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录像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中学数学录像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中学数学录像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中学数学录像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观课、评课是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此次对录像课例的观、评,目的是通过集体、个体的评课活动,找寻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发扬的亮点,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上海市的数学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为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特提出以下几方面

评课的要点与建议:

一、评教学目标

关注的要点:

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依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

2.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目标的陈述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要求?是否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的要求?

3.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具有数学的特点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二、评教学内容

关注的要点:

1.本节课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质、地位?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

2.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是否恰当?对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对难点是否考虑如何突破和实现了突破?

3.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

4.是否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评教学实施

关注的要点:

1.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是否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度,循序渐进?

2.是否注重建立数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3.易错、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或问题是否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4.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能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数学知识的联系?

5.是否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并且有意义和实效?

6.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是否恰当,能否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提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

7.能否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

四、评教学资源

1.能否根据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2.信息技术的使用是否遵循必要性、有效性、平衡性、合理性等?

3.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发生的“意外”情况,能否及时关注并生成新的数学课堂教学资源?

五、评教学效果

关注的要点: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是否充分地体现?

2.是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已有的基础上,在落实“双基”,以及发展数学能力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一定的体现,并在学习的准确性、速度和质量三方面完成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要求?

六、评专业素养

关注的要点:

1.数学素养。是否能准确把握数学的概念、原理,正确理解数学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的本质,是否能把握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教学过程中是否有科学性错误、知识性纰漏和常识性差错?

2.教学素养。是否能准确把握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贯彻启发式教学思想;对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指导的“度”是否能恰当把握,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学组织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3.教学基本功

①语言是否科学正确、言简意赅、丰富流畅、富有感染力?

②板书是否正确、工整、美观,突出重点,是否有整体的设计,格式是否规范?

③技术运用是否熟练,能否借助多媒体等技术进行数学课堂辅助教学,使用的辅助教学工具有效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确能促进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否能规范运用传统工具作出有关图形?

④教态是否自然大方,和蔼可亲,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

以上只是列出评课的主要几个方面,其他还可关注教学方法和手段、学法指导等。

七、评课的形式

此次评课由于上课教师无法与评课者见面,因此评课教师不能充分了解上课教师的一些具体的思考和学生的实际背景,只能从观课中自己去体会和感悟,但这些课都蕴涵着上课教师的智慧,需要通过大家的评课去挖掘,去分享。此次评课的形式可以有:

1.选择性评课。初中、高中各有十九节数学课,可供数学教师根据所教的年级、内容或类型进行选择,通过浏览后有重点地选择挑选一堂课或几堂课进行分析评价,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需在哪些教学环节、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进。我们更支持教师再进行行动跟进,上一节类似的课,听听同行的意见,切实改进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

2.研讨性评课。所提供的录像课是课堂实录,它必然存在值得研讨的问题,如对数学知识内容的处理、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对数学问题的设置、对数学问题情景的引入、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结等。因此,这为校本研修提供了资源和平台,我们数学的教研组应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开展专题性研讨,形成共识,促进组内每位数学教师的发展。

3.研究性评课。录像课将课堂发生的现场真实地记录下来,虽然不是全方

位,但是对研究数学课堂教学是有价值的,特别对于课堂教学形式、师生互动、教师的设问、学生的活动可以有量化和质性的研究,也可以将十九节课对比研究,如将课分类成概念课、复习课等比较研究,能了解当前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优势和不足,还可以作更细节的研究,如数学问题有层次的设计、数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策略的选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学生的数学学习行为、教师的数学课堂语言的组织等,研究的问题可以小一点,大家分工合作,集体交流,共同分享各自成果,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

