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赛_筷子市场分析报告

创业大赛_筷子市场分析报告
创业大赛_筷子市场分析报告

市场分析:

一.一次性筷子背景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过去以在家就餐、请客为主的传统习惯正在逐渐被打破,人们“下馆子”的频率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05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8800亿元同比增长18%,2006年可突破10000亿元大关。

餐饮业的“火爆”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其一次性筷子就是其衍生的一个产物。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人们的印象中,方便、卫生、“便宜”已成为一次性筷子的代名词。因此,一次性筷子很受就餐者和饭店的青睐,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次性筷子,给就餐者的感觉是方便卫生;对饭店讲是方便“便宜”又省事,特别是当饭店有偿提供一次性竹木筷时,可为饭店带来超过200%的“暴利”;对生产一次性竹木筷的企业来讲,原材料来得容易,多为不计成本生产,以微利竞争进行销售,因为这个市场太大了。但时到今日我们共同认识到一个问题,一次性竹木筷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人们生存的环境和自身的健康问题带来了极大危害。我们首先来看看一次性餐具用品中仅竹木筷子一项给我国森林资源带来怎样的危害。

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面积是1.3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4%左右,由于林木的快速砍伐使一些地区土地资源不断呈现荒漠化,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林木资源的生长周期与砍伐速度

对于我国来讲是毁灭性的,而我国现在每年一次性竹木筷子的生产量约为450亿双,需要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砍伐大约2500万棵成树。以50棵树木为一亩换算,我国一年仅在一次性竹木筷子的生产上就要消耗掉50万亩的森林资源,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在不久的将来将要失去我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资源。作为一次性竹木筷子的发明者邻国日本,森林覆盖率高达69%,他们却明令禁止使用本国的林木加工一次性筷子。日本一次性竹木筷子全年消耗量大约在257亿双,每年从中国进口超过100亿双。可怕的对比,该是叫停的时候了。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浓缩代表,古往今来不乏用金银、象牙、瓷、红木等精贵材质制成的筷子,并辅以雕刻、镶嵌、绘画等繁复的工艺。可相形见绌的一次性竹木筷子,为何能够兴盛不衰呢?理由无外乎人们主观的认为它方便、卫生、“便宜”。在很多人眼中,“卫生筷”是一次性竹木筷子的别称。按理解推论,它在防止传染病,交叉感染上可有作用。然而,“卫生筷”真的卫生吗?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围对一次性竹木筷子等餐具进行明察暗访,其结果令人担忧,一次性竹木筷普遍存在着诸多安全卫生隐患。

现在一次性木筷子除大量消耗木材以外还隐藏三大危害:

1.损害呼吸功能

一次性木筷子制作过程中须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

2.损害消化功能

一次性木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3.病菌感染

经过消毒的一次性木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木制筷子一般大多经过长途运输,上市周期较长,很容易过期。

长期使用这些餐具会累积隐藏多种疾病。我们经常使用这样的筷子和餐具自身的健康将不能得到保障。

针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各种畸形供销关系及一次性竹木筷的使用后果与现状,加上长时期以来对社会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从而给了一次性环保纸筷发展的商机。

二、一次性环保纸筷成本预算与利润分析

(1)、一次性环保纸筷子的成本

需要报纸或书本纸3克,按1.2元/KG需3.6厘,硬化剂2克,0.5元/KG需1厘,食用色剂0.1克,12元/KG需1.2厘,以单人日产10000双工资20元,合每双成本2厘,薄膜包装每双1厘,共计8.8厘。以上是以18CM的筷子为例,我公司机器16CM~24CM的筷子都可以生产,根据生产筷子的长短不同,成本有所增减。

一双纸筷子=0.0036(废纸)+0.001(硬化剂)+0.0012(食用色剂)+0.002(工资)+0.001薄膜包装=0.0088元

(2)生产一次性纸筷子的利润

现木制筷子市场批发价在2~3分(有的价格很低,但数量不足并且有大量的废品),据我公司和各地客户调查,经销商的利润每5000双还不到5元钱,有时只有2~3块钱,做我们的筷子纯利润应在1分钱以上,经销商的利润也能提高很多。

(3)、生产一次性纸筷子的投资资金

每台机器和技术的转让收费12000元,尚需投入场地改造和原材料的流动资金应在3000元左右。

(4)、生产一次性纸筷子的包装

一次性筷子包装从一厘钱到几分钱不等,有机器包装和手工包装,客户可根据自己情况来安排,如日产量达到10万双以上,可考虑购买包装机。生产筷子长度为18~24厘米,粗细可根据需要调整,防水,耐高温。

