若勾选,则程序按钢规附录D-2的公式计算钢柱的长度系数;否则程序钢规附录D-1的公式计算钢柱的长度系数。

(64)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的设计执行高规7.2.16-4条:高规7.2.16-4条规定,抗震设计时,对于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中的剪力墙(筒体),其构造边缘构件的纵筋和箍筋应作相应提高。当工程为连体结构、错层结构以及B级高度高层建筑时应勾选。

(65)框架梁端配筋考虑受压钢筋:依据混凝土规范11.3.1条,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对于抗震等级为一级时不大于0.25,对于抗震等级为二、三级时不大于0.35,一般情况下应勾选。

(66)结构中框架部分的轴压比限值按照纯框架结构的规定采用:仅用于少墙框架;依据高规8.1.3条,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50%以上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和轴压比应按框架结构采用。可以先查阅WV02Q.OUT文件中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占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例,若超过50%,则返回勾选。

(67)当边缘构件轴压比小于抗规6.4.5条规定的限值时一律设置构

造边缘构件:一般情况下应勾选。

(68)按混凝土规范B.0.4条考虑柱二阶效应:当为排架结构时应勾选;当不勾选时,程序按混凝土规范6.2.4条的方法考虑柱二阶效应。(69)指定的过渡层个数及相应的各过渡层层号:依据高规7.2.16-3条,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宜在约束边缘构件层与构造边缘构件层之间设置1~2个过渡层,程序不能自动判断过渡层,需在此指定。

配筋信息:

(70)柱配筋计算原则:一般按单偏压计算(角柱和框支柱应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指定,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对于异形柱框架结构,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

(71)梁柱箍筋、墙分布筋强度(N/mm2):从PMCAD中读取,此处不能修改。

注意:对于异型柱结构,当柱箍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填300 (异型柱结构规范中规定柱箍筋强度取值不得大于300N/mm2,只能按HRB335级钢筋的强度输入)。

(72)边缘构件箍筋强度(N/mm2):仅用于有剪力墙的结构;用HRB400级钢筋时,填360。

(73)梁柱箍筋间距:强制为100mm,不允许修改。实际配筋时,间距不相同,都应对箍筋计算面积进行换算。

(74)墙水平分布筋间距(mm):一般取200。

(75-1)墙竖向分布筋最小配筋率(%):一、二、三级抗震取0.25%;四级抗震可采用0.2%。

(75-2)结构底部需单独指定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NSW、配筋率(%):对于框支剪力墙结构,需要在该处单独指定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配筋率的层数xx,并在结构底部NSW层的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一栏内:输入0.3% 。

地下室信息:

(76)土层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该参数可以参照桩基规范表5.7.5的灌注桩项来取值;若填一负数m(m小于或等于地下室层数),则认为有m层地下室无水平位移;若填为0,则认为回填土对结构没有约束作用。一般在15~100之间。

(77)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mm):程序默认35mm。

(78)楼屋面荷载:住宅楼(含局部办公、商店)竖向荷载除特殊情况之外,应按结构部通用文件“住宅楼竖向荷载”取值。

2.主要分析结果的文本文件查看:

(1)结构分析、设计信息输出文件(WMASS.OUT)

主要输出内容如下:

a.结构分析的控制信息

该部分为在“参数定义”中设定的一些参数,主要用于校核输入的设计参数的正确性。

b.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

该部分主要输出各层的质心、质量以及上下层的质量比(高规

3.5.6条)。

c.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

可以查看每层各塔构件的数量及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主筋强度。

d.风荷载信息

可以查看每层各塔在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剪力和倾覆弯矩。

e.各楼层等效尺寸

该部分主要输出每层各塔的面积、形心、最大宽Bmax、最小宽Bmin等效宽B、等效高H等信息,主要用于结构高宽比的控制。

注意: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当结构设计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承载力、稳定、抗倾覆、变形和舒适度等基本要求后,仅从结构安全角度讲结构的高

