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1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电管预留预埋----设备开箱、检验、材料检验----DDC控制器箱体及辅控箱安装----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DDC控制器的保护管敷设----缆线敷设----校接线----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仪表单回路调校----各DDC子系统调试 ----联调----系统集成调试。

施工准备

DDC单体调试安装

电缆敷设、通断、绝缘测试

DDC功能测试

合格合格合格调试完毕

线缆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2.2线缆终接要求

线缆中间不允许有接头。

线缆终接处必须牢固,接触良好,一般需采用冷压接头,特殊要求的地

方采用锡焊工艺。

线缆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

线缆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线缆两头必须套上机

打号码管。

对于有极性的线缆,必须区分极性进行终接,一般要求线缆的红色线接

正,其他颜色的线接负。 2.3校接线

由于楼控系统中接线端子多,在校接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

仪表校接线除设计规定可用500V兆欧表检测绝缘外,其余一律不

得用兆欧表,应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常规的采用万用表); DDC箱及辅控箱内布线应用绝缘尼龙扎带捆扎,切忌用金属代用,

以防线乱而产生电容效应,导致误信号;

弱电接地保护与弱电接地取消静电网络应严格区别,绝不能混淆,

以防强电在瞬间对地短路对弱电系统的模块损坏; 为保证导线无损伤,剥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导线; 导线与端子排间采用焊接或压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 控制器及辅控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

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3设备安装

3.1系统设备安装条件

(1)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协调作业方案,已经得到确认;

4 (2)地面、墙面的预留孔洞、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经过业主方验收;

(3)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

(4)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已提前清除;

(5)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共同安装);(6)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保护措施; 3.2系统设备的安装

中央控制器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

后安装;

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

层;

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定其外形完是否完整,内外表面漆层是

否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规定; 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

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

检查系统电源是否到位,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1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罩。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m。

(2)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1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5mm。

(3)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Ω,1kΩ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Ω。

3.2.2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

(2)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置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3.2.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

(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

(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震动较大的位置。

(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

(5)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 3.2.4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

(5)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

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

(6)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7)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8)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如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

值或其他工艺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新风机停止运转,则新风门以及冷、热水调节阀门、加湿器等应回到

全关闭位置。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功能和调试大纲规定

的其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的要求。

单体调试完成时,应按工艺和设计要求在系统中设定其送风温度、湿

度和风压的初始状态。 5.7空调处理机单体设备调试

按新风机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启动空调机时,新风门、回风风门、排风风门等应联锁打开,各种调

节控制应投入工作。

空调机启动后,回风温度应随着回风温度设定的改变而变化,在经过

一定时间后能稳定在回风温度设定值的附近。如果回风温度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比例放大作用;如果系统稳定后,回风温度和设定值的偏差较大,可以适当提高PID调节的积分作用;如果回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PID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分,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作仔细检查并排除这样的干扰。 如果空调机是双环控制,那么内环以送风温度作为反馈值,外环以回

风温度作为反馈值,以外环的调节控制输出作为内环的送风温度设定值。一般内环为PI调节,不设置微分参数。

空调机停止动转时,新风机风门、排风门、回风门、冷热水调节阀、

加湿器等应回到全关闭位置。

确认按设计图纸、产品供应商的技术资料、软件和调试大纲规定的其

他功能和联锁、联动程序控制的要求。

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控制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理机

的风量、风压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变化。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定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50%、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还应在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按新风机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和确认。

如果需要,应使模拟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回风风门的开度限位

设置满足空调工艺所提出的百分比要求。 5.8送排风机单体设备调试

按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检查所有送排风机和相关空调设备,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其联锁、启/

停控制是否正常。

按通风工艺要求,用软件对各送排风机风量进行组态,确认其设置参

数是否正常,以确保风机能正常运行。 5.9空调冷热机组调试

按子项的要求完成测试检查与确认。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确认主机、冷热水泵、冷却水泵、

冷却塔、风机、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DDC侧或主机侧检测该设备的全部AO、AI、DO、DI点,确认其满足设计和监控

点表的要求。启动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这二种方式。

增加或减少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冷热负荷,检验系统负荷数值,

确认能启动或停止的冷热机组的台数能否满足负荷需要。

模拟一台设备故障停运以及整个机组停运,检验系统是否自动启动一

个预定的机组投入运行。

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规定,模拟冷却水温度的变化,确认冷却水温

度旁通控制和冷却塔高、低速控制的功能,并检查旁通阀动作方向是否正确。

5.10第三方设备通讯接口的测试 确认第三方设备运行正常。

按设计和监控点表要求检查DDC与第三方设备之间的连接线或通讯线

连接正确,确认其相互之间的通讯接口、数据传输、格式、传输速率等满足设计要求。

在主机侧按本规定的要求,检测第三方设备的全部监测点,确认其满

足设计、监控点表和联动连锁的要求。 5.11基本应用软件设定与确认

确认BAS系统图与实际运行设备一致。

按系统设计要求确认BAS中主机、DDC、网络控制器、网关等设备运行

及故障状态等。

按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BAS各子系统设备的传感器、阀门、执行器等

运行状态、报警、控制方式等。 系统功能与监控点表的功能一致。

确认在主机侧对现场设备进行远距控制操作。

系统联动调试 5.12.1系统的接线检查。

按系统设计图纸要求,检查主机与网络器、网关设备、DDC、系统外部设备(包括电源UPS、打印设备)、通讯接口(包括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连接、传输线型号规格是否正确。通讯接口的通讯协议、数据传输格式、速率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12.2系统通讯检查。