录像课摄录要求模板

录像课摄录要求 一、技术标准 1、视频:500线以上,送审成品刻录成DVD数据光盘,视频格式为MPEG2,画幅720×576,宽高比4:3,场序下场在先,帧率25帧/秒,制式PAL,码率8M以上。 2、色彩:色还原正常,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3、声音:声音拾取清晰,无明显失真,音量适中,前后一致。音频模式为16位,立体声,码率224Kbps以上,采样频率48,000 Hz。 4、同步:信号稳定,无色闪或画面跳变。 二、节目格式 1、片头:蓝底10秒开始—片头第1页—片头第2页—片头第3页—片头第4页; 2、上课时间:每节课为一个标准课时40分(±3分)。 3、片尾:蓝底10秒。 4、主要教学环节可以加字幕提示。 三、拍摄要求 1、拍摄:画面稳定,聚焦清晰;画面推拉摇移跟等运动(包括起幅落幅)平稳。一般要求3个机位拍摄,一个主机位拍摄老师;一个学生机位拍摄学生,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该机位镜头要及时对准学生拍摄。一个机位作为机动辅助机位,辅组拍摄黑板板书特写、

辅组拍摄老师讲课、辅助拍摄学生书写或表情的特写等细节。3个机位要求在一条轴线上,也就是教室的一侧,防止镜头穿帮。每个机位都要求使用三角架,防止镜头抖动。 2、取景:老师景别主要以近景为主(带少量学生背影),特写和全景为辅;学生景别主要以中景、近景为主;特写和全景为辅;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景别的适时变换。 3、构图:突出拍摄主体,符合美学原理,充分考虑画面的方向性。 4、抓拍:熟悉课程内容和进程,及时抓拍有关画面(运用机动辅助机位);注意特写的应用,清楚展现有关细节。 5、切换:画面切换准确、及时、流畅、无跳跃,切换方式用硬切或迭化;合成画面要始终保持教学进程、内容的完整展示。 6、布景:演播室的布置尽量符合一般课堂教学环境;如在教室或其他地方拍摄要注意环境的整洁,光线充足,隔音好;注意投影机和银幕的位置。 7、灯光:均匀平衡布光,有条件应打一些轮廓光(逆光),注意环境中的反光物体(如黑板)。 8、录音:要求老师用无线话筒(手持式或领夹式)讲课,学生回答问题也用无线话筒(手持式、领夹式或挑杆话筒),这两路声音都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声音也要接入调音台,保证声音同步。三个机位的摄像机的前置麦克风也要录入现场声音,保证后期制作声音、画面同步。建议用调音台对各路声音进行

分类与整理评课

听了孙老师的《分类与整理》一课,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教师的语言亲切自然,对知识的教学不急不燥,娓娓道来,整节课的学习气氛一片轻松,特别适合一年级的小学生。 1、从生活切入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上课伊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找书”导入,选哪个书架?为什么?这样就把物体摆放要有序、要进行分类与整理的思想渗透了进去。 通过观看“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整节课始终注意从生活中取材,无论是整理气球、整理水果卡片,还是开阔的练习,都赋予有趣的生活情境。由于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例,学生很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很自然地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同时开阔学生思维,让学生说说分类的好处、找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使数学不只是局限在课本上,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应该为生活服务。 2、以活动收获知识,调动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孙老师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然后以到游乐园参观,引入这节课的主题图——气球图,问:想知道每种气球有多少,应怎么办?再问:这些气球应该怎样分?然后把学生分成4个人一小组,每小组分发12个自制的纸气球,让孩子

们在实践中学习,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汇报展示时又问: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多,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好?然后加深难度问:怎样可以让别人一眼就看出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多,什么形状的气球最好?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介绍象形统计图,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摆,这样摆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结构到有结构,学生们就更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接着,放手让学生按颜色分,并将他们所摆出的结果进行说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地所摆出的结果进行反馈,谁最多,谁最少?然后让学生提问。通过这样的过程,又将用数学纳入到了分类与整理中,让学生学会从分类与整理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练习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知识得到了运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体会到分类整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进一步讨论、研究的问题 1.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让学生广思、深思,也必须要给予相应的比较充足的思考和探索的时空,但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把握时间? 2、活动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课堂中的“动”与“静”