宽比不是必须满足的,结构的高宽比主要影响的结构的经济性。

f.各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布(kg/m2)以及质量比

该部分主要输出每层各塔单位面积质量,用于判断结构质量分布的合理性。一般情况下框架结构为1200~1400kg/m2、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400~1600kg/m2、剪力墙结构为1600~1800kg/m2,当楼层的单位面积质量偏离上述范围较大时应查找原因。

g.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该部分主要输出每层各塔的刚心、质心、偏心率以及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信息。

其中主要参数如下:

Ratx/Raty为X,Y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下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的比值(剪切刚度)。该比值主要用于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的刚度比判别以及当转换层位于一、二层时的转换层上、下层的刚度比控制。

Ratx1/Raty1为X,Y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该比值的规范依据为抗规表 3.4.3-2的“侧向刚度不规则”项和高规3.5.2-1条针对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变化控制。

Ratx2/Raty2: X,Y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90%、110%或者150%比值,110%指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150%指嵌固层。该比值的规范依据为高规3.5.2-2条针对非框架结构考虑层高修正的楼层侧向刚度比。当为框架结构时不输出此项。

目前程序自动对Ratx1/Raty1和 Ratx2/Raty2进行判别,只要某个楼层上述比值不满足要求,即对该楼层进行地震力放大。

h.高位转换时转换层上部和下部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

该参数主要依据高规附录E.0.3输出高位转换时剪弯刚度比。

i.结构整体抗倾覆验算结果

根据高规12.1.7条,输出倾覆验算结果,输出风和地震分别作用下的抗倾覆验算结果。

j.结构舒适性验算结果

根据高规3.7.6条,输出风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验算结果,分别给出了X、Y向的顺风向与横风向振动最大加速度。

k.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根据高规5.4.1~5.4.4条,给出结构的刚重比和是否需要考虑P- 效应等信息。

l.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根据高规3.5.3条和抗规表3.4.3-2,输出本层与上一层楼层受剪承载力的比值,若比值小于0.8,则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为薄弱层。

(2)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主要内容如下:

a.各振型特征参数(周期、周期比)和地震作用最大方向

高规3.4.5条,为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对第一扭转周期和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作了明确的规定。如何判断一个周期是扭转周期还是平动周期,可以通过扭转系数来判定。若扭转系数大于0.5,则为扭转为主的周期;若平动系数大于0.5,则为平动为主的周期。规范只要求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对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二平动周期的比值没有规定。

实际工程中,对多层建筑应保证第一周期为平动周期;对高层建筑,应保证第一、二周期均为平动周期,第三周期为扭转周期。另外对于高层结构的平动周期,应使平动系数大于0.7(宜大于0.8)。

注意:由于周期比显示的是结构侧向刚度和扭转刚度之间的相对关系,而非绝对大小,即不是要求把结构做得如何的“刚”,而是要

求把结构布置得均衡合理,即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尽可能做到均匀、分散、对称、周边。当周期比不满足限值要求时,只能从整体上去调整结构的平面布置,把抗侧力构件布置到更有效、更合理的位置上,力求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上的抗震性能相接近,若仅从局部入手做些局部的调整是很难奏效的。

地震作用最大方向若为±16~74度时,应在“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中输入相应角度并重新计算。

b.各振型的地震力输出

输出X、Y向各振型下的地震作用。

c.主振型判断信息

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一般来说前6个振型为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程序给出了各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通过查看各振型下的基底剪力来判别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的大小(见下图)。

d.各楼层的地震作用、剪力、剪重比、弯矩

输出的结果为各振型下地震荷载进行CQC组合后得到的结果。在此应重点考察剪重比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e.有效质量系数

有效质量系数是判定结构振型数取得够不够的重要指标,也是地震作用够不够的重要指标。当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时,表示振型数、地震作用满足要求,否则应增加计算的振型数。

f.各楼层地震剪力系数调整情况

依据抗规5.2.5条和高规4.3.12条,计算的各楼层地震剪力应满足最小剪力系数要求。依据规范条文说明,当底层地震剪力不满足要求需进行调整时,对其上部所有楼层进行调整,原先计算的倾覆力矩、内力和位移均需作相应调整。目前程序可以自动按规范要求进行剪力调整。