主机及其相应设备通电后,启动程序检查主机与本系统其他设备通讯是否正常,确认系统内设备无故障。 5.12.3系统监控性能的测试:

在主机侧按监控点表和调试大纲的要求,对本系统的DO、DI、

AO、AI进行抽样测试。

系统有热备份系统,则应确认其中一机处于人为故障状态下,确认

其备份系统运行正常并检查运行参数不变,确认现场运行参数不丢失。

在主机侧对上述单机设备进行抽样测试。 5.12.4系统联动功能的测试:

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硬连接方式联动,则按设计要求全部或分

类对各监控点进行测试,并确认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本系统与其他子系统采取通讯方式连接,则按系统集成的要求进行

测试。

6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本工程线缆量大,接线端子多,在校接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

仪表校接线除设计规定可用500V兆欧表检测绝缘外,其余一律不

得用兆欧表,应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常规的采用万用表); DDC箱及辅控箱内布线应用绝缘尼龙扎带捆扎,切忌用金属代用,

以防线乱而产生电容效应,导致误信号;

弱电接地保护与弱电接地取消静电网络应严格区别,绝不能混淆,

以防强电在瞬间对地短路对弱电系统的模块损坏; 为保证导线无损伤,剥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导线; 导线与端子排间采用焊接或压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 控制器及辅控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 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

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

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一、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我公司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1、本标段地处政务区,交通组织要求高,需按照要求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围挡,确保施工期间车辆、行人安全通行。 2、排水施工时应确保沿线居民排水畅通,做好导流、疏浚工作,做好沟槽处理及施工保障措施方案及临时导流方案。 3、由于本工程为市政工程,应充分的考虑便道的设置,施工期间交通必须有可行的交通组织方案,保证施工材料的运输及沿线单位和居民通行。 4、软基处理原则 ①、在软基处理施工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公司总部及监理审批,通过方可实施。 ②、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组长的软基处理专项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分工,责任到人,并执行严格的奖惩制度,并通过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和安全、文明施工实施全过程控制。 ③、雨季是软基处理施工工程的重大障碍,项目部将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根据气象预报合理做出施工安排,在雨季来临前,避免大范围铺开作业,并做好现场的排水准备工作。

雨季施工时,应作好面层排水,尽量作到雨前将摊铺的松土压实完毕,否则复工时应重新检验路堤压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恢复施工。 ④、根据设计要求和处理范围的软弱土层情况,全部或部分清除路基土层中的杂填土层、高液限粘土层,再用满足要求的沙性土料分层回填碾压至交工面,并通过各种信息化管理手段的运用,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和安全、文明施工实施全过程的控制。 ⑤、对开挖较深的基坑,必须在降排干积水的干燥环境下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坚决制止沟槽带水回填施工。 对于确实难于降排干净积水的沟槽,必要时,建议业主批准选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石粉渣或砂石料回填,以确保路基的稳定。 ⑥、对于填方路基,在清除上部①-1耕植土、①-2淤泥质粘土及表层植物等杂质的基础上,宜对膨胀土表层0.3~0.6m的土体挖除,并将路床换填非膨胀性土或掺灰处理。 填方施工参数应由设计计算来确定,施工完后应按规定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及检测数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对于挖方路基,在清除上部耕植土以及表层植物等杂质的基础上,应对路堑路床0.8m范围内的膨胀土进行超挖,并将路床换填非膨胀性土或掺灰处理。

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

钻孔灌注桩施工 水中墩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根据地段水深较浅、桩长较短且入基岩比例大等工程特点,为避免或减少水位变化对基础施工影响,均通过从两岸修筑便道和墩位围堰筑岛并预留湘江航道的方法进行施工;航道缺口采用贝雷组装活动便桥边通,避免采用搭设固定工作平台的施工方法;钻孔施工工艺以冲击成孔为主。 (1)准备工作:内容包括修筑便道、围堰筑岛和埋设护筒等施工项目。埋设的钢护筒顶端标高应高出原地面或围堰面50cm,护 筒底端埋入原南百以下不少于1m范围内必须保证为粘性土并 至少护筒底0.5m以下。 水中钢护筒施工:在围堰上准确定位并严格控制好钢护筒入土深度。钢护筒分节制作,分节振埋。如遇抛石,采用冲抓或潜水工等方法清除。 人工水中围堰筑岛填心,以草袋装土堆码,其平面尺寸为8×15m,围堰顶标高比施工水位高出50cm以上,钢护筒埋设应埋入河床下50cm以上,周围应夯填粘性土并比施工水位高出1m。 (2)钻孔施工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确保桩位准确无误。在钻孔方法上,根据本工程桩基础为嵌岩桩,优先采用冲击成孔法。在钻孔过程中始终严格控制和保持孔内水头,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2m以上,以保持孔壁稳固。 冲击成孔注意事项: a、开钻前,向护筒内注满水,用冲击锤小冲程(1.0-1.5m)反复冲击造浆,必要时添加黄土或膨润土造浆,待护筒内泥浆保持一定浓度后开钻; b、正常钻进时要注意及时松放钢丝绳的长度。 c、不同土质采用不同的冲程和泥浆,最大冲程不超过6m; d、成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孔内有无异常情况,钻架有无倾斜,各部连接是否松动; e、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对孔底岩样、孔径、孔深进行自检,合格后进行清孔,以确保孔底沉淀、泥浆指针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f、岩层中钻进时,尽量提高孔底的泥浆比重和额度,使孔底泥浆由一般的钻渣托浮力变为握裹力,使钻头冲击下的岩块裹于泥浆中,以减少岩石的重复破碎。施工中反复投粘土、冲击和掏渣,以提高钻进速度。水头控制一般以高出地下水位或河面1.5m左右为宜。采用及时补浆、抽浆、掏渣的办法始终保持与孔外水面有1.5m的固定高差,以保证孔内水压的稳定和孔壁的安全。 (3)钢筋笼制安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 设 计 方 案 工程公司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 ,简称)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做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设计依据 2.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54-50259-96