《摆的研究》教学实录及评析

《摆的研究》教学实录及评析 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小学教师周家文执教▲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假设进行验证;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搜集影响摆的快慢因素的证据,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在摆的实验中对变量的精确控制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2、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认识到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加深认识对比实验中的定变量关系,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到与人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和探究摆的规律的乐趣。对实验中的细节加以关注,体现动手之前先动脑的科学研究思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观察现象—推理判断—制订方案—论证计划的可行性的活动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自行设计对比实验,研究出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摆幅的大小关系不大,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初步学会分析和推理对比试验中的定变量关系,并学会设计控制一个变量的实验。 ▲教具使用: 摆(摆架用两个铁架台做成“门“字型)、电子秒表、摆锤(用沉浮实验盒里的小吊桶和轻重不同的木块、铁块)、自制控角器(用带绝缘皮的铜线安装)。 ▲教学过程: 一、研究摆线长短和摆速关系 师:上节课我们对影响摆速快慢的原因作了假设,同学们都认为可能与摆线长短、摆幅大小、摆锤轻重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研究。我们先从摆长开始。你认为摆线的长短会怎样影响摆速?请你说出具体理由。 [评析:摆线长短对摆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从这里入手,体现先易后难、先扶后放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说出具体理由是驱使他们的思维深入地发展,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进行“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的思考习惯。] (学生思考后汇报) 生:摆线短摆的速度就越快,摆线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昨天我们这个组摆线这样长是10秒(用手比画),另外一个组摆线很短,只要6秒。所以摆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摆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

数学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数学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观课、评课就是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得重要途径之一,也就是样本研修得主要形式之一。观课、评课得目得,就是通过集体、个体得评课活动,找寻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发扬得亮点,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进而改进与完善自己得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得数学学习能力,使教师在原有得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可持续得提高与发展。为有效地开展评课,特提出以下几方面评课得要点与建议: 一、评教学目标 关注要点: 1.教学目标就是否体现三维目标得整体联系?目标得陈述就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应获得得发展要求?就是否呈现知识发生发展得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得要求? 2.教学目标就是否符合学生得认知发展水平与心理特征?就是否具有数学得特点与符合学生得实际水平? 二、评教学内容 关注得要点: 1.本节课就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得本质、地位?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得逻辑关系就是否清晰? 2.对学生必须掌握得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就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得典型材料

就是否恰当?对教学得重点就是否突出?对难点就是否考虑如何突破与实现了突破? 3.就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得数学学习得实际? 4.就是否围绕数学知识得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得到解决数学思维得训练? 三、评教学实施 关注得要点: 1.就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得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得解决上?就是否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度,循序渐进? 2.就是否注重建立数学新知识与已有得相关知识得实质性联系,保持数学知识得连贯性、思想方法得一致性? 3.易错、易混淆得数学概念或问题就是否有计划地复现与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得巩固与提高? 4.就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能面对适度得学习困难,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得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与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数学知识得联系? 5.就是否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合适得梯度,并且有意义与实效? 6.运用反馈调节机制就是否恰当,能否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提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得机会?

(完整版)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评课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田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的内容。 《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这也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统计的内容。 田老师执教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较好: 一、注意学生的感性认识。这节课,无论是开课时对“分类”重要性的渗透,课中对“分 类”方法的学习,还是课外对“分类”的应用,都注重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注重学生 的感受。 二、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数学学习与其他学习一样,都是一种个体化行为。由于每 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认识水平的差异,即使是面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教 育目的不是统一思想,统一要求,而是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发展。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这些 理念。 三、教学过程过渡自然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田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 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 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田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 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田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小 白兔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 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四、教学组织形式自由在教学组织上,田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 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 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 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 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五、教学反馈方式自由。本节课田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田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分 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基础。 1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特级教师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你们都去哪儿旅游过呀?你说说。 生:去杭州的千岛湖。 师:你呢? 生:我去北京的。 师:去北京的哪儿呀? 生:哪儿都去的。 师:有什么收获呀? 生:人很多。 师:哦,人很多。你呢,孩子? 生:我去过青岛。 师:好,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观。今天,让我们随着叶圣陶老先生的笔触一起去游览浙江金华的双龙洞,同学们,齐读课题。 【点评】从谈已有的生活导入新课,侃侃道出自己的旅游经历,激荡起心中的情思,易引起对新课文阅读的期待。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才拿到教材,现在老师给你们五分钟时间,请你们抓紧时间,反复的朗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把句子读通。读不好的语段,反复读几遍,好不好? 生:好。 师: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哦,胸有成竹啦,都读好了吗,同学们? 师:谁能读懂这些词。(屏幕打出一组词语: 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好,你来。 生:浙江、仰卧、臀部、稍微、额角、蜿蜒、即使 师:字正腔圆,没错,谁再读读。