(3)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在结构计算时,若选择位移“简化输出”,位移输出文件中只有每个工况下每层的最大位移、位移比等信息;若选择位移“详细输出”,位移输出文件中除了每层的最大位移、位移比等信息外,还有各工况下各层各节点的三个线位移;一般情况下可选择位移“简化输出”。

输出主要内容如下:

a.X、Y向地震以及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位移

b.X、Y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位移

c.X、Y向规定水平力以及偶然偏心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的楼层位移

注意:楼层层间位移角在地震和风荷载作用下均需满足规范要求,且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楼层位移比的控制应采用规定水平力并考虑偶然偏心。

(4)框架柱倾覆弯矩及0.2V0调整系数(WV02Q.OUT)

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框架或短肢剪力墙所承担的倾覆力矩是很重要的设计参数和指标。其主要输出内容如下:a.各层各塔的规定水平力

依据高规3.4.5条文说明中“规定水平力”,一般可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水平作用力,并考虑偶然偏心。水平力的换算原则:每一楼面处的水平作用力取该楼层面上、下两个楼层的地震剪力差的绝对值。

根据上述原则,输出的规定水平力是依据WZQ.OUT文件中的各层的楼层剪力(Vx和Vy)计算差值得到的。

对于嵌固端以下楼层,程序不计算规定水平力,主要是因为嵌固端以下楼层不做扭转位移比的控制,所以对嵌固端以下楼层输出的规定水平力为0。

b.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抗规)

c.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抗规)

注意:根据抗规和高规,应据此项数据判别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百分比。

d.规定水平力框架柱及短肢墙地震倾覆力矩以及倾覆力矩百分比(轴力方式)

该输出信息是软件按照力学方法计算的倾覆力矩和倾覆力矩百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 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01-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为保证结构施工图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工现象,特此制定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范、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 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和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和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 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方案设计阶段积极参和,并进行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 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 行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 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 方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学校、幼儿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 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 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面考虑结构方案、选材用材、节点设计、施工便捷等方面 的因素进行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 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高层结 构、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至少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 算,分析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 全。 1.8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计算输入参数可详《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统一规定PKPM201 2.8 版本》。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 条本规范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 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 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1.0.6 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 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 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 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 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 20C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 C 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 20 C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 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内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 C采用。 第2.0.3 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 t的中级工作制焊 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 C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C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2.0.4 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 、ZG270-500 或ZG310-570 号钢。 第2.0.5 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 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二、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

天津华远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_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剖析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计算参数篇 一、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本工程主要采用以下现行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 2.自然条件:(项目地址:沈阳新民市) 基本风压值:0.55kN/㎡ 地面粗糙度:B类 建筑高度超过60m时,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1.1 体型系数:1.4 基本雪压值:0.50kN/㎡ 地震基本烈度: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见地质勘察报告 3.设计要求: 3.1 结构形式:见表一 3.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3.3 抗震设防烈度: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3.4 抗震措施:6度(低于80米按非抗震)

3.5 抗震等级:见表一 3.6 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表一 二、荷载取值: 见设计篇及荷载计算书。 三、程序计算系数取值: 1.总信息:

1.1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此夹角预算时取0,最终与WMASS.OUT中的方 向角差值不大于15°; 1.2 混凝土容重:考虑梁柱墙的外粉刷,一般取26; 1.3 裙房层数:按实; 1.4 嵌固端层数:地下室范围内建筑物暂定为地下室负一层底板,地下室范围外取基础顶。 1.4 转换层所在层号:本工程无转换层; 1.5 地下室层数:按实; 1.6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视墙体长度而定,一般取最小值1m。 1.7 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仅计算位移比时选择此项,其它结构分 析、设计均不选。 1.8 结构材料信息:钢筋混凝土结构;

最新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统一技术规

目录 一. 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二. 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三. 剪力墙截面厚度 四. 剪力墙墙身配筋 五. 剪力墙边缘构件 六. 控制剪力墙平面外弯矩 七. 小墙肢设计 八. 约束边缘构件非阴影区设计 九. 柱箍筋加密区最小体积配箍率 十. 梁截面宽度 十一. 梁分析模型 十二. 梁主筋构造 十三. 梁箍筋构造 十四. 梁腰筋构造 十五. 梁附加箍筋和吊筋 十六. 楼板厚度 十七. 楼板配筋 十八. 板式楼梯 十九. 梁式楼梯 二十. 楼梯平台板 二十一. 双跑楼梯平台梁 二十二. 剪刀楼梯平台梁 参考资料