楼宇设备自控BA施工方案

楼宇设备自控BA施工方案 1.1变配电检测系统 对变配电系统的监测控制的关键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可靠的供电,为此最基本的是对各级开关设备的状态监测,主要回路的电流、电压及功率因数的监测。由于电力系统的状态变化和事故都是在瞬间发生,因此在监测时要求采样间隔非常小,并且自动连续记录各开关状态和各测量参数的连续变化过程,这样才能预测并防止事故的发生,或在事故发生后及时判断故障情况。 1.1.1变配电系统的检测内容 检测运行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和变压器温度等,为正常运行时计量管理、事故发生时故障原因分析并提供数据; 1.1.2变配电系统的监测方法 1.1. 2.1高压线路的电压与电流监测; 1.1. 2.2低压线路的电压与电流监测; 1.2公共照明控制系统 公共照明控制系统对整个建筑物的照明系统进行集中控制和管理。照明系统的控制与节能有重要关系,在大型商业建筑中照明非电耗仅次于空调系统,与常规管理相比,好的公共照明系统控制可节电30%-50%,这主要是对门庭、走廊、庭园和停车场等处照明的定时控制和光照度控制,对照明回路分组控制以及对厅堂、办公室和客房“无人熄灯”控制。 首先将建筑物内外照明设备按需分成若干组别,通过在计算机上设定启动时间表,以时间区域程序来设定开/关,也可以通过采用门锁、红外线探测是否无人进行照明控制,以达到节能效果。 当建筑物内有突发事件发生时,照明设备组应作出响应的联动配合。如火警

时,联动照明系统关闭,打开应急灯;当有保安报警时,相应区域的照明灯开启。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BAS)对大厦内所有建筑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全面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可建立统一的的管理系统,实现大楼内机电设备的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确保大厦内所有设备处于高效、节能、最佳运行状态,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快捷的工作环境,并达到方便大楼物业管理,节约能源消耗,减低大楼营运成本的目的。

重点难点施工方案

重点、难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一、重点、难点工程情况概述 花安高速第二合同段起点桩号K10+915.204,终点桩号K22+500,包含林卡互通、凯霸互通,路基纵向长度11.585km。路基土石方工程中凯霸互通、及林卡互通为重点工程。桥梁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桥梁的岩溶区桩基施工、连续箱梁的施工、T梁预制与吊装等,这些工作都是本标段施工的重点工程,特别是凯霸互通的大挖方,的施工成为我标段的工程难点。 对上述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生产安全的保证,作出详细分述如下: 二、路基的深切、高填段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方案 ㈠、路垫深切方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凯霸互通深切方为石质切方,石质为灰岩、灰质灰岩、泥质灰岩且分层分布,左侧边坡切深为50米;路堑的石方边坡开挖严禁用大、中型爆破施工,当开挖至接近边坡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和减少边坡修整的工作量;因开挖的石方要作为填方,炮眼孔距不宜大于3m。块度要求控制30cm以内,必须严格控制大块率。 石方爆破在全线施工中难度较大,石方爆破处要保证居民区的安全,不阻塞道路的施工通行等,使得爆破的条件变得艰巨,对全线的施工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本段切方路堑采用分层爆破、分层开挖,采用液压钻机进行深孔爆破,每次钻孔深度根据台阶位置、高度及石质发生变化层位以8~10米控制。边坡处预留2.5~3.0米宽,爆破到边坡线与作业层相交位置时,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每开挖一级台阶根据开挖边坡的石质情况及时安排进行防护。 2、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详细核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现场地形特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处审批,再实施。 ②、由于深挖路堑的边坡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精确控制坡口桩位置,测量组放出坡口桩后,现场施工员再进行逐桩复核,之后沿坡口桩开挖一条0.2×0.2m小沟,防止在施工中因标识破坏导致边坡错位。 ③、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按设计要求开挖截水沟,并尽可能的完成铺砌工作,拦截地面水。对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强观测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顶卸载等。 ④、在四处主要路口及居民点处设立好爆破作业警示牌。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方案[详细]