师:好,词语读好了,谭老师出些句子,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谁读这个句子。(屏幕显示: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生再读。 师:哦,在这个句子当中有一个词叫“明艳”,你能结合这句子,说说什么是“明艳”吗?你来。 生:我觉得应该就是明亮、鲜艳。我把这两个字分开,明就是明亮,艳就是鲜艳。 师:嗯,这是一种理解的好办法,还有吗? 生:我也觉得是明亮又鲜艳。因为映山红有粉红色的,也有红色的,红色特别鲜艳,也特别亮,所以我认为,明艳是明亮…… 师:还有或浓或淡的…… 生: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读课文知道,叶老先生是四月份去游览金华的双龙洞,四月份可是踏青游览的好季节,同学们,谁能把北山这种景色给我们读一读?你来。 生读。 【点评】这是师生共同品读的快乐与惬意。“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在文本具体的语境中共同想象着山花相映、红绿争辉的绚丽,从中感受作者的“明艳”一词带给我们的赏心悦目,带给我们春天如此般明朗与炙热的情怀。 师:真好,同学们,再看看一个句子怎么样?(出示: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试试!好,请你读。 生读“一条迎着溪流……”,老师纠正“一路”,生再读,有些磕巴,老师轻声地跟着读,并提醒“变换这个词不能读错,变换调子”,生重复“变换调子” 师:同学们看看,听听,“宽、窄、缓、急”多像一首乐曲,一首溪流的欢歌,谁再读读,能读出溪流变换的调子? 师:同学们,这真是看山山有色,听水水有声呀。好,同学们的字词谭老师放心了,现在,再给大家一点时间,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好,坐好准备,请你在默读的时候边读边想,作者是按怎样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生默读。 师:想好了吗?谁说说。 生:他是按从下到上,从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先写了外洞,然后再写了内洞。还有没有补充的。 生:他是按位置顺序写的。 师: 详细地说说。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

公开课评课意见与建议摘录(部分) 评价建议: 能抓住课本重难点,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结构作详细讲解,课堂气氛活跃,教态自然,语言响亮。 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概括性强,但无过渡。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气氛活跃。 图文并茂,吸引学生学习兴趣。重难点不突出。教态自然,学生精神饱满。 课堂概括能力强,讲课有条理。内容可能讲得有点多,学生难以消化。 对知识点的把握较准,重难点知识讲解清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授课内容过多,使重难点知识不够突出。 课堂内容丰富,广泛,重难点不突出。老师课堂控制力强,节奏紧凑。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气氛活跃。师生交流互动较少。 备课充分,知识呈现条理清晰,师生互动有效,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多媒体应用有效,重难点明显,时间分配比较合理,教学有效。学生思维发展较好,师生关系和谐。 这节课利用多媒体结合上课,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好。课后还能利用一些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语言清晰,语速平缓。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所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准备充分,备课深入,知识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应用动画,积极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受,教学过程清晰,有条理。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良好,及时