(5)、生产一次性纸筷子原材料

原材料主要为报纸,书本纸,硬化剂,食品色剂,纸和硬化剂各地都有。

三、市场宏观分析:

PEST宏观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国家非常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成本。这对于环保型产业是极大的鼓励。的决定》(国发[2005]39号),该决定强调了要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并与2006年开

始对一次性木筷征税,从而提高了一次性木筷。这对与我们环保筷的发展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2)经济环境:

我国也是个人口大国,并且人口基数大,每年人口增长很快。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对一切事情都讲究方便快捷。所以,一次性筷子的市场是不容小觑。

(3)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对自己的健康和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环保也越来越重视。所以,人们开始了对一次性木筷的反对。但,使用筷子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这从而给一次性环保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4)技术环境:

一次性环保筷的技术日趋成熟,工艺也越来越精良,成本也也越来越低。

四、 SWOT分析

(1)优势

●技术技能优势:独特的生产技术,低成本生产方法,领先的革新能力,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人力资源优势:关键领域拥有专长的职员,积极上进的职员,很强

的组织学习能力,丰富的经验

●组织体系优势: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

●竞争能力优势: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大力支持

(2)劣势

●缺乏有竞争力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资产

●关键领域里的技术没有专有权,市场容易被其他竞争者窃取

●市场未尚未打开,要拓宽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

(3)机会

●人们的教育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环保的逐渐重视,我们的潜在用户,我们可以根据人们使用筷子的习惯和我们筷子的传统文化分成不同的细分市场

●现在社会环境日益恶劣,环保刻在眉睫

●国家大力提倡环保即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所以,市场进入壁垒降低●市场需求增长强劲,可快速扩

(4)威胁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新竞争对手

●其他环保一次性筷子替代品及其他公司抢占本公司销售额

●我们和客户的谈判能力

●现在金融危机,市场经济萧条和业务周期的冲击

五、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说明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一、汉文化与筷子 杜宣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 2.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三种说明方法。(3分) 3.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请说明理由。(2分) 4.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为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筷子春秋阅读附答案

筷子春秋阅读附答案 筷子春秋阅读附答案 ①筷子在先秦时被称为“梜”。《礼记》说“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注:“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②“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从此“筷子”便在人间叫开了。 ③古代用筷子的情况可参考画像砖。a 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 b 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个漆案上除了摆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盆、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 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 d 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流传至今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④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拙,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代之。 ⑤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用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⑥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生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1、本文标题《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_____(2分) 2、文章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_____”、“______”和“使用原理”等几方面来介绍“筷子”的,文章的说明顺序是___ (6分) 3、“这足以证明汉代时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但广泛使用筷子却始于清代。”这句话要是放入第③段,那么,恰当的地方是()(4分)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答案100分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智慧树答案100分 1 【判断题】(10分) 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信仰同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A 1.对 2.错 正确 2 【判断题】(10分) 动画片《人猿泰山》讲述了主人公泰山的成长历程。泰山自幼丧失双亲,由母猩猩卡娜抚养长大。在科考队到来之前,泰山一直认为自己是猩猩的同类。虽说泰山长期与猩猩生活在一起,但泰山却本能的具有人类的文化意识。B 1.对 2.错 正确 3 【判断题】(10分) 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兵马俑、丝绸之路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帕特农神庙、奥林匹亚遗址是希腊文明的象征。这些例子反映了文化可以是历史的痕迹。S 1.对 2.错 正确 4 【判断题】(10分) 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是孔子的《论语》。B

1.对 2.错 正确 5 【判断题】(10分) 汉服,即中国国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唐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例如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都受到中国汉服的影响。A 1.对 2.错 正确 6 【判断题】(10分) “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历史上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代称出现。 A 1.对 2.错 正确 7 【判断题】(10分)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人共同创立了今天的西方哲学思想。A 1.对 2.错 正确 8 【判断题】(10分)

《筷子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

《筷子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题) 筷子小传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 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 )。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富,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予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7.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 ① 、 ② 、 ③ 、种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筷子春秋》阅读答案