目录 一、概述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原则 四、系统设计描述 五、TAC楼宇自控系统产品介绍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说明 一、概述 当今,世界各地的大厦管理部门为了使其客户拥有更舒适的环境而正在寻找创建完美室内环境的方法,他们越来越注重于通过优化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可调性.智能大厦向人们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快捷的综合服务功能,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楼宇自控系统(Building Auto米ation Syste米,简称BAS )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监控范围通常包括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等. 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最优化组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建筑物提供一个合理、高效、节能和舒适的工作环境.节能是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建筑电气设计全面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控系统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它的建立,对于大厦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以及大厦的防火与保安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依靠强大软件支持下的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数据分析、逻辑判断和图形处理,对整个系统作出集中监测和控制;通过计算机系统及时启停各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不必要的运行,又可以节省系统运行能耗. 当前现代化大厦就空调系统而言,是一栋大楼耗能大户,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设备.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央空调系统占整个大楼的耗能50%以上,而大楼装有楼宇自控系统以后,可节省能耗25%,节省人力约50%.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知道何时何地出现何种故障,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当前随着建筑物的规模增大和标准提高,大厦的机电设备数量也急剧增加,这些设备分散在大厦的各个楼层和角落,若采用分散管理,就地监测和操作将占用大量人力资源,有时几乎难以实现.如采用楼宇自控系统,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实现对所有机电设备的集中管理和自动监测,就能确保楼内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提高大楼内人员的舒适感和工作效率. **大厦是采用西欧古典三段式的、国际化标准的智能型建筑,采用楼宇自动化系统将为大厦的管理者提供自动化水平较高的先进运行手段,并为用户提供舒适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工艺设计及安装要求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工艺与安装要求 2016-09-24 前言: 最近工程一直在做楼宇自控系统,薛哥整理了一些楼控施工面的容分享给大家 正文: 1.DDC箱的安装要求 DDC箱运到现场,认真开箱检查DDC箱的控制器、模块等元器件是否完整无损,根据设备装箱清单,施工图纸,核对型号规格,部件是否齐全,做好记录。 1.1DDC箱的安装 1.1.1DDC箱安装应牢固,高度尽量与就近的低压控制柜一致,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1.5mm,柜面标示完整清晰,漆面如有脱落应在验收前予以补漆。 1.1.2柜控制器、模块等安装牢固,端子配线正确,接触紧密,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1.2.3DDC箱定位合理(省料、便维修、不与其它专业冲突),安装牢固端正、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1.5mm。固定法按施

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预置膨胀螺钉。安装的具体位置应综合考虑围环境的美观、操作的便与屏蔽效果。 1.2.4箱体开合适,切口整齐。暗配DDC箱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连接;无校接现象;油漆完整;箱外清洁;箱面标牌正确;箱盖开关灵活;器件、回路编号齐全;端子排接线整齐;PE线安装明显牢固。 1.2.5DDC箱相关控制回路安装完毕后,先用万用表检测线路通断,再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测量。 特别强调:所有DDC箱及底座、金属管线必须与PE线可靠连接。可开启的箱门用多股软导线与PE线连接。 DDC箱的上不应敷设管道,箱底座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能防止鼠、蛇等小动物进入箱。 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 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查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要有备用线。DDC箱的部接线及外部接线必须按设计图施工,接线正确,连接可靠,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为永久性标志,导线绝缘良好,不应有接头,箱采用的线材应符合设计要求,敷设时应有合适的裕量。 2.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 2.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外观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技术方案 概述 本方案针对楼宇自控系统(BAS)而进行设计,采用施耐德楼宇自控系统。根据该项目的特点,我们将利用BAS系统对建筑物内的公共照明、空调系统、供暖通风、给水 排水系统等实行全时间的控制和管理,系统收集、记录、保存有关系统的重要信息及数据,作到一体化管理,达到提高运行效率、保证办公环境需要、节省能源、节省人力的效果,最大限度安全延长设备寿命的目的。 现代建筑几乎都是全封闭或半封闭式,楼内空气完全依靠空调系统进行输送新风或循环处理,长期处于空调间内的人员完全依赖空调系统获得良好的环境。可是由于种种原因空调系统的运行不尽人意,产生诸多问题,例如人们长期待在忽冷忽热空调间内容易患上空调病,还有可能加速病菌的传播等。从节约能源的角度考虑,空调系统又是“耗能大户”,建筑中几乎一半的能源是被空调系统消耗的,所以我们讲人们离不开空调,但又惧怕空调。如何解决这个矛盾,让空调系统根据人们的意愿为人服务呢?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楼宇自控系统对建筑内包括空调系统在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指挥这些设备的运行。例如,空调系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供风温度,让室内气温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即节约了能源又让人感觉舒适。冬天气候干燥我们可以加湿空气,提高室内相对湿度;夏季高温高湿让人感到不适,我们可以在降低湿度的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不会让人感到阴冷。楼宇自控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美不胜数,是大厦管理者的好帮手、好管家。 1、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智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DB32/T1198-200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A)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l1801—95)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以及招标文件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技术文件; 2、需求分析 楼宇自控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厦内的机电设备进行监控和管理。要想管理好大厦内的机电设备,首先必须要知晓它们的运行情况、所处系统中担任的角色以及设备的特性等。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4.5 楼宇自控系统 4.5.1 施工技术措施 管线施工中主要注意问题 线缆、配线及设备端口的标签 所有使用的标签应为机器打印。标签上的编号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标签上每个字母的高度不可小于4毫米。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特性。 所有线缆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加上标签。 所有设备端口都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所有前端设备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位置。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都采用标签予以标识,并单独编号。 线槽与线管 施工材料(包括线槽、线管和线缆)进场时需要经过业主、监理的检查、检验、批准后才可以进场使用。 系统布线所需敷设的线槽及线管采用经防腐、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料。 应该仔细核对设计图纸所表示的线槽及线管规格,如发现规格或数量不合理时,提出修改建议。 除非已进入设备机壳内,所有线缆必须放置于线槽、线管内,不得外露。 所有相互连接的线槽、线管必须使用裸铜线做电气导通,并接入弱电设备间的接地端子排,以保证接地电势的一致。导通用的铜线不得焊接在线管或线槽上,必须使用压接方式。 线缆敷设 所有线缆的敷设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确认有足够空间敷设线缆。 所有的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敷设多条电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线缆的排列应避免交叉。