结构统一技术规定 一.一般与短肢剪力墙的判别 1.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为5~8的剪力墙,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 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h w/b w大于8的剪力墙。 2.下列情况的剪力墙不认为是短肢剪力墙: a)T、L、H等形状的剪力墙,其中一肢的h w/b w大于8时; b)当墙肢的h w/b w=5~8,但墙肢两侧均与较墙的连梁(连梁净跨与连梁截面高度之比 l b/h b≤2.5)相连时(1); c)当墙肢的h w/b w=5~8,但有翼墙(翼墙长度不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相连时(1)。 二.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1.判别标准: 符合下列两款中的任一款,则可判定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 a)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倾覆力矩占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40%~50% (2); b)高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1/2时(1); 多层剪力墙结构,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的比值大于2/3时(1)。 2.注意事项: a)最大适用高度应比一般剪力墙结构适当降低,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分别部大于 100m和60m; b)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中应设置筒体或一般剪力墙,形成短肢剪力墙与一般剪力墙 共同抵抗水平力; c)抗震设计时,筒体和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 地震倾覆力矩的50%; d)抗震设计时,短肢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比规范规定的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采用;抗震设计时,各层短肢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力设计值的轴压比,对于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一、二、三时分别不宜大于0.5、0.6和0.7,无翼墙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值相应降低0.1;对于多层剪力墙结构 (1),不论是否属于短

建筑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建筑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工程编排: 一、文件管理、分门别类,文件夹: 1、2014——项目名称——收甲方、发甲方、方案、施工图 2、收甲方——几月几号,甲方发的什么文件(例:06、30-会议纪要或06、30-电梯样本)——收到文件(如若就是纸质文件,要自己保存好,能扫描的扫面成图像保存) 3、发甲方——几月几号,发甲方内容(例:06、30-1-8#楼面积或06、30-车库方案)——发送文件 4、方案——第几次汇报——cad、su、ps、jpg——几月几号,修改内容——文件(例:06、30-8#或06、30-车库) 5、施工图——几号楼——几月几号,修改内容——cad文件(例:0 6、30-08#或06、30-车库) 6、施工图——收其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条件)——cad文件 7、施工图——发她专业——暖、电、水、结构——几月几号,传图原因(例:06、30-第一次过图)——cad文件 绘图标准 一、图层 绘图时,图层颜色、线性及线宽设置详见下表,附cad。(绘图时所用颜色不可以就是暗色系) 1、平面: 绘图内容图层名称图层色号线宽线型填充备注 轴线DOTE 1(红) 0、09 点划线(DOTE) 墙WALL 2(黄) 0、4 直线 (Continuous) 结构柱COLUMN 9(灰) 0、4 直线 (Continuous) 墙体保温及装修线SURFACE 6 0、13 直线 (Continuous) 平面图 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斜线 (ANST31) 填充比例 1:60 单元详图剪力墙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40 墙身填充HA TCH 150 0、05 钢筋混凝土填充比例 1:20 门窗WINDOW 4 0、13 楼梯STAIR 4 0、13 洁具、风道、 排气道、楼板 开洞、空调、 空调洞 LVTRY 161 0、05 家具FURN 33 0、05 除打印单元 打样时均隐 藏 栏杆栏杆69 0、09 建筑轮廓线(面积计算) AREA 231 60 直线 (Continuous) 图层设置 打印隐藏 散水、屋面排 水、雨水管 排水 4 0、13