《筷子春秋》阅读答案 1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礼记》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梜,犹箸也”。《史记》谓“纣始为象箸。”这些都说明“箸”的称呼可能最早在商代出现。 2“箸”变成为今天的“筷”,有个说法可能与沿江或沿海的 船民有关,因为“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便有不吉利的 意思,为了趋吉避凶,他们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 成为“筷子”。从此“筷子”便在民间叫开了。 3古代用筷子的情况也可参考画像砖。a汉代盛行厚葬,墓室中大量使用精美画像砖,以反映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 景,因而留给后人丰富的形象资料。 b 1973年湖南马王堆一 号汉墓有“彩绘云龙纹漆案”出土,有趣的是这漆案上面还摆 放了5个写有“君奉食”的小盘、两个酒卮,案面上还放有一个 耳杯,杯上还放有一双竹筷。 c 《红楼梦》描写的宴饮场面 中几乎都出现了筷子。比如第四十回写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时,在座的主人和宾客每人都手执一双竹筷。 d 今人虽然不能亲眼目睹那时人们使用筷子的场景,但却可以从流传至今 的文献和文学作品中领略人们当时使用筷子的状况。 4筷子之所以延用至今,在于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

从饮食进化的历史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再自然不 过,其后出现的“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汤匙。《说文》谓“匕,亦所以用匕取饭”。今天的“匙”是由“匕”发展而来。匕作为一种食器虽然对人进食有帮助,但用金属或瓷土作原 料制作起来很麻烦。同时它的分量重,使用起来也很笨拙, 所以难以准确取到所需食物,筷子恰好能够扬长避短,取而 代之。 5至于使用筷子何以那么方便灵活,许多名人都进行了 探寻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曾经 说:“中华族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中国人早在两汉时期便使 用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 上的杠杆原理。”这是迄今为止,对这一问题最简单、最科学的一种解释。 6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常常体现该民族人民的处世特 色,就像中国人惯于使用筷子,而西方人善于使用刀叉,从 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性格上的差异。正如蔡元培先 生当年对西方记者调侃的那样:“中国人从来是尚文明,而不尚武力的,从餐桌上就可看出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区别。” 16、本文标题《筷子春秋》中的“春秋”的意思是。(2分) 、 17、本文是从“筷子名称的由来”、“” 、“”

《筷子小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筷子小传 ①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商王纣用筷子的故事被人熟知。《韩非子·喻老》言:“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就是说商王纣挥霍无度,大臣箕子为之恐惧。“纣为象箸”便典出于此。这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明陆容 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 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 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 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③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筷子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 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④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在现代,人们也都遵循着筷子使用过程中的礼仪禁忌:颠倒乾坤——筷子颠倒使用;仙人指路——筷子指向人;焚香礼拜——筷子竖插在碗中;翻江倒海——筷子()。 ⑤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 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富,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予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庭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 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⑥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份安心。 7.本文主要介绍了筷子的历史、①、②、③、种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出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3分) A.筷子为中国独创的餐具。它的使用历史悠久,直到明代才称之为“筷”。 B.朱熹的话,说明古人讲究筷子和勺子同时举起来使用,进食极为方便。 C.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既有人们对白然最朴素的理解,也有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D.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便携餐具的出现、公筷的推广,都顺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9.请将第④段括号里的内容补充完整。(1分) 答案: 7.(3分)①得名由来(名字演变)②文化意蕴③使用礼仪(讲究) (每空1分) 8.(3分)B(“举匙必置答,举客必置匙”意思是拿起勺必放下筷,拿起筷必放下勺。) 9.(1分)随意上下翻拣

《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答案

《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答案 汉文化与筷子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刀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让人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取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在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族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在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仍将筷子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王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是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3个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有人说”表消息来源,若删除,则变为孩子学习使用筷子一定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与原意不符。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2.写出本文主要运用的3种说明方法。 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 3.根据第④段文意能否理解得出“中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请说明理由。

筷子阅读附答案

筷子阅读附答案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 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 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价廉物美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的筷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 阅读题: 1.“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 A.要从远古说起,有很长的时间、很长的历史。 B.内容很多,有很长的话说,能做长篇大论。 C.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 D.优点多,有中国特色。 2.“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中的“好事”指什么事,“一举”是什么,“多得”指什么? “好事”指__ “一举”指__ “多得”指__ 3.下面的句子与文章介绍的内容不一致的是() A.中国人使用筷子有很长的历史了。 B.箸、筷、快的意思是相同的。 C.天竺筷产于印度佛教名山天竺。 D.福州漆筷和杭州天竺筷是名筷。 4.摘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筷子的评价。 5.上面一句中“学者”与“武士”分别指谁? 学者指___武士指___ 6.用文章中的话根据第3、第4小节的意思。 第3小节____