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设备间的铜缆的预留长度一般为1米至2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控制台、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整齐,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时做出标识。线缆的敷设应便于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接地 所有接地要求符合TIA/EIA-607标准。保证所提供的设备都能可靠接地,并负责实施,所有接地线应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联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 4.5.2 专用设备与工具 具有系统施工、测试和试运行所需要的工具和设备。 确保设备及工具有足够数量供施工期间使用,不得因数量或性能不足影响施工安装进度与质量。 铭牌及各类标志 提供设备的铭牌标识使用指示、警告指示、设备技术性能参数。 每项设备均应有制造厂家的铭牌,并装在显著的地方。 铭牌材料防锈、防潮,铭牌上的字体应清晰,颜色与底色成对比。 样板施工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必须非常重视各系统器材,设备的第一次安装过程,即样板安装工程。 我公司计划比正规的周期多一倍甚至二倍的时间,认真仔细地进行样板施工。在自检,互检和监理检查合格后,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后,再向其他工作区域铺开施工。 材料设备质量控制要求 明确划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供应商与供配电供应商之间材料(设备)供应界面。双方所供设备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或双方签订的界面技术协议。供货商应提供的设备和材料如下: (1)各种电量与非电量传感器。 (2)脉冲式电度计量表(亦可由供配电供应商提供)。 (3))BAS至各供电柜的线槽、电缆等材料。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第一节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根据对已施工过同类工程的理解、认真分析招标文件中的设计图纸、阅读施工招标文件、仔细勘查并研究工程所在地理位置、环境特征等,我们确定了本工程的十大特点、关键点,分析及措施要点如下: 施工重点、难点统计表 1-1地下及主体结构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1-1-1基坑开挖及降水的监测 本工程位于北辰区红旗农场地区,荔红花园东北侧,北临汾河北道,东临姚江东路,南侧和西侧为荔红花园。 本建筑北侧距离汾河北道18.12m,东侧距离姚江东路11.86m,南侧距离荔红花园住宅26.12m,西侧距离荔红花园住宅65.520m。

本工程建设规模22600m2,其中地上面积16300m2,地下面积6300m2。建筑南北长139.77m,东西长49.84m。地下一层,基坑开挖深度为5.3m~5.75m。 基坑开挖、降水不当将直接影响周边道路和建筑的安全。合理的开挖、降水方案,是确保土方开挖安全的保证,因此工程土方开挖、降水及基坑监测是工程的重点控制项目。 解决方法:进场后实测各部位土层透水系数,含水量,确定以上数据后与设计单位结合,根据周边道路、管线情况划分降水区,每步土方开挖量,开挖天气影响等确定降水井抽水量,并且密切监测周边观测井水位变化,监测周边管线变

形情况,如变形较大时及时停止降水,停止开挖,回填土方,回灌地下水,并立即与设计结合确定处理方案。基坑开挖采用分步开挖,每步开挖深度控制在3m 以内,开挖至槽底后及时施工垫层,防止基底土方回弹。 详见第十章第三节土方施工方案和第十二章基础排水和防止沉降措施。 1-1-2测量放线 本工程建设规模22600m2,其中地上面积16300m2,地下面积6300m2。建筑南北长139.77m,东西长49.84m。地下1层,基坑深度5.3m~5.75m,地上结构分为三个单体建筑,地下同地下室相连。由于本工程建筑长度长,结构复杂,因此建筑定位放线是保证工程观感质量的关键。 为此,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针对性预案,在现场成立专职测量小组,配备相应精度、数量的测量仪器,制定专项方案,以ISO-10012管理体系组织测量工作。 针对工程特点,我们将制定二级平面控制网络来保证工程平面定位准确,从空间上现场总体设置二级高程控制网络,严格执行分级负责、验收的组织方法,确保各分项工程的安装准确。 具体内容详见第十章第一节工程测量放线。 1-1-3地下结构防水 本工程地下结构为桩承台满堂底板基础。地下结构施工采用无砂混凝土管井降水,底板内管井以及地下室外墙上的各种预留孔洞、水平施工缝和设计后浇带等都是造成地下室渗漏的薄弱环节。 通过我们的施工经验体会,确定以提高结构自身防水能力为主,构造措施为辅的施工技术路线指导方案施工制定和实施。 施工过程中重点抓住图纸审查及设计结合、材料的优选、专业化施工、重点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本工程楼宇自控采用集散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系统由现场传感器及执行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网络控制器中央操作站等四大部分组成。控制范围:空调机组、新风机组、洁净空调、风机、供电、照明、温度传感、给排水、远传抄表。施工流程如下: 1)线缆敷设 `在本工程中,线缆比较集中的地方采用电缆桥架敷设,出桥架和比较分散的地方采用穿镀锌钢管敷设,竖井内的线缆敷设在线槽内。 输入输出设备至接线盒部分采用金属软管,管长尽量控制在1米以内。 楼宇自控系统布线和照明系统穿线同期进行。 2)输入输出设备检测接线 输入设备主要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电量变送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控器、风速传感器。 输出设备主要有:电磁电动调节阀、电动风阀驱动器等。 (1)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强烈震动、电磁干扰的区域,不破坏建筑物外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防风雨