钢结构设计说明

钢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为西林县武警中队训练场钢棚,占地407.88平方米。 二、结构设计依据 (一)结构设计施工遵循的规范,规程及规定 (1)建筑结构可靠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3)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107-2003 (6)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9)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5007-2002 (11)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12)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13)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2002 (14)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规范CECS200:2006 (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19)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0)优质碳素钢结构GB/T699-1999 (21)碳素钢结构GB/T700-88 (2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94 (23)碳钢焊条GB/T5117-95 (24)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5118-95 (25)埋弧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1999 (26)低合金钢埋弧焊用焊剂GB/T12740 (27)熔化焊用焊丝GB/T14957-94 (28)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T8110-95 (29)六角头螺栓GB/T5782 (30)六角头螺栓-C级GB/T5782 (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螺母垫圈技术要求GB/T1228-1231 (3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GB8932 (3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90 (二)设计基准期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三)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5g,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要求设计。 三、荷载 1、地震作用: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值为0.15g,钢结构阻尼比:0.02。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土类别:III类 2、风荷载:基本风压0.60KN/㎡(按照100年重现期取用),地面粗糙度B类。风压高度系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学习要点及理解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学习要点及理解 一、前言中关于修订内容的说明(相对原《建筑结构统一标准》 (GBJ68-84)) 1、标准的适用范围:鉴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上有一定特殊性,从原标准要求的“应遵守”本标准,改为“宜遵守”本标准; [1.0.3 条] 2、根据《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92)的规定,增加了有关设计工作状况的规定,并明确了设计状况与极 限状态的关系; [3.0.3 条、3.0.4 条] 3、借鉴最新国际标准JSO2394:1998《结构可靠度总原则》,给出了不同类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1.0.5 条] 4、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中,对于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增加了永久荷载效应为主时起控制作用的组合式; [7.0.2 条(7.0.2-2)式] 5、对楼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和结构 构件的可靠指标以及结构重要性系数等作了调整; [4.0.6 条、3.0.11 条、7.0.3 条]

6、首次对结构构件正常使用的可靠度做出了规定,这将促进 房屋使用性能的改善和可靠度设计方法的发展; [3.0.12 条] 7、取消了原标准的附件。 [原标准有五个附件:附件一荷载的统计特性、代表值及其效应组合;附件二结构抗力的统计特性;附件三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附件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及其分项系数的确定;附件五结构材料的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此五个附件对正确理解本标准仍具有重要作用,有精力的专业技术骨干,特别是技术把关人应该一读。] 二、标准的主线 可靠度设计原则(建筑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影响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各种因素都是随机因素,只能用概率来度量。以极限状态为目标的设计方法为公认的合理的设计方法)“比心变通为多系数表达式(这是为广大设计人员所熟悉和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具有实用性。) 三、条文理解 1、总则 1.0.3 (原文略) [明确规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薄壁 型钢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砌体设计规范》、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统一统一构造构造构造技术技术技术措施措施措施 工程名称: 中惠岭秀花园 编辑: 张岩泉 校对: 张岩泉 审核: 一、 基本荷载 工程地点: 东莞市(凤岗镇) 基本风压: 0.60 KN /m 2(结构水平位移验算) 0.60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0.66 KN /m 2(结构承载力验算)房屋高度> 60m 地面粗糙度: B (应结合城市规划考虑周边3年左右房屋疏密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 6度(0.05g ) 地震分组: 第一组 场地类别: Ⅱ类(根据勘察报告进行调整) 二、 楼面荷载 1、各楼层附加恒荷载计算 1)楼面恒载1(客厅、餐厅、公共走廊、电梯厅) 20厚石材 0.5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50 KN /m 2 2)楼面恒载2(厨房、卧室、设备用房、楼梯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5厚水泥砂浆 0.50 KN /m 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 /m 2 ∑=1.20 KN /m 2 3)楼面恒载3(阳台) 10厚地砖 0.20 KN /m 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 /m 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1.60 KN/m2 4)楼面恒载4(沉箱350卫生间)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15~35厚水泥砂浆找坡 0.50 KN/m2 300厚回填(容重取12 KN/m3)3.60 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5.20 KN/m2 5)楼面恒载5(管道井)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板底粉刷 0.40 KN/m2 ∑=0.80 KN/m2 6)屋面恒载1(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10厚地砖 0.2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 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 KN/m2 ∑=4.00 KN/m2 7)屋面恒载2(不上人保温隔热屋面) 40厚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1.00 KN/m2防水卷材 0.40 KN/m2聚苯板保温 0.10 KN/m2 20厚水泥砂浆 0.4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2%) 1.00 KN/m2陶粒混凝土找坡