(说明文阅读题)《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答案

《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答案说明文阅读题 汉文化与筷子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刀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让人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取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在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族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在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仍将筷子叫箸。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王的奢侈。因此,我们

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是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1.第②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3个字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有删改) 小题1:文章第二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2:第三段括号里的“已知”能删除吗?为什么?(3分) 小题3:文章结尾处引用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有什么作用?(2分)参考答案: 小题1:列数字、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我国筷子的历史悠久。 小题2: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3:形象的写出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一面。(回答两点,即可得2分)小题1: 试题分析:“已有3000多年”是列数字,“纣王已用象(牙)箸”是举例子。 小题2: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作文

2010年高考全国卷II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语文第一卷本卷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分·每小题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泊车()称心(è)唱主角(ǎ)弹丸之地(à)、苍穹(ó)掺和(ā)单行本(í)不偏不倚(ǐ)、梦魇(ǎ)本埠(ù)黑魆魆(ū)燕颔虎颈(à)、祝祷(ǎ)鞭笞(ī)便利店(à)名噪一时(à)、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 、唐玄宗虽早就觉察到安安禄山有反叛之心,但并没有及时除掉他,反而放虎归山,让他出任范阳节度使,这未免有点蹊跷。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

一个着名品牌。 、对于那些指责这些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她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任何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⑥从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②③①④⑤⑥、②③⑥④①⑤、③①⑤②④⑥、 ③④②①⑥⑤二、(分,每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 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附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附答案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有删改) 12.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词,为什么?(3分) 答案:①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 ②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 ③若删去,则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合; ④“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名筷生产地的广泛,表明我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 14.阅读全文,在下列方框中的①②两处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答案:①制作材料②文化内涵

《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汉文化与筷子》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①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 ②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 ③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 ④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箸。

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箸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箸,则尚待考证。 ⑤既然称箸,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箸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箸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箸。住的反义为快,船上就将箸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 ⑥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

文化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化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我们所说的文化并不等于已经铸就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的陈述”,而是要在永不停息的时间长流中,不断以当代意识对过去的“文化既成之物”加以新的解释,赋予新的含义。因此,文化应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正在形成的“将成之物”。显然,先秦、汉魏、盛唐、宋朝和我们今天对于中国文化都会有不同的看法,都会用不同时代当时的意识对之重新界定。毋庸置疑,在信息、交通空前发达的今天,所谓当代意识不可能不被各种外来意识所渗透。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就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期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一样。因此我们用以和世界交流的,应该是经过当代意识诠释的、能为现代世界所理解并在与世界交流中不断变化和完善的中国文化。 要交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语。正如一根筷子在水中折射变形一样,当中国文化进入国外时,中国文化必然经过外国文化的过滤而发生变形,包括误读、过度诠释等;外国文化进入中国也同样如此。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上,法国的伏尔泰、德国的莱布尼兹都成从中国文化受到极大的启发,但他们所了解

的中国文化只能通过传教士的折射,早已发生了变形;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伏尔泰和莱布尼兹,却又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来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别样的理解。这样,就在各自的话语中完成了一种自由的文化对话。这里所用的话语既是自己的,又是在对方的文化中经过某种变形的。 当然也还可以寻求其他途径,例如可以在两种话语之间有意识地寻找一种中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就可以是这样一种中介,如文学中的“死亡意识”、“生态环境”、“乌托邦现象”等,不同文化体系的人对于这些不能不面对的共同问题,都会根据他们不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做出自己的回答。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解答。在这种寻求解答的平等对话中,新的话语就会逐渐形成,这种新的话语既是过去的,也是现代的;既是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这种话语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世界各民族就会达到相互的真诚理解。 (摘编自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5、下列关于文中所说的“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化并不是历史上已经形成并且固化的一种“陈迹”,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用当代意识赋予这种“陈迹”以新的解释和含义。 B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永远在形成之中的“将成之物”,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筷子中的文化》阅读训练 阅读朱启新的《筷子中的文化》一文,完成1一3题。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 1.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词,为什么? 2.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 3、阅读全文,在下列方框中的①②两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参考答案] 1.)①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 ②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 ③若删去,则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合; ④“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名筷生产地的广泛,表明我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 3. ①制作材料②文化内涵