进行练习巩固知识,但时间安排不足,练习不够时间完成,做练习时没有展开全屏,后面比较难看清楚。 语言清晰,知识点明了。图文并茂,色彩多样。激情不大,适合好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听听就开小差了。 课件制作的非常有创意。学生占有的时间较少,没有很好的做到师生间有效互动,课堂的交流方式显得很单一。 图片很适合本节课,展示的很好。重难点不够突出。生态系统的成分以及相互关系是重点,应花点时间讲透、讲懂。留点时间给学生思考。做题时,先让学生做,在进行分析。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有亲和力。 课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充实,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教师讲得多了点,师生互动少了点。 ppt的动画部分做的很漂亮,教态自然,语言清晰,但要精神饱满。 图片展示很好,能形象直观展示内容。讲课过于紧凑,学生缺乏思考讨论的空间。师生互动不够灵活。生态系统成分之间关系的那个图没有把它们各成分联系起来解释,缺乏整体性,讲的不够透彻。 课件图片丰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幻灯片可以做的更简化些。教师的精神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在这方面注意些。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教师录像课基本要求 一.教师要求 服装要求 讲课教师要端庄大方,衣着要求符合教师身份,夏天讲课若着衬衣或体恤衫时,避免白色、红色和黑色,服装颜色应与环境色彩协调一致,不要穿窄条,小格衣服。女教师服装不应过于时尚,还应注意不要穿短、露、透的服装,否则就会造成与所处的教学气氛不符。 化装要求 没有特殊需要尽量不戴服饰。录像时不要佩戴首饰(例如:项链、戒指、耳环、时装表等)。为了保持良好形象,适当补以淡妆,略施淡妆,可以产生精神饱满、美观大方的效果。 因为课堂实录,将会有很多近景、特写镜头,使这些首饰的款式、色泽暴露得一清二楚。造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首饰的反光还会干扰整个画面。在物理、化学实验中,授课教师如果染了深颜色指甲,拍摄特写镜头时就会有喧宾夺主的感觉,以上问题如果不注意,很容易使教师失去高雅大方的教态。 板书要求 在课堂实录片的拍摄中,教师在书写板书的同时,从摄像机的画面上就应该能够看到板书内容,而不是在老师书写完毕后才能看到。这就要求在书写板书时老师身体不可完全正对黑板,而是身体稍向左侧,把板书露出给摄像机镜头,授课教师在设计板书时,一个片断的内容最好安排在一个长方形区域内,这个长方形的宽高比应为4:3,也就是电视屏幕的比例。 否则,一条定义从黑板左端直写到右端,构图时只能用全景才能拍全,此时画面中的文字与数字却小得难以辨认了。 教态要求 讲课中不是不允许教师走动,而是不要无目的的走动。有些教师平时讲课的习惯是拿着书,一边讲一边在黑板前来回走,或是串行。造成镜头无法跟,因为讲课时镜头应选用中景拍摄老师,如果老师在不停地运动,会使画面背景始终晃动,使人头昏眼花。

教师在讲课中应生动活泼,教学语言既规范,又口语化、生活化。如果教师只是在讲台上背教案,如同演员在台上背台词,极易造成枯燥、乏味,使听课学生的参与性大大降低。 投影要求 课堂实录中会使用电教媒体,各种媒体的使用有它的规范化要求。操作完多媒体身体站直再讲解,讲解投影的内容时不得用手指,必须用专用的投影教鞭、激光笔、鼠标等。讲课时应避开投影光线,防止光影投射到身体上,这样会在屏幕上出现剪影。 教师在课前应熟悉电教设备的功能,应做到能够熟练操作。在课前应将所用电教设备安装调试好,做到课上使用时有条不紊。(屏幕不用时应关闭,禁止长明灯的出现) 实验演示要求 在录实验时,应将溶液、试剂瓶上贴好打印的名称标签,标签上要标明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并且要字体大,颜色醒目(用原来的商品标签效果不好)。这样,拍摄实验用的仪器设备时,在镜头上可以一目了然。在录物理、化学实验时,所用的仪器如有仪器名称,则要选用字迹清晰和外观较新无缺陷的仪器进行操作。 在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步骤清楚、语言简明扼要、操作准确。在观察反应变化时,如果不再需要操作,授课教师应稍稍离开仪器,在镜头上看也就是让教师退出画面,使拍摄的主体更加突出。 二.学生要求 参加录像的学生,服装不必统一要求,若为了拍摄统一,可以穿着校服,不戴服饰,发型应符合学生要求。听课时目视教师,精神饱满,不应托腮、趴桌子。回答提问时应身体站直,声音洪亮 三.场地要求 音乐教室,场地大,光线好 生物教室,便于实验。 机房,便于演示操作。 礼堂,空间大,照明条件好。 教室,符合教学环境 四.教案设计要求,授课教师提供,并与拍摄教师协商。 五.摄像机位三台(教师、学生、屏幕)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2