设计院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目录

一、总则 (1) 二、荷载 (9) 三、计算参数设置 (11) 四、基础及地下室设计 (17) 五、结构构件设计 (22) 六、钢结构设计 (31) 七、人防结构设计 (43) 八、其他 (47)

一、总则 1、一般规定 设计原则 要精心设计。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到安全、适用、经济,并尽可能技术先进,以确保设计质量。 设计前,必须对建筑物使用要求(安全性、耐久性、舒适性) 工程特点、材料供应、施工技术条件以及地质地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研究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对所采用的标准图、通用图等,要弄清设计意图及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用。当结构有部分分包时(如预应力、钢结构等),应有结构分包设计合同,分包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如分包设计使用本单位设计图签,工程设计人应对分包的图纸和计算进行审核,并负相应审核责任。 凡采用标准图、通用图者,应注意正确选用,如选用不当,由采用者负设计责任。采用通用构件时,必须对各类构件之适用范围,应注意事项等,仔细了解清楚,以避免误用,造成安全问题。 结构设计应保证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及稳定性。在结构关键部位,材料要求严格部位、施工操作有一定困难部位,或将来使用上可能有变化部位,应适当留有余地,以保安全。 对于在已建成之工程上续建加层或改造之工作,应审慎进行,并遵守以下两条原则: 1.凡在建成之工程未按要求进行抗震设防者(即原设计未按抗震设计,或原设防烈度不够)应先按加层进行抗震加固及承载力的验算,再进行加层或改造(设计工作可同时进行),加层设计必须满足现规范要求; 2.非本单位设计之工程,在接受加层的设计任务时,应对设计文件及工程现状仔细研究,在确保整个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可靠措施。 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设计基准期和设计使用年限 按《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要求,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因此一般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取50年。对于轻钢结构(属于易替换的结构构件)一般取25年,临时建筑按5年确定,对年限低于50年的建筑采用的规范仍参照现行有关规范执行,高于50年的需另行确定在基准期内荷载及其设计参数的取值,可靠度指标、结构构件的性能指标、地震的概率分布等方面内容。混凝土结构一般为50年,幕墙为25年,门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17《钢结构设计规范》一、章节目录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2符号 3基本设计规定 3.1设计原则 3.2荷载和荷载效应计算 3.3材料选用 3.4设计指标 3.5结构或构件变形的规定 4受弯构件的计算 4.1强度 4.2整体稳定 4.3局部稳定 4.4组合梁腹板考虑屈曲后强度的计算 5轴心受力构件和拉弯、压弯构件的计算 5.1轴心受力构件 5.2拉弯构件和压弯构件 5.3构件的计算长度和容许长细比 5.4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 6疲劳计算 6.1一般规定 6.2疲劳计算 7连接计算 7.1焊缝连接 7.2紧固件(螺栓、铆钉等)连接 7.3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 7.4梁与柱的刚性连接 7.5连接节点处板件的计算 7.6支座

8构造要求 8.1一般规定 8.2焊缝连接 8.3螺栓连接和铆钉连接 8.4结构构件 8.5对吊车梁和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要求 8.6大跨度屋盖结构 8.7提高寒冷地区结构抗脆断能力的要求 8.8制作、运输和安装 8.9防护和隔热 9塑性设计 9.1一般规定 9.2构件的计算 9.3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 10钢管结构 10.1一般规定 10.2构造要求 10.3杆件和节点承载力 11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1.1一般规定 11.2组合梁设计 11.3抗剪连接件的计算 11.4挠度计算 11.5构造要求 附录 A 结构或构件的变形容许值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疲劳计算的构件和连接分类 桁架节点板在斜腹杆压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 附: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修改条文说明 其中下面打—的节为新增,下面打~~的节为有较多修改。