防护罩。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的位置,若无法避开则至少相距2米,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一致,高度差不大于1毫米,同区域内高度差不大于5毫米,传感器和DDC之间的连线的电阻要求小于1Ω。 (2)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的安装 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 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 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的位置。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实验前进行。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接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及焊接处。 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口径的三分之二时可安装在侧面火底部和水流流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流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 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与平面的位置。

隧道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5、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本合同段共有隧道1.5座,分别为ZZ隧道和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ZZ隧道左线长118m;XX隧道左线长3709m,右线长3658m。隧道长度较长,且IV、V级围岩分布较多,并有断层分布,是本合同段的重点控制工程。 5.1 施工方案概述 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采用钻爆法施工,施工采用光面爆破以降低爆破对围岩的扰动,采用中空直眼掏槽以提高进尺和爆破效果。隧道围岩由III~V类围岩构成。V类围岩地段采用CD开挖法,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个别机械开挖不动需爆破的地方,严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的原则,采用微震爆破施工;Ⅳ类围岩地段采用台阶开挖法,光面爆破,周边眼间隔装药;III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钻孔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 5.2 施工工艺流程 隧道施工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测量放样→洞门刷坡、防护→排水→洞身开挖→通风、排烟→清帮、找顶→初期支护或辅助施工措施→监控量测→出渣→完成初期支护→仰拱→填充→边墙基础→初期支护变形量测稳定→防水层→二次衬砌→附属设施→路面施工→洞内装饰。 5.3 隧道控制测量方案 ㈠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⑴测量控制网布设 如中标,我单位将进行线路中线和高程复测,确定准确无误后,放出护桩,并编号绘制示意图。为了加快测量速度与精度,拟采用我集团公司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整体布网测量,具体测设方法待中标后编制专项测量方案。

㈡ 洞内控制测量 ⑴洞内计划采用双导线法布设控制测量网,在施工中经常对水准点、控制桩复测,洞内与洞外测量结果闭合,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⑵洞内主控网 ⑶洞内基本网图 ⑷施工测量 洞内施工导线测量和洞内施工测量,均采用激光全站仪、激光电子经纬仪和水准仪,以加快测量进度。自基本控制网点,向洞内布置边长约为50~80m 长的单支导线,控制洞内开挖和衬砌施工。 ㈢ 洞外高程控制测量 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实施二等精密几何水准控制。 5.4 通风、供风、供电及给排水 ⑴ 施工用电 上场后立即和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增设施工专用线路。协商安装变压器。隧道洞口处设配电房,配备250kvA 发电机以备应急使用。洞内施工临时电线路采用橡胶电缆,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不小于2.0m ,并安装三级漏电保护器。 ⑵ 施工降尘 隧洞施工降尘采用水幕降尘和个人带防尘口罩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实施方法按《隧道通风降尘净毒综合治理工法》实施。 ⑶ 施工供水、排水 精密测边

(完整版)楼宇自控技术方案-江森自控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1系统概述 在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本项目作为酒店项目,能源与设施的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无论对自身运营还是社会效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这样规模的建筑中,需要大量的机电设施协同运转才能为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空间环境,这也是我们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目标。另外,为实现整个建筑设施管理的现代化,和最佳的节能需求,我方在设计楼宇自控系统时,充分考虑了全年不间断地运行需求、电磁环境的影响、山东地区气候等特点,以及系统兼容性等问题。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以长期的经营需求为主,充分满足遵循国内国外的相关规范与标准。 1.1.1BA系统的必要性 1)智能建筑能耗分析 2)系统功能 ■ 实现楼宇内各机电设备的自动控制-由于负载的变化,是随人员多少、设备开关、室外冷热程度及时段特性而异,人工管理无法适应如此及时、繁琐的调整,而自动控制系统可自动完成; ■ 降低大厦的运营成本、能源成本-降低大厦的运行费用,可节约电费30%左右; ■ 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大楼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20%; ■ 控制大楼内空气温湿度,达到需要的、适宜的办公、餐饮、休闲环境; ■ 减少设备维护、维修费用及管理人员的开支。

1.1.2产品选择 我们本着确保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认真的研读了各类图纸与文件的需求,并对该项目的建筑布局及形态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选用了江森自控的系统架构。 1)江森自控 ■ 是一线产品,80~90%的项目都会选择一线品牌; ■ 产品稳定,调试风险小; ■ 产品寿命长; ■ 产品体系全,可以提供全套产品,没有兼容性风险; ■ 江森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同时生产暖通空调设备和楼宇自控设备的生产厂家,因此江森自控对新风机组及空调机组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具有针对性,对于空调设备与楼宇自控设备的融合控制优于其他厂家,其控制理念和逻辑算法代表了世界最前沿的技术。 2)系统特点 ■ 先进性:全新的概念、全新的技术、全新的系统; ■ 开放性:开放式网络、开放式协议、开放式用户界面; ■ 兼容性:兼容多种通信标准及机电厂商设备; ■ 经济性:易于施工、安装、操作和维护; ■ 灵活性:易于扩展、升级、改造; ■ 可靠性:安全、稳定,并已在全球范围成功应用。 1.2设计原则 我们认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原则: ■ 先进性 大楼内必须选用一流设备,在技术上适度超前,符合今后发展趋势,同时又要注意其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每一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因此,考虑系统设计方案时,我们建议重要的系统应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主流技术产品。 系统采用分布式集散控制方式的两层网络结构,管理层建立在以太网络上,控制层则采用BACnet或LonWorks的总线技术,点对点通讯,并允许在线增减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