《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陈明明 一、教学内容选择自然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教案的设计上,王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如一开始就呈现了春游的图片,因为星期五就要春游了,这一话题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以春游为主线,呈现了气球的分类、做游戏等例题进行教学。例题的选择虽然来源于书本,但王老师却很好的将他们进行了组织和串联,可谓是用心良苦。 二、教学过程过渡自然 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王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王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王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五角星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组织形式自由 在教学组织上,王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反馈方式自由 本节课王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五、一点想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的思想还是让学生学会看分类的表格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二、“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 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生2: 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教师评课的要点和教师听课评课用语

评课的要点和评课教师用语 听课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听课教师参加评课,(一般情况下,当天的课当天评。如有特殊情况适当推迟,但必须坚持评课。)既要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做好记录,更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在听课中所发现的优缺点以及自己的建议毫无保留地说出,供大家参考和评议。 评课的重点有: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①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依据《课标》,教学目标中的要求,全面是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学习策略、文化策略等五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具体是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参见课标);适宜是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①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一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二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②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现象,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录像课规范标准

教学录像课拍摄需知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因此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一节好的录像课需要师生与摄制者的共同努力,请各位老师录课之前仔细阅读一下规范,以期拍摄和制作品质精良的视频课件。 一、讲课教师 1、教师事先应和摄制人员沟通,让其了解整个上课的过程,如每个环节的大体时长、师生 之间的互动、学生的主要活动等,以让摄制人员进行适当的机位及景别策划。 2、形象要求:建议化淡妆;着装应与课堂教学内容想协调,简洁大方,色彩不要过于鲜艳, 颜色比黑板浅,不要穿细条纹衣服(会影响摄像机聚焦);不穿有“咔咔”声的高跟鞋。 3、讲课过程中,声音洪亮,表情自然。不要看镜头、低头看教案、手表(学生练习需要计 时除外)。 4、教师讲课的移动速度不可过快,不做小动作(如斜视、努嘴、皱眉、整理衣服等)。 5、教师应始终用你的正面或3/4正面对着位于教室后面的摄像机,禁止长时间背对学生。 6、授课时,根据教室情况,按照摄制人员的要求站位,不要走出摄像机镜头范围内,不要 长期在一个位置讲课。 7、应充分发挥教学媒体(一体机、投影、录音)的作用,使录像课有较强的示范、借鉴作 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要用得适当。 8、如有条件,建议教师使用无线小蜜蜂等扩音设备,以保证收音效果。 二、上课学生 1、服装统一,人数不超过30人。 2、要求学生起立的时候,不要让桌椅发出刺耳的摩擦声。 3、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先站好再说话,避免坐在座位上回答或变站边回答问题。回答问 题声音响亮。 4、首选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声音洪亮的学生参加录课,参加正式拍摄的学生最好是未上 个同样课的学生。 5、学生不可关注摄像机镜头,不可四处张望去看镜头,自然状态下即可。 三、教室及布置要求 1、录课过程中要关闭教室门窗,使用灯光照明以获得统一的色温和均匀照明,保证灯光充 足。同时可以得到较为安静的上课环境,不影响录音的效果。 2、教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供摄像机、三脚架等设备的架设。 3、教室内讲桌、课桌等要整齐有序,不要在讲桌上堆砌杂物、与该节课无关的书本。黑板 使用之前要擦除干净,不要留有粉笔灰。 4、学生课桌应全部在摄像机的镜头范围内,可根据摄像机机位进行细微调整。 5、录课之前教师应当与摄制人员协调选择单机位、多机位录制,以方便按照摄制现场布置 机位。