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一、基本概况 1、结构类型,采用框架结构。 2、基础等地勘出来根据地勘结合上部实际确定,初设可先按浅基础。 3、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g(第二组),场地类别按地勘。 二、荷载 楼面荷载(单位KN/m2) 楼面恒载(楼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1)卫生间采用同层排水,降板350时为6.5,降板增加时,按实际计算。不采用同层排水时取2.5。蹲坑按实际抬高计算。 2)商铺 1.7 3)露台、屋面4.0 4)种植屋面和覆土,取荷载时覆土容重按20 KN/m3取值。 其他按实际输入。 楼面活载(楼板自重由程序自动计算) 1)卫生间 2.5 2)楼梯间3.5 3)露台3.0 4)上人屋面2.0,不上人屋面0.5; 其他按相关规范取值。 楼梯荷载按板厚为零恒载9,活载3.5输入,同时按对边倒荷载计算。墙体荷载(单位KN/m2)

采用加气砼砌块,200厚的墙体取值2.7,内部120厚隔墙取值3.1。实际输入时应考虑开门窗洞口时的扣减。 三、材料: 1、砼强度等级 1)剪力墙C35~C30;梁、板、柱C35~C30,楼梯同梁、板。 2)构造柱、门窗过梁C25 2、钢筋 1)梁、柱、剪力墙主筋及纵筋、箍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f y=360N/mm2; 2)板钢筋主筋采用HRB400级钢筋,f y=360N/mm2;最小配筋率为max(0.2%,45ft/fy)。 分布筋采用一级钢f y=270N/mm2 四、计算输入参数 1、软件:建科院pkpk系列SATWE软件内力分析。 2、参数输入 1)选“模拟施工加载3”计算上部结构, 2)考虑偶然偏心计算,当位移比大于1.2时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3)周期折减:框架结构取0.75 6)振型数根据有效质量参与比例调整到最小值90%。 7)中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 8)柱墙活荷折减:计算上部墙柱配筋时不折减,传给基础的活荷载折减。

中南建筑设计院结构技术措施

XXXX项目工程结构技术条件 一、工程概况: 1. XXXX 工程位于XXXX 市,由多栋18层高层(高度 57m)、11 层高层 (高度36m)、6层(高度21m)住宅及配套商业组成,设一层地下室。 2 .本期项目由我所设计,我所设计范围如下: 单体部分: 23、24、25、26号四栋18层塔楼,下无地下室; 14、19号两栋18层塔楼,有地下室;& 9号两栋11层板楼,有地下室; 1、2号两栋6层板楼,有地下室;3号11层板楼,有地下室;4号18层塔楼, 有地下室。 B、D、E区的商业用房,多为一 ~三层的框架或砖混结构,下无地下室。 地库部分:地库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我所完成北部和东部的地库。 二、结构设计依据: 1. 主要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 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 (2006年版)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2002 ⑷、《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 (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2001 (2008年版) (7)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 — 2002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01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 —87(2001年版) (1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 95(2001年版) (12) 、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2.建筑物分类等级: (1)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Y=1.0。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 结构的抗震等级: A栋底层带商铺的18层住宅(剪力墙):剪力墙为三级, 短肢剪力墙为二级剪力墙在二,三层的纵向钢筋配筋率增加0.1 %; 三层商铺屋面与主楼相接处的边梁箍筋全长加密 B栋18层住宅剪力墙:四级,短肢剪力墙为三级 C,D栋26层、33层住宅剪力墙:三级,短肢剪力墙为二级 26层、33层住宅间的地下室框架结构:四级 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3层住宅、带商铺的高层住宅:甲级 七层以下的公建设施:丙级 其余:乙级 三、荷载统计: 1、基本风压: 26 层、33 层住宅为 0.40KN/m2(n = 100 年); 其余为 0.35KN/m 2(n = 50 年) 基本雪压: 2 0.45KN/m 体型系数:1.4 ;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最新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精心整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 31、CECS、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32、CECS、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技术规程 33、CECS、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 34、CECS、钢管结构技术规程 35、CECS、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 36、CECS、建筑用铸钢节点技术规程 37、CECS、钢结构抗火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 1、DB29-57-2003/J10297-2003、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 2、DBJ13-51-2003/J10279-200 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GB7659-1987、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18、GB/T8162-1999、结构用无缝钢管 19、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20、GB/T9711-1997、螺旋焊钢管 21、GB/T13793-1992、直缝电焊钢管 22、JG/T137-2001、结构用高频焊接薄壁H型钢 23、GB/T11253-1989、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 24、GB/T2517-1981、一般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和钢带 25、GB/T716-1991、碳素结构钢冷轧钢带 26、GB/T3274-1988、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规范 1.PCB LAYOUT规范 1.1.设计输入:PCB厚度、相关器件SPEC、后行为器件排序、 灯数量及种类、天线数量及种类、模具信息 1.2.设计输出:PCB尺寸、定位孔、限位孔、正反面限高、 禁布区域、后行为器件具体LAYOUT、灯位信息、天线位置、相关器件有过孔的必须加上,以方便EDA定位。 1.3.设计规范: 1.3.1.PCB定位孔做到对称并尽量分布在稍靠边一些,已节 省EDA LAYOUT空间 1.3. 2.为组装方便及限位,需要在PCB上增加限位孔,位置 位于靠近灯位一边的定位孔旁边,开孔尺寸为1.6MM,对应底壳定位柱直径为1.5MM 1.3.3.正面限高参考器件SPEC最高高度,通常限高16MM;底 面限高通常3.0MM,极限2.5MM(主要针对单面贴片PCB,双面贴片需要按照器件SPEC定义限高区域) 1.3.4.禁布区域:定位孔周边直径7MM区域、 1.3.5.后行为I/O接口 .外观面与外壳齐平;RESET按键内陷,壳体开孔尺寸统一为 2.4MM;WPS按键外凸,壳体开孔尺寸统一为4.2MM;ON/OFF 按键开孔尺寸按照通用按键(料号:)统一为9.0MM;若WAN+4LAN口,则尽量连在一起,以节省后行为空间;PCB端