1.1 楼宇自控系统 1.1.1 设备定位、安装 1.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 后安装; 2.设备及设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 层; 3.设备在安装前应做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设备外形完整,内外表面漆层完好; 设备外形尺寸、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4.有底座设备的底座尺寸应与设备相符,其直线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5.设备底座安装时,其上表面应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 差为每米1mm,当底座的总长超过5m时,全长允许偏差为5mm。 6.中央控制及网络通讯设备的安装要符合下列规定: 应垂直、平正、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5mm; 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允许偏差为每米1mm; 相邻设备顶部高度允许偏差为2mm; 相邻设备接缝处平面度允许偏差为1mm; 相邻设备接缝的间隙,不大于2mm; 相邻设备连接超过5处时,平面度的最大允许偏差为5mm。 7.室内、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避免阳光直射的位置,远离有 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高度应一致; 8.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的风管直管段,应在风 管保温层完成之后安装;

9.水管温度传感器: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在水流温度 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安装,不宜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安装; 10.压力、压差传感器、压差开关:应安装在温度传感器的上游侧;风 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安装;安装压差开关时,宜将薄膜处于垂直于平面的位置; 11.水流开关:应与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同时进行;应安装在水平管段上, 不应安装在垂直管段上; 12.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避免有较强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游,上游应有一定的直管段,长度为L=10D(D—直径),下游段应有L=4~5D的直管段; 13.水阀与执行机构: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阀门的口 径与管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管件,同时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等级;执行机构应固定牢固,操作手轮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有阀位指示装置的阀门,阀位指示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一般安装在回水管口,如条件允许,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 14.风阀与执行机构:风阀控制器上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 一致;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连接牢固;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度;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1.1.2 系统调测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1.BA系统的全部设备包括现场的各种阀门、执行器、传感器等全部安 装完毕,线路敷设和接线全部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2.BA系统的受控设备及其自身的系统不仅安装完毕,而且单体或自 身系统的调试结束;同时其设备或系统的测试数据必须满足自身系统的安装要求;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重点、难点部位施工方法

主要项目的施工技术方案 1测量工作 本工程为高架桥主桥及地面道路施工,线位复杂,做好测量工作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为了加强施工过程的测量管理工作,杜绝错误,提高精度,减少误差,本工程的测量工作实施三级管理制度。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部测量管理工作,项目部技质部测量工程师负责具体工作(包括接桩、验桩、引测水准点、加密控制等),施工专业队测量班负责随工测量工作。严格执行有关测量工作监理报验程序,测量复核制度,各工序线位、高程经测量工程师复测合格出具测量结果复核单,再上报监理复核。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 本工程布设三级导线闭合网,四等水准高程网。在施工现场周围布设三级导线闭合控制网(起闭于城市导线点),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主要结构物采用坐标控制,导线点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方法采用复合法。绘制草图上报监理,桩点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保护。 1.1保证量测精度的要求和做法 为保证测量精度,仪器测出的数据,必须加改正值,重要部位的点位。高程测量必须做平差处理,角度取到0.1",高程取到mm位。减少误差消灭错误,整个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有校核。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24n1/2秒,式中n—测站数。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水准点闭合差:±(12L)1/2mm,式中L—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以km计。 1.2桥梁临时水准点要求 本工程桥梁施工设立临时水准点,其高程偏差(△h)不得超过5.0mm。根据测量规程规定,大型工程测量精度要求:控制网1/2000,角差±10"。 1.3测量执行的标准

测量执行的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当设计部门对工程主要结构、关键部位有特殊精度要求时,以设计规定为准。 2管线工程 2.1雨水工程 本工程雨水为方沟和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雨水管线分布在道路南北两侧及道路中线上。 钢筋混凝土管管径分别为ф300、ф400、ф500、ф1000,雨水方沟为雨水暗涵结构(钢筋混 凝土盖板涵、侧墙为石砌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 管材应符合GB11836-89《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的规定,同时按GB11837-89《混 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检验合格。 2.1.1开槽 开槽采用直接定线法进行轴线定位和槽上口放线定位。本合同段的管道为明挖施工,利用控制导线测定施工中线,根据开槽宽度测设出开挖线,并实测沟槽边缘高程。将开挖线和开挖深度向施工队交底。测控槽底高程,控制管道中线和管材外皮线。 开槽采用机械开槽,沟槽槽底净宽度,按管外径加0.8m确定,以便于人工在槽底作业。开挖沟槽,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槽底。槽底设计标高以上0.2m的原状土予以保留,铺管前用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当槽底低于设计标高时,严禁用土回填,可换填粒径10mm~15mm天然级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整平夯实。 由于本工程经历雨季,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并做好防泡槽灌膛的措施。一旦发生泡槽,尽快将水排除,把受泡的软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 工程进入冬季后,采取防止槽底受冻的措施。一旦槽底受冻,将受冻土层清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 2.1.2基础 管道基础采用混凝土垫层基础,钢筋混凝土II级管道基础采用180oC20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I级管道基础采用120o C20混凝土基础。 雨水暗涵基础为C25钢筋混凝土基础。 2.1.3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安装 下管采取机械下管法。吊车下管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熟悉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在吊装过程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移动,将管材分别下入槽内。绑管材找好重心,使起吊平稳,管材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稳,下落低速轻放。 承插口管安装将插口顺水流方向,承口逆水流方向,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排。