《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秋思》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材解读】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在古代诗人的笔下,秋天是最令人思乡的季节。见秋风而起乡思,古来有之。中唐诗人张籍所写的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写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顾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 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的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难点】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教学策略】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 一、读图导入,感情铺陈 师:同学们,我们又见面了,老师有变化吗? 生:换衣服了。 师:是啊,仔细观察一下我,再看看台下的老师们,谁更有吸引力? 生:老师你啊! (生乐)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我,我为什么有吸引力啊? 生1:老师您戴眼镜,显得知识渊博。 生2;您幽默风趣。 师:是啊,幽默是人非常好的特质,它可以迅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3:我觉得你很玉树临风。 (生乐) 师:谢谢。 生4:英俊潇洒。 生5:仪表堂堂。 (全场乐) 师:好了,同学们,谁能用关联词把刚才这些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生:老师不但英俊潇洒,而且相貌堂堂。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3篇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3篇听、评课评语与建议1 1)能立足双基展开教学,知识点回顾较全面、详细,能利用练习加以温习巩固,从而夯实基础知识; 2)建议:①分析讲授题目时要注意思惟的分散,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加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要注意创设例情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听、评课评语2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谆谆引诱,创设情形:引发学生思惟,增进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例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体现新课程的“3 维目标”; 2)教学进程逻辑性较强,教学思路严谨,作为1名新教师来讲教学基本功较扎实; 3)建议:①可以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②创设的例可以增加1些难度,更好训练学生的思惟;③备课要斟酌多种因素,上课要灵活(遇到例,可让学生讨论)。 听、评课评语31)引课能跟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发学生讨论,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2)能创设例情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增进师生互动,但应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训练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的思惟能力; 3)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教学目标能体现课程标准的“3维目标”; 4)这是1节整合课,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实现师生互动,

成果分享,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在这1点上老师还应加强;5)较成功的1节课, 评课用语优缺点及建议1. 授课老师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公道效果良好。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授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力的前途,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学生在课堂上除接受知识,还带着本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1并投入了课堂,他们是1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在课堂上,他们除与教师交往之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课堂活动展开的很有实际性,并且活动很有效果很成功,该老师先是让学生闭上眼然后老师来描写,然后学生再通过回想老师说的话来话两条直线,这样的教学很有创意,学生的思惟会很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但学的快乐同时也学到了知识。要是授课老师的表情更丰富1点就更完善了。 2. 教学进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掌控重点,突出难点。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展开视察操作比较料想推理交换等多种情势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进程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换等。体现培养学生学数学思惟方式,培养思惟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学生实际动身,充分相信学生自己会学。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同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教师的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教学效果:到达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学生思惟活跃,信息交换畅通;学生会学,课堂气氛好。使学

《分类与整理》的评课稿

《分类与整理》的评课稿 《分类与整理》的评课稿范文 篇一: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一、教学内容选择自然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分类与整理”。在教案的设计上,王老师选择了适合学生心理年龄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呈现。如一开始就呈现了春游的图片,因为星期五就要春游了,这一话题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以春游为主线,呈现了气球的分类、做游戏等例题进行教学。例题的选择虽然来源于书本,但王老师却很好的将他们进行了组织和串联,可谓是用心良苦。 二、教学过程过渡自然 在学生对气球的形状进行分类后,王老师通过“哪个最多你怎么知道的”对学生上学期学的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了及时的复习,为接下来的数数量和比较多少做好了准备。在教学象形统计图和表格时,王老师通过添加线的形式,使图和表格的呈现比较自然,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接下来王老师通过“漏了一个,应该放在那里五角星应该放哪里为什么要多加一列图和表格可以怎么改”这种提问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认识,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组织形式自由 在教学组织上,王老师也是形式多样。刚开始对气球的分类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进行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