筷子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筷子 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 早在商代,筷子称为“挟”,后来改称叫“箸”,大约过了上百年后又改为“筷”。“筷子”的“筷”与“快”是同音字。“快”表达了人们的肚子饿了,急于进食的愉悦心情,于是便拿起“筷子”美餐起来。 用筷子吃饭,得心应手,灵活自如,十分方便。有人做过这样的测定,使用筷子时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甚至肩膀等30多个关节和50多处肌肉。由此可见,用筷子吃饭,不仅进食方便,而且还可以灵活手指、锻炼脑力,有益身心健康。这样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中国的筷子,各式各样,原料也各异。最为出名的有驰名中外、价廉物美的杭州天竺筷。这种筷子是用佛教名山天竺山的细白竹做成;有花纹清晰、浓淡相映,令人爱不释手的福州漆筷,这种筷子下圆上方,漆花瑰丽,筷子头上有寓意吉祥的鸟兽花草和各地名胜图案;还有象牙、玉石雕刻而成的各类高档筷子。 今天,在全世界,凡吃中餐者,都用筷子。《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的筷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国的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中国筷子还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来旅游观光的外国客人总愿带回几把中国筷子作为纪念。小小筷子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了解。1.“说起我们中国人使用筷子的习惯,话可就长了。”这句话中,“长”的意思是 ( ) A.要从远古说起,有很长的时间、很长的历史。 B.内容很多,有很长的话说,能做长篇大论。 C.历史长、内容多,有很多话可说。 D.优点多,有中国特色。2.“这一举多得的好事”中的“好事”指什么事,“一举”是什么,“多得”指什么?“好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举”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得”指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的句子与文章介绍的内容不一致的是( ) A.中国人使用筷子有很长的历史了。 B.箸、筷、快的意思是相同的。 C.天竺筷产于印度佛教名山天竺。 D.福州漆筷和杭州天竺筷是名筷。4.摘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中国筷子的评价。 5.上面一句中“学者”与“武士”分别指谁?学者指________________ 武士指___________________6.用文章中的话根据第3、第4小节的意思。第3小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小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答案:.不仅方便进食,而且还

《筷子中的文化》练习题

《筷子中的文化》练习题 《筷子中的文化》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

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 1.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词,为什么?(3分) 答:①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 ②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 ③若删去,则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合; ④“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简要说说第⑤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答: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名筷生产地的广泛,表明我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 3.阅读全文,在下列方框中的①②两处填写合适的内容。(4分) 名称由来 悠久历史 器形的变化 ①

施芳《筷子小传》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

施芳《筷子小传》中考说明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题) (三)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4-17题。(12分,每小题3分)筷子小传 施芳 ①公筷公勺摆上桌,分餐进食好处多。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 ②先秦时代,筷子被称为“梜”(jiā),战国晚期至汉代开始称为“箸”,到了明代得名“筷”。 ③“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河南安阳殷墟1005号墓中曾出土6支青铜箸头,可以接柄使用。 ④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明陆容在《菽园杂记》中写道:“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意思是说,船家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因而忌讳说“住(停止)”“翻”等字,故将“箸”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⑤古时筷子的使用很有讲究。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中有言:“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⑥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

⑦作为传统餐具,筷子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国潮筷子、古风筷子、卡通筷子,配以富有设计感的包装盒,筷子成了一份实用性与美感兼备的礼物。 ⑧走过漫长的岁月,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就材质而言,除常见的竹筷子,还有木筷子、银筷子、瓷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就造型而言,有素雅的原木筷,还有彩漆、雕花筷子以及多种材质镶拼而成的筷子。 ⑨为适应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一次性筷子应运而生,不同颜色的筷子则适合家族成员间区分使用。一种配有筷子及勺子的便携餐盒既环保又卫生,深受年轻人喜爱。为推广分餐制,写有“公筷”的筷子正被越来越多的餐馆所接受。 ⑩小小筷子关联着社会的文明健康。多一双公筷,多一分安心。(选自2020年5月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筷子的主要特点。 (15)第⑧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6)第⑥段和第⑦段不能颠倒顺序,请你说明理由。 (17)请从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角度,分析标题“筷子小传”的好处。【分析】本文介绍了筷子悠久的历史,得名的由来,使用很有讲究,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常成为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花样繁多等内容。最后强调筷子关联着文明健康,提倡使用公筷。 【解答】(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由“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可概括为:中国独创,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