某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大厦楼宇自控系统工程 设计方案 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现代化大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置方案,强调了楼宇自控系统对智能大厦设备设施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D胜大厦楼宇自控系统采用西门子楼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大厦提供的西门子公司最新一代的S600APOGEE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D胜大厦的整体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将大厦内制冷站、供热站、空调、新风机组、公共区照明部分、给排水、送排风等系统纳入大厦自动化管理系统, S600APOGEE是以集散理论为基础的成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它具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扩展方便、软件优化设备运行、操作简单等特点。 摘要: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现代化大楼楼宇自控系统的设置方案,强调了楼宇自控系统对智能大厦设备设施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D胜大厦,坐落于山东省东营市西城区,总建筑面积51700m2,建筑高度为99.7m,建筑层数地上26层,地下2层,室外庭院面积约22000m2,是一座集酒店、办公、商务、娱乐、宾馆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化建筑。D胜大厦楼宇自控系统采用西门子楼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为大厦提供的西门子公司最新一代的 S600APOGEE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D胜大厦的整体管理水平,节约能源,提供更为舒适的室内环境,将大厦内制冷站、供热站、空调、新风机组、公共区照明部分、给排水、送排风等系统纳入大厦自动化管理系统,S600APOGEE是以集散理论为基础的成熟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它具有结构灵活、适应性强、扩展方便、软件优化设备运行、操作简单等特点。 一、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D胜大厦楼宇自控系统是一套将冷热源、空调、通风、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以安全、可靠、节能、节省人力和综合管理为目的。为了建成一个优良的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在系统的设计上着重考虑了三个方面的要素。其一是确定服务于设备或各个子系统的控制器I/O点数及点的类型,同时确认I/O 点数的接口技术处理;其二是现场仪器、仪表、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等元件的正确选择与配置;其三是中央操作站和通讯网络的配置。

房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其措施

房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施工方案其措施 房屋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其措施 (一)土建工程 1、在施工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①改进模板体系、支撑体系和施工工艺,推广应用工业化全钢大模板体系,以增加模板刚度减少模板拼缝,清除涨模、烂根、蜂窝麻面等,达到清水砼标准,减少抹灰量。 ②梁柱接头处要注重模板设计、配好阴阳角模板,严禁在阴阳角处用木板、木楔乱塞的做法。 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钢筋的纵向位移,保证轴线正确,不偏位。 2、屋面 (1)女儿墙部位渗漏:施工时,收口处理好木砖,收口防腐木条、封口砂浆认真操作,女儿墙压顶出口做成滴水槽、线;附加防水层不得漏贴。 (2)天沟及落水口积水、渗漏:在施工中要认真找坡,明确落水口标高及安装程序,落水口四周嵌灌密实,防水层及附加层必须严密包好。 (3)屋面起鼓开裂,张口渗漏:施工中控制好含水率的同时,要按规定留设排气分格缝和排气管,分格缝必须纵横贯通,通入排气管,排所管必须完善防水措施。 3、厕浴间渗漏 (1)管根、地漏等渗漏:施工时,厕浴间必须做防水层,管根、地漏等处的防水要认真施工,堵洞必须支设好模板,用微膨胀细石砼或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2)厕浴间倒泛水:每层结构施工时,均要弹出水平线,控制标高和泛水坡度,地漏标高要严格控制,施工完毕逐个进行泼水试验。 (3)墙面渗漏:主要是墙洞处渗漏,操作时间要把洞内的垃圾清净,撤水湿润,四壁涂刷掺胶的素水泥浆后进行补洞,补洞必须用微膨胀水泥砂浆或细石砼,并严格捣实。 (4)窗台、窗框等处渗漏:施工中要严格把好进场材料关,不合格产品坚决不允许进入现场,进场后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变形。 窗台渗水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好窗台内外标高和坡度,窗台与窗的连接处要认真处理,拟定细部做法。 在施工中要严格处理好窗口四壁,塑钢窗要用矿区和棉等轻质材料填充饱满,封口砂浆和打胶要保护质量、封闭要严密。 (5)楼地面墙面抹灰空鼓:施工面层之前应提前对基层进行清理,浇水润湿,刷浆与面层施工应紧密配合,严格控制好每层厚度。 (二)安装工程 (1)穿越卫生间楼板地面的所有给水、排水、消防管道及连接卫生间器具的给排水竖向支管,安装完毕,固定牢固后,把楼板洞口,用高标号细石砼分二到三次灌成堵洞,并将整个地面基层清理扫除干净,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防水做完后,做48小时的闭水试验,不渗漏合格后,再做地面。 (2)卫生器具的安装与土建、装饰配合进行,所有卫生器具的上下水的连接,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标准要求施工操作,连接完毕后,立即做灌水试验,24小时无渗漏为合格,合格后做隐蔽,土建可做大便器台面的施工。 (3)卫生间地面必须低于走道20mm,并找好地面坡度,坡向地漏,地漏必须设在地面的最低处,并低于地面5-10mm。 (4)所有穿过卫生间地面的管道,沿管道周围用防水水泥做高于地面50mm梯形圆台,用于防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