面距离器件外表面或后行位外表面距离统一为:3MM 1.3.6.灯分为插件灯及贴片灯,其中插件灯又分为单色及双色灯。常用单色插件灯。插件灯间距统一为:MM;注意双色灯定位孔与双色灯得差异!插件灯距离PCB板边距离统一为:MM。贴片灯可以结合ID或硬件LAYOUT适当调节间距及位置。 1.3.7.天线位置:外置天线1T1R通常放在后行为的右侧(正对灯位看过去);2T2R分立后行为两侧。 内置天线:通常位于PCB两侧,要求距离PCB板边5MM 以上,空间位置位于PCB平面之上,此状态RF功能影响最小。小结及建议:统一标准化设计,针对PCB分为3个尺寸:大、中、小板;不同项目根据功能及后行为器件多少,选取3种中的1款尺寸,节省结构及硬件PCB LAYOUT时间,缩短开发周期。大中小板建议参考尺寸如下: 小板:长X宽X厚=114X104MM;主要接口: 适用机种及场合: 中板:长X宽X厚=148X105MM;主要接口: 适用机种及场合: 大板:长X宽X厚=153X105MM;主要接口: 适用机种及场合: 1.4 PCB LAYOUT标准图档参考--OK

结构技术统一措施(荷载取值,pkpm指标,配筋)

一、工程概况: 二、子项名称及工程代号: 三、设计依据: 1、遵循的规范、规定: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0);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1)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12)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补充规定(DBJ/T15-46-2005); (13)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2); (15)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 (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1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结构)建设部。 广州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文件、图纸; 3、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结构体系及抗震等级: 1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 本工程结构体系为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重要性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特 征周期为0.35s. BA0501034地块:塔楼抗震等级为二级。 地下室:-1F抗震等级同塔楼,-2F~-3F抗震等级为三级 ●塔楼框架剪力墙的框架部分的承受的地震倾覆弯矩应小于50%。 ●本工程地下室顶板做为上部塔楼嵌固端,负一层地下室相关范围内和上层刚度比值应 不小于2倍(剪切刚度)。塔楼计算带周边地下室三跨及20m计算。 五、结构布置:

钢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图集汇总

钢结构规范和图集【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59135-200 6、《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 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 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 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 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 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 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 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 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 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 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 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 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 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