分类的方法后,通过布置小任务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符号分类,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积极性,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在这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的教学下,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了,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反馈方式自由 本节课王老师比较注重对于学生的反馈。这不仅是对学生回答的口头上的评价反馈,如:你真聪明!说的真好!还对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细致的反馈:如在对气球分类后,通过“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将学生的想法真实的暴露与所有师生,通过学生的回答,展示了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五、一点想法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分类整理的思想还是让学生学会看分类的表格和象形统计图。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分类与整理的思想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对于图和表格的认识,比较简单,学生理解起来也应该比较容易。但是在教学时王老师似乎在这块花的时间比较长,导致最后的几个问题“售票处为什么按大小分戏水乐园为什么按男女分”和“两张表格中的数字为什么不一样”有点仓促,变得自问自答,而这几个问题是对学生一节课的提升和巩固,是让学生理解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情况,分类标准也会变得不同。在这方面王老师没有让学生理解透彻。 篇二:《分类与整理》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课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实录及评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出示情境图,师:出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生:同学们秋游在分东西。师:4个苹果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几个?生:2个。师:2瓶矿泉水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师:两次分法中每个人分到的东西怎样?生:一样多。师:这样的分法我们叫什么分?生:平均分。师: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得多少个?生:半个师:这时还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1、2、3等等的数表示吗?生:不能了,用分数表示。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师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认识几分之一 (一)、1/2的认识和几分之一的认识 1、师结合分月饼图引导学生读1/2和叙述它的意义 师:半个月并,我们说是这个月饼的1/2,1/2怎么读呢?它表示什么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把1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2、想一想、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动手折出1/2,并在1/2部分涂上颜色,再说一说。 师多媒体出示操作要求:a、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并涂上颜色表示出它的1/2。 b、说一说:我把()形()分成()份,每份是它的()。 生动手操作 生汇报 3、练习判断:下面的图形能用1/2表示吗? (两个图形是平均分成2份,1份涂颜色的;两个图形不是平均分的。) 4、师:我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生:1/3,1/4,1/5,1/8,1/12...... 5、请你用你手中的学具折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并说一说。

6、生汇报,是把学生作品张贴黑板上并指着几个都是14的图提问:为什么这里涂色部分形状不同但都能用1/4表示? 7、同桌之间或想说一说自己手中折出的几分之一 (二)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读法、写法。 1、生自学课本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写法、读法。 2、生汇报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2、看图写分数 3、从下面的画面你联想的几分之一? 4、看视频联想分数

评课意见及建议

评课意见及建议 开学以来,我听了王军秀、刘爱霞、吴丽娜、张瑞英、毛剑锋、李曼、高娟、张燕、等8位老师近50节语文课,收获颇丰。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一、评课意见 高娟老师的课有许多光彩之处,最突出的是她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并将其表现在了课堂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语言注重文学性,词汇丰富,文采飞扬,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她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口耳相传之间掌握并运用丰富的汉语词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李曼老师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在读中悟,悟中读,跳出来,走进去的读书方法也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感官的愉悦上,而是达到了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学生们能做到让听课老师也啧啧称赞的精彩解读。另外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舍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炼的四句话的方法点拨。 张燕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让学生用记者访问的形式学习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很高。张老师在穿插有关背景资料诗人成就诗词知识等适时适度,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也与她肚里有文章,胸中有点墨有关。 吴丽娜老师教学注重对文本内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养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这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水平提高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程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亮点是很多多的,他们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和情感;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渗透如细雨润物无声;注重过程方法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学方面更是趣味横生,恰当新颖,很好地加深了对文本中心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书涵盖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并有艺术之美感。

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附件4: 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根据征集评选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参评视频的拍摄制作,“育人精彩瞬间”参评视频拍摄制作时除对录制场地不作要求外,其他主要技术参数参照此标准执行。 一、前期录制要求(一)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 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二)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3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 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 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 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认真检查,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1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一)片头、片尾及唱词片头、片尾时长一共不超过15秒,应包括学校名称、年级、教学主题、主讲教师姓名等信息。 片尾包括版权单位、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视频应配备字幕,提交时随盘提供相应的STR格式的唱词文件(要求见后)。 (二)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 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 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信噪比: 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 (3)色调: 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视频电平: 视频全讯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 1.1Ⅴp-p。 其中,消隐电平为0V时,白电平幅度 0.7Ⅴp-p,同步信号- 0.3V,色同步信号幅度 0.3Vp-p(以消隐线上下对称),全片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