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教学文案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教学文案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教学文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一般原理

化学热力学初步(热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填空题:

1 反应NH4Cl(s)=HCl(g)+NH3(g)在300K时,Δr G m o=86.4kJ.mol-1,在500K时,Δr G m o=34.6kJ.mol-1,则Δr S m o为( ),Δr H m o为( )。

2 已知反应2HCl(g)=H2(g)+Cl2(g)的Δr H m o=184.6kJ.mol-1,则Δf H m o[HCl(g)]=( ) kJ.mol-1。

3 注明下列各符号的名称:H ( );Δr H m ( );Δr H m o( );Δf H m o( )。

4 影响化学反应Δr G 的主要因素有()和();利用自由能变判断过程自发性的前提条件是()。

二判断题

5 反应过程中,随着产物的生成,系统的熵值增大。

6 热等于系统的焓值。

7 等温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的自发过程,一定是热力学能降低的过程。

8 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下均不可自发进行的反应,必定是Δr H m o>0,Δr S m o<0。

9 稳定单质的Δr G m o、Δr H m o 和Δr S m o均为零。

10 热力学温度为零时,所有元素的熵为零。

11 因为ΔH=Q p,ΔU=Q V,所以Q p、Q V均是状态函数。

12 碳酸钙受热分解,是Δr S m o>0 的反应。

13 “非自发反应”就是指“不可能”实现的反应。

14 热力学能就是指储存一个物体或系统的原子或分子结构内的能量(如:动能、键能、晶格能、表面能等)。

15 Q p=ΔH,H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也是状态函数。

三选择题

16 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A C(金刚石)

B P4(白磷)

C Br2(g)

D O3(g)

17 某反应ΔH>0,ΔS>0,则该反应:

A 高温自发,低温不自发

B 高温不自发,低温自发

C 任何温度均自发

D 任何温度均不自发

18 标准状态下,反应O3(g)=3/2O2(g),已知O3(g)的标准生成焓是142kJ.mol-1。上述反应的焓变Δr H m o应是()kJ.mol-1。

A 117

B 142

C -142

D 319

19 下列反应中Δr H m o等于AgBr(s) 的Δf H m o的是:

A Ag+(aq) +Br-(aq) =AgBr(s)

B 2Ag(s) +Br2(g) =2AgBr(s)

C 2Ag(s) +1/2Br2(l) =AgBr(s)

D Ag(s) +1/2Br2(l) =AgBr(s)

20 已知Cu2O(s) +1/2O2(g)=2CuO(s) ,Δr H m o=-146.02kJ.mol-1;CuO(s)+Cu(s)=Cu2O(s) ,Δr H m o=-11.3kJ.mol-1,则CuO(s)=Cu(s)+1/2O2(g) 的Δr H m o=( )kJ.mol-1。

A ―78.66

B ―157.32

C 314.64

D 157.32

21 下列反应在标准状态下:

反应Ⅰ:2NO2(g) =N2O4(g) ,Δr G1o=-5.8kJ.mol-1

反应Ⅱ:N2(g)+3H2(g)=2NH3(g) ,Δr G2o=-16.7kJ.mol-1

A 反应Ⅱ的速度较反应Ⅰ快

B 反应Ⅱ的平衡常数比反应Ⅰ大

C 反应Ⅰ的速度较反应Ⅱ快

D 反应Ⅰ进行的趋势较反应Ⅱ大

22 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C(石墨)的()为零。

A Δf H m o、S m o

B Δf H m o、Δf G m o、S m o

C S m o

D Δf G m o、Δf H m o

23 不查表,下列物质中S m o(298K) 值最大的是:

A K(s)

B Na(s)

C Br(l)

D KCl(s)

24 某体系经一过程,熵变为负值,则该过程:

A 一定能发生

B 一定不能发生

C 可能发生

D 无法判断

25 封闭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ΔU体系和环境的热力学能变化ΔU环境之间的关系为:

A │ΔU体系│=│ΔU环境│

B │ΔU体系│>│ΔU环境│

C │ΔU体系│<│ΔU环境│

D ΔU体系=ΔU环境

26 相变H2O(s)→H2O(g)的ΔH和ΔS为:

A ΔH为正,ΔS为负

B ΔH为负,ΔS为正

C 均为正值

D 均为负值

27 不受温度影响的放热自发反应的条件是:

A 任何条件下

B 熵增过程

C 熵减过程D高温下

28 相同条件下,由相同反应物变为相同的产物,反应由两步完成与一步完成相比:

A 发出热量多

B 热力学能增多

C 熵增多

D 焓、熵、热力学能变化相等

29 标准状态下,N2(g) 与H2(g) 反应生成1.0g NH3(g)时,放热akJ,故NH3的Δf H m o是( )kJ.mol-1

A a

B -a/17

C -17a

D 17a

30 已知H2O(l) 的Δf G m o=-237.19kJ.mol-1,水的分解反应2H2O(l)=2H2(g)+O2(g),在标准状态下,该反应的自由能变是()kJ.mol-1

A -237.19

B 237.19

C -474.38

D 474.38

31 反应B→A和B→C 的热效应分别为ΔH1和ΔH2,则反应A→C 的热效应ΔH应是:()。

A ΔH1+ΔH2 BΔH1-ΔH2 C ΔH2-ΔH1 D 2ΔH1-ΔH2

32 Γecc 定律认为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与过程无关,这种说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反应处在()。

A 可逆条件下进行

B 恒压无其他功条件下进行

C 恒容无其他功条件下进行D上述中B、C都对

化学热力学初步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259J.mol-1.K-1;164.1kJ.mol-1。

2 -92.

3 ;

3 焓;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

4 温度;压力;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

二判断题

5错;6错;7 错;8 对;9错;10错;11错;12对;13 错;14对;15 错。

三判断题

16 B;17 A;18 C;19 D;20 D;21 B;22 D;23 C;24 D;

25 A;26 C;27 B;28 D;29 C;30 D;31 C;32 D。

化学平衡

一填空题

1 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力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气体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气体分子数。(放热;大于)

2 在500K时,反应SO2(g)+1/2O2(g)=SO3(g)的K p=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2SO2(g)+O2(g)的K p=()。(K p=4×10-4)

3 在298K 温度下,将1mol SO3放入1L 的反应器内,当反应2SO3(g)=2SO2(g)+O2(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mol 的SO2,其K c是()。(0.675)

4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H2S(g),K c=1.0×10-3;S(s)+O2(g)=SO2(g),K c=5.0×106;H2(g)+SO2(g)=H2S(g)+O2(g)的平衡常数K c为()。(2×10-10)

二判断题

5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快。(错)

6 因为平衡常数和反应的转化率都能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以平衡常数即是反应的转化率。(错)

7 在2SO2+O2=2SO3反应中,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无论使用催化剂或不使用催化剂,只要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的浓度总是相同的。(对)

8 平衡常数K c等于各分部反应平衡常数K c1,K c2,…之和。(错)

9 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错)

10 一个气体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Δr G m o(298.15),是指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298.15K且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00kPa时反应的自由能变。(错)

11 体系由状态1→状态2的过程中,热(Q)和功(W)的数值随不同的途径而异。(对)

12 体系发生化学反应后,使产物温度回到反应前的温度时,体系与环境交换的热量称为反应热。(对)

13 用等温方程式ΔG=RT ln(Q/K O) 判断自发反应的方向时,必须求出ΔG的数值。(错)

14 化学平衡是化学体系最稳定的状态。(对)

15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何,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同。(错)

16 反应A+B=C ,ΔH<0,达平衡后,如果升高体系温度,则生成物C的产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错)

三选择题

17 在m A(g)+n B(s)=p C(g)的平衡体系,ΔH<0,加压将导致A的转化率低,则( B )。

A m>\p

B m<p

C m=p

D m>p+n

18 能使任何反应达平衡时,产物增加的措施是( D )。

A 升温

B 加压

C 加催化剂

D 增大反应物起始浓度

19 800℃时,CaCO3(s)=CaO(s)+CO2(g)的K c=3.6×10-3,此时,CO2的平衡浓度是( A )mol.L-1。

A 3.6×10-3

B 1/3.6×10-3

C (3.6×10-3)1/2

D (3.6×10-3)2

20 在763.15K时,H2(g)+I2(g)=2HI(g)的K c=45.9,当各物质的起始浓度c(H2)=0.0600mol.L-1,c(I2)=0.4000mol.L-1和c(HI)=2.00mol.L-1进行混合,在上述温度下,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是